农作物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分类
曾为人类栽培利用过的植物约有2000种以上,但现在常见的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仅200余种。作物由于长期适应原产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在栽培过程中对温度、光能、水分等条件有一定要求,由此而制约着作物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分布。
从温度条件看,全世界4种不同的温度地带都各有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种类。①寒温带。有春小麦、春大麦、春燕麦、黑麦、粟、黍稷、马铃薯、豌豆、蚕豆、亚麻、甜菜等;②温带。有冬小麦、冬大麦、粟、高粱、大豆、蚕豆、菜豆、油菜、向日葵、大麻等;③亚热带。有水稻、玉米、高粱、甘薯、大豆、菜豆、油菜、花生、芝麻、油桐、桑、茶、棉、黄麻、红麻、苎麻等;④热带。有水稻、甘薯、木薯、花生、海岛棉、咖啡、可可、橡胶树、油棕、黄麻等。但这种适应性也不是绝对的。有些作物由于遗传基础的变异,经过天然或人为的选择,也能改变其本性。如水稻、玉米、高粱本为喜温作物,通过多年在高纬度地区生长,可以产生生育期短、耐寒力强的品种,能在北纬50°、南纬40°处栽培。甘薯、棉花、苎麻的一些品种也可引种到北纬40°,木薯可引种到北纬25°。同时有些本来适于寒温带的作物,如麦类,也可在低纬度地区利用冬季时节或在高海拔地区栽培。但作物适应性变化的范围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将生长不良或不能成活。从作物生长发育对光周期的反应看,大致可分为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两类。前者在生长期间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光照时间较长,一般须超过无光照时间才能完成生殖生长而形成花芽。若光照时间不足,生殖生长就会减缓而推迟开花结实;反之则能促进生殖生长。这类作物多为适于北方生长的麦类、亚麻、甜菜、马铃薯等。短日照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每天所需黑暗时间须超过有日照时间才能形成花芽,黑暗时间延长可促进生殖生长;而光照时间延长只能促进营养生长。一些春播秋熟作物如水稻、玉米、高粱、大豆、大麻等属于这一类。各种作物所要求的这种特定光照条件,也为其适应和分布的范围规定了限度。其中有些作物由于长期异地栽培,也分化出一些对光照不敏感的早熟品种。至于一些生育期短的作物如荞麦、绿豆、菜豆等,一般对光照期反应迟钝,只要在温度许可范围内,在任何地区都能发育成熟,是属于光照中性作物。
不同的作物有不同的耐旱能力,一般可以用标志蒸腾力大小的蒸腾系数表示。蒸腾系数小的作物,如粟、黍稷、高粱、玉米、大麦、黑麦、花生、向日葵等,一般比较耐旱;而蒸腾系数大的作物如薏苡、燕麦、荞麦、大豆、蚕豆、豌豆、油菜、黄麻等则耐旱力较差。有些作物如水稻不仅喜湿,其根系且可浸在水中而无碍生长。至于小麦、马铃薯、甘薯、甘蔗、甜菜、芝麻、棉花等则属于“干湿中间类型作物”。
此外,作物对土壤酸碱程度的不同敏感性,也与其分布地区有关。大致高粱、苏丹草、田菁、苜蓿、向日葵、甜菜等较能耐盐碱;而稻、燕麦、黑麦、荞麦、马铃薯、甘薯、茶等则较能耐酸。大多数作物适宜于中性土壤。
生命周期作物有不同的生命周期。一般草本作物从春季播种萌发到秋季成熟收获,其全生命周期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的,称为“一年生作物”。有些作物如冬小麦、冬大麦等秋季播种后须经过低温的冬季到第2年夏季成熟的,称为“越冬一年生作物”或“越年生作物”。有些作物如甜菜、菠菜、白菜、萝卜等,第1年播种后当年完成营养体生长,必须经过一个冬季到第2年才开花结实的,为“二年生作物”。还有如苎麻、苜蓿、甘蔗、除虫菊、菠萝等的生命周期延续3年以上,每年除收获地上部分外,其地下部的根芽或根状茎可连续生长并可用以进行营养体繁殖的,为“多年生作物”,多生长在亚热带或热带。有的作物如棉花、
蓖麻,在温带为一年生,在热带则可成为宿根性多年生作物。至于茶、桑、果树等木本植物,则都属多年生作物。
繁殖分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两种类型:①有性繁殖。指作物开花结子,利用种子传代。其中,有的作物可自花传粉,即雌雄蕊在同一朵花内,自交结实,其异交率在1~5%左右的称自交作物,若达到10~15%的则为常异交作物。有的为异花传粉。雌雄花异株或虽同株但雌雄蕊不在同一花内;也有雌雄蕊虽在同一花内,但由于形态上、时间上和生理上的限制,自花传粉困难,须通过风媒、虫媒,这类作物属于异交作物。②无性繁殖。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块根、块茎、根茎、球茎、鳞茎、地上茎等均为无性繁殖体。繁殖方式有扦插、压条、分株、嫁接等。
分类作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用途兼顾植物学的分类法为农业上所习用。大田作物按用途常可区别为食用、工业原料用和饲用3大类;各类再分为若干亚类。但由于同一种作物常有多种用途,一般只按其主要用途来划分。
谷类作物也称粮食作物。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极大多数属禾本科,如稻、麦类、玉米、高粱、粟类、薏苡等。但蓼科的荞麦、藜科的藜谷(Chenopodiumquinoa)以及苋科的苋谷(Amaranthus caudatus)等,因其用途与禾本科粮食作物相似,通常也归入谷类作物,或名为假谷类。谷类作物的子实一般含淀粉70%以上、蛋白质10%左右,并有适量的脂肪和维生素,为食物中热量的主要来源,且因易于种植、运输和贮存,是历史上最早驯化、当前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1982~1984年全世界谷类作物的栽培面积达7亿公顷以上,占耕地总面积的52%。谷类作物除主要用作粮食外,子粒及碾制时筛选出的糠麸,可做精饲料;秸秆经过粉碎,可做粗饲料,鲜茎叶则可作青饲或青贮。子实还可用以酿酒,大麦芽可制饴糖。有些子实胚部富含脂肪,利用分离出的玉米胚和稻米糠麸,均可提炼优质食用油。稻、麦、玉米等的茎叶还可用以编制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
豆类作物属豆科。以收获成熟子粒为目的的一类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蚕豆、豌豆、菜豆、鹰咀豆、绿豆、饭豆、滨豆等。中国为栽培豆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豆类成熟子粒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其他作物,如大豆可达40%,其他豆类也均在20~30%左右,为禾谷类子粒蛋白质含量的2~4倍。豆类蛋白质包含8种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在禾谷类种子中含量很少的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和异亮氨酸,在豆类中都较丰富,可直接食用或用以加工成各种豆制品。大豆、花生等的子实富含脂肪,是人类所需植物脂肪的重要来源。豆类的茎叶不论作干饲料或青饲料,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豆、花生榨油以后产生的豆饼或粗粉,除可作为精饲料外,还可精制成浓缩蛋白。此外,由于与豆类作物共生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同时豆类的圆锥根吸收土壤深层养料和水分的能力优于谷类作物,种植豆类作物或用以同禾谷类作物轮作、间作,还有充分利用和培养土壤肥力的作用。
薯类作物以收获富含淀粉和其他多糖类物质的膨大块根、球茎或块茎为目的的一类作物。有旋花科的甘薯,茄科的马铃薯,大戟科的木薯,薯芋科的薯芋、山药、大薯,天南星科的芋、紫芋、菊科的菊芋、豆的豆薯,美人蕉科的蕉藕等。这类作物的地下根茎膨大,由薄壁细胞所组成,以贮存淀粉为主,包括2%左右的蛋白质和一些维生素。除豆薯用种子繁殖外,其余均用根、茎繁殖。对逆境和病虫害抵抗能力强,易于栽培,产量高。因钾能促进淀粉的合成和积累,施肥时重视钾在三要素中的配合常有利于增产。薯类除供食用和饲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