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教学大纲
电控发动机教学大纲 Microsoft Word 文档
汽车电控发动机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概述。
发动机电控技术的发展;应用在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二、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空气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整体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与检修。
重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燃油供给系统、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基本原理及主要元件构造;部件测试与系统测试的方法。
难点:空气流量计的工作原理。
实践技能: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主要元件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2.各传感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3.各执行器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4.控制系统主要元件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三、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
电控点火系统的功能;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电控点火系统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重点:电控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
难点:动态数据流分析与点火初级、次级波形分析。
实践技能:电控点火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四、汽油机辅助控制系统。
怠速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增压控制系统;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巡航控制及电控节气门系统;冷却风扇及发电机控制系统;故障自诊断系统;失效保护系统;应急备用系统。
重点:怠速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的功能、控制原理及主要元件的构造与检修。
难点:怠速控制和空燃比反馈控制的动态数据流分析与波形分析。
实践技能:怠速控制系统、进气控制系统、空燃比反馈控制系统的故障分析及检测。
五、汽油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
电控系统使用和检修注意事项;故障诊断与检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故障诊断与检修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电控燃油喷射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程序。
重点:汽油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诊断与检修常用工具、常用仪器的使用;故障诊断基本方法;常见车型故障诊断程序。
难点:故障诊断基本方法与思路。
实践技能:1.汽油机电控系统诊断与检修常用工具、仪器的使用。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理论/Automobile Theory课程编码: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总学时数/学分数:48/3实验(上机)学时:8适用专业: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制订日期:2005.10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汽车理论是为交通运输、汽车维修工程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专业课。
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继课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设计)从事工程技术工作、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1. 汽车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计算方法;2.以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密切结合的方法,研究汽车主要使用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各种影响因素;3. 汽车动力传动系系统参数的基本匹配方法;4.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的测试原理、所用仪器及测试方法。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实验内容:实验一、汽车动力性实验实验二、汽车燃油经济性实验试验三、汽车制动性实验实验教学要求见实验教学大纲。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与黑板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在各章节中穿插具有工程背景的应用实例。
并辅之以实验教学。
课堂讲授为56学时,实验教学为8学时。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课。
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80%,平时作业、小测验占总成绩的10%,实验占总成绩的10%。
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汽车理论》(第三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3参考书:《汽车运用工程》(第三版)高延令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4。
《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内燃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是是能源与动力工程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它侧重于理论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内燃机电子控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介绍了内燃机电控技术从建模分析到应用设计的各种思想和方法,内容十分丰富。
通过电控系统理论的教学,应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内燃机电控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以便将来胜任实际工作,具有从事相关工程和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同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有关内燃机控制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内燃机电控技术的主要内容;2.熟练掌握汽油机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方式及原理;3.熟练掌握汽油机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方式及原理;4.掌握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方式及原理;5.掌握汽车发动机电子喷射、点火、怠速控制等控制策略;6.掌握发动机辅助控制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方式及原理;7.掌握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作用、组成、控制方式及原理。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内燃机电控技术》课程主要以讲授、讨论、分析为主,以作业为辅。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内燃机电控技术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程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常规的仪器仪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2学时,设1个实验,如表2所示。
三、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微课,MOOC课,Multisim应用软件与相应的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等共同完成课堂授课内容。
火箭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火箭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10132307课程英文名称:Solid Rocket Motor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0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门课程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卫星、火箭、飞机、导弹等产品的动力装置,它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改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利用价值,在本专业中对于火箭、导弹或炮弹增程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燃气在喷管与燃烧室内的流动过程,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的计算方法。
2.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法。
3.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产品的设计和生活实践当中。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火箭发动机原理》这门课程,使学生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有一定的认识。
1.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固体火箭推进剂以及固体火箭推进剂在燃烧室中的燃烧过程、燃气在喷管中的流动过程、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参数、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热力计算、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弹道计算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主要设计参量的选择,发动机结构的初步设计等。
3.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并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在本领域的技术研究和产品的设计。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重点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讲解。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讲授中注意采用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电子教案、CAI 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相结合。
发动机说课稿
《发动机水温异常故障的检修》说课稿各位领导、专家:下午好!我叫!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职教育规划教材《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单元四中学习任务一发动机水温异常故障检修中相关知识点,下面我从六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的检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工作任务课程。
本教材提炼了典型的工作任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教学步骤,以学习情景为载体,对传统学科式知识体系进行解构和重构,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材,充分体现了以岗位工作能力需求为标准,以模拟工作情景为方法,以“教、学、做”为手段,组合教学内容,编排教学过程的特点。
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能够使学习本教材的学生打下坚实的汽车专业基础。
本学习任务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本学习任务是在认识了发动机两大机构后,所要认识的发动机第一个系统。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日后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水温异常的故障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本任务教学内容和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专业目标:让学生掌握发动机冷却系的功用、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
方法目标:使学生熟练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水温异常的故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养成安全操作、团队协作的习惯;培养并加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本学习任务从概念的建立到实体的观摩和知识的运用都很重要,因此必须对知识的掌握熟练到位。
重点:发动机冷却系的组成及冷却液循环路线。
原因:为日后诊断与排除发动机水温异常奠定坚实的基础。
难点:发动机水冷却系冷却液的循环路线。
原因:调节循环路线关键部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比较抽象。
三、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校内集多媒体、实物、挂图为一体的专业立体化教室实现校内课堂“教、学、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一门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汽车维修、汽车设计与制造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是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进度的规划和指导,也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
下面就《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进行阐述。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1.2 开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实验教学相结合1.3 学时安排:64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
1.4 课程考核方式:理论课考试占60%,实验考核占40%二、教学目标2.1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理解发动机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关系。
2.2 掌握发动机的检查和维修技术,具备维修市场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解决能力。
2.3 培养学生勤奋好学、注重实践、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快速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汽车发动机主要构造和工作原理3.2 燃油供给系统3.3 发动机冷却系统3.4 润滑系统3.5 点火系统3.6 压缩系统3.7 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3.8 发动机维修与保养技术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 重点:燃油系统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润滑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技术。
4.2 难点:发动机故障检修的流程与方法、发动机维修设备的使用。
五、实验安排5.1 发动机拆装实验5.2 点火系统检测实验5.3 燃油系统检测实验5.4 发动机润滑系统检测实验5.5 发动机冷却系统检测实验六、教学方法6.1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6.2 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训练6.3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问题导向教学法、小组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七、教材及参考书目7.1 主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7.2 辅助教材:《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修常见问题解答》等。
八、评估与反馈8.1 评估方式:考试成绩、实践成绩、出勤情况、调查问卷、论文报告、小组展示等。
8.2 反馈方式:定期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举办学术讲座、组织实习、探讨新技术新理念等活动。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for Automotive Engines 课程代码:060265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适用专业:交通运输工程本科、汽车工程本科和汽运技术专科开课院系:汽车工程学院汽运工程系教材:陈志恒胡宁.汽车电控技术.高等教育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李东江等.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魏春源等译.汽车电气与电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现代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汽运技术专科的指定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了解当今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主要控制内容、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掌握电控系统主要传感器及主要总成部件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故障自诊断系统基本功能和一般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第1章汽车电子化与发动机电控1.1 汽车电子化发展简介;1.2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发展简介;1.3 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发展趋势。
第2章汽油机电控概述2.1 汽油机电控系统及控制内容;2.3 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2.3 电控汽油喷射的主要优点。
第3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3.1 空气供给系统3.2 燃油供给系统3.3 汽油喷射系统的其他传感器和电控单元3.4汽油喷射控制。
第4章汽油机电控点火系统4.1 概述4.2 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控制4.3 爆震传感器与爆震反馈控制第5章辅助控制系统5.1 排气净化与排放控制5.2 电控怠速控制系统5.3 进气控制系统5.4 故障自诊断系统概述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现况及未来趋势、掌握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空气供给、点火及电源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车辆工程专业(本科)《汽车发动机原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汽车发动机原理》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对热力机械的共性问题,如动力如何获取和输出,能量如何消耗和利用;两种典型内燃机(点燃式汽油机和压燃式柴油机)的燃料供给、混合气形成、着火、燃烧;车用内燃机运行特性与性能的调节与控制等发动机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有深入的了解,能熟知发动机相关参数的运行范围,能掌握基本的发动机性能分析方法。
为今后从事发动机和汽车开发、研究、生产提供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汽车发动机原理》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两门核心专业课之一(另一门是《汽车理论》),安排在大三春季学期上课。
在这之前有《汽车构造1》和《汽车发动机拆装》,这两门课是专业平台课,是学习《汽车发动机原理》必修的基础专业课。
同时,《汽车发动机原理》又是学习其他专业课,如《发动机设计》、《内燃机增压与增压技术》和《内燃机燃料供给》等的必修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对汽车发动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有基本的了解,并且具备必要的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要求学生上课作笔记,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参加课堂讨论,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宽。
以课堂讲授为生,辅以一定量的课堂讨论和自学。
第二部分教学时数、教材、考试一、学时分配总学时48:授课学时44,讨论课学时4教学内容授课学时1、性能指标与影响因素 42、燃料与工质 43、循环分析与能量利用 44、换气过程与循环充量 45、燃烧基础知识 46、燃烧过程及混合气形成 47、特殊燃烧问题的机理与对策 48、有害物排放的生成与控制 49、燃烧室与调节参数的优化 610、汽车发动机运行特性 411、柴油机调速特性 2合计44二、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刘铮, 王建昕.《汽车发动机原理教程》.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参考书:(1)周龙保等.《内燃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2)董敬等.《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3)唐开元等.《内燃机原理》.译自“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 J.B.Heywood 三、考试两次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8-实战实训-汽车发动机整车教学进度表与教学大纲60课时
课程:实战实训-汽车发动机整车实战实训-汽车发动机整车教学大纲【本课程简介】:本课程以汽车发动机的专业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主要学习内容针对发动机理实课程主要内容实车训练,提高学员实车操作能力,提高学员整车实战能力。
【本课程教学目标】:充分掌握发动机养护及检修内容,更加符合企业需求。
【本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发动机正时检查【教学目标】:1、熟悉正时的作用及更换标准2、掌握正时皮带更换方法及技巧【教学重难点】:正时皮带的检查及判断的方法【教学内容】一、理论介绍1、作用2、更换标准二、实训操作部分1、准备2、流程【教学总结】掌握正时皮带更换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作业】正时皮带更换凸轮轴位置与曲轴位置如何进行校对。
第二节发动机三滤的检查与更换【教学目标】:1、熟悉三滤的作用2、掌握三滤更换方法及技巧【教学重难点】:三滤的检查及判断的方法【教学内容】:一、理论介绍1、三滤的作用2、三滤的更换标准二、实训操作部分:1 、机滤更换2、空滤更换3、汽滤更换【教学总结】掌握三滤的检查与更换【作业】1、机油滤芯的安装方法2、机油SAE SL 10W-40的含义。
第三节发动机防冻液的检查与更换【教学目标】:1、熟悉防冻液的作用及类型、特点2、掌握防冻液更换方法及技巧【教学重难点】:1、防冻液的检查2、防冻液的更换【教学内容】:一、理论介绍1、防冻液的作用2、防冻液的选择3、防冻液的检查二实训操作部分1、操作前准备2、操作流程3 、终检【教学总结】防冻液的更换是发动机日常保养常见项目,认真对待掌握牢固。
【作业】1、防冻液更换过程中的空气如何进行排除2、不同型号品牌以及颜色可以混用么?第四节节温器检查更换【教学目标】:1、熟悉节温器更换的目的2、掌握节温器更换方法及技巧【教学重难点】:节温器更换的标准及流程【教学内容】:一、理论介绍1、节温器的作用2、节温器故障的现象二、实训操作1、启动发动机热车,2、将水箱底部放水阀或水箱下水管拆下,放出旧的防冻液。
汽车发动机检修实习教学大纲.
《汽车发动机检修实习》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检修实习》是现代汽车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课程的主要任务:牢固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组成;拆装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各项装配、调整、调试的技术数据和方法;一般故障的判断;修理工艺;检修工具、量具的正确选用和使用。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课时为52课时(2周),具体课时分配参照下表:三、课程教学内容<一>曲柄连杆机构检修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查与调整;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的检验;连杆的检验与校正;活塞环的选配与偏缸检验;曲柄连杆机构的异响诊断。
重点: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的检验;活塞环的选配与偏缸检验。
难点:曲柄连杆机构的异响诊断。
<二>配气机构检修配气机构的拆装;配气相位的检查与调整;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配气机构异响诊断;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重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配气机构异响诊断。
难点: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三> 冷却系、润滑系检修冷却系的拆装;冷却系的故障诊断;润滑系的拆装;润滑系的故障诊断。
重点:冷却系的故障诊断。
难点:润滑系的故障诊断。
<四> 化油器式供给系检修化油器的拆装与调整;汽油泵的拆装;供给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五> 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检修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测;燃油喷射系统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重点: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测。
难点:燃油喷射系统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
<六> 柴油机供给系检修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喷油泵、调速器的检查与调试;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柴油机供给系的故障诊断。
重点: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柴油机供给系的故障诊断。
难点:喷油泵、调速器的检查与调试。
《机械动力学与振动》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动力学与振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动力学与振动课程代码:EM357学分/学时:3学分/51学时开课学期:春季学期适用专业:机械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航空宇航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及相关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线性代数后续课程: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见附表)课程性质:机械动力学与振动是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核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机械、能源动力类专业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机械动力学与振动是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振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与机械动力学和振动有关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具备对复杂机械系统建立动力学模型的能力,进行动力学与振动相关分析的能力及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和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也为相关工程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A4.1, A5.1, A5.2, A5.3,B2,B4,C2)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机械动力学和振动特别是机械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响应及应用方面树立正确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具体来说,1、能够利用牛顿/欧拉方程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弹性体系统进行动力学方程;[A3, A4.1, A4.2,A5.1]2、能够对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进行求解,了解提高抗振性能所利用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A5.1, A5.4]3、能够运用常用的振动基本公式、图表和计算软件(如matlab)等进行一般振动特性分析和计算。
[A5.2,A5.1, A5.4]4、具备对工程中的传动机构动力学,机器人动力学、惯性力系的平衡、振动传递、隔振、动力吸振及旋转不平衡等问题进行建模和分析的能力[A5.1,A5.3, A5.4, B2, B4]5、掌握模态法对多自由度系统的求解及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物理意义[A5.1]6、强化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
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教学大纲
《汽车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其教学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使用维护和检修的方法,较全面了解目前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针对当前汽车服务行业特点和人才紧缺状况,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掌握部件测试、数据流分析、波形分析以及现代汽车维修的检测诊断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面向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使学生掌握汽车典型电控系统的结构原理、检修、故障诊断与排除,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汽车典型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的专业能力;具有诚信和团队协作的社会能力;具有能独立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实施的方法能力;并且具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
具体职业能力培养目标:1.具有正确使用汽车维修设备、仪器的能力;2.针对汽车电控系统的常见故障,制定诊断、检修、保养作业计划的能力;3.正确执行操作规范和安全规章的能力和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在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整车性能检测与质量检验、客户跟踪与信息反馈等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
6.具有新材料、新技术的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和咨询的能力知识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汽车零部件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职业技术基础课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与设备构造与维修》等职业技术核心课。
后续课程:《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及配件营销》和《二手车鉴定评估与交易》。
(四)教学对象本课程大纲适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
三、课程要求与内容绪论教学要求:1.了解电控发动机的优点;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一、电控发动机发展背景二、电控发动机的发展过程三、电控发动机基础理论四、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与功用实训1、发动机电控系统总体认识第一单元空气供给系统的检测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电控发动机中空气供给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掌握控制部件的安装位置和检修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两年制试点)
(两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课时)
扶爱民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学院机械及自动化系汽车教研室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两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课时)
一、教学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技术运用和修理课程的技术基础课。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见维护、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后市场各项技术、管理工作,以及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所必需的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紧扣《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简称指导方案)的五个指导思想。
以国产桑塔纳、捷达、富康轿车为主的结构体系,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国产常用汽车总成和零、部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维修能力和对发动机故障分析诊断与排除能力。
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我车汽车工业的现状。
2.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发动机维护保养与修理的基本理论。
4.掌握汽车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与使用方法。
5.掌握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总成的修理,装配、检测、调试工艺。
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与性能试验。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理论教学模块
(一)理论教学模块(续)
(二)实践性教学模块
(三)综合实践训练教学模块
四.说明
1.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制定。
2.大纲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
(1)本大纲适用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二年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各专业方向。
(2)本大纲教学内容采用模结构,包括应知模块,应会模块、综合技能强化训练模块。
(3)《电子控制汽油喷射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这一章仅介绍一般构造及检测原理,检测项目在专业方向中进行。
(4)点火系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中讲授》。
(5)本大纲留出10%的机动学时,供各专业方向灵活使用。
3.教学方案
4.教学建议:
本大纲编制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目标,注重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将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实物、现场、技能项目、模拟、电化教学等直观教学手段,大纲规定的实验实习内容和课时应予以保证。
在执行本大纲时,应从专业培养目标,则重有关内容。
所选汽车机型,以国产通用机型为主,力争讲懂讲透一~二种典型。
技能强化训练单独安排。
技能强化训练应严格按劳动部门规定的汽车中级等级标准进行。
汽车驾驶训练,学院仅进行一般技术培训,需要报考机动车驾驶证的学
生,可利用寒、署假在机动车驾驶培训中心进行。
5.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考核原则应当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根据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成绩考核在教学中的正面导向作用。
执笔:扶爱民
审核:
200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