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黄河颂---两课时

合集下载

精选《黄河颂》教案3篇

精选《黄河颂》教案3篇

精选《黄河颂》教案3篇《黄河颂》教案篇1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2 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准备:与黄河大合唱有关的文字及音乐资料教学方法:读中感悟,相机引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二、学生们把预习所查资料展出并汇报交流,共同了解《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颂》为其第二章。

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 梳理作者思路,明确划分“序曲——主体——尾声”三个部分,并能概括大意。

3. 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4. “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5. 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四、内容探究1.颂歌的首尾如何呼应的?2.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3.“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是不是病句?为什么?4.探究课堂上生成的各种相关问题。

五、小结课文六、欣赏音乐《黄河颂》第二课时一、概述上节课内容,组织《黄河颂》的朗诵表演二、学唱《黄河颂》三、组织学生表演唱(安排好领诵、齐诵、个人领唱和合唱,如学生能力强,方能有好的效果)四、再组织学生欣赏并演唱《保卫黄河》并讨论:为什么保卫黄河就是保卫国家?目标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黄河颂》。

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

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

六、课后作业:弹性练笔1. 评析《黄河大合唱》其他乐章的歌词。

2. 赏析你平日里喜爱的歌曲之一。

3. 为你熟悉的一段音乐填写出歌词。

七、板书英雄的气魄英雄的故事黄河颂英雄的体魄英雄儿女《黄河颂》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黄河颂教案共两课时

黄河颂教案共两课时

黄河颂教案共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黄河颂》,使学生了解黄河的自然特点和历史文化,感受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学习《黄河颂》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感受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2. 学习《黄河颂》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黄河颂》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河的自然特点和历史文化。

2. 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黄河颂》的内容。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黄河颂》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黄河的图片,让学生对黄河有直观的认识。

2.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深入理解《黄河颂》的内容。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分析《黄河颂》的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诗歌赞美黄河和中华民族的。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进一步理解《黄河颂》的内容,感受黄河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

2. 通过对《黄河颂》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深入理解《黄河颂》的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黄河颂》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黄河颂》的内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步骤: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黄河颂》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 分析《黄河颂》的深层意义,让学生理解诗人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 分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黄河颂》的感悟。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黄河颂》,使学生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黄河颂》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课堂(部编版)

《黄河颂》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课堂(部编版)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黄河颂》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同学能很快地把握住诗歌的情感,朗读时充满激情;而有的同学则在理解修辞手法和深入体会黄河精神上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对河流的思考,效果还不错,大家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可能过于抽象,有的同学显得有些迷茫。在以后的授课中,我打算结合更多具体的实例和生动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黄河的伟大。
2.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了解黄河文化,激发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课文朗读、仿写练习,增强学生的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积累和运用能力。
5.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从黄河精神中汲取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黄河颂》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对黄河的敬仰。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和勇气。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些具体片段。这些片段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
6.写作实践: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7.拓展阅读:推荐与黄河相关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核心素养目标
《黄河颂》教案-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课堂(部编版)核心素养目标:

黄河颂两课时

黄河颂两课时

黄河颂欧阳歌谷(2021.02.0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年夜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过程与办法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年夜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捍卫黄河、捍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频频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布景下,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意义。

教学办法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资料。

课时安插2课时教学基本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甜美的乳汁哺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残暴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年夜坚强的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及写作布景。

光未然(1913~),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

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否决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年夜合唱》。

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年夜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黄河年夜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军队行军至年夜西北的黄河岸边。

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年夜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年夜合唱》的歌词。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第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第课时)精品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6《黄河颂》(第2课时)精品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⑴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⑵了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

本单元学习写景诗文。

品味优美诗文要求学生要全身心的投入,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内容大意,深入体会作者传达的微妙情感,揣摩和体会富有特色的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3.中招考点“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得4分的居多。

4.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阅读诗歌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具体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还是掌握不好。

二、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学会概括诗歌主要内容。

2.通过品读诗歌,能总结出品读诗歌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听读诗歌,反复朗读,概括诗歌主要内容,能体会诗歌清远,娴静的意境美。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品读语言,圈点勾画出经典的句子做批注。

能总结出品读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新课讲解(激励着中华民族)2、直接歌颂的前面和后面又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前:描绘黄河,后:抒学习黄河的壮志3 、描写黄河形象部分,哪个词起统领作用?又是从哪些不同角度写黄河形象的?CS33060 8124 脤23684 5C84 岄32698 7FBA 羺37079 90D7 郗38949 9825 頥36186 8D5A 赚!f 27787 6C8B 沋29126 71C6 燆20281 4F39 伹。

黄河颂教案共两课时

黄河颂教案共两课时

黄河颂教案共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颂》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其中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学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黄河颂》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教师讲解难点。

三、分析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爱国主义情感。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激发对爱国主义的认同。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对爱国主义的认同。

二、深入学习课文(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中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讲解难点。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各组展示朗读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激发对爱国主义的认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河颂》的背景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同和情感表达。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黄河颂》的背景和意义。

2. 运用朗读指导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2021年初一人教版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2021年初一人教版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2021年初一人教版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一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黄河颂》原文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感情。

2、领略黄河的英雄气魄,学习诗歌的豪迈风格。

3、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和音乐的欣赏,体会黄河雄浑的气魄。

2、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感悟内在的气势。

一、导入请一两个同学简要谈谈黄河在中华民族历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性。

欣赏《黄河船夫曲》,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内容?(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达到了彼岸。

这象征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黄河颂》那激昂的旋律……二、文学常识1、曲作家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黄河颂(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颂(第二课时)》教案

《黄河颂(第二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bìbǎng 。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yù下/发扬滋长!(3)黄河以它英雄的qìpò,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4)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 lán 。

2.【新独家原创】【新考法·语法综合】下列对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们唱出赞歌”。

B.“精神”“摇篮”“屏障”“臂膀”都是中性词。

C.“在家国存亡的关头,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的时候,诗人站在高山之巅,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D.“我站在.高山之巅”“我们祖国的英雄..学习你的榜样”中加点的“在”是介词,..儿女,将要“英雄”是形容词,“将要”是名词。

能力提升全练3.(2022湖南永州双牌一中期中,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生生不息的华夏儿女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4.[2023山东烟台中考,3(3),★★☆]【新考法·开放探究】【活动三:扬文化精神】小文搜集了关于黄河文化内涵的文字和两段歌词。

请根据提示,完成探究任务。

(2分)(Y7202001)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是一种国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运与共”的家国情怀、“同根同族同源”的民族观念和“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价值理念。

黄河文化还蕴含着我国从古至今治国理政的最高智慧,饱含以民为本、人民至上的理念。

《黄河颂》—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精品课件

《黄河颂》—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精品课件
石磴之形。本义:土山。因此从“阜” (阝,左耳旁)的字,本义大多与山、 土地、地形有关,如 “陵”“陡”“险”“陆”等。
2.右耳旁 楷书由“邑”(yì)字变形,一般
称”右耳旁”。 “邑”字巅象劈 气形魄 狂,澜 浊上流 宛为转 屏囗障 哺(育 榜w样é浩浩i荡)荡 ,表
示疆域,下为跪着的人形,表示人口。合 起来表城邑。因此从“邑”(阝,右耳旁) 的字,本义大多与地名、邦郡、区域有关, 如“都”“邦”“郡”“郊”“郭”等。
在这三个层次中出现几个比喻?分别有什 么作用?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宛转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摇篮、屏障、臂膀
第5课《黄河颂》 —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精 品课件
第5课《黄河颂》 —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精 品课件
摇篮:比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 哺育了世代中华儿女。
这首歌词的首尾很显然是呼应,但这两部 分文字的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巅 劈 气魄 狂澜 浊流 宛转 屏障 哺育 榜样 浩浩荡荡
不同。起首重点落在“黄河”上,结尾重点 落在“中华儿女”上。
第5课《黄河颂》 —2021学年七年级语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精 品课件
第5课《黄河颂》 —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精 品课件
第5课《黄河颂》 —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精 品课件
批注的类型: 1.批标题:注明含义和作用 2.批词语:注明拼音、解释或表达效果。 3.批语句:注明含义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4.批段落:注巅明劈 气文魄 狂章澜 浊中流 宛的转 屏作障 哺用育 榜。样 浩浩荡荡 5.批结构:注明文章的行文思路。 6.批写法:注明对写作技巧的简要分析。 7.批感悟:注明体会和启示。 8.批主旨:注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思想。

《黄河颂》(第2课时)_课件

《黄河颂》(第2课时)_课件

赏析诗歌——读懂黄河,读出情感
语言雄浑壮美——颂黄河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这是一个拟人句,黄河主流是 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 支流就是“巨人”伸出“千万条铁 的臂膀”。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赏析诗歌——读懂黄河,读出情感
赏析诗歌——读懂黄河,读出情感
(朗诵词)
主题鲜明突出——赞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黄河具有英雄的气魄,象征着 “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精神,是 中华民族之魂。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惊涛骇浪,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从你这儿发源;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1.句式: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2.用韵:隔二三句押韵(人称:运用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直接抒情)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联系现实,发扬黄河精神
黄河的精神在中华儿女的心里扎下了深根,这种团结一致、 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灾难降临, 我们依托黄河凝聚力量! 抗击疫情, 我们凭借坚强共克时艰! 啊!黄河! 你的精神不老, 你的颂歌代代流传! 同学们,让我们唱响黄河颂歌, 共同谱写振兴民族的诗篇!

2021年《黄河颂》教案3篇

2021年《黄河颂》教案3篇

2021年《黄河颂》教案3篇《黄河颂》教案篇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字词;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合作交流感悟__的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河悠久的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扫清__字词障碍,感悟__主旨,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课前准备:相关主题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文本大家好!大家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大家认真倾听!(播放《黄河大合唱》)欣赏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回答)就是啊,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黄河颂就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颂》!(板书课题)二、了解背景,初读文本(一)、创作背景:通过阅读书下注释或自行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各题,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1、__作者(光未然),现代(著名诗人)。

早年从事抗日救亡文艺活动,创作过歌词《五月的鲜花》,还著有组诗(《黄河大合唱》)。

2、创作背景: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华北大地,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高潮。

诗人光未然奔赴延安,随八路军将士在黄河两岸抗击日寇。

雄奇壮丽的山川,英勇抗敌的战士,强烈的感染了诗人。

激动之余,光未然写下了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黄河颂》为第二乐章。

(二)、欣赏诗歌:1、请大家小声初读这首诗,圈点勾画出对于你来说为生字的词语,同座合作交流、或借助工具书解决。

2、欣赏课文配乐朗诵,感受磅礴气势,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同时,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三、感情读诗,感悟主旨(一)、朗读1、学生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4、学生齐读。

课文《黄河颂》教案范文

课文《黄河颂》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黄河颂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材版本:人教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黄河的形象,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黄河的形象。

难点:学会欣赏诗歌,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引导学生了解课文《黄河颂》的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黄河的形象,探讨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 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黄河的作文。

3.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黄河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深入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

3. 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诗人如何运用象征、拟人等手法描绘黄河,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4. 情感教育教师通过讲解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产生对黄河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
欧阳光明(2021.03.0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词语积累与运用。

2.了解诗人光未然及组诗《黄河年夜合唱》。

3.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

过程与办法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颂民族伟年夜精神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捍卫黄河、捍卫祖国的决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频频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布景下,把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意义。

教学办法
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和影像资料。

课时安插
2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用多媒体播放关于黄河的照片和影像片段,然后请一两个学生代表谈观后感。

2.请两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位置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教师小结:“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用甜美的乳汁哺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残暴的华夏文明;它凭借天险屏障,抵挡了一次又一次外族的入侵,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年夜坚强的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光未然的《黄河颂》,去领会黄河的英雄气魄。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及写作布景。

光未然(1913~),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今老河口西北)人。

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5年创作了歌颂抗日志士、否决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年夜合唱》。

著有长诗《屈原》,诗集《江汉行》,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年夜合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黄河年夜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

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军队行军至年夜西北的黄河岸边。

祖国雄奇壮丽的山川和战士们英勇抗敌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写下了一篇年夜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年夜合唱》的歌词。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澎湃的气势,表示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四、预习检测。

读准字音:
山巅(diān)澎湃(pénɡ)狂澜(lán)浊流(zhuó)
宛转(wǎn)筑(zhù)屏障(pínɡ)哺养(bǔ)
词语解释:
气魄:气势,魄力。

澎湃:形容海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年夜的海浪。

比方骚动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工具(多指山岭、岛屿等)。

哺养:喂养,比方培养。

一泻万丈:形容江河水流迅速;也形容文笔豪放、流畅。

文中指前者。

浩浩荡荡:水势年夜。

形容气势雄壮,规模宏年夜。

五、频频诵读,体会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诗歌内容,琢磨诗歌的情感。

(1)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年夜部分,朗诵时应该注意停顿,
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西北。

”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

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无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示黄河的气势。

(3)“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标明在歌颂。

(4)最后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年夜坚强!”布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导入。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诗分红朗诵词和歌词两年夜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有什么作用?
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以及她所代表的我们民族坚忍顽强的意志和不平不挠的精神,开宗明义地说出了“歌颂黄河”的主题,标明了写作目的。

2.歌词部分在“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哪一个词总领,表示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对黄河进行了近镜头特写、俯瞰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展开,由“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年夜地/劈成南北两面”。

而“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伟瑰丽的想象,条理清晰,章法严
谨,同时为下文的“颂”黄河蓄势。

表示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诗人从黄河的自然特点、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气魄。

4.诗歌描写了黄河惊涛澎湃的澎湃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呢?
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

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感悟精彩句子。

1.歌词主体部分频频呈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啊!黄河!”频频呈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条理,即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捍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作者把黄河比作是“摇篮”“屏障”,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些比方有什么表达效果?
把黄河比作摇篮,形象生动地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把黄河比作屏障,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歌颂黄河捍卫着中华民族;把黄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方,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铁的臂膀”。

如此的巨人,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势不成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成为激励我们民族前进的伟年夜精神和信念。

3.如何理解“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这句话?
运用比方的修辞手法,把黄河的无数支流比作黄河主流这一“巨人”躯干的“千万条铁的臂膀”,标明了黄河流域宽广。

同时,联系上句“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也体现了黄河气势澎湃、势不成挡的力量。

4、作者屡次采取第二人称“你”,有何表达效果?
作者采取第二人称,面对黄河直抒胸臆,情感更为直接、强烈,使读者深受其火热之情的感染。

四、掌控文章主旨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了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年夜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年夜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定的决心捍卫黄河,捍卫祖国。

五、深入研读,小结写作办法
1.巧用修辞,气势澎湃。

诗人在诗中综合运用了排比、频频、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借助于对黄河的歌颂,热情赞美了“伟年夜坚强”的民族精神,流露出深沉的民族自豪感和战胜仇敌的必胜信念。

2.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

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豪放并且参差整齐。

朗读起来,铿锵有力。

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

3.感情强烈,气概豪迈。

这首歌词的显著特点,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的
抒写。

在民族生死的时刻,一个心系祖国命运的诗人,面对黄河,感慨不已,于是以豪放的热情、恢弘的气势、高昂向上的激情来直接抒情,歌颂伟年夜的黄河、伟年夜的中华民族,气概豪迈,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号召力。

六、作业安插
请以“啊!母亲!”为开头,综合运用比方、频频等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歌颂母亲。

七、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