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专题二 第3课 夏本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诛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惩罚 臣不臣则诛: 诛杀 通九道: 疏通 (2)通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礼义者: 通晓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普遍 度九山: 测量,勘测
(3)度
身为度: 尺度 则思三驱以为度: 限度 鲧为人负命毁族: 命令(名词)
(4)命
命禹:“女平水土,维是勉之”: 任命(动词)
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 命令,让
使动用法,使……均衡 (9)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省略句 (1)群臣四岳皆曰鲧可:_______
省略句 (2)可种卑湿:_______ 状语后置句 (3)薄衣食,致孝于鬼神:___________ 被动句 (4)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_______ 被动句 (5)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_______
答案
(1)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源于他对人民的责任。洪水滔天,民不聊生,他觉得
自己有责任去完成这项任务。正因为如此,他以身作则,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最 终使得天下太平。 (2)大禹治水的精神动力也源于为父雪耻。父亲治水无功被流放羽山而死,是他的羞 耻,更是家族的耻辱;他要为父雪耻,要向世人证明自己世家的能力。正如文中所 说:“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也正是这种压力变成他治水的精神动力。
①测量用的绳子。②画圆画方的工具。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喻言论、行动等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②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族次于至亲者叫从(cónɡ),如“从弟”。
3.虚词归纳
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比 于 致费于沟淢: 在……方面 以告成功于天下: 向 声教讫于四海: 到
4.古今异义词 (1)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百官。 古义:______
军人和官员以外的人。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准绳①,右规矩②
答案 ①写出了禹矛盾而复杂的真实心态:一方面是想去家看看,看看久别的妻
子、未谋面的儿子;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害怕有辱使命,对不起舜和死去的父
亲,害怕回家后难舍妻儿,“相见时难别亦难 ”,害怕回家扰乱了军心,辜负众
人的期望。
②表现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性的大禹形象,体现了他忠义、仁孝、恪尽职守、 公而忘私的优秀品质。
合乎标准或常理,(行为)端正老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赐土姓 中原地区。 古义: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 今义:________________
(4)天下于是太平治 从此。 古义:______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பைடு நூலகம்
2.九州
古代中国划分的九个大区。九州所指,说法不一。《尚书·禹贡》指冀州、兖州、徐
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青州;《尔雅·释地》无青州、梁州,有幽州、
营州。《周礼·夏官·职方氏》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后来“九州”泛指中 国或天下。
Ⅱ 文化传承与审美鉴赏
Ⅰ通读 导图概览,表识传主
1.下面是本文的结构导图,请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出相应的概括内容。
(2)画线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案 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和整齐而短小的句式,充满激情地赞美夏禹风尘仆
仆,奔波在祖国大地为民造福的形象和品质。
(3)夏禹治水,过家门而不敢入,是什么样的情景?请你设想一下,写一段话。(注 意外貌、动作、心理、环境的刻画) 答案 略。
Ⅲ延读
疑难探究,思维提升
学法点拨
学习本文,要紧紧抓住“言”“文”两条线索,以文带言,重点领会大禹这 么一位治水英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诗美晨读
涂山[注]
[宋]苏辙 娶妇山中不肯留,会朝山下万诸侯。 古人辛苦今谁信,只见清淮入海流。 【注】 【赏析】 涂山:相传是大禹娶涂山女及会诸侯之地。其地一说在安徽蚌埠,一说在 该诗前两句叙述了发生在涂山大禹不恋新婚和朝会诸侯两件事。后两句
三年丧事完毕,禹为了把天子的权位让给舜子商均,便避居到阳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常识识记
1.本纪 “本纪”是《史记》的五种体例之一,列在全书的前面,是全书的总纲,以编年为 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实际当权 者为主。“本纪”实质上是全国编年大事记,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夏本纪》的主题?
素养积淀提升
Ⅰ素材运用
【点击素材】
三过家门不入,全心治理洪水
夏禹是一个功绩丰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大禹治水的业绩早已在中 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在外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 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的一种传统美德的代表,将
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
【运用示例】 一代先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从中我们看到了责任,看到了
毅力和奉献。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古代劳动人民是凭借什么“人定胜天”的。大
禹治水,成功当之无愧吧? 一代圣人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从中我们看到了谦虚、好学的品质, 看到了教育家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孔子为何能够成为一代文圣, 为何千年之后世人仍去祭拜他。孔子名垂千古,怎能不令我们敬仰至今呢? 一代明主刘备“三顾茅庐”,从中我们看到了礼贤下士,以诚待人,也看到了 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因此,我们很容易明白诸葛孔明为何会 “鞠躬尽瘁,死而后
大禹治水,平定天下
2.下面是大禹一生大事年表,请根据课文在空白处填出相应的概括内容。 行山表木, 三过家门 制定赋税, 划分疆域
Ⅱ深读
微任务活动一 大禹治水
任务驱动,深度学习
1.课文记述了禹的哪些事迹?文中写出禹具有哪些高尚品质?
2.禹治水, “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最终治理了洪水,使天下太平,你认 为禹治水的精神动力是什么?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
(舜)在巡行中发现鲧治水实在不像话,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3.阅读课文并思考,鲧、禹治水的事迹对你有怎样的启迪。
答案
(1)从鲧、禹的治水事迹中,我们看到的是远古时期人类前赴后继与大自然做
斗争的拼搏精神。先辈们在失败中寻求经验教训,百折不挠,万众一心,最终达到 了“九川涤原,九泽既陂,四海会同”的太平盛世。当下的我们也要运用自己的勤 劳与智慧创造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2)禹治水,吃苦耐劳,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克己奉公、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是 当今社会需要的一种精神。 (3)禹承父业治水,完成了先人的遗愿,这启示我们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继续
必备知识
一词多义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义项,即一个词
具有多种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
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等。
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 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 一定要找出其本义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 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 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 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 “从善如流 ”;②次要的,如 “从犯”;③同一宗
使动用法,劳,使……劳累;焦,使……焦急 (4)劳身焦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动用法,薄,使……少;卑, (5)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简陋 ___________ (6)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名词作动词,筑堤防 (7)陂九泽,度九山: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作名词,低下潮湿的地方 (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作状语,在……上(赶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下的人都认为舜对鲧的处置是正确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其往视尔事矣。 你还是赶快去办你的公事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于是帝锡禹玄圭,以告成功于天下。 于是帝舜赐给伯禹一具玄圭,用它向天下宣告大功告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走前人没走完的路,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微任务活动二 精彩片段赏析
1.《夏本纪》节选部分在写禹治水前先写鲧治水的情况,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衬托治水之艰难,以刻画禹治水的不易与功绩。 ②交代禹治水的背景。 ③对比刻画禹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
2.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 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
浙江绍兴西北。 议论抒情,歌颂了大禹治水胼手胝足的精神和治水功绩。
文本素养落实
Ⅰ 语言积累与梳理
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
同“汝”,你。第二人称代词 (1)女平水土,维是勉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敷”,分布 (2)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_______________ 同“源”,水源 (3)九山刊旅,九川涤原:_______________ 同“征”,征收 (4)六府甚修,众土交正:_______________
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
行乘 。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 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 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1)“不敢入”写出了禹怎样的心理?表现了禹哪些品质?
专题二 学究天人 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
第3课 夏本纪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素养目标导航 文本素养落实 素养积淀提升
素养目标导航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知识,重点是“被”“诛”“相”等多义词,翻译 重点语句。 2.文化:大禹精神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3.审美:运用细节、对比、正侧结合等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同“赐”,赏赐 (5)于是帝锡禹玄圭:_______________
同“拒”,抗拒 (6)祗台德先,不距朕行:_______________ 同“避”,躲开 (7)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_______________ 同“洪”,大 (8)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
5.说说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 名词作动词,做表记 (1)行山表木:___________________ 为(wè i)动用法,为……感到悲伤 (2)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动用法,使……光大 (3)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刘备最终三分天下,谁还能说“不”呢?
一个“三”字包罗万象,一个“三”字浓缩了大千世界。
Ⅱ美文悦读
大禹故里行
说起大禹,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神奇美丽古老的禹里羌乡, 不仅哺育了千千万万的羌族儿女,而且诞生了伟大的人文初祖大禹,是禹治理了洪 水,拯救了先民,建立了国家,开创了华夏文明。五月三日,带着一份永久的期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