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d45e8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b.png)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 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包容两个自旋状况分歧的电子.③.XXX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守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能够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别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统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
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笔记
![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0cae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3.png)
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笔记以下是一份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的笔记,供您参考:化学选修三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1. 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电子排布:根据能量高低,电子分布在不同的能层上,能层序数即为电子层数。
同一能层中,电子的能量还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能级。
3. 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排布顺序:按照能层序数由低到高、能级符号由低到高的顺序。
(2)泡利原理:一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
(3)洪特规则:在等价能级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能级,且自旋方向相同。
4.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核电荷数,原子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质子数加中子数等于质量数。
二、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区。
周期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根据价电子构型将元素分为s区、p区、d区和ds区等区域。
2.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3.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指导元素的发现、合成和开发,指导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等。
三、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1. 离子键:由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有关。
2. 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根据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程度,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键的强弱与金属原子的半径和价电子数有关。
4.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等。
范德华力主要与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极性有关,氢键则与分子之间的特殊结构有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3课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 第一节 原子结构(第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a7c7b1b5f0e7cd18425367c.png)
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 及运行的速度;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⑴ 核外电子质量小(只有9.11×10-31 kg),运动空间 小(相对于宏观物体而言),运动速率大(近光速)。
⑵无确定的轨道,无法描述其运动轨迹。 ⑶无法计算电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指出 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的多少(概率)。
用光谱仪测定氢气放电管发射的氢的发射光谱
特征:暗背景,
亮线, 线状不连续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特征汞的吸收光谱
原子光谱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 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 谱,总称原子光谱。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①③⑤ 下图是锂、氦、汞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其中图_______是 ②④⑥ 原子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时的吸收光谱,图_______是原子由 激发态转化为基态时的发射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光谱上的特 征谱线不同,请在下图中用线段将同种元素的吸收光谱和发射 光谱连接。
五、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思考: 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
课堂练习
1、当镁原子由1s22s22p63s2 →1s22s22p63p2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C.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 D.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
2、判断下列表达是正确还是错误? (1) 1s22s2 2p63s2 3p63d54s2 属于激发态
(2) 1s22s2 2p63d1 属于激发态
构造原理: 1s;2s ; 2p 3s ; 3p 4s ;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85d38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f.png)
b.电子云扩展程度
同类电子云能层序数n越大,电子能量越 大,活动范围越大电子云越向外扩张
2、原子轨道
①定义
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一个空间运动状态
②原子轨道与能级
ns能级 ns轨道
npx轨道 简
np能级 npy轨道 npz轨道
并 轨 道
nd能级
ndz2轨道
ndx2—y2轨道
从K至Q ,能层离核越远,能层能量越大 每层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2n2
2、能级
同一个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相同的电子亚层
能级名称:s、p、d、f、g、h…… 能级符号:ns、np、nd、nf…… n代表能层 最多容纳电子的数量 s:2 p:6 d:10 f:14
能层: 一 二
三
KL
M
四…… N ……
能级: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全满规则 半满规则
四、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
①电子云 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 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
小黑点:概率密度 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小黑点越密概率密度越大
小黑点不是电子!
②电子云轮廓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约为90%的空间 即精简版电子云
③电子云轮廓图特点 a.形状 ns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球形 n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双纺锤形
2s
2p
F ↑↓ ↑ ↓ ↑ ↓ ↑
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排布式 O原子:1s2 2s2 2p4
电子排布图
1s2 2s2
2p4
O原子
六、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
1、能量最低原理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4facf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e.png)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71133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f.png)
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答案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答案化学选修3是高中化学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涉及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机理和实验技术等内容。
课后习题是巩固学习成果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化学选修3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答案: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它们是生命的基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2.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包括碳元素的存在、共价键的形成、多样性和复杂性等。
3. 什么是有机官能团?答案:有机官能团是有机化合物中具有特定功能和化学性质的基团,如羟基、羰基、羧基等。
4. 什么是同分异构体?答案:同分异构体是指化学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能有所差异。
第二章:有机化学反应机理1. 请解释亲核试剂和电子亲和试剂的概念。
答案:亲核试剂是指具有富电子密度的试剂,它们能够提供亲核电子对参与反应。
电子亲和试剂是指具有亏电子密度的试剂,它们能够接受亲核电子对参与反应。
2. 请解释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概念。
答案:亲核取代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被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
消除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两个原子或官能团通过共轭体系形成双键或三键的反应。
3. 请解释亲电试剂和亲电反应的概念。
答案:亲电试剂是指具有亏电子密度的试剂,它们能够接受亲电子对参与反应。
亲电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接受亲电试剂的亲电子对的反应。
第三章:有机化学实验技术1. 请解释蒸馏的原理和应用。
答案:蒸馏是利用液体的沸点差异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技术。
它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纯化有机化合物。
2. 请解释萃取的原理和应用。
答案:萃取是利用溶剂的亲和性差异将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技术。
它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于提取和分离有机化合物。
3. 请解释干燥剂的原理和应用。
答案:干燥剂是一种能够吸附水分的物质,它在实验中常用于去除有机溶剂中的水分,以保证反应的顺利进行。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
![高中化学选修3教案: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3c11416ad02de80d4d840d7.png)
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一、设计思想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化学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应确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组织和引导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原子结构》选自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一节,,属于物质结构理论基础知识,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而原子结构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因此原子结构是本单元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本节知识充分考虑了初中化学和化学2中的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教科书不再重复建立原子结构的概念,而是直接建立核外电子的能层(即“电子层”)和能级(即“电子亚层”)的概念,给出每一个能层有几个能级,每个能级最多可以容纳几个电子,有了能层和能级的概念,直接给出构造原理,并根据构造原理进行核外电子排布;学生对原子结构知识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同时,课本直接把构造原理看做一个经验规律,直接给出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顺序,体现了很大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直接会用。
三、教学方法复习法、延伸归纳法、讨论法、引导分析法四、学情分析课后反思1410621062622能级最多电子数74f54d 34p 53d 1813s M 812s L 322能层最多电子数1331原子轨道数4s 3p 2p 1s 能级符号NK 能层各能层、能级中最多电子数:最多电子数=原子轨道数×21s<2s<3s<4s<5s …能量:ns<np<nd<nf …能量:2p<3p<4p<5p<6p …各能层最多电子数=2(能层序数)2[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板书]三、构造原理[投影]图1-2构造原理:[讲]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在能级上的排布顺序:电子最先排布在能量低的能级上,然后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能级上。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经典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经典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9f99f816fc700aba68fca5.png)
一、选择题1.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结构,其中含有苯环且属于酯类的有A.2种B.3种C.4种D.6种答案:D解析: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8H8O2,结构中需要含有苯环和酯基,所以同分异构体有:,,,,,,综上,共有6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故答案为D。
2.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酚类 -OHB.CH3-O-CH3醚类C.醛类 -CHOD.酯类 -OOCH答案:B解析:A.有机物为苯甲醇,属于醇类,故A错误;B.CH3-O-CH3是乙醚,属于醚类,官能团是醚键,故B正确;C.有机物含有酯基,属于酯类,不属于醛类,故C错误;D.有机物含有羧基,属于羧酸类,官能团-COOH,故D错误;故选:B。
3.分子式为C5H10Cl2且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D.8种答案:B解析:写出C5H12的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5H10Cl2且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甲基的有机物:主链为的二氯代物为:、、、;主链为的二氯代物为、;主链为的,没有符合条件的二氯代物。
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为6种,故选B。
4.聚脲具有防腐、防水、耐磨等特性,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和M通过加成反应形成聚脲B.一定条件下聚脲能发生水解反应C.M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D.M与互为同系物答案:D解析:A.M中的两个氨基上的N-H断裂,与P中的C=N双键发生加成,所以P和M通过加成反应形成聚脲,A正确;B.聚脲中存在酰胺基,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正确;C. M是一个对称结构,两个苯环上氨基的邻位碳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两个苯环相连的氧原子的两个苯环上的邻位碳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则在M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M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C正确;D.M是含氧衍生物,而苯胺不是含氧衍生物,二者不是同一类物质,所以不是同系物,D 错误;故选D。
5.下列物质中既属于醇又属于酚的是A.B.C.D.答案:D解析:A.含有含有醇羟基,书友醇,不属于酚类,故A错误;B.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不属于醇,故B错误;C.含有酚羟基,属于酚类,故C错误;D.含有一个酚羟基和一个醇羟基,属于酚类也属于醇类,故D正确.故选D.6.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则通过下列方式或方法不可能将二者区别开来的是()A.红外光谱B.核磁共振氢谱C.元素分析法D.与钠反应答案:C【分析】乙醇(CH3CH2OH)和甲醚(CH3OCH3) 的元素组成相同,而官能团不同、H的种类不同,以此解答该题。
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
![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a4ad306fad6195f312ba6d2.png)
[自学教材· 填要点]
1.构造原理 从氢原子开始,随着原子 核电荷数 的递增,原子核每增加 一个质子,原子核外便增加一个电子,这个电子大多是按 1s2s2p 3s 3p4s 3d4p 5s 4d5p6s4f5d6p7s……的能级顺序填充的, 填满一个能级再填下一个新能级。这种规律称为构造 原理。
的能量依次升高。
(3)在多电子原子中会发生能级交错现象。
提示:(1)不一定,如E(4s)
<E(3d),从第三能层开始
出现了能级交错现象。 (2)不一定。原子在填充 电子时,由低能量向高能量填充, 在3d和4s等能级中出现能级交错现象,
先填充4s后填充3d,但失去电子时,却先失去4s电子,
后失去3d电子。
2.能层中电子的能量略有差异,根据能量的差异又分 成不同的能级,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3.绝大多数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 即电子进入能级的顺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
s4f5d6p7s5f6d7p。
4.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ns(n-2)f(n-1)dnp。
2.电子排布式
将能级上所容纳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 右上角 ,并按 照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称电子排布式,如锂元素
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1。
3.应用
根据构造原理,可写出几乎所有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如Mg、Cl的电子排布式为: Mg: 1s22s22p63s2 ,或简化写成: [Ne]3s2 ; Cl: 1s22s22p63s23p5 ,或简化写成: [Ne]3s23p5 。
四
五
O
六
P
七
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e56c48bc2e3f5727a4e9624f.png)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 元素的性质
知识回顾: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由周期
与族构成)
第1周期(H--He):2 种元素
短周期 第2周期(Li--Ne):8 种元素
第3周期(Na--Ar):8 种元素
周期
(横行)
第4周期(K--Kr):18 种元素
长周期 第5周期(Rb--Xe):18 种元素
1、影响因素:
原子半径 的大小
取决于
1、电子的能层数 2、核电荷数 3、核外电子数
2、规律:
(1)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
(2)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3)电子层、核电荷数都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原子半 径越大。
(二)电离能
1、概念
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 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用符号I1表示,单位:kj/mol 从一价气态基态正离子中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 要的能量叫做第二电离能。符号I2
解答:Li、Mg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Li2O、MgO, Be(OH)2、Al(OH)3都是两性氢氧化物,H3BO3、H2SiO3都是弱 酸。这些都说明“对角线规则”的正确性。
二、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元素的性质随( 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
性的递变,称为元素的周期律。 2.实质
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 的周期性变化.
(一)原子半径
元素周期表中的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 到右,原子半径的变 化趋势如何?应如何 理解这种趋势?周期 表中的同主族元素从 上到下,原子半径的 变化趋势如何?应如 何理解这种趋势?
3、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上 角三角区内(如图)?处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缘的元素常 被称为半金属或准金属。为什么?
高中化学选修3全套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化学选修3全套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477d5616529647d26285262.png)
高中化学选修3全套教案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2、使学生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
3、使学生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验准备:洁净的试管、烧杯、铁架台、石棉网、AgNO3溶液〔2%〕、稀氨水〔2%〕、葡萄糖溶液〔10%〕、淀粉、碘水、H2SO4溶液〔20%〕、NaOH溶液(10%)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用幻灯片展示教材P4表1-1[设问]什么是糖?[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4 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O)m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一、 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小组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
[板书]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置疑]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板书]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O 6[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回答]可能含-CHO 、-COOH 、-OH 等。
[小组实验]实验1-1,葡萄糖的银镜反应。
[结论] 葡萄糖分子结构中含-CHO[讲述]葡萄糖除具有醛的性质外,我们还发现它具有以下性质:分类 单糖:葡萄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糖水解生成 二糖:蔗糖、麦芽糖1 mol2 mol 单糖糖水解生成许多 多糖:淀粉、纤维素 1 mol mol 单糖〔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ff02a90af45b307e971974c.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洪特规则(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 )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或, 而不是 。
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22s22p63s23p64s1。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知识点(答案解析)
![2021年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知识点(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f8c6a4804d2b160a4ec0c9.png)
一、选择题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科学方法。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都正确的是A.空气(混合物)、C2H5OH(醇)、H2SO4(离子化合物)、CO2(非电解质)B.NO2(酸性氧化物)、CH3CHO(有机物)、CO(无机物)、CH3COOCH3(酯)C.HCl(共价化合物)、CH3COOH(羧酸)、Na2O2(碱性氧化物)、CH3I(卤代烃)D.液氨(氢化物)、NH4Cl(铵盐)、HNO3(含氧酸)、NaOH(强电解质)答案:D解析:A.硫酸中的化学键属于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错误;B.NO2与水反应还放出了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过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以及氧气,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液氨是液态的氨气,属于氮的氢化物、NH4Cl属于铵盐、HNO3属于含氧酸、NaOH属于强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
2.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有A.4种B.6种C.9种D.10种答案:A解析:分子式为C4H9Cl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2CH2Cl、CH3CH2CHClCH3、(CH3)2CHCH2Cl、(CH3)3CCl,共4 种,故选A。
3.我国学者研制出用纳米铜催化法制备生产合成树脂PET的原料EG,反应原理为:CH3OOC-COOCH3(DMO)+H2→CH3OH(甲醇)+HOCH2CH2OH(EG)(没配平)。
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是一种胶体B.产物EG属于离子化合物C.1 mol DMO完全反应生成1 mol EG和2 mol甲醇D.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O-H、C-C、C=O答案:C解析:A.纳米铜是纯净物,胶体是混合物,所以纳米铜不是一种胶体,故A错误;B.EG(HOCH2CH2OH)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DMO是乙二酸二甲酯,由乙二酸与两个甲醇酯化生成,所以1mol DMO完全水解生成1mol乙二醇和2mol甲醇,故C正确;D.反应物乙二酸二甲酯中没有O-H键,则催化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有C-H、C-O、C-C、C=O,所以没有O-H键的断裂,故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课件(共54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原子结构 课件(共5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09211b561252d381eb6e57.png)
二、10电子微粒和18电子微粒 1.10电子微粒
【典例3】 已知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由短周 期元素组成的微粒,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A 是一种含有18电子的微粒,C是一种含有10电子的微粒。请 完成下列各题:
(1)若A、D分别是两种气态单质分子,写出A与B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是O2置换H2S中的S。问题(4)中H、O形成的原子个数为1:1 的化合物是H2O2,N、H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电子数也为18 的分子只能是N2H4。
[答案] (1) (2)X(或氧) 2H2S+O2===2H2O+2S↓ (3)NH4HSO4
点燃 (4)N2H4+2H2O2=====N2+4H2O
2.(2012·长沙模考)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11H2、12H2、31H2是氢的三种同位素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D.金刚石和石墨、甲烷和乙烷都属于同素异形体
解析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应为
A项错误。同位
素的研究对象是原子,但B选项中三种粒子是氢的单质,故
(4)若D是一种含有22个电子的分子,则符合如图关系的 A的物质有________(写化学式,如果是有机物则写相应的结 构简式)。
[解析] 本题把指定电子数目的有关微粒作为命题素 材,着重考查考生的有序思维能力。寻找10电子、18电子、 22电子微粒,必须从元素周期表出发,遵循由原子到分子, 再到离子的思考途径,列出相应的微粒。关于18电子微粒的 推断,对有序思维的要求更高,技巧性更强,我们可以以推 断10电子微粒的思路来进行分析,对数字18作一拆分,把18 拆成9+9,找出F2后会使18电子微粒的推断打开一个大“空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三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三 第1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https://img.taocdn.com/s3/m/6f477f2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b.png)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第1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电子云与原子轨道选择题观察1s轨道电子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小黑点表示1个自由运动的电子B.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C.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D.1s轨道电子云的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某一位置出现机会的多少【答案】D【解析】电子云中的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某一时刻出现的概率密度,不表示1个自由运动的电子,A项错误,D项正确;电子云是对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的概率分布的形象化描述,不是实际存在的圆形,也没有宏观轨道,B、C项错误。
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电子云是在空间各个方向上伸展程度相同的对称形状B.p电子云是“8”字形的C.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一定为1s22s22p5D.2d能级包含5个原子轨道,最多容纳10个电子【答案】A【解析】p电子云形状是哑铃形,不是平面“8”字形,B项错;2p 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有B或F,C项错;L层没有d能级,D项错。
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中的轨道数依次增多【答案】A【解析】A项中,1个2s电子被激发到2p能级上,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B项中3p2表示3p能级上填充了2个电子;C项中,同一原子中能层序数越大,能量也就越高,离核越远,故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在同一能级中,其轨道数是一定的,而不论它在哪一能层中。
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B.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密度大,说明该原子核外空间电子数目多C.n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可表示为D.3d3表示3d能级有3个轨道【答案】C【解析】电子云是用小黑点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概率,小黑点不代表电子,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概率的大小,A、B项错误;3d3表示第三能层d能级有3个电子,d能级有5个轨道,D项错误。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be1b4bbe2bd960590c677a1.png)
小结: d 能级穿透一个能层,f能级
穿透两个能层。
2.电子排布式的书写
(1)书写规则
将___能__级__上所容纳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___右__上__角____,并 按照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称电子排布式,如氢 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
(2)书写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氢 H 1s1 钠 Na 1s22s22p63s1
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学与问】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个能级,与能层的序 数(n)间存在什么关系?
第一能层只有1个能级(1s),第二能层有2个能级(2s和2p), 第3能层有3个能级(3s、3p和3d),依次类推。以s、p、d、 f······排序的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依次为 1、3、5、7的二倍!
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写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练一练 请写出4~10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4 铍Be 5 硼B 6 碳C 7 氮N 8 氧O 9 氟F 10 氖Ne
1s2 2s2 1s2 2s22p1 1s2 2s22p2 1s2 2s22p3 1s2 2s22p4 1s2 2s22p5 1s2 2s22p6
【练习】试书写N、Cl、K、26Fe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式。
• (1)相同能层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 ns<np<nd<nf
• (2)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 1s<2s<3s<4s;2p<3p<4p; 3d<4d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bb5cd0230066f5335a812195.png)
居里夫妇
(法国) 4、 1898年, 居里夫妇 发现镭,发现原子可以分裂
汤姆逊
• 5、 1897年, 汤姆逊 (英国)
发现所有原子都含 有带负电的粒子— —电子。汤姆逊的 原子模型象带正电 的“蛋糕”里夹着 许多带负电的“葡 萄干”
卢瑟福
6、1907年, 卢瑟福(英国)
做了著名的α 粒子散射实 验,表明正电荷在原子的 中心,负电荷(电子)在 正电荷周围运动,就象飞 蛾在灯泡四周乱飞那样。 原子的大部分是空空洞洞 的空间。
一 、开天辟地—原子的诞生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
宇宙诞生于约14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大爆炸后约2小时,诞生了大量的H, 少量的He和极少量的Li
我们今天熟悉的各种元素(原子), 都是从那时起经历了漫长复杂的物理化学 变化,分批分期合成而来的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再排能量高 的电子层,由里往外。 (2)每一层最多容纳电子数:2n2个。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 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 (4)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 三层不超过32个。
③最后考虑是否需要应用量子力学关 于全空、半充满、全充满的排布规定, 如Cr、Cu等原子
玻尔
(丹麦) 7、 1913年, 玻尔 提出原子中心的这个正电荷 叫原子核,它几乎占去了原 子的全部质量,但体积却很 小,电子(其质量可忽略不 计)象行星绕太阳公转那样 围绕着原子核高速运转,是 个“小太阳系”
查德威克
8、 1932年,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了原子核中有电中性的中子。
德布罗依
9、1924-1935, 德布罗依(法国) 提出:每一种运动着的粒 子,象光一样,都有与它 相联系的波动性。三年以 后,戴维逊(美国)和汤 姆生(英国)各自独立地 解释了他们的电子衍射实 验结果。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图示大全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图示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35df3b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b.png)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图示大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级与能层2.原子轨道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2)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不可能同时存在4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电子。
换言之,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3)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比如,p3的轨道式为或,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原子的电子构型与周期的关系(1)每周期第一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的排布式为ns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去,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越来越大,再要失去一个电子
需克服的电性引力也越来越大,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多。
每个周期的第一个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
最后一个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变小。
解析:(1)由题意知A为H元素,B为S元素,
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4,
H原子和S原子形成的化学键为σ键。 (2)若B的最高价为+4价, 则B应为Si元素,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元素为O元素,Si和O形成的晶体是原子晶体, 微粒间作用力是共价键,比干冰中的分子间作用力要强得多。
(3)若A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1,则A为Na元素,B为Si元 素, A、B、C的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为O>Si>Na。
②
,
另一电子排布图不能作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填序号)。
A.能量最低原理 B.泡利原理 C.洪特规则
(3)以上五种元素中, Ne (填元素符号)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
(4)由以上某种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三角锥形分子E和 由以上某种元素组成的直线形分子G反应,
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L和M
(组成E、G、L、M分子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10), 反应如下图所示,
的稳定结构,因此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即 第一电离能最大。
(4)根据题给图示可知E为NH3,G为F2,L为HF,M为N2,
(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
一个能级组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 因此元素周期表中7个周期分别对应着7个能级组, 前6个周期对应的元素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周期的划分与主量子数n有关:最外层电子的主量子数为n时,
该元素属第n周期。
(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族的划分与原子的价电子数和 价电子排布有关。
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
A与B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属于 σ
(2)若B的最高化合价为+4价,B的原子结构 示意图为 , , B与C形成的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其熔点比干冰的熔点高的原因是 答案:
。
共价键
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共价键;
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3)若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1, B的最高化合价为+4价, 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第三周期ⅠA族, A、B、C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O>Si>Na (用元素符号表示)。
各能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能层、 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见下表:
2.构造原理
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如下图 所示的排布顺序, 人们把它称为构造原理。
说明:(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 如E(3d)>E(4s)>、E(4d)>E(5s)、E(5d)>E(6s)、 E(6d)>E(7s)、E(4f)>E(5p)、E(4f)>E(6s)等。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 也是绘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图(即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
重点探究 zhong dian tan jiu
表示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 1.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表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和核电荷数。 (2)举例: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式
(1)含义: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举例:氮原子的电子式 3.电子排布式 子数。 (2)举例:氯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5或[Ne] 3s23p5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1.能层与能级 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
按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能层(n);
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对于同一能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 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l);同一能层里, 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
即E(s)<E(p)<E(d)<E(f)。
,
;
解析: B-、C+的电子层结构都与Ar相同, 即核外都有18个电子, 则B为17号元素Cl,C为19号元素K。
(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 D的元素符号为 Fe ,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64s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D元素原子失去2个4s电子和1个3d电子后变成+3价离子,其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即26号元素 铁。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
B.L是极性分子 C.E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 D.M的化学性质比同主族相邻元素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 E.M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 CD 答案: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X为N, Z为F,R为Ne,W为P,Y为S。
(1)X、W的氢化物为NH3和PH3,因NH3可以形成氢键,
(3)电负性
原子的电负性用以量度原子对成键电子吸引能力的相对大
小,所以电负性表示的是原子吸引成键电子能力的相对强 弱。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电 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 的尺度。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 大于1.8
而电负性差值小的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主要是共价键。
体验热身 ti yan re shen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答案:A 解析:3p2表示在3p轨道上有2个电子;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依次升高;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同。
2.下图为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属于d区的元素是
⑨
(填编号)。
(2)写出元素⑨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某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的成对电子为 1s22s22p63s23p63d64s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
核电荷数。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 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用I1表示),一 价气态基态正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消耗的最低能量叫做
第二电离能(用I2表示),依此类推,可得到I3、I4„„同一种
4.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是运动空间极小、极高速运动。 所以要用电子云来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 1s、2s、3s、4s相比较,
原子轨道半径大小顺序是1s<2s<3s<4s。2px、3px、4px
相比较, 原子轨道半径大小顺序是2px<3px<4px。
下面是部分原子轨道图: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例1】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解析:(1)A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由题意可写成:
可见该元素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为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N。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 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
B的元素符号为
C的元素符号为
Cl K
29Cu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104s1(3d10为全充满状态,4s1为半充满状态)。
注意: (1)电子在跃迁时,
从较高能量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能量的激发态乃至基态时,
将释放能量,相反则吸收能量。 (2)电子跃迁的应用:因为每种原子的原子光谱是特定的, 所以用电子的跃迁可以判断元素的存在, 如应用焰色反应来判断元素的种类就是电子跃迁的应用。
(4)E元素的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 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 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要求,首先写出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
(1)含义:用数字在能级符合右上角标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
. .N
4.电子排布图 (1)含义: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 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2)举例:氟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命题聚焦 ming ti ju jiao
聚焦1
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式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N ;
之一。
3.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书写应遵循的规律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要考虑能量最低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等多方面因素。
“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 (如p6,d10)、半满(如p3,d5)和全空(p0,d0)状态时, 体系的能量最低”,这一点违反了洪特规则, 可看成是洪特规则的特例。 如:24Cr的电子排布式: 1s22s22p63s23p63d54s1(3d5、4s1均为半充满状态);
Cu
,
该元素为29号元素Cu。
聚焦2
元素周期表及位、构、性三者的关系
【例2】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的一部分:
1)X的氢化物的沸点与W的氢化物的沸点比较: NH3 PH3 > (填化学式), 原因是 NH3可形成氢键,使NH3熔、沸点明显升高 。
(2)选出X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是因为它不符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