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分享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样本(七篇)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样本(七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9d980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c.png)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样本活动目标:1、理解并掌握故事的核心内容,了解蚯蚓的生态特征。
2、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故事,培养幼儿对帮助他人行为的认识,理解力所能及的助人行为。
活动准备:《谁松的土》挂图、蚯蚓图片及实物样本。
活动流程:一、谜语引导:1、教师将一个谜语呈现给幼儿:“身形细长似龙,常居泥土之下,它是农作物的益友,穿梭其间松土壤。
”然后引导幼儿讨论蚯蚓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2、通过问答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小桃树寻找松土者的情节。
二、展示挂图,鼓励幼儿自由表达。
1、逐幅展示挂图,引导幼儿描述小桃树遇到的动物(如蝴蝶、啄木鸟等),并引导幼儿设想角色间的对话。
2、通过挂图,引导幼儿理解小桃树最终发现是小蚯蚓在松土。
三、完整讲述故事,进行故事表演。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提问故事中各动物的特技(如蝴蝶的飞行、蜜蜂的采蜜、啄木鸟的啄食等)。
2、教师扮演小桃树,邀请幼儿扮演动物角色,共同进行故事表演。
四、展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
1、展示蚯蚓实物,引导幼儿描述蚯蚓的外观特征和生活环境。
2、让幼儿安全地触摸蚯蚓,感受其质地,并让蚯蚓返回其自然环境。
五、幼儿自由讨论蚯蚓习性,进行角色扮演。
1、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蚯蚓松土的过程,并集体模仿。
2、讨论蚯蚓的饮食习惯和自我保护方式,赞赏幼儿的观察和思考。
六、情感教育。
1、引导幼儿理解小桃树对帮助其的朋友们的感激之情,以及帮助他人带来的喜悦。
2、鼓励幼儿分享他们愿意为朋友做的事情,培养感恩和助人的情感。
七、结束环节:表扬幼儿的表现,强调送小蚯蚓回家的重要性,带领幼儿进行这一活动。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样本(二)设计概念:早期阅读对于激发幼儿学习动力和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幼儿建立阅读习惯,并为掌握阅读技巧做好准备,从而提升语言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丰富情感体验,有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___岁的儿童正处在一个阅读能力关键发展阶段的初期,是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三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112d9624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97.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设计背景:"笨老鼠"的语言活动以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故事为载体,旨在让幼儿理解,与人交流时应使用悦耳的声音,以赢得他人的喜爱。
关键在于创造一个鼓励幼儿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并能得到积极回应的环境。
故事中的对话简洁有趣,特别适合小班儿童学习,因此,活动的重点被设定为理解故事并学习对话。
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的情节,认识到使用恰当的声音进行交谈的重要性。
2. 理解并学习词汇“板着脸、哼哧哼哧”,并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3. 感受故事的诙谐和幽默感。
活动重点: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习并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难点:理解和运用词汇“板着脸、哼哧哼哧”。
活动准备:包含小老鼠、老鼠妈妈、青蛙、猫等角色的卡片,以及四张故事图片。
活动流程:一、引导性对话。
引导孩子们回忆“猫和老鼠”的动画片,讨论观看后的感受。
然后提出疑问,引发孩子们对故事的好奇心:在今天的故事中,老鼠为什么会喜欢猫呢?二、完整讲述故事。
1. 教师结合教具,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2. 引导幼儿模仿鼠宝宝,学习并重复对话:“你的声音真好听,我喜欢。
”并模仿猫小姐的声音。
三、分段理解与模仿。
1. 展示图片一,引导幼儿理解鼠宝宝对老鼠妈妈声音的反应,并集体模仿。
2. 展示图片二,引导幼儿学习青蛙大婶的声音,模仿“呱呱呱”。
3. 展示图片三,让幼儿学习“板着脸”的表情和“哼哧哼哧”的动作,理解并模仿鼠宝宝对猪婆婆的反应。
四、教师总结。
引导幼儿表达对猫小姐声音的喜好,并借此教育孩子们在说话时应使用好听的声音,以吸引他人的喜爱。
故事:"笨老鼠"夜幕降临,老鼠妈妈轻声摇着摇篮,发出“吱吱吱”的声音。
鼠宝宝却说:“声音太轻,我不喜欢。
”老鼠妈妈于是请来青蛙大婶,她“呱呱呱”地叫着,鼠宝宝却抱怨:“声音太难听,不要你哄我。
”老鼠妈妈只好去找猪婆婆,猪婆婆一脸严肃,哼哧哼哧地说:“小家伙,你为什么还不睡?”鼠宝宝哭着说:“你太凶了,快走开!”老鼠妈妈最后请来了猫小姐,她温柔地唱:“小乖乖,闭上眼睛……”鼠宝宝则说:“你的声音真好听,我喜欢你!”老鼠妈妈很高兴,打算买鱼款待猫小姐。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40篇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f35a807fd5360cbb1adb41.png)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40篇《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40篇!(1)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爱唱歌的小麻雀》含反思设计意图:《爱唱歌的小麻雀》是一篇充满关爱之情的温馨小故事,作品围绕爱唱歌的小麻雀不能唱歌这一悬念,通过简单、重复的对话,使孩子逐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美好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作品中角色较多,我将有关角色认知的内容放在最前面,为理解故事埋下伏笔;故事后半部分层层递进,既给孩子清楚明了的记忆、理解、想像的线索,又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关爱朋友的美好情感。
2.愿意在集体面前较自然地表述。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1.用旧挂历自制的有层次的图书及可粘贴操作的动物卡片,书的内页制作如图,前一页都比后一页短一些,每一页上都有一棵树的造型。
2.利用图书的封面、封底绘制一棵大树。
3.故事录音。
活动过程:一、第一遍听故事,突出认知――别人睡觉时不要唱歌,不能吵醒别人。
1.初步了解故事。
(1)出示图画书,展示用封面、封底制作的大树,并介绍故事名称。
(2)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名称猜猜故事可能讲些什么。
2.理解故事内容。
(1)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边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谁住在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谁?谁住在最下面?(3)提问:小松鼠为什么叫小麻雀不要唱歌?"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二、第二遍听故事,激发情感――结合生活经验,为小麻雀想想办法1.展示图书。
教师打开图书,让幼儿了解本书结构,然后将动物卡片分别粘贴在不同的页码上,合上书。
2.合作讲述。
教师放慢速度讲述,故事对话部分留给幼儿讲述。
3.分析讨论。
提问:小麻雀可喜欢唱歌了,可现在不能唱了,怎么办呢?(轻轻地唱;到别的地方去唱;一起睡觉,等等。
)什么时候小麻雀才能唱?(鹿宝宝醒了再唱。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精选17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精选1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66fed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b.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精选17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熟悉儿歌,能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
2、在图片一一对应的帮助下记忆儿歌的内容3、通过活动会简单地创编儿歌,体验创编儿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苹果、梨子、葡萄、西瓜实物,水果图片,四种颜色的圆形卡片,魔术箱一个。
活动过程:一、激趣引入:1、教师出示魔术箱。
2、逐一从魔术箱里取出苹果、葡萄、等水果,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是什么颜色的。
(出示相应颜色圆形卡片贴于黑板上) 小结:这些水果宝宝听说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别的聪明,所以特意带来了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二、编儿歌:(一)、给苹果编儿歌。
1、什么水果红红的?(出示“问号”“水果”图片)2、幼儿回答。
苹果红红的。
(教师出示对应红圆形图片、红苹果图片)3、师幼对答: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二)、给梨子编儿歌。
1、什么水果黄黄的?2、幼儿回答。
梨子黄黄的。
(教师出示对应黄圆形图片、黄梨子图片)。
3、教师结合黑板图片,根据苹果的句式把关于梨子的儿歌完整说一遍。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
三、游戏:大声小声游戏。
1、我大声提问题,你们小声回答;2、再来一遍这样的游戏,我小声提问题,你们大声地回答。
四、给西瓜编儿歌。
1、西瓜说:小朋友们,请你们快点来帮我也编一首像苹果和梨子那样好听的.儿歌好吗?2、请个别幼儿根据苹果的排列把西瓜的图片出示出来,并完整读一遍。
五、给葡萄编儿歌。
1、什么水果紫紫的?2、幼儿回答。
葡萄紫紫的。
(教师对应紫圆形图片、红苹果图片)3、师幼对答: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六篇)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79239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2b.png)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促进幼儿理解故事的主旨,掌握词汇:依依不舍、金光闪闪。
2、通过互动讨论,感受老爷爷的勤劳、仁慈和乐善好施的品质。
3、体验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神奇吸引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54、55活动流程:一、以对话方式引入主题。
教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鸟儿吗?你们见过的鸟儿有哪些特点?今天我要讲述一个名为《黄金鸟》的故事,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让我们一起倾听答案。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1、教师完整叙述故事后,提出问题:故事的标题是什么?主要角色有哪些?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事件?2、教师借助教学挂图辅助讲述,提出问题:老爷爷在采药时发现了什么?他是如何救助小鸟的?小鸟离开时表现出何种情感?(引导理解:依依不舍)金色小鸟回来后,它们在叫什么?它们带老爷爷去了哪里?山洞内有什么特别之处?(帮助理解:金光闪闪)老爷爷取了金子吗?取了多少?他用金元宝做了什么?当财主得知洞内有黄金,他的反应如何?最后他是否取走了黄金?为什么?故事中的鸟被称为什么鸟?为什么?还有哪些事物的名字中包含“黄金”?三、鼓励幼儿进行讨论,领悟老爷爷的美德。
教师引导:你们喜欢故事中的哪个角色?老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协助幼儿理解老爷爷的勤劳、善良和助人为乐的特质。
)四、激发收集和分享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师:《黄金鸟》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传说,类似的黄金故事还有很多。
希望小朋友们能与父母一起寻找更多有趣的民间故事,然后带到幼儿园与大家分享。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二)活动目标:1. 掌握并复述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我要帮你洗衣裳。
”“顾不上,顾不上,等我去帮忙。
”同时,扩充词汇量,包括“漆”、“洗”、“抹”等词。
2. 通过观察图片、教师的动作暗示及表演,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3. 学习并模仿小白象的助人为乐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活动准备:相关图片活动流程:(一) 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 教师展示小白象的图片,一张干净,另一张身上有彩色油漆,提问:小白象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2. 幼儿聆听故事,故事名为《七彩象》。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五篇)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d082ee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9.png)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词汇:依依不舍、金光闪闪。
2、通过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3、感受家乡民间故事的神奇魅力。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60—54、55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们见过小鸟吗?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小鸟?老师这里有一个关于鸟的故事,名字叫做黄金鸟。
为什么叫做黄金鸟呢?请小朋友一起来听一听。
二、倾听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情?2、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里的老爷爷在采药的时候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救小鸟的?小鸟离开老爷爷的时候怎么样?(帮助幼儿理解:依依不舍)金黄色的小鸟回来以后,他们不停叫着什么呢?小鸟们把老爷爷带去哪里了?山洞里有什么?(帮助幼儿理解:金光闪闪)老爷爷拿金子了吗?他拿了几个?老爷爷用金元宝做了什么?财主知道洞里有黄金的消息,他是怎么做的?最后他有没有取走黄金呢?为什么?故事里的鸟叫什么鸟?为什么?还有什么的名字里也有“黄金”?三、引导幼儿讨论交流,体会老爷爷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美德。
教师问: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老爷爷是一位怎么样的老人?(帮助幼儿理解老爷爷的勤劳、善良、乐于助人。
)四、激发收集民间故事的欲望。
教师:《黄金鸟》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是老百姓之间互相讲述流传下来的,关于黄金的传说还有很多,请小朋友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更多好听的民间故事,带到幼儿园讲给大家听。
小班语言教学活动方案范例(二)活动方案一:拓展词汇活动目标: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内容:1. 单词贴纸游戏:将各种实物的图片贴在教室墙上,学生通过看图片来猜测物品的名称,并将对应单词贴在相应的图片上。
2. 单词挑战赛: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随机抽取一道单词题目,小组成员集思广益,想出更多与该单词相关的词汇,时间限制为两分钟,最后比较每组的答案,获得最多单词的小组胜出。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5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9e9df6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9.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说出妈妈的模样及特色。
2、培养幼儿有颗感恩的人,懂得惜福。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让幼儿对“向幸福出发”节目有初步认识。
2、物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导部分,播放PPT,以“主持人”的形式入场1、“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发的节目主持人,欢迎大家!”“向幸福出发,有爱就大声说出来”有请我们的小嘉宾闪亮登场(幼儿入场)2、“欢迎你们,知道你们今天参加的是什么节目吗?很高兴你们成为这个节目的小客人。
”二、教师引导幼儿,猜猜爱的人是谁?1、师:你们知道吗?“向幸福出发”这个节目是一个感恩和表达爱的一个节目,今天我们也要爱一个人?她是谁呢?让我念一首儿歌,你们就知道了。
(教师念儿歌《我的妈妈》)2、师:你们猜到是谁了吗?幼:是妈妈师:对了,今天我们爱的人就是——妈妈。
分析:此环节,使幼儿了解妈妈是最亲近、最重要的人,并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三、利用“找游戏”,讲述妈妈的模样及特色1、播放课件,让幼儿一起“找妈妈”。
师:今天,还有几位小客人也想参加我们的节目,可是在来的路上不小心跟她们的妈妈走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帮她们找妈妈。
师:让我们一起帮帮她们。
2、观看PPT,引发幼儿的讨论。
师:他是谁?他的妈妈在哪里?幼:大耳朵图图,他妈妈瘦瘦的。
师:对了,你知道你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吗?幼:我妈妈也瘦瘦的,头发长长的。
幼:我妈妈的头发是短短的。
师:你们看,这是谁?他的妈妈在哪里呢?(课件中显示图片)幼:这是壮壮,壮壮的妈妈在这里。
师:壮壮妈妈长的什么样子呢?幼:壮壮妈妈胖胖的,头发是卷卷的。
师:谁的妈妈的头发也是卷卷的,请举手。
师:这又是谁呢?这位妈妈又长的什么样子呢?你们妈妈跟他一样吗?幼:这是小豆丁,他妈妈是带着眼睛,个子高高的那一位。
我妈妈也带着一副眼睛……师:你们太棒了,都帮小客人们找到了他们的妈妈!他们要谢谢你们。
小结:原来我们的妈妈都是不一样的,有瘦瘦的,有胖胖的,有头发长长的,有头发短短的,还有带眼睛的,她们都不一样。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学方案经典版(10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学方案经典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2f42c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e.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学方案经典版【活动设计】动物是自然界的精灵,他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同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们对动物也很感兴趣,因此我班开展了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主题进行活动中的一个早晨,小朋友们正在做操,有一只小鸟在旁边的空地上跳来跳去,这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观察它,有些孩子在高兴地窃窃私语,也有的随手捡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
在以后的几天内小鸟经常飞来,孩子们也依旧如此,对于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单纯地讲道理,很难让他们理解,即使理解这种行为不是来源于自身的情感推动,而是外在的约束也很难持久。
由此我想到了这首儿歌,这首儿歌充满着童趣,也体现着小朋友与小鸟之间朋友似地亲密地感情。
加之____月底到____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爱鸟周的活动,这正是一个让孩子了解鸟类,建立爱护、保护鸟类的好的教育机会。
因此我以这首儿歌为蓝本自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体会诗歌中小鸟和“我”之间的亲密关系,知道要保护环境、爱护鸟类。
2、能在图示的提醒下,学习朗诵儿歌。
3、能根据角色的变换,做出相应的动作,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小鸟纸偶、图示一副。
【活动过程】一、出示纸偶,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纸偶,引起幼儿兴趣“小鸟你好!欢迎你,你有什么事吗”(倾听的样子)“哦!小鸟说它今天早上在学我们做操,而且他把它画了下来,请小朋友们看,他都学了些什么?”(自评:小班孩子的想象力丰富,在他们的眼里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个纸偶,一个虚构的角色都会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这里我将小鸟从儿歌中提出作为整个活动的主角,引起下文)二、看图示,学习儿歌1、出示图示,分句学习。
“哎呀!画的真好,谁来说说小鸟学了那些动作,它是怎么学的?”分句说说。
(幼儿回答)2、教师完整地朗诵儿歌。
“我把你们的话和在一起编了一首儿歌,就叫做小鸟学做操,念给你们听一听”。
(教师完整朗诵一遍)“我念得好不好?小鸟亲了我一下,我真得意。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435a69d4d8d15abf234e2f.png)
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这是小班语言活动教案40篇,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太阳和月亮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在活动中,将语言与音乐相结合,让幼儿听辨音乐的情绪并与儿歌中的情绪相整合,进一步促进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和掌握。
《太阳和月亮》这首儿歌,简单有趣,韵律优美,琅琅上口,易于小班幼儿接受和理解。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受诗歌中“静悄悄”与“热闹”的氛围,体验诗歌带来的不同意境。
2、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3、初步学习仿编。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诗歌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习有感情地诵读。
活动难点: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今天有两位客人到我们班来了,我们看看是谁呢?环节简析:直接导入,抓住幼儿的兴趣。
2、出示图片太阳提问:太阳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呢?出示图片月亮提问:月亮是什么时候出来呢?环节简析:这两个提问,帮助幼儿对相关生活经验的回忆和整理。
二、看图理解儿歌1、这儿有一首儿歌叫《太阳和月亮》,教师朗诵:太阳出来了,小花醒来了,小鸟醒来了,小兔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月亮出来了,小花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小兔睡着了,夜晚静悄悄。
刚才老师念儿歌的题目是什么?2、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说出来。
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白天怎么样呀?(引导幼儿用热闹一词,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这么多的爸爸妈妈,我们今天的教室里也很热闹)什么时候静悄悄呢?大家都要干什么?你们是怎样睡觉的?环节简析:教师富有感情的示范朗诵,帮助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同时能给幼儿正确的语音、语调的示范及情绪上的感染。
适时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儿歌的内容,加深对儿歌的理解。
3、师幼游戏,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92e33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a.png)
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2.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3.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准备活动:1.课件。
2.《小星星》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你喜欢听故事吗?你喜欢听谁讲故事?最喜欢听什么故事呢?2.幼儿欣赏课件,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提问:月亮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是怎么听故事的?(2)理解词汇:安安静静。
集体体验安安静静的感觉。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跟述,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小青蛙先是怎么听故事的?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又蹦又跳。
请个别幼儿表演。
(2)月亮怎样了?为什么会生气呢?(3)后来,小青蛙怎么听故事的?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一声不吭。
4.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5.音乐活动《小星星》小星星也来听故事了,要怎么听呢?教学反思一、教学过程反思:1、导入显得散,致使学生入座位后长时间静不下来。
2、个别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仍然是静不下来3、回答问题、简评中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活跃,仍然急于表达,欠缺倾听。
4、借用游戏进行训练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训练有一定效果。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学会聆听的习惯还待持续训练。
二、反思自我教学:1、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的引入还待进一步思考,在能尽快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幼儿亦要尽快融入学习氛围。
2、充分利用幼儿的乐于模仿,在幼儿中找出典范,极力表扬也是对别的孩子的一种隐形提示,要充分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幼儿效仿有益习惯。
3、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监督学习,将习惯的培养放在活动中以及活动之外。
4、进一步研究幼儿心理,对幼儿的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做进一步学习,让自我教学能更利于幼儿的成长。
5、学生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们眼里也是能感受到旁人的优秀和自我的优势。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57379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6.png)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方案活动目标1.乐意听赏故事,能用语言、动作表达故事中的主要内容。
2.感受故事情景的趣味性,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2.经验准备:幼儿对于一些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本领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一、导入1.出示绿草地,观察讲述—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看看绿绿的草地上有谁来了?(小猪)2.介绍小猪胖胖,提出问题。
—小猪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胖胖,天气那么好,猜猜胖胖背着书包到草地上要干吗呢?—你们知道什么是野餐吗?你们有没有出去野餐过?小结:今天我们就跟着小猪胖胖一起去草地上野餐吧!—看看,他都带了些什么好吃的?二、展开1.模拟小鸟的叫声,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喳喳喳,谁来啦?—你们怎么知道是小鸟飞来了?讲述故事:小鸟闻到香味飞来了,小猪胖胖递给小鸟一个大面包!—小猪是怎么给小鸟的?—那你们平时会把东西递给好朋友吗?小结:平时我们带来了玩具和身边的朋友交换玩具,和别人离得很近的时候,可以轻轻地把东西递给好朋友。
过渡:两个好朋友在草地上快乐的吃着,接着,谁会来呢?2.模拟小松鼠跳的声音,引导幼儿进行猜测讲述故事:扑通!扑通!松鼠闻到香味跳来了—谁来啦?松鼠是怎么出来的?跳出来的时候发出了什么声音?小结:原来跳的时候会发出扑通扑通的声音。
模仿松鼠跳的动作哦。
—想知道,松鼠那么着急跳过来,想吃什么东西吗?(播放录音)小结:小猪胖胖扔给小松鼠一个大苹果。
—小猪胖胖离得那么远所以他是怎么把苹果给小松鼠的?小松鼠离我们那么远,我们也来扔个苹果给小松鼠吧!小结:两个人离得很远的时候可以轻轻扔给他,不过小心不能扔地太重,碰到其他小朋友,如果你能走过去递给他那就更好了。
过渡:小松鼠,小猪和小鸟在草地上快乐地野餐着,接下来会有谁呢?3.3.模拟小猴子跑过来的声音,引导幼儿进行猜测讲述故事:呼哧!呼哧!小猴子闻到香味赶来拉!—为什么小猴子会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呢?(夸张一点)小结:是呀,小猴子真着急,它闻到香味想要快点吃到好吃的东西,所以跑的很快,赶来啦!—你们跑得很快会发出什么声音?小结:嗯,这就是呼哧呼哧的声音,小猪胖胖看到了赶过来的小猪,马上把饮料递给了小猴子。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15篇)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6dab1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2.png)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15篇)小班语言活动方案(15篇)小班语言活动方案1 活动目的:1.掌握故事内容,理解故事情节开展,感受遇到困难时获得帮助和关爱的情感。
2.学习故事片中的对话语言"别哭,别怕,我们来了""我再也不怕天黑了"。
3.愿意做个英勇的孩子。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鸟、星星、月亮、萤火虫等头饰活动过程:一、展示多媒体图片〔小鸟〕,师生谈话,引出故事。
有只小鸟在树林里迷路了,天黑了,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伤心地哭着,好想妈妈呀!你们愿意帮助它回家吗?怎么帮助它呢?还有许多动物都愿意帮助小鸟,让我们听听有谁来帮助小鸟,是怎么帮助小鸟的。
二、欣赏故事。
1.老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开展。
谁帮助了小鸟?它是怎样帮助的呢?2.老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
小星星〔月亮奶奶〕听到小鸟的哭声,是怎么说的?小鸟找到了妈妈,对妈妈怎么说的呢?三、完好欣赏故事,感受作品中美妙的情感。
1.老师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
2.师生共同欣赏配乐故事录音。
四、延伸活动。
请个别幼儿表演故事,其他幼儿说故事中角色间的对话。
10:05-10:15 盥洗活动要求:1.盥洗时不拥挤。
2.学习掌握洗手、洗脸的一定顺序。
小班语言活动方案2 〔一〕观察电子书的封面与扉页,引发兴趣。
〔拉幕,聚光灯功能〕师:今天我们一起看一本书,先看看书的封面上有什么?这些车跑啊跑,看到了谁呢?〔二〕尝试多种方式阅读,理解故事内容。
〔隐藏、媒体链接〕1. 典型画面的导读,故事情节切入。
〔1〕认识小汽车及象声词,在游戏中学说“喵喵喵,开车咯”。
〔2〕老师模拟自行车的声音,幼儿学说象声词“丁零零”,个别纠正发音。
〔3〕幼儿学习表达“我也要去”。
2. 重复情节的阅读,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认识救火车,大卡车,救护车及象声词,观察小熊的姿态,学习表达。
〔2〕游戏体验:小火车去旅行。
〔3〕老师整理讲述,幼儿观察小熊的姿态变化,动作模拟。
小班语言区活动教案40篇
![小班语言区活动教案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dc3f62a0116c175f0e48f0.png)
小班语言区活动教案40篇《小班语言区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语言区活动教案40篇!(1)小班语言活动教案《谁最羞》含反思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有朗诵诗歌的兴趣。
2.学习动词:游、跳、走。
3.初步感知小鸡、小鸭、小兔、小袋鼠的行走方式,知道小朋友长大了要自己走。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感知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将活动室铺上绿色的皱纹纸条,布置成草地。
小鸡、小鸭和小兔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份:进入活动室,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客人,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二)基本部份:学习诗歌,能和大家一起愉快地朗诵诗歌。
1.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了解诗歌内容。
出示图片小鸡:“看,谁来了?”幼儿回答:小鸡。
“小鸡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幼儿自由回答。
“我们可以用完整的话来说‘小鸡,跟着妈妈。
走走走’”“小鸭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学习词:游(辅以动作)。
它除了可以游来,还可以怎么来?”幼儿自由回答。
“我们用完整的话说说‘小鸭,跟着妈妈。
游游游’”“小兔子跟着谁?它是怎么来的?”幼儿自由回答。
“我们用完整的话说说‘小兔,跟着妈妈。
跳跳跳’“小袋鼠在哪里呢?它要妈妈抱,真难为情!”学习词:羞。
‘小袋鼠,它要妈妈抱。
羞羞羞!’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适时地朗诵一句诗歌。
“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很好听的儿歌。
它的名字叫《谁最羞》”2.欣赏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了解诗歌的名字,学念诗歌,感受诗歌中天真活泼的情趣。
①了解诗歌的名字。
“老师把它编成一首很好听的儿歌。
它的名字叫《谁最羞》”②教师朗诵诗歌,注意节奏要明快。
③学念诗歌。
a.师生一起边做动作边念诗歌,注意咬字清楚、节奏明确,熟悉后加快节奏。
b.师生对念,老师念小动物的名称,幼儿接念后半段,同时做动作。
3.教育幼儿要和小鸡、小鸭和小兔一样自己走,并帮助小袋鼠改正缺点。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通用5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2a316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0.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通用5篇)小班语言领域优秀案例篇1活动目标:1、通过儿歌内容了解淮安的风味小吃和土特产2、摘树叶,摘花生的活动,加深热爱淮安老张集的情感;培养幼儿乐于分享、热情好客的情感活动准备:我们当地的风味小吃图片(包括食物)多种、湿巾若干片、制作炒花生的材料、包装纸若干、特色杂志活动过程:一、教师扮演成旅游团的导游,引导幼儿看到什么?(第一站)带幼儿回座位后和幼儿一起说出我们人二、说说是淮安土特产,并拍手听儿歌(第二站)1、出示土特产、风味小吃,请幼儿说说自己认识的风味小吃和土特产2、幼儿和教师一起拍手,听教师念儿歌《夸家乡》三、将幼儿事先分成四到五组,玩有奖问答游戏,并炒,煮,烤花生,开始包装花生(第三站)1、玩游戏,给获胜组幼儿发送奖品(花生)2、制作包装花生,引导获胜组给大家分享品尝花生。
3、再次强调乐于分享,热情好客的情感活动延伸:幼儿活动后互相交换杂志阅读,家庭与家庭之间合作制作出好吃的风味小吃并记录下来活动反思:在开展《夸家乡》的主题的活动中,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活动中幼儿参与性极高,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还应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多用发散式的提问启发幼儿。
教学反思:在我们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国庆节来临之际,我们班开展了"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活动,为增强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幼儿关爱身边的人。
我们班里开展了《夸家乡》这一教学活动,得到了全班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由于小班的幼儿对于热爱家乡的概念和意识虽已有初步的萌芽,但很多孩子还不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家乡是淮安老张集。
于是,在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就以老张集的小吃、特产、水果这些孩子们熟悉的身边的物品入手,介绍了老张集的风味小吃,独特的物产。
在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泡馍,幼儿对自己的本土吃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大部分幼儿都说自己特别喜欢老张集的小吃和泡馍。
在达到了预计目标,通过日常的延伸,幼儿对爱家乡的情感也更深,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主人翁责任情感,对幼儿责任感意识的建立是应当在日常活动中无时无刻的渗透!同时,老师、家长、小朋友们还在学习儿歌《夸家乡》活动中,小朋友个个带家乡特产图片,神气十足的朗诵儿歌,效果特别好。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例文(六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例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ab715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9.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例文活动目标:1. 初步理解和感受故事《一朵云帽子》,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内容。
2. 通过观察图片和参与表演,理解小鸟为何选择将云帽子送给太阳公公。
3. 体验与同伴交流和关心他人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1. 故事《一朵云帽子》的幻灯片展示。
2. 分别为小鸟、太阳、云帽子、小草、小花、大树准备的图片。
活动流程:一、引导话题1. 教师引导:请分享一下你今天穿的是什么衣服?在什么季节我们会穿这样的衣服呢?2. 教师继续:在炎热的夏天,当太阳照射时,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不被晒热?今天,我将讲述一个故事《一朵云帽子》。
二、初步理解故事1. 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元素,如小草、小花、大树的快乐表情。
2. 展示第二幅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小草、小花、大树的不悦情绪,并猜测它们可能说的话。
3. 展示第三幅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太阳公公流汗的原因,以及小鸟可能会说的话。
4. 展示第四幅图片,教师讲述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后的变化。
三、深入讲述与互动1. 教师播放幻灯片,以较慢的速度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大声跟述对话部分。
2. 故事结束后,邀请幼儿讨论小鸟为何要给太阳公公戴云帽子。
教师总结:夏天的炎热中,云帽子可以为太阳公公和大地带来阴凉,所以小鸟做出了这样的举动。
四、故事表演1. 教师邀请一名幼儿扮演太阳,其他幼儿分别扮演小草、小花、大树和小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表演故事。
2. 引导幼儿理解角色的位置和动作,如扮演小鸟的幼儿如何给太阳公公戴上云帽子。
五、活动延伸1. 教师提出活动延伸:许多小动物也想要云帽子,我们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帮助它们制作云帽子,然后为喜欢的小动物戴上。
通过以上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例文(二)活动目标:1、愿意与他人分享个人的想法,体验交流带来的乐趣。
2、观察身边的事物,特别是面包的形态变化,鼓励大胆创新的想象。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文(六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9a5e4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2.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穿爸爸、妈妈、自己的鞋子的体验,学习词语:拖拖拉拉、摇摇晃晃、蹦蹦跳跳。
2、能大胆表述出观察到的不同鞋子的区别和穿上后的感受,在探索中获得知识的乐趣。
教学准备1、爸爸、妈妈的鞋若干双。
2、布置鞋屋的场景,男鞋区、女鞋区。
教学过程一、带幼儿听音乐参观鞋屋,激发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到鞋屋去玩,好吗?(进活动室)二、让幼儿观察并表述不同的鞋子都有什么特点:引导语:哇!鞋屋里有好多鞋呀!1、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呢?(皮鞋,高跟鞋、布鞋、运动鞋)2、这些鞋都是谁穿的?(爸爸穿的鞋,妈妈穿的鞋)3、爸爸的鞋子和妈妈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爸爸穿的是皮鞋,跟低;妈妈穿的高跟鞋,很高)颜色一样吗?(不一样,有白色的、黑色的……)4、大家小脚并拢,看看自己穿的鞋子和旁边小朋友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5、谁的?谁的比较大?小朋友的鞋子呢?(爸爸的;妈妈的比较大;我的鞋子最小)6、小结。
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子都不一样,现在鞋屋里有这么多爸爸妈妈的鞋子,我们一来起穿上试一试,好吗?三、通过尝试让幼儿体验穿不同鞋子的感觉。
(脱下自己的鞋放到椅子底下)1、第一次尝试,集体体验穿上爸爸妈妈的鞋的感觉。
男孩穿上爸爸的鞋,女孩儿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试一试。
(1)交流讨论:穿上爸爸的鞋,有什么感觉呢?走路很慢、我不会走路了、要拖着走,很不舒服。
(2)我请一位小朋友穿爸爸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3)穿爸爸的鞋走的时候鞋子离开地面了没有?在地面上不断的发出声音,走得很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拖拖拉拉,穿上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4)我们穿爸爸的鞋,拖拖拉拉走得慢,穿妈妈的鞋走路有什么感觉呢?妈妈的鞋跟太高了,走路时想要摔倒。
(5)请两位小朋友穿妈妈的鞋走一走让大家看看是不是跟我们说的感觉一样?(6)穿妈妈的鞋子走路的时候身体怎么样了?摇晃了,想要摔倒,我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叫摇摇晃晃,穿上妈妈的鞋,摇摇晃晃要摔倒!2、第二次尝试,交换穿鞋,验证。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10篇)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9ebbe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f.png)
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10篇)小班语言领域教案大全第1篇:活动目标】1、能用语言描述太阳特征,加深对红色、圆形认识。
2、明白晒太阳也是冬天一种取暖方式。
3、XXX参与表演,大胆学说主角对话。
4、萌发对文学作品兴趣。
活动准备】1、课前开展半日活动《晒太阳》,感知在阳光下温暖感觉。
2、故事《小兔找太阳》视频。
3、画有红灯笼、萝卜、红气球、太阳画面故事资料四幅。
4、小兔和兔妈妈图片和头饰。
5、设计小兔找太阳场景(红灯笼、萝卜、红气球实物,太阳画面图片)。
活动过程】1、出示小兔子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日教师给你们请来一只小客人,你想明白它是谁吗?(想)师:小朋友请看,这是谁(小兔子)对,他是一只可爱小兔子,那么你明白今日小兔子想干什么吗?它呀,想去找太阳,可是,它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小朋友你见过太阳吗?你明白太阳是什么样吗?(个别幼儿说一说)师:哦,我们小朋友明白太阳是XXX、XXX、XXX、照在身上暖暖。
可是小白兔只听说太阳是XXX、XXX,并没有见过太阳,下头我们就一齐来看一下小兔子能不能找到太阳。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讲故事《小兔找太阳》。
根据故事情节逐步拉出画面,让幼儿与故事互动,研究语言,理解作品情节和其中人物形象。
出示挂图1)师:一只可爱小兔子听说太阳是XXX、XXX,就去找太阳。
小兔子来到屋子里,小朋友请看他看到了什么(灯笼)这时,小兔子指着两盏红红、XXX灯笼说:"妈妈,这是太阳吗?"小朋友你先来告诉它,这是太阳吗?(不是)是什么呀?(是两盏灯笼)那我们快告诉他,引导幼儿说出,(这是两盏红灯笼)。
这时妈妈告诉他,不,这是两张红灯笼,太阳在屋子外面呢!出示挂图2)师:小兔子来到菜园子里,小朋友请看他又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红红、XXX萝卜)。
这时小兔子看到萝卜又说,妈妈这是太阳吗?来,小朋友,我们替妈妈告诉它,引导幼儿说出,(不,这是3个红萝卜,太阳在天上呢)。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分享范文(4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分享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1d7b9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03.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分享范文活动目标1、让宝宝们知道我们也是幸福的。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1、《幸福的小狐狸》2、小狐狸布偶活动过程1、小狐狸布偶—我是一只幸福的小狐狸,宝宝们和我一起去感受幸福吧!2、听《幸福的小狐狸》—我每天生活的很高兴,可幸福了,有吃好吃的,有好朋友一起玩……3、提问—小狐狸春天有什么幸福啊?(有好吃的饭,听风铃声音。
)—夏天的幸福那?(能采果子,当零食吃。
)—秋天的幸福是什么?(储存青菜,晴好朋友吃。
)—冬天的幸福又是什么那?(能和好朋友一起玩堆雪人,可以烤食物和睡觉。
)4、说说自己的幸福—小狐狸有这么多幸福,那宝宝们幸福不啊?(教师要引导宝宝回答问题)—宝宝每天在家有全家人来爱你们,还可以上学,在幼儿园里有好多的小朋友玩,家人也会给我们买好吃的,是不是我们也是幸福的。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分享范文(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2、学习儿歌《开火车》,掌握儿歌的内容。
3、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难点:掌握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活动准备火车运行视频、火车拼图图片、东南西北四个城市图片(布置于教室内)、自制火车头活动过程1、观看火车运行视频。
2、教师提问:“火车是怎样叫的?”、“火车开起来怎样?”、“你看到的火车是怎样的?”(教师演示火车的拼图)、“火车会开去哪里?”老师也开来一列火车,看看开去哪些地方?3、(出示儿歌挂图)教师念儿歌一遍,提问:“这列火车是怎样的?”(小板凳,四条腿,一张一张接起来,排成一列小火车)“怎样开?”(呜呜呜呜向前开)“开到哪里去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去北京,往哪儿开?”“去广州,往哪儿开?”“去上海,往哪儿开?”“去重庆,往哪儿开?”4、教师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四篇)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ba127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2.png)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范例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准确描述并识别其母亲的外貌特征及个性特点。
2. 培育幼儿的感恩之心,使其学会珍惜并感激所得到的福祉。
活动准备:1. 经验准备:确保幼儿对“向幸福出发”节目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
2. 物质准备:准备PPT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
活动过程:一、开场引导环节1. 播放PPT,主持人以正式、亲切的语气入场,宣布活动开始:“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向幸福出发’节目的主持人,非常荣幸能与大家相聚于此。
今天,我们节目的主题是关于爱与感恩。
‘向幸福出发,有爱就大声说出来’,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们的小嘉宾们闪亮登场!”2. 主持人向小嘉宾们致欢迎词,并简要介绍活动目的:“欢迎你们,小嘉宾们!你们知道今天参加的是什么节目吗?我很高兴你们能成为这个温馨舞台上的小客人。
”二、猜谜导入环节教师以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引导幼儿猜测今天将要感恩的对象:“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将要表达对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的感激之情。
她是谁呢?让我来念一首儿歌,你们或许就能猜到答案了。
”(教师朗诵儿歌《我的妈妈》)随后,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问答,确认感恩对象为“妈妈”。
三、互动讲述环节1. 利用PPT课件中的“找妈妈”游戏,引导幼儿讲述并识别各自妈妈的外貌特征及特色。
教师先设定情境:“今天,有几位小朋友不小心与妈妈走散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找回妈妈吧!”2. 通过观看PPT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图片中人物的外貌特征及其与妈妈的相似之处。
教师适时提问并引导幼儿回答相关问题。
四、情感升华环节1.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并分享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与照顾:“小朋友们,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关于妈妈的样子的话。
那么,妈妈爱你们吗?她是怎样爱你们的呢?她为你们做了哪些事情呢?”2. 播放PPT中的照片或视频片段,进一步展示妈妈对子女的关爱与付出。
教师适时进行小结以强调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五、感恩表达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妈妈这么爱你们,你们爱她吗?那么,你们想对妈妈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来表达你们的感激之情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方案优秀案例分
享
现代社会对人的语言能力要求严格,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
2、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
3、通过学习故事,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谁松的土》挂图、蚯蚓图片、蚯蚓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什么。
“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他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
”
2、“它是谁?”“它长什么样子?”“他生活在哪里?”“他喜欢干什么?”小朋友们听得非常仔细。
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蚯蚓喜欢松土,但是有一棵小桃树不知道。
他到处寻找帮他松土的小动物,我们看看他都遇到了谁。
二、出示挂图,让幼儿自由表述。
1、出示第一幅挂图,他遇到了谁?对,是蝴蝶。
我们来学一学蝴蝶飞。
那小桃树会怎么问蝴蝶呢?是你帮我松的土吗?那蝴蝶会怎么回答?不是蝴蝶,小桃树又继续找他又找到了谁呢?我们来看下一幅图。
2、分别出示二、三幅挂图,问题同上。
也不是啄木鸟,那最后小桃树找到帮他松土的小动物了吗?我们来看最后一幅挂图。
3、出示第四幅挂图,最后他找到了谁?对,是小蚯蚓。
小桃树会怎么问小蚯蚓?小蚯蚓会怎么回答?原来是小蚯蚓帮它松的土。
那小蚯蚓有松土的本领,其他小动物有什么本领呢?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三、对照挂图完整讲述故事后,表演故事。
故事讲完了,故事里小蝴蝶有什么样的本领?小蜜蜂和啄木鸟呢?好,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
现在老师来扮演小桃树,你们扮演小动物加上动作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吗?
四、出示实物,让幼儿观察。
1、今天老师把小蚯蚓和他的家一起请来了,闭上眼睛等他出来。
小蚯蚓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他生活的土是什么样子的。
对,它是活在湿润的土里。
2、我们摸一摸它看看是什么感觉。
软软的,滑滑的,很好。
我们让他休息一下。
五、幼儿自由讨论蚯蚓生活习性,并自由表演。
1、蚯蚓是怎样松土的呢?请小朋友用好看的动作表演一下。
(教师总结提升动作,然后请幼儿一起跟着表演。
)
2、那小蚯蚓吃什么呢?小蚯蚓怎样保护自己呢?小朋友们非常聪明,小蚯蚓吃一些腐烂的树叶或是从土里吸收一些东西,遇到危险时可以钻到很深的土里。
它还有一个很厉害的本领就是被砍成好几节时还是可以活下来,是不是非常厉害!
六、情感教育。
小桃树长得这么健康是因为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帮助了他,他非常感谢他们。
他的好朋友也感到非常的高兴。
那你想帮你的好朋友做些什么事呢?(教师总结)
七、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非常棒,我们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送小蚯蚓回家,我们一起去吧!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有关火车的一些常见的知识,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2、学习儿歌《开火车》,掌握儿歌的内容。
3、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火车,了解火车的外形。
难点:掌握东西南北四个方位。
活动准备
火车运行视频、火车拼图图片、东南西北四个城市图片(布置于教室内)、自制火车头
活动过程
1、观看火车运行视频。
2、教师提问:“火车是怎样叫的?”、“火车开起来怎样?”、“你看到的火车是怎样的?”(教师演示火车的拼图)、“火车会开去哪里?”老师也开来一列火车,看看开去哪些地方?
3、(出示儿歌挂图)教师念儿歌一遍,提问:“这列火车是怎样的?”(小板凳,四条腿,一张一张接起来,排成一列小火车)“怎样开?”(呜呜呜呜向前开)“开到哪里去了?”(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去北京,往哪儿开?”“去广州,往哪儿开?”“去上海,往哪儿开?”“去重庆,往哪儿开?”
4、教师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5、幼儿跟老师学念儿歌。
6、游戏“开火车”,边念儿歌边做游戏。
7、游戏“和爸妈一起去旅行”。
开火车
小板凳,四条腿,
一张一张接起来,
排成一列小火车,
呜呜呜呜向前开。
去北京,往北开,
去广州,往南开,
去上海,往东开,
去重庆,往西开,
四通八达开得快。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和游戏活动,幼儿对火车有进一步的认识,知道火车的本领很大,它可以全国各地跑。
而《和爸妈一起去旅行》的游戏,让幼儿获得一些乘车的经验,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对儿歌的印象。
但由于儿歌的内容太长对四个城市的地名掌握不是很好,在儿歌中应适当减少城市地名的认识。
小班语言领域活动教案方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乌龟的外形特征,可以说出乌龟壳像什么。
2、愿意模仿小乌龟的游泳和爬行。
活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