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虫害管理

合集下载

《综合虫害管理》课件

《综合虫害管理》课件

2
பைடு நூலகம்
应对特殊情况的方法
如自然灾害、疫情等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3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
食叶虫
啃食果叶,导致果树养分不足。
果树虫害管理方法
1
物理防治
2
如定期摇晃树枝,清除害虫。
3
生物防治
引入天敌或使用诱虫剂来降低害虫数量。
化学防治
使用环保农药控制害虫,保持果树健康。
森林虫害管理
森林虫害是指危害森林植被的昆虫,会造成森林退化和植物死亡。
森林虫害的种类
毛虫
啃食树叶,导致树木衰弱。
松毛虫
吸食农作物汁液,引起农作 物生长受阻。
田螺
啃食农作物枝叶,导致作物 受损。
飞虱
吸取农作物汁液,传播病毒。
农田虫害管理方法
1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控制害虫数量。
2
物理防治
如种植陷阱植物,以吸引害虫。
3
化学防治
使用环保农药控制害虫,保护农作物健康。
综合虫害管理的实践
1
综合虫害管理的步骤
调查研究、选取合适方法、实施控制计划。
草地虫害管理方法
1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控制害虫数量。
2
物理防治
如人工除虫和保持草坪通风。
3
化学防治
使用合理的农药控制害虫,注意环境安全。
果虫害管理
果树虫害是指危害果树的昆虫,会导致果实减产和品质降低。
果树虫害的种类
蛀果虫
在果实内产卵,破坏果肉造成果实腐烂。
吸汁虫
吸取果树汁液,导致叶片枯萎和果实变形。
综合虫害管理
介绍:综合虫害管理是指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应对农田、森林、草地和果树等 不同环境中的虫害,以保护植物健康与生产。

综合虫害管理程序

综合虫害管理程序
4.2应有消杀装置布置图。
5.作业内容:
5.1 防虫作业:
5.1.1灭蝇灯:
A、灭蝇灯的安装:
安装于离地面约1.5米。尽量将灭蝇灯放置于四面可见其灯光的位置,但应避免放在近窗门处,以免灯光招引室外的昆虫。
B、灭蝇灯的日常维护:
a、更换粘纸:常规4-10月1次/半月,11-3月1次/月;其他视每周检查情况更换。
B、车间无积水、积液,地沟做到及时冲洗,并有设置存水弯头,并配有水封装置及相应大小的滤网,达到防虫防异味的要求。
C、车间内的卫生死角(包括茶渣出入口附近、称料室附近、调配台区域、洗手间和洗手池区域、传送带接水盘等)要定期清理,并保持。
生效日期
同发行日期
页次/页数
3/5
页序
A
表号:R-6700-002-1A 文件标准用纸
3.1.2每次常规服务后,对虫害侵害因素(包括建筑结构、环境卫生等方面)作详细的陈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3.1.3使用滞留处理、定点处理、或缝隙处理等方式,预防或消除虫害,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或措施。
3.1.4 定期提供虫害鼠害趋势分析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或措施。
3.1.5 提供虫害应急服务。
3.2防虫小组:
生效日期
同发行日期
页次/页数
2/5
页序
A
表号:R-6700-002-1A 文件标准用纸
名称
综合虫害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b、更换灯管:吸引蚊蝇的灯管有一定的使用年限(根据厂家标识),必须定期(厂家标识)更换;故障时应及时更换。更换时记录在《蚊虫管控记录表》。
C、灭蝇灯捕虫数统计
a、制造负责车间、储运负责仓库内的灭蝇灯捕虫数量的统计作业,每周统计 1次,结果记录在《蚊虫管控记录表》中。

综合虫害管理制度

综合虫害管理制度

综合虫害管理制度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农作物遭受虫害的风险也在增加。

虫害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着农民的产量和经济利益。

因此,建立健全的综合虫害管理制度,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一、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合理的虫害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虫害的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

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存在着过度使用农药、引起抗性等问题,而综合虫害管理制度可以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有效的虫害管理可以减少农作物损失,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4.综合虫害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的农药防治方式容易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问题,而综合虫害管理制度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多种防治措施相结合。

综合虫害管理制度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植物防治等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防治措施的相结合,提高虫害管理的效果。

2.制定防治方案和技术标准。

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虫害种类,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和技术标准,指导农民进行虫害管理。

3.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

建立虫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虫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提前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加强技术培训和宣传。

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虫害管理技术水平和科学认识,增强他们的虫害管理意识。

5.建立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

建立虫害管理的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提高综合虫害管理的效果。

三、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制定综合虫害管理制度的长期规划。

政府、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相关单位应共同制定长期的综合虫害管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确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ipm综合虫害管理名词解释

ipm综合虫害管理名词解释

ipm综合虫害管理名词解释
IPM是综合虫害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的缩写,是一种综合性的农业和园艺虫害管理方法。

它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虫
害管理策略和技术,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同时最
大限度地控制和预防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IPM中,虫害管理不再依赖单一的化学农药,而是采用综合
性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和识别,通过监测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及时识别虫
害种类和密度,以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自然敌害,控制和
减少虫害的发生。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友好。

3. 文化措施,通过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密度、间作等方式,改变虫害的生境和营养条件,减少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4.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如陷阱、屏障、网罩等,阻止虫
害的入侵和传播,减少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

5. 化学防治,在其他措施无法控制虫害时,采用合理、有针对
性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在IPM中,化学农药的使用应尽量减少,避免滥用和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综合虫害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最
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管理策
略和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虫害能力,降低虫害发生的风险,
并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害虫综合管理

害虫综合管理


国家林业局日前发布公告,公布了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其中昆虫11种、病原微生物6种,线虫1种,植物1种,并自2005年3月1 日开始生效,原林业部发布的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同时废止。这是继 1996年之后,国家林业局结合当前林业发展形势和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 生特点再次对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进行了修订。 新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 一、 昆虫(11种) 1、红脂大小蠹 (Dendroctonus valens Le Conte) 2、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3、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a Takagi) 4、杨干象 (Cryptorrhynchus lapathi Linne) 5、苹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 (Linnaeus)) 6、双钩异翅长蠹 (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Waterhouse)) 7、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 8、枣大球蚧 (Eulecanium gigantean (shinji)) 9、红棕象甲 (Rhyncnophorus ferrugineus oliu.) 10、青杨脊虎天牛 (Xylotrechus rusticus (Linnaeus)) 11、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本节思考题:
1。森林昆虫的涵义 2。森林昆虫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及任务 3。防治森林害虫的总方针
第一章 害虫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Integrated Management)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森林保健与林业可持续发展(Forest health protection and foresty sustainable)

知名食品企业综合虫害管理程序

知名食品企业综合虫害管理程序

知名食品企业综合虫害管理程序综合虫害管理程序1.0 Purpose 目的为规范供应商虫害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引,使其对害虫有效控制、恰当处理,将害虫活动最小化,从而保障良好的生产环境和条件。

2.0 Scope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X企业所有饮料及食品供应商工厂。

供应商应始终遵从法律法规。

本程序中要求与法律法规存在差异时,须遵从“从严执行”的原则。

本程序规定了供应商在工厂中实施综合虫害管理的具体控制要求。

3.0 Definitions and Acronyms 定义和缩略语IPM(综合虫害管理):是指依靠综合措施对害虫防治实施有效的和考虑到环境因素的方法。

使用有效的互相结合的害虫控制方法,通过最经济的方式应用到虫害管理中,并把对人类、财产和环境的风险降低到最低。

虫害污染:是指在寄主产品中有活的或死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昆虫,有昆虫的证据或者昆虫已建立了大量繁殖的种群。

信息素:由动物分泌的一种化学品,尤其是昆虫,信息素影响相同种类的其它生物的行为或发展,通常作为异性的引诱剂。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4.0 Responsibility 职责X企业 QA 负责制定和维护本程序,并负责对本程序内容进行解释。

供应商负责实施程序中的所有相关规定。

5.0Process 流程5.1制定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并将其纳入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中。

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5.1.1指定的虫害管理专业服务公司或虫鼠害管理专业人员信息。

5.1.2虫害外部服务提供商要求:A.有效的公司执照和相关虫害管理资质B.有效期内的公众责任保险:该保险是为了避免由于消杀作业可能给工厂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或其他损失而投的保险。

C.作业人员具备健康证明和相关的上岗证书,包括防疫站、爱委会或行业协会颁发的培训证书。

D.有效清晰的作业合同5.1.3制定虫鼠害管理服务范围和频率,至少每月一次(须特别注意虫害繁殖季节)。

5.2虫害作业报告保存一年内的虫害作业报告,包括农药使用记录(名称、浓度、范围、方法等)和各种监控装置中发现的昆虫种类及具体数量,以此信息为基础找出并消除掉其活动根源。

虫害综合管理(IPM)及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要点

虫害综合管理(IPM)及食品企业虫害控制要点
CFR 110.10
很好
不好
区别在哪?
从这边看不错。
不为人知的一面
存货周转和气温控制
前提方案
cGMP’s:个人规范
• 目标
– 功过加工车间中的所有员工来实现并且保持 卫生实践和加工工序
• 个人实践
– 珠宝、发织物、手套、食品和饮品、衣物储 藏
• 个人卫生
– 洗手、卫生、制服
• 换衣室和卫生设备 • 员工健康状况
• 直接削弱他们繁殖,增加数量的能力
IPM定义
方法组合
• 获取并运用虫害知识 • I.C.E.原则应用 • 工厂方案 • 监控虫害存活水平 • 趋势分析 • 杀虫剂的合理应用 • 员工教育
IPM对比虫害控制
• IPM管理的是虫害数量 • 虫害控制,传统意义上来说,指杀灭虫
害,而很少或不考虑改变虫害得以滋生的 环境。
知识是胜利关键
理想状况 • 专业发展
– 与时俱进 – 培训技师
前提方案和IPM的作用
• 卫生 • cGMP’s
– 工厂设计和维护 – 操作和个人规范 外来物质控制
• 虫害监控 • 客户投诉 • 供应商控制 • 化学品控制 • 自我检查
卫生
cGMP’s
操作和个人规范. 设计和维护 外来物质控制
工厂前提方案和IPM
灯光通亮才能发现 问题。
你是不是还需要一 个手电筒?
化学品控制
目标
-- 保护加工环境免受可能的化学污染
• 属监管范围的化学品及非监管范围的化学品
– 限制使用对比非限制使用杀虫剂
• 严格控制的储藏 • 根据用途区分为
– 清洁和卫生 – 虫害控制 – 维护 – 锅炉型化学物质 – 实验室和食品化学物

IPM虫害综合管理

IPM虫害综合管理
鼠的活动能力 —— 褐家鼠最善于掘土打洞营巢和游水,水性最好,黄胸鼠和小 家鼠更善于攀登。
生态行为 家栖鼠活动—— 主要夜间活动 新物反应—— 褐家鼠和黄胸鼠对环境中新出现的物体有恐惧回避的行为
栖息场所 食物和饮水 —— 杂食性动物,但各类鼠也有偏好 寿命 —— 褐家鼠和黄胸鼠的平均寿命为6—7个月,小家鼠平均寿命约
3
第1章
综合虫害管理概述
4
导致虫害的5大类风险来源
建筑与管理漏洞
门窗缺陷和管理不当 基础设施差
外围环境密度
数量
பைடு நூலகம்
外围环境的害虫数量
室内环境的 吸引因素
室外灯光照明(汞灯吸引飞虫) 垃圾房管理差
常见是存在卫生死角 或者清洁方法不对
室内卫生 环境
原材料供应
原材料带进来害虫, 例如小家鼠和德国小蠊
5
综合虫害管理
18
综合虫害管理的防治流程
制定
器械安
沟通检查 施工方案 装布放
病害虫 处理
建议与 配合
监察与 改进
定期跟进
• 虫害趋势分析 (灭蝇灯、粘鼠板、昆虫粘捕贴 等监察器械)
• 调整和改进防治策略
19
综合虫害管理的防治流程
制定
器械安
沟通检查 施工方案 装布放
病害虫 建议与
处理
配合
监察与 改进
定期跟进
• 定期跟进害虫危害控制状况及 潜在的孳生及入侵的环境
6
综合虫害管理防治原则
IPM
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
强化培训
客户
虫害公司
协同管理
适时监测
综合处理
7
导致虫害发生的因素
受周边虫鼠活动 或卫生环境影响

综合虫害管理知识培训

综合虫害管理知识培训
级 ✓ 提供虫害封
堵及卫生经 验 ✓ 针对性制定 解决方案 ✓ 定期沟通, 跟进防治效 果
相关方参与管理
✓ 跨部门供应 商培训
✓ 参与生产链 虫害管理, 提供建议和 防治方案
✓ 异常虫害的 持续追踪
✓ 定期沟通, 跟进防止效 果
培训教材
• 现场勘查, 管理计划
P
• 防治
D
A
• 趋势分析
C
• 检查确认
培训教材
综合虫害管理知识培训
培训教材
Content s
培训教材
虫害的基本习性
1 褐家鼠(大家鼠)
培训教材
老鼠类 黄胸鼠(屋顶鼠)
小家鼠(小耗子)
游泳能力强,大多生 活在地面、下水道、 室内。南方褐家鼠居 多。体重约60-350g
攀爬能力强,多数住在 较高处。尾长、脚较纤
细。
需要的食物量少和生 存空间小,适应能力
清除卫生死角,建立密闭垃圾房,封堵漏洞
爬虫类虫害控制:
培训教材
人工捕杀 货物离墙离地存放、墙根放粘鼠板、寻找虫源 挡鼠板、及时关闭,清理货物 鼠饵盒(捕鼠站)、门口施药 封堵漏洞、清场卫生死角、建立隔离带
培训教材
结构封堵 •封堵缝隙、孔洞、虫害入侵点 清洁卫生 •减少水源、食源及栖息地 物理捕杀 •合理布局鼠饵站、灭蝇灯设备 化学防治 •临时杀灭虫害降低虫害密度
卸货区码头 垃圾房
仓库 厂房外绿化带
通道走道
茶水房
办公室
培训教材
各种各样的外部环境导致了不同的虫害风险
培训教材
培训教材
厂房入/出口
厂房周围
仓库外围
机房内部
培训教材
虫害控制总体要求——专业管理和相关方合作

AIB综合虫害管理HACCP统一检查标准

AIB综合虫害管理HACCP统一检查标准

综合虫害管理HACCP统一检查标准1.综合虫害管理评估、监控、管理害虫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害虫种群的条件。

1.1综合虫害管理(IPM)计划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IPM)计划可以确保企业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和恰当处理,将害虫活动最小化。

关键要求1.1.1.1企业必须有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uanli计划。

1.1.1.2这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纳入企业其它书面的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中。

1.1.1.3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内部员工或注册的,被培训或有执照的害虫防治承包人来制定和实施。

非关键要求1.1.2.1如果综合虫害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外包给承包商,则该计划中必须包括内部人员和承包商的责任。

1.2企业评估企业每年对综合虫害管理计划的进行一次评估,以确保该项目的有效性。

关键要求1.2.1.1人员必须每年对企业进行评估。

1.2.1.2评估内容必须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地区。

1.2.1.3评估结果和纠正措施必须做记录,并用于发展和更新之后虫害管理计划。

1.2.1.4评估必须由内部或外部的受过培训的综合虫害防治人员开展。

1.3其它指导方针使用其他指导方针(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也有责任设立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关键要求1.3..1.1依照其他指导方针(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建立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通过缺少害虫防治问题的证据和达到《AIB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统一检查标准》中“综合虫害管理标准”一节中的标准,来证明其有效的虫害防治。

1.4签署合同企业与外部综合虫害管理提供者应签署合同,从而确保双方开展有效的虫害管理活动。

1.4.1.1企业签署的合同必须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联系人●服务的频率●服务的说明,以及服务如何完成●服务条款●设备和原材料的存放说明(在适用情况下)●已批准的化学品列表●紧急呼叫(何时呼叫,为什么呼叫,呼叫谁)●必须保留服务记录●要求把服务的任何变化或使用材料的变化通知到企业1.5证书与资格企业通过核实综合虫害管理服务提供者(不管是内部人员还是承包商)是否合格来保护其产品。

《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

《害虫综合治理》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
害虫综合治理
• 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 • 害虫综合治理的方法 • 害虫综合治理的实践案例 • 害虫综合治理的未来展望
01
害虫综合治理的定义
什么是害虫综合治理
• 害虫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简称IPM)是一 种预防性的害虫管理策略,旨在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方法,将 害虫种群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 下,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
色板诱杀
利用害虫对颜色的偏好, 使用不同颜色的色板来诱 杀害虫。
食物诱杀
利用害虫对食物的偏好, 使用食物来诱杀害虫。
化学防治
喷雾法
将农药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通过 喷雾器将药液喷洒在植物表面或害虫 身上。
熏蒸法
拌种法
将农药与种子混合搅拌,使种子表面 附着农药,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利用农药的挥发性,通过熏蒸作用将 农药扩散到空气中,使害虫中毒死亡。
城市管理。
治理效果
通过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城市 害虫的繁殖和传播,提高了城市
居民的生活质量。
农业害虫综合治理
农业环境特点
农业害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对农作物危害较大。
治理措施
采取农业防治(如轮作、深耕等)、生物防治(如天敌昆虫、微生 物等)、化学防治(如农药)等措施,以及加强植物检疫和监测预 警。
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 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 农药残留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保护害虫天敌和生物多样性,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害虫综合治理还能够降低害 虫抗药性的产生,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
害虫综合治理的历史与发展
• 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害虫管 理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害虫 综合治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的研究和技术也在不断发 展和完善。

食品工厂综合虫害管理实践、虫害来源、防治方式、内部防治措施及全员参与等知识

食品工厂综合虫害管理实践、虫害来源、防治方式、内部防治措施及全员参与等知识

食品工厂综合虫害管理实践、虫害来源、防治方式、内部防治措施及全员参与等知识综合虫害管理是利用早期防控措施进行虫害风险管理的整体性方案,再配合良好的卫生程序,持续监督。

它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提供全天候的保护和预防害虫侵害。

实践IPM1、保持对卫生的警觉;2、速解决建筑结构上的问题;3、常规、紧缺的报告系统;4、工厂全员参与IPM。

虫害来源、防治方式1.虫害来源①内部孳生(存在卫生死角;虫害孳生的条件:A、营养物质B、水分)。

②外围进入。

2.IPM的4种防治方式物理、生物、环境、化学防治IPM服务商1、IPM服务人员要有执业资格证书;2、杀虫剂使用应遵守相关法规和综合虫害管理的要求,定期监控等;3、厂区内要有设施监控虫害状况(园林飞虫、卫生性害虫、啮齿动物等);4、监控设施和杀虫剂都应有文件参考,且按照文件执行和记录;5、原料仓库应设置信息素,协助监控和识别储粮害虫;6、厂区应有防止鸟类和野生动物入侵的装置。

内部防治措施IPM有效防治的6个方面:1、做好卫生清洁①制定有效清洁频率:要根据实际生产清洁状况需求,制定有效的清洁频率与清洁规范;②正确的清洁工具与方式:按照SOP要求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压缩空气清洁粉尘多的地方,防止粉尘飞散;③严格审核清洁效果:应严格、仔细检查清洁效果,不放过任何卫生不合格项;④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开展培训,确保人员熟悉并良好执行清洁、生产要求。

2、把控门户管理①错误的门户管理有?门户管理不到位,可能会导致鼠类和大量虫害入侵,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停产。

②有效门户管理方式:包括装纱窗、防虫毛刷、挡鼠板,门帘,关门关窗等。

门户管理可从每一位员工做起,比如我们要做好人走关门的动作,平时发现孔洞、门缝过大的情况可以及时汇报,人人携手,共筑厂房防虫网。

3、实行结构管理结构缝隙易积累粉尘、堆积残渣,若环境中同时存在充足水分时,易滋生虫害(如果蝇、蚤蝇)。

如何做结构缝隙管理?电线管路加装外罩,机脚地缝;穿墙线管及孔洞,墙壁地面缝隙等缝隙应使用水泥进行封堵。

AIB审核板块—综合虫害管理

AIB审核板块—综合虫害管理

AIB审核板块—综合虫害管理第一章:综合虫害管理(IPM)评估、监控、管理害虫的活动,以确定、防止、消除那些可以促进或维持害虫种群的条件。

一、综合虫害管理 (IPM) 计划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 (IPM) 计划可以确保企业对害虫的有效控制和恰当处理,将害虫活动最小化。

(一)关键要求1、企业必须有一份书面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2、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纳入企业其它书面的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中。

3、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由经过培训的内部员工或注册的,被培训或有执照的害虫防治承包人来制定和实施。

(二)非关键要求如果综合虫害管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外包给承包商,则该计划中必须包括内部人员和承包商的责任。

二、企业评估企业每年对综合虫害管理计划进行一次评估,以确保该项目的有效性。

关键要求如下:1、人员必须每年对企业进行评估。

2、评估内容必须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地区。

3、评估结果和纠正措施必须做纪录,并用于发展和更新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4、评估必须由内部或外部的受过培训的综合虫害防治人员开展。

三、其它指导方针使用其它指导方针 (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 的企业也有责任设立综合虫害管理计划。

关键要求如下:依照其它指导方针(如有机、绿色或可持续发展)建立的综合虫害管理计划,必须通过缺少害虫防治问题的证据和达到《AIB 前提程序和食品安全计划统一检查标准》中“综合虫害管理标准”一节中的标准,来证明其有效的虫害防治。

四、签署合同企业与外部综合虫害管理提供者应签署合同,从而确保双方开展有效的虫害管理活动。

企业签署的合同必须包括:●企业名称●企业联系人●服务的频率●服务的说明,以及服务如何完成●服务条款●设备和原材料的存放说明(在适用情况下)●已批准的化学品列表●紧急呼叫(何时呼叫,为什么呼叫,呼叫谁)●必须保留服务记录●要求把服务的任何变化或使用材料的变化通知到企业五、证书与资格企业通过核实综合虫害管理服务提供者(不管是内部人员还是承包商)是否合格来保护其产品。

ipm原理

ipm原理

ipm原理
IPM原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综合虫害管理)是一
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管理方法,旨在最小化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

该方法结合了生物学、生态学和化学控制技术,以减少农业系统中有害生物种群的大小,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农业生产。

IPM原理需要基于对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和行为习性的深入了解。

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查,农民能够确定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和病害的发生程度。

根据这些信息,农民可以制定适当的管理策略,以减轻害虫和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IPM原理的关键是采取多种控制方法的组合,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生物和物理控制方法是IPM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引入天敌昆虫或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

另外,利用物理方法如屏障和陷阱来防止害虫入侵农作物。

这些非化学方法有助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学控制方法在IPM中也发挥作用,但需谨慎使用。

农民应
根据有害生物的种群密度和病害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化学农药,同时选择具有低风险和对非目标生物影响较小的产品。

此外,化学农药的使用应遵守正确的操作指南和安全规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

通过实施IPM原理,农民能够将农作物损失最小化,并同时
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这种综合的管理方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
的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合虫害管理规范

综合虫害管理规范

综合虫害管理规范文件编号***-W-PK-106撰写单位质量管理部版本A/0发行日期2024年07月01日受控状态■受控□不受控批准日期审核日期编制日期文件修订历史综合虫害管理规范1 目的为规范仓储虫害管理,使其对虫害有效控制、恰当处理,将虫害活动最小化,从而保障良好的仓储与运输环境和条件。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书亦、茶舞等所有仓储物流,包含物料的贮存与运输。

3 定义3.1 IPM(综合虫害管理):是指依靠综合措施对害虫防治实施有效的和考虑到环境因素的方法。

使用有效的互相结合的害虫控制方法,通过最经济的方式应用到虫害管理中,并把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风险降低到最低。

3.2 虫害污染:是指在产品中有活的或死的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昆虫,有昆虫存在的证据或者昆虫已建立了大量繁殖的种群。

3.3 信息素:由动物分泌的一种化学品,尤其是昆虫,信息素影响相同种类的其它生物的行为或发展,通常作为异性的引诱剂。

4 职责4.1 仓储物流部:负责虫害的防治管理,监督评价三方虫害防治效果,减少或杜绝仓储与物流环节的虫害影响。

4.2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仓储物流的虫害管理,负责与第三方签订虫害防治合同,推动仓储物流完善虫害防治工作。

5 流程5.1公司制定虫害防治计划,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5.1.1 指定虫害管理专业服务公司协助仓储虫害管理。

5.1.2 虫害外部服务提供商要求:1)有效的公司执照和相关虫害服务资质;2)有效期内的公众责任保险:该保险是为了避免由于消杀作业可能给工厂造成的食品安全危害或其他损失而投的保险;3)作业人员具备健康证明和相关的上岗证书,包括防疫站、爱卫会或行业协会颁发的培训证书,对于有限期要求的,应在有效期内;4)有效清晰的作业合同;5.1.3 制定虫鼠害管理服务范围和频率,至少每月一次(须特别注意虫害繁殖季节)。

5.2 保存两年内的虫害作业报告,包括用药记录(名称、浓度、范围、方法等)和各种监控装置中发现的昆虫种类及具体数量,以此信息为基础找出并消除掉其活动根源。

2024版综合虫害管理IPMppt课件

2024版综合虫害管理IPMppt课件

ONE KEEP VIEW 综合虫害管理IPMppt课件目录CATALOGUE•虫害概述与影响•综合虫害管理IPM 原则•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物理与机械防治技术•化学药剂防治技术•IPM 实施策略与建议PART01虫害概述与影响蚜虫螟虫蝗虫介壳虫常见虫害类型01020304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生长受阻。

钻蛀性害虫,危害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暴食性害虫,大量啃食农作物叶片。

吸食植物汁液,造成植物黄化、枯萎。

虫害直接吸食植物汁液或破坏植物组织,导致农作物生长缓慢或停滞。

生长受阻产量下降品质降低虫害危害农作物生殖器官,影响结实率,降低农作物产量。

虫害在农作物上留下伤口或分泌物,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降低市场价值。

030201虫害对农作物危害虫害大量繁殖,危害当地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虫害爆发导致食物链失衡,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生态平衡破坏虫害分泌物和尸体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和空气质量。

环境恶化虫害对生态环境影响PART02综合虫害管理IPM原则生态平衡原则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通过维护生态平衡,减少害虫爆发的可能性。

促进生物多样性增加天敌等自然控制因素,降低害虫种群数量。

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

03治理与预防相结合在治理现有害虫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害虫的再次发生。

01强化预防措施通过改善环境、增强植物抗性等措施,预防害虫的发生和扩散。

02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根据害虫种类和危害程度,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治理手段。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因地制宜,科学用药原则根据当地环境制定方案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作物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虫害管理方案。

科学选用农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

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应合理轮换和混用不同种类的农药。

PART03农业防治技术选用具有抗虫基因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品种选用抗虫性表现稳定的品种选用抗虫品种调整播种期与耕作制度根据害虫发生规律,调整播种期以避开害虫高峰期采用轮作、间作、套作等耕作制度,破坏害虫生存环境深耕、翻耕等土壤耕作措施,减少害虫基数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避免过量灌溉导致田间湿度过大,利于害虫发生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高作物抗虫性合理施肥与灌溉PART04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昆虫天敌昆虫的筛选与培育01选择对目标害虫具有高效捕食或寄生能力的天敌昆虫,进行人工饲养和繁殖,释放到田间控制害虫数量。

利用ipm制定管理方案

利用ipm制定管理方案

利用IPM制定管理方案一、IPM的定义和原理1.1 IPM的概念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即综合虫害管理,是一种全面、综合的虫害管理方法。

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的侵害。

1.2 IPM的原理IPM不依赖于单一的防治手段,而是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虫害的管理。

IPM的基本原则如下:1.建立监测系统:通过密切监测虫害的发生和发展,及时掌握虫害的情况,为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

2.确定阈值:根据农作物的类型和生长期,确定虫害发生的警戒线,即阈值。

当虫害程度超过阈值时,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3.综合应用防治手段:根据虫害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进行综合应用,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

4.强调防治策略的可持续性:在制定防治方案时,需考虑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二、IPM的管理方案制定步骤2.1 确定虫害种类和程度通过监测和调查,确定农作物受害虫害的种类和程度。

可以使用黄板、陷阱、粘虫球等工具进行虫害检测,评估虫害发生的程度和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

2.2 确定防治阈值根据农作物的特性和虫害的生态习性,确定防治阈值。

防治阈值是指虫害发生和发展至一定程度时,需要采取防治措施的程度标准。

2.3 选择合适的防治手段根据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适合的防治手段。

可以考虑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2.4 制定实施计划根据选择的防治手段,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包括虫害处理的时间、频率、剂量等。

2.5 定期监测和评估在防治期间,定期对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防治措施。

三、IPM的优势和局限性3.1 优势•效果显著:IPM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手段,能够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和发展。

•环境友好:IPM注重可持续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综合虫害管理办法

综合虫害管理办法

编码:YJ/GAP/ZY-33
综合虫害管理办法
运用综合虫害管理办法,限制虫害数量的增加,合理控制植保产品和其他干预程度,降低或最小化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风险。

一、作物轮作
实行2-3年轮作
二、虫害排除
1、选择适当的种植基地;
2、物理和生物隔离
三、土壤管理
1、改善土壤结构
2、增加有机质含量
3、使用覆盖物
4、使用热(非化学)技术,如蒸汽、日晒对土壤消毒
四、种苗选购
1、选择抗虫或耐虫的品种
2、向供应商索要无疾病证明
五、良好作物卫生
1、剔除感染或染病植株和作物的部位
2、砍割控制非栽培的和作为虫害寄生的杂草
3、清洁和消毒设备和机械
六、作物监测
1、检查作物常规发生的虫害
2、识别和检查虫害天敌
3、掌握产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特性,选择最佳的防治时期
七、减少抗药性
1、使用非目标物种批准的植保产品
2、种子处理
3、热点区域虫害处理
4、诱捕处理
5、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植保产品
八、引入天敌或其他生物防治
1、管理种植环境,加强天敌水平
2、引入虫害前的的寄生虫进行控制
3、温室作物或大田作物不用喷雾来进行控制
4、使用适当的生物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鼠控制的设施
可在原料仓、包材仓设置 间隔一般不超过8米 沿墙根或货架方向摆放 需标记跟进 定时检查及清理或更换 诱饵站应固定不能移动 上锁并专人管理 只能在外围设置,每15米设一个 诱饵站外不能有诱饵 如设垃圾站,则在6米内应设置诱饵站
常见的鼠笼
常见的毒饵站
毒饵站的要求
天 花 板 上 容 易 成 为 鼠 类的活动场所,鼠类也 容易通过天花板从一个 房间像另外一个房间迁 移
老鼠控制的设施
第一层 厂区内侧
•主要目标生物:老鼠 •主要虫害设施:机械式鼠笼、毒饵盒等;
•主要要求:防治设施间距为30米左右,且门两侧均需 摆放
•检查频率:至少每月/次 ,建议频率:每周/次
•水管离地放置(不使用时应关闭、加盖)
•在管道入口处设置“加盖设施” •地漏加盖、通风系统加装防护网
检查(四)
室内检查工具 •明亮的水电筒 •便携式的刀具和刮铲板 •封口袋 •现场记录本 检查操作 •设置有序的全工厂的线路
•步伐缓慢、观察敏锐
•在缝隙处、使用便携式的刀具和刮铲板刮掉可疑物检查、这些地方包括墙/地面 的连接处、仓板货架周围等 •把可疑物弄散、仔细观察,观察是否有证明有害虫的成虫、幼虫、或者害虫脱
•废水处理计划 3:确保员工的更衣室没有食物、饮料,以防止虫害的孳生
检查(三)
消除户外虫害栖息地:
•保持建筑围墙和人行没有杂草
•维护建筑和户外之间合适的空间
--户外绿外应离开建筑至少1米、并保持绿化整齐
--户外要放置仓板、设备和其它物品要离开建筑外墙和围墙1米的地方 --防治垃圾、废弃包装箱板或其它物品的堆积
厂房内重点:灌注间(如适用)
无裸露食品的上方设置 四分之一粘满虫害时更换 定时检查粘性,粘性不足时更换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设施:
• 电击式灭蝇灯 电网产生的瞬间电压会击碎飞虫躯体,所产 生的肢体碎片和碎片上所携带的病原体或者 致敏原均能对人体或食品安全产生危害。
蚊子掉入食品污染,使消费者产生厌恶情绪
IPM的先决条件—前提程序预防
前提程序包括: 卫生清洁 GMP操作 客户投诉
供应商控制
自我检查
IPM的关键因素
检查-检查室内和户外孳生情况、并记录发现情况
控制&评估-针对害虫的类型特性进行控制防治
培训和教育-确保IPM程序持续的成功
检查(一)
蟑螂
蟑螂的危害
使人产生过敏反应: 蟑螂体内的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蟑螂体表携 带的细菌、寄生虫卵以及蟑螂尸体干后的粉未,人接 触后会产生过敏反应。 携带病原体 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鼠疫杆菌 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脑脊髓病毒、乙肝病毒、口
蹄疫病毒 霉菌:黄曲霉菌 寄生虫:蛔虫、钩虫、蛲虫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策略: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策略: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策略: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策略: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策略:
检查现场已设置的监控设施(捕绳灯),了解数据分析并记录 关注厂房外的垃圾存放点和食堂 检查地漏内壁或生产区的排水沟
--对动物的排泄物、迅速带离建筑
--需要时、设置围墙和防护网 --物品进入建筑前、检查是否有害虫 --靠近工厂的地方应避免灌木丛、以消除害虫的栖息地和繁殖地
•门、窗和其它对外的开口处需要关闭、加装防护网、或者其它防护措施:
--无孔洞、防护刷/胶帘无破损。 •能让害虫进出、躲藏的墙缝、地缝需要封闭 •所有物品应离地放在仓板、架子上
苍蝇的特性
卵1—2天可发育成幼虫,幼虫5—6天可发育成蛹,5 天可羽化成蝇,共13天左右。但受气温的影响,据观 察 春季(20℃)为14—18天; 夏季(28.1℃)为7—9天, 秋季 (23.1℃)为9—15天; 冬季 (16.4℃)为23—29天。
苍蝇的特性
蛾蠓
• 成虫体长1.5-5毫米。幼虫长4-10毫米。
要加锁,并固定在地面上;但也要按一定频率拆下进 行清洁,以避免毒饵站底部有蚂蚁等其它虫害滋生;
从毒饵站两侧鼠洞内不可看的见毒饵,手伸进去也不 可够的到
诱饵应悬空固定在诱饵站内的支架上,或设计成不易 被啮齿类动物拖走或被大雨冲走。诱饵必须固定牢固, 不得使用颗粒状诱饵。
老鼠控制的设施
第二层 建筑物外
关注生产区域的蟑螂的迹象
有水源区域的电线管线 定期放置蟑螂药、强力喷射蟑螂药
在非加工时间投放,加工前清理 定点投放于蟑螂(害虫)常出没的地方 要有保护,不能随意投放
控制&评估----预防蟑螂的策略:
控制&评估----预防蟑螂的策略: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策略:
控制&评估----预防蝇类飞虫的策略:
*HACCP *GMP
某知名快餐品牌橙汁中一条被压扁的肉虫
某蛋糕产品包装内有苍蝇尸体
虫害管理的基本原理,防止入侵
虫害管理的基本原理,活动控制
虫害管理的基本原理,综合防治
害虫在室内生存的三大必需条件
栖息环境(阴暗、潮湿) 水(包括积水、积水管道)
食物(垃圾残食、粮食)
害虫侵入(从户外到室内)必需条件
直接通向室外的下水管道设置 通过积水防止虫害通过管道进入
定进检查清理防止堵塞
筛网孔径需小于6mm 直接接通室外的排水管道需设置 定期检查防堵塞或破损
控制&评估----蟑螂的活动区域:
控制&评估----预防蟑螂的策略:
生产线、下水道等重点风险区域的排查
针对大蠊、关注下水道、垃圾区 所有发现情况必须记录(包括员工发现汇报)
常见的老鼠种类
老鼠的感官特性
家栖鼠的感觉器官很发达。可进行
个体间的联系。
鼠类经常在活动的路线上留下尿和
生殖分泌物,并经常沿着这些有特 殊气味的线路活动,形成光滑的鼠 道。
容易为鼠类攀爬的地方
老鼠的感官特性
鼠类敏锐的味觉给灭鼠工作带来很大的
困难,因此毒饵必须保持新鲜、干净,否 则易引起鼠类拒食。 鼠类的听觉非常发达,能判断声音的来 源,并可感知和发出超声波。 家栖鼠的触觉非常发达,在黑暗复杂的 环境中不断利用嘴边的触须和全身的刚毛 进行定位。并能准确地判断障碍。喜欢靠 墙走。
•主要目标生物:老鼠;
•主要虫害设施:机械式鼠笼、毒饵盒等;
•主要要求:防治设施间距为15米左右, 且门两侧均需摆放 •检查频率:最少每月进行一次
灭鼠诱饵站
门的两侧都 要放置
粘鼠板
门的缝隙旁放置粘板,亦能起到捕虫的作用
每隔一定距离(20~30m)设置粘板
常用的内部捕鼠器
老鼠控制的设施
老鼠的活动能力
褐家鼠、黄胸鼠等家栖鼠类,能垂直或
水平地沿着电线或电缆爬行。 家栖鼠能立定跳高 60cm ,短距离起跑可 跳过 1m 高的障碍。立定跳远可达 1.2m , 可从15m高处落下。 老鼠都善于游泳,褐家鼠水性最好。褐 家鼠还能从下水管道及抽水马桶,逆水 潜行,进入室内。 褐家鼠常掘土打洞营巢,而黄胸鼠和小家 鼠在没有其他场所可以隐蔽时,也会打 洞
“有害生物”指的是任何有害的动物或昆 虫,包括(但并不限于 )鸟类、啮齿动物、 苍蝇和幼虫。 来自于联邦食品与药品化妆品法(法 案)第201章中的术语定义和解释 从有害生物防制员的工作范围来说,有害 生物主要涉及到节肢动物(昆虫)、啮 齿动物(鼠类)等来自于有害生物防制 教程(初级),上海市除四害协会
检查(二)
户外检查区域:
1:建筑外墙&户外地面
•建筑外墙:树木、过于茂盛的绿化、积水 •垃圾残滴/垃圾/回收区:正确的室内清洁、以及合适虫害管理 2:建筑外墙外围 •建筑外墙:隔离带、积水、地漏、虫害控制设施 •建筑外围(工厂及其它建筑):墙、门、天花顶
窗&门的关闭、墙与墙连按处的封闭、天花顶的缝隙及地漏
如何进行检查害虫:
•检查工厂的户外和内部区域
•重点检查的地方包括:潮湿度高、食物源及栖息地、有入侵点 室内检查区域: 1:建筑内部区域 •员工饭堂:适当清洁流程、垃圾控制&管理 •办公区域:适当清洁流程、垃圾管理、和生产区隔离 2:产品加工区和原料区 •产品加工区:适当的排水、清洁流程、捕绳灯 •原料收货区:原料及仓板的检查、废弃物的清除 •产品的仓库:合适的检查区域、清洁流程、虫害控制设施
落的皮肤。
•如果发现有害虫的活体、马上采取措施加以消除
控制&评估----老鼠控制的策略:
控制&评估----老鼠控制的策略:
除低老鼠的压力
判断并消除建筑的外围老鼠繁殖及栖息的因素 •在工厂地面消除任何食品原料残渣 •避免任何能接触建筑的树木和灌木
•移除任何接触到建筑的枯枝烂叶
•在工厂的地面上避免任何不需要的水源 •要收货区进行收货检查时、避免携带老鼠情况发生
阻止老鼠的进入
•任何时侯保持门的关闭 •修补有结构漏洞的墙壁 •填补门槛和门之间的空隙
•使用不易让老鼠啃咬的材料、比如金属材料、铜网、水泥等
控制&评估----老鼠控制的策略:
老鼠需要自由的水源生存、确保工厂周围没有积水
建筑周围无任何植物及积水的隔离带、对控制老鼠较为理想, 砂石隔离带也可避免老鼠洞的出现
为什么工厂要做有害生物防治?
造成的危害
虫害的尸体或碎片,虫害的排泄物,虫害携带引起的微生物污染 由治理方法导致的药剂污染, 破坏设备、房屋, 传播疾病
造成的风险 对企业形象和品牌的损害 虫害控制和相关法规 食品卫生的法规,如 食品安全法 QS审核细则 审核计划和内部程序
发现鼠迹的证明
老鼠的生态行为
记忆力:
鼠类受到突然的或不良的刺激,如电击、受伤、 急性中毒等,均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记忆。并能 阻止同族不去上当,回避危险物数月之久。 新物反应和避新行为 褐家鼠及黄胸鼠,多疑狡猾,对环境中出现的 新事物,一般不会马上去触动。经多次试探, 确认安全后,才小心接触,这种现象叫鼠的新 物反应,此特性叫鼠的避新行为。 小家鼠和黑线姬鼠无避新行为,小家鼠对新物 有明显的好奇行为,喜欢去触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