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碳酸氢根测定方法的改良

合集下载

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俞凌云;卢艳青;安胜波【摘要】总结了国内近年来常用的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测定方法及其实际应用.通过对各种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测定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方便测量人员针对不同的测定样品,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减轻分析者的劳动强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0(032)019【总页数】5页(P48-52)【关键词】碳酸氢根;碳酸根;检测方法【作者】俞凌云;卢艳青;安胜波【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四川成都,610041;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5;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57制革离不开水,特别是湿操作工段,制革用水的硬度对成品革的质量影响非常大。

如果制革用水的硬度偏高,高于饮用水允许的最高硬度,则经湿操作工段后出现松面、炸面的革坯往往撕裂强度较低;炸面的革坯身骨扁薄僵硬,涂饰时不吸浆、易掉浆等,因此测定制革用水的碳酸氢根(HCO3-)和碳酸根(CO32-)含量,对制革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但是目前,制革业对制革用水中HCO3-和CO32-的检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对碳酸氢根和碳酸根检测方法进行总结的目的,就是期望制革行业业内人士可借鉴其他行业已有的测定方法,对制革用水中HCO3-和CO32-进行分析,并根据测定结果对制革用水水质进行适当调整,以利于生产出质量和性能更佳的皮革。

HCO3-和CO32-是原油分离水中的主要的阴离子,测定油田地层水中的HCO3-和CO32-的浓度有助于我们了解地层水的种类、硬度等指标。

随着钻探领域的扩大,在很多区块钻井过程中会遇到CO32-和HCO3-离子对钻井液造成污染的问题,使常用钻井液处理剂,尤其是稀释剂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致使钻井液黏度和切力急剧增大,处理困难。

不同方法在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检测效果对比

不同方法在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碳酸氢根离子的检测效果对比
赵 霞, 谢 兰桂 , 孙会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食 品药 品检定研究 院 中图分类号 : R 1 2 2 . 1 1 文献标识码 : B 北京 1 0 0 0 5 0
文章编号 : 1 0 0 1 — 1 8 8 9 ( 2 0 1 6 ) 0 9 — 1 0 5 7 — 0 2
碳 酸 氢钠 林 格 注 射 液是 给予 细胞 外 液 补 充 的 液
精密度分别 为 0 . 4 %、 3 . 4 %, 批 间精 密 度 分 别 为 0 .
体, 主要 应 用 于 循 环 血 液 量 和组 织 间液 减 少 的情 况 ] 。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 中的碳 酸氢根离子 至关 重要。碳酸氢根作为一种重要的指标衡量人体的酸碱 失衡 , 因而 对碳 酸氢 根离 子 的检测 有重 要意 义 , 当下检 测 方法 数 量颇 多例 如 滴 定法 、 电极 法 等 J 。其 中 滴定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 0 1 6 年1 O 月第 3 1 卷第 9 期
C h i n J C t r l E n d e m D i s V o 1 . 3 1 N o . 9 2 0 1 6
・1 0 5 7・
不 同方 法 在 碳 酸 氢 钠 林 格 注 射 液 中 碳 酸 氢 根 离 子 的检 测 效 果 对 比
表 2 试剂不 同放置 时间空白吸光度 比较
1 5 mi n 3 0 ai r n 1 h 2 h 4 h 8 h
滴定分析法
0. 0 3 4 0. 0 41 0. 0 5 5 0. 0 6 4 0. O 6 9 0. 0 7 3 0. 8 3 0 0, 9 7 2 1 , 0 2 1 1 . 2 o o 1 . 2 9 8 1 .2 0 2 3. 9 8 5 4. O 1 1 4. 1 0 2 4. 0 7 5 4. 1 7 5 4. 1 5 2 0. 0 4 8 0. 0 4 5 0. 0 3 8 0. o 4 1 0. 0 3 5 0. 0 3 6

碳酸氢根检测方法

碳酸氢根检测方法

碳酸氢根检测方法
碳酸氢根的检测方法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测定动脉血液中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等参数,可以间接计算出碳酸氢根的浓度。

2. 碳酸氢根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使用专用的电化学仪器和电极,直接测量样品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

3. 阴离子间隙法:通过计算样品中阴离子的总和与可测阳离子的总和之差,得到阴离子间隙,进而推断出碳酸氢根的浓度。

4. 化学分析法:加入适量的酸或碱,使样品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再通过测量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的量,计算出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具体使用哪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室条件来选择。

碳酸氢根(HCO3-) PEP-C法

碳酸氢根(HCO3-) PEP-C法

目录1. 检测原理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2.2 静脉采血2.3 抗凝剂2.4 标本处理3. 试剂3.1 试剂3.2 校准血清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4. 仪器5. 操作6. 计算7. 操作性能7.1 精密度7.2 准确度7.3 灵敏度7.4 可报告范围7.5 特异性7.6 干扰8. 参考值9. 临床意义附录A: 参数1.检测原理PEPC+Mg2+PEP + HCO3------------------------- 草酰乙酸+ H2PO4MDH草酰乙酸+ NADH + H+ --------------苹果酸+ NAD+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

孕妇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检验。

此外,有无服用影响的药物以及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

2.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血浆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血标本室温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置洁净试管加盖2-8℃保存。

3.试剂3.1 试剂:本科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责任公司CO2试剂盒,为液体单一试剂,各组分如下:3.2 校准血清: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责任公司提供的40项校准血清。

校准频次: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原原包装试剂储存在2-8℃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试剂开瓶后,在仪器中至少可保存30天。

试剂储存在18-22℃稳定28天,试剂应避免污染。

含硼盐卤体系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分析方法改进

含硼盐卤体系中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分析方法改进

关 键 词 ! 分 光 光 度 法 #滴 定 法 #碳 酸 根 "碳 酸 氢 根 中 图 分 类 号 9O+('#! ! 文 献 标 识 码 E! ! !;<=%,'#ZOAd'0--?'%,,,U,+Z#&,%*,(U&%ZAU,O
引!言
!!青藏高原富硼锂盐湖卤水中硼酸盐!碳 酸 盐 和 碳 酸 氢 盐 的分析一直沿用甘露醇滴定法和双指示 剂 法$双 指 示 剂 法 是 测定混合碱的主要方法之一%%&"该 方 法 简 单 实 用"是 实 际 生 产和研究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分析方法"广 泛 应 用 于 不 含 硼 或 硼 为 微 量 元 素 的 盐 湖 卤 水 碱 度UN9&#f 和 LN9#f 的 测 定 中 $ 在实际应用中甘露醇滴定法能适用于各种含硼体系中硼浓度 的准确 分 析#而 双 指 示 剂 法 在 分 析 被 测 体 系 中 N9&#f 和 LN9#f 准确浓度时"因硼酸盐的离解 及 缓 冲 作 用"使 终 点 不 明确"分析结果准确度变差#测 出 的 碱 度 中 也 包 括 硼 酸 盐 的 碱度"导致结果的准 确 度!精 密 度 难 以 达 到 要 求$为 解 决 双 指示剂方法存在的 缺 陷"分 析 人 员 做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和 改 进" 例 如 使 用 混 合 指 示 剂%&&!改 变 滴 定 过 程%#&#另 外 有 气 量 法 ! 色 谱 法%A&!光 谱 分 析 法 和 %+UO& 电 化 学 分 析 法%(&等 分 析 方 法 $ 现有方法多 用 于 无 硼 体 系 中 混 合 碱 的 组 成 分 析"对 于 硼 酸 盐 !碳 酸 盐 和 碳 酸 氢 盐 共 存 体 系 只 能 获 得 以 N9&#f 或 LN9#f

血清碳酸氢根测定方法的改良

血清碳酸氢根测定方法的改良

血清碳酸氢根测定方法的改良
贾扬地
【期刊名称】《临床输血与检验》
【年(卷),期】2004(006)002
【摘要】目的改良血清碳酸氢根测定方法,提高准确性及精密度.方法改良终点法为两点速率法,进行线性、准确性、精密度、回收试验、临床应用等研究.结果速率法和终点法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9%和7.66%.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两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938),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速率法和终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和91.2%.结论改良后的速率法,简便易行,准确度及精密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104-106)
【作者】贾扬地
【作者单位】230023,合肥,中铁四局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1
【相关文献】
1.血液透析液行业标准中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的探讨 [J], 卢忠;黄敏菊;陈志霞
2.苯酚红比色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 [J], 张俊
3.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测定方法和自动测定仪 [J], 郑志霞;张丹;冯勇建
4.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方法学研究 [J], 刘瑞锁;王克强;付成燕;张本文;
韩国新;胡建功
5.酚红比色法与电极法、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实验对比 [J], 李和楼;郭英艾;刘庆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

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1. 什么是碳酸氢根离子?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简单的东西——碳酸氢根离子,通常用HCO₃⁻来表示。

别看名字长,其实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比如说饮料里的气泡、某些食物的酸味,甚至在咱们的血液中也有它的身影。

碳酸氢根离子可谓是个小英雄,帮助维持身体的酸碱平衡,让我们能够健康地生活。

真是个勤勤恳恳的“幕后工作者”!2. 检验碳酸氢根离子的方法2.1 溶解与酸反应要检验碳酸氢根离子,我们可以用点“酸”的招数来测试。

这儿的酸可以是醋酸、盐酸等,简单明了。

如果你拿一小瓶碳酸氢根的溶液,加入几滴醋,哎呀!那可真是一场小派对,瞬间就能看到气泡冒出来,像是小朋友们在欢快地跳舞。

这些气泡其实是二氧化碳,正是碳酸氢根离子和酸反应后的产物。

这个现象可别小看了,它不仅说明了碳酸氢根的存在,还能让你在厨房里大显身手,给朋友们表演一出科学魔术。

2.2 石灰水测试另一个有趣的检验方式就是用石灰水,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土”呢?但别担心,效果可不打折。

石灰水其实是氢氧化钙溶液,清澈透明,仿佛一汪湖水。

当你把含有碳酸氢根的液体滴入石灰水时,它就会开始变浑浊,像是被水草缠住的小鱼。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了不溶的碳酸钙,结果石灰水的清澈形象瞬间崩塌,真是有趣极了!这种变化就像一场美丽的变魔术,让人忍不住想要拍手叫好。

3. 检验现象的意义3.1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说到检验现象的意义,可谓是意想不到。

我们在生活中,很多食物和饮料都和碳酸氢根离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说,你喝的气泡水,想必就是它的功劳;还有那些可乐,虽然喝多了可能要喝水解渴,但气泡的爽口感可少不了它!甚至在一些烘焙食品中,碳酸氢根离子也能帮助面团发酵,做出松软可口的面包,简直是厨艺界的“调味大师”。

3.2 健康的重要性再说到我们的身体,碳酸氢根离子就像一位耐心的调音师,帮助调节血液的酸碱度,确保我们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六项离子检测方法 - 修改

六项离子检测方法 - 修改

1.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含量的测定精确量取若干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摇匀,加3~4滴酚酞指示剂。

①若水样呈红色,则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消失,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记作V 1。

再加3~4滴甲基橙指示剂,若水样呈黄色,则继续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突变为橙红色(偏红),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记作V 2。

②若加酚酞指示剂后水样呈无色,则继续加甲基橙指示剂至水样呈黄色,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红色为终点。

计算当V 1=0时,表明仅有碳酸氢根离子,其含量计算见式:()32HCO 1002.61c mg/L c -3⨯⨯=VV当V 1<V 2时,表明有碳酸氢根和碳酸根离子。

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离子含量的计算见式:()312HCO 1002.61)V -(c mg/L c -3⨯⨯=VV()31CO 1001.60c mg/L c -23⨯⨯=VV当V 1=V 2时,表明仅有碳酸根离子,其含量计算见式:()31CO 1001.60c mg/L c -23⨯⨯=VV当V 1>V 2时,表明有碳酸根离子,无碳酸氢根离子,其含量计算见式:()32CO 1001.60c mg/L c -23⨯⨯=VV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1——加酚酞指示剂时,盐酸标准溶液的耗量,mL ; V 2——加甲基橙指示剂时,盐酸标准溶液的耗量,mL ; V ——试料的体积,mL ;61.02,60.01——分别表示与1.00mL 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 mol/L )完全反应所需要的碳酸氢根、碳酸根离子的质量,mg 。

2.氯离子含量的测定硝酸银沉淀滴定法在pH 值为6.0~8.5的介质中,硝酸银离子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过量的银离子与铬酸钾指示剂生成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根据硝酸银离子的消耗量计算氯离子含量。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Ag + + Cl - →AgCl ↓(白色) 2Ag + + CrO 42- →Ag 2CrO 4↓(砖红色)精确量取若干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去离子水稀释,摇匀,加入酚酞指示剂,若水样呈现红色,则加入硝酸溶液(1:300)调节至无色,再加入3~4滴铬酸钾指示剂,溶液呈黄色。

两种测定血清碳酸氢盐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两种测定血清碳酸氢盐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两种测定血清碳酸氢盐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黄小燕;戴小波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
【年(卷),期】2007(004)011
【摘要】目的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对两种测定血清碳酸氢盐(HCO3-)的方法-热导法和酶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较二者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56例临床血清标本,以酶法为比较方法(x),热导法为实验方法(y),同时测定血清碳酸氢盐(HCO3-)的浓度,分析两组结果的相关性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相关性良好(r=0.983),两组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允许偏差.结论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的前提下,使用两种测定血清碳酸氢盐(HCO3-)的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其偏差可为临床所接受.当同一实验室同一检验项目存在两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总页数】2页(P1038-1039)
【作者】黄小燕;戴小波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检验科,519015;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检验科,519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
【相关文献】
1.两种方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结果比对与一致性评价方法探讨 [J], 徐东江;张会英;吴俊
2.实现两种生化测定系统测定结果一致性的方法探讨 [J], 刘运双;张亚梅;张彬;罗立梅;吴泳桦
3.替代方法评价两种检测系统测定糖化血清蛋白结果的一致性 [J], 黄永富;曹兴建
4.两种HBsAg定量检测方法对弱阳性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 [J], 杨小娟;徐琴芳;吴国荣
5.孕妇血清IgG抗体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检验 [J], 张志哲;肖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酚红比色法与电极法、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实验对比

酚红比色法与电极法、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实验对比

a d sa i l y b h h e t o s w r n l z d n tb l i y t e t r e meh d e e a ay e .Re u t :I h o a s n b t e h n l e o omer to d it sl s n te c mp r o ewe n p e o d c lr t c meh d a i r i n t e o h rmeh d .t e c rlt e c e e c a 9 2 n . 8 3.a d t e b a a . 4% a d 1 5 % a 5~4 h t e t o s h o r i o mc n y w s0. 8 2 a d 0 9 1 av n is w s 1 6 h n . 9 t1 5
p e o e oo mer h n lrd c lr t c,ee t d s a d e z ma i t o s T e l e rt ,p e i o i lcr e n n y t meh d . h i a i o c n y r cs n,rc v r ,c mp r o i e o e y o a s n,i tr r n e i ne ee c f
Abt c : bet e T o p r terlbly f hnl e o r e i, l t d s n ny a cm t d e c sr t O jc v : o m ae h i it o e o r cl m tc e c o e ade zm t e o sndt — a i c e a i p d o r er i h i e
e z m a c me h d e e t n o e u i a b n t n y t t o si d t c o f s r m b c r o a e i n i

酚红比色法与电极法、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实验对比

酚红比色法与电极法、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实验对比

酚红比色法与电极法、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实验对比李和楼;郭英艾;刘庆华【摘要】目的比较酚红比色法、离子选择电极法、酶法三种全自动测定血清碳酸氢根方法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为临床方法的选择和实验结果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有关文件对三种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回收试验、对照试验、干扰试验、试剂稳定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酚红比色法与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酶法比较,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2和0.9813,碳酸氢根测定浓度在15~45 mmol/L时的预期相对偏差均值分别为1.64%和1.59%.在11.0~50.3 mmol/L实验范围内,三种方法线性关系良好,酚红比色法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4x~0.078,r=1.000;酶法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2x+0.015,r=0.9995;电极法线性回归方程为y=0.9869x-0.5876,r=0.9997.三种方法批内及批间不精密度均小于3.4%,平均回收率酚红比色法为99.2%,酶法99.1%,电极法100.1%.结论酚红比色法与电极法、酶法比较在线性、精密度、结果相关性方面均很好,具有可比性,且试剂稳定性和经济实用性明显优于酶法和电极法,是适合常规和急诊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8(029)006【总页数】3页(P422-424)【关键词】碳酸氢根;离子选择电极法;酶法;酚红比色法【作者】李和楼;郭英艾;刘庆华【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泰安,2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血清碳酸氢根是临床常用生化指标,对诊断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有重要意义。

测定血清碳酸氢根的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实验室普遍采用的是电极法和酶法。

血液透析液行业标准中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的探讨_卢忠

血液透析液行业标准中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的探讨_卢忠

血液透析液行业标准中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的探讨文章编号:1671-7104(2010)05-0368-02【作 者】【摘 要】【关 键 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Writers 】【 Abstract 】【Key words 】卢忠1,黄敏菊1,陈志霞21 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广州,5100802 广州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广州,510730在日常测试中,笔者发现行业标准YY0598-2006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浓缩物中的试验方法存在着局限性,该方法未能正确地反映碳酸氢盐在透析液中的真实浓度。

通过研究血液透析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含量测定方法,深入探讨其反应机理及干扰因素,以供质量标准修订或日常测试中质量控制结果异常排查的参考,并对正确测定碳酸氢盐含量提出了改进。

血液透析液;碳酸氢根;含量测定R318.6Bdoi:10.3969/j.isnn.1671-7104.2010.05.014Lu Zhong 1, Huang Minju 1, Chen Zhixia 21 Guangdong Medical Devices Quality Surveillance and Testing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802 Baxter Healthcare Guangzhou Co.Ltd., Guangzhou, 510730During the routine tests, it ’s found that the testing method related to Hemodialysis mentioned in the industy standardYY0598-2006 cannot reflect the real bicarbonat concentration in Hemodialysis. To discuss the reaction principle and its interference factors deeply by studying the assay determination of bicarbonate in Hemodialysis, and it could be cited as reference for amending the quality standard or troubleshooting. The improved way of determining bicarbonat concentration in Hemodialysis is also put up.hemodialysis, bicarbonate, determination收稿日期:2010-05-05作者简介:卢忠,E-mail:19608919@Discussion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Bicarbonate in Hemodialysis血液透析浓缩液液有两种:A 液为酸液,主要成份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和冰醋酸;B 液为碱液,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改良PEPC酶法测定血浆(血清)[HCO3—]

改良PEPC酶法测定血浆(血清)[HCO3—]

改良PEPC酶法测定血浆(血清)[HCO3—]
李必浩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19)002
【摘要】对PEPC酶法测定血浆「HCO3^-」稍作改进:即在酶试剂复溶时,高速蒸馏水用量,使实验的精密度显著提高。

「HCO3^-」在60mmol/L内线性良好,批内是系数为2.88%,回收率为97.8%-104.4%,与量气法对比试验,结果差异无显著。

【总页数】2页(P260-261)
【作者】李必浩
【作者单位】广西龙泉山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相关文献】
1.蜀恢881含玉米C4型pepc基因改良系的遗传背景及其光合特性 [J],
2.电极法及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中钾的探讨 [J], 庄奕宏
3.电极法及酶法测定血清和肝素抗凝血浆中钾的研究 [J], 肖丽萍
4.酶法测定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改良法(摘要) [J], 王岩
5.改良乙醇脱氢酶法测定血清中微量乙醇 [J], 胡云良;王慧燕;张立;李艳霞;王友沛;王贤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检测系统(X与Y)对患者血液碳酸氢根测定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精品

两种检测系统(X与Y)对患者血液碳酸氢根测定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精品

【关键字】建议、方法、文件、质量、行动、系统、平衡、良好、关键、根本、环境、项目、方式、作用、关系、增强、检验、分析、满足、严格、指导、发挥两种检测系统(X与Y)对患者血液碳酸氢根测定结果的差异性分析【摘要】目的:参照NCCLS EP9A文件对动脉血气和静脉血清CO2Cp碳酸氢根进行方法学比对,观察两者间可比性。

方法:采集我院ICU病房患者同一时间进行动脉血和静脉血碳酸氢根含量测定,评价两种检测系统(X与Y系统,X表示COMPACT3血气分析仪,Y表示OLYMPUS AU2700生化分析仪)的一致性。

结果:两种方法相关系数回归:首次检测Y1=0.863+X-2.315,P&gt;0.05;重复检测结果Y2=0.738+X+2.149,P&gt;0.05。

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进行碳酸氢根含量的两种检测系统同时测定时,实验误差较大,易给临床医生带来错误信息。

【关键词】碳酸氢根;两种检测系统;实验误差各级医院检验科在对重症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和静脉CO2Cp检测分析中,碳酸氢根的含量均为结果报告项目,然而血气中碳酸氢根浓度来源于动脉血,血清(浆)碳酸氢根浓度来源于静脉血。

我院多数血气标本来源于ICU病房,临床医生为全面观察患者酸碱平衡状况,通常在动脉采血后同时进行静脉采血,分别进行血气和电解质、CO2Cp等项目的测定,然而同一患者两种采血方式在相同时间进行碳酸氢根含量项目的测定,其结果的可比性能否给临床医生正确地指导,我们采用NCCLS EP9A文件对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和偏差预期分析,评价两种测定方法能否得到一致结果。

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为COMPACT3。

1.2 临床标本按EP9A文件比对试验要求,每日选取ICU 病房患者8份样本,首次检测按1-8号排列,重复检测按8-1号检测,同时有动脉血气和静脉CO2Cp检测项目,连续5天。

血液中正常碳酸氢根离子浓度

血液中正常碳酸氢根离子浓度

血液中正常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是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血液的酸碱平衡是人体内部环境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

人体内部的各种代谢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碳等。

这些酸性物质会与血液中的水分子结合,产生碳酸,进一步分解为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

而人体为了维持酸碱平衡,会通过呼吸、肾功能等机制将这些酸性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保持血液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

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可以通过血气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约为24-29mmol/L。

当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低于正常范围时,说明体内酸性物质排出不畅,可能是由于呼吸系统或肾功能出现问题,如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等。

而当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高于正常范围时,可能是由于酸性物质过多或排出不畅,如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等。

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异常变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例如,当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过低时,会导致血液酸性增加,引起疲劳、呼吸急促、心律不齐等症状。

而当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血液碱性增加,引起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症状。

因此,及时监测和调节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对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保持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这样可以减少酸性物质的产生。

其次,合理饮食,尽量避免高脂肪、高蛋白质和高糖的食物摄入,以减少酸性物质的生成。

此外,多喝水、多运动也有助于排出体内的酸性物质。

最后,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影响酸碱平衡的疾病,如肺部疾病、肾功能障碍等。

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是维持人体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了解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的正常范围和异常变化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碳酸氢根(HCO3-) PEP-C法

碳酸氢根(HCO3-) PEP-C法

目录1. 检测原理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2.2 静脉采血2.3 抗凝剂2.4 标本处理3. 试剂3.1 试剂3.2 校准血清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4. 仪器5. 操作6. 计算7. 操作性能7.1 精密度7.2 准确度7.3 灵敏度7.4 可报告范围7.5 特异性7.6 干扰8. 参考值9. 临床意义附录A: 参数1.检测原理PEPC+Mg2+PEP + HCO3------------------------- 草酰乙酸+ H2PO4MDH草酰乙酸+ NADH + H+ --------------苹果酸+ NAD+2.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

孕妇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检验。

此外,有无服用影响的药物以及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

2.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血浆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血标本室温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置洁净试管加盖2-8℃保存。

3.试剂3.1 试剂:本科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责任公司CO2试剂盒,为液体单一试剂,各组分如下:3.2 校准血清: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责任公司提供的40项校准血清。

校准频次: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3.3 试剂与校准血清的稳定性:原原包装试剂储存在2-8℃至标签所示失效日期。

试剂开瓶后,在仪器中至少可保存30天。

试剂储存在18-22℃稳定28天,试剂应避免污染。

初中化学“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检验实验”的精细化改进

初中化学“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检验实验”的精细化改进

初中化学“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检验实验”的精细化改进长春市第一外国语中学邢娜【内容摘要】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的时代,对于知识更新速度大大提升。

初中化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学科,运用于社会生产中,不但能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还扩展人们思维。

基于此,本文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进,并以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实验为案例,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构建高效、绿色的化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化学碳酸根、碳酸氢根离子检验实验改进前言: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利用实践,提升其探究与创新精神,以化学学科为例,创建以实验为主的探究互动,培养学生观察意识与操作水平。

化学实验的改革中,以碳酸根与碳酸氢根离子检验实验为例,开展精细化的改进,以此帮助教师更好开展实验教学,学生更便捷操纵实验,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一、初中化学检验类实验教学的策略(一)规范实验操作行为初中化学检验类实验的改进,需要教师提前做好演示实验,规范操作流程,如向学生介绍实验需要的装置、药品和实验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获取更精准的实验数据。

教师在此过程中,有效的规范操作,对学生来说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刚接触化学学科不久的学生来说,可以提升化学核心素养。

(二)以实验加强学生实践意识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获取更加直接的操作经验,减少不必要的间接接触,更不能进行单一的说教。

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

例如碳酸根与碳酸氢根检验实验中有很多检验过程,这对于学生来说,操作比较困难,有的教师为了减少麻烦,直接使用讲解、微课展示的形式进行讨论。

此类以假乱真的实验教学,不但抹杀了去伪存真的本质,教学效果也不好。

因此教师要有实验意识,不断带领学生进行实验,令其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领悟实验改进的优势,并能依据此探寻实验本质。

(三)引导学生科学树立实验的方法与态度有效的实验改进策略,需要教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完成对知识点的探究,并在实验过程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行为习惯,进而将直观与抽象思维结合,可以在交流合作中,完成对知识点的探索与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004 3
50 0. 470 0. 009 4 0. 225 0. 004 5
注: 终点法吸光度: A 空白- A 测定; 速率法吸光度: 两个测光点吸光度差值( A 1- A 2)
60 0. 516 0. 008 6 0. 240 0. 004 0
2 准确度及精密度 两法测定靶值为 26. 5 mmol/ L 的定值血清 20 次, 结果显示, 终点法和速率 法的均值分别为 23. 9 mm ol/ L 和 25. 6 mm ol/ L ,
作者单位: 230023 合肥, 中铁四局集团中心医院检验科 作 者简介: 贾扬 地( 1966- ) , 男, 主管检 验师, 本科, 主要从事 临床检验工作。电话: 0551-3744114
图 1 碳酸氢根反应曲线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4 年 4 月第 6 卷第 2 期
·10 5·
4 线性检查 称量法配制碳酸氢钠浓度( mm ol/ L ) 分别为 10、20、30、40、50、60, 用上述参数进行检 测, 重复 3 次, 求均值。打开分析软件吸光度—浓度 界面, 记录吸光度变化值, 绘制吸光度—浓度曲线, 同样用终点法检测, 与改良速率法比较。 5 准确度及精密度 分别用两种方法检测郎道定 值血清 20 次, 计算均值( x-) 和变异系数( CV ) 。 6 回收试验 以郎道定值血清为基准, 添加已知
灯检、包装
3 质量标准 用于血小板保存的 DM SO 的质量
检测项目设 定, 除理化指 标如比重、吸光度、重金
属、水份、含量等须合格外, 还须进行无菌试验、热
原试验、溶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等生物学检测及
外观检查。
作者单位: 210042 南京, 江苏省血液中心研究室 作者简介: 刘衍春( 1960- ) , 男, 山东滕州人, 副主任技师, 主要 从事输血与血液制品研究。电话: 025-5411563-8013
94. 0 92. 0 90. 0 89. 5 90. 4
96. 0 98. 0 98. 7 94. 5 95. 2
4 临床应用比较 随机选择 80 例住院患者样本, 终 点法和速率法的检测结果分别为( 22. 4±8. 3) mm ol/ L 和( 24. 1±8. 5) mmo l/ L , 差异有显著性 ( t = 2. 41, P < 0. 05) 。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 r = 0. 938( P < 0. 01) , Y = 0. 925 X + 1. 34。 5 质量控制 以郎道质控血清( 21. 3 m mol / L ) 作为 控制品, 应用两点速率法检测 3 个月质控( n= 63) , 结 果为( 20. 5±0. 91) m mol / L , CV 为 4. 27% 。
CV 分别为 7. 66% 和 3. 69% 。 3 回 收试 验 终 点法 和速 率法 的平 均回 收率 分别 为 91. 2% 和 96. 5% , 见表 2。
管号
0 1 2 3 4 5
表 2 两种方法回收试验结果
测 定值 终点法 速率法
回收量 终点法 速率法
加入量
回收率( % ) 终点法 速率法
·10 4·
J Clin T r ansfus L ab M ed, Apr . 2004. Vo l 6. N o . 2
血清碳酸氢根测定方法的改良
贾扬地
【摘要】 目的 改良血清碳酸氢根测定方法 , 提高准确性及精密度。方法 改良终点法为两 点速率法, 进行线性、准确 性、精密度、回收试验、临床应用等研究。结果 速率法和终点法的变异系 数分别为 3. 69% 和 7. 66% 。临床 应用结果显示两 法具 有一定的 相关性( r = 0. 938) , 检测结果 的差异具 有显著 性( P< 0. 05) 。速 率法和 终点法平 均回收 率分别 为96. 5% 和 91. 2% 。结论 改良后的速率法, 简便易行, 准确度及精密度高,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碳酸氢根 终点法 两点速 率法 【中图分类号】 R 446. 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587( 2004) 02-0104-03
讨 论
碳酸氢根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之 一, 目前多数实验室采用终点法检测。试剂组成中 含有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酶( P EP C) 、苹果酸脱氢 酶( MDH) 及辅酶( NADH ) , 这些酶具有不稳定性,
检 测过程中, 试剂开 放, 易与 空气中 CO 2 发生反 应, 试剂空白吸光度处于不断变化中, 而速率法可 消除空白吸光度的影响[ 1] , 避免终点法需经常定标 的缺陷, 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从表 1 可看出: 终点法测定时, 不同浓度碳酸氢根的斜 率差异大, 呈下降趋势, 表现为一种曲线关系, 若用 单点定标, 会出现随样本浓度增高, 而测定值相应 偏低的现象。改良后的速率法, 在 10~50 m mol / L 之间, 斜率基本一致, 直线回归方程为 Y = 0. 004 4 X + 0. 000 2( r = 0. 992, P < 0. 01) , 结果可靠[ 2] 。董 松苗报道[ 3] 速率法中的动态零值现象, 在改良方法 中没有观察到, 是否与检测系统灵敏度有关, 有待于 进一步探讨。两种方法的回收试验结果显示, 速率 法回收率高于终点法, 终点法引入8. 8% 负偏差, 速
1/ 100, 主波长为 340 nm, 用浓度为 50 mm ol/ L 的 N aHCO 3 连续反应 10 min( 共 35 个测光点) , 记录 吸光度值, 绘制吸光度—时间曲线, 见图 1。从图 1 可见: 最佳测光点范围约为 4~28 点( 相当于 1~8 m in) , 反应界限吸光度为 0. 84。考虑到实际样本间 浓度差异性, 设定延迟时间为 2 min, 读数时间为 3 m in。样本试剂体积比为 1/ 100, 主波长为 340 nm, 副波长为 450 nm。为避免基体效应, 用人血基质校 准品校准, 校准类型为线性。
·10 6·
J Clin T r ansfus L ab M ed, Apr . 2004. Vo l 6. N o . 2
·研究报告·
血小板保存中 DM SO 的制备与质量标准
刘衍春 魏平 刘毅 刘洪莉 纪云鹏 薛敏 唐荣才
【关键词】 血小板 DM SO 制备 质量标 准 【中图分类号】 R 45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587( 2004) 02-0106-03
材料与方法
1 试剂和设备 DM SO( 上海试剂二厂, 分析纯) ,
树脂滤膜( 浙江海宁市膜分离设备厂出品) 。西林 瓶、不锈 钢桶、滤液瓶 均经过 180℃干烤 2 h 除热
原, 灌封机, 空压机, 压盖机, 蔡氏滤器。
2 制备过程
30℃~40℃
除菌
分装
压盖
DM SO
混合
预温 1 h
滤液
5 m l/ 瓶
以 NADH 作为指示剂, 测定吸光度。 2 材料、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试剂由梅里埃公司
生产, 仪器为日立 702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析系
统软件由智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版本 6. 0。采用直线
回归、相关分析、t 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3 延 迟 时间 、测 光 点及 反 应 界 限设 定 打开 分 析 软件的吸光度—时间界面, 设定样本试剂比为
目前检测血清碳酸氢根常用终点法, 由于试剂 的不稳定性及方法的缺陷, 易出现漂移现象。为此, 笔者设定各项分析参数, 将终点法改良为两点速率 法, 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 反应原理
磷酸烯醇丙酮酸 +
HC
O
3
PEPC 草 酰乙酸
+
H2P
O
4
草 酰 乙酸 + N A DH + H+ M DH 苹 果 酸 + N A D+
自 1959 年 L ovelock 等发现 DMSO 可以低温 保存细胞以来, DM SO 主要用于组织细胞的低温 保存[ 1] 。近年来, 随着临床成分输血及造血干细胞 移植的进展, DM SO 被普遍用于血小板及造血干 细胞的深低温保存。但临床输注时由于没有去除
DM SO, 故对其质量与安全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笔者在采用市售分析纯 DMSO 制备适用于血小板 保存的 DM SO 时, 进行了相应的质量控制。
终点法 速率法
吸 光度 斜率
吸 光度 斜率
10 0. 112 0. 011 2 0. 045 0. 004 5
20 0. 214 0. 010 7 0. 091 0. 004 5
浓度( mmo l/ L )
30
40
0. 312
0. 404
0. 010 4
0. 010 1
0. 141
0. 172
0. 004 7
量的 N aHCO 3, 建立 5 种不同浓度样本, 进行回收 试验。 7 灵敏度 进行试剂空白测定 20 次, 计算均值和 标准差, 以大于 x-+ 2s 为响应量, 两种方法的检测 限均可达到 0. 1 m mol / L 。
结 果
1 线性检查结果见表 1。
表 1 两种方法的吸光度、斜 率比较
20. 6 25. 3 29. 8 34. 1 38. 5 43. 2
21. 7 26. 5 31. 5 35. 4 40. 6 45. 5
4. 7 9. 2 13. 5 17. 9 22. 6
4. 8 9. 8 13. 7 18. 9 23. 8
5. 0 10. 0 15. 0 20. 0 25. 0
The improvement on detecting serum hydrocarbonate J I A Y angd i. D ep ar tment of L abor atory , T he Center H osp ital of China T iesij u Civil Eng ineer ing Gr oup , H ef ei 230023 【Abstract】 Obj ective T o impr ov e serum hy dr o car bonate measur ing metho d and height en its accur acy a nd pr ecision. Method U sing two point -speed metho d instead o f cust omar y end-po int m et hod and the linear ity , accur acy, precision, recov ery ex per im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etc wer e detect ed. Results T here was definite co rr elatio n bet ween tw o po int-speed method and end-po int method( r = 0. 938) . M easuring r ando x -v alue ser um 20 times, the CV o f tw o point -speed met ho d w as 3. 69% , a nd t hat o f end-point method w as 7. 66% . T he tw o metho ds sho wed o bvio us difference in r esults o f clinical applicatio n ( P < 0. 05) and the aver ag e r ecov ery rat es w ere 96. 5% and 91. 2% r espectively. Conclusion T he impro ved t wo po int -speed metho d, easy to operat e and of high accur acy and pr ecisio n, is w or th gener alizing. 【Key words】 Hy dr ocar bo nate End-po int method T wo po int-speed m etho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