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藏工程课件(1)

合集下载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工程

气田开发方案—气藏工程

0.01
0.1
1
10
100
双对数曲线: dm(p)和dm(p)' [Pa/sec]-dt [hr]
XX井完井测试关井双对数拟合分析曲线
选用井 筒储集、表 皮系数 + 均质 油藏 + 平行断 层的气藏模 型。
地层系数(kh) 10-3¦ m2.m 有效渗透率(k) 10-3¦ m2 表皮系数(s) 井筒储集系数(C) m3/ MPa 恒压边界(m)
4 3
P6井无阻流量随测试时间的变化曲线
大牛地致密低渗气藏修正等时试井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气藏,如致密 低渗透、异常高压等气藏,应在气藏 渗流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特 殊气藏渗流规律的气藏渗流微分方程 及产能方程。
△P 2/q g (MPa 2/10 4m 3/d)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y = -0.7203x + 28.253 0 2 4 6 8 qg(10 4m 3/d) 10 12
10 1E-4 1E-3 0.01 0.1 1 10
0.01
0.1
1
10
Log-Log plot: dm(p) and dm(p)' [MMPa2/cp] vs dt [hr]
Log-Log plot: dm(p) and dm(p)' [MMPa2/cp] vs dt [hr]
XX井飞一~二中实测压力及其导数曲线
3、实例分析
普光气田气井短时试井
受高含硫及测试工具的影响,普光气田测试难度大,测试工艺技 术要求高。测试存在的主要问题:测试产量高,生产压差大,测试时 间短,井底压力未稳定,不能用常规方法进行产能评价。
80
△P /qg (MPa /10 m /d)

气藏动态分析1-产水气井动态分析及排水采气工艺ppt课件

气藏动态分析1-产水气井动态分析及排水采气工艺ppt课件
W1——在井底压力和井底温度下的天然气含水量,g/m3; W2——在井口压力和井口温度下的天然气含水量,g/m3。
;....
10
一、水驱(产水)气藏的地质及开发特征
产水气井近井地层渗流特征及水的危害性
由于气藏水体是弹性能量有限的封闭性水体 ,气藏的驱动动力主要靠天然气弹性膨胀能量, 气藏水侵的主要作用不是驱替气体补充气藏能量 ,而是封堵近井气层,危害天然气的产出。危害 的程度和方式决定于气藏储集层基本结构模式在 流动条件下的能量分配关系。
;....
6
一、水驱(产水)气藏的地质及开发特征
影响气井出水的主要因素
1)气井控制范围内地层平衡共存水或边底 水活活跃程度; 2)地层岩性结构及储层非均质性; 3)原始气水界面距井底高度及水体体积; 4)气藏温度、压力; 5)气井采气速度及生产压差。
;....
7
一、水驱(产水)气藏的地质及开发特征
;....
12
一、水驱(产水)气藏的地质及开发特征
气藏侵水渗流特性
① 气藏顶部和轴部为裂缝发育带,是气藏边、 底水的活跃区。
② 储层渗流介质模型决定边、底水的活动方 式主要是沿裂缝或高渗带不规则窜入。水体内 (溶解气)膨胀能量又驱使地层水沿高渗透裂 缝,以“短路”形式窜入气藏,是水侵重要特点。
③ 对碳酸盐岩而言,由于岩石的亲水性和渗 析作用,主干裂缝的水向小裂缝和溶蚀孔洞侵 染洞壁和喉道形成吸附膜,使本来已很低的渗 透率更加降低,从而封闭孔洞和小裂缝未排出 的气形成死气区。
2
一、水驱(产水)气藏地质及开发特征
四川:三迭系、二迭系,以及上震旦统碳酸盐岩 低孔低渗、裂缝——孔隙型、非均质气藏。
中原:第三系沙河街组低渗断块复杂类型气藏、 凝析气藏,如文23、濮67、白庙、桥口等。

采气工程-常规气藏开采(一)

采气工程-常规气藏开采(一)

常规气藏开采
实际应用:利用气区块气井数据(地层压力和地层系数),建立了 本区块气井无阻流量与地层系数之间的线性关系
log q AOF log(Kh) log( p r2 ) B
常规气藏开采
完井测试产量与无阻流量间的经验关系式: 测试产量与一点法无阻流量配套的新井资料点在双对数坐标上,具 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常规气藏开采
4、影响气井工作制度的其它因素 主要有用户用气负荷的变化,气藏采气速度的影响,输气管线 压力的影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气井产量和工艺制度。
常规气藏开采
气井的分类开采
常规气藏开采
按照不同的地质特点和开采特征(如压力、产量、产油气水和气 质情况等),可以把常规气藏气开采划分为无水气藏气井、有水气藏 气井、低压气藏气井开采。
常规气藏开采
气井出水期晚,不造成早期突发性水淹 气井生产压差过大会引起底水锥进或边水舌进。尤其是裂缝性气藏, 地层水将沿裂缝窜进,引起气井过早出水,甚至造成早期突发性水 淹。气井过早出水,产层受地层水伤害,会造成不良后果: (1)加速产量递减。气层的一部分渗流通道被水占据,单相流变 为两相流,使气相渗透率降低,增大了气体渗流阻力,使产气量大 幅度下降,递减加快; (2)地层水沿裂缝、高渗透带窜进,气体被水封隔、遮档,气体 流动受阻,部分区块形成死区,使采收率降低; (3)气井出水后气水比增加,造成油管中两相流动,使气液举升 压力损失增加,井口流动压力下降。严重时会造成积液,产气量下 降,甚至造成气井过早停喷,大大缩短气井寿命。
常规气藏开采
无水气藏气井的开采 无水气藏是指气层中无边底水和层间水的气藏(也包括边底水不活 跃的气藏)。这类气藏的驱动方式主要靠天然气弹性能量,进行衰
竭式开采。开来过程中,除产少量凝折水外,气井基本上产纯气 (有的也产少量凝析油,但不属凝折气井)。

气藏工程(1)

气藏工程(1)

对于封闭边界,当气井的流动达到拟稳态,则有:
PR2
Pw2f
2mqg
lg
0.472re rw
0.434Dqg
A
2m lg
0.472re rw
0.434S
PR2 Pw2f Aqg Bqg2
要想获得气井的稳定产能方程,必须使气 井的流动达到拟稳态
已有的气井产能试井方法均是以均质储层为基础, 但对于非均质气井,利用镜像反映和叠加原理,可知 非均质的影响仅体现在产能方程系数A上。
10000 ΔP2(MPa2)
反映零井底压力
1000
稳定产能
100 1
不稳定产能 绝对无阻流量
10
100
qg(104m3/d)
等时试井产能分析曲线
尽管等时试井不要求每一产量的生产都达到稳定条件, 但要求每一产量生产后的关井必须达到稳定的压力,这对于 低渗透气藏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进一步缩短测试时间, 1959年katz等人提出了修正等时试井(Modified Isochronal Well Testing)。
此阶段发展起来的产能试井方法便是人们所熟悉的“常规 回压试井”(Conventional back—pressure Testing)。国内又 称“系统试井”
常规回压试井产量压力序列图
PR
Pwf1
Pwf2
Pwf3
qg
q3
q4
Pwf4
q2
q1
时间 t
常规回压试井是以几种不同的产量生产( 一般为 四种产量),并且每种产量都要持续到压力稳定
压裂气井产能试井理论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压力及导数典型曲线压裂气井渗流规律1井筒储集效应阶段2裂缝线性流阶段3裂缝地层双线性流阶段4地层拟径向流阶段压裂气井流动段划分及特征1井筒储集效应阶段此阶段最明显的特征是纯井筒储集效应段双对数及导数曲线呈斜率为1的直线即45直线2裂缝线性流阶段此阶段压力及导数双对数曲线均为斜率为12的直线即保持相互平行且在纵坐标上二者的差值为0301即lg2对数周期3裂缝地层双线性流在裂缝地层双线性流阶段压力和导数双对数曲线呈相互平行的直线且斜率为14纵坐标差为0602即lg44地层拟径向流阶段当流动达到拟径向流阶段后其压力导数曲线为05水平线

储气库知识培训(气藏和井)ppt课件

储气库知识培训(气藏和井)ppt课件
上述的孔隙度、饱和度和渗透率越大,反映储层的条件越好, 有利于流体的储集、注气和开采。
12
二、储气库气藏
• 2、储气库气藏主要概念
(1)原始地层压力:在气藏未开采的情况下,气藏储层内流体的压力,即 为气藏的原始地层压力,该数值一般在最初的探井下压力计测得。
(2)地层温度:气层中部深度处实测的温度,即为气藏的地层温度。在气 藏开发的条件下,一般视地层温度为恒定值,但做为储气库由于长期的 流体注入和采出,气藏温度可能发生变化(降低)。
板820气藏
板808气藏
板中北气藏 大张坨气藏
板中南气藏
板876气藏
5
二、储气库气藏
• 1、储气库气藏
• (1)储气库类型 • 废弃油气藏:包括废弃的干气藏、凝析气藏、带气顶的油藏或带油环的
气顶、纯油藏。 • 含水层储气库:注入高压天然气驱替岩层中的水,形成储气库。 • 盐穴储气库:用淡水溶解盐层,形成封闭盐溶洞穴用于储存天然气。 • 废矿的洞穴:一般需加内衬,防止天然气的泄漏。
24.48 10.97 4.2 13-30.5 300 900
9.71 4.7 0.46 13-30.5 225 600
8.24 4.69
4.17 2.57
1.78 0.58
13-30.5 15-37
15-37
360
600
合计 69.58 30.3 7.97
/ 1305 3400
4
一、储气库概况 板828气藏
废弃凝析气藏 带油环水淹气藏 带油环水淹气藏
构造类型 断鼻背斜 简单背斜
半背斜构造
背斜 半背斜构造
断鼻构造
投建时间 2000建成 2002年建成 一期2003年建成 二期2004年建成 2005年建成 2006年建成 2006年建成

气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t

气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t

K 20q 0scpscZTL Ap12 p22 ZscTsc


K 200qscpscairL A p12 p22
第一章 气藏基本特征描述 第三节 气藏岩石物性参数计算及实测数据处理
一、储层岩石物性参数计算与分析 3.岩石压缩系数计算
(1)岩石有效压缩系数
气 藏 工 程 与 动
Tpc yiTci
T pr
T T pc
r

0 27ppr ZTpr
第一章 气藏基本特征描述
第一节 天然气高压物性参数计算
三、天然气的压缩系数
Cg
1 V

V p
T
气 藏 工 程 与 动 态
1
Cg

ppcppr1

r
Z
Z
r





Z rr 1 T p5 r a r 5 2 b r 2 cr 2 er 2 ( 1 fr 2 f2r 4 )e x fr 2 ) p
气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








析 方
黄炳光主讲

第一章 气藏基本特征描述
第一节 天然气高压物性参数计算 一、天然气的组成

1.质量组成


k
程 与 动
mm1m2 mk mi

分 析 方 法
Wi

mi m

mi
k
mi
i1
i 1
质量百分 i 数kmi 10% 0



w 0 .99 5 .9 84 4 14 3 0 p 3 6 .53 14 5 0 p 2 2 wi

油藏工程 第十二章 气藏工程设计

油藏工程   第十二章 气藏工程设计

气藏综合研究,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试气资料:产量数据—qO、qg、qw;压力数据—气 层静压、Pwf、Pt、PC;气、水的物性资料;温度 数据。 ★试气:把气、水从地层中开采到地面上来并经过 专门测试取得各种资料的工作。
★ 试采规划 Ⅰ、确定井数、井位、层位。平面上:好气层、差气 层兼顾;纵向上:兼顾不同类型的油层。 Ⅱ、工作制度:接近合理的工作制度(稳定试井确定 的气嘴大小)为宜,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 Ⅲ、测试内容: 气、水产量(Qg、Qw); 井口压力(油压、套压); 井底流压; 根据稳定试井(系统试井),求出采气指数、比采 气指数; 绘制IPR曲线(井流入动态曲线); 干扰试井(确定气层的连通性); 不稳定试井; 气层改造及真实产能

Ⅰ.井数的确定:简单构造上,井网密度小,井距大
于2km;气田:井网密度为2~3km2/井
Ⅱ.井位的选择:构造高部、边部均需布井,但要考 虑其与今后开发井网的结合问题。 Ⅲ.钻井的顺序(每口井需钻在什么位置上) Ⅳ.资料项目:录井、取心、测井、钻杆测试
(DST);试油(把井中的泥浆替出,诱导油流出),
气藏开发设计
•气藏发现
以气藏上第一口气井的出气为标志
•气藏 •气藏工程设计
气藏组(气田) •气田开发设计
第一节 气田开发概述
§1.1 气田开发程序 1. 石油勘探 •区域勘探 有利区域
主要任务:从区域出发,进行盆地的整体调查,了 解地质概况,查明生、储油条件,指出油气聚集的 有利地带,油气地质储量的估算,指出有利的含油 构造。
第三节 开发井网
•油气井在油藏上的排列方式 •井网形式
•井数(井距、密度)
§3.1 井网基本形式
•排状、环状、面积

高等气藏工程第1章 概论

高等气藏工程第1章 概论
2、气藏驱动能力及驱动类型划分
分类
低压气藏 常压气藏 高压气藏 超高压气藏
地层压力系数 MPa/100m
<0.9
0.9~1.3 1.3~1.8
>1.8
6
1.1 气藏性质
1.1.4 实例 --徐深8、9区块
1、流体性质
(1)天然气性质:以甲烷为主的干气气藏
徐深8区块:甲烷:71.81~80.23%;CO2:14.84~24.52% 徐深7区块:甲烷:94.05~94.95%;CO2:0.37~0.63% 徐深9区块:甲烷:81.49~94.96%;CO2:2.21~10.22% 徐深3区块:甲烷:86.07~92.27%;CO2:1.48~4.48%
储层受火山岩体控制,分布不连片 气藏受构造、岩性控制 平面:不同火山岩体气水系统不同 纵向:具有多个气水系统 总体:表现为边底水特征
气层压力点分散, 多个压力系统
xsh902 Xsh9-3 xsh9
4 3
xsh903
2
多个火山岩体叠置
CO2垂向分布
CO2平面分布 2.45-2.67%
5.64%
2.21-10.22%
气水关系复杂
流体性质在平面和纵向上存在差异
徐深7井区初步认为属于同一个气水系统
无可靠的压力资料
徐深8井区属于同一个气水系统
200
徐深8 徐深801 徐深9 徐深901 徐深902 徐深3 徐深301 徐深8-1 徐深7
xsh902
xsh901
4
1
3
海拔深度H,m
海拔深度H,m
地层温度T,℃
0
50
100
150
200
-3100 -3300 -3500 -3700 -3900 -4100 -4300

油气藏工程

油气藏工程


1940-1950
同时进行了规模不断扩大的人工注水 开发实践。

PPT文档演模板
1950年至今 油田开发事业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油气藏工程
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
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



它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

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

PPT文档演模板
其基本内容: 在油藏描述建立地质模型和油藏工程模型的基础 上,研究有效的驱油机制及驱动方式,预测未来 动态,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方法和技术,以达到 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PPT文档演模板
油气藏工程
一、油藏驱动类型
5. 溶 解 气 驱 动
油藏的驱油动力主要来源于原油中溶解气的膨胀。
当油层压力下降时,天然气从原油中逸出,形成气
泡,依靠气泡的膨胀,将原油驱向井底,这种驱动
方式叫溶解气驱。
PPT文档演模板
油气藏工程
一、油藏驱动类型
6. 重 力 驱 动
油藏的驱油动力主要靠原油自身的重力,由 油层流向井底。这种驱动方式叫重力驱动。
注水面积波及系数达到74% 2:1
油气藏工程
(3)正方井网注水系统
三、注水方式
五 点 法 注 水
PPT文档演模板
注水面积波及系数为72%
1:1
油气藏工程
(3)正方井网注水系统
三、注水方式
反 九 点 法 注 水
1:3
当边井见水时,注水面积波及系数为74%;边井见水后关井,
角井继续生产直到见水时,注水面积波及系数为80%。
井网。这组井网就叫做该开发区的基础井网。
• 根据基础井网钻完后所取得的资料,一般就可以

气藏工程课件1

气藏工程课件1

一、气田开发地质特征
1. 气田小,而且比较分散 气田小, 前苏联: 1500个 51个 前苏联: 1500个,G〉1000*108m3, 51个 我国: 2个 300--500*10 6个 14个 我国: G 〉1000*108m3, 2个 G:300--500*108m3, 6个 G:〉100 *108m3, 14个 2 . 气层物性差(孔,渗等) 气层物性差( 渗等) 前苏联:孔20% 渗〉100*10-3 µm 2 前苏联: 20% 100* 2 我国: 我国:孔5% 渗<5* 10-3 µm 3. 多裂缝,多断块,复杂岩性气藏为主 多裂缝,多断块, 四川:低孔低渗致密气田占51%, 四川:低孔低渗致密气田占51%,裂缝发育 4气藏埋藏深 古生界预测的天然气资源量约占62%,而世界天然气资源量中,古生界不到30%。地层越老, %,而世界天然气资源量中 %。地层越老 古生界预测的天然气资源量约占62%,而世界天然气资源量中,古生界不到30%。地层越老,埋藏 越深。我国已探明的气田其埋藏深度大多在3000~6000m之间,埋深 大于3500m的天然气资源 越深。我国已探明的气田其埋藏深度大多在3000~6000m之间, 之间 大于3500m的天然气资源 58.39%,而美国有近70%的天然气资源埋藏在3000m以内 前苏联有60% %,而美国有近 以内, 为58.39%,而美国有近70%的天然气资源埋藏在3000m以内,前苏联有60%的天然气资源埋藏 2000m以内 开发埋藏较深的气田必须要有水平较高的采气工程技术; 以内。 在2000m以内。开发埋藏较深的气田必须要有水平较高的采气工程技术; 5 含硫气藏多,0-1%. 井下容易腐蚀,井口脱硫装置设备易污染 含硫气藏多, 井下容易腐蚀, 据统计,仅四川盆地气田的硫化氢含量大于200mg/m 的天然气储量就占探明储量的70%,需脱硫处 70%, 据统计,仅四川盆地气田的硫化氢含量大于200mg/m3的天然气储量就占探明储量的70%,需脱硫处 理后才能外输的气量占总气量的64 左右。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嘉五1 嘉四3 64% 理后才能外输的气量占总气量的64%左右。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嘉五1、嘉四3气藏硫化氢含量的体 积比为5.92%~9.55%,中坝气田雷口坡气藏为5.67%~10.11%,都属于硫化氢含量在5 5.92%~9.55%,中坝气田雷口坡气藏为5.67%~10.11%,都属于硫化氢含量在 积比为5.92%~9.55%,中坝气田雷口坡气藏为5.67%~10.11%,都属于硫化氢含量在5%以上的 高含硫气田。 高含硫气田。 华北油田赵兰庄特高含硫气藏,含硫高达92%。吉林油田万金塔气藏的万 92%。吉林油田万金塔气藏的万2 华北油田赵兰庄特高含硫气藏,含硫高达92%。吉林油田万金塔气藏的万2-2井,二氧化碳和硫化 氢合计含量高达99.77 99.77%。 氢合计含量高达99.77%。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几乎两至三年必须更换一次井下油管,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几乎两至三年必须更换一次井下油管,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及川东地区部分石 炭系气藏也连续发现井下管串严重腐蚀的情况,从而给采气工程作业及配套装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炭系气藏也连续发现井下管串严重腐蚀的情况,从而给采气工程作业及配套装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储气库知识培训气藏和井ppt课件

储气库知识培训气藏和井ppt课件
生:为生成油气的条件,生油岩一般为泥岩、页岩、泥灰岩。 运:指生成的油气由生油岩向储集油气的岩石运移的条件和过程,一般沿
断层面运移、水动力运移等。 储:为储集油气的空间,一般为砂岩的孔隙、碳酸盐的孔、洞及裂缝等。 圈: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动力圈闭条件,保证油气的有效聚集。 盖:为储层的盖层,对聚集的油气给予有效的保护,防止油气的扩散。
(7)库容量:指在工作压力上限时,地下储气库储层内所储存的天 然气在地面标准条件下的体积。
(8)基础垫底气:指储气库在废弃压力条件下,储存在储层孔隙空 间内的天然气体积。
(9)附加垫气量:指储气库在工作压力下限时的库容量与基础垫气 量的差值。
(10)工作气量:储气库的库容量与附加垫气量和基础垫气量的差, 即储气库的调峰气量。
储气库气藏开发动态分析是认识和开发气藏的基础工作。分析气藏 的注采动态特征、掌握气藏注采的动态规律是编制气藏运行方案的 重要依据。气藏动态是指气藏特征参数随注采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过程,如气藏压力、产能、注采气量、流体性质、地下流体分布状 况等,都在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些变化特点及规律的总和称为 气藏开发动态。通过对生产资料和动态监测所取得的资料,分析储 气库压力的变化、产能变化、流体变化、井间关系、地层水的侵入、 库容变化等,称为动态分析。 储气库的三种生产方式:注气、采气和停产恢复
(5)废弃压力:气藏采出可采储量后,储层内流体的剩余压力,即为气藏 的废气压力。大张坨凝析气藏的废气压力标定为10MPa。
(6)工作压力:指储气库既能够满足一定的天然气稳定生产和外输压力需 要,同时又能使储气库达到调峰需要的总气量,储气库应保持的最低压 力和最高压力。
13
• 2、储气库气藏主要概念
现漏气
易发生漏气现 象,容量小

气藏工程+第六章 气藏动态分析

气藏工程+第六章 气藏动态分析
29、钻采工程投资概算表 30、地面建设工程主要工程量总表
31、地面建设工程投资估算表
32、开发方案经济指标汇总表 33、推荐方案实施工作量与安排汇总表
气藏开发方案设计附图
1、气田地理交通位置图 2、区域地质构造图 3、地震测线与气藏构造图 4、勘探成果图 5、测井解释成果图 6、气藏的纵横剖面图 7、储层对比图 8、孔隙结构特征图
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田、凝析气田开发方案编制参考工作图
气藏开发方案设计附表
1、地层层序表 2、取心及岩心分析统计表
二、气藏动态分析的主要技术
2、地球物理测井监测技术
近年来,利用测井技术可以识别裂缝,确定孔、渗参数在空 间的分布和边、底水的层位。目前已能成功地监测气水界面活 动和选择性水侵规律,为水驱气藏开采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可靠 依据。 测井技术主要有中子法、脉冲中子法、电法、测井温、测流 量和声波测井等六种方法。应用脉冲中子法划分气水界面比油 水界面效果好,对碳酸盐岩气藏也有效。声波测井对砂岩和非 砂岩均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可靠性。
第三节 气藏类型的分析判断
一、气藏类型
根据地层烃类体系的组成和相态性质,气藏可分:干气气藏、
湿气气藏和凝析气藏。 根据驱动方式,气藏可分:气驱气藏、弹性水驱气藏和刚性
水驱气藏。刚性水驱实为弹性水驱的一个特例。
根据储层结构的不同,气藏又分为:孔隙性碎屑岩气藏和裂 缝性碳酸岩气藏。 根据纵向剖面上产层的多少可分:单层气藏和多层气田。

8-11-高等油藏工程-气藏-2016

8-11-高等油藏工程-气藏-2016

Papay法经各方 法校正后与实测值偏 差较大。C-K-B法相 比W-A和GXQ校正与实
未经校正的偏差因子图 图 经W-A校正后的偏差因子
测曲线偏差较大,其 次为GXQ法。W-A法校
正后除Papay曲线外,
其余各曲线与实测值 曲线能很好的重合。
经GXQ校正后的偏差因子图 经CKB校正后的偏差因子图
普光气田偏差因子的计算分析
CH4 16.043 C2H6 30.07 C3H8 44.097 n-C4H10 58.124 i-C4H10 58.124 n-C5H12 72.151 i-C5H12 72.151 C6H14 86.178 C7H16 100.205 He 4.003 N2 28.013 O2 31.999 H2 2.016 CO2 44.01 CO 28.01 H2S 34.076 H2O 18.015
氧化碳(CO)、氮(N2)、氧(O2)、氢(H2)和水汽(H2O)等。天然气
中有时也含有微量的稀有气体,如氦(He)和氩(Ar)等。
一、天然气的组成
各种组分在天然气中所占数量比例,称为天然气的组成。 不同类型的油、气田中,天然气的组成差异很大。 表1-1
气 藏 工 程 与 动 态 分 析 方 法
有代表性的油、气田天然气组成
p pcTpc

②Wichert和Aziz校正方法(WA校正)
120 A0.9 A1.6 15 B 0.5 B 4 1.8
③郭绪强(GXQ)校正




Tc Tm Cwa
Tm xiTci
i 1 n
C wa
1 0.9 1.6 0.4 120 x1 x2 x1 x2 15 x10.5 x2 14.5038

51油气藏工程

51油气藏工程

1:2
注水面积波及系数达到74%
(2)三角井网注水系统
三、注水方式
七 点 法 注 水
注水面积波及系数达到74% 2:1
(3)正方井网注水系统
三、注水方式
五 点 法 注 水
注水面积波及系数为72%
1:1
(3)正方井网注水系统
三、注水方式
反 九 点 法 注 水
1:3
当边井见水时,注水面积波及系数为74%;边井见水后关井, 角井继续生产直到见水时,注水面积波及系数为80%。
把油田看成一个整体来进行开发。 油藏驱动能量的学说;油层物理学
开 1930-1940


进一步建立了油田开发的理论基础,

1948年《油田开发科学原理》出版

1940-1950
同时进行了规模不断扩大的人工注水 开发实践。

1950年至今 油田开发事业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
• ⑥同一油藏相邻油层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
五、 油田开发井网部署
• 油田开发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分层系部署生产井 网,并使该井网井距合理、对油砂体的控制合 理,达到所要求的生产能力。在油田开发所涉 及的诸多问题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 井网问题,因为油田开发的经济效果和技术效 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部署的井网。
• 面积注水方式有以下三种组合类型:
3. 面积注水
(1)线性注水
三、注水方式
1:1
注水面积波及系数达到50 %以上。
指生产井全面见水,开发单元内已被水淹的 面积与整个开发单元面积之比。
3. 面积注水
(2)三角井网注水系统
三、注水方式
四点法注水

气藏工程翻译版课件Chapter3 Gas Volumes and Material-Balance Calculations

气藏工程翻译版课件Chapter3 Gas Volumes and Material-Balance Calculations

Methodsinclude : 方法包括
Volumetric Methods 容积法
Material-balance Methods 物质平衡方法
3. 1 Introduction
Section 1: Volumetric Methods
Data requirements数据要求
Calculation techniques计算技术
(1).structural and stratigraphic cross-sectional maps
构造和地层剖面图
(2).subsurface contour maps 地下等高线图 (3).subsurface isopachous maps 底层等原因
3.2 Volumetric Method
3. 1 Introduction
Section 2: Material-balance Methods
Derive-equation for volumetric gas reservoirs modified
Water influx Compressibility of connate water Rock PV
可采储量是回收的气体在一定的技术或经济限制。
The total cumulative
gas production 总累积产气

Gp GGa
Gp
Ah1swi
Bgi
Ah1 swi
Bga
AhB1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wi1
Bgi Bga
The gas recovery factor(采收率) for volumetric
3. 2 Volumetric methods

第一章 油气藏概述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课件

第一章 油气藏概述 西南石油油藏工程课件



• 裂缝—孔隙型灰岩潜山底水气顶油藏


39
§1.4 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
• 地质储量(N): 特定地质构造中所聚集的油气数量
区域地质储量、油藏地质储量、油田地质储量
静态地质储量、动态地质储量
• 可采储量(NR):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 可以采出来的地质储量。 • 采收率(R):可采储量/地质储量。
2、油藏
描述油藏的主要参数?
ho
WOC
油水界面WOC:圈闭中油水 分界面 油藏高度(含油或油柱)
ho:圈闭最高点与油水界面
间的垂向距离
含油面积Ao:油水界面对应等
高线包围面积
Ao
Vc Aoh (1 swc )
油藏容积
11
•圈闭容积
Vct=Ath (1-swc)
•油藏容积
Vc=Aoh (1-swc)
1. 地质条件
生熟运储 盖 圈 保
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
16
1. 地质条件
•源岩(生 富含有机质、且成熟后经热演化能够生成 油层) 油气的岩石、暗色。位于盆地的低凹或向
斜构造中,颗粒细而致密。 •储层 有一定孔渗性质的岩石,能够储集油气 •盖层 无或弱渗透性质的岩石,阻止油气向上运移
•圈闭 储层、盖层、遮挡物构成圈闭,油气聚集场所 •保存条件 油气藏形成后不遭受破坏
下倾方向上的一个圈闭中必定充满油气。
13
Oil
Oil
Oil
因此,石油勘探中,找到一个油气藏,往往可 能找到一组油气藏
14
Oil Gas
Oil Gas
•重力分异、差异聚集:一个圈闭中发现油气 界面,储层上倾方向下一个圈闭中聚集了石 油,下倾方向上的一个圈闭中聚集了天然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气储量计 算 气藏采收率和 废弃压力的确 定
指示曲线分析 无阻流量的确定
6.气井产能分析
井底压力计算 单井产量预测
参考书
1.气藏工程,王鸣华,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气藏工程原理,荷(J.Hagoort),石油工业 出版社,1992 3.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方法,杨通佑,石油 工业出版社,1991 4.天然气藏工程,(美)C.U.伊克库,92,科 普出版社 5.《气藏开发模式》丛书,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
三、勘探开发程序
1.勘探程序
气田评价勘探 区域勘探 圈闭预探 气田正式开发
气田工业性试采
2.开发程序 指油气田从评价钻探到全面投入开发过程的工作 程序和步骤。包括:祥探,试采,初步开发方案,正 式开发方案。 3.不同类型气藏,其开发程序不同。 多裂缝系统:滚动式开发 单一裂缝系统:相同于孔隙性 裂缝-孔隙式:正规开发方案
Y
技术经济评价
A:1)天然气的集输 2)原料气输送管道走向及设计 3)天然气净化场的设计及场址选择 4)自动控制 5)通讯,供电,土建,给水,排水 B:1)气藏的地质,构造,储层,储量综合评价研究 2)气藏类型,流体性质,气水关系 压力系统,驱动 类型,地层压力 温度分析 3)进行单井动态分析,新井产能预测 C: 1)钻井,完井及油气层保护方法研究 2)射孔工艺的选择 3)气层改造,增产措施 4)采气方式及工艺技术的选择 5)井下作业,动态监测及技术装备计划等
中国 石油 中国 石化 原中国 新星
62
51
65
479.8
中国 海洋
中国 地方
606. 9
2800. 32
170.5 1
72
2014. 08
102.3
41.8 6
1.09
161.5 7
1.09
1852. 51
101.2 1
1015. 8
306.0
472.7
12.1
60
91.8
盆地
表2 计
中国陆上中西部主要盆地天然气资源统
二、气田开发与油田开发的区别 天然气比重小 ,比油小2-3倍 天然气粘度小,比油小2-3数量级 天然气压缩性非常大,比油提高2个数量级 不象一般商品,不能长期的大量储存
1.储气层物性一般比油层差 容易造成污染,认识水平低,气层不易被发现。 2.气田 井距较大,开发井数较少 3.天然气既是驱动能源又是开采对象 4.由于天然气具有可压缩性,粘度低,导致流速高,其 渗流属于非 达西流动,所以渗流方程为二项式和指 数式。特别凝析气藏应考虑组分变化。 5.要求更严格的气层保护措施,更强化的气层改造技术。 6.气储存比较困难,市场的需求直接制约气田开发。
五、气田动态监测和开发动态分析 一)监测系统 1.气藏动态监测 2.井下技术状况监测 3.油气水生产计量与设备运转状况监护 手段:计量 测压 试井 观察井测试 生 产测井


动态监测方案
根据大牛地气田储层地质特征及气田开发需要,20口开 发准备井动态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压力温度监测、产能监测、 流体性质监测、产出剖面监测等。 采气井动态监测是科学管理气井的重要技术手段,它通 过对气井在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压力、流体物性的变化, 以及井下、地面工程的变化等的监测,及时有效地指导其 合理开采。动态监测技术主要有测试技术和生产测井技术。 1、测试技术 通过试井测试确定气层的产出情况、地层压力、渗透率等储层 参数、井筒污染情况,为增产措施的选择、气田动态分析 和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依据。试井技术包括不稳定试 井和稳定试井。 (1)不稳定试井技术-压力恢复测试。 (2)产能试井技术 针对储层地质特征,主要采用修正等时试井和一点法试井。
a.压力温度监测 气藏开发初期,地层压力变化较大,应对气藏分区块进行连续压力、温度跟 踪测试,在气藏的稳产阶段和中后期开发阶段,选择气藏不同构造部位的井,每 半年测试一次地层压力、流动压力、井底温度和井温梯度。 b.产能监测 气井须进行产能测试,投产后每两年进行一次产能测试。当预计无阻流量大 于50×104m3/d时,进行系统试井,当预计无阻流量在10-50×104m3/d时,进 行修正等时试井,预计无阻流量小于10×104m3/d时,进行一点法试井。 c.不稳定试井 针对不同需要对生产井进行不稳定试井,其中包括地层测试、压恢测试、压 降测试和干扰试井。 d.流体性质监测 所有生产井每天应监测并记录井流物性质变化,每日进行氯根滴定,油、水 产量及性质发生突变时应及时取样并进行分析。每月对各生产井井流物进行一次 全分析,净生产时间达半年后改为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分析。 e.产出剖面 选择部分多层合采井进行DDL-III生产测井,了解出气层位及各层产气情况。
资源量, 1012m3 8.38 探明储量, 1012m3 0.5043 探明率, % 6.02
塔里木
四川
鄂尔多斯 柴达木 准噶尔 吐鲁番—哈密
7.36
4.2 0.9756 1.2289 0.25
0.5895
0.3809 0.1576 0.22078 0.0735
8.01
9.07 16.15 17.98 29.41
单位
面 积 km3
978 1.3 835 0.8 407. 9 408. 3
储量 108 m3
2063 5.7 1559 4.3 878.1 1 1204. 77
储量 108 m3
1312 6.9 9777. 92 445.4 9 787.1 8
历年 累计
全国
2836. 26 2410. 86 195.5 3 67.21
4)提出有效可行的开采方式及采气工艺 5)进行早期数值模拟初选开发方案,估算开发 指标,作出经济技术评价
4.气田开发方案 1)气田的地理地质位置,勘探简史及试采概况 2)气田地质特征的详细论述: 构造,储层,储集空间,流体分布,流体性质,压力温度系统,气藏 类型,驱动类型,产能 3)分层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可采储量,及凝析油的储量计算与评价 4)开发部署论证 设计原则及依据,层系划分,井网部署,开发方式,开发阶段,产能, 开采程度,增压开采时间条件,废弃压力,稳产分析 5)开发方案的优选 多种方案的设想,特点及区别 数模计算及动态预测 技术经济指标的评价 推荐方案达到要点及开发指标预测 6)方案实施计划和要求 产能建设步骤 开发井的钻井,测井,录井, 完井, 射孔技术的要求 采气工程及气层改造技术 油气集输,净化及增压工程
图1
五大能源分配表
表1 1999年底气层气探明资源状况表
探明储量 可采储量 采 收 率 % 63 采出量 当 年 采 出 178. 09 111. 69 11.3 2 12.1 3 剩余 可采 储量 108 m3 10253 .08 7338. 05 249.9 6 719.9 7 凝析 油地 质储 量 104 t 1122 6.3 8543. 2 276.7 1125. 2 凝析 油可 采储 量 104 t 4081. 7 3007. 6 41.2
图2
中国石油年产气量曲线
第一章 气田开发与气藏工程研究 第一节 气田开发 一、气田开发地质特征 二、气田开发与油田开发区别 三、勘探开发程序(开发部署) 四、气田开发方案 五、气田开发监测和开发动态分析 六、气田开发调整
一、气田开发地质特征
1. 气田小,而且比较分散 前苏联: 1500个,G〉1000*108m3, 51个 我国: G 〉1000*108m3, 2个 G:300--500*108m3, 6个 G:〉100 *108m3, 14个 2 . 气层物性差(孔,渗等) 前苏联:孔20% 渗〉100*10-3 m 2 2 我国:孔5% 渗<5* 10-3 m 3. 多裂缝,多断块,复杂岩性气藏为主 四川:低孔低渗致密气田占51%,裂缝发育 4气藏埋藏深 古生界预测的天然气资源量约占62%,而世界天然气资源量中,古生界不到30%。地层越老,埋藏 越深。我国已探明的气田其埋藏深度大多在3000~6000m之间,埋深 大于3500m的天然气资源 为58.39%,而美国有近70%的天然气资源埋藏在3000m以内,前苏联有60%的天然气资源埋藏 在2000m以内。开发埋藏较深的气田必须要有水平较高的采气工程技术; 5 含硫气藏多,0-1%. 井下容易腐蚀,井口脱硫装置设备易污染 据统计,仅四川盆地气田的硫化氢含量大于200mg/m3的天然气储量就占探明储量的70%,需脱硫处 理后才能外输的气量占总气量的64%左右。四川盆地卧龙河气田嘉五1、嘉四3气藏硫化氢含量的体 积比为5.92%~9.55%,中坝气田雷口坡气藏为5.67%~10.11%,都属于硫化氢含量在5%以上的 高含硫气田。 华北油田赵兰庄特高含硫气藏,含硫高达92%。吉林油田万金塔气藏的万2-2井,二氧化碳和硫化 氢合计含量高达99.77%。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几乎两至三年必须更换一次井下油管,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气藏及川东地区部分石 炭系气藏也连续发现井下管串严重腐蚀的情况,从而给采气工程作业及配套装备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1.气田开发与气藏工程研究
4.气井产量递减 分析
递减类型的判 断 递减规律的预测
气藏烃类体系的 相态特性
2.地层天然气的物理 性质
天然气储量的 定 义和分级
天然气高压物性
5.天然气储量计算
常压系统气藏的物 质平衡方程式
3.气藏的物质平衡 方程式
异常高压气藏的物质 平衡方程式 凝析气藏的 物 质平衡方程式



2、生产测井技术 (1)生产测井技术 大牛地气田采用产气剖面的测井方法为当气井稳定生产时,将流量、 密度、持水率、温度、压力、自然伽玛、磁定位、WTC(多路遥测系统) 等仪器组合起来一次下井,采取连续和定点测量的方式,测量气井的体积 流量、持水率、流体密度、温度、压力等参数。 (2)生产动态监测方案设计与实施要求
引 言
石油 37.9% 30.7% 水力 6.7% 核能4.5% 天然气 2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