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教学模式,理念到行为的蜕变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五”有效教学模式:从理念到行为的蜕变
XX市沙井中学金如湘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十余年了,新课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自主、合作、探究等教育理念已获得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然而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仍然还是一个不断探索、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完成教育新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变应该是决定着这一轮新课程改革成败之关键所在。有关专家指出:课改确实进入了深度探索、总结模式时期,如果没有可以操作的、有效支撑新课改理念的系列教学模式,改革成果将得而复失……。朱永新教授也认为:“离开模式什么都是‘浮云’。这个时期或者未来时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取决于你这个学校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有没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课堂经营模式……”基于此认识,沙井中学正在向着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推进,积极经营教学模式,正在完成由教育教学理念向教育教学行为的蜕变,2009年我们结合新课程理念提出了五·五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已成为XX省教育科研“十一五”研究项目,2010年规X了课堂“五字”教学法则,均指向具体的学科教育教学行为,经过两年来的思考与研究,有效探索,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方式,最后生成了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五步”探引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改革理念归属到课堂,围绕植根课堂,聚焦课堂,盘活课堂,生成课堂这一价值取向而不懈努力。
一、五·五有效教学模式的建构思考
我们认为: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牢牢把握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三个关键过程。具体的讲就是要通过课前五备、课中树立“五个意识”,调动学生“五动”,将“五环节”紧密贯穿教学全过程,同时要侧重对“五种课型”特征进行比较研究,达成最佳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一)做到课前“五备”
1、备课标:脑中有“纲”,“纲”就是课程标准。教师应对课程标准有整体、
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2、备教材:胸中有本,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载体,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3、备学生:眼中有人,一个成功的教学设计首先要基于学生的学,不能脱离学生实际,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
4、备教法和学法:手中有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方式方法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以学生学法指导为价值取向的。
5、备流程:展开有序。主要包括方法的选择、媒体的使用、活动形式的设计、知识框架建构、反馈矫正环节等有机整合,有序展开。
(二)课中树“五意识”
1、课程意识
新课程以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和学生都应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课程应成为开放的、动态的、生长的有机统一。
2、生命意识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要树立生命意识,从生命的高度关注教育生活,使课堂成为具生命活力的教育场所。
3、会话意识
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中的必然,教师在XX、平等、宽容的基础上,以言语、理解、体验、反思等对话方式在经验共享中生成智慧,提升人生品位,形成正确的教学价值形态。
4、创新意识
人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万物之灵,学生的思维常常是处在变化发展的动态之中,教师要常教常新,精心设计,改革教法,指导学法,创造新经验,确保课堂具有探索意识,充满活力。
5、效率意识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调动积极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体现出愉悦、快乐、健康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习目标有较高的达成度。
(三)充分调动“五个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靠听觉接受信息可获11%,靠视觉可获83%,而接受的信息与记忆的关系是:靠听觉接受的信息可记忆20%,靠视觉接受的信息可记忆30%,靠听觉和视觉一起接受的信息可记忆45%,如果加上复述(动口、表达)可记忆60%,如果再加上动手操作则可记忆75%。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调动、充分体现学生“五个动”。
⑴“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敢于提出问题。
⑵“动手”:操作演练娴熟规X,会作记录(笔记)。
⑶“动口”:敢于回答问题,语言表达清晰、准确、简练。
⑷“动眼”:观察事物、现象认真、细致。
⑸“动耳”:善于听取信息,捕捉信息,筛选信息。
通过多种手段,各种感觉器官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双边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四)抓好“五个环节”
1、坚持集体备课——盘活课前。从教师有效备课抓起,坚持“三层次备课”。第一层次就是教师在不参考任何教参的前提下,认真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第二层次就是广泛参考相关资料,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案和学案;第三层次就是将自己的教案和学案拿到集体备课活动中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再进行现场听课和评课,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促使其进行多次反思来改进教案和学案。
2、强化学生主体——盘活课堂。在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通过盘活课程资源、优化师生交往合作等是提升课堂实效的有效途径。
3、关注每个学生——盘活课后。课后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盘活课后相当关键。关注全体学生,落实分层教学,对作业分类,要求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出数量、X围等级不同的练习题,力戒机构和重复训练。
4、提高辅导效率——盘活课外。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或对某一学科具有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加以个性化培养,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相关教师要多加关爱,耐心辅导和帮助。
5、改进考试评价——盘活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
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树立起“考试的宗旨是考察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内在潜能,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师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种发展性的评价观,坚持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习过程评价。
(五)规X“五种课型”
“五种课型”是指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活动课。五种课型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指向。
1、新授课——创设情境,探求新知,拓展应用,归纳提升;
2、复习课——辨析建构,质疑解惑,整理升华,反思转新;
3、讲评课——试题分析,评重讲难,变式演绎,系统综合;
4、实验课——设疑激情,猜想探究,实践论证,反馈评估;
5、活动课——方案说明,活动展示,合作交流,总结评价。
二、“五字”教学法则体现学科教学特色
针对不同学科,不同课型,学生的学习形式和教师的教学形态均有不同,要切实体现出学科味道,我们要求不论什么学科在课堂教学中都要注重“读”、“讲”、“练”、“议”四要素,这应该是学科教学共有的活动形式,而针对学科间差异,更应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学科教学特色。为此,2010年我们规X了课堂“五字”教学法则,针对各学科教学特点和目标,提出了“辨、品、评、拓、用”五字作为各学科教学特色要求,具体如下:
在政治、思品学科课中强化“辨”的意识。政治、思品课教学担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等的任务。思辨是一种精神,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识论,“慎思之,明辨之”,学生养成科学的怀疑批判意识,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具备分辨现实生活中正确与错误观念的能力,才能有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在语文、英语、音乐、美术课中强化“品”的意识。文字魅力无穷,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对精美语言的品味朗诵,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高层次的审美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对高雅音乐、绘画作品的品味与欣赏,不仅能提升学生人文艺术素养,还能激活人的思维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