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 第六版 秦曾煌 课后习题答案 14

合集下载

最新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最新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学习-----好资料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图1.5.1图1: 习题?I= 6A I= 10A A = I43 2 1 ?= UU= 60V V = 140U23 1 =90V U?5 = U4 30V 80V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3]:解[为负载。

,5,2为电源;3,42 元件1电源发出功率P= ??×W (=4)= UI140 W 5603P= E 1 1 1??×W 5406W (IP= U= = 90) 2 2 2×W= I= PU= 60 60010W 3 3 3??×= 80) 4)W (IP= U= (1 4 4×30 IP320W = U= WW 6= 1802 5 5P+ P= 1100W 2 1负载取用功率P = P+ P+ P= 1100W 5 4 3两者平衡1.5.2在图2中,已知I和其两端I中的电流试确定电路元件mA= ImA= 3,1.33 12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电压U,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3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 = 0 + III 2 1 3?? = 0 I1 3 + 3可求得I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I2mA, = 33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3 3 ×××)10V = 60V = U(30 + 10 103 3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1电路元件3 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 3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电源;80V元件2电流I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电源发出功率P E =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 2: 习题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P R= R1I= 10 ×3 mW = 90mW12 2P R= R2I= 20 ×1 mW = 20mW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基尔霍夫定律试求图6所示部分电路中电流I、I1和电阻R,设U ab = 0。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第14章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

25610VD1(a)(b)(c)(d)例图解:○1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 ,大于D U =,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输出电压0U =A U —D U =2V —=。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P4 = U4I1 = (−80) ×(−4)W =320W P5 = U5I2 = 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 =−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电工学 秦曾煌  课后答案 全解 doc格式

图1: 习题1.5.1图I1 = −4A U1 = 140V U4 = −80V I2 = 6AU2 = −90V U5 =30VI3 = 10AU3 = 60V电工学秦曾煌课后答案全解 doc格式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5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在图1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和负载。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

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解]:2 元件1,2为电源;3,4,5为负载。

3 P1 = U1I1 = 140 ×(−4)W = −560WP2 = U2I2 = (−90) ×6W = −540WP3 = U3I3 = 60 ×10W = 600W P4 = U4I1 = (−80) ×(−4)W = 320W P5 = U5I2 =130 ×6W = 180WP1 + P2 = 1100W负载取用功率P = P3+ P4 + P5 = 1100W 两者平衡电源发出功率PE=1.5.2在图2中,已知I1= 3mA,I2 = 1mA.试确定电路元件3中的电流I3和其两端电压U3,并说明它是电源还是负载。

校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

2[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 0−3 + 1 −I3= 0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 60V 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第14章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

25610VD1(a)(b)(c)(d)例图解:○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 ,大于D U =,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输出电压0U =A U —D U =2V —=。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解:图(a )中,电流 mA I 51226.=+=, 各点电位 V C = 0 V B = 2×1.5 = 3V V A = (2+2)×1.5 = 6V图(b )中,电流mA I 1246=+=, 各点电位 V B = 0 V A = 4×1 = 4VV C =- 2×1 = -2V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V C = 0图(d )中,电流mA I 24212=+=,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 V B = 2×2 = 4V V C = 0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电流mA I 12466=++=, 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V B = (-1×4)+6 = 2V V C = -6V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 所以电流I =-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1.===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6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V 4126012060=+⨯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14 二极管和晶体管二极管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u i = 10 sin ω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 的波形。

[ 解]图 1: 习题图(a) u i为正半周时,u i>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E;D截止时,u o = u i。

(b)u i为正半周时;u i >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u i;D截止时,u0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 2: 习题图××3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

(1)V A= +10V ,V B= 0V ;(2)V A = +6V ,V B = +;(3)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图 3: 习题图(1) 二极管D A优先导通,则10V Y = 9 ×1 + 9V = 9VV Y 9I D= I R == A = 1 10R 9 ×103A = 1mAD B反向偏置,截止,I D= 0(2) 设D A和D B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V Y =6+1 11 1 1 V =×9V = < ++191 1 9可见D B管也确能导通。

I D=6A = ×1031 ×103A =I D= A = ×1031 ×103A =I R= A = 1039 ×103A =×3 (3) D A 和D B 两管都能导通5 5 + V Y = 1 1 1 1 1 V = + + 1 1 9V Y I R = = A = 10 R 9 × 103A =I D = I D =I R = 2mA =2稳压二极管有两个稳压二极管D Z 1和D Z 2,其稳定电压分别为 和 ,正向压降都 是 。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下册课后答案

14 二极管和晶体管14.3 二极管14.3.2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u i = 10 sin ω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 的波形。

[ 解]图 1: 习题14.3.2图(a) u i为正半周时,u i>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 截止。

D导通时,u0 = E;D截止时,u o = u i。

(b)u i为正半周时;u i > E,D导通;u i < E,D截止。

u i为负半周时,D截止。

D导通时,u0 = u i;D截止时,u0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图 2: 习题14.3.2图× ×−314.3.5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Y 及各元件过的电流。

(1)V A = +10V ,V B = 0V ;(2)V A = +6V ,V B = +5.8V ;(3)V A = V B = +5V .设二极管的正 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图 3: 习题14.3.5图(1) 二极管D A 优先导通,则10V Y = 9 × 1 + 9V = 9VV Y 9 I D A = I R== A = 1 10 R 9 × 103A = 1mAD B 反向偏置,截止,I D B = 0(2) 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 Y :V Y = 6 5.8 + 1 1 1 11V = 11.8 ×9 V = 5.59V < 5.8V + + 191 1 9可见D B 管也确能导通。

I D A =6 − 5.59A = 0.41 × 10−3 1 × 103A = 0.41mAI D B =5.8 − 5.59A = 0.21 × 10−3 1 × 1035.59A= 0.21mA I R= A = 0.62 10−39 × 103A = 0.62mA× −3 (3) D A 和D B 两管都能导通5 5 + V Y = 1 1 1 1 1 V = 4.74V + + 1 1 9 V Y 4.74 I R = = A = 0.53 10 R 9 × 103A = 0.53mAI D A = I D B=I R = 2 0.53mA = 0.26mA 214.4 稳压二极管14.4.2有两个稳压二极管D Z 1和D Z 2,其稳定电压分别为5.5V 和8.5V ,正向压降都 是0.5V 。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问题详解秦曾煌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问题详解秦曾煌

第14章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 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0.7V 。

25610VD1(a)(b)(c)(d)例14.1图解:○1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 ,大于DU =0.7V ,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输出电压0U =A U —D U =2V —0.7V=1.3V 。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解:图(a )中,电流 mAI 51226.=+=, 各点电位 V C = 0V B = 2×1.5 = 3V V A = (2+2)×1.5 = 6V图(b )中,电流mAI 1246=+=, 各点电位 V B = 0V A = 4×1 = 4VV C =- 2×1 = -2V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V C = 0 图(d )中,电流mAI 24212=+=,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V B = 2×2 = 4V V C = 0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电流mAI 12466=++=,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V B = (-1×4)+6 = 2V V C = -6V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 所以电流I =-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1.===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6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V4126012060=+⨯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电工第六版课后答案第14章秦增煌

电工第六版课后答案第14章秦增煌

14.3.8在图14.29所示电路,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Y的电位VY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1)VA=VB=0V;(2)VA=+3V,VB=0V;(3)VA=VB=+3V。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VA=VB=0时,即DA,DB均导通,由欧姆定律IR= E/R=12/3.9=3.08mAIA,IB是两个二极管中电流,于是IA=IB=0.5IR=1.54mA,VY=0VA=3V,VB=0时,VB较低,DB先导通,使VY=0, DA截止,IA=0,于是IR =IB =12/3.9=3.08mA,IA=0VA=VB =+3V,两个二极管同时导通,使VY=+3V,IR=(12-3)/3.9=2.30mAIA=IB=0.5IR=0.5(12-3)/3.9=1.15mA14.3.9在图14.30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Y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A=+10V,VB=0V;(2)VA=+6V,VB=+5.8V;(3)VA=VB=+5V。

设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

VA=+10V,VB=0时,DA导通,VA导通 VY=10*9/(1+9)=9VDB截止,于是由欧姆定律IA=VA/(1+9)=10/10=1mAIB =IA = 1mA,IB=0(2) VA=6V,VB=5.8V时,DA先导通,使VY=6*9/(1+9)=5.4V,DB=端电压VBY=VB-VY=5.8-5.4=0.4V设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于是DB导通,由支路电流法IA+9(IA+IB)=VAIB+9(IA+IB)=VB所以(IA+IB)(1+9+9)=VA+VB由KCL定律IR=IA+IB所以IR=(VA+VB)/19=(6+5.8)/19=0.62mA所以,由欧姆定律VY=IR*R=0.62*9=5.59V于是IA=(6-5.59)/1=0.41mAIB=(5.8-5.59)/1=0.21mA(3)VA=VB=5V,两个二极管同时导通。

电工第六版课后答案第14章秦增煌

电工第六版课后答案第14章秦增煌

14.3.8在图14.29所示电路,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Y的电位VY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1)VA=VB=0V;(2)VA=+3V,VB=0V;(3)VA=VB=+3V。

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VA=VB=0时,即DA,DB均导通,由欧姆定律IR= E/R=12/3.9=3.08mAIA,IB是两个二极管中电流,于是IA=IB=0.5IR=1.54mA,VY=0VA=3V,VB=0时,VB较低,DB先导通,使VY=0, DA截止,IA=0,于是IR =IB =12/3.9=3.08mA,IA=0VA=VB =+3V,两个二极管同时导通,使VY=+3V,IR=(12-3)/3.9=2.30mAIA=IB=0.5IR=0.5(12-3)/3.9=1.15mA14.3.9在图14.30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Y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A=+10V,VB=0V;(2)VA=+6V,VB=+5.8V;(3)VA=VB=+5V。

设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

VA=+10V,VB=0时,DA导通,VA导通 VY=10*9/(1+9)=9VDB截止,于是由欧姆定律IA=VA/(1+9)=10/10=1mAIB =IA = 1mA,IB=0(2) VA=6V,VB=5.8V时,DA先导通,使VY=6*9/(1+9)=5.4V,DB=端电压VBY=VB-VY=5.8-5.4=0.4V设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于是DB导通,由支路电流法IA+9(IA+IB)=VAIB+9(IA+IB)=VB所以(IA+IB)(1+9+9)=VA+VB由KCL定律IR=IA+IB所以IR=(VA+VB)/19=(6+5.8)/19=0.62mA所以,由欧姆定律VY=IR*R=0.62*9=5.59V于是IA=(6-5.59)/1=0.41mAIB=(5.8-5.59)/1=0.21mA(3)VA=VB=5V,两个二极管同时导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判别管子的三个电极,并说明是硅管还是锗管?是N P N 型还是P N P 型? [解]
5
N P N 型:集电极电位最高,发射极电位最低,UBE > 0;P N P 型;发射极电位 最高,集电极电位最低,UBE < 0。 硅管:基极电位与发射极电位大约相差0.6V 或0.7V ;锗管:基极电位与发射极 电位大约相差0.2V 或0.3V 。 由此可知: 晶体管I:N P N 型,硅管,1 − B、2 − E、3 − C; 晶体管II :P N P 型,锗管,1 − C、2 − B、3 − E。
(2) 判断是N P N 型管还是P N P 型管 在(1)中,测得管脚间的电阻同为低电阻时,则为N P N 型管;测得同为高 电阻时,则为P N P 型。
(3) 判断集电极 对已知的N P N 型管或P N P 型管照图5所示的两种方法接线,未知管
图 5: 习题14.5.3图 脚1和2用测试笔分别接万用表的“+”,“-”插孔(注意,“-”插孔接表内电
< 5.8V
可见DB 管也确能导通。
IDA
=
6 − 5.59 1 × 103
A
=
0.41
×
10−3A
=
0.41mA
IDB
=
5.8 − 5.59 1 × 103
A
=
0.21
×
10−3A
=
0.21mA
IR
=
9
5.59 × 103
A
=
0.62
×
10−3A
=
0.62mA
4
(3) DA和DB两管都能导通
VY
=
0.24mA
IB > IB饱和
IB < 0 截止
7
8
应按图4(a)或(b)连接,UZ = 3V 。图中R1、R2是限流电阻。
图 4: 习题14.4.2图
14.5 晶体管
14.5.1 有两个晶体管分别接在电路中,今测得它们管脚的电位(对“地”)分别如
下表所列:
晶体管I 管脚 1 2 3 电位/V 4 3.4 9
晶体管II 管脚 1 2 3 电位/V −6 −2.3 −2
图 2: 习题14.3.2图 3
14.3.5
在图3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Y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A = +10V ,VB = 0V ;(2)VA = +6V ,VB = +5.8V ;(3)VA = VB = +5V .设二极管的正 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解]
图 3: 习题14.3.5图
第14.5.4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1
List of Figures
1 习题14.3.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 习题14.3.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 习题14.3.5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习题14.4.2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5 习题14.5.3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6 习题14.5.4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第14.5节 晶体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14.5.1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14.5.3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1) 二极管DA优先导通,则
VY
=

1
10 +
9
V
= 9V
IDA
=
IR
=
VY R
=
9
9 × 103
A
=
1
×
10−3A
=
1mA
DB反向偏置,截止,IDB = 0 (2) 设DA和DB两管都导通,应用结点电压法计算VY :
VY
=
1 1
6 1
+
+
1 1
5.8
1
+
1 9
V
=
11.8 × 19
9
V
= 5.59V
14.5.3 如何用万用表判断出一个晶体管是N P N 型还是P N P 型?如何判断出管子
的三个管脚?锗管或硅管又如何通过实验区别出来? [解]
(1) 先判断基极 将插入万用表“-”(实为表内电源正极)插孔的测试笔轮流接任一管脚, 而后将另一测试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管脚,如果两次测得管脚间的电阻同 为低电阻(BE极间和BC极间的P N 结上加正向电压)或同为高电阻(上 述极间的P N 结上加反向电压),则接万用表“-”插孔的是基极。
目录
第14章 二极管和晶体管
3
第14.3节 二极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14.3.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在图6所示的各个电路中,试问晶体管工作于何种状态?设UBE = 0.6V 。 [解] 计算结果见下表。
IC(sat)

UCC RC
IB
=
IC(sat) β
IB
状态
(a)管
12mA
0.24mA
6
− 0.6 50
mA
=
0.11mA
IB < IB放大
(b)管
(c)管
8mA
0.2mA
12
− 0.6 47mA=1源自15 1+
5 1
+
1 1
+
1V 9
= 4.74V
IR
=
VY R
=
9
4.74 × 103
A
=
0.53
×
10−3A
=
0.53mA
IDA
=
IDB
=
IR 2
=
0.53 2
mA
=
0.26mA
14.4 稳压二极管
14.4.2
有两个稳压二极管DZ1和DZ2,其稳定电压分别为5.5V 和8.5V ,正向压降都 是0.5V 。如果要得到3V 的稳定电压,应如何连接? [解]
6
源的正极),比较两种接法1,2管脚间的电阻高低。对N P N 型管,电阻 较低时接“-”插孔的是集电极;对P N P 型管,电阻较低时接“+”插孔的是 集电极。 (4) 判断是锗管还是硅管 B,E极间正向压降在0.6 ∼ 0.7V 时为硅管;在0.2 ∼ 0.3V 时为锗管。
14.5.4
图 6: 习题14.5.4图
2
14 二极管和晶体管
14.3 二极管
14.3.2 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ui = 10 sin ω 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
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的波形。 [ 解]
图 1: 习题14.3.2图 (a) ui为正半周时,ui > E,D导通;ui < E,D截止。ui为负半周时,D截 止。 D导通时,u0 = E;D截止时,uo = ui。 (b) ui为正半周时;ui > E,D导通;ui < E,D截止。ui为负半周时,D截 止。 D导通时,u0 = ui;D截止时,u0 = E。 u0的波形分别如图2(a)和(b)所示。
第14.3.5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第14.4节 稳压二极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第14.4.2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