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浙江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外资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外资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66a0ea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0.png)
外资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外资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问题分析。
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3ec43d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2.png)
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利用外资已成为许多国家吸引投资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二、问题:市场准入限制1.背景介绍许多国家对外资进入本土市场设立了一系列准入限制,如产权限制、行业准入条件和股比控制等。
这种政策导致外国投资者面临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
2.问题分析首先,市场准入限制会增加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的成本。
外商投资企业需要从了解政策、审批流程到满足条件等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源。
其次,这些限制也削弱了外商投资企业在新市场的竞争力。
相较于本土企业,它们可能面临更高的税收负担、监管限制以及获取融资支持等困难。
3.解决方案针对市场准入限制问题,政府应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对外资的限制。
降低准入壁垒、简化审批程序和提高透明度,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力度打造优质创业环境,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发展本土创新能力。
三、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1.背景介绍知识产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一些地区,包括我国在内,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完善。
2.问题分析首先,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会导致知识产权被侵犯。
这会给创新型企业带来较大损失,并减弱其投资意愿。
其次,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执行机制也使得侵权行为得不到有效打击。
这可能导致企业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解决方案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执法工作,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作出更加明确和切实的规定。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追究侵权行为的责任,并加大处罚力度。
此外,政府还应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共享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实践和经验,提高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
四、问题: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不足1.背景介绍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不足是利用外资过程中一个常见问题。
这主要与缺乏灵活的就业制度、复杂的劳工法规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有关。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cf42a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63.png)
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浙江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对外贸易出口一直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介绍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现状浙江省拥有众多实力强大的企业,涵盖了多个行业,如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
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能够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然而,浙江企业在对外贸易出口方面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也在加大出口力度,对浙江企业构成了压力。
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上升,一些国家采取贸易壁垒和限制措施,使得浙江企业的出口面临更多的障碍。
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等因素也对浙江企业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浙江企业对外贸易出口的策略1.深入研究国际市场:浙江企业应积极主动地了解目标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掌握国际市场的动态。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定位和创新,以符合市场需求并有竞争优势。
2.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质量是企业赢得国际市场的关键。
浙江企业应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优化服务体系,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符合客户期望的解决方案。
3.加强科研创新:浙江企业应加强科研和创新能力,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人才,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差异化,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
4.拓展多元化市场:浙江企业应积极寻找新的出口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风险和机会,制定相应的市场开拓策略。
5.提升品牌影响力:品牌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体现。
浙江企业应注重品牌建设,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通过品牌的力量,可以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优势。
6.主动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浙江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对策。
一方面,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以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b9e76c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0.png)
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引言外资是指来自外国的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吸引外资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1. 依赖性强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存在着依赖性较强的问题。
很多企业只关注于引进外资,而忽略了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这种依赖性会导致我国经济发展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
2. 技术转移不充分尽管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其技术转移效果并不理想。
很多企业虽然得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这些技术和经验,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3. 管理模式不适应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法律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外资企业在我国的经营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比如,外资企业在招聘、培训和激励员工方面的方式与我国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管理和引导。
4.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吸引外资的不断加强,一些外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利用外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1. 体制机制不完善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比如,在政策制定和执行方面缺乏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法律保护方面还有待加强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我国吸引外资效果不尽如人意。
2. 人才培养不足尽管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但其人才培养水平并不高。
对于外资企业而言,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是其发展的关键。
如果我国不能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那么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3. 管理水平不高由于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管理理念、文化和法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我国在管理水平方面还有一定差距。
这种差距导致了我们在吸引外资企业时往往难以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服务,从而影响了外资企业的发展。
浅析浙江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资料
![浅析浙江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741fd322af90242a895e56b.png)
浅析浙江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本文讨论了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重点分析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的贡献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提出了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本文认为,利用外资应“张弛有度”,不要“盲目追求”。
关键字:浙江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是加速中国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
从可显示资料来看,吸引外资较多的城市大多集中于长三角洲地区,而浙江作为长江三角洲主要省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开放初期浙江第一家外资投资企业——中港合资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外资开始进入浙江。
20多年间,浙江利用外资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外资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外资成为浙江协调产业结构、推动浙江经济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外资也促进了浙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浙江就业压力和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2012年浙江省利用外资情况(一)外商投资2012年1-9月,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7家,同比下降7.4%,合同外资金额132.9亿美元,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85.9亿美元,同比增长0.1%。
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50505家,合同外资金额2062.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72.5亿美元。
今年以来,浙江省利用外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合同外资下降幅度逐渐收窄,实际外资出现拐点。
1-9月合同外资下降幅度比1-8月回落9.3个百分点;实际外资扭转下降趋势,同比实现正增长。
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有望走出低谷。
大项目占据主导,500强企业引进有新突破。
当年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91家,其中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44家。
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借鉴意义
![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借鉴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15e53f589eb172ded63b7a2.png)
摘要对外贸易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点。
对外贸易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历史上国内外学者们也都各执一词。
对中国的对外贸易进行研究时,大多数文献大多集中于对中国整体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但由于不同省市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模式,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也存在着不同的数量关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对外贸易开放水平大大提高,对外贸易额逐年增长,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外贸大省,出口额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实力也位列前茅。
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那个还是实践方面,对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基于以上主题,本文从进出口贸易总额及差额,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依存度等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并根据2006-2012年浙江省的出口、进口、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等数据,通过协整分析,探讨了进出口贸易与浙江省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本文系运用规范研究方法进行的专题研究。
全文分3个部分:首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其次,运用协整检验对对外贸易与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关系作了实证分析;最后,浅析了浙江省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检验;浙江省引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4%。
2012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1.894 万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样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1978 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为211 亿美元,到2012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38671.2亿美元,实现了巨额的增长。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俨然已是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
显然对外贸易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浙江企业海外投资现状、问题与对策
![浙江企业海外投资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a5e05c6866fb84ae45c8df8.png)
摘要论文以浙江企业国际化发展的进程、案例与数据为研究材料,对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必要性和可行性及其相关问题做了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研究、理论分析、案例分析这几种研究方法。
首先,从理论研究与借鉴出发,对前人有关对外直接投资及企业国际化的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在经验研究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总结归纳;随后,分析浙江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此后,通过数据与案例分析了浙江企业对外投资的可行性路径:中小企业应推进以绿地投资(即创建投资)为主、大型企业应该拓展跨国并购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投入、采取“专精”战略,并分析这四种可行路径的好处。
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浙江企业己具备一定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并在过去的实践中取得成绩,但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障碍因素,企业自身及政府都应该努力克服这些障碍,以推动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关键词:浙江企业;走出去;海外投资目录一、引言 (1)二、海外投资的理论综述 (1)(一)小规模技术理论 (4)(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5)(三)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理论 (5)三、浙江企业对外投资的现状 (6)(一)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6)(二)投资质量不断提高 (7)(三)投资形式和领域呈多元化发展 (8)(四)境外合作区域取得新的发展 (9)四、浙江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制约因素 (7)(一)经营管理方式的制约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人才制约因素 (9)(三)企业规模制约因素 (10)(四)企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 (10)五、浙江企业对外投资的策略 (11)(一)中小企业应推进以绿色地投资(即创建投资)为主 (11)(二)大型企业应该扩展跨国并购 (11)(三)进一步增加人才资源开发投入 (11)(四)采取“专精”战略 (12)六、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5)一、引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狂风,全球经历了6次企业国际化扩张高潮,几十年来企业对于国际化问题的研究从来就是主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94563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8.png)
中国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方面,可以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资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和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功,稳定了国内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
然而,在中国利用外资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二、问题分析1. 市场准入限制过多中国在某些领域对外商直接投资设立了市场准入限制,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和关键产业的领域。
这一政策制约了外资企业进入市场并发挥更大作用的能力。
需要更加注重优化政策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外商投资。
2. 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在中国仍存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相对普遍的情况。
这非常不利于创新发展和公司技术秘密的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3. 市场竞争不公平中国市场竞争环境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如政府干预、行业巨头等。
这使得外资企业往往面临更大压力和更小机会。
要加强监管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制定出台有利于外资企业发展的政策。
4. 行政审批流程复杂在中国投资设立企业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与许可,流程繁琐且时间长,给外商投资带来了不便。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
三、对策建议1.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为了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适当放宽涉及国家安全和关键产业的市场准入限制。
同时还可以建立更加开放透明、便利规范、具备稳定性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这将为外商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更加重视其保护。
政府可以加大执法力度,打击侵权行为,并向外商提供更多保护措施。
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对国内企业的知识产权教育和监管,提高广大民众的知识产权意识。
3. 加强市场监管与公平竞争加强对市场竞争环境的监管,严禁不正当竞争行为。
招引外资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招引外资存在的困难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0187d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2.png)
招引外资存在的困难和建议招引外资是各国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举措,通过吸引外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招引外资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列举招引外资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招引外资常见的困难之一。
外资企业在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投资时,需要有稳定、透明、可预测的政策环境,以确保其投资利益。
然而,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策法规频繁变动,使得外资企业难以预测和评估投资风险。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与外资企业的沟通和协商,制定长期稳定的政策,提供更多的投资保障。
二、市场准入的限制市场准入的限制也是招引外资的困难之一。
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进行了限制,如设置高门槛、限制外资比例、限制外资企业的经营范围等。
这些限制不仅增加了外资企业的投资成本,还限制了其发展空间。
为克服这一困难,政府可以逐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给外资企业。
三、行政审批的繁琐程序行政审批的繁琐程序也是招引外资的困难之一。
外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程序复杂、耗时长。
这不仅增加了投资成本,还影响了外资企业的投资决策。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简化审批程序,推行“一次办好”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四、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招引外资的困难之一。
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在保护外资企业权益方面存在不足,对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不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法治水平,为外资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
五、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地理位置的局限性也是招引外资的困难之一。
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难以吸引外资企业的投资。
为克服这一困难,政府可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六、人才缺乏和人力资源成本高昂人才缺乏和人力资源成本高昂也是招引外资的困难之一。
外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需要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一些地区的人才供给不足,导致外资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浙江省FDI的现状_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浙江省FDI的现状_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124feff04a1b0717fd5ddcf.png)
92.9%(表 3)。
表 3 2006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分产业情况 单位:个 亿美元 %
项目 合同
增长 实际
产业(行业)
数 外资 比重 率 外资 比重 增长率
第一产业
50 0.8 0.4 40.8 0.2 0.2 -39.7
第二产业
2834 142.3 74.5 16.0 69.1 77.7 11.1
医药业 34
2.3 1.2 87.3 1.6 1.8 119.7
机械业 430 19.6 10.3 49.7 8.4 9.4 32.9
电子业 217 16.4 8.6 12.6 7.3 8.2 15.9
数据来源:浙江外经贸厅《2006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情况》
4、外商直接投资对于区域选择越加明显。在 2006 年,以杭
单位:亿美元
年份
合同利用 FDI 金额 实际利用 FDI 金额
全国 浙江 比重(%) 全国 浙江 比重(%)
2000 623.80 25.09 4.02 407.15 16.13 3.96
2001 691.95 50.16 7.25 468.78 22.12 4.72
2002 827.68 67.89 8.20 527.43 31.60 5.99
关键词:FDI;政策建议;结构失衡 Abstract: After 30 years’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Zhejiang province has become the most economic prosperous regions of China and has made a great success in absorting and mading use of FDI. In this paper, autho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ejiang’s firstly, then reveals the problem which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making use of FDI, finally puts forward several good macro-economic measures to attract FDI. Key words: FDI;Counter-Measure;Structural unbalance
关于引进外资工作的对策思考思考和对策
![关于引进外资工作的对策思考思考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8a2b7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f.png)
关于引进外资工作的对策思考思考和对策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引进外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如何有效引进外资,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成为了当前各地政府和企业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文针对当前引进外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思考,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一、问题分析1. 外资引进总量下降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投资机会减少,同时外国政府加强管控,外资投资总量下降。
与此同时,欧洲和美国的经济也在放缓,将对外资引进形成制约。
2. 外资用地成本高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地价的上升,外资引进到中国的用地成本不断攀升,给企业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3. 法律法规不完备外资企业在中国唯一能遵循的法律是国家的法律,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履行部分职责时存在的不一致性却给企业带来了困扰。
泛滥和低质是另一个问题。
很多外方企业并不了解中国的法律法规,中方企业也常常没有足够的经验。
4. 人才培养需加强外资企业常常需要在中国拥有优秀的员工。
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人才市场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缺乏策略性人才、高水平人才的培养等问题,从而制约了外资企业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1. 减少地价,解决用地成本问题降低用地成本是吸引外资的有效手段。
政府应该鼓励房地产市场和投资机会多样化。
珠三角在评定外来企业要求用地的时候,考虑到了一花一世界的魅力,为引进企业提供优良的用地前景。
2. 改革法律法规,完善法制环境政府应该积极改进法律和法规,使其更加透明、标准化和建立在平等原则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使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时可以获得公平和透明的对待,提升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实力。
3. 提高人才培养工作合力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策略性和高水平人才,提升中国劳动力的竞争力和吸引外资的水平。
4. 发展创新和技术产业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中国也应该发展自己的创新和技术产业,努力吸引高科技企业的投资,不断提升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7e6503c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d.png)
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化,吸引外资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政策制定、环境优化、市场准入和管理规范等方面分析我国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一、政策制定层面的问题1.1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利用外资涉及多个部门,缺乏统一协调机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改进措施: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以提高决策效率;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1.2 政策法规不明确当前,关于外商投资领域的具体政策法规尚不够完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解释性强、执行力度低等问题。
改进措施: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减少操作空间的主观干预;加大对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力度,提高透明度和一致性。
二、环境优化层面的问题2.1 服务质量不高我国在吸引外资过程中仍然存在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包括政府服务、法律环境和商业环境等方面。
改进措施: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能力;建立更加便捷高效的行政审批程序;完善法律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由于我国大多数外资企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导致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外资企业的投资意愿。
改进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营商环境;鼓励外资企业扩展到中西部地区,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市场准入层面的问题3.1 准入条件不明确我国在部分领域存在对外企业准入条件不明确的情况,限制了外国投资者参与竞争。
改进措施:制定明确的准入条件和标准,提高透明度,公平竞争。
3.2 产业结构偏向传统行业当前,我国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等传统行业,缺乏对新兴技术和高端制造的吸引力。
改进措施:调整优化外商投资方向,鼓励外资投入科技创新和绿色产业等领域;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四、管理规范层面的问题4.1 监管不严格存在一些企业利用外资进行国内市场垄断或非法操作的情况,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
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e354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9.png)
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浙江对外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和重要贸易大省,浙江的对外贸易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对于推动浙江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特点新常态下,浙江对外贸易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和特点。
一是外贸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放缓。
二是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加剧。
三是全球价值链格局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缓。
四是经济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服务贸易增长迅速。
五是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
六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内需市场不断扩大。
七是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 推动贸易结构调整和升级。
结合国家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浙江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扩大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比重,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力度,提高浙江商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拓展市场多元化、多层次化,加强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
3. 促进外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积极培育外贸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外贸向高端、精品、智能化方向发展。
4. 拓展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
加强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的发展,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提高浙江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效益。
5. 推动外贸合作和交流。
加强与国际贸易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贸易谈判,为浙江对外贸易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6. 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
加强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行动,加强对贸易救济措施的应对和适应,维护浙江对外贸易的合法权益。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省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d6dbdbe119e8b8f67c1cb96d.png)
浙江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人们一直认 为 , 引进 外资 就能 够大 大促 进 经济发展 ( 据统计 , 目前全省 外资企 业完成全部规 摸以上 工业 企业增 加 值的约 14 出 口额 占到全省出口总额 的 4 %左右 )但 以 上实证检验的 /, 0 ,
目前外商投资多为传统制造能力的转移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一般的纺织服装加工业食品饮料加工业等的外资对浙江产业提升作用有限反而恶化了某些行业的市场竞值较少的加工组装环节的国际转移缺乏重要关键共性技术的转移
维普资讯
一
● 区域经济
浙 省 用 资 在的 题 对 江 利 外 存 问 及 策
● 孙佳 玫 孙 勤 勇
因素, 随着土地 、 劳动 力 、 能源 、 原材料 成本持续 上涨 , 浙江传统 优势产 品在国内市场 , 已面临中西部地 区的剧烈 竞争。 同时 , 江出 【产品多 浙 J 以贴牌为 主, 面临 国外贸易 壁垒 的巨大压 力。这种状 况限制 了 内外资 合作 , 以促 进外资企业技术溢出 。 难 6 对 劳动力 的使用数量和使用率较低 。利用外资尽管 在一定程度 . 上对缓解就业 压力 、 人才 的培养 、 提高 人们 生活水 平起 到 了积极 的作 用。但总体而言 , 目前外 资企业 在浙江 就业方 面的作用 与外 资企业在 产值 、 出口方 面所 占 比例不 相称 。相反 , 值得警 惕 的是 , 随着这 些年外 资企业在产业 、 市场上的扩张不断加剧 , 兼并 、 收购的步伐 不断加快 , 省 内一些企业被挤压倒闭或被收购 , 由此造成 了大量的下 岗和失业人数 。 有专家进一步分析指 出, 随着外 国资本 的大举进 入 , 国内一 些完整的产 业链条被打断 , 国内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降低 , 而跨 国公 司投资建 立 的企业 , 其资本密集性强 , 自动化程度高 , 对劳 动力 的吸收相当有 限。 上述 两方 面的综合作用使 得在 产业升级 换代过 程 中, 劳动力 的使用 对 数量和使用率降低 , 加大 了各地业已存在 的失 业问题 , 增大 了国 民经济 的波动 以及社会 的不稳定 , 从而为经 济发展“ 制造 ” 出很多障碍 。 二 、浙江省利用外资促进 经济增长 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是 资 本 、 术 、 技 品牌 、 才 、 人 经营 和管 理经 验 的综合 体 。然而 , 长期以来 , 在各地 的招 商引资 实践 中, 更多 的是看重 外资的 资金功能 , 注重的是外资 数 量和规模 。其结果 , 在不少 地方 , 用外资 利 实际变成 _单纯的资金 引入 。在早 期省 内资金供 给不 足的情 况下 , r 这 种引资战略具有 一定 的合理性 。然而 , 随着 省 内资金缺 口的改善 和产 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 资作为资 金补充 的功 能已 明显 下降 。更 重要的 外 是, 这种“ 重量轻 质” 的引资政 策 已经对省 内 民间资本产生 了较强 的挤 出效应。在新阶段 , 服务和服从 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 是利用外 资的基 本立足点 。当前世界经济 正进入新 一轮 以服务 外包 、 一 高端 制造 和研发 环节转移 为主要特 征 的产业结 构调整 。浙 江噍抓 住机 遇, 推动利 用外 资从“ 到“ 的根本转 变 , 量” 质” 使利 用外资的重点从 弥补资金 、 汇 足 外 切实转到引进先 进技术 、 经验 和高素质人才 来 , 管理 k 促进经济增 长方 式转 变和产业结构调 整优化 , 更加 注重生 态建设 、 环境保护 、 资源 能源 节约与综合利用 , 动经济社 会和环境 的 调发展 。 推 1优化 外资 产业投 向, . 加大薄 弱领域 的引 资力度。基 于浙江 制造 业较 为发 达 、 备较强 的产业关联配套能 力的现实基础 , 具 今后 一个u 期 I f 制造 业引资仍将是 浙江 引资的主 导领域 , 与此 同时 , 不断拓展新 的 但 要 增长 , 点 特别是 要使 利用 外资 的产业 领域 向现代 服务 业 、 现代农 业 拓 展 。要密切跟踪 国家宏观政策走 向的变化 , 大现代服 务业 、 加 现代农业 领域 的对外 开放 。特别是今后一个时期是浙 江服务业发展 与改革 的重 要 时期 , 要抓住 发达 回家现代服 务业 向发 展中国家扩张 的机遇 , 使服务 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 为外资J 速进 入的行 、 J u 。积 极吸引外商投资金融服 务 业、 险 业, 保 设立跨 国采购 和配送 巾心 , 资 投 分销和旅游业 , 鼓励外商 提供第 三方 物流 和供应链 管理服 务。积极稳 妥引进合作 、 合资的综 合性 医院 、 际管理公 司 、 询公 司等。试点引 国 俗 进外商投资兴办 教育机 构。在农产 品和农 业利用 外资 办面 , 要鼓 励外 资投向农业新技术 、 业综 合开 发 、 农 农产 品深加 工和 出 I等领域 , - 1 引进 国外先进 的农 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 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转 型, 加快 推动 效益农业发展。 2调整利用外 资方 向. . 加快 自主技术 创新能 力。浙江 利用外 资最 薄弱的环节是企 业缺乏 自主技 术创新 的基础 和能力 , 导致 , 业主 导技 术难 以发展 。浙 江要将 引进技 术 、 促进 技术 创新机 制的建立 作为 利用 外 资的主要 目的, 从过 去注碴 以外资投入拉 动经济总量 增长 . 向着 引 进技术 、 管理 、 人才促进 自主产业升级转变 , 注薅 对, 进技 术的吸收 、 j I 消 化 、 和创新 , 融合 提高利用外资促进 自主 创新 的能力 。一是 存引资政策 j. 应该有所则重 , 有所选 择, 有所鼓励。依据产 品的技术 含白 、 国际 ±在
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81227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d.png)
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引进外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
然而,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引进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议题。
一、项目审批和管理不规范1. 项目审批流程繁琐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项目审批流程常常繁琐,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导致了项目落地的速度缓慢。
这不利于吸引外资企业,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2. 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在外资引进的管理中,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导致了外资企业在我国市场上的经营不确定性增加,这也影响了外资的引进和利用。
对策:建立统一的外资项目审批和管理标准,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建立统一的外资管理部门,负责外资企业的注册、落地和经营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保护知识产权不力1. 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在引进外资中,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导致了大量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受到侵权,给外资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 缺乏有效的维权手段外资企业在我国市场上缺乏有效的维权手段,难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也影响了外资的引进和利用。
对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侵权成本。
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培训和引导,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市场准入限制较大1. 行业准入门槛高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受到了我国市场准入的限制,尤其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和行业,外资的准入门槛较高,限制了外资的引进和利用。
2. 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严重在一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对外资企业采取不公平的竞争手段,严重影响了外资企业在当地市场的经营和发展。
对策: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加大对外资的鼓励力度,减少准入门槛,扩大外资投资领域。
加强对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的监督和打击,确保外资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平等待遇。
结语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建立更加规范和透明的引进外资政策和制度。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e1076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7.png)
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分析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外贸大省之一,其对外贸易现状在国内外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浙江省外贸总体情况、主要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场、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对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浙江省外贸总体情况。
浙江省外贸规模庞大,2024年总进出口额超过2.3万亿人民币,占全国比重约为12%左右。
外贸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前十个月的外贸进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同时,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逐渐上升,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增加。
其次,浙江省的主要出口商品和出口市场。
主要出口商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非金属矿产品等。
其中,机电产品是浙江省出口的主力军,占比超过一半。
海洋经济也成为浙江省外贸的新增长点,海洋装备、海水养殖、海产品加工等领域出口增速较快。
关于出口市场,浙江省的出口市场多元化,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欧盟、东盟和日韩等,同时红海市场也成为浙江省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
然后,浙江省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给浙江省外贸带来一定的压力,需求疲软导致出口增速放缓。
其次,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等不确定因素给浙江省外贸带来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的风险。
同时,企业竞争力不足也是一个挑战,这需要浙江省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的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应对上述挑战,浙江省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外贸政策支持,提供更多的资金、税收优惠和市场信息支持。
其次,加强与贸易伙伴的合作,深化自贸区建设,寻求更多的出口机会。
同时,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企业竞争力。
此外,浙江省还可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如中东、非洲等,寻找更多的出口机会。
综上所述,浙江省对外贸易现状总体稳定,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要继续保持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浙江省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合作与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出口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及主要对策-123
![关于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及主要对策-123](https://img.taocdn.com/s3/m/ad674cdb76eeaeaad1f330a7.png)
关于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困难及主要对策论文摘要:宁波作为一个现代化开放城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宁波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宁波与苏州利用外资的比较,探讨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宁波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面临的重重困难及有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投资领域投资环境投资贡献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点(一)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现状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0年兴办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起,目前己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宁波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9153个,总投资371. 60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11. 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9. 6亿美元。
外商投资成为宁波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二)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特点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投资规模:外商实际投资稳步增长,尤其是2000年开始,宁波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呈现新一轮大发展的态势。
大项目投资又有新突破,2004年1 一9月份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17项。
(2)投资方式: 已由中外合资经营为主转向以外商独资经营为主。
200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合资项目520个,合作项目14个,外商独资项目达到674个。
(3) 资金投向:外商投资行业集中度仍然较高,但产业结构有所优化。
第二产业吸引了绝大多数的实际外资。
200年宁波外商投资项目共1209个,其中第一、第二产业为1154个,第三产业为45个。
与此同时,外商投资可持续发展理念日趋显现。
(4)资金来源: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近两年,日本和韩国对华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增幅明显。
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洲的德国、英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等,增长较快。
(5)地区分布:南北差距比较明显。
鄞州、余姚、慈溪、北仑、镇海等县(市)、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要大于南区的奉化、宁海、象山。
(6)引资方式:重新整合、利用民企的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正成为宁波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浙江省引进外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本文讨论了浙江省利用外资的现状,重点分析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的贡献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其成因,提出了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建议与对策。
本文认为,利用外资应“张弛有度”,不要“盲目追求”。
关键字:浙江利用外资现状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是加速中国经济开发的有效途径。
从可显示资料来看,吸引外资较多的城市大多集中于长三角洲地区,而浙江作为长江三角洲主要省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经济合作,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开放初期浙江第一家外资投资企业——中港合资西湖藤器企业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外资开始进入浙江。
20多年间,浙江利用外资从无到有,迅速发展。
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外资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外资成为浙江协调产业结构、推动浙江经济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力量、外资也促进了浙江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利用外资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浙江就业压力和人才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2012年浙江省利用外资情况(一)外商投资2012年1-9月,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7家,同比下降7.4%,合同外资金额132.9亿美元,同比下降7.8%,实际使用外资85.9亿美元,同比增长0.1%。
截至2012年9月底,全省累计共批外商投资企业50505家,合同外资金额2062.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072.5亿美元。
今年以来,浙江省利用外资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合同外资下降幅度逐渐收窄,实际外资出现拐点。
1-9月合同外资下降幅度比1-8月回落9.3个百分点;实际外资扭转下降趋势,同比实现正增长。
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有望走出低谷。
大项目占据主导,500强企业引进有新突破。
当年新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91家,其中新批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重大项目144家。
1-9月份,共批准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3家,其中新引进8家,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三产比重继续提高,产业比例趋于合理。
二产合同外资61.93亿美元,实际外资41.23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6.6%和48%。
第三产业合同外资和实际外资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2.8%和51.5%,较去年同期分别提高7.9和4.6个百分点。
其中,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科学研究等行业合同和实际外资均实现较大增幅,而房地产项目则出现较大降幅。
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调整,产业间的比例趋于合理。
欧盟、北美国家增势迅猛,日本投资有所放缓。
1-9月,欧盟国家投资新批项目29个、合同外资10.9亿美元和实际外资5.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5%、91.3%和71.9%。
北美洲国家投资新批项目135个、合同外资6.7亿美元、实际外资3.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8.6%、82.2%和18.4%。
来自日本的实际外资今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同比下降5.5%,后续态势值得关注。
二、利用外资对浙江经济的贡献(一)外资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2008年以来,浙江省遵循党中央提出的“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总体要求,围绕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在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外资经济已经成为浙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各方面因素计算,2003年外商投资经济在浙江GDP中的份额达到7.4%,比90年代初提高4.6个百分点,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7%,即在1991——2003年全省GDP年均14.4%的增幅中,约有1个百分点赖在外商投资经济的贡献。
2008年,全省现有各类外资企业2.2万家,占到全省工业企业的2.5%,吸纳社会就业占到全部的14.5%,税收总额增长26.5%,完成的进出口总额占全部的25%。
(二)外资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工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力量浙江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同时,也引入了具有符合国际经济一般发展要求的机制和体制,从而带动浙江经济加速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1、利用外资促进了浙江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浙江多数民营企业是从“草根”发展壮大的,由于经营管理水平及技术条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需要,加之对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往往做到一定阶段后会遭遇发展瓶颈。
而外资企业信息灵通、观念新颖、经营灵活,有经营多年的国际销售网络和渠道,将其在国际市场中的功效渠道、市场信息和信贷关系等带进国内,从而引入商品和服务在价格、质量、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激发浙江民营企业的竞争意识,同时将民营企业纳入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带动民营企业产品出口和“走出去”战略步伐。
2、外商投资企业的迅速扩张助推浙江新型工业化进程多年来,浙江省抓住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好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出口加工业,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在全省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统计显示,外商对浙江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
1980——2002年,直接投资于第二产业累计项目为20167个,协议金额为282.8亿元,按实际利用金额78.7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85.8%,78%和79.7%。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3675家,总资产23.99 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均为20%左右,而在90年代初期,三项比重均不过2%。
从增长速度看,1991年以来,“三资”企业的增长速度远超过国有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类型。
1990——2003年,“三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9.3%,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1%,其中国有增长13.9%,集体下降0.4%。
统计测算显示,1990——2003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外商企业工业增长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率为22.1%,即该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21%的增幅中,有4.1个百分点来自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8%上升到46.9%,外商投资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推动浙江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3、利用外资促进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的好转外资的进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客观上转变职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经营环境,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管理体制。
(三)利用外资成为浙江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推动力外资带来了一批新产品和先进技术,填补了许多技术空白,推动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发展,从而加速了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步伐。
外商对临港重要原材料工农业的投资对弥补浙江上游原材料供应、增强产业链整体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一些领域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与世界接轨的企业,他们的移动也将带动其上下游供应商的移动。
同时,外资带来的先进的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及售后服务理念、人才培养、人才管理等一系列管理经验,弥补了浙江企业家的国际经营管理知识缺口,对民营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力有重大的帮助。
(四)外资企业对外贸易成为浙江省外贸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利用外资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全球各地的一些跨国公司纷纷来浙投资,投资领域涉及机械、电子、化工、交通、医药、钢铁、食品、金融等众多领域。
跨国公司庞大的全球生产与分散体系为我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稳定和拥有巨大容量的进出口渠道,从而为外商型贸易转移的实现提供有力的全球市场条件。
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外贸对我省进出口贸易的推动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快速增长加速了我省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张。
多年以来,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占全省外贸总额的比重总体呈现持续稳定发展趋势。
2008年1-6月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7%,增幅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利税总额增长26.5%,增幅同比回落6.7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409.5亿美元,增长25.6%,增幅同比回落0.4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61.8亿美元,增长21.6%,增幅同比回落4.5个百分点。
进口147.7亿美元,增长33.2%,增幅同比提高7.9个百分点。
(五)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对人才的培养作出重要贡献1.外商投资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增加了税收。
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的逐年增加,有效扩大了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008年底,全省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215万人,与2003年相比,增长62.9%,占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的14.5%,而同期国有单位的城镇集体单位则以年均6.5%和19.7%的幅度下降。
外商投资企业对全社会就业的贡献率为28%,即在全社会从业人员7.1%的增幅中,有2个百分点来自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
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省吸纳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
外商投资企业在提高就业能力的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税收。
近年来,浙江外商投资企业税收逐年增长,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
2003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三资”企业创造利税26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从1990年的不到1%提高到18.9%,比1998年提高5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呈不断提高态势。
全部外商投资企业创造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0年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4%左右,外商投资企业为我省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2.外资企业的人才培养战略外资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了投入,采取各种管理措施设法增加产出。
第一,外资企业非常重视员工培训,通过培训可以把员工的岗位技能大步提高,并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努力造就符合本公司要求的稳定的高素质队伍,科学、系统的培训,保证了员工的能力能得到高度的开发。
第二,外资企业精心设计岗位,使员工的能力得到高度的发挥。
外资企业岗位设计的标准时“适当偏高”:工作是员工所能胜任的,但须尽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好,这样设计岗位,即使员工的能力得到超水平的发挥,也使员工因完成了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而产生一种成就感。
第三,外资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人才培养的投入有较高的产出。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组织有归属感时,才会对组织负责,必要时甚至会为组织作出必要地牺牲。
良好的企业文化论强调以企业精神、理念凝聚人,通过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工作绩效。
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较高产出。
第四,外资企业精心设计薪酬系统,增加企业对员工流动的“粘滞度”。
员工流失意味着人才微观投入的“血本无归”。
特别是那些优秀的管理人才,公司如果留不住,就要付出难以想象的昂贵代价。
据测算,仅替换雇员的物质成本就高达辞职者工资的150,而存在于公司知识员工头脑里的知识资本就更没法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