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乡土文化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反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中,教材是重要的中介和有力的凭借。所以自从我申报《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中乡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课题以来,我在课堂上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利用它来有效拓展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学生语文阅读深度、广度,成为我语文课堂的另一翼,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我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乡土文化进行片段展示:

第一课《窃读记》

片段一:在教学“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段话时我提出问题:“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师:你有过和作者一样的经历吗?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

片段二: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要求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片段分析:这里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把课堂或者说作者的情感体验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为生活积累是开启写作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积累素材。

第四课《我的“长生果"》

片段:在教学本课时当同学们都明白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之后,我提出问题两个问题:

(1)“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 (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2)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后我又顺势提出:你是如何读书的,你也想作者这样爱读书吗?

学生回答

片段分析:《新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就鼓励学生大胆的多说说自己的生活经历以及所见所闻,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寻找到习作的活水之源,在作文教学中加强与乡土资源的有效整合。

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片段:师: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些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指名答.

师: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师生配乐背诵

师:你还知道那些诗句是描写思乡的?

学生回答

师:你能创写一个描写思乡的诗句吗?

片段分析: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思乡与古诗”为主题让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学生搜集、理解古诗中有关描写思乡的诗句,并让学生在搜集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描写思乡的诗句,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自主表达、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综观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和作文教学,大多还停留在“课程—课堂—课本”的封闭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导致学生的习作单调乏味。文章要有内容,内容来源于生活;文章要有感情,感情积淀于生活。创写描写思乡的诗

句就是将语文回归生活。语文要立足于育人,爱祖国首先要爱家乡。让学生创写描写思乡的诗句,能更加激起学生爱国爱家的热情。

第七课《桂花雨》

《桂花雨》写的作者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桂花是作者童年美好的记忆,而我们这里生活的地方,只有桃花、杏花,很少见到桂花。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在课前导入引用乡土资源。“说说我们家乡的杏花、桃花是什么样的?”观察“杏花、”“桃花”与“桂花”有什么区别,各自有什么特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桂花”的想象与理解,达到水乳交融的妙境。

经过选取的语文课本内容很生动,但有的内容学生没经历过,没有感受过,所以在他们的头脑中,是陌生的。用家乡的事物作为资源,引入课堂,结合课文,进行比较,然后,再展开讲解课文内容。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在此课的讲解中,学生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桃花、杏花的美,也感受到课文中桂花的美及香气迷人的特点,从而达到了此课教学的目的,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对家乡如此热爱与怀念。。

第八课《小桥流水人家》

片段:师: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作者的家乡如此美丽,你的家乡呢?

学生说自己家乡的美景

师:以前的家乡也是如此美丽吗?

学生纷纷摇头,并讲述家乡以前的面貌

片段分析: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同学们通过走访街道上的老人回忆以前家乡的面貌,并记录下来。用家乡的巨变作为资源,引入课堂,结合课文,进行比较。这样,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在变化、兰州在变化、国家在变化,越变越繁荣,越变越富强,从而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从而真正达到了此课教学的目

的。

第九课《鲸》

片段:师: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

师: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鲸是一个十分庞大而又可爱的动物,但就是这样可爱的动物正遭到人类无情的捕杀。(课件展示)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些捕猎者说?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开展一次有关保护动物的主题活动呢?

同学们纷纷表示同意。

以小组为单位策划活动内容。

片段分析:在本课的升华部分中,我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保护大自然里的动物”。我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方法是:先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爱护动物的语句(也可指导学生自己写几句),并做成手抄报,然后再组织学生在学校宣传栏中进行张贴,并以“爱护我们身边的动物朋友”为题进行国旗下演讲号召大家都来爱护动物。此次主题活动让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结合,使他们不仅获得了有用的知识,更增加了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的人,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在此次活动中也让我总结出:我们农村不仅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还有许多可爱机灵的动物。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要大力开发这些乡土资源,打破时空的局限,在课堂内外的学习和运用中拓宽文本的内涵。

第十一课《新型玻璃》

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之前我布置让学生收集有关玻璃的图片,还要把玻璃的名字写出来,把自己看到图片后的感想写出来,使图片与文字紧密结合起来。

学生通过课前的积累,上课时对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理解较好,并深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