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防护
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是指在临床核医学科工作中,为了保护医护人员、患者和环境的安全与健康,制定的一系列卫生防护标准和措施。
临床核医学科工作主要包括核医学诊断和核医学治疗两个方面。
核医学诊断主要是通过应用放射性药物和影像学方法,诊断患者的疾病。
核医学治疗则是通过给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以治疗某些特定的疾病。
以下是一些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的内容:
1.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包括放射性物质的采购、存储、使用和丢弃等环节,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
2. 辐射防护设施:核医学科应配备辐射防护设施,如铅室、防护屏蔽等,保证放射性物质使用过程中的辐射防护。
3. 个人防护措施:医护人员在进行核医学工作时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铅衣、铅手套等,减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 病人防护措施:患者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或治疗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隔离衣、隔离室等,保护患者免受辐射损害。
5. 医护人员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对从事核医学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辐射防护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操作
能力。
6. 辐射监测:医院应定期对核医学科工作区域的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7. 废弃物处理:处理核医学科产生的废弃物,如放射性药物残余、污染的器械等,需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包装、储存和处置,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以上是临床核医学科卫生防护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规,还可以制定其他具体的措施和标准。
16-17版 学业分层测评10 第3章 3 放射性的应用、危害与防护
学业分层测评(十)(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关于放射性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α射线使空气电离,把静电荷导走B.利用β射线照射植物的种子,使产量显著增加C.利用γ射线来治疗肺癌、食道癌等疾病D.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跟它的非放射性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作为示踪原子E.利用β射线进行金属探伤【解析】α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A对;γ射线对生物具有物理化学作用,照射种子可使基因变异,可用于放射性治疗,β射线不具有生物作用,B错,C 对;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放射性同位素带有“放射性标记”,可用探测器探测,D对;利用γ射线进行金属探伤,E错.【答案】ACD2.有关放射性同位素3015P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11010043】A.3015P与3014X互为同位素B.3015P与其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用3015P制成化合物后它的半衰期变短D.含有3015P的磷肥释放正电子,可用来作示踪原子,以便观察磷肥对植物的影响E.用3015P制成化合物后它的半衰期不发生变化【解析】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化学性质相同,A错,B对;半衰期与化学状态无关,C错,E对;含有3015P的磷肥放出正电子,3015P可作为示踪原子,D对.【答案】BDE3.放射性同位素钴60能放出较强的γ射线,其强度容易控制,这使得γ射线得到广泛应用.下列选项中,属于γ射线的应用的是()A.医学上制成γ刀,无需开颅即可治疗脑肿瘤B.机器运转时常产生很多静电,用γ射线照射机器可将电荷导入大地C.铝加工厂将接收到的γ射线信号输入计算机,可对薄铝板的厚度进行自动控制D.用γ射线照射草莓、荔枝等水果,可延长保存期E.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可用于钢板探伤【解析】γ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弱,不能使空气电离成为导体,B错误;γ射线的穿透能力很强,薄铝板的厚度变化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变化很小,不能控制铝板厚度,但可用于金属钢板探伤,C错误,E正确;γ射线能量很大,可以杀菌,延长水果的保存期,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故A、D正确.【答案】ADE4.下列哪些应用是把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原子的()A.利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油,检测地下输油管的漏油情况B.把含有放射性元素的肥料施给农作物,利用探测器的测量,找出合理的施肥规律C.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D.给怀疑患有甲状腺病的病人注射碘131,以判断甲状腺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疾病E.医学上利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使癌细胞活动受到抑制或使其死亡【解析】利用射线探伤法检查金属中的砂眼和裂纹是利用γ射线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医学上利用“放疗”治疗恶性肿瘤,利用的是射线照射,而不是作为示踪原子.【答案】AB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农作物施肥时,在肥料里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是因为农作物吸收放射性同位素后生长更好B.输油管道漏油时,可以在输的油中放一些放射性同位素探测其射线,确定漏油位置C.天然放射元素也可以作为示踪原子加以利用,只是较少,经济上不划算D.放射性元素被植物吸收,其放射性不会发生改变E.人工放射性同位素可作为示踪原子,是因为它不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解析】放射性元素与它的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但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可以确定农作物在各季节吸收含有哪种元素的肥料.无论植物吸收含放射性元素的肥料,还是无放射性肥料,植物生长是相同的,A错误;放射性同位素,含量易控制,衰变周期短,不会对环境造成永久污染,而天然放射性元素,剂量不易控制、衰变周期长、会污染环境,所以不用天然放射元素,C错误;放射性是原子核的本身性质,与元素的状态、组成等无关,D正确;放射性同位素可作为示踪原子,是因为它不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故B、E均正确.【答案】BDE6.关于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了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伤害E.不能利用γ射进行人体透视【解析】利用放射线消除有害静电是利用α射线的电离性,使空气分子电离成导体,将静电泄出,A错误;γ射线对人体细胞伤害太大,因此不能用来人体透视,在用于治疗肿瘤时要严格控制剂量,B、D、E正确;DNA变异并不一定都是有益的,C错误.【答案】BDE7.医学界通过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则14C的用途是________.【解析】用14C标记C60来查明元素的行踪,发现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因此14C的作用是做示踪原子.【答案】示踪原子8.放射性在技术上有很多应用,不同的放射源可用于不同目的.下表列出了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薄,利用适当的放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可利用的元素是________.【解析】要测定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则要求射线可以穿透薄膜,因此α射线不合适;另外,射线穿透作用还要受薄膜厚度影响,γ射线穿透作用最强,薄膜厚度不会影响γ射线穿透,所以只能选用β射线,而氡222半衰期太小,铀238半衰期太长,所以只有锶90较合适.【答案】锶90[能力提升]9.某校学生在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时,收集列出了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见下表),并总结出它们的几种用途.A.塑料公司生产聚乙烯薄膜,方法是让较厚的聚乙烯膜通过轧辊后变薄,利用α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B.钴60的半衰期为5年,若取4个钴60原子核,经10年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C.把放射性元素钋210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不变D.用锝99可以作示踪原子,用来诊断人体内的器官是否正常.方法是给被检查者注射或口服附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元素的某些物质,当这些物质的一部分到达到检查的器官时,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情况分析器官正常与否E.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对大量的原子核的衰变才有意义【解析】因为α射线不能穿透薄膜,无法测量薄膜的厚度,所以A错误;钴60的半衰期为5年,是指大量钴60原子核因衰变而减少到它原来数目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因此B错误,C、E正确;检查时,要在人体外探测到体内辐射出来的射线,而又不能让放射性物质长期留在体内,所以应选取锝99作为放射源,D正确.【答案】CDE10.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O 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15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导学号:11010044】(1)写出15O的衰变和正负电子湮灭的方程式.(2)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15O的主要用途是()A.利用它的射线B.作为示踪原子C.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D.有氧呼吸(3)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______.(选填“长”“短”或“长短均可”)【解析】(1)由题意得158O→157N+0+1e,0+1e+0-1e→2γ.(2)将放射性同位素15O注入人体后,由于它能放出正电子,并能与人体内的负电子产生一对光子,从而被探测器探测到,所以它的用途为作为示踪原子.B 正确.(3)根据同位素的用途,为了减小对人体的伤害,半衰期应该很短.【答案】(1)158O→157N+0+1e,0+1e+0-1e→2γ(2)B(3)短11.为了临床测定病人血液的体积,可根据磷酸盐在血液中被红血球吸收这一事实,向病人体内输入适量含有3215P作示踪原子的血液,先将含有3215P的血液4 cm3分为两等份,其中一份留作标准样品,20 min后测量出其放射性强度为10 800 s-1;另一份则通过静脉注射进入病人体内,经20 min后,放射性血液分布于全身,再从病人体内抽出血液样品2 cm3,测出其放射性强度为5 s-1,则病人的血液体积大约为多少?【解析】由于标准样品与输入体内的3215P的总量是相等的,因此两者的放射性强度与3215P原子核的总数均是相等的.设病人血液总体积为V,应有52×V=10 800,解得:V=4 320 cm3.【答案】 4 320 cm312.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6027Co的衰变来验证,其核反应方程是6027Co→A Z Ni+0-1e+νe.其中νe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量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1)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变产物A Z Ni的质量数A是________,核电荷数Z是________.(2)在衰变前6027Co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可以看出,衰变产物Ni和0-1e的运动径迹不在一条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0-1e,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_______守恒定律.(3)6027Co是典型的γ放射源,可用于作物诱变育种.我国应用该方法培育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如棉花高产品种“鲁棉1号”,年种植面积曾达到3 000多万亩,在我国自己培育的棉花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γ射线处理作物后主要引起________,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解析】(1)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核反应方程为:6027Co→6028Ni+0-1e +νe,由此得出两空分别为60和28.(2)衰变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定律.原来静止的核动量为零,分裂成两个粒子后,这两个粒子的动量和应还是零,则两粒子径迹必在同一直线上.现在发现Ni和0-1e的运动径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Ni和0-1e,就一定会违背动量守恒定律.(3)用γ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遗传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答案】(1)6028(2)动量(3)基因突变。
放射性治疗中的防护工作
放射性治疗中的防护工作
1. 戴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围裙、护目镜和口罩。
这样可以减少辐射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伤害。
2. 尽量减少辐射暴露时间:在进行放射性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的时间,以降低辐射暴露的风险。
在操作放射性物质时要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任务。
3. 保持安全距离:医护人员在接触放射性物质时应保持安全距离,以减少辐射的直接暴露。
在进行放射性治疗时,应尽量将患者和医护人员分开,以减少辐射风险。
4. 正确储存和处理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应妥善储存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正确的放射性物质管理制度,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使用和处置。
5. 定期检测辐射水平: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测放射性治疗区域的辐射水平,以确保辐射水平符合安全标准。
如有必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辐射暴露。
6. 培训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放射性防护培训,提高他们对防护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医护人员应了解放射性物质的特性、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在放射性治疗中,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通过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减少辐射暴露时间、保持安全距离、正确储存和处理放射性物质、定期检测辐射水平以及培训医护人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放射性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王五。
放射性治疗中的防护工作实施指南。
放射医学杂志,2019,15(3):123-135。
医疗行业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
医疗行业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放射性药物是一类具有放射性的药物,主要用于医学影像学、肿瘤治疗以及放射性治疗等领域。
这些药物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准确定位和诊断,同时也能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医疗行业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及其应用。
一、碘-131碘-131是一种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有广泛应用。
甲状腺癌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碘-131通过放射性碘的放射性衰变,能够直接杀死癌细胞,减少术后复发的几率。
临床上,碘-131治疗通常是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患者需要遵循医嘱,在放射性衰变的过程中避免与他人产生接触,以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二、钴-60钴-60是一种用于放射治疗的放射性物质,其主要应用领域为肿瘤治疗。
因为钴-60放射性衰变产生的高能γ射线能够穿透人体组织,使得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临床上,钴-60一般被固定在特制的治疗机器中,通过照射方式将放射线精确地照射到癌细胞病灶上,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铯-137铯-137是一种常见的放射性物质,主要用于骨肿瘤的治疗。
铯-137放射性衰变后产生的γ射线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能够深入骨髓内部,对骨肿瘤起到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临床上,铯-137的治疗一般通过内照射的方式进行,将放射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中,进行高剂量的放射治疗。
四、锝-99m锝-99m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学领域的放射性药物。
由于其半衰期短、辐射能量较低的特点,使得锝-99m成为非常理想的影像学示踪剂。
临床上,锝-99m主要用于放射性核素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心血管疾病、肿瘤、骨骼病变等疾病。
五、酪氨酸-11C酪氨酸-11C是一种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药物。
它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与肿瘤组织内的酪氨酸结合,以实现肿瘤的诊断和定量评估。
酪氨酸-11C在肿瘤学研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治疗效果等。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
核医学是一门应用核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专业,它在临床医学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然而,核医学涉及放射性同位素的使用,因此在进行核医学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卫生防护标准,以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首先,医务人员在进行核医学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
在接触放
射性同位素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和面罩,以减少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直接接触。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定期接受放射性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对放射性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其次,医疗机构在进行核医学工作时,应建立健全的放射性防护管理制度。
这
包括建立放射性同位素的存储、使用和处理规范,确保放射性同位素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另外,医疗机构还应配备专业的放射性防护人员,负责监督和指导核医学工作中的防护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核医学工作符合相关的卫生防护标准。
此外,患者在接受核医学检查或治疗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防护要求。
他
们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正确配合医学影像检查或治疗的各项操作,减少放射性同位素对自身和他人的影响。
同时,医务人员也应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放射性防护宣教,增强患者对核医学工作的理解和配合意识。
总之,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是保障核医学工作安全的重要保障。
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应共同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核医学工作的安全进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只有做好了卫生防护工作,核医学才能更好地为临床医学服务,发挥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4篇)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科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科室,主要负责医疗影像检查和治疗中的放射性物质的应用。
由于放射科工作的特殊性,为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质量控制和安全防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质量控制1. 质量目标和指标(1)影像质量目标:针对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制定相应的影像质量目标,确保影像清晰、准确。
(2)质量指标:包括射线输出量、曝光剂量、图像分辨率、噪声等指标,以及医学影像质量评价的相关参数。
2. 设备质量控制(1)设备定期检修:按照规定的检修周期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校准和调试:对设备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其输出量和曝光剂量满足要求。
(3)设备评估: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包括图像质量评价、分辨率测试、噪声测试等,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要求。
3. 操作质量控制(1)操作规范:建立放射科操作规范,包括设备操作流程、曝光参数调整、患者位置等,确保每一步操作规范执行。
(2)影像评价:定期对放射科影像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3)医学影像质量评价:定期对医学影像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图像分辨率、噪声等参数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二、安全防护管理1. 放射性物质的管理(1)放射性物质购置和使用审批: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放射性物质的购置和使用审批手续,确保合法、规范使用。
(2)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建立放射性物质的储存和保管制度,确保放射性物质的安全存放。
(3)放射性物质的追踪和核算:对放射性物质进行追踪和核算,确保放射性物质的使用量和余量准确。
2. 辐射防护(1)个人防护装备:为医务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铅衣、护目镜、手套等,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
(2)放射源防护:建立放射源防护措施,包括设备防护装置、防护墙体、辐射区域标识等,确保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安全。
(3)辐射剂量监测:对医务人员进行辐射剂量监测,定期检查个人辐射剂量,确保不超过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限值。
临床核医学的放射防护与评价
(4)控制污染 ①污染的限制 操作放射性物质难免发生污染,因此要把它 们限制在一定的区域,与办公室、休息室、资料 室、仓库等非放射性房间分开。即采取三区制原 则(分为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各区内 的使用物品不能互相换用。 放射性核素的分装和制备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尤其是使用气态放射性核 素133Xe,85Kr和具有挥发性的131I时。 Xe, Kr和具有挥发性的 已被污染或疑被污染的用具要专门收集,单 独保存在指定的地方。
各类表面污染的导出限值Bqcm 各类表面污染的导出限值Bqcm-2
表面类别
核素的毒性权重系数分 类 A B 300 30 30 C 3000 300 300
控制区表面和装置表面 监督区和非限制区表面个人被服、 医院床单等 身体表面
30 3 3
(三)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 1.核医学诊断中患者的防护 1.核医学诊断中患者的防护 (1)临床医生和核医学医生的职责 (2)放射性药物的选择及检查程序监督 选择放射性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特性,选择能使患者受到的吸 收剂量和其他危险性最小,而又能给出所 需的诊断信息的放射性药物。 (3)减少患者的吸收剂量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就能明显减 少放射性药物所致的吸收剂量。
③哺乳妇女 对哺乳妇女当给予放射性药物时,放 射性核素可能分泌到乳汁中,导致人乳哺 育婴儿受照。因此应当在婴儿受照射危险 和母亲的疾病得到诊治所受利益之间作出 权衡考虑是否确实需要做核医学检查或把 这种检查推迟。 ④患者家属 由于大多数诊断用放射性药物的有效 半衰期都比较短,所以他们受到的辐射照 射剂量通常是比较小的。患者家属只要在 用药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减少与患者的密 切接触,可以避免这种照射。
(2)内照射危害来源 内照射来源于直接摄入和由于污染引 起的间接摄入的放射性核素。 核医学工作人员进行放射性核素操作 时,尽管十分小心,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使 放射性液体洒落、气体泄漏造成工作台面、 地面、设备表面的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 一般发生在放射性核素的开瓶、分装、给 药、注射和制作敷贴器等过程。特别是对 于具有挥发性的131I,在隔离不完备的情况 下操作,容易污染空气,继而被吸附于固 体表面上,造成表面污染。
放射性药物的应用原理
放射性药物的应用原理引言放射性药物是一类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药物,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实现治疗或诊断的目的。
放射性药物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尤其在肿瘤治疗和核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放射性药物的应用原理。
放射性同位素的选择1.放射性同位素选择要考虑其半衰期、衰变产物、放射性能量等因素。
2.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31、锗-68、铟-111等。
治疗原理放射性药物的治疗原理主要通过辐射破坏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来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
- 放射性同位素通过与细胞内分子发生碰撞产生电离效应,导致DNA 链断裂和转录过程的抑制。
- 放射性同位素放射出的β粒子和γ射线能量足够大,能够穿透细胞膜并破坏细胞内的分子结构。
临床应用放射性药物在医学临床中有多种应用。
1. 放射性双重治疗:将放射性同位素与化学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2. 放射性标记: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药物分子上,用于跟踪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过程。
3. 放射性灌注:通过注射放射性药物,观察其在血液循环中的流动情况,以评估器官的血液供应情况。
核医学诊断放射性药物在核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通过体内摄取、注射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体内,并发出放射性信号。
- 通过检测这些放射性信号,医生可以评估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状态,并做出相应的诊断。
安全性考虑使用放射性药物需要严格掌握剂量和限制辐射暴露。
1. 临床使用放射性药物需要考虑剂量和治疗方案的个体化。
2. 医生和患者需要遵循防护措施,尽量减少辐射暴露。
3. 对于长期使用放射性药物的患者需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结论放射性药物在肿瘤治疗和核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应用原理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来实现治疗或诊断的目的。
然而,放射性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和限制辐射暴露,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用途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医疗用途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不被封装或固定在容器内,而是以溶液或粉末的形式存在。
这些放射性物质在医疗领域中有多种用途,包括诊断和治疗。
首先,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在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碘-131进行甲状腺扫描可以帮助诊断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疾病,如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碘-131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并且可以通过体内摄取方式实现甲状腺的显像。
通过这种方法,医生可以获得关于甲状腺功能和结构的非常详细的信息。
此外,其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也可用于医学影像学诊断,如放射性同位素的技术(如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用于检测骨折、骨肿瘤、骨血流等骨骼相关疾病。
这些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可以通过注射或口服给予患者,并且在体内通过携带放射性同位素的分子的形式实现在病变组织中的富集。
此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还可用于治疗。
放射性碘-131也可以用于甲状腺癌的治疗。
通过将碘-131直接输送到甲状腺组织中,放射线可以破坏癌细胞并抑制其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手术切除甲状腺后进行,以消除剩余的癌细胞。
除甲状腺癌外,其他一些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也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如骨转移癌。
同样,这些物质可以被注射或口服,并在体内精确地靶向肿瘤细胞,释放放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此外,非密封放射性物质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系统性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多发性骨髓瘤。
例如,碘-131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破坏部分甲状腺组织并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放射性磷-32等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可用于治疗骨髓细胞的异常增殖,并促进正常造血功能的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必须遵守严格的辐射安全措施,以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设施和专业人员来处理和管理这些物质,以确保其安全使用和处置。
此外,应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诊断和治疗必须根据医生的合理判断和临床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引言: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经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用于放射性示踪、放射性造影以及放射性治疗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临床应用、优势和风险等内容。
一、放射性同位素的原理放射性同位素是具有放射性衰变性质的元素的同位素,其原理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追踪其在体内或体外的动态变化。
放射性同位素可分为放射性示踪剂和放射性治疗剂。
放射性示踪剂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活性,获得对身体器官或组织进行精确分析的能力。
放射性治疗剂则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能量,对恶性肿瘤等疾病进行治疗。
二、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1. 放射性示踪剂放射性示踪剂以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成为现代医学诊断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其中,常用的放射性示踪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放射性示踪剂可以通过体内注射或摄入的方式,被组织或器官所摄取,进而通过放射性示踪技术成像,实现对特定部位进行精确诊断,如心脏、脑部、骨骼等。
2. 放射性造影剂放射性造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通过向体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使目标器官或组织发射射线,从而获得目标部位的图像。
常见的放射性造影技术有X线摄影、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
放射性造影剂可用于检查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三、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治疗中的应用1. 放射性治疗放射性治疗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作用,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放射性治疗可以用于初期癌症的根治,也可以用于晚期癌症的辅助治疗和疼痛缓解。
放射性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精确定位和控制病变部位,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对患者身体结构的损伤。
2. 放射性气囊放射性气囊是一种通过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射线来治疗疾病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广泛
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广泛引言: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通过其放射性衰变来释放放射线,从而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技术具有高度精确性和非侵入性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点和风险。
一、医学诊断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应用1.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常用于检测器官和组织的功能状况。
通过注射或摄入放射性同位素,然后利用放射线设备进行扫描,医生可以观察到放射性同位素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这种扫描方法对于检测异常组织和肿瘤的存在非常敏感,因此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分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2. 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扫描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检查方法。
通过注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药物,扫描仪器能够观察心肌血流情况,以判断心脏血供是否正常。
这项检查对于评估冠心病、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放射性同位素心肌灌注扫描具有高度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骨科检查方法。
通过注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药物,仪器可以检测到骨骼中的异常代谢和血液灌注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发现骨折、骨肿瘤和骨骼的感染病变等问题。
放射性同位素骨扫描对于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二、医学治疗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应用1. 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疾病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口服放射性碘药物,放射线可以选择性地摧毁甲状腺组织,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癌和甲亢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高度的疗效和安全性。
2. 放射性同位素治疗骨转移病变对于骨转移病变的治疗,放射性同位素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射到患者体内,放射线能够选择性地破坏恶性肿瘤细胞,减轻疼痛和改善生活质量。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的发展,核医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断地给治疗疾病带来新的机会。
核医学技术最初来源于原子核物理学的研究,其从原子核发射出的辐射来探测疾病,进而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阐述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旨在帮助人们了解这种专业的技术知识。
一、放射性核素的应用核医学的核心技术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来探测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
放射性核素会发出辐射信号,病人身体内用药物来激活本身调和的分歧器官和组织。
临床医学中通过选择适当的放射性核素来影像人体各个部位,从而发现有疾病的部位。
例如,利用碘-131对甲状腺进行影像,可以查看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判断其是否存在功能亢进等疾病。
此外,钴-60和铁-59等放射性核素则被用于诊断放射性治疗对癌症治疗效果的检查。
放射性核素的应用确保了医疗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困扰人们的健康问题。
二、 PET技术的应用PET技术是核医学中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来获取人体内部的任何器官或组织的深入信息。
PET技术特点在于它使用辐射物质在患者体内的代谢位点的相对增加或减少来检测出器官或组织的功能模式,从而得出判断出患者特定疾病的详细信息。
PET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几乎覆盖了临床医学的所有领域。
通过PET技术可以了解不同组织的代谢速率,在某些应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癌症治疗方面,PET技术都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利用SPET和SPECT技术实施疾病诊断SPET和SPECT技术是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缩写。
这两种技术是核医学领域的重要诊断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在神经系统疾病方面,SPET和SPECT技术能够评估脑内的神经元钙通道活性,并了解神经元同位素代谢速率的变化情况。
例如,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可以通过SPET和SPECT技术检测出患者脑内突触后神经元的代谢和能量消耗状态变化,以便更早地发现疾病。
内照射及其防护
其中q0是起始时刻(t=0)体内器官中放射性核素的量,q(t)是经过t时间后的量,λe是等效衰变常数,应有λe= λp+λb“有效半减期”(effective half-life,Te)——表示沉积在体内的放射性核素自体内排出的速度。它是指体内放射性核素沉积量经放射性衰变和生物排出使放射性活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某放射性核素的有效半减期取决于该核素的物理半衰期(physical half-life,Tp)和生物半排期(biological half-life,Tb)。
1 概述
食入的放射性物质一部分被消化道吸收而转移到体液中,一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吸收的比例也与放射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和个体的生理特征有关。从皮肤伤口进入的放射性物质经皮下组织直接进入体液。在体液中的放射性核素仍有一部分可能通过皮肤、肾、肝、肠、肺随同汗、尿、粪便排出体外,其余将沉积在与它相亲和的器官组织中。
五、内照射防护的一般措施
随着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和平利用的普及,使用和操作开放源的种类和数量、应用范围都在迅速增加,涉及的人员越来越多,不但有工作人员,而且放射性废弃物污染环境会影响到公众。
1 概述
2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内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采取各种措施,隔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使摄入量减少到容许水平以下至尽可能低的水平。内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概括的说就是隔离与稀释两种方法。
4 内照射的剂量当量的计算
内照射产生的生物效应与人体器官或组织所接受的剂量有关,估算内照射剂量通常有如下三种方法:(1) 通过全身计数器直接推算体内污染;(2) 通过对排泄物的监测推算体内污染;(3) 通过环境介质监测推算体内污染。
4 内照射的剂量当量的计算
当监测结果表明,工作人员已经摄入了过量的放射性物质,或被涉及到可能摄入了过量的放射性物质时,应根据监测的结果,估算所涉及到的那些核素在体内的积存量和内照射剂量。根据内照射剂量的大小,调整和控制今后的受照剂量,从而保证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在为他们所规定的剂量当量限值以下。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
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措施放射医学的发展使的放射诊断与治疗领域出现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一方面使得诊断与治疗更加高效,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会导致医务人员、检查者、公众的照射剂量上升。
例如放射介入治疗一方面能够使患者的生命线延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患者皮肤受到损伤。
因此为了避免医务人员、检查者、公众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在放射诊断与治疗中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保证人员的安全。
一、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1)时间:对于将要或是正处于辐射环境的人员来讲,需要将受照时间或是摄入时间减至最短。
(2)距离:距离越远,受照者受到的辐射越低,因此,尽量远离放射源,使放射源与受照者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
(3)分散:将放射性材料稀释或是分散,使其达到最高稀释值,使材料的放射浓度减至最小。
(4)减源:“源”是指辐射源或是放射性材料,减源,即是减少使用或生产的放射性材料的数量,减少机器生产的辐射量。
(5)源屏障:停止或减缓辐射的流动、弥散,使之不逸出屏障。
(6)个人屏障:通过个人屏障将人员与辐射源或的放射性材料隔开,使之不进入屏障。
(7)减轻效应:使照射者受到的损伤减小或限制损伤,使照射在时间内和人员间最优分布,使病灶被最大程度清除,治疗效果达到最优。
(8)最优技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最优技术,使危险达到最小值,利益达到最大值,在放射时选择生产剂量最低的电离辐射技术,或者将现有技术改进使其生产的剂量较小。
(9)限制受到其它因子的作用:部分因子可以与辐射产生协同作用,因此,在放射时注意不要再与其他危险因子产生复合。
(10)促排(仅适用于体内源或表面污染):将放射性物质从体内或体表清除,使身体吸收的放射性物质的量减到最小。
二、放射卫生防护的措施(一)基本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建设,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健全放射安全制度,卫生监督机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者之间需要形成行之有效的制度,卫生监督机构的发力,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检查,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准入、考核等都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制度,加强安全责任教育,培养医务人员形成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
放射防护三原则在放射诊疗中的应用
放射防护三原则在放射诊疗中的应用
放射防护是在放射性物质处理和操作过程中,为避免辐射伤害而采取的一些物理和技术手段。
放射防护的三原则包括减少辐射剂量、限制辐射区域和保持距离。
在放射诊疗中,也应用了这三原则。
一、减少辐射剂量
减少辐射剂量是放射防护中最基本的原则,它可通过减少照射时间、增加距离和降低辐射源强度来实现。
在放射诊疗中,减少辐射剂量的方法包括:
1.选择合适的影像设备,如数字成像系统、低剂量CT等;
2.优化照射技术,包括选择适当的曝光因子、调整扫描参数等;
3.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眼镜等;
4.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减少无用重复检查。
二、限制辐射区域
限制辐射区域是指在辐射源附近设置防护措施,减少周围人员和环境的辐射剂量。
在放射诊疗中,限制辐射区域的方法包括:
1.使用防护屏或隔离间,将辐射源与人员或医学设备隔离开来;
2.设立辐射标识,提醒人员和患者注意辐射区域;
3.设置辐射报警器,及时报警提示超过剂量限制;
4.对辐射区域进行定期监测、清理、消毒等。
三、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是指在辐射源附近保持距离,减少接受辐射的人员和环境的辐射剂量。
在放射诊疗中,保持距离的方法包括:
1.将患者和人员置于辐射源远离的位置;
2.增加操作距离,如使用遥控器等辅助工具;
3.使用透视或经皮介入技术,避免手术切口;
4.定期进行遥控设备的维护保养。
总之,在放射诊疗中,应该严格遵守放射防护三原则,确保患者和人员的安全健康,减少辐射伤害,维护医疗安全。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范本
医用放射源卫生防护及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医用放射源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不当使用可能对医务人员及患者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确保医用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用放射源的卫生防护和管理。
二、卫生防护措施1. 工作场所布局:医用放射源使用区域应单独设置,并与其他工作区域有良好的隔离。
2. 辐射防护设施:医用放射源使用区域应配备辐射防护设施,包括屏蔽墙、辐射防护门、防护窗等。
3. 个人防护装备:医务人员在使用医用放射源时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护服、手套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4. 辐射监测:建立医用放射源使用区域的辐射监测系统,并定期对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和记录。
5. 辐射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医用放射源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可能的辐射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
三、放射源管理措施1. 放射源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医用放射源的管理和监督。
2. 放射源登记和核实:对医用放射源进行登记,并定期核实和更新相关信息。
3. 放射源使用许可:任何人员在使用医用放射源前必须获得相应的使用许可,并定期进行复核。
4. 放射源库存管理:建立医用放射源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放射源的数量和位置得到监控和控制。
5. 放射源处置:制定放射源的处置程序,包括废弃物的分类、标识、包装和储存等。
四、培训和教育1. 医用放射源使用培训:对使用医用放射源的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医用放射源使用人员进行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辐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向医务人员和患者宣传医用放射源的使用安全知识和卫生防护要求。
五、监督和检查1. 监督检查部门: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医用放射源的使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2. 检查内容:检查医用放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包括设施设备是否完好、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到位、辐射监测记录是否及时等。
放射性物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防护
实用 医 技 杂 志 20 07年 3月 第 1 4卷 第 8期 ( 刊 ) J MT 旬 P ,Mac . 0 7 V 11 N . (sudE eyT nD rh 2 0 , o.4, o8 I e vr e a s
放 射 性物 质 在 临床 中 的应 用与 防护
瘤 的 目的 。 医学 上利用放射性核 素, _ 既要对放 射性 核素物质进 行严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 , 放射性 射线具有 下述 主要性质 : 具 有较强 的穿透 本领 , 以贯 穿可 见光 不能穿 透 的某些 物体 , 可
如: 黑纸板。以 射线的穿透本领 最强 , 其次是 1 3射线 , 次 再 是 射线 ; 能激发出荧 光 , 如在 硫化 锌 中掺入极 微量 的镭 可
射性 物质。 2 2 治疗作 用 利用 放射性核素射 线的穿透性 和它对机体 . 组织 的破 坏作 用治 病 , 抑制和破 坏组织 , 能 如破坏 癌组织 , 以
达 到治疗 的 目的。常用 的治疗方法 有 以下几种 : 外照射 治 体 疗 。例如钴-0照 射治疗 。钴 - 6 6 0能 放 出很 强 的 射 线从 体
化 , 以把放射性磷 的制剂引入人体 内, 可 利用探测 器追踪就 能 准确地测出各个组织 吸收磷 的情 况。要诊断 甲状腺疾 病 , 可 V服适量 N ” I在病理 状态下 , I a’ , 碘代谢 发生 变化 , 用 照 相
纸, 使照相底片感光 。以后法国物理学 家 皮埃 尔 ・ 居里 夫 妇又发现镭 、 钋也能放出类似射线 , 而且强度 比铀所放出的射 线 强度更强 。铀 、 、 镭 钋等元素具有发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 性 。具有放射性 的元素称 为 放射性 元素 。放 射性 元 素有 两 种: 一种是 自然 界原来 存在 的不断放 出射线 的元 素叫做天 然 放射性元素 , 另一种是 人工制造 的能放 射出射线 的元素 叫做 人工放射性元素 。将少量镭 放在上 部开有小孔 的铅 室底部 , 因为射线不能穿过很厚 的铅板而沿 小孔射 出, 在孔 道上 的空
放射物的危害及预防范文
放射物的危害及预防范文放射物是指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它们能发出辐射。
放射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医疗、工业和科学研究等。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和处理放射物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将讨论放射物的危害,并提出预防措施。
首先,放射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辐射对身体的伤害。
辐射会破坏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导致DNA损伤和突变,最终可能导致癌症等严重疾病的发生。
此外,辐射还会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和皮肤等造成损害。
长期接触辐射源,如医疗从业人员和核电工作者,其健康风险更高。
要预防放射物的危害,首先要控制辐射源。
对于一般公众,我们应尽量远离放射源,避免接触放射物。
对于那些必须接触放射源的工作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和佩戴个人剂量测量仪器。
此外,对于核电站和其他放射设施,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辐射源的安全使用和储存。
其次,要加强对放射物的监管和控制。
各国应建立严格的放射物管理制度,包括许可制度、注册制度和安全评估等。
放射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应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并接受定期的检查和评估。
此外,还应加强对放射设施的监督和监测,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无事故发生。
此外,要加强公众的放射物安全意识。
公众应了解放射物的危害和安全操作规程,遵循安全指导,避免接触放射物。
学校和媒体应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放射物安全意识。
同时,也要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放射物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放射物的危险。
放射物的危害不仅限于一个国家,而是跨国界的。
各国应加强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共同研究和制定放射物安全标准。
此外,还应加强对放射事故的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工作。
总之,放射物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必须采取预防措施,保护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这需要立法机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共同促进放射物安全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放射物的优势,并将其危害降到最低。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如 放射性碘、镭等。
放射性标记物
用于标记生物分子,研究 生物过程和疾病机制。
操作流程
核医学设备操作规程
确保设备使用符合安全标准和 规定。
放射性药物制备流程
确保药物质量和安全性。
患者诊断和治疗流程
确保患者得到准确诊断和有效 治疗。
废物处理和排放流程
确保放射性废物得到妥善处理 和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建议加强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协 调和配合,如建筑、环保、消 防等领域的相关标准,共同推 动医疗卫生行业的安全与可持 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3
卫生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标准
辐射防护原则
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和个人剂量限值。
01
辐射防护目标
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减少随机性效应 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安全。
02
03
辐射防护标准分级
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操作,将辐射防 护标准分为不同的级别,针对不同级 别制定相应的防护要求和措施。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与处置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制定统一的卫生防护标准有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临床核 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临床核医学概述
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 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学科。
临床核医学涉及到多种技术和 方法,如放射性药物、核成像 和放射治疗等。
临床核医学在肿瘤诊断、心血 管疾病、神经科学等领域有着 广泛的应用。
安全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
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核医学设备操作、安全防护措 施以及应急处理流程。
培训内容
包括核医学基础知识、辐射安全防护、设备使用 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性物质在临床中的应用与防护【摘要】自从人类发现放射性物质后,就逐步应用在军事、医学等领域,近几年来放射性核素在医学的检查、诊断、治疗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展,特别对肿瘤的诊断、治疗起到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原子核;放射线;电离;辐射;防护
1 三种放射线及性质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研究铀盐的性质时,首先发现铀盐能自发地放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能穿过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
以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夫妇又发现镭、钋也能放出类似射线,而且强度比铀所放出的射线强度更强。
铀、镭、钋等元素具有发出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放射性元素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界原来存在的不断放出射线的元素叫做天然放射性元素,另一种是人工制造的能放射出射线的元素叫做人工放射性元素。
将少量镭放在上部开有小孔的铅室底部,因为射线不能穿过很厚的铅板而沿小孔射出,在孔道上的空间,加一个磁场,射线就分为三束,分别称它们为α、β、γ射线。
实验研究证明,α射线和β射线发生不同方向的偏转,即它们是带相反电荷的射线。
其中α射线在磁场中稍向左偏转,表明α射线带正电,是具有很高速度的氦原子核42He流,即α粒子流。
β射线在磁场中稍向右作较大的
偏转,表明β射线带负电,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γ射线在磁场中不发生偏转,表明γ射线不带电,是波长比X射线还短的光子流。
如图1。
图1 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带电情况略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放射性射线具有下述主要性质:具有较强的穿透本领,可以贯穿可见光不能穿透的某些物体,如:黑纸板。
以γ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强,其次是β射线,再次是α射线;能激发出荧光,如在硫化锌中掺入极微量的镭可以制成夜光物质;能使照相底片感光;能使气体电离,α射线电离作用最强,其次是β射线,再次是γ射线;射线足够强时,能破坏组织细胞;放射性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不断地放出能量,能使吸收射线的物质发热,温度升高。
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放射性与周围环境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无关。
无论是高温或高压,还是化合态或单质形式存在,放射性都是一样的,放出的射线的性质也是一样的。
2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
核医学是研究放射性核素和核射线的医学理论及应用的科学。
核医学所提供的技术,放射性物质应用到检查、诊断和治疗方面是一种非创伤性的,能在体外对体内存在的各种放射性物质进行超微
量分析,又能从体外定量的和动态的观察体内脏器的形态功能和组织、生理现象。
对我们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弄清疾病的病因和药物作用的原理起着极大的推进作用。
核医学的成果是医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放射性核素在医学上的应用分为示踪原子和治疗两个作用。
2.1 示踪原子作用放射性核素能放射出容易探测的射线,显示一种特殊讯号标记,它的踪迹易被放射性探测仪器观测出来。
又由于放射性核素和稳定同位素核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当二者混在一起时,可借以测出稳定同位素在各种变化过程中的变动情况。
放射性核素总有放射线相伴随,用它作为标志,可以起“指示踪迹”的作用。
放射性核素的这种作用叫做示踪原子作用。
它能用于脏器扫描显像、功能测定、体内微量物质定量分析、追踪体内代谢物质变化等。
示踪原子的应用有两个突出优点:其一,容易辨认,方便简单,不需动大手术,就可以进行体外测量。
例如:要了解磷在人体内的代谢变化,可以把放射性磷的制剂引入人体内,利用探测器追踪就能准确地测出各个组织吸收磷的情况。
要诊断甲状腺疾病,可口服适量Na131 I,在病理状态下,碘代谢发生变化,用γ照相机或扫描仪显像,可诊断甲状腺病情。
其二,示踪原子灵敏度高。
用放射性示踪原子方法可以检查出10-14g~10-18 g的放射性物质。
2.2 治疗作用利用放射性核素射线的穿透性和它对机体组织的破坏作用治病,能抑制和破坏组织,如破坏癌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体外照射治疗。
例如钴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