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
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及其影响
![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4bc385f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6.png)
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及其影响日本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日本人一直尊重传统文化并且不断地将其继承和发扬。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本文化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和融合。
本文就探讨日本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融合及其影响。
日本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日本文化有着深厚的传统,这些传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其中,日本的茶道文化、武士文化、花道文化、和服文化等,都是代表性的传统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出了日本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审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茶道文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在日本被视为一种“和敬清寂”的文化精神。
在茶道文化中,茶道师会在特定的环境中和来宾共同欣赏茶或食品,整个过程强调礼仪和仪式感。
茶道文化的精神不仅在于茶道师特殊烹制的茶,更在于和来宾之间建立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
茶道文化也是日本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武士文化在日本的历史中相当重要,它代表了侠义精神和武士道的传统。
在日本的古代,武士文化是制定和实施社会秩序的主要力量。
武士文化强调忠诚、勇气、信仰和尊重等核心价值观,带有高度的荣誉感和道德约束。
花道文化是日本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通过鲜花和植物来表达自然和美的观念。
花道文化通常通过摆放鲜花来美化环境,使之更和谐、更舒适,这种精致的艺术品味在日本身处自然环境的人士中是非常普遍的。
和服文化源于日本古代,是日本特有的传统服装文化。
和服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正式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看到和服的身影。
在和服文化中,和服被视为一种非常精致和高雅的艺术品。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虽然日本传统文化是古老而神圣的,但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给予传统文化以新的观点、维度和可能性,则为未来日本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延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和重视。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越来越多的日本人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传承
![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083444a7b307e87101f696fd.png)
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传承日本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克服了来自于地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来说,日本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更有着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一、日本社会的现状与传承1.高度的法制化高度的法制化是日本社会显著的特点之一。
在日本,法律工作者具有很高的地位,司法考试也是十分严格的,这样严格的机制使得日本社会具备了高度法制化的特点2.极高的诚信度在日本人的心中,诚实守信是十分重要的。
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工业化早期的产品生产流通都是在熟人圈里进行的,如果一个人缺乏信誉就意味着无法生存,这一信誉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是一种社会传承的体现。
3.政治问题的困扰日本政坛上有十个左右的合法政党,他们分别代表着各个阶层利益。
自民党是最大的政党,其政治目标倾向保守,派阀林立是此党的特色,自民党有七个派系注册在案。
官僚制度也是日本政坛重要组成部分。
要成为一名官僚要参加如中国的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后再根据资历进行一级级晋升。
由于年功序列制,官僚大多需要通过熬年头来获得晋升。
这样的模式使得政治家政策的实施受制于官僚,于是政治家与官僚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一方面因为政治家是通过选举产生,官僚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后熬年头产生,所以二者没有相互的利益输送;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家的选举一般由财阀出资,使得政治家、官僚、企业形成同一利益上的链条却又相互牵制与利用。
总的来说,日本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也是一个备受各种问题困扰的国家。
从国家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传统,如诚实守信等,都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现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日本的经济现状与传承1.稳定中保增长1990年到现在日本的GDP数据虽然没有明显增长,但是一直比较平稳。
1991年到2009年日本GDP以平均0.8的速度增长,虽然与日本中高速增长期的数据相比很低,但是日本实力犹存。
日本的政治与文化现象
![日本的政治与文化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4e7a8d2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e.png)
日本的政治与文化现象日本是一个既有着悠久历史又充满现代元素的国家,其政治和文化现象十分丰富多彩。
从政治上来看,日本是一个以天皇为象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其政治体系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
而从文化上来看,日本的动漫、游戏、电影等文化形式已经深入到全球各地,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接下来,我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来探讨日本的政治与文化现象。
一、政治现象1. 君主立宪制日本是一个以天皇为象征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的最高元首为天皇,但实际上天皇没有政治权力,是一位象征性的人物。
政治实权则被内阁、议会等机构所掌握。
这种政治体系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也是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不同之处。
2. 党派政治日本的政治是以党派为基础的,每个政党都有自己的纲领和政治主张。
在日本,自民党和民主党是两大主要政党,但还有许多小政党。
在议会中,各个政党之间的协商、争论等情况非常复杂。
3. 和平主义作为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国家,日本对于和平的追求始终是非常强烈的。
日本宪法规定了不进行战争的原则,并将自卫队定位为仅能进行自卫性质的军队。
近年来,虽然有一些人提出修改宪法的议案,但在大部分民众的反对声中还未得到通过。
4. 社会保障日本的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发达,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养老保险是最受关注的,因为日本的老龄化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政府正在加强对养老保险的管理,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二、文化现象1. 动漫文化日本的动漫文化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流行,包括日本的动画片、漫画、游戏等。
在这些动漫作品中,往往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精美的画面和独特的文化元素。
许多动漫作品也成为了全球流行的文化产品。
2. 游戏文化日本的游戏产业非常发达,包括家用游戏机、移动游戏、电脑游戏等。
许多知名游戏品牌如任天堂、索尼等也是源自日本。
日本的游戏作品往往有着独特的玩法、精美的画面以及紧张刺激的情节。
3. 电影文化日本的电影产业也非常活跃,获得了国际上的许多奖项。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6b977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5.png)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摘要】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涉及了其独特性和传统现代融合的特点。
在历史渊源方面,日本文化受到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传统艺术和文学风格。
日本社会注重尊重和礼仪,同时也存在着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并存。
这种价值观影响了日本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如工作态度和教育制度。
未来发展方面,跨文化交流将继续影响日本社会,促进文化多元化和开放性。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东方国家的独特魅力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关键词:日本文化、社会意识、独特性、传统、现代融合、历史、艺术、文学、尊重、礼仪、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当代社会、未来发展、跨文化交流。
1. 引言1.1 日本文化的独特性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独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日本文化深受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影响,注重家庭、尊重和礼仪。
日本人民对自然的尊重和依赖,体现在日本园林、和服、茶道等方面。
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歌舞伎、茶道、武士道等也展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神。
日本文化的独特性体现在其对传统价值的重视、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艺术的热爱等方面,使其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
1.2 日本社会的传统和现代融合在日本社会中,传统的价值观和礼仪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尊敬长辈、遵守规则、注重礼貌等传统观念在日本社会中被广泛传承和弘扬。
与此随着现代化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影响,日本社会也在不断地变革和更新。
现代科技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变化等因素都在推动着日本社会朝着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日本社会的传统和现代融合体现在各个方面,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规范,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变革,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影响与融合都在塑造着日本社会的独特面貌。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仅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也为日本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在这种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背景下,日本社会正在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结构和文化,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日本的近代化历程和文化变迁
![日本的近代化历程和文化变迁](https://img.taocdn.com/s3/m/a43e18c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f.png)
日本的近代化历程和文化变迁近代化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经历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变革。
毋庸置疑,这个时期对于现代日本的发展和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日本的近代化历程和文化变迁。
一、近代化历程19世纪中叶,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临着严重衰退。
此时,欧美列强进入了亚洲地区,中国和印度失去了自主权。
为了避免与欧美列强的同样命运,日本开始了现代化改革。
在1867年的明治维新中,日本被重新塑造成为一个现代国家。
政权从幕府时代的封建制度变为一个中央集权制。
同时,现代的教育制度、新的法律体系、新的经济体系和一系列其他现代化的措施也被应用到整个日本社会中。
在这个时期,日本积极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甚至从欧美引进了许多新技术和先进的产业。
例如,1872年,日本引进了铁路技术并开始建造铁路。
1889年,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采用民主选举的国家,这在当时是非常重大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文化也开始渗透到日本社会中。
在艺术、文学和音乐等领域,日本文化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例如,明治时期的文学作品讲述了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这在当时的日本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二、文化变革在明治时代和大正时代,日本发生了各种文化变化,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文学、艺术和音乐。
文学方面,年轻的作家们开始创造新的文学风格。
例如,夏目漱石的小说《吾輩は猫である》是一个讽刺性的作品,通过一个猫的视角描述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状态。
这种新的文学风格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成为了现代日本文学的开端。
在艺术领域,明治时期培养了一批现代派艺术家。
例如,岸田助巳和井上长三郎等人强调绘画作品的色彩和造型,反对传统的绘画风格。
同时,西洋绘画风格也逐渐被引进到日本艺术中,这对于日本绘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音乐方面,西洋音乐也开始在日本流行起来。
特别是钢琴和小提琴等西洋乐器,在日本非常受欢迎。
同时,从欧美引进的歌剧、舞剧也深受日本人的喜欢,并开始在日本演出。
浅析日本社会与文化
![浅析日本社会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4d9213c74028915f804dc2ab.png)
浅析日本社会与文化内容提要:通过对目前日本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得出日本文化存在的四大特征,既岛国文化,集体主义文化,以和为贵的文化以及以心传心的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岛国,集体,以和为贵,以心传心日本作为世界大三大经济体,在世界的大舞台上始终处于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其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社会文化也可以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究其内在,日本的社会可以归纳于四大文化之中。
一岛国文化是日本文化之根。
首先,日本是个岛国,地域狭长且狭窄,自然灾害频繁,地震,台风,火灾是日本三大名物。
日本民族就是在这样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活的。
对于一切自然灾害乃至人为破坏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应对措施和心理准备。
但是,正因为地处这样的地理环境,日本人的内心是脆弱的。
目前在日本很流行的一个NHK 纪录片《东京地震危机》,无疑是在日本民众中扔下一个定时炸弹,顿时身处东京的人民人心惶惶。
虽然只是一个侧面,但很好的反应出日本人那种因岛国文化衍生的危机感。
另外,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有限,条件具备,自古以来就养成了拿来主义的风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高度的兼容与再创性。
同时,岛国文化造就了日本人热爱大自然,尊重大自然,融入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神道本性。
可以说,日本的一切独特的社会现象都是来自日本岛国文化的熏陶。
二集体主义文化是日本社会的精髓。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单一民族,单一语言,单一文化的国家,岛国的脆弱性似乎不允许日本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唯有内部高度团结才能在求得生存。
所以,日本人在家靠家庭,在社会靠企业。
在欧美人看来,整个日本就想一家官民合办的股份公司。
集团内部的绝对一致性和上下关系严格,长幼序列分明,内外有别以及集体负责构成了集体主义的核心。
例如,日本公司职员在公司外进行贸易谈判总是会说“我要给公司打个电话,请稍等”“我要请示一下公司,请等下”,日本人这种没有谈判权和决定权的表现往往使对方很吃惊。
还有当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总会说“不要让被人笑话你”,上司在训导部下是总是说“不要让别人瞧不起你”,这种做法在潜影默化中已近把日本人带入了集体主义的大圈子。
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
![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6518b7fe59eef8c75ebfb35b.png)
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关键词:当代;日本文化;社会意识最近这些年来,日本经济方面高速发展,日本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已经稳固。
而在这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日本社会也产生了非常多的改变,文化在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都得到了发展,科学技术也渐渐成熟,教育领域同样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高等教育的水平已经在国际上享有盛名,培育了很多高素质的知识分子,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并且推动了日本民主变革的进行。
1回归传统文化的风气盛行二战之后,日本先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低潮期,然后在美国的引领下,高速发展,不但在经济层面上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在文化软实力的层面上同样具备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更加重视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而在这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外来文化也不断对日本本土文化形成冲击,渐渐地,日本不但在经济上得到发展,其文化软实力同样得到了提高,其实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财富的逐渐积累,使得人们渐渐将眼光放在了文化领域。
此外,因为外来文化的冲击,日本虽然确实软实力得到了提升,但是其同样在慢慢地流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渐渐转化成西方文化,而这其實对日本本土文化的创新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此,大部分学者提出日本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想摆脱西方文化所形成的局限性,就一定要在研究日本本土文化的时候,充分激发各阶层人们对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的热情及兴趣,进而站在日本传统文化的角度上,来阐述、分析日本现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
而日本儒家文化所构建的社会主流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建设及发展,比如,二战后,日本民众在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共同为国家经济的建设及发展不懈奋斗,进而使得各种社会矛盾及冲突被弱化,这就直接扼杀了社会经济再次动荡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建设及发展。
此外,在企业发展及体制构建的过程中,因为日本儒家文化的影响,企业内部文化的向心力及凝聚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进而使得企业的工作秩序得到优化,而日本企业资本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进而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日本幕府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日本幕府时代的社会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81b564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e.png)
日本幕府时代的社会与文化日本幕府时代是指从1185年至1868年的日本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多个幕府的统治,对于日本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来探讨日本幕府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一、社会结构在日本幕府时代,社会结构被严格地分为四个阶层:武士、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武士阶层是最高阶层,他们拥有武士道精神,敬重忠诚和勇气。
农民是社会的中间层,他们负责农业生产和支持幕府的经济。
手工业者在社会中扮演着制作各种商品和工艺品的角色。
商人阶层也很重要,他们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活动。
二、政治制度在幕府时代,日本的政治制度被幕府统治所主导。
最有影响力的是骑士团体——武士阶层。
武士们组成了各自的家族,世代相传。
每个家族有一个首领,他们以拥有军事实力和土地为基础来统治领地。
幕府政权的最高领导是将军,代表了统一和权威。
幕府政权通过建立专门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持社会稳定和秩序。
三、经济状况在幕府时代,日本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
农民们栽种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物,以满足人民的需求。
手工业也很发达,人们制作了许多高品质的陶器、织品和剑具等工艺品。
此外,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逐渐形成了城市和集市。
四、文化发展日本幕府时代是日本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武士文化影响深远,日本传统的武道、茶道和花道等都形成于此。
此外,幕府政权的日益稳定,也使得文化繁荣起来。
诗歌、戏剧、绘画和建筑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发展。
在文化交流方面,与中国的交流尤为频繁,翻译了许多中国的著作,并吸收了中国的艺术和哲学思想。
总结日本幕府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发展的时期。
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都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幕府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日本的基础。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有关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知识,也可以对比现代社会与幕府时代的异同,从中思考和探索我们自己的社会与文化发展。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2e45c7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6.png)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是日本国家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经验。
自古以来,日本人民一直在不断地创造和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这些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成为了日本国家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特点和影响。
一、日本文化的特点1.重视礼仪和纪律日本文化中,礼仪和纪律一直被看作是核心价值观念。
在日本社会中,人们常常遵守礼仪和纪律,表达出自己的尊重和敬重。
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还表现在组织和企业的管理上,比如企业制度中强调的领导与部下的尊卑和上下级之间的层级结构等。
2.注重和谐与协调在日本文化中,并不强调个人主义,而是更注重和谐与协调。
这也可以看出来,日本文化中强调的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多数日本人认为,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源自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团结。
3.奉行务实主义日本文化中,强调个人和组织中的实际行动和结果,强调实验和研究的原则,也强调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和手段。
这种务实主义精神,也在日本企业管理中有所反映。
这也可以看出,日本的科学技术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发展的道路,并非只是纯粹的追求技术,而是充分发挥了制度管理的作用。
二、日本社会意识的特点1.注重集体日本文化中,社会信息的交换和交流通常是在固定的接触和交往场合中完成的。
这也可以看出来,日本社会中强调集体性的特点。
大多数日本人认为,集体的意识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文化传统不可或缺的。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为集体的需要进行牺牲,如在大地震后,很多日本人自愿前往灾区助人。
而在日本企业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集体性,组织中的每个人都以企业为生命,为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努力。
2.环保意识强烈日本社会中环保意识非常强烈,维护环境与健康是日本人民共同的义务和责任。
这种环保意识的形成,与日本文化中强调整洁与感性体验的要素有关。
在公共设施中,日本人通常要求自己保持清洁,而不依靠清洁工。
另外,对于废弃物的处理也非常严格。
长期以来,环保意识已经深入到了日本社会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了日本国家和民族认识的一个标志。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论文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b62160783e0912a2162aa6.png)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论文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和了解,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对日本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尤其是日本的经济,科技,经济管理,教育等都是值得我们发展中国家借鉴的。
首先日本虽是个小国,但是日本的经济却是十分发达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战争的废墟上建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起飞开始至今,日本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日本经济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前为高增长阶段,1974年至1990年为较高增长阶段,其后至今经济一直处于萧条阶段。
这三个阶段,其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都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经济发展也有很大缺陷。
他们对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科研投入少,因而缺少技术储备。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主要依托的是国内市场。
在日本经济发展中,国内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占有绝对高的比重,即消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其经济发展速度。
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它在经济发展中实行出口战略。
尽管日本在对外贸易中获得了技术,形成了高速发展的产业,但像日本这样大的经济体只能主要依靠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而不能长期靠出口战略维持经济高增长。
日本的科技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战败的废墟上,从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日本在战后科技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内外情况,采取了许多鼓励科技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并由此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充分利用原有的“能量”;第二,建立健全的、强有力的全国性学术领导机构;第三,广泛建立科研机构,网罗科技人才;第四,为发展科学技术而大力投资;第五,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第六,着力于国产化。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资源缺乏的岛国,其自身的条件有着严重的缺陷,因此,资源贫乏的“致命缺陷”从客观上迫使日本走发展科技的道路。
日本社会与文化论文
![日本社会与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f0e6d328ea81c758f5787f.png)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一、摘要:日本人可爱又可恨,通过对日本的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了解,进一步对日本这个小国家有一个整体上的人认识和把握,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日本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模式、借鉴他们国家的教育理念模式、技术创新手段从而来使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
二、关键词:日本、教育体制、文化背景、经济发展1、日本的地理。
首先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西侧,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和俄罗斯相望。
全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约3900多个小岛组成。
海岸线长3万多公里,多海湾和良港。
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
全国有16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区。
富士山是全国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
温泉遍布全国各地。
境内河流流程短,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
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公里。
由于地处海洋的包围之中,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夏秋两季多台风,6月份多梅雨。
北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为-10℃,九州岛南部为10℃;7月份北部气温为18℃,南部为26℃。
年降水量700—3500毫米,最高达4000毫米以上。
首都东京1月平均气温3℃,8月气温为25℃。
日本的人口在日本总务省公布了2010年10月实施的日本国情调查结果。
统计显示,日本籍人口数量为1亿2535万8854人,较前一次于2005年实施的人口普查数量减少37万人,减幅为0.3%,2000年10月统计的是1.2692亿。
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5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
还有就是在日本神道和佛教较为盛行。
2、教育体制。
现在日本实行的是6,3,3,4,5体制。
也就是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大学院(研究生院)教育5年,修士(硕士)课程2年,博士课程5年(包括修士前期课程2年,博士后期课程3年)。
大学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著名的国立综合大学有东京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和庆应大学等。
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bce4bd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d4.png)
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日本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该课程由浅入深,详细解说了日本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及现状,是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时,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
日本社会与文化课程是为了全面了解日本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文学五方面的情况,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取学习日本语言时必需的文化背景。
尤其注重现象和理论的结合,为以后撰写论文和学术研究开启启蒙之门,同时避免与日本人交往时产生文化冲突。
二、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教材,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诸现象。
怎样让学生在理论中寻求文化的缩影,在相关感兴趣的材料搜集中感受日本文化的特质,教会学生们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待“异质”文化。
作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应在于让简单的日本文化富于启发性,使高深的日本文化带有现实性和可视性。
并在此基础上,把握各现象间的联系,进而抽象出日本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的特质,并能够在科研、工作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本课程总学时:32学时,教学安排在第七学期,周学时2节。
1.通过学习日本政治章节,了解日本的政治制度,日本宪法的地位以及国会和内阁分别的作用等掌握日本政治发展的进程。
2.通过学习日本经济章节,了解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史,日本的产业以及目前日本所面临的经济问题。
3.学习日本的教育章节,了解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过程及起到的作用,二战后教育的特点以及日本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中国的借鉴之处。
4.学习日本的文化章节,掌握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日本的诸节日的时间以及相应风俗。
对于日本人的社会意识做到理解纵式社会、耻辱文化、中流意识、年功序列等理论,并能够综合应用上述理论解释一些日本的社会现象。
了解日本的宗教信仰理解日本的神道、佛教、基督教的特征。
5.熟知日本的各种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形式。
识记个艺术的名称,包括能乐、狂言、歌舞伎、茶道、插花,并理解其精神内涵。
关于日本的体育运动识记两种传统体育,既相扑和柔道。
6.熟知日本文学古典名著的成立和内容以及日本近代几位知名作家的代表作品,把握日本文学的特征日本文学的古典名著。
日本现代化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分析
![日本现代化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b3c8e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3.png)
日本现代化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分析日本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
然而,随着近现代的到来,日本经历了从闭关锁国到向外开放的转变,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本文将从历史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日本现代化之路。
历史篇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通过武力和贸易侵略,迫使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而当时日本仍处于封闭状态,没有进入现代化的轨道。
这时,日本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西方强国之间的差距,开始推进改革和开放。
日本最初的改革是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868年明治天皇发动的政治革命,取消幕府体制,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政府,实现了政治上的现代化。
这一时期的日本,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并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国家的举措,使日本在近代化的路上走的更加快速。
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了对教育、军事、产业和运输等领域的变革。
其中,近代化的教育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现代人才,而产业革命更是为了提升产能和竞争力。
另外,日本还完善了社会基础设施,不断推进科技创新,打造了让世界瞩目的“东京奥运会”。
这一时期,日本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也有一些争议。
尽管日本的现代化给人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同时也遭受了其他亚洲国家的侵略和脚踏实地的搏击阶段,朝着未来的道路上仍有着许多的艰辛和困难。
文化篇日本在文化方面的发展也是围绕着现代化展开的。
日本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如茶道、花道、武道、曲艺等。
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逐渐影响和日本本土文化的融合,在日本近代文化中也催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中,文学和艺术是日本文化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方面。
在文学方面,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曾经出现过许多重要作家,如夏目漱石、森鼓太郎、三岛由纪夫、村上春树等。
一些作品通过对现代社会的写实,再现了一些社会问题;一些作品则是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述了个人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的感受和处境。
在艺术方面,日本画、浮世绘、雕塑等也有了新的呈现形式。
日本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日本社会
![日本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日本社会](https://img.taocdn.com/s3/m/c17ed2ffc8d376eeaeaa3148.png)
这种来源干日本传统村薄的群体结构和集团归属意识随日本近代 城市化进程渗八到城镇都市,它在现代城市社会的表现为,在企业. 各行各业都形成了广泛的尤如盅宇塔式的拥织结构。在社会上,妇女 协会、老年Ij=|体等妇织随处可见,每个城市社区也都设有社区居民兰H 织町内会。可以这样说,日本人几乎是无时不在团体中生存。在他们 头脑深处.群体行为模式仍然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主要淋层依据。个人 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有着强烈的满足感,并不觉得因此丧失了自己的个 性,相反为自己可以成为群体的一员而感到自豪。 现代日本人身上的这种群体归属感是对传统村落群体行为模式的 直接继承。“它是在纯粹的日本文化中哺育出来的地道的日本因质, 日本在其现代化进程中自两方输^了许多文化内容,但这些舶来文化 支离破砰.始终未能渗入到体制中亲”. “西方的个人王义和自由主 义并未在日本深深地扎下根来”。其次,传统村藩明确的等级序引传 统,给予现代B本社会与B本人“纵式社会关系”和等级序列意识。 在现代日本社会.严格的等级序列是社会关系的基础。B本社会划分 为无数的团体,每个团体中又存在地位不同的各个阶层,日本社会学 家称其为“纵式组织结构”。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公司,普遍存在着 这种纵式的组织结构,参加工作时间不同,所处的级别就不同。按不 同年龄结成的团体又加强了这种等级差别。企业实行的终身雇用制和 年功序列工资,也是按这一等级差£4为前提制定的 它保证了幕体的 秩序与和谐,维持了企业群体的统一。 与日本人接触多了你会发现,日本人特别注意现实中的等级关 系。在与^接触时,总是细心地注意自己的地位和对方的地位,用 各种方式表选自己的地位并揣测对方的地位,并以此来决定交流时 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所持的态度。日本人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喜好名片 的民族。名片上 般都注明了能立即了解对方所属集圃、从事职 业、官衔级别等信息。据社会学家统计,日本人一天的名片变接量 为4000万张。相对日本^口而言,这个数宁肯定是世界之最。日本 社会之所以需要如此大量的名片,就是因为它的“纵式社会关系” 和等级序列意识。对于这种等级秩序,可以说,绝大多数日本人从 骨子里认同拥护,决不存半点疑心,更无人敢轻易越位。日本人执 羞于名片,实际上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等级认同意识和安分守己的 心理定势的反映。 第三,封闭性结构与排他性心理。传统农村村落几乎与外界隔 绝的封闭性结构,在社会心理层次上形成日本人的群体意识,强烈 的群体意识又强化了村落社会的封闭性质和村落成员的排外意识。 在这种封闭式集团,其群体归属意识与排他意识,决定了其行为规 范具有双重性,即内部道德与外部道德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趋向与 行为标准。 当今日本社会的各个闭体仍带有一定程度的封闭性,他的社会 行为准则与心理趋向是内外分明的,对内聚合,对外排斥。对内它 强调群体的整体统一,重视和谐,讲究秩序。鼓励个体刘于群体的 依籁.群体内部形成强烈的内聚力。面对外部的压力,人们必须明 确各自集团的归属来维系群体的利益,这种内聚力是群体成员产生 一种同舟共济的心态。在同外部接触时,封闭式群体以共同对外的 心理应付外部,具有排他性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它可以驱使群体成 员对外部群体采取敌视、排斥的态度,群体成员可H为了群体的利 益而不惜一切地与外部竞争。 日本这种封闭式集团,其群体归属意识与排他意识,决定了其 行为规范具有双重性,即内部道德与外部道德两种截然不同的・b理 趋向与行为标准。在闭体内恪尽职守的日本^,一旦离开本闰环
日本当代文化与社会PPT课件
![日本当代文化与社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374e0ff121dd36a32d82c1.png)
四 日本人口
日本人口总数在1.26亿左右
1、人口老龄化严重
目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20.1%,是人口3000万以上 的37个国家当中,比例最高的一个,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老龄化国家
原因: 1、生活改善、医疗技术进步,老年人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 2、生育率低
2、少子化严重
8
三 日本民族
1、单一民族:
日本号称大和民族,其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 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 族立国之本之魂,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 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根源在于日本民族文 化及心理上的同质性。古代日本由倭人、诸少 数民族和大陆移民三部分人构成,长期的相互 沟通和融合,在政治、社会、文化等的质化过 程中,使之变成了单一民族。这种单一民族共 享统一文化,具有同质的民族心理。团结 重 团队精神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5
9
2、实用主义:
日本人具有“亲自然”的情感倾向,在 思维方式上重感觉、轻抽象;重经验、 轻思辩。日本文化具有重学习、模仿和 综合再创造的倾向。说到底是它文化的 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进而形成实用主 义。
10
3、强烈民族意识 狭隘民族主义 日本经济达到了真正的国际化。然而,不无
遗憾的是,就其国民性而言,日本人的心理 却远远没有国际化,他们依旧把自己包裹在 统一的大和民族文化圈内,拒绝外人的加入, 也拒绝进入别人的圈子。 对外国人的包容性较弱,外国人甚至移民也 很难融入他们的圈子
2、面积和地区划分
日本国土面积为: 377748平方公里 国土的总面积:包括各小岛在内,共计377,835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df944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c.png)
对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日本文化悠久而独特,深受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日本社会意识也很特殊,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和价值观念。
本文将探讨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并从多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解读。
首先来看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它融合了神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并受到中国、韩国和东南亚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传统艺术,如茶道、花道、武士道等,都反映了日本人对自然、礼仪和战士精神的追求和崇尚。
而且,日本的食文化也极为丰富多样,日本料理和茶道更是闻名世界。
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建筑也有着独特的美感和技艺,如和服、折纸和京都的庭园建筑等。
日本文化以其细腻和典雅而受到世界的推崇和喜爱。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本文化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现代的日本动漫、电影、音乐和时尚等,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文化潮流。
日本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并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日本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意义重大。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日本社会意识。
从历史和宗教角度看,日本的社会意识受到了神道教、佛教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这些宗教和思想为日本社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家庭的重视、对传统礼仪的遵循,都反映了日本社会对和谐与平衡的追求。
而且,日本社会对纪律、规则和效率的追求,也是其社会意识的重要体现。
日本的社会结构也有其独特之处。
日本是一个以家族为单位的社会,家族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家族中,长辈的权威和传统的价值观念被严格遵守和尊重。
而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日本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国家,但传统的家族关系和道德准则仍然对日本人的行为和思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日本的职场文化也颇有特色。
在日本的企业和组织中,员工对领导的尊重和忠诚是非常重要的。
日本的职场环境也非常注重纪律、规范和效率。
这种职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和世界观。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76b729e51e79b8968022620.png)
日本文化演绎下的启示摘要:日本文化史乃是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融会贯通的历史。
日本的发展与外来的文化密切相关,日本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模式,展示了日本独特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日本的文化史也是一部日本的演绎史。
以文化来展示日本整个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吸收外来的文化同时,要坚持自身的文化优势。
Abstract: the Japanese culture history is the alien culture and its culture mastery of history. Japan's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culture closely related, Japan's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fusion model, showing Japan unique development path, it can be said that Japan is also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deduction of Japanese history. To show the whole society culture to Japan of change and development.Absorbing foreig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o insist on their own cultural superiority.关键词:绳魂弥才和魂汉才和魂洋才和魂美才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史是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融会贯通的历史,如果将自身文化称为“母体”的话,那么外来文化则是它的“父体”,二者缺一不可,正是这种方式造就了独有的日本文化景观。
但是日本始终坚持着自身的文化理念,有选择的吸取了外来文化,才是最终日本不断崛起的原因,这不能不说是给我们的一种启示。
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
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
![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f4bb72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9.png)
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日本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传统文化对于每个民族都非常重要,它是民族思想和历史的精髓,是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遗产。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日本传统文化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音乐、绘画、建筑、服装、饮食、戏剧等多个方面。
以下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日本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
一、音乐日本传统音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其韵味独特、神秘深沉,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雅乐和民间音乐。
雅乐是中国唐代文化传入日本后,以日本特有的语言、乐器和演奏方式演绎而成的。
它不仅体现了东方民族音乐的传统和特点,也展现了古代日本贵族的生活和情感。
而民间音乐是日本民族特有的创作形式,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常用的乐器包括三味线、笛子、琵琶等。
在现代社会中,日本传统音乐得到了广泛的发扬和传承,不仅在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中被使用,还在文艺演出、音乐节等各类文化活动中得到了宣传和推广。
二、绘画日本传统绘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包括木版画、水墨画和屏风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浮世绘。
浮世绘是一种以木版印刷为主的画风,古代用于书本插图和佛教经文的书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文化和娱乐。
在现代社会中,浮世绘在艺术界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崇,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制作工艺,被许多国际知名艺术收藏家所收藏和珍藏,同时,也受到许多艺术家的喜爱和模仿。
三、建筑日本的传统建筑非常独特,其特点在于结构简单、装饰细致、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寺庙和城堡。
寺庙是日本文化中最为珍贵的建筑之一,不仅代表了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也是历史遗存的载体。
城堡则是日本战争文化的重要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它们被当做了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的代表。
四、服装服装始终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和服非常独特,因为它结构简单、线条流畅、色彩鲜艳,体现了日本文化的高雅和内敛。
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
![当代日本文化和社会意识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118e3c233d4b14e852468a5.png)
文/ 张 咏 娇
摘
要 :不同时代 的经济发展 趋势对 当时 国内文化和社 日本经 济
飞速 发 展 和 传 统 的儒 家 文 化 思 想 和 伦 理 行 为 规 范 密不 可分 , 随 之 而 来 的 日本 社 会 经 济 结 构 的 发 展 变化 使 得 “中 流 阶 层 ” 和 “中流意识” 盛行一 时。然 而,由于全球 经济危机 的影响 ,又 出现 了 “ 新穷 困” 现象和 “ 差别意识” 。 关键 词 : 日本 文 化 ;社 会 意 识 ;影 响
4 . 结 语
个 国家 的经济发展形势从一定程度 上对 其文化 和意识 发展起着重 大的影响作用 。日本在上世 纪后半期 经历 了一段 时间的政 治动荡 之后 , 其经济逐渐趋于稳定并快速发展 ,这是 与其儒家传统 文化思想 的影响密 不可分 的。 1 .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 在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 的同时 ,东亚 的韩 国,中国的台湾等亚 洲 国家 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 ,这些 国家 的历史 渊源同属于儒家文化 ,这时 ,有 很 多的学者将研究焦点放在 了东亚经济发展原 因上面。他们首先 关注的 是儒家文化圈对东亚经济 的影响方 面。儒 家文化 圈是 指运用儒教 的伦理 行为规范和求实精神形成 的文化意识 …。儒家文化圈具有 以下特点 :各
一
个地区不同的传统文化的 内容和社会作用 也有所不 同 ,同时也是 儒教文 化中的一种 。儒教文 化中 的 “ 性 本善 ”和 “ 仁 政” 和 日本文 化关 系密 切 ,具体说来 ,儒教文化不能创造 和谐 的人 际关 系 ,也不能激发 劳动者 热情 ,然而可 以使得 劳动者 的劳动 热情更 加高涨。 可 以这样说 , 日本化 的儒家文化所形成 的 日本人 的价值 观,对于 日 本的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起到 了一定 的影 响作用 。 日本 化儒家文化 传统 的 “ 和” 和 “ 忠”起初作用 于天皇 ,后转换 到作用 于集 团 ,企业 和利益共 同体 。最明显 的表现形式是 战后经济重建 时期 , I t 本 国民表现 出空前规 模的协调和合作 ,因而保 障 了 日本社会 的长期稳 定 ,动 荡减少 。另外 , 企业根据儒家这一传统文化精神各 自 建 立 自己的企业文化 ,使得 企业 内 部之间保持 良好 配合 、协调 的工作秩序 与和谐 的工作 环境 ,使得 工作效 率大大提高 。这些都 是传统 的儒 家文化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中发挥 的 作用 。
浅析日本社会与文化
![浅析日本社会与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6c6852c915f804d2b16c10c.png)
浅析日本社会与文化内容提要日本堪称世界上变化最迅速的国家,由于日本民族十分保守,使得现代的日本文化既表现了渊远流长的历史,又具有相当欧化的倾向。
日本和服,可称之为是当今世界最精致的民族服装之一。
游览日本的城市,就会看到古朴典雅的寺院神社与现代化的摩天大厦相邻。
茶道和花道是日本人引以自豪的艺术。
对于日本来说,集团性是其社会文化的核心。
在讲求资历的日本场所型集团社会中,序列意识构成是日本纵向社会的基础。
关键字日本社会日本文化自然生态修身养性集团意识正文每个民族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着不同的文化,同样,不同的文化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塑造着各个民族,位于太平洋中的日本列岛自古以来就接受了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同时又结合其自然环境和价值观,形成了与其他各国迥然不同的,独特的日本文化。
(1)对於国人来说,日本是一个最熟悉不过但又最陌生的邻居。
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文化上。
对我国来说,日本都处在一个奇特的位置上。
不能说它离我们很近。
但更不可能说,日本是远离我们的。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位置,日本文化对当代中国才有这一种无法忽视的影响。
1.走动的画布----日本和服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展示的文化遗产之一,无论从和服的穿着艺术上,还是从和服跟随日本时代变迁而演变从而拥有的风俗文化背景上,和服,都值得学着去琢磨考量。
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是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意象与风光,而当人们穿着和服走动时,会因为走路的晃动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已然超脱其本身作为服饰领域所拥有的功能,他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蕴含着日本民族的价值,审美观念。
和服高雅的剪裁和优美的图案,都体现出日本民族对于山水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对细节洞察入微的感受。
(2)2.自然的生态观----日本建筑日本和式建筑于室内所体现出的一种“自然,淡泊,静雅”的境界,或者说他所追求的一种自然生态观,乃是日本传统建筑室内特征的真正本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日本社会与文化
——动漫日本是世界第一大动漫强国。
其动画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比如漫画里近乎逼真的亚洲人的美和各种鲜明特色的文化影子。
这些都是其他国家动漫望尘莫及的。
动漫是日本的第一产业链,在全球没有国家可超越。
日本动画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917—1945—萌芽期、1946—1973—探索期、1974—1989—成熟期、1990至今—细化期。
我们作为90后,生在动漫成熟后的细化期,受动漫的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从1963手冢治虫《铁臂阿童木》,《一休》,《机器猫》,《蜡笔小新》,《哆啦a梦》到1997尾田荣一郎的《海贼王》,1999岸本齐史《火影忍者》,1999许斐刚《网球王子》,2004久保宣章《死神》2009真岛浩《妖精的尾巴》等等。
日本动漫这种流行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到今日日趋完善,迎合了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欣赏水平和领悟力(不像大多数国产的美国的剧情幼稚,主角不是猴子就是熊猫之流的),且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整个日本社会面貌和精神状态的方方面面。
我个人认为,日本动漫完全可以成为了解日本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手段。
现在从我看过的一些动漫浅谈日本的民族精神。
一、精神和意志
日本人的基本生存观念就是人的完满,但是物质条件总是有限的,
对人的完满和神性的向往促使日本人无限的拔高自己的精神和意志。
要想达到神的无限和全能,只能依靠精神的无限性来激发出巨大的能量,即小宇宙的爆发。
几乎所有的动漫,尤其是运动类题材的,积极向上,为了理想而奋斗。
风靡全国的《网球王子》中王子们对网球的热情就是他们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球技的保障,部长手塚国光为了全队的胜利,不惜赌上自己的网球生涯,只因上任部长的一句“你要成为青学的支柱”。
同时最后作者许斐刚用夸张华丽的手法表现网球的无限可能性——天衣无缝之极限,但其实能打出这种最强网球的就是最初学习网球的热情。
二、忠诚与报恩,极端的自我牺牲忠诚与报恩,
这些在古代类的题材中非常明显,《遥远时空中八叶抄》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解救龙神,不论需要的是什么,甚至是生命,因为是龙神创造了那片大陆,赐予了后世的一切。
欠负——报恩是日本人独特的道德理论体系,就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以对天皇的忠诚。
诚与报恩为起点。
日本真正的民族叙事诗《四十七士物语》赞颂的就是属下对主君的忠义。
为了替主君报仇,报答主君的恩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包括父亲、妻子、妹妹。
当他们为主君报仇后,又在其坟前集体自杀,因为他们的报仇行为虽成全了他们对主君的义,却导致了他们对幕府的不义,他们只有以自杀来偿还。
这种抛弃爱情亲情的忠义故事深得日本人的青睐。
这种欠负——报恩的伦理体系就造就了日本人性格中的一极:极端自我牺牲的精神。
三、耻感文化,强烈的自尊
日本人的自尊就是小心谨慎的生活,不是做自己想做的,而是做别人想让他做的,不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是要成为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
偿还别人的恩情,不辜负别人的期望成了日本人最大的尊严。
人与人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成为别人心目中的依靠,英雄而存在的。
《网球王子》中手冢国光就是为了青学网球部而存在,《棋魂》中进藤光就是因为佐为而开始下棋的。
《火影忍者》中的鸣人就是为了村中所有人的认可,特别是好友佐助的认可,进而苦苦修行,为的只是别人不说他是吊车尾。
日本的强者就是抛弃个人感情和幸福去履行义务的人。
日本人害怕别人眼中的嘲讽和批评,会令他们产生强烈的羞耻感,因此重名誉成为他人心目中的人就是日本人的行为准则。
四、宿命论
C L A M P创作的《魔卡少女樱》《翼年代记》就将这种宿命论演绎得淋漓精致,外号有“次元之魔女”“及极东之魔女”等等的『只要能付出相应的代价,便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商店的主人壹原侑子经典名言:1、世界上没有什么偶然,有的只有必然。
2、代价啊,对于被给与的东西,必须要付出与其相当的报酬或是代价!不能给的太多,也不能拿太多!更不能太过,或不足……对等……均等……否则的话,是会受伤的!现世的身体、星世的命运、天世的灵魂。
3、石头啊,是不会自己停下来的呢,只会继续滚动,滚向坡道的终点。
……石头会继续滚动,而且会加快滚动速度。
……石头停止了吧。
不过已经毁坏了。
五、战争中的“泛正义论”
日漫里的战争题材并不仅仅是“好人打败坏人”,其中善与恶的界线并没有那么径渭分明。
在日本动画中(非弱智的),发动战争的一方往往有着所谓不得已的苦衷,于是便有了为了让人类唾弃战争而去发动战争的杰克斯这类角色。
也像《死神》里为了停止战斗而战斗的东仙队长——并没有仇恨,但是为了和平也不会讨厌杀戮。
动漫人物都是为了自己所谓的道义而战,但日漫中是不可能出现‘正义战争’和纯粹的‘大坏蛋’这种角色的,也就是说日本真正意义上的反战动画比例相当低。
日本动画中对战争的态度始终遮遮掩掩,现在细想来通常都是着力于战争双方人物的活动,有意识的安插一些被侵略的一方做坏事的情节来混淆观众的判断力,让观众以为一切都是活该,是‘正义’的。
宣称战争没有绝对的对错,否认着真正意义上的正义的存在,战争是战争双方为了各自的正义而发生,认为战争的原因只是因为双方互相不能理解,或者说是由于彼此正义的不统一或相冲突引起的。
这与日本传统武士道精神里没有善恶标准,只有杀戮和尽忠的思想是相当契合的。
这种整体极力粉饰战争的“泛正义论”是绝对的诡辩论。
六、唯美
日本民族的唯美是异常执着的,雅致的茶道和浮世绘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日漫的画风唯美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原因,对唯美的执着最鲜明的体现就是动画人物外型。
看着动画中那一个个大眼睛,手脚修长,服饰光艳华丽的的帅哥美女,观众大喊卡哇伊。
可以说,
日本动画愉悦视觉的功能已经相当完善了。
但是日本民族有着追求极端之美的狂热,人们认为最美的时候是樱花凋落的一瞬间。
和G L 以及乱伦畸形之恋等偏激题材恰恰满足了B L日本人的这种喜好。
最有知名度的《绝爱》里有这么两句话:“如果是我的话,无论他是男是女,是猫狗也好,是植物也好,是机器也好,我一定会把他找出来,然后决对会喜欢上他。
“就算这个世界上有一百万个人需要我,就算他们每个人都肯为我而死,如果我爱”的人不爱我,我宁愿那一百万个人全部死光!”爱到连对方的物种都不在乎,爱到宁愿死掉一百万人,爱到两个男主角中的一个要另一个用碎玻璃杀死自己来结束这段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畸恋,不能不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扭曲了。
这样看来,日本民族就是这样一个崇尚精神和意志,追求人之完满,强烈的“耻感”,报恩的观念,矛盾的性格,善变的伦理,极致的唯美的民族,通过动漫向我们灌输的日式思想观念,有好的,但也有偏激的,需要我们自己来体会。
七.力量的追寻
《死神》中一直向我们表达的,对于力量追寻的根源,在于想要保护那些珍视人,及不能忍受那种需要力量但却没有的无助,黑崎一护就是那样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的,只为朋友与亲人而战,为了朋友,和亲人,一次次为了获得力量,使自己陷入绝境同样《火影忍者》鸣人告诉也是如此,也是为了成为别人需要的那种存在,这是活着的意义,也是追寻力量的原动力,就像白那样,追寻力量只是为了实现珍视之人再不斩的梦想,中间有句话这样说“实现再不斩先生的梦想,
就是我的梦想”,当她被鸣人打败时,毅然的选择了死亡,因为在她看来,她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如她对鸣人所说“你夺走了我存在的理由,你杀了我吧,为了你的朋友”,可当她发现再不斩有危险时,她又说“你现在不能杀我了”,为再不斩挡下了卡卡西的雷切,死得其所。
对于力量的追寻,他给了我们一个方向。
总而言之,我个人认为,日本的动漫不仅仅传播着日本的文化,而且也把日本的一些价值观,生存理念植入我们心中,有时在想,这是不是一种文化侵略呢,不论是与不是,我们都要保有高度的警惕性,再吸收好的方面的同时,抵制那些不好的,做到批评着接受,取其精华,去其槽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