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林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5年第4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属豆科刺槐属树木,原产美国,于1877年自日本引种到我国南京,1898年又从欧洲大量引种到山东青岛一带栽植,以黄河中下游及淮河流域集中连片栽培,生长旺盛,是我国引种成功、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之一。
1949年建国后,刺槐被迅速推广,是深受群众喜爱、家喻户晓的“乡土化”老树种,尤其是在立地条件差、环境污染重的地区,刺槐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树种之一。
1刺槐的特征特性刺槐属高大落叶阔叶乔木,树高可达20m 。
树皮呈灰褐色至黑褐色,深纵裂至浅裂。
枝具托叶性针刺,小枝光滑呈灰褐色;小叶6~23枚,长1.4~5.6cm ,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
总状花序腋生,长10~20cm ,花冠白色,雄蕊10枚。
荚果扁平,长2~12cm ,呈带状长椭圆形。
种子通常褐绿色、紫褐色至近黑色,呈扁肾形。
4—6月开花,7—9月荚果成熟[1]。
刺槐系喜光树种,适宜温暖湿润气候,耐蔽荫、耐寒冷能力差。
刺槐的原产地属于湿润气候区,年均降水量为900~1600mm ,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6~7.3℃和19.0~27.0℃,全年无霜期为135~230d 。
据了解,刺槐在我国年降水量达到550~1000mm 、年平均气温7~15℃的地区,能够生长良好,且干形较通直;但是在我国年平均气温5~7℃,且年降雨量450~600mm 的地区,容易受到冻害,树干易弯曲变形,且分枝较早;而在年平均气温低于6℃,且降雨量较低(年降雨量低于450mm )的地区种植刺槐,容易发生冻害,甚至冻死[1-2]。
刺槐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湿润的粉砂土、砂壤土和壤土最适宜生长。
刺槐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含盐量0.4%以下的土壤上能够正常生长发育。
刺槐耐涝能力较差,土壤水分过多,易引发烂根和紫纹羽病;适宜的土壤水分能够促进其生长发育,树干挺直;但遇到干旱季节灌溉不及时常会导致枯梢,甚至大量死亡。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摘要介绍刺槐的特征特性,并从育苗、苗期管理、移植、抚育管理等方面总结刺槐的栽培技术,以为刺槐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刺槐;特征特性;栽培技术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性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又名洋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
树干端直,根浅,树冠浓密,一般可高达25 m,树皮多为灰褐色至黑褐色,深纵裂至浅裂。
总状花序,花期5—6月,有香气,白色,可食用。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9枚。
小枝无毛,有托叶刺。
结实早,荚果赤褐色,扁平,8—9月成熟,经冬不落,产量丰富。
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树种。
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耐水湿,抗腐朽。
刺槐材积生长旺期在15~20年以后,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保持40年以上,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常将其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和“四旁”绿化[1]。
1.2生长习性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海拔500~900 m、年平均气温5~7 ℃、年降雨量400~500 mm的地区。
刺槐根系发达,树冠浓密。
耐干旱瘠薄,在沙土、砂壤土、黏壤土、黏土甚至矿渣堆、石砾土上都能生长。
在中性土、酸性土和含盐量0.3%以下的轻盐碱土上均能正常生长。
在积水过多、通气不良的黏土地上生长不良,易烂根和枯梢,甚至成片死亡。
其萌芽力和根蘖性都很强,枝、干和根受伤后都能二次萌发生长。
1.3实践用途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盛花期间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是城市街道、公路、公园、场矿区的重要绿化树种。
刺槐多与垂柳、国槐等混交栽植。
北方地区刺槐多与盘榆、国槐、侧柏混交,以达到整个城市冬青夏绿的良好效果。
刺槐木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韧,耐水湿,可用作机械部件、桥梁构件、工具把柄、运动器材等;叶可作饲料和沤制绿肥;枝丫、树根易燃,发热量大,是上等薪炭材;木材耐磨,可作地板、农具零件、枕木等;花是上等蜜源,槐花蜜独占蜂蜜市场鳌头。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刺槐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能吸收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
刺槐的耐寒性
刺槐耐寒性强,能耐受-30℃的低温。
02
刺槐的主要特性
刺槐的主要特性
抗逆性
• 抗旱性:刺槐适应性强,具有很 好的抗旱性能。
• 抗盐碱性:刺槐可以在盐碱土上 生长,对土壤适应性较广。
• 抗寒性:刺槐在寒冷地区也能生 长,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
木材利用
建筑用材
刺槐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可用于建筑、家具等制作。
制作器具
刺槐木还可以制作各种器具,如雕刻、工艺品等。
其他用途
蜜源植物
01
刺槐花是优质的蜜源植物,可以采集刺槐花蜜,营养价值很高
。
药用价值
02
刺槐树皮、花、叶等部位均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
疗多种疾病。
园林美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刺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观赏性,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
种植技术与密度
种植技术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进行育苗。春季将土地深翻、整平, 做成宽1~1.2米的苗床,施足基肥。
密度
根据培育苗木的年限和规格不同,种植密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当年生 苗株行距以10厘米×30厘米为宜,第二年可进行移植,株行距以50厘米×80 厘米为宜。
抚育管理
浇水
• 分株繁殖:刺槐还可以通过分株 繁殖,但繁殖速度较慢。
03
刺槐的栽培技术
种子收集与处理
种子收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刺槐树作为母树,9~11月间采收 成熟种子,晾干后储存备用。
种子处理
将储存的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1~2天,捞出后堆放,覆 盖塑料薄膜,每天搅拌1~2次,并适量浇水,以保持湿度。 约7天后,种子大部分露白,即可播种。
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
THANK YOU.
刺槐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旱、耐盐碱,在各种气候条 件下都能生长良好。
刺槐的生长环境
温度要求
刺槐生长需要年平均气温在8~14℃之间的气候条件,耐寒性强,能够在30℃的低温下生存。
土壤要求
刺槐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种类型的土壤中生长,但最好生长在土层 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
刺槐的应用场景
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的效果评估
生长速度
通过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 术,刺槐的生长速度得到了显 著提升,树高、直径等指标均 比传统种植方式有明显增加。
产量和质量
采用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 术,刺槐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 了显著提升,有效提高了木材
的品质和观赏价值。
环境效益
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还 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少 了水资源浪费,降低了环境污 染,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04
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 应用
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的实际应用
适用范围
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适 用于刺槐种植区,特别是北方 干旱和水源充足地区的刺槐种
植。
实际操作
刺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包括 截干、整地、栽植、浇水、管理 等环节,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和刺 槐生长状况进行调整。
技术更新
随着刺槐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刺 槐秋冬季节截干栽植技术也在不断 更新和改进,以提高刺槐的产量和 品质。
生长速度快
截干栽植技术能够减少树体水分蒸发,防止 苗木失水,从而提高刺槐的成活率。
通过截干栽植技术,刺槐能够在短时间内形 成新的树冠,从而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 生长速度。
适应性强
经济效益高
截干栽植技术不受刺槐品种和土壤条件的限 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培技术
汇报人:
日期:
• 刺槐的特征特性 • 刺槐的栽培技术 • 刺槐的养护管理 • 刺槐的应用价值 • 刺槐的栽培前景及挑战 • 其他相关问题及研究展望
目录
01
刺槐的特征特性
植物学特征
刺槐是一种属于豆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 ,通常生长在北半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 区。
刺槐的果实为荚果,扁平,呈褐色至赤 褐色,成熟后开裂。
移栽方法
采用穴栽或沟栽的方式进 行移栽,注意控制移栽密 度和深度。
定植管理
在刺槐定植后,及时进行 浇水、除草、施肥等管理 工作,促进刺槐的生长和 发育。
03
刺槐的养护管理
浇水与排水
浇水原则
根据刺槐的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 ,制定合理的浇水计划,保证土 壤湿度适中,有利于刺槐的生长
。
浇水量
根据刺槐的种类、生长状况和土壤 湿度等因素,确定每次浇水量,避 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治措施。
气候适应性
刺槐在干旱、寒冷地区生长受 限,需要在这些地区采取特殊 的栽培措施。
繁殖难度
刺槐扦插繁殖较难,需要采用 播种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市场竞争
随着绿化市场的竞争加剧,刺 槐栽培需要提高品质和特色以
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06
其他相关问题及研究展望
相关问题探讨
01 02
刺槐的生态适应性
造林绿化
刺槐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是很好的 造林绿化树种。在山区、丘陵、平原 等地均可种植,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 境。
生态价值
防风固沙
刺槐的根系发达,能有效地固定 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它 的枝叶茂密,能够阻挡风沙,保 护土壤。
净化空气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拓展刺槐的应用领域
除了传统的木材利用外,可以拓展刺槐在生 态修复、园林绿化等领域的应用。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刺槐的花为白色或淡黄色 ,具有香气,花柄比较长 ,花朵大小不等。
刺槐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意义
01
02Βιβλιοθήκη 0304刺槐的木材坚硬耐腐,可以用 于建筑、家具等方面。
刺槐的花和果实含有丰富的营 养成分,可以作为食品和饲料
。
刺槐的根系发达,能够固定土 壤,防止水土流失,对改善土
壤质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刺槐在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改善环境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
原产于北美洲,现在 已经被广泛引种到亚 洲、欧洲和北非等地 。
刺槐的分类与特点
刺槐根据其生长习性的不 同,可以分为落叶乔木和 灌木两个品种。
落叶乔木的刺槐树高可以 达到10-20米,树皮为灰 褐色,有纵裂纹。
刺槐的叶子为羽状复叶, 叶子形状为卵形或卵状披 针形,长度在7-15厘米之 间。
刺槐的果实为荚果,扁平 ,呈串珠状。
刺槐树叶可以作为饲料原料,适用于饲养牲畜和家禽。
中药材
刺槐树皮和树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的功效,可以作为中药材使 用。
06
总结与展望
对刺槐特征特性的总结回顾
刺槐的形态特征
刺槐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纵裂。小枝无毛, 有托叶刺。
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刺槐适应性强,生长快,耐干旱、瘠薄,具有很强的抗逆性。
作用。
02
刺槐的形态特征
刺槐的树形特征
01
02
03
树形高大
刺槐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 木,树皮灰褐色,表面有 纵向裂纹。
分枝多
刺槐的分枝较多,树冠呈 伞形或圆锥形。
刺槐生长特征与栽培技术
园艺园林 442023.01刺槐生长特征与栽培技术郑晓宁(抚顺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辽宁 抚顺 113000)植株东西冠幅为1.96米,南北冠幅为1.71米,植株高度为1.87米,叶层厚度为1.20米。
第七区对照组植株东西冠幅为3.38米,南北冠幅为3.09米,植株高度为4.27米,叶层厚度为0.86米。
可以看出,荔枝树在经过回缩修剪之后,其冠幅无论是从南北向比较还是从东西向比较,都有递减的趋势,且都不如对照组大。
其生长高度也存在一定差异,2月份修剪的植株生长高度最高,2~7月荔枝树的生长高度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减小,和对照组相比高度较矮。
其叶层厚度也各不相同,3月份的植株拥有最厚的叶层,生长时间越长,叶层厚度越大,且比对照组厚度大。
从以上数据看出,对荔枝树进行回缩修剪之后,植株的行间与株间不再紧密交叉,树冠拥有较好的通风性与采光,修剪后树冠紧凑,叶层厚度增加,增强了荔枝树势。
2.2 不同回缩修剪的时间对密闭荔枝树次年成花挂果产量的影响第一区荔枝树的成花株率为75%,成花率为84.2%,好果率为95.3%,可溶固形物率为18.3%,单果重18.9克,可食率为70.7%,单株产量为16.7公斤。
第二区荔枝树的成花株率为100%,成花率为72.3%,好果率为90.4%,可溶固形物率为17.7%,单果重18.7克,可食率为71.1%,单株产量为20.3公斤。
第三区荔枝树的成花株率为75%,成花率为76.9%,好果率为90.4%,可溶固形物率为17.0%,单果重19.5克,可食率为71.5%,单株产量为17.5公斤。
第四区荔枝树的成花株率为50%,成花率为71.6%,好果率为80.5%,可溶固形物率为16.8%,单果重18.9克,可食率为69.5%,单株产量为15.1公斤。
第五区荔枝树的成花株率为25%,成花率为19.7%。
第六区荔枝树的成花株率为0%,成花率为0%。
第七区对照组荔枝树的成花株率为75%,成花率为61.5%,好果率为75.6%,可溶固形物率为16.9%,单果重16.2克,可食率为70.2%,单株产量为25.9公斤。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刺槐的花、叶、树皮等部位具有药用价值,可开发为中药材和保健品。
生态旅游
刺槐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可开展生态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刺槐的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遗传育种
生态平衡
加强刺槐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培 育适应性更强、生长更快、材质更优的新品 种。
在刺槐的种植和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生 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防止生态破坏和生 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刺槐的树皮、叶和花等部位具有药用价值,可治疗多 种疾病,如感冒、咳嗽、急性胃肠炎等。
刺槐的木材坚韧耐腐,可作建筑、家具、车辆和器具 等用材。
刺槐还是优良的蜜源植物,可提取刺槐蜜,具有独特 的香味和营养价值。
02
刺槐的特征特性
刺槐的形态特征
树冠浓密
01
刺槐的树冠浓密,树皮表面有明显的白色斑点,树叶为羽状复
栽植技术
在春季或者秋季进行栽植,选择健 康的苗木,栽植时要保证苗木直立 、根系舒展,栽植后要及时浇水。
抚育管理
栽植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包括浇水 、施肥、除草、修剪等多项措施, 以保障刺槐的生长。
04
刺槐的病虫害防治
刺槐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锈病
刺槐的叶片和嫩枝易感染锈病,导致叶片提早脱落。防治方法:剪除病枝并集中 烧毁,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
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病虫害,保障苗木健康生长。
肥水管理
适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并控制灌溉量,以 促进苗木根系发达。
修剪整形
根据需要,可以对苗木进行修剪整形,提 高观赏价值。
刺槐的造林技术
造林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光照充 足的地块进行造林。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性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又名洋槐,为蝶形花科刺槐属落叶乔木。
树干端直,根浅,树冠浓密,一般可高达25m ,树皮多为灰褐色至黑褐色,深纵裂至浅裂。
总状花序,花期5—6月,有香气,白色,可食用。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7~19枚。
小枝无毛,有托叶刺。
结实早,荚果赤褐色,扁平,8—9月成熟,经冬不落,产量丰富。
生长快,是世界上重要的速生树种。
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耐水湿,抗腐朽。
刺槐材积生长旺期在15~20年以后,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可保持40年以上,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常将其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和“四旁”绿化[1]。
1.2生长习性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的生长环境为海拔500~900m 、年平均气温5~7℃、年降雨量400~500mm 的地区。
刺槐根系发达,树冠浓密。
耐干旱瘠薄,在沙土、砂壤土、黏壤土、黏土甚至矿渣堆、石砾土上都能生长。
在中性土、酸性土和含盐量0.3%以下的轻盐碱土上均能正常生长。
在积水过多、通气不良的黏土地上生长不良,易烂根和枯梢,甚至成片死亡。
其萌芽力和根蘖性都很强,枝、干和根受伤后都能二次萌发生长。
1.3实践用途刺槐树冠高大,叶色鲜绿,盛花期间绿白相映,素雅而芳香,是城市街道、公路、公园、场矿区的重要绿化树种。
刺槐多与垂柳、国槐等混交栽植。
北方地区刺槐多与盘榆、国槐、侧柏混交,以达到整个城市冬青夏绿的良好效果。
刺槐木材属硬杂木,材质重而坚韧,耐水湿,可用作机械部件、桥梁构件、工具把柄、运动器材等;叶可作饲料和沤制绿肥;枝丫、树根易燃,发热量大,是上等薪炭材;木材耐磨,可作地板、农具零件、枕木等;花是上等蜜源,槐花蜜独占蜂蜜市场鳌头。
嫩叶及花可以直接作为蔬菜食用,种子榨油可作肥皂原料[2]。
2栽培技术2.1育苗2.1.1种子育苗。
育苗方法:①采种。
秋季刺槐荚果由绿色变为赤褐色,荚皮变硬呈干枯状,即可采种。
刺槐的特点及其种植技术
刺槐有一定的耐旱性,但喜欢 湿润的土壤环境。
刺槐的分布范围
• 刺槐原产于美国东部地区,现在中国黄淮流域和东北、 华北、西北及西南各地都有栽培。
02
刺槐的观赏价值
刺槐的观赏部位
01
02
03
花朵
刺槐的花朵是美丽的白色 和紫色,非常具有观赏价 值。
叶子
刺槐的叶子形状和颜色也 很具观赏性。
树形
刺槐的树形高大,树冠茂 盛,形成很好的遮荫效果 ,适合公园、街道等公共 场所种植。
刺槐的特点及其种 植技术
2023-11-06
目录
• 刺槐的基本特点 • 刺槐的观赏价值 • 刺槐的经济价值 • 刺槐的种植技术 • 刺槐的用途和前景
01
刺槐的基本特点
刺槐的形态特征
刺槐是一种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 具纵裂纹。
刺槐的叶子是羽状复叶,叶片卵形或 卵状披针形,小叶数量多,呈椭圆形 或长卵形,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宽楔 形或圆形,有时偏斜,上面无毛,下
刺槐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用来制作食品和饲料 。此外,刺槐种子还可榨取油料,用于制作润滑剂、涂料等 。
04
刺槐的种植技术
刺槐的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刺槐可以通过播种方式进行繁殖。首先,选择优良的刺槐种子,在春季或秋季进 行播种。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耕、施肥并浇水,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扦插繁殖
刺槐也可以通过扦插方式进行繁殖。选择健康的刺槐枝条,剪切成15-20厘米的 插条,插入土壤中,保持湿度和温度适宜,促进生根。
刺槐花蜜甜润可口,可用于制 作糕点、饮料等食品,是一种
天然的食品添加剂。
蜜酒制作
刺槐花蜜还可用作酿造蜜酒的 原料,生产出具有特殊风味的
刺槐的种植技术
刺槐的种植技术简介刺槐,学名为Robinia pseudoacacia,是豆科刺槐属下的一种落叶乔木。
刺槐常被用于城市绿化、林草防护、水土保持等方面。
刺槐的树形优美,树皮呈深灰色,树冠疏松,枝叶繁密,芳香。
土壤要求刺槐耐寒,但对土壤要求较高。
刺槐喜欢疏松、肥沃、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
刺槐对酸性土壤不适应,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8.5。
对于过于酸性的土壤,应当在种植前进行石灰化处理。
同时,刺槐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对于过于阴暗的环境,刺槐不易生长。
水分要求刺槐对水分要求较高,但对于耐旱性较强。
刺槐的生长期长达六个月以上,整个生长期都处于生长状态,因此对水分的需求较多。
刺槐在种植初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也不能过度浇水,以免导致根系腐烂。
在刺槐成长之后,可以适当减少浇水的次数,但也应保证土壤不过于干燥。
温度要求刺槐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树种,能够耐受低温,在-20℃的极端环境下也能够生长。
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高温和干旱对刺槐的影响。
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高温环境会导致树叶萎蔫、发黄,影响生长。
光照要求刺槐对光照的要求较高,生长在光线充足、遮阴少的环境中效果最好。
刺槐长期处于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效果不如单面光照。
同时,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应定期对树冠进行修剪,以便树体顶部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照。
种植方法种子繁殖刺槐可以通过种子繁殖的方法进行种植。
在种植季节(春、秋季),将刺槐种子采摘出来,浸泡在清水中24小时。
种子表面干燥后,将种子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上,掩土厚度以不超过种子直径的两倍为宜。
水能透过表层土壤浇灌,注意不能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15-20天后,刺槐种子便可发芽。
扦插繁殖刺槐也可以通过扦插繁殖的方法进行种植。
在秋季或春季,将刺槐的茎条剪下来,切口处处理成45度斜面,插入培养好的营养土中。
保持土壤水分和通风,不过度浇水,约1个月后,刺槐茎条就可以生根成活了。
生长管理肥料管理刺槐的生长期较长,因此需要适量施肥。
刺槐栽培技术
282023.7多少而定。
埋藏时,先在沟底铺一层湿沙,将浸泡完毕的成捆的插穗平摆在沟底,用湿沙覆盖一层,然后再摆第二层。
当插穗放置到距地面10厘米左右时,用湿沙填平,地面上堆成屋脊状。
在埋插穗时,要每隔一定距离插一个秸秆孔,作为通气孔。
5.2 营养钵育苗营养钵育苗也是当前林业育苗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成活高、成苗速度快、节省种子、延长造林时间等优点,营养钵苗主要用来进行雨季造林和困难立地造林。
配制营养土,将培养土基质材料粉碎,用筛子把土块、石块、草根筛出,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基质材料进行混合,然后进行装营养钵作业。
营养钵育苗可以先装营养钵,再把处理好的种子进行播种,每个钵里可以放2~3粒,然后再覆一层土;也可以边装营养钵,边栽植一年生幼苗。
把装好的营养钵要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苗床上,然后进行浇水,浇水一定要浇足浇透。
6 苗期管理6.1 浇水播种后,要随时注意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保持土壤湿润,保证苗木生长需要的水分。
6.2 间苗当苗木出齐后,为保证培育出优质苗木,可进行间苗作业。
间苗根据幼苗的密度、生长速度及有无病虫害等情况,可进行1~2次间苗。
6.3 中耕除草在每次浇水或降雨后,当土壤表层出现板结时,可进行中耕,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伴随着中耕,可进行除草作业。
除草要掌握除小除了的原则,根据苗木的不同特性和生长状况,可用人工、机械和除草剂等方式进行除草。
6.4 施肥为了提高苗木质量,保证苗木生长期内的养分供应,根据土壤情况、树木生长状况、苗木密度等因素合理地进行追肥。
苗木生长期间,要时刻注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5 病虫害防治苗木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茎腐病等病害,防治药物有百菌灵、波尔多液、代森锌等,虫害主要为地下害虫、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类,防治药物有敌百虫、辛硫磷乐果、吡虫啉等。
如发生病虫害,根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治。
6.6 苗木越冬防寒苗木越冬防寒措施主要有浇防冻水、埋防寒土、搭防风障等。
刺 槐 的 育 苗 方 法
刺槐的栽植技术摘要:刺槐生长迅速,木材坚韧,纹理细致,有弹性,耐水湿,抗腐朽,是重要速生用材树种。
萌蘖力特强,根系发达,具根瘤,有一定的抗旱,抗烟,耐盐碱能力,是西北华北等地区优良的保持水土,防范固沙,改良土壤和“四旁”绿化树种,它的枝叶是很好的燃料,饲料,肥料。
花芳香,是很好的蜜源植物,由于用途广泛,适应性强,育苗造林容易,是植物造林的优良树种。
关键词:刺槐栽植育苗引言:原产北美,现欧亚各国广泛栽培,19世纪末先在中国青岛引种,后渐扩大栽培,目前已遍布全国各地,尤以黄.淮流域最常见,多植于平原及低山丘陵。
1.刺槐的生物学特性1.1主要形态特征刺槐,又叫洋槐,落叶乔木,大树高达15~20米,胸径30~60厘米,最大的刺槐高可达25米以上,胸径1米多,小枝无顶芽,“之”字型曲折生长,木质部蛋淡黄色。
髓软,白色,横断面圆形。
枝条上的托叶变为刺,在幼树及萌芽上的刺较大,也比较长;刺的大小和质地硬软,因类型和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
1.1.1芽芽小,隐藏在叶柄的基部,叶痕宽三角形或三裂状。
1.1.2花蝶形花,总状花序,多腋生在一年生小枝中下部的叶柄基部。
花两性,花冠洁白,有香气,基部有黄点。
1.1.3果实荚果长4~10厘米,扁平,沿腹线有窄翅。
种子黑色,黄色具有褐色花纹或褐色。
1.1.4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窄椭圆或卵形,先端钝圆,微有凹缺或突出的小尖。
1.2刺槐的习性较喜干燥而凉爽气候,在年均温8~14度,年雨量500~900毫米地带生长最好,可生长成高大通直的乔木而且生长速度很快,尤以空气湿度较大的沿海地区生长更加。
2.刺槐的适应性2.1对气温的适应刺槐是温带树种,不耐寒冷,也不耐高温高湿,但是它对气温又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年均温14度以上,年雨量900毫米以上地区生长速度虽快但树干易弯曲,主干低短;再年均温5~7度以上年降雨量在400~500毫米以上的地区也能长成乔木,但幼苗在1~3年生枝条常受冻害,而在年均温5度以下,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地区其地上部分年年受冻死亡,每年重新萌发新枝,故不能长成乔木只呈灌木状,也不能正常开花结实,只在小气候好的地点而且在人工管理照料下才能长成乔木。
绿化树种刺槐
刺槐适应能力强,生长迅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生长,为城市绿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04
刺槐的种植技术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选址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排水良好的地点进行刺 槐种植。
整地
深翻土地,清除杂草和石 块,保证土壤疏松和适宜 的湿度。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量 施入有机肥或复合肥,以 增加土壤肥力。
刺பைடு நூலகம்的分布区域
刺槐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东部地区,从加拿大到美国的新墨 西哥州都有分布。
在中国,刺槐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省份,如山东、 河南、河北、江苏等地。
刺槐的特点
刺槐是一种高大的乔木,树高可达 30米,树冠大,呈伞形。
刺槐的花朵是白色的,有香味,每 年5-6月开花。
它的叶子是羽状复叶,有11-25片小 叶,呈卵形或椭圆形。
果实
刺槐的果实为荚果,扁平,呈串珠 状,成熟后颜色为深褐色。
刺槐的生长习性
生长环境
刺槐原产于北美洲,现在在中国黄河流域及以南地 区都有栽培。
生长特点
刺槐是阳性树种,喜光、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根系 发达,适应性强。
生长条件
刺槐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较好,耐 寒、耐旱、耐瘠薄。
刺槐的繁殖方式
绿化树种刺槐
2023-11-05
目 录
• 刺槐概述 • 刺槐的生物学特性 • 刺槐的绿化价值 • 刺槐的种植技术 • 刺槐的病虫害防治 • 刺槐的应用案例
01
刺槐概述
刺槐简介
刺槐是一种常见的 绿化树种,也被称 为洋槐或刺槐树。
刺槐原产于北美洲 ,现在在中国也有 广泛栽培。
它属于豆科刺槐属 ,是一种落叶乔木 。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刺槐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刺槐是一种常见的耐旱、耐瘠薄土壤的乔木,也是一种重要的绿化树种。
下面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刺槐的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
一、刺槐的特征特性:1.外貌特征:刺槐是一种高达10-25米的大乔木,树皮灰褐色。
树冠呈不规则椭圆形,枝条粗壮,树冠广展,常常能够遮蔽大面积的阳光。
2.叶片特征:刺槐的叶片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革质,宽卵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有倒钩状小尖刺,叶色深绿。
3.花朵特征:刺槐花朵为白色,花序为穗状,花朵开放在5-7月间。
4.果实特征:刺槐的果实为褐色的荚果,果长5-10厘米,成熟后果皮干缩,果实内含有多颗长而扁平的种子。
5.生长环境适应性强:刺槐适应性很强,可以生长在干旱、瘠薄、盐碱等贫瘠的土壤环境中,对于干燥和光照条件的要求较低。
二、刺槐的栽培技术:1.土壤选择:刺槐喜欢生长在中性或稍微酸性的土壤中,较适宜于石灰性土壤。
对于土壤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最好避免高含盐或酸碱性土壤。
如果土壤贫脆,可在栽种前进行土壤改良。
2. 营养要求:为了刺槐的正常生长,可以在栽植时施加基肥。
一般情况下,每亩用10-15kg的腐熟有机肥,同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磷肥、钾肥和微量元素,以保证刺槐的营养需要。
3.种植方式:可以选择树苗栽种或播种的方式进行繁殖。
树苗的栽植最好在秋季进行,一般苗木的高度为1.5-2米。
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播种的深度为种子宽度的2-3倍,保持土壤湿润,发芽期约为10-15天。
4.管理方法:喷草剂进行泡水后,喷洒在树旁边的土地上,以保持树周围的土壤湿润。
同时也可以加强除草工作,定期修剪树冠,以促进刺槐的分枝和树势的健壮。
在干旱季节,刺槐对水分需求较大,需要适时浇水。
5.病虫害防治:刺槐主要的病虫害有刺槐星天牛、叶螨、叶瘿蚜等,可以定期喷洒适合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以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刺槐种植方法和养护
刺槐种植方法和养护1. 简介刺槐是一种落叶乔木植物,属于豆科植物。
它生长迅速,耐旱、耐寒、耐盐碱,而且具有很高的草原恢复能力。
因此,刺槐被广泛应用于生态修复、园林绿化以及经济林种植等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刺槐的种植方法和养护。
2. 刺槐种植方法2.1 环境选择刺槐适合在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上生长。
理想的土壤是疏松、肥沃的壤土,pH 值在6.0 ~ 8.0之间。
刺槐对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各类土壤上生长,包括沙质土、砾石土等。
但是,要避免在酸性土壤上种植刺槐。
2.2 播种和定植刺槐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法。
播种是常用的繁殖方式。
播种一般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来确定。
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利用砂纸轻轻磨擦种子表面,以促进发芽。
播种后,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细土,然后轻轻压实。
保持土壤湿润,避免过湿或过干的情况。
定植刺槐的时间一般在秋季或春季。
准备好苗木后,先挖好栽植坑,栽植坑的大小要根据苗木的根系来确定。
将苗木放入栽植坑中,使根系略微向外伸展,然后填土,并轻轻拍实。
栽植后,要及时浇水。
2.3 刺槐的修剪刺槐可进行定期修剪,有助于塑造树冠形态和促进植株生长。
修剪一般在冬季进行,去除枯死、病虫害受损的树枝,并进行必要的疏枝,以增加光照和空气流通。
修剪时应注意不要过度修剪,以免影响植株的生长。
3. 刺槐的养护3.1 浇水刺槐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刚栽植后的刺槐,需要经常浇水来确保其生长。
每次浇水应充分湿润整个根区域,但要避免过度浇水,以防止根部积水。
夏季的高温天气,浇水应加大次数,保持土壤湿润。
3.2 施肥刺槐喜欢肥沃的土壤,因此在生长季节适当施肥可以促进其生长。
可以使用有机肥或化肥进行施肥,每年施肥2-3次。
施肥时要均匀撒布在整个根区域,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浇水以促进养分的吸收。
3.3 防治病虫害刺槐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刺槐蚜、刺槐毛虫等。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很重要。
刺槐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刺槐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刺槐又称洋槐、德国槐。
刺槐枝丫和树根易燃,火力旺,发热量大,烟少,着火时间长,是上等薪材,是发展薪炭林的好树种。
刺槐叶是很好的饲料、无论是鲜叶还是枯落叶,都为牲畜所喜食。
刺槐还是很好的蜜源植物,著名的“槐花蜜”就是蜜蜂采集刺槐花蜜酿成的。
我国栽培的有无刺槐(又称无刺洋槐)、伞刺槐(又称球冠无刺槐、伞槐、朝鲜槐、伞洋槐)和红花刺槐三个变型。
山东等地还选育出箭杆刺槐、细皮刺槐、瘤皮刺槐等三个优良品种用于造林。
刺槐耐干旱瘠薄,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较好,在湿润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黄土高原、河滩、河堤、渠道边、院内村边生长最快,在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常引起烂根、枯梢以致死亡。
刺槐喜光,不耐庇荫。
萌芽能力和根蘖能力都很强。
浅根性树种,侧根发达,在风口易发生风倒、风折。
应采用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及鱼鳞坑整地。
带干栽植以芽苞刚开放时造林成活率高;截干造林,以秋冬季造林效果最好,成活率高,生长快,干形好。
截干高度以不超过3cm为宜,萌条少,生长旺盛。
栽植不宜过深,一般比原土痕高出3~5cm。
刺槐第一侧芽萌枝力弱,往往由第二或第三个侧芽萌发出旺枝,导致枝叉多,干形弯曲。
因此,刺槐的造林密度要比其它阔叶树稍大些,以促进树高生长,提早郁闭,培养优良干形。
造林密度要根据林种、立地条件和营林精细程度灵活掌握。
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一般每公顷要栽植5000株以上。
生产实践证明,刺槐混交林生长量大、病虫害少。
以带状混交较好,刺槐2~6行,其它树种4~6行。
混交树种有侧柏、华山松、杨树、臭椿、旱柳、苦楝、白榆、紫穗槐等。
栽植后要进行幼林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锄草、扩穴培土、踩穴、清淤、抹芽修枝、间苗等。
据介绍,栽后3年抚育6次,第一年3次,第二年2次,第三年1次,与不抚育的幼林相比,树高生长量和保存率大50%左右,胸径生长量大近80%。
抹芽是培养优良干形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截干造林的幼林更为重要。
刺槐的栽培技术及退耕中的应用
引言刺槐原产自美国东部的阿伯齐亚山脉和奥萨克审美在欧洲,非洲,日本等地都有栽培,1601年由法国的宫廷园艺师鲁宾尹总到法国的宫廷庭院进行种植栽培,中国驻日本富士张鲁生先生在1877~1878年的时候,将刺槐种子带回南京进行种植,同时将其取名为名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刺槐只是作为家庭观赏性的品种,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到了1897年德国入侵山东半岛以后,以德国引进刺槐,将其种植在济州岛铁路的两侧,由于刺槐来自国外,所以又被人称为洋槐或者德国槐,到了民国时期刺槐作为行道树,在北京开始种植。
1.刺槐的应用价值1.1生态景观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树冠,鲜亮的颜色,以及开花时节,绿白相间,素雅芬芳的优势。
此外作为绿化树种被广泛应用于各大矿区荒山作为绿化植被,通常情况下与垂柳国槐等树种进行混合栽培,在一定程度上对公路绿化,而且使得植被样式更加丰富。
1.2改良土壤刺槐属于浅根性树种,这种树种侧根发达,具有较强的萌芽距离,地表30~50厘米之间,通常情况下能够发出多根粗壮的侧枝,树根深度可以达到1~4米,甚至能够达到6~8米,对于刺槐的来说,通常这种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呈现的是网状结构。
1.3经济用途在对于木质的加工方面,此外凭借着自身坚硬的天然木材以及好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各种矿井中,此外由于刺槐的果皮树叶含有丰富的植物胶原蛋白,能够作为各种家畜的营养饲料,刺槐的树叶花蜜被作为优秀的鲜花蜜源,受到了广大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2.刺槐的栽培技术2.1育苗采用刺槐种子采收育苗法则来进行刺槐的育苗,具体的播种方法首先就是秋季采收,播种在秋季采收时节,刺槐的种皮颜色从一种绿色逐渐变为一种赤褐色,而且它的皮质坚硬,同时种子呈现着一种干枯状,在这种干枯状态下需要进行秋季采种,在刺槐采收播种的整个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刺槐种子的使用性,通常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对刺槐果树种皮进行刺槐包皮,进一步将刺槐果皮果粒等部分去除,其次方法就是脱水浸种后的催芽,对于大叶刺槐来说由于其树的皮较厚而且比较坚硬,所以它的透水性非常差,在刺槐进行秋季播种前就需要对刺槐树种种皮进行脱水浸种后对催熟发芽进行处理。
刺槐的特性栽培技术及作用
刺槐的特性\栽培技术及作用作者:王国利来源:《绿色科技》2010年第04期摘要:刺槐又名洋槐,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
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
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
刺槐花可食用。
概述了刺槐的特性、人工栽培技术及开发应用现状。
关键词:刺槐;人工栽培技术;开发应用现状中图分类号:S792.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4-0080-031 引言刺槐原产美国东部的阿柏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脉一带,欧洲、非洲、日本均有栽培。
1601年由法国宫廷园艺师鲁宾引种到法国宫廷庭院种植。
1877~1878年,中国驻日本副使张鲁生先生将刺槐种子带回南京种植,取名“明石屋树”,当时只作庭院观赏,很少有人知晓。
1897年,德国入侵山东半岛以后,从德国引种刺槐并在胶济铁路两侧大量种植。
因刺槐这一物种来自国外,故常被人们称为“洋槐”或“德国槐”。
刺槐于民国时期作为行道树开始在北京种植,1949年建国后,刺槐被迅速推广开来。
目前在我国,刺槐栽培面积已达150万hm2,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家喻户晓的“乡土化”了的老树种了,并出现了不少地方栽培类型。
其栽培空间已扩大至北纬23°~46°、东经86°~124°范围内的28个省(市、自治区)。
2 刺槐的特性刺槐系属落叶阔叶乔木,树高最高可达30m,最大胸径达110cm。
树皮深纵裂至浅裂,灰褐色至黑褐色。
小枝光滑,无顶芽,具柄下芽。
小叶7~25枚,长1.5~5.5cm,窄椭圆形或卵形,质地薄,两面平滑无毛,对生或近对生,全缘,有小托叶。
在总叶柄基部常有2个大小、软硬不等的托叶刺。
蝶形花,腋生总状花序长10~20cm,花冠白色,有清香气,花序轴细而下垂,雄蕊10枚。
荚果扁平、带状长椭圆形,长4~10cm,沿腹缝线有窄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叶还是枯落叶,都为牲畜所喜食。刺槐还是很好的蜜 源植物,著名的“槐花蜜”就是蜜蜂采集刺槐花蜜酿成 的。我国栽培的有无刺槐(又称无刺洋槐)、伞刺
槐(又称球冠无刺槐、伞槐、朝鲜槐、伞洋槐)和红花 刺槐三个变型。山东等地还选育出箭杆刺槐、细皮刺槐、 瘤皮刺槐等三个优良品种用于造林。刺槐耐干旱
.6%。
果树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混交树种有侧柏、华山松、杨树、臭椿、旱柳、苦 楝、白榆、紫穗槐等。栽植后要进行幼林抚育,主要包 括松土锄草、扩穴培土、踩穴、清淤、抹芽修枝、
间苗等。据介绍,栽后3年抚育6次,第一年3次,第二年 2次,第三年1次,与不抚育的幼林相比,树高生长量和 保存率大50%左右,胸径生长量大近80
%。抹芽是培养优良干形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截干造林的 幼林更为重要。据调查,截干造林后适时抹芽,保留一 个萌条的比不抹芽的树高大50%,地径大55
瘠薄,在石灰性土壤上生长较好,在湿润排水良好的低 山丘陵、黄土高原、河滩、河堤、渠道边、院内村边生 长最快,在积水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常引起烂根
、枯梢以致死亡。刺槐喜光,不耐庇荫。萌芽能力和根 蘖能力都很强。浅根性树种,侧根发达,在风口易发生 风倒、风折。应采用窄幅梯田、水平阶、水平沟、
反坡梯田及鱼鳞坑整地。带干栽植以芽苞刚开放时造林 成活率高;截干造林,以秋冬季造林效果最好,成活率 高,生长快,干形好。截干高度以不超过3cm为
宜,萌条少,生长旺盛。栽植不宜过深,一般比原土痕 高出3~5cm。刺槐第一侧芽萌枝力弱,往往由第二或第 三个侧芽萌发出旺枝,导致枝叉多,干形弯曲
。因此,刺槐的造林密度要比其它阔叶树稍大些,以促 进树高生长,提早郁闭,培养优良干形。造林密度要根 据林种、立地条件和营林精细程度灵活掌握。营造
水土保持林、薪炭林,一般每公顷要栽植5000株以上。 生产实践证明,刺槐混交林生长量大、病虫害少。以带 状混交较好,刺槐2~6行,其它树种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