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电影票价变化史看电影行业的发展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作者:张欣怡来源:《艺术殿堂》2018年第09期【摘要】中国电影的历史,自拍摄《定军山》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多年里,中国电影发生了跌宕起伏的变化。
从开始的萌芽尝试,到之后的变革发展、再到如今的趋于成熟,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各个电影人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接下来我将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各个阶段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国电影的发展迄今为止,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电影伴随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巨大变动,也产生了各种矛盾和冲突,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转型。
而电影是经济和文化作用的共同结果,中国现代经济薄弱和古遗文化深厚这一特点,同样也对中国电影起着规定性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使大家了解中国电影发展历程,我根据电影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它分成了九个发展时期。
1、尝试探索时期(1905-1927)中国电影初次萌芽是在1905年《定军山》拍摄完成上映,中期1923年《孤儿救祖记》上映,后期1927年大量影片公司纷纷成立。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初期先驱者们对这个新鲜事物既喜爱又陌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着手电影拍摄活动,既没有明确的艺术目的,更说不上清晰的经营方针。
后期影片作为作为由企业来经营的艺术、从而自觉地制定电影经营方针和艺术追求目标,成为电影人的核心观念,影片公司也相继纷纷成立。
2、商业竞争时期(1928-1931)这一时期是从1928年起,至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止。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导致国共两党的分裂。
1928年,北洋政府垮臺,国民党建立南京政府,政治上的大变动,更加剧了经济的动荡和社会的不安。
首先,从电影自身的属性来看,盈利赚钱是电影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铁定法则,而恶化了的环境,导致公司经营者短效应观念不断加剧。
其次,在动荡的环境下,大众社会心理的诱导之下,电影消遣、解闷的娱乐功能被强调出来。
3、变革时期(1932-1937)1932年是著名的“一二八”事变发生的时期,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
2024年在线电影票务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在线电影票务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线电影票务市场作为互联网电商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对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的规模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的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
2. 市场规模的历史发展在线电影票务市场起源于2000年代初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互联网购买电影票。
起初,该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的推出和用户对电影消费的不断增加,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的规模已超过百亿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 市场规模的现状目前,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根据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的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在线电影票务平台通过与电影院的合作,将电影票销售和服务整合到一起,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购票体验。
用户只需通过手机APP或网站,就可以轻松浏览电影信息、选择座位并购买电影票。
与传统购票方式相比,线上购票具有以下优势:•方便快捷:用户无需排队购票,只需几步操作就可完成购票。
•多样选择:在线电影票务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电影资源和多家影院的票务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优惠活动:在线电影票务平台经常推出各种优惠活动,如团购、折扣、特价票等,为用户提供更优惠的购票体验。
4. 市场规模的未来趋势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未来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的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以下是未来市场发展的几个趋势:4.1 移动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在线电影票务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
更多的用户通过手机APP购买电影票,提高了用户购票的便捷性和体验度。
4.2 电影消费升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消费呈现出升级趋势。
用户对院线电影的需求不再局限于大片,对于质量和内容更高的影片也有一定的需求。
中国电影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电影的历史和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审查制度逐渐放松到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也让世界各国瞩目。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探讨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历史:从默片到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
当时一些私人影院开业,使得国产电影得以在本土拍摄和展示。
最早期的中国电影大多为默片,这也造成了中国电影在技术方面的短板。
到20世纪30年代,声音技术得到了应用,电影开始有了声音,但中国电影缺乏专业电影人。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化建设,拥有了一批专业人才和先进的设备。
这一时期,电影作为新兴艺术在全国兴起,它们的思想性、艺术性也在逐步提升。
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新时期电影的情感表达更多样化,有了更多考虑市场需求的商业元素,让观众对电影有更多选择。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电影节所接受,逐渐进入到国际市场。
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以《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让子弹飞》等为代表作品,成为中国电影的标志性作品,也发展出了一本属于自己的故事。
现状:市场化和国际化并进进入到21世纪,中国电影从“文化输出”转向了“市场输出”。
这一变化,让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中国电影开始有了更多的探索和改变。
电影工业化发展越来越迅速。
就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同时,看得到,它的质量也在逐渐提升。
在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了645亿,成为了第二大电影市场。
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仅为203亿元,但仍居全球第二位。
再从国际化方面,中国电影也在成为一些国际电影节的常客。
电影节的参与,是中国电影国际化道路上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到威尼斯电影节,曾经的中国电影计划,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平台。
每年不断有国际金像奖、金马奖等奖项,将中国电影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简述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电影的萌芽期。
1896年,电影首次在中国亮相。
这一时期的电影主要是由外国人带进来的,主要用于娱乐和展示。
然后,1905年,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国产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电影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无声电影、黑白电影、彩色电影等阶段。
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孤儿救祖记》、《狂流》、《中华儿女》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影逐渐与世界接轨,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影开始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曲折和挑战,但也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人物。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工业初具规模,开始迈向国际舞台。
下面将从几个重要时期介绍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
首先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这一时期,一大批优秀电影人涌现出来,他们通过自主创作和学习外国电影技术,成功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1931年上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新纪元。
之后,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相继出现,如《大路》、《天云山传奇》等。
这些电影不仅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也带给了观众们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工业奠定了国内整个电影业的基础,并获得了国际认可。
接下来是中国电影的低谷期——50年代至80年代。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宣布“文化大革命”,电影制片人们被限制了创作的自由,电影界被迫进行大规模的整顿。
于是,大多数电影制片厂关停,电影创作几乎停止。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工业遭遇了很大的衰退,许多优秀的电影人被迫离开电影行业。
然而,80年代之后,中国电影迎来了复兴的时期。
中国电影人开始摆脱政治限制,重新获得了创作的自由。
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国电影市场的扩大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电影技术和理念,以提升质量和制作水平。
由此产生的作品包括《黄土地》、《霸王别姬》等经典影片,为中国电影行业赢得了国内外的声誉。
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国内市场上,中国电影票房逐年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截至目前,中国电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仅次于美国。
同时,中国电影人也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取得成绩,赢得了奥斯卡等国际电影奖项。
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充满起伏,经历了黄金年代、低谷期和现代复兴。
但无论是在哪个时期,中国电影人和电影产业都秉持着自己的初衷,不断探索和创新。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影也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中国电影继续发展并为全球观众呈现更多优秀的作品。
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电影产业的演变及其特点随着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中国电影产业也经历了从初创阶段到现代化阶段的演变过程。
本文将从1700字的范围内简要介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特点。
中国电影产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中国的电影制作主要由外国公司掌控,他们引入了电影技术和电影制作理念。
但在此期间,中国电影的制作和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政权开始重视电影制作,大力支持和推动中国电影的繁荣。
这一时期,以《晚春》、《小兵张嘎》等代表作品为标志,中国电影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然而,中国电影产业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此时期,电影制片厂停工,电影院关闭,整个产业陷入停滞状态。
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逐渐从混乱中恢复过来。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产业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
中国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将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加以发展。
近几十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制作水平、票房成绩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中国电影产业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电影产业在国内拥有广大的市场。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庞大的观众基础。
中国观众也越来越喜欢观看本土电影,这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
其次,中国电影产业注重大片制作。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中国电影制作公司开始投资大规模的商业大片。
这些影片在制作质量上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进入全球市场。
再次,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严峻的商业竞争。
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吸引了众多国际电影公司的注意,许多国际大片在中国上映,与中国电影进行竞争。
这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最后,中国电影产业面临着审查和限制。
中国有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所以中国电影制作必须符合政府的相关要求。
这导致一些敏感和政治问题无法在中国电影中直接表达。
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1905年-1949年)中国电影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1905年,当时一位叫雷孝思的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购买了一台摄影机,将其带回国内,并举办了中国的第一场电影放映活动。
从此,电影在中国开始了它的发展之路。
在起步阶段,中国电影业面临着许多困难。
首先,技术设备落后,很难与国际水平相比。
其次,制片人才匮乏,电影制作水平有限。
最后,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争的影响,电影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1949年-1976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政府重视电影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电影业的繁荣。
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
1950年代,中国电影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歌女红牡丹》、《渔光曲》等,这些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也在国际上获得了一定的声誉。
196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红色娘子军》、《大路》等为代表的一批影片,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然而,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中国电影业在1970年代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现象。
许多电影人受到冲击和迫害,电影创作陷入了低谷。
三、改革开放与现代电影业的崛起(1978年至今)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进程,这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府放宽了对电影产业的限制,鼓励私人资本进入电影市场,为电影业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这个阶段,中国电影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首先,电影产量大幅增加,每年推出的电影数量逐年增加。
其次,电影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批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获得了高度认可。
再次,中国电影开始走向国际舞台,一些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重要奖项。
现代电影业的崛起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产业的发展。
电影院的建设和改造进一步扩大了电影的观众群体。
电影衍生品的市场也逐渐兴起,如电影周边产品、电影主题公园等,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国现代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现代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电影产业源远流长,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兴起,随着年代的变迁,中国的电影工业经历了一个从诞生、发展到成熟的历程。
近年来,随着全球文化产业的兴盛,中国的影视文化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梳理中国现代影视文化的发展历程,并对影视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20世纪初到1949年:电影产业的萌芽与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华商和外商纷纷进入中国,带来了电影技术和电影文化。
1913年,上海宝玉山剧场放映的世界影片《头号盗贼》,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电影。
此后,电影在中国逐渐流行,各地陆续开设了电影院,电影市场逐渐成熟。
1931年,天津星光电影公司拍摄的电影《五阿哥与钻石球》,开创了中国电影艺术的新纪元。
这部电影导演、编剧、主演均是电影界的一流人才,让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艺术创作的新阶段。
此时的中国电影工业尚处于萌芽期,电影的制作技术、创作水平和市场营销等方面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
1949年建国后,中国电影工业迎来了新的快速发展期。
政府开始大力扶持电影产业,在制作技术、制片能力、市场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提升。
《武则天》等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此时,中国电影开始以艺术和社会思考为重心,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和艺术。
二、1950年代到1980年代:电影产业的发展高潮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中国电影的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开始成为全球电影产业的重要一分子。
1952年,政府开始实行对外放映和引进电影的政策,迅速扩大了中国电影的观众群体。
随着政府的扶持和引进电影的吸收,中国电影在技术上和工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961年,电影《红高粱》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夺得金奖,中国电影成为当时国际电影舞台的瞩目之一。
此时的中国电影产业规模、制片水平和票房收入等都达到了新的高峰。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社会和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电影市场也面临了大规模的变化。
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1896-1949)
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1896-1949)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始于1896年,这一年,电影第一次进入中国。
随着电影技术的引进和发展,电影院迅速在中国各地兴起。
本文将探讨中国早期电影观众的历史,其中包括观众的特点、观影方式以及观影心态。
在中国电影初期,观众群体主要是城市中的上层社会,他们受过西方教育,受到了洋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这些早期电影观众中有外国侨民,他们是最早接触电影的人群。
随着电影技术的改进,电影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方式,观众群体开始向中产阶级和底层大众扩展。
在早期的电影观影方式中,音乐和表演是不可缺少的元素。
观众在电影院中观看电影时,往往会配备一位钢琴师或其他乐器演奏家,为电影画面增添音乐效果,使观影体验更加生动。
此外,一些电影还会邀请表演者在电影放映过程中进行实时配音或哑剧表演,为观众带来更多的娱乐享受。
在早期,观众对电影的态度多是好奇和娱乐。
电影给观众们带来了一种新奇的体验,他们对于影片中的特技、特效以及电影制作流程都感到十分好奇。
此外,早期电影也是观众们的主要娱乐来源之一。
电影院的开业和电影的放映成为市民盼望的重要事件,观众们会提前排队购票,争夺最佳的观影位置。
早期电影的题材多样,包括国内外的影片,涵盖了生活、历史、战争、爱情等多个领域。
早期电影观众喜欢的影片以欧洲、美国的电影为主,因为这些影片往往与观众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更相近。
然而,中国电影也逐渐崭露头角,像《渔光曲》、《黄埔军校》等电影作品开始受到观众的欢迎。
同时,早期电影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许多人担心电影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主要的担忧包括电影宣扬西方价值观,以及对传统道德和文化的冲击。
然而,观众们对于电影的热情和喜爱,使得这些担忧并没有阻止电影行业的发展。
到了1949年,中国电影进入了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电影工作者开始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片,观众的观影习惯也发生了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院开始普及,观众群体扩大到更广泛的底层大众。
中 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在当今社会,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报告将对中国电影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发展现状、市场特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早期的中国电影以无声电影为主,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艺术探索,逐渐发展成为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
在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产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出现了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影类型日益丰富,制作水平逐渐提高。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国内票房收入不断刷新纪录,从 2010 年的 10172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64266 亿元。
尽管 2020 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票房收入有所下降,但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电影市场逐渐复苏。
2、影片产量中国电影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不仅有大量的商业电影,还有许多艺术电影和纪录片。
然而,影片质量参差不齐,优质影片的数量仍然有待提高。
3、观影人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观影人次也在不断上升。
尤其是在节假日和热门影片上映期间,电影院常常人满为患。
4、影院建设全国各地的影院数量不断增加,影院设施不断完善。
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甚至一些县城和乡镇,都有现代化的影院。
同时,线上观影平台也在逐渐兴起,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观影选择。
三、中国电影产业的市场特点1、类型多样化中国电影市场涵盖了多种类型的影片,包括喜剧、动作、爱情、科幻、悬疑等。
不同类型的影片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口味和需求。
2、明星效应明星在电影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许多观众会因为喜欢某位明星而选择观看其参演的电影。
3、档期竞争激烈节假日档期,如春节档、国庆档等,成为电影票房竞争的重要战场。
2021年全国在映影院数量、观影人次及平均票价走势分析
2021年全国在映影院数量、观影人次及平均票价走势分析影院规模可分为五类,从特大型到VIP型不等,而现今影院发展也已经经历四代,从老式电影院发展到了现在的商业综合体。
在中国,影院需要加盟特定院线才能够放映。
2015-2021年我国影院分级城市分布无显著变化。
2021年,全国一线城市在映影院数量占比9%;二线城市在映影院数量占比30%;三线城市在映影院数量占比22%;四线城市在映影院数量占比24%;五线城市在映影院数量占比16%。
2015-2021年全国观影人次结构呈逐年下沉趋势。
2021年,全国一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14%;二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38%;三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21%;四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19%;五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9%。
近五年,除2020年受疫情影响外,影院平均票价逐年增长。
2021年全国影院平均票价已增至40.3元,较上年增加3.3元,同比增长8.9%。
2021年,全国影院一线城市票价达到48.6元,较上年增加3.6元;三线及以下城市票价与二线差距逐年缓慢缩小,由2015年2.4元的价格差,缩小到2021年的1.1元。
2021年,全国七大区票房较2020年票房均有明显增长,增幅均超100%;其中华东、西南受疫情等环境影响相对最小,华东区票房172亿元,同比增幅133%,西南区票房54.5亿元,同比增幅133%。
2021年,全国华东区、西南区整体受灾情、疫情等因素影响相对偏小;其中,华东区未关停影院数量占比36%,西南区关停1周以内影院数量占比22%,华中区关停1周-1个月影院数量占比46%,西北区关停1-3个月影院数量占比48%,东北区关停3-6个月影院数量占比11%,西南区关停6个月以上影院数量占比7%。
2021年票房TOP10省份中,山东、安徽票房较2020年增幅最大,山东省票房24.4亿元,同比增长145%,安徽省票房17.7亿元,同比增长141%;河南、江苏、湖北受疫情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有过关停情况的影院比例均超80%。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概要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概要中国电影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些里程碑事件:1. 1905年:中国成立了第一家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制片厂”,开始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
2. 192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默片时代”,并且出现了一批杰出导演和演员,如施巴佳、陈石、牛仙儿等。
3. 1930年代:中国电影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经典电影,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聂耳》等。
4. 1940年代:日本侵略中国,中国电影工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但是一些抗日主题的电影还是得以制作。
5. 1950年代:建立了中国第一批国营电影制片厂,如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并且出现了一批艺术性较高的电影,如《红高粱》、《大路》等。
6. 1960年代:中国电影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电影制作陷入停滞,但是仍然出现了一些经典作品,如《林则徐》、《红色娘子军》等。
7. 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电影工业重新开始发展。
一些著名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开始崭露头角。
8. 198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了一轮高潮,出现了一批优秀电影,如《黄土地》、《红楼梦》等。
9. 1990年代:中国电影产业逐渐商业化,宣传片、商业片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票房收入也逐渐增加。
同时,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导演如陈凯歌、张艺谋等开始涌现。
10. 2000年代及以后: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蓬勃发展,票房收入大幅增加。
中国电影也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一些重要的突破,如《卧虎藏龙》、《功夫》等。
总的来说,中国电影经历了起伏不定的发展历程,从默片时代到现代商业片时代,中国电影在内容、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在国内外影响力逐渐增强。
史料研读: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电影中国电影诞生于1895年,次年即被输入。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
粉碎四人帮后,电影事业获得发展。
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艺路线基本是正确的,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纠正了过去提出的“文艺服从政治、文艺从属政治”的偏颇提法,重申执行双百方针。
1977年电影生产开始复苏,1980~1984年平均年产量达120部左右,每年观众人次平均在250亿左右,中国电影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早期(1931年以前)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13年,美国人经营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拍摄了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中国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短片《难夫难妻》。
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拍摄时事短片。
次年成立活动影戏部,此后拍摄了两部中国最早的长故事片《阎瑞生》和《红粉骷髅》。
1922年,张石川与郑正秋、周剑云等组织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孤儿救祖记》,影片严肃地涉及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表现手法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演技自然、亲切、朴素。
与此同时,出现了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长城画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较具规模的影片公司。
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间故事,拍摄一批古装片,并在上海掀起拍摄古装片的热潮,还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场。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
1928年明星公司开拍《火烧红莲寺》后又形成一股武侠片热潮。
此后的4年间上海各公司拍摄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烧”、“武侠”、“神怪”之类光怪陆离、粗制滥造影片。
1928年,民新、大中华百合等影片公司组合成联华影业公司,先后拍摄了《恋爱与义务》、《恒娘》、《桃花泣血记》等片。
中国的电影产业和影响力
中国的电影产业和影响力中国的电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了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内市场的繁荣以及国际影响力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中国电影产业起步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的电影作品主要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以及国内的传统戏曲和话剧。
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中国电影产业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扭曲,电影作品的创作和发行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干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逐渐摆脱政治的束缚,电影作品的题材和风格也开始多样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电影院的数量不断增加,电影市场逐渐繁荣起来。
二、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每年的票房收入都在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电影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市场的总票房收入达到了642.66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了5.4%。
这一数字显示了中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
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观影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此外,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还得益于电影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和技术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电影院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放映技术,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三、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中国电影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中国导演和演员也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例如,导演贾樟柯的作品《山河故人》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获得该奖项的电影。
此外,中国电影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电影在亚洲市场的份额已经超过了好莱坞电影,成为亚洲电影市场的领导者。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49年)在20世纪初,中国电影产业起步于小规模的制片公司和移动影院。
1913年,司徒法图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大同公司”,并于次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电影《红色青铜》。
此后,类似的制片公司相继成立,如《神女》、《神鬼戏班》等。
1921年,中国第一家动画片公司“美琪动画片公司”成立,中国电影业开始进入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二、初步发展阶段(1950-1976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产业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和引导,许多政治宣传和革命题材的电影相继问世。
1951年,中国第一部全彩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彩片时代。
1952年,中国第一部长片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上映,获得国际好评。
此后,中国电影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导演和演员,如巴金、黄宗英、焦迈奇、荀慧生等。
三、改革开放阶段(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一次深刻的变革。
国家鼓励引进外国电影,同时也开始鼓励国内电影的市场化发展。
1979年,中国第一部引进的外国电影《小鼓》在北京放映,标志着中国电影市场对外开放。
20世纪80年代,许多优秀影片诞生,如《黄土地》、《英雄儿女》等。
此外,中国电影开始涌现出一些独立制片人和导演,他们以个人风格和观点创作影片,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崛起与国际化阶段(2000年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2002年,《鬼子来了》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一个里程碑,创下了当时中国电影票房的纪录。
之后,《功夫熊猫》、《阿凡达》等一系列大制作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
中国电影也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电影节和主流奖项,取得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五、挑战与机遇并存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商业化过度的问题,一些商业片过于追求票房,而忽视了电影的艺术性。
中国影视圈发展历史
中国影视圈发展历史中国的影视业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到现代的高清大片,从单一的国营制片厂到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这个行业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进步。
一、起步阶段(1905-1949)中国的电影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定军山》,这是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的一部无声电影。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随后,中国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的转变,1931年,由孙瑜执导的《歌女红牡丹》成为了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在早期阶段,中国的电影业主要是以国营制片厂为主,例如1935年成立的中央电影局和1946年成立的中国电影制片厂。
这些制片厂在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制作了大量的新闻纪录片和革命电影。
二、探索与突破(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电影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家成立了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统一管理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
同时,也建立了一系列的电影制片厂,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等。
这个时期,中国电影业开始探索自己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制作了一批反映人民生活、歌颂英雄模范的电影作品,如《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等。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反映革命斗争的电影,如《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
三、市场化改革(1978至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影视业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
1983年,中国广播电视部成立,负责管理全国的电影和广播电视工作。
随后,一系列的政策出台,鼓励影视制作的市场化、商业化。
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中国的影视业也逐步发展壮大。
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导演和演员,如张艺谋、陈凯歌、巩俐、张曼玉等。
他们的作品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同时,中国电影市场也逐步扩大,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四、新媒体时代(2000至今)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影视业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观众的观影习惯从传统的电影院转向了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
同时,影视制作的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高清、3D 等技术成为制作主流。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中国电影发展历程1. 中国电影的起步阶段中国电影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民初时期。
当时,西方电影技术和电影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建立了一些电影院。
1913年,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黄帝大观园》。
然而,由于当时政治动荡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电影产业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2. 中国电影的发展与抗战时期19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心,出现了很多电影制片厂。
上海电影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导演、演员和创作人才。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电影产业受到了重创,许多电影人被迫离开上海前往内地或香港等地继续从事电影创作。
3. 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开始推动电影工业化建设,建立了许多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学院。
这期间,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如《武训传》、《晚春》、《活着》等。
同时,中国电影也面临了政治运动的影响,许多优秀的电影人受到了打压和迫害。
4. 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的崛起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对于电影产业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电影开始接触国际电影市场,引入了许多国外电影的制片技术和商业模式。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尝试自己的创新和发展,涌现了一批新生代导演和演员,推出了许多成功的电影作品。
5. 当代中国电影的多样化发展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多样化。
除了大众喜剧、爱情片等传统题材外,中国电影开始尝试各种类型的电影,包括科幻片、动画片、文艺片等。
同时,中国电影也逐渐提高了制作水平,不少电影作品在国际电影界取得了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
6. 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影产业的壮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渐增强。
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得大奖,中国导演和演员也逐渐成为国际电影界的重要力量。
同时,中国电影也开始进军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海外院线上映并获得成功。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
中国商业电影的市场化历程与类型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度推行,中国商业电影行业经历了瞬息万变的进步历程。
从最初的规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主导型电影制片厂到如今市场导向型的商业化电影产业链,中国商业电影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进步迅速,涌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
一、中国商业电影市场化的历程1. 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电影市场化探究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式开启,商业电影开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
此阶段的商业电影市场化探究主要表现为国家与省级、地市级电影制片厂合作制作电影,逐渐放松对作品内容和产业链控制。
1984年,中国推出了第一部票房很好的商业电影《小花》。
观众们开始意识到商业电影的娱乐价值,有了付费观影的观点。
随着观众人数的增加,商业电影市场化的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2. 市场化关键点的触发1994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开放,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商业电影行业也受到推动。
抛弃了原有的集体经济体制,开始引进外资,加速市场化进程。
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也为商业电影市场化进步提供了机遇。
2001年,中国电影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通过宽松的进口电影政策,引入了大量好莱坞电影,进一步丰富了电影市场内容。
3. 商业电影市场化全面推行2002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乐观推动电影市场化,对商业电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放开电影制片厂产权,推行市场主体制制度改革,引入资本主义机制来推动电影产业链的市场化。
同时,中国也加大了对电影院线的投资和扶持力度,增加院线数量,提高电影播放率。
国内外投资方纷纷涌入,推动了电影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4. 市场失败与调整随着商业电影市场化的深度进步,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票房虚报、电影片酬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电影市场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照实施票房审核制度,规范票房报表;加大对电影盗版的打击力度。
二、中国商业电影的类型分析1. 动作片动作片是中国商业电影中最受欢迎的类型之一。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中国电影发展史的五个阶段
一、早期(1896~1920)
1896 年,诞生了祖国第一部电影《奔腾》。
从此,中国的电影事业开始了萌芽的发展。
这期间,中国陆续出现了京剧蜡烛电影、珍珠岛电影、北京电影公司等,为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添砖加瓦。
此期间的电影发展缓慢,但却是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
二、百年结构期(1920~1949)
1920 年,中国内地的电影。
更是碾压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以宣传为目的的时代性作品,如《伊拉克伊斯兰共和国彩色电影》、《国民党革命宣言》等,提高了电影的宣传水平。
三、新生期(1949~1966)
1949 年中国的新纪元出现,建国后,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创作出抗日文艺电影、人民电影等,紧紧抓住描绘社会生活、反映社会变革以及宣传共産主义思想的主攻方向。
根据电影思政教育的需要,1953年专门成立了新国产影片组。
四、发展期(1966~1976)
1966年开始,中国电影产生了蓬勃发展,开拓出了新的路线,以改进电影质量为重点,不断创作出新的作品,如《钟鼓楼》、《新中国的第一道旗帜》等。
五、改革开放期(1976至今)
1976年以后,中国电影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
许多青年导演利用当今社会现实素材与主题,创作出了众多精彩作品,更加广泛地对外宣传和影响,把中国电影风潮推上世界中心舞台。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历程中国影视产业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
当时,中国还没有自己的电影业,只有少数的国产影片在国内放映。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开始注重发展电影产业,并在1950年代成立了中国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发行公司,建立了一整套电影制片、发行和放映的体系。
到了1960年代初,中国电影迎来了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以工农兵为主题的影片为主,取得了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艺术水平。
其中,代表作有《红色娘子军》《晚春小品》等。
然而,中国电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了严重影响。
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很多电影人被迫停工,电影产量大幅度减少。
到了1970年代中期,国内电影市场逐渐恢复活跃,一些新鲜、独特的题材开始出现。
因为中国电影受到政策限制,很多导演只能通过做艺术片的方式表达思想和创作。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活着》《红高粱》等。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影视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86年,中国首次实行电影票房制度,这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市场逐渐扩大。
国内外资本的进入,也促使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中国影视工业化的进程也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渐加快。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电影的产量和票房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
中国电影开始崛起,逐渐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445亿元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2013年,中国电影《一九四二》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这是中国影片首次进入奥斯卡角逐。
2016年,中国电影《战狼2》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第一部进入全球十大票房的非英语片。
然而,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些商业化的轻喜剧、动作片占据了市场,而艺术片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
此外,知识产权问题和盗版现象也严重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电影票价的变化史看电影行业的发展①由上图可知,到2005年,我国的电影票价已由50年代的一毛钱的平均票价上涨到40元。
票价图的意义在于它并不是只指涉了自身或中国的电影票价与国外的电影票价相比的多么不合理,中国观影人是生活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而依旧不自知,或即便自知仍然极具忍让性,继续“飞蛾扑火”似的支持中国电影,而在于电影票价本身的变化史提供了一个透视中国电影史发展的有效途径,一张反映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的路线图。
这包括电影生产、发行放映的基础设施情况,观影者的消费心理变化,电影业经历从计划到市场之后的战略调整等。
对于如今稳定的保持在低则三四十,高则八十到一百多的电影票价,呼吁降价与呼吁保持原价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要么以日、欧美、印度等的票价与普通工薪阶层的月收入比来谴责中国电影票价的荒诞,要么认为中国院线面临各方压力,票房回收,院线建设,社会各方的摊派,降价等于刎颈自杀。
却少有人去追寻票价升高,只升不降的原因,票价对于中国电影业发展提供了怎样的讯息。
由此使得呼吁,谴责,自辩等都是隔靴搔痒之举。
对于票价直线从几分、几毛上升到一块,几块、十来块,四十块,八十块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的当然是票价的制定者(尤其是在票价由十来块飙升到四十、八十块的)——中国电影公司。
八十年代以前,计划经济主导的体制之下,几乎所有人都习惯于电影的政治身份和福利色彩。
虽然当时观众看电影仍需购票入场,而作为统购统销角色的中国电影公司也享有票价的制定权,但在国家资金扶持的前提之下,所谓的买票、定票价在本质上更接近国有资产的内部流动。
对于中影公司或长影,上影等制片厂而言也毫无市场压力。
他们只需要知道自己生产什么,不需要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而自90年代电影行业深化市场化的改革以来,政府资金扶持撤退的速度太快,对制片厂下放权利的速度太过迅猛,使得一时间之间一贯都以影片生产为主,没有专门的试产发行人员,没有成熟的发行网络的制片厂们措手不及,票房急遽下滑。
而当时唯一负责电影进出口的中国电影公司也因票价低,票房下滑而资金吃紧。
时任中影公司总经理的吴孟辰向电影局打报告,提出以国际通行的票房分账形式,进口最新的优秀外国影片。
②谁会来料到分账大片以来,中国的票价便步步高升,中影为改变“财政赤字“之举无意中却成了票价飙升的始作俑者。
以1998年《泰坦尼克号》为例,其上映时,北京首轮影院票价高达80元,首映高峰后的最低价也不少于40元,③。
令人震惊的是,接下来实现高票价高票房梦想的是国产片,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一下颠覆了国产电影低票价和低票房的传统,平均票价飙至50元,个别影院高达100元。
这一票价基本框定了中国电影票价,使之后的票价一直在50元上下波动。
如果说中影当年的十部大片进口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高票价,中影并不冤屈,但如此一叶障目的后果是我们无法看到隐藏在这一票价巨变之后中国电影行业的运行轨迹。
票价的飙升和被固定并非中影一己之力,而是一场合谋之下导致的恶性循环。
1、首先不得不说中影在十部大片引进中的这一场野心的票价制定多少有些黄牛党人的心理——底层人民翻身之后的报复性囤货居奇。
在国家资金扶持迅速撤退之后,自谋生路的中影在市场经济中所承受的迷茫,无助,挫败和严重的亏损。
利用十部大片引进的契机和长期闭关的中国人民媚外、好奇的心理,将票价定为天价。
这一定价策略被《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的票房所验证(尽管观影人次不多,但为天价买单者也不少,从而出现了票房神话),从而使商家看到了高票价的可能性。
而另一方面,十部大片是作为拯救中国电影市场所出现的巨大滑坡的角色而出现(1998年全国票房14亿到1999年时便降为8亿),电影行业的压力、电影局的压力使得高票价的策略被默认下来。
影院或电影制造者的可恶之处在于他们并不想做诚信的商家,没想要拉回头客,他们清楚的知道,一部片只要名导效应做得好,追星行为仍然存在,下一轮电影上映时只要有铺天盖地的电影广告,有好的预告片,有影评者的大篇幅宣传,电影就暂时死不了。
而中国人民向来具有忍耐的美称,尽管偶有骂声,但仍然坚持做到一边骂一边看,看完了就骂,骂完了下次还接着看忠诚度。
2、从电影行业基础设施上来看,为适应高的票价,新建的电影多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走豪华路线。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历年来在放映场所兴建方面的投入相当可观,到改革开放初期,几乎每个县城,甚至多数乡镇都有条件放映电影。
大城市的中心影院和学校、部队、厂矿、乡镇的会堂等,一起加入电影放映的行列,从而在极大的程度上满足了全国观众的文化娱乐需求。
但到九十年代时,这些电影放映设备都已老化,无法翻新,不得不撤出市场,电影行业由此丧失了大量的城镇电影观群,再加上电影作为唯一娱乐的时代的结束,观影人数骤减。
由此,与少而集中的放映场所在整体上无法承受电影产品的销售压力、基础设施的高档化走向和观影数的减少相对应的的恶性循环只能是票价的只升不降了。
同时,高设备投入,豪华观影环境所暗示的是电影放映行业的高退出壁垒,由此,有幸进入这一行业的人都心照不宣、不遗余力的增加准入壁垒,保持集体的联合垄断地位,自由竞争的市场中所具有的那种以竞争对手的票价,观影环境等作为参照的定价原则在此通通用不着,没有院线经营者有魄力、有承担各方压力的能力去打破这种高价。
即便如《电影市场学》一书中提及的成都掀起“五元票价”、“十元票价”的降价风,也终因“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而偃旗息鼓。
3、第五代导演自九十年代到今天在电影行业内的霸权地位,使得第六代,抑或是更多元化的电影导演群体无法进入,同时,造星运动之下明星谱系的固定化使得电影市场上片源、片种单一。
而我国的影院又处于“等电影上映”的阶段,等国内知名导演的大片和进口大片,从而在某几个月内狠赚票房。
与大片一词对应的毫无疑问是高票价。
而另一方面,进口大片和知名导演的所谓大片挤压掉了很多国产片包括艺术片的放映空间。
除了名导本身在行业内的地位对低层导演有形或无形的挤压,名导以其霸权地位所占有的资源,包括好的档期、放映时间点、拍片、宣传资金,也使得很多国产片进入不了院线。
仅仅是高票价一项,艺术片便可被打得无还手之力。
艺术片为何在中国发展不起来,而在欧洲便可大量存在,欧洲人民素质高,品味好,良好的观影习惯保持得好,还因为人家票价不高。
在中国以40块的票价看一场艺术电影,有头脑的影院老板都知道放《三峡好人》决定是亏本买卖了。
难怪《三峡好人》只能被影院安排在早上九点以前上映,难怪也只让它上映不到一周就以票房不好的借口下线。
4、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出现,电影制作的生命周期短,同一档期上映的电影增多。
某一档期的固定放映时长之内,每一部影片的放映时长都大大缩短。
放映空间的促狭,使得影片很少有多轮的院线上映机会。
机会的稀缺,使得制片商在销售上不得不选取短期策略,靠提高单位售价来保障自己的投资回报。
(这里暂且不论影院老板、电影明星、制片人等是如何的无法视金钱为粪土,如何的贪婪使得票价无法降低)5、电影作为特殊的商品其呈现的特性在于,它非实物性产品,观众几乎没有预先的知情权,不能看完电影,了解商品质量后在付钱。
因此,观众在消费开始前甚至消费结束前无法看到商品全貌,也不易衡量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同时,对于电影院的看电影行为而言,电影消费属于一过性消费产品,观众不能保留。
因此,电影商品的这一特点使得电影商品消费的风险系数加大。
在电影质量信用不稳定的市场环境下,观众会选择高票价的大片来看,希望降低消费风险。
在观众的潜意识中,高投入大宣传=大片=高票价=高质量。
电影“黄牛党人”掌握了这样的受众心理之后,自然更有理由认为中国的民众是可以接受高票价的,突破100亿票房大关反应的不是市场的畸形化而是良好的市场前景。
6、票价升高以后的一个有趣事实是,观影者的素质也顺便提高了。
票价一涨,影院的迟到早退减少了,大众电影院里的吃瓜子,聊天的声音也不如以前那边热热闹闹。
以上这四点实际上反应的是高票价所折射出来的电影行业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一个怪圈,一种恶性循环。
包括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五代的“独步武林”,观众的变态消费心理,市场化之后电影票价制定者的黄牛党心理,艺术电影被排除在院线放映体制之外。
但笔者在分析出这些之后的一个思考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更多电影接受渠道之下,中国电影是否会顺着这个怪圈发展下去,中国电影的前景会是怎样的?在进入回答之前,我想先来个有趣的历史倒推:如果众多国内片无法进入院线从某种方面上来说是因为高票价及其后所显示的行业本身的畸形发展,而由此倒推,高票价是源于十部进口大片、中影的财政赤字、集中于大中城市的豪华影院、城镇放映系统的撤出市场等,那么所有这些因素又都源于什么呢?一个不可绕过的因素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市场化进程。
政府放手太快,市场化的过程中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从这个大胆的、宏大的、有些偏执的结论出发,如果不考虑网路时代的影响,那么按照中国电影发展方向受政策影响极大的这一历史惯例,中国电影的前景便可分为两种——一、如果国家像计划经济时代所做的那样,在基层电影放映系统上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或者再奢望它下指令将电影设置为高中课程内容之一,那么,电影的生存空间绝对不会像如今各种娱乐方式并存的挤压下那么小;二、如果国家对电影行业的市场化进程放任自流,那么中国电影估计就要偏离电影的本性——大众艺术,而走向小众奢侈的娱乐方式了。
前文沉浸在对电影前景的想象中,回头再看网络时代电影的发展前景,笔者以为,多电影流通渠道意味着电影将如当初与电视行业竞争时走的宽屏幕路线,或者电视与网络竞争时走的直播路线——无限接近现场进行时态——一样,票价不降,最大化影院相比电视,网络可创造的影院效果,走贵族路线,充分利用大屏幕所能制造的奇观效果,首映向《英雄》时候的保密工作接近,绝不泄露任何影片内容,绝不与网络同步。
而此时的观众面对众多的选择,去电影院已经不是单纯的看电影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彰显生活品质、情调的方式。
就像我们偶尔吃次大餐,吃的不是内容,吃的是形式、是身份感。
电影学 2010102870 蔡春芳注释:①夏卫国著,《电影票房营销》,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第195页。
②黄一峰著,《电影市场学》,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41页。
③《竭泽而渔——畸态电影票价透视》,《大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