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大全
植物生长促进剂介绍大全!
植物生长促进剂介绍大全!植物生长促进剂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分化和延长生长的化合物都属于生长促进剂,它们能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这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最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
1、氯吡苯脲属苯脲类物质,主要是刺激细胞分裂素的物质。
氯吡脲是一种高活性的化合物,具有细胞分裂素活性,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施用在瓜果植物上,可促进花芽分化,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膨大。
但对人类的副作用也逐渐被发现。
2、萘乙酸(NAA)其他名称丰优素,麦健。
常见的制剂为80%原粉,市售剂型还有99%精制粉剂、2%钠盐水剂、2%钾盐水剂、4.2%萘乙酸水剂。
萘乙酸是类生长素物质,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
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并能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加速生长发育及增强抗性等。
萘乙酸由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至作用的部位。
3、赤霉素(GA)其它名称九二0,GA。
农业生产中用到的产品制剂多为85%赤霉素结晶粉,4%赤霉素乳油,40%水溶性片剂,40%水溶性粉剂。
赤霉素是一个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着内源赤霉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之一。
其也是多效唑、矮壮素等抑制剂的拮抗剂。
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茎伸长,叶片扩大,并促进单性结实和果实生长,打破种子休眠,改变雌、雄花比率,影响开花时间,减少花、果脱落。
外源赤霉素进入植物体内,具有内源赤霉素同样的生理作用。
赤霉素主要经叶片、嫩枝、花、种子或果实进入到植物体内,然后传导到生长活跃的部位起作用。
赤霉素在农、林、园艺上使用极为广泛。
4、乙烯利其它名称一试灵,乙烯磷,早甜红。
乙烯利对人畜有微毒。
乙烯利在植物上使用,可被植物组织迅速吸收。
由于植物细胞液的pH>4.1,因此乙烯利可在处理部位逐渐分解并释放乙烯,同时也可在体内运转并在其它部位释放乙烯。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汇总(系统、全面、实用),赶快收藏!
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汇总(系统、全面、实用),赶快收藏!一、植物生长促长剂【1】胺鲜酯(DA-6)DA-6能提高植株体内叶绿素,蛋白质,核酸的含量和光合速率,提高过氧化物酶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促进植株的碳,氮代谢,增强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和干物质的积累,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增强作物,果树的抗病,抗旱,抗寒能力;延缓植株衰老,促进作物早熟、增产、提高作物的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增质。
产品优点:①DA-6属于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广泛用于各种农作物、食用菌、花卉、药材,可浸种、沾根、灌根及叶面喷施。
②增进光合作用:DA-6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施用三天后,使叶片浓绿、变大、变展、见效快、效果好。
同时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植物对二氧化氮的吸收,调节植物的C/N比。
增加叶片和植株的抗病能力,使植株长势旺盛,这方面要显著优越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
③DA-6使用浓度范围大:从1-100ppm均对植物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只是作用高峰时间和增产效果不同,至今未发现有药害现象。
④DA-6具有缓释作用,能被植物快速吸收和储存,一部分快速起作用,另外部分缓慢持续地起作用,其持效期达30-40天。
⑤DA-6适应低温:在低温下,只要植物具有生长现象,就具有调节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塑料大棚和冬季作物。
⑥植物吸收DA-6后,可以调节体内内源激素平衡:在前期使用,植物会加快营养生长,中后期使用,会增加开花座果,加快植物果实饱满、成熟。
⑦DA-6对大豆等喜氮作物具有良好的固氮作用。
【2】复硝酚钠功能特点: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加快生长速度,打破休眠,促进生长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裂果、缩果,改善产品品质,提高产量,提高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抗涝、抗寒、抗盐碱、抗倒伏等抗逆能力。
产品效果:广谱:复硝酚钠适用于一切农作物,适用于一切肥料(叶面肥、复合肥、冲施肥基肥、底肥等),适用于任何时间。
方便:无需复杂的生产工艺,无论叶面肥、冲施肥、固体肥、液体肥、杀菌剂等,只要添加均匀。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二、植物生长抑剂
1.三碘苯甲酸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阻止生长 素运输的物质,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促使植株矮化, 增加分枝,提高结荚率。
2.马来酰肼 马来酰肼(MH),又叫青鲜素,化学 名称是顺丁烯二酰肼。其作用正好和IAA相反,MH进 入植物体内可替代尿嘧啶的位置,但不能起代谢作用 ,破坏了RN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了生长。 3.整形素 化学名称为9-羟芴-9-羧酸。它抑制茎的伸 长,腋芽滋生,使植株发育成矮小灌木形状。
最初,MH常用于马铃薯和洋 葱的贮藏,抑制发芽。MH还能 抑制烟草腋芽生长。
据报告MH可能致癌和使动物 染色体畸变,应慎用。
三、植物生长延缓剂
作用于植物的亚顶端分生组织,使节间缩短,叶数和节 数不变,株型紧凑,矮小,生殖器官不受影响或影响不大。
通过抑制GA的生物合成延缓生长。使用GA后,可以恢 复。称抗赤霉素类。
抗寒锻炼过程中GA含量的下降,植株矮化, 同时增加叶组织的紧密程度和细胞膜的耐脱 水性。
在低温和高温逆境下,多效唑能够减轻膜
2.PP333 氯丁唑,俗称多效唑
(4)抗病性 施用多效唑可使植株变得矮、壮、健,
从而提高抗病性。据报道多效唑对植物病原 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机理是抑制病原真 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麦角固醇等固醇类物 质的合成。
三碘苯甲酸 三碘苯甲酸(TIBA)是一种阻止生长素运输的
物质,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促使植株矮化,增加分枝,提高结 荚率。 农业生产上多用于大豆。
整形素 化学名称为9-羟芴-9-羧酸 常用于木本植物。它抑制茎的伸长,腋芽滋生,使植株 发育成矮小灌木形状。
马来酰肼(MH)
马来酰肼,又叫青鲜素,化学名称是顺丁烯二酰 肼。其作用正好和IAA相反。
种植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种类?
种植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具有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根据对植物的生长效应将其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植物生长抑制剂三大类。
植物生长促进剂:主要包括生长素类(ABT生根粉、吲哚乙酸、α-萘乙酸、2, 4-二氯苯氧乙酸、防落素等) 、细胞分裂素类(6-苄氨基嘌呤) 、油菜素甾醇类( 油菜素内酯、表高油菜素内酯) 、赤霉素类、氯吡脲、二苯基脲磺酸钙等。
促进细胞生长,起到增大增产作用,还具有保鲜耐储藏作用。
植物生长延缓剂:主要包括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芸苔素内酯、壮丰灵、维他灵、玉米健壮素、乙烯利等。
能够防止植株徒长,形成矮化健壮植株,抗倒伏。
植物生长抑制剂:可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 包括脱落酸、比久、青鲜素、缩节胺、三碘笨甲酸、马来酰肼等。
控制生长,抑制开花抽薹。
在使用中应根据用途有针对性的加以选用。
如移栽、扦插中为了移植生根,促进成活,可选用1000—2000毫克/升吲哚乙酸或萘乙酸溶液,浸泡15分钟,再移栽、扦插;要促长增产,可以选用赤霉素,使用浓度因作物而异。
菠菜4—6叶期用2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喷洒可促叶肥大。
黄瓜在雌花开放时用50—l00mg/kg喷花可提高坐果率,加速瓜条生长,促进早熟,增加产量。
芹菜收获前15—20天,用50 —10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喷洒一次,可促进茎变嫩和纤维素变少,可增产30%左右。
芫荽、筒篙、芥菜、觅菜、小茴香等在收获前10—20天用20mg/kg喷1—2次(间隔5天左右)可增产15%—40%。
矮生菜豆在开花期用10—20mg/kg喷洒叶片,能提高结荚率,增加早期产量。
瓜类在瓜长11厘米时用20— 6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喷施幼瓜,可以促进瓜快速膨大;保花保果:可以选用2,4—D、防落素,使用浓度番茄为15—25毫克/升,西葫芦、茄子、辣椒为20—40毫克/升;控旺促壮:可以选用矮壮素、多效唑。
农作物育苗时每100平方米用250—300毫克/升矮壮素溶液15kg喷洒处理苗床,苗期每亩用600—1000毫克/升矮壮素溶液50kg喷洒全株;诱雌催熟:可以选用乙烯利。
促进果实增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
促进果实增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果实的大小是果实外观品质的重要性状,果实的体积、均匀程度及重量是决定外观品质的重要方面。
果实大小取决于果肉细胞的数目和细胞的大小,而细胞数目及其大小取决于细胞分裂及其膨大的速度和时间的长短。
因此,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及加快细胞膨大速度和延长膨大时间的植物生长物质,均具有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生产上经常使用的调节剂有如下几种:赤霉素3(920、GA3)、6-苄基腺嘌呤(6-BA)、激动素(KT)、氯吡脲(KT-30、CPPU)、2,4-D(2,4-二氯苯氧乙酸)、萘乙酸钠或以上几种药剂的混合制剂。
⑴赤霉素类 50~100mg/L的赤霉素3常被用来促进葡萄、山楂等果树的果实增大(黄卫东,刘肃,1995;杨克钦等,1981;Lonney,1993)。
在甜樱桃采前3~4周用赤霉素3处理,果实体积增大10%,这是由于赤霉素3可延长细胞膨大的时间,即延长果实生长期所致。
用赤霉素3处理无核白葡萄可明显增大果粒,以盛花后3~9天,质量浓度50~200mg/L为宜。
赤霉素对促进柑橘类果实生长的效果也极为明显。
将赤霉素3为主要成分的软膏涂抹于盛花后6周发育的榴莲果柄上,可抑制果实的脱落,加速果实发育,能使果实单重增加20%~30%(Awang,Ahmad 1992)。
⑵细胞分裂素类近年来的许多实验表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都能明显促进果实增大。
如在幼果发育期使用25mg/L 6-BA或35mg/L氯吡脲(KT-30)等,可明显促进苹果、橄榄、葡萄、猕猴桃、樱桃和梨的果实增大(Eflving ,Cline ,1993;Antognozzi et al,1996),氯吡脲(KT-30)还可增加kyoho葡萄果粒的长度、直径和干重。
对于增加果实大小的作用而言,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中以氯吡脲(KT-30)的活性最强(GAreen,1989;Lewis etal,1996),这是由于该物质能有效地促进细胞分裂和增大所致;也有人提出氯吡脲(KT-30)促进果实膨大不仅是因为它具高细胞分裂素活力(促进细胞分裂等),而且还因为它活化了内源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Ohara et al,1997)。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总结,九成的人不知道有这么多种类和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大总结,九成的人不知道有这么多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或从微生物中提取的天然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有机化合物。
是现代农业生长中不可或缺的特殊投入品,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速效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芸苔素,赤霉素等,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远远不止这些,它有许多的种类和作用,下面来全面认识下。
一、生长素(IAA)生长素(auxin)是一类含有一个不饱和芳香族环和一个乙酸侧链的内源激素,英文简称IAA,国际通用是吲哚乙酸(IAA)、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等为类生长素。
因而习惯上常把吲哚乙酸作为生长素的同义词。
吲哚乙酸(IAA):吲哚乙酸(IAA)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人工合成。
见光易被氧化,降低活性,在体内易被IAA氧化酶分解。
萘乙酸及其同系物:主要作用是扦插生根,疏花疏果、促进花芽形成、防止采前落果、控制萌蘖枝的发生。
苯酚化合物:主要有2,4-D;2,4,5-T;2,4,5-三氯苯氧丙酸(2,4,5-TP);4-CPA,PCPA,防落素;复硝酚钠。
主要作用促进生根、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等。
生长素对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生长,特别是细胞的伸长。
还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扦插的枝条生根。
但趋于衰老的组织生长素是不起作用的。
作用特点:1、顶端优势;2、细胞核分裂、细胞纵向伸长;3、叶片增大;4、插枝发根;5、愈伤组织;6、抑制块根;7、气孔开放;8、延长休眠。
二、赤霉素类(GAs)目前GA异构物有100多种,用GAs表示。
常用的是GA3(九二0)和GA4+7。
作用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幼苗生长(休眠幼苗);抑制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无核葡萄增大;改变果形。
1938年日本薮田贞治郎和住木谕介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并鉴定了它的化学结构。
命名为赤霉酸。
到1983年已分离和鉴定出60多种类似赤霉酸的物质。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1,延长贮藏器官休眠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
2,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激动素、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
3,促进茎叶生长赤霉素、胺鲜酯(DA-6),6—苄基氨基嘌呤,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
4,促进生根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比久,多效唑,乙烯利,6—苄基氨基嘌呤。
5,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多效唑,优康唑,矮壮素,比久,皮克斯,三碘苯甲酸,青鲜素,粉绣宁。
6,促进花芽形成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2,4—D,矮壮素。
7,抑制花芽形成赤霉素,调节膦。
8,疏花疏果萘乙酸,甲萘威、乙烯利、赤霉素、吲熟酯,6—苄基氨基嘌呤。
9,保花保果2,4-D,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防落素,赤霉素,6—苄基氨基嘌呤。
10,延长花期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比久。
11,诱导产生雌花乙烯利,萘乙酸,吲哚乙酸,矮壮素。
12,诱导产生雄花赤霉素13,切花保鲜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氨氧乙酸,硝酸银,硫代硫酸银。
14,形成无籽果实赤霉素,2,4-D,防落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15,促进果实成熟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乙烯利,比久。
16,延缓果实成熟2,4-D,赤霉素,比久,激动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17,延缓衰老6-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2,4-D,激动素。
18,提高氨基酸含量多效唑,防落素,吲熟酯。
19,提高蛋白质含量防落素,西玛津,莠去津,萘乙酸。
20,提高含糖量增甘膦,调节膦,皮克斯。
21,促进果实着色胺鲜酯(DA-6),氯吡脲,复硝酚钠,比久,吲熟酯,多效唑。
22,增加脂肪含量萘乙酸,青鲜素,整形素。
23,提高抗逆性脱落酸,多效唑,比久,矮壮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模拟或干扰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理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等方面。
根据它们的作用和功能,植物生长调节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1.生长促进剂:这类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如赤霉素(Gibberellins,GAs)、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生长素(Auxins)、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acid,IAA)等。
2.生长抑制剂:这类调节剂能够抑制植物生长,如脱落酸(Abscisicacid,ABA)、乙烯(Ethylene)、多效唑(P aclobutrazol)等。
3.生长延缓剂:这类调节剂能够延缓植物生长,使植物表现出矮化和紧凑的株型,如多效唑(Paclobutrazol)、矮壮素(Chlorocholine chloride,CCC)等。
4.保鲜剂:这类调节剂用于延长水果和蔬菜的货架寿命,如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等。
5.抗旱剂:这类调节剂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如脱落酸(ABA)等。
6.其他调节剂:还有一些调节剂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促进生根、抑制生根、促进开花、防止落花落果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栽培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种类和剂量。
过量或不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会导致不良效果,甚至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遵循农药使用规范和安全操作指南。
常用植物生长促进剂及配制方法
常用植物生长促进剂1、吲哚乙酸(生长素)缩写:IAA 分子式:C10H9NO2主要生理作用:在一定浓度下能促进植物生长,超出浓度范围则起抑制作用.能影响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和细胞分化,也影响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生长、成熟和衰老。
可促进雌花形成、单性结实、子房壁生长、细胞分裂、维管束分化、光合产物分配、叶片扩大、茎伸长、叶片脱落、形成层活动、伤口愈合、种子发芽,能促进顶端优势,提高坐果率和果实生长,促进根的形成.也可抑制花朵脱落、侧枝生长、块根形成、叶片衰老。
2、赤霉素(赤霉酸应用最广)缩写:GA、GA3分子式:C19H22O6主要生理作用:广泛分布于低等和高等植物中,在根、顶芽、幼叶及正在发芽的种子中合成。
促进细胞分裂、细胞伸长、叶片扩大,促进茎延长和侧枝生长,促进抽薹,促进雄花形成,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促进单性结实、果实生长,提高植物结实率。
赤霉素亦可抑制果实成熟和侧芽休眠,抑制衰老,抑制植物块整形成,抑制生根。
3、乙烯分子式:C2H4主要生理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许多果实释放乙烯,顶端含量最多。
主要作用:促进衰老,增加乳汁排泌,诱导开花,抑制性别。
4、激动素(动力精)缩写:KT、KN、KIN 分子式:C10H9N5O主要生理作用:为外源性细胞分裂素,能打破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增强蛋白质和成,防止叶绿素分解,抑制叶片衰老和保绿。
主要用于植物组织培养,促进细胞分裂和调节细胞分化,诱导胚状体和不定芽、侧芽形成,还显著改变其他激素的作用,调节胚乳细胞形成,明显增加粒重。
也可用延缓衰老和果蔬保鲜。
5、玉米素缩写:ZT、ZN、ZEA 分子式:C10H13N5O主要生理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各器官中,为植物内源性细胞分裂素。
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延迟叶片衰老,促进侧芽发育.6、吲哚丁酸缩写:IBA 分子式:C12H13NO2主要生理作用:为外源植物激素,促进侧枝生根,作用较强。
7、萘乙酸缩写:NAA 分子式:C12H10O2主要生理作用:分a型和b型,a型的活力比b型强.能防止落花落果,诱导开花,促进早熟和增产等.高浓度NAA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特点,可延长农作物贮藏器官的休眠期,使其耐贮藏,避免丧失市场价值。
植物生长调节剂六大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六大类
为生长促进剂、生长延缓剂、生长抑制剂、杀雄剂、抗蒸剂、保鲜剂。
生长促进剂能够加快植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加快植株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
生长抑制剂是抑制植株顶端细胞的分裂和扩展,但不会减少细胞数目。
1、生长促进剂
生长促进剂能够加快植株细胞分裂和分化、延长生长的化合物,它还能促进植株果实的成熟,以及生殖器官的发育,加快植株的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用。
主要有赤霉素、萘乙酸、吲哚乙酸、复硝酸钠等。
2、生长延缓剂
生长延缓剂是能够抑制,植株枝干顶端的细胞分裂和扩展的化合物,它能够缩短植株枝干之间的距离,但是不会减少细胞的数目,能够抑制植株中赤霉素的合成。
主要有矮状素、多效唑、丁酰肼等。
3、生长抑制剂
生长抑制剂时抑制植株生长素的合成,主要是抑制植株顶端中,分生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和核酸的形成,减缓细胞的分裂速度,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伸长和分化,促进侧枝的生长,导致植株矮小,叶片的形状也会变小。
4、杀雄剂
杀雄剂主要是用来去除植株的雄蕊,多用于农业杂交育种,阻止植株中花粉的发育,以及传粉受精的过程,诱导自花不亲和,阻止花粉细胞的分裂。
主要有甲基砷酸盐、氨基磺酸、卤代脂肪酸等。
5、抗蒸剂
抗蒸剂主要是为了抑制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促进植株根更好地吸收水分,能够提高土地锁水的能力,减少植株发生大量的蒸腾作用。
主要要有黄腐酸抗旱剂、抗蒸腾剂、保水剂、化学覆盖剂等。
6、保鲜剂
保鲜剂能够抑制果蔬的呼吸和代谢作用,降低反应酶的活性,保持果蔬的新鲜品质,控制病毒的扩散,细菌的繁殖和生长,以及有毒物质的堆积。
常见的有洗果剂、浸果剂、防腐保鲜剂、涂被保鲜剂等。
赤霉素、芸苔素、多效唑用法大汇总!简单实用,都看看,值得推荐
赤霉素、芸苔素、多效唑用法大汇总!简单实用,都看看,值得推荐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植物体内天然合成的,叫植物激素,另一类则是通过人工合成的从外部施入植物体内,叫植物生长调节剂。
包括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二氯苯氧乙酸、碘苯氧乙酸、激动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甾体类、三碘苯甲酸、矮壮素、多效唑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植物激素,它们除了具有膨大、催熟功能外,还有促进生根发芽、调整花期、抑制生长、矮化植株等作用。
农业农村部明确表示,目前,我国已取得登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近40种,主要在部分瓜果、蔬菜及棉花、小麦等作物上使用。
下面,就介绍一下赤霉素、芸苔素、多效唑等使用技术。
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促进多种作物的生长,因而很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赤霉素主要剂型常见的有乳油、结晶粉、可溶片剂、可溶粒剂等。
注意赤霉素粉剂不溶于水,使用时先用少量酒精或白酒溶解,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各作物使用方法莴笋:莴笋种子在2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中,以30~38℃高温浸种24小时,可顺利打破休眠,提早发芽。
马铃薯:马铃薯切块用0.5~2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10~15分钟,或用5~15 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浸泡整薯30分钟,可解除马铃薯块茎休眠期,提早萌芽,并催出侧芽,幼芽生长加快,提早发生匍匐枝,延长块茎的膨大期。
休眠期短的品种使用浓度低些,而休眠期长的则浓度高些。
苹果:早春时喷洒2000~40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可打破苹果芽的休眠,作用显著。
草莓:可打破草莓植株休眠,在草莓大棚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中,盖棚保温3天后,即花蕾出现30%以上时进行,每株喷5~1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5mL,重点喷心叶,能使顶花序提前开花,促进生长,提早成熟。
茄子:低浓度赤霉素溶液可破除茄子种子的浅休眠,提离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50~100mg/L浓度的赤霉素药液常温浸种8小时效果最佳。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最全的种类和作用详细介绍!
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哪些?最全的种类和作用详细介绍!发布人:张启时间:2019.08.05来源:吉林省信息进村入户服务平台植物生长调节剂农业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常见的有生长素、赤霉酸、脱落酸、乙烯等,但是其实植物生长调节剂远远不止这些,它有许多的种类和作用,下面来全面认识下。
一、生长素类1、吲哚乙酸(IAA)。
吲哚乙酸(IAA)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人工合成。
见光易被氧化,降低活性,在体内易被IAA氧化酶分解。
2、萘乙酸及其同系物。
主要作用是扦插生根,疏花疏果、促进花芽形成、防止采前落果、控制萌蘖枝的发生。
3、苯酚化合物。
主要有2,4-D;2,4,5-T;2,4,5-三氯苯氧丙酸(2,4,5-TP);4-CPA,PCPA,防落素;复硝酚钠。
主要作用促进生根、抑制新梢生长、提高坐果等。
二、赤霉素类目前GA异构物有100多种,用GAs表示。
常用的是GA3(九二0)和GA4+7。
作用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幼苗生长(休眠幼苗);抑制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诱导单性结实;促进无核葡萄增大;改变果形。
三、细胞分裂素类常用的是ZT、BA,CPPU,TDZ,主要作用是促进坐果,防止落果;调节果形;促进侧芽萌发;促进果实增大;疏果;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
主要作用是促进坐果,防止落果;调节果形;促进侧芽萌发;促进果实增大;疏果;延缓叶片衰老;诱导芽的分化。
四、乙烯发生剂和乙烯抑制剂1、乙烯发生剂主要作用是抑制营养生长,促进侧芽萌发;促进花芽形成;辅助机械收获;促进成熟和上色;疏花疏果;延迟花期,提高抗寒性;促使休眠。
2、乙烯发生抑制剂通过抑制氨基环丙烷羧酸合成酶活性,达到抑制乙烯合成前体ACC的合成。
进而抑制乙烯发生。
五、脱落酸(ABA)脱落酸与GA有拮抗作用。
目前主要应用在促进果实成熟、提高着色、改善品质以及提高作物抗逆性等方面。
六、生长延缓剂和生长抑制剂1、生长延缓剂生长延缓剂被植物吸收后,能降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伸长,减少新梢延长生长的速度,对生长有暂时性的抑制作用,可被GA所逆转。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法大全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法大全1.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快浸法:配制l000mg/L高浓度溶液放于底盆内,药液深度为3~100px,然后将一小捆一小捆的插条直立于容器内,浸5秒后取出晾干即可扦插于苗床中。
此法操作简便,设备少,同一溶液可重复使用,用药量少,速度快。
慢浸法:将吲哚乙酸配制成浓度为25mg/L (易生根的品种)~200mg/L(不易生根品种)溶液,再将插条基部浸入药液中8~12h后取出扦插。
此法浸蘸时间长,大批量插条点需较多的容器,用药量大。
蘸粉法:取lg吲哚乙酸,用适量95%酒精或60度烧酒溶解,然后再与1000g滑石粉充分棍合,酒精挥发后即成1000mg/L 的吲哚乙酸粉剂。
扦插时先将插条基部用水浸湿,再在准备好的吲哚乙酸粉剂中蘸一蘸,抖去过多的粉末,插入苗床中。
萘乙酸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芽跟饱满、无病虫的一年生杖条,将插条基部2~75px处浸于萘乙酸50~100mg/L药液中8~12h,取出后埋于潮湿沙中促根,可促进生根,又会抑制插条芽过早萌发,从而缩短插条萌芽与新根产生的时间差,提高扦插成活率。
注意,萘乙酸可与吲哚乙酸混合使用提高促根效果。
ABT生根粉使用50mg/L浓度药液浸泡4~8h,可促进生根。
2.丁酰肼使用丁酰肼可使葡萄生长枝节间缩短,叶色加深,叶片小而厚,叶绿素增加。
丁酰肼控制葡萄新梢生长不如矮壮素强烈,同时,抑梢效应的产生时间也较迟缓。
据试验,对玫瑰香葡萄用丁酰肼200mg/L处理效果较好,对巨峰、康可等葡萄则要提高到2000~3000mg/L。
喷施丁酰肼的时间要比矮壮素早7~10d,喷施浓度则在2000~3000mg/L,根据葡萄品种确定喷施浓度。
注意事项:使用丁酰肼时,要对当地品种作好试验后再推广;巨峰用丁酰肼4000mg/L处理未发生药害。
在葡萄新梢生长6~7片叶时,以1000mg/L~2000mg/L丁酰肼喷1次,可抑制新枝生长,提高产量。
也可与赤霉素混用,提高无核果的比例,增加果实硬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
在我国取得登记并在有效期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我国取得登记并在有效期内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一、激素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世界六大类激素):1、生长素IAA(合成代表物质有α-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
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
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
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
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2、赤霉素GA3(合成代表物质有赤霉酸A3、A4、A7):广泛分布于被子、裸子、蕨类植物、褐藻、绿藻、真菌和细菌中,多存在于生长旺盛部分,如茎端、嫩叶、根尖和果实种子。
最突出的作用是刺激茎的伸长,明显增加植物高度而不改变茎间的数目,保花保果3、细胞分裂素CTK(合成代表物质有糠氨基嘌呤、羟烯腺嘌呤、烯腺嘌呤、苄基氨基嘌呤):诱导细胞分裂,调节其分化,促进芽的萌动,提高成花率,促进果实发育,延迟植物的衰老。
4、脱落酸ABA(目前无合成代表物质):脱落酸(Abscisic Acid,缩写为ABA)是植物六大天然生长调节剂之一。
生产上采用灰葡萄孢霉菌工业发酵生产天然脱落酸,纯度较高,生物活性较高,还没有合成的代表物质。
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
可能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
除促使叶子脱落外尚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
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
5、乙烯ETH:(合成代表物质为乙烯利):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高等植物各器官都能产生乙烯,但不同组织、器官和发育时期产生的量不同,其作用主要有: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叶、花、果等器官脱n 落;改变植物生长习性;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诱导次生物质分泌;打破种子和芽的休眠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调节控制其生理活动的代谢物质,即为植物激素。
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物质。
而还有一些活性物质,可能是新的植物激素。
如:芸苔素内酯、多胺、茉莉酸等。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其含量极低,是具有生理活性,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功能的化学物质。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从植物体外部施加给植物,而能引起植物生长发育发生变化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是人工合成的或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或是天然植物激素类物质,但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是人工模拟植物激素的化学分子结构而合成的。
1 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1)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这两种均属植物内原激素,其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伸长、扩大、诱发组织分化、提高细胞膜的透性,加快原生质流动。
在低浓度下与赤霉素、激动素协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高浓度下则诱导内源乙烯生成,促进植物组织或器官的成熟和衰老。
属广谱多用途植物生长调节剂。
单用对多种作物有生根作用,与其他有生根作用的植物调节剂混用效果更好。
(2)2、4-滴:具有生长素作用,低浓度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
农业上用来防止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
在番茄、茄子、瓜类、甜椒上使用有防落保果作用。
诱导单性结实。
(3)对氯苯氧乙酸(4-氯苯氧乙酸)(防落素、番茄灵):具有生长素的促进生长、抑制脱落酸的形成、阻止离层形成、促进坐果、诱导单性结实等作用。
比2、4-滴安全,不易产生药害。
(4)萘乙酸:具生长素的活性。
常用于代替吲哚乙酸,其活性比吲哚乙酸活性强。
不易分解、稳定性好、药效温和、不易产生药害。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促生根。
低浓度抑制离层形成,可诱导单性结实。
诱发不定根,促进插条生根,提高成活率。
番茄、辣椒、豆角常用防落花、落果。
(5)复硝酚钠:促进细胞的原生质流动,促进发根、生长、开花结实。
防落花、落果、提高产品品质。
同类产品还有复硝酚钾、复硝酚按。
九种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荔枝坐果、保果
九种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荔枝坐果、保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荔枝栽培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荔枝保果、提高座果率方面应用最多。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很多,现主要介绍一下几种:复硝酚钠:在发新芽之后、花前20天至开花前、结果后。
用复硝酚钠1克兑水50-80公斤喷施1-2次。
每次喷施间隔7-10天。
成龄果树施肥时,在树下周围挖潜沟,每株用复硝酚钠0.5-1克加水25-30公斤浇灌。
胺鲜酯:在始花期,坐果后,果实膨大期。
用胺鲜酯1克兑水50-75公斤喷施1-2次。
每次喷施间隔7-10天。
成龄果树施肥时,在树下周围挖潜沟,每株用复硝酚钠0.5-1克加水25-30公斤浇灌。
吲哚丁酸钾:在荔枝母树上取1-2年生枝条进行环剥后刮去形成层,不要损伤木质部,然后用吲哚丁酸钾1克兑水15-20公斤涂抹到枝条环剥部,有利于扦插生根。
吲哚乙酸:在荔枝母树上取1-2年生枝条进行环剥后刮去形成层,不要损伤木质部,然后用吲哚乙酸1克兑水15-20公斤涂抹到枝条环剥部,有利于扦插生根。
在荔枝生理落果前,树冠喷布吲哚乙酸20ppm(1克兑水50公斤),可提高坐果率。
.萘乙酸钠:可以搭配吲哚丁酸钾促进生根(1克兑水100公斤)。
在春稍伸长时期,用20-40ppm(1克兑水25-50公斤)喷雾,可促花,促子房膨大。
在果实膨大期,用20-25ppm(1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可壮果、膨果、美果。
也可冲施1成龄果树用0.3-0.5克兑水25-30公斤。
氯吡脲:生理落果前,即谢花后3-7天,谢花后25-30天,用氯吡脲1克兑水100-150公斤浸果或喷果。
促进植物细胞分裂,果实膨大。
在花前期喷施有保花保果的作用(1克兑水150公斤)。
细胞分裂素:在荔枝、龙眼花芽形态分化期喷2一3次,每10天喷一次(1克兑水50-100公斤),有促花作用;荔枝雌花谢后10天、20天、30天各喷一次,可减少裂果,具明显保果效果;龙眼谢花后30天、60天各喷一次有保果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人工提取的具有植物激素的生理活性的外源物质,在植物体内有些可以移动,如防落素、多效唑等,有些移动性差或不能移动,如氯吡脲、6-苄氨基嘌呤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作用方式,可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植物生长抑制剂三大类。
植物生长促进剂在适宜浓度下,能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新器官的分化和形成,防止果实脱落等。
一、赤霉素(GA)又称九二〇,商品名有奇宝、瑞雪宝、金哥等。
剂型包括粉剂、可溶片剂、乳油、膏剂、可湿性粉剂等。
低毒,对人、畜、蜜蜂安全。
应用现在人类已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出70多种赤霉素,活性较高的有GA3、GA4、GA7等。
其中GA3在赤霉素类中活性最高,能显著促进植物茎叶生长,特别是对遗传型和生理型的矮生植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代替某些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光照和低温条件,促进种子发芽;可使长日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开花,缩短生长周期;能诱导开花和单性结实,促进果实生长。
注意1.赤霉素纯品水溶性低,85%或75%结晶粉剂用前先用少量酒精溶解,再加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2.赤霉素在干燥状态下不易分解,药剂应贮存于干燥处。
其水溶液在5℃以上时,易被破坏失效。
遇碱易分解,不能与碱性农药或肥料混用,尽量现配现用。
3.与叶面肥配用,更利于形成壮苗。
单用或用量过大会产生植株细长、瘦弱及抑制生根等副作用。
二、防落素(4-CPA,PCPA)又名对氯苯氧乙酸,商品名为番茄灵。
剂型有水剂、可溶性粉剂。
对人、畜低毒。
应用作为一种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可经根、茎、叶、花、果吸收,生物活性持续时间长。
具有促进生长,阻止离层形成、促进坐果、诱导单性结实等功能。
注意1.施药浓度与气温高低有关,气温低对水量要减少,气温高反之。
2.本品对苗木嫩梢、幼叶敏感,喷洒时要严格控制浓度,不可重复喷洒。
选择晴天早晚喷洒,以免产生药害,若发生药害要加强肥水供应。
3.防落素与0.1%磷酸二氢钾混用具有增效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简称PGRs)是一类可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方式和化学结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生长促进剂和生长抑制剂两类。
下面将介绍各种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生长促进剂:1.雄烯酸(Gibberellic Acid,简称GA):雄烯酸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可以促进植物幼苗的生长,促进种子萌发和芽伸长。
同时,雄烯酸还能促进果实膨大和花序开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生长素(Auxin):生长素是一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常用的有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简称IAA)和萘乙酸(Naphthaleneacetic Acid,简称NAA)。
它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
生长素还可以调节植物的形态发育,例如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3.赤霉素(Cytokinin):赤霉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
它可以促进侧芽的分化,抑制植物老化和叶片衰老。
赤霉素还能促进果实的膨大和分化,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4.脱落酸(Abscisic Acid,简称ABA):脱落酸是一种生长和发育调节物质。
它在植物产生逆境胁迫时积累,可以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脱落酸还参与植物的根系发育和开花过程,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生长抑制剂:1.瘤胱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瘤胱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植物生长抑制剂。
它们能够抑制植物体内瘤胱蛋白酶的活性,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瘤胱蛋白酶抑制剂在植物的叶片凋落、果实衰老和种子休眠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赤霉素抑制剂(Cytokinin Inhibitor):赤霉素抑制剂可以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和活性,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
赤霉素抑制剂常用于调控植物的营养生长和增加作物的耐逆性。
3.乙烯抑制剂(Ethylene Inhibitor):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大全:
按用途分有以下几种:
用途适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名称
延长贮藏器官休眠青鲜素,萘乙酸钠盐,萘乙酸甲酯。
打破休眠促进萌发赤霉素、激动素、硫脲,氯乙醇,过氧化氢。
促进茎叶生长赤霉素、6—苄基氨基嘌呤,油菜素内酯,三十烷醇。
促进生根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比久,多效唑,乙烯利,6—苄基氨基嘌呤。
抑制茎叶芽的生长多效唑,优康唑,矮壮素,比久,皮克斯,三碘苯甲酸,青鲜素,粉绣宁。
促进花芽形成乙烯利,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萘乙酸,2,4—D,矮壮素。
抑制花芽形成赤霉素,调节膦。
疏花疏果萘乙酸,甲萘威、乙烯利、赤霉素、吲熟酯,6—苄基氨基嘌呤。
保花保果 2,4—D,萘乙酸,防落素,赤霉素,矮壮素,比久,6—苄基氨基嘌呤。
延长花期多效唑,矮壮素,乙烯利,比久。
诱导产生雌花乙烯利,萘乙酸,吲哚乙酸,矮壮素。
诱导产生雄花赤霉素
切花保鲜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氨氧乙酸,硝酸银,硫代硫酸银。
形成无籽果实赤霉素,2,4—D,防落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利,比久。
延缓果实成熟 2,4—D,赤霉素,比久,激动素,萘乙酸,6—苄基氨基嘌呤。
延缓衰老 6—苄基氨基嘌呤,赤霉素,2,4—D,激动素。
提高氨基酸含量多效唑,防落素,吲熟酯。
提高蛋白质含量防落素,西玛津,莠去津,萘乙酸。
提高含糖量增甘膦,调节膦,皮克斯。
促进果实着色比久,吲熟酯,多效唑。
增加脂肪含量萘乙酸,青鲜素,整形素。
提高抗逆性脱落酸,多效唑,比久,矮壮素。
根据对植物生长的效应,农业上常用的生长调节剂可分为三类:
(1)植物生长促进剂如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油菜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
如IBA、NAA可用于插枝生根;NAA、GA、6-BA、2,4-D可防止器官脱落;2,4-D、NAA、GA、乙烯利可促进菠萝开花;乙烯利、IAA可促进雌花发育;GA可促进雄花发育、促进营养生长;乙烯利可催熟果实,促进茶树花蕾掉落,促进橡胶树分泌乳胶等。
(2)植物生长抑制剂如用三碘苯甲酸可增加大豆分枝;用整形素能使植株矮化而常用来塑造木本盆景。
(3)植物生长延缓剂如PP333、矮壮素、烯效唑、缩节安等可用来调控株型。
20.应用生长调节剂时要注意的事项
答:
(1)明确生长调节剂的性质。
要明确生长调节剂不是营养物质,不能代替其它农业措施。
只有配合水、肥等管理措施施用,方能发挥其效果。
(2)要根据不同对象(植物或器官)和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药剂如促进插枝生根宜用NAA,对难生根者则用IBA,促进长芽则要用KT或6-BA;促进茎、叶的生长用GA;提高作物抗逆性用BR;打破休眠、诱导萌发用GA;抑制生长时,草本植物宜用CCC,木本植物则最好用B9。
(3)正确掌握药剂的浓度和剂量先确定剂量,再定浓度。
浓度不能过大,否则易产生药害,但也不可过小,过小又无药效。
(4)先试验,再推广应先做单株或小面积试验,再中试,最后才能大面积推广。
21.各种赤霉素的结构、活性共同点及相互区别是什么?
答:
(1)共同点:①各种赤霉素都具有赤霉烷结构;②所有有活性的赤霉素的第七位碳为羧基;
③C17上要有双键。
(2)不同点:①据赤霉素中碳原子数的不同可分为20C赤霉素和19C赤霉素;②19C赤霉素活性较高;③A环有内酯的赤霉素活性较高;④C3上有羟基时活性较强;⑤第2位有羟基时丧失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