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综述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1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正逐渐改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使用者如果过度或者不当使用网络,不仅使其身心健康受到影响,而且使个体与现实生活疏离,乃至于放弃学习与其他正常的社会活动[1]。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心理品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他们具有的独特人格品质,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研究采用网络成瘾问卷和16PF 量表,以293 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状况和人格特质进行测查,旨在探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比例以及网络成瘾和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格特质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the network is gradually changing people's learning and way of life. However, the network is a double-edged sword, users if excessive or inappropriate to use the Internet, not only to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nd make the individual with real life alienation, and even give up learning and other normal social activities [1].Personality is the sum of all kinds of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psychological qualit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ducation business students as a special group, has become the ma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s, they have unique personality quality, more and more get the attention of people.This study using internet addiction questionaire and 16PF Scale investigated 293 colleage students, in order to test their present state of internet addiction(IAD)and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xplored the proportion of collea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1.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研究综述
其次 , 家庭 的 作 用 是 绝 对 不可 忽 略 的 。 亲 子间进 行 良好的感情沟通 , 刺进青 少年的认 知社 会化、情感社会化 , 避免青少年沉 溺于 互 联 网交往 之中 。家长 应尽可 能的学 会使用 网 3青 少年 网络成瘾的原 因 络 , 助现代传输方式加 强沟通 和联系 , 借 与孩 青 少年 网络成瘾的原 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 子一起 提高 网络 修养 。 方面, 网络 成瘾 的外部 因素 , 即互联 网 总之 , 青少年 网络成瘾 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 的特性 : ①专抑制 性 。研究者 认为 , 以文 字为 备 受全社 会关注 的严重 问题 。青少年 又是 受 基础的 虚拟 人际交 往之 所以使一 些人 沉溺其 新科技影 响最 深的群体 , 他们不但是道德 的传 中而最 终导致 病态 的关键 因素 在于互 联网 的 承者 , 又是 道德 的创造 者。 因此 , 应正 确 引导 在线 交互 活 动本 身 所 固有 的抑 制 解除 作用 。 青少 年运 用网络 , 加强 道德建 设 , 为生活 和 成 ② 自主性 。 互联 网的 自主性为 青少年 的个性 学 习的 工 具 。 化 发展提 供了, 阔的空 间。③开放性 。互联 网 带来 了网络文化 的多元化 , 既拓宽 了青少年 闲 参考文献 暇生活 的视野 , 又过 早使他们 了解成人社会的 【l李震华 , l 黄华君 . 网络 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内容 , 从而使青少 年趋于早熟 , 影响人格发 展。 解析 【】中国青年研 究 .0 6 ( )8 8 J. 2 0 .7 .1 2. ④虚拟性 。 网络 通过 其互连 关 系构成 一个社 【J武海英 , 2 武刚 . 青少年 互联网成瘾的原 因与 会, 创设了一个虚拟 空间。 ⑤交 互性 。青少年 防 治… . 育探索 .0 6 () 8 8 . 教 20 . .1 2 7 正处于学 习发展阶段 , 互联 网对 于他们新的思 【】杨向荣 , 3 沈文青 , 王粲 . 大学生 网络 依赖的 维模 式的 形成具 有突 出作 用。 ⑥内容 的丰富 动 因分析【 . 国高教研究 .0 6 ( )7 J 中 】 20 . 6 5 性 。互联网强大 的内容空 间 , 如性 、网络游戏 、 68. 聊天 等功 能对 青少 年产 生 了强大 的吸 引 力。 【】张 梅花 . 4 对青少年 网络成瘾 的人 文探讨… .ogy }nova On Her I en nd ol n tl ad
网络成瘾的界定及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网络成瘾的界定及形成机制研究综述通过文献分析,对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进一步界定,并对网络成瘾的类型、心理机制以及其他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探讨,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和戒除研究和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标签: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形成机制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性难题。
为做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尤其是帮助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戒除网瘾,需要对网络成瘾的概念、临床诊断标准进行相对准确的界定,并对网络成瘾的类型、心理机制及其他形成机制做系统的梳理和探讨。
1 网络成瘾的概念目前,国内外临床医学界、社会科学界对网络成瘾的概念以及概念的使用还存在分歧。
1994年,伊凡·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首先发现网络成瘾的现象,把它命名为“网络成瘾症”(Intenert Addiction Disorder,IAD),他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把“网络成瘾症”界定为:个体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的一种现象。
最早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是金伯利·杨(Kimberly.S.Young),她把它正式命名为“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
她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没有涉及中毒(intoxication)的冲动-控制失序症(impulse-control disorder),属于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
在检视DSM-4(《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第四版)的成瘾诊断中,她认为网络成瘾的症状和病理性赌博的状态最像,过度的使用网络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还导致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障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她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具备特定的人格特质。
1997年,台湾学者周荣与周倩认为网络成瘾是由于反复过度使用网络所导致的慢性或周期性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网络的欲望。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研究综述
游戏不仅是一种令人愉快的娱乐活动, 也是一种社会 活动。它连接志趣相投的人们 , 从而促进与游戏设置相关 的社会与文化行为条款的形成。 ¨ 网络时代的到来 , 改变
了自 古以来的游戏方式, 互联网为游戏者创造出一个全新
最新的网络电脑游戏体验包含高级 、 精细的多人世界( 视觉 般地、 多维度地使用网络 , 这种使用没有 目的性; S P I U是指 与听觉的) , 这类游戏的高成瘾性, 造成了比其他类型游 依赖明确的网络功能, 比如网络游戏 , 他认为这种成瘾是对 这 两种成瘾 的原 因有很 大差异。 戏更大的危害性。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在新闻标题 某种刺 激的依赖 , 中得到大量关注 , 描述玩家死于过度游戏。 在所有的游 G r i i f t h s 认为, 网络游戏成瘾是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的现
网民存在网瘾倾向。 L 8
一
网络游戏成瘾概述
国际上 2 0 世纪 9 0 年代才开始对网络成瘾进行研究 “ 网络成瘾障碍” ( I n t e me t A d d i c t i o n D i s o r d e r , l A D ) 这一概
l O j 由美国心理学者 G o l d b e r g 首先提出。美国 兹堡大 的游戏场所, 并向游戏者提供各种各样 的游戏。互联网是 念
鸡 西 大 学 学 报
J O URNA L O F J I XI U NI VE RS I T Y
V0 1 . 1 5 No . 3
Ma r . 2 O l 5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6 7 5 8 ( 2 0 1 5 ) 0 3— 0 0 3 8— 4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摘要本文运用心理学及教育学的专业知识,对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关系进行研究,明晰如何治愈网络成瘾的方法方案,大幅度解决网络成瘾给青少年带来的困扰和危害,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全民素质,丰富全民生活得有益媒介。
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际考察法(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分析法等等。
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并派发问卷于被试。
之后分析问卷数据得出相关结论,结合前人理论基础总结本文研究成果,为深入研究网络成瘾相关课题提供方法和借鉴。
关键词:网络成瘾;人格特质;人格差异;成瘾特点;大学生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ADDICA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F RELATIONS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sychology and pedagog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bout Internet addiction and personality traits relations, clear how to cure the method of network addiction scheme, greatly solve the network for young people with addiction bring and har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etwork genuinely become, the rich life beneficial medium.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data statistics analysis, etc. Through to the previous research summary, and distributing questionnaires to try.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data that the relevant after conclusion, combining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y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network addiction related topics provide method and using for reference.Key words:Internet addiction;Personality traits;Personality differences;Addiction characteristics;college students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遍使用,青少年和大学生们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
作为高度信息化和被严格要求的群体,医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更加突出。
而与网络成瘾密切相关的是个体的人格特质状况。
本文将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状况之间的关系。
在医学生中,网络成瘾与内向性格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内向性格的人通常不善于与他人交流,更喜欢独立思考和独自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面临着沟通和社交的困难,而网络成为了他们舒展情感和交流的渠道。
在网络上,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且能够通过网络社区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来进行交流。
内向性格的医学生更容易沉迷于网络,因为网络能够帮助他们克服社交上的障碍。
与网络成瘾相关的人格特质还有自尊心和情绪稳定性。
自尊心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感知和评价,而情绪稳定性则是指个体情感的稳定程度。
研究表明,低自尊心和情绪不稳定的人更容易沉迷于网络。
网络上,他们可以通过不断获得点赞和评论来获得更多的自尊感,从而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网络上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提供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自尊心低和情绪不稳定的医学生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质状况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外向性格的医学生因为网络能够满足他们社交和表现的需求,更容易沉迷于网络;而内向性格的医学生因为网络能够帮助他们克服社交上的障碍,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
自尊心低和情绪不稳定的医学生也更容易对网络成瘾产生依赖。
在防治医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时,除了加强对网络成瘾的教育和引导外,还需要关注医学生的个体人格特质状况,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
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探讨其正反两面的效应,以及如何有效地应对和引导。
本文将首先概述互联网在青少年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和使用情况,分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主要活动类型和特点。
接着,文章将深入探讨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如信息获取、社交互动、创新思维的激发等方面。
也将重点关注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成瘾、信息焦虑、社交障碍等问题。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家庭、学校和社会更有效地引导青少年健康、合理地使用互联网,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本文期望通过这一综述,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产物,对青少年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不乏许多积极的影响。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使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发展。
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自主学习,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有助于他们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在这个平台上,青少年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增强自我认同感。
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结交朋友,扩大社交圈,提高社交能力。
互联网还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方式,有助于缓解他们的压力,调节情绪。
网络游戏、音乐、电影等娱乐内容,可以让青少年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减轻心理压力。
同时,这些娱乐内容也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
互联网还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通过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活动,青少年可以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增强自主性和责任感。
他们也可以通过参与网络公益活动,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论文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的研究1绪论1.1问题提出:网络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特别是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使得网络心理障碍现象日益突出。
这一现象在接收能力强而鉴别能力较差的青少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美国纽约市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Goldberg)于1994年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障碍疾病,并把它命名为“网络成瘾倾向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1]。
网络成瘾倾向现象自从提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
而且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以后,推理能力、支配性与智商降低,伴内向孤独、焦虑抑郁、自卑害羞、自负、警觉、情绪敏感、冲动、反社会性(non-conformist)等特征表现突出。
患上网瘾综合征后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的满足,下网后有烦躁不安感,以上网虚拟空间来逃避现实生活环境;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损害;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质量(体重)减轻,精力不足,运动迟缓,免疫机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行为孤僻怪诞,丧失正常的人际关系;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在校青少年对互联网具有很高的可获得性,这使得他们周围能够抑制网络成瘾倾向的环境因素被削弱,发生网络滥用行为的可能性很大。
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的学生不同程度的产生不同层次的网络成瘾倾向,经前人研究发现,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教育部门可以从青少年经历的生活事件与人格特质方面入手,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或者对有网瘾的青少年进行有效干预。
针对此,我国也启动了专门的“虹”计划[2]。
大学生是我国网民的主要组成群体。
由于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具有更高的可获得性,家庭和学校对在校大学生的约束和管理一般都比较宽松,这使得他们周围能够抑制网络成瘾倾向的环境因素被削弱,发生网络滥用行为的可能性更大。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格特质摘要:随着手机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了一种生活必需品,手机的使用在大大惠及我们生活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具体变现为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了及其严重的社会危害。
本研究着眼于大学生手机成瘾带来的危害,重点论述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并由此为手机成瘾者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成瘾;人格特质一、前言21世纪被人们称作信息时代,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形形色色的信息充斥着,信息对人类的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
我们可以发现,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浏览网页、观看影视剧等活动,占据了人们尤其时当代青少年大部分时间,这种现象给青少年所带来的一系列消极影响日益明显(Park,2005)。
有研究发现,人们在使用手机的所耗费时间越来越长,而且人们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对手机的心理渴求越来越重。
有学者将对手机渴求超过普通水平的群体成为手机成瘾者。
手机成瘾者会重复地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反复性的沉溺状态,对手机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求感和依赖感,如果限制手机的使用,将会引起成瘾者紧张与焦虑的心理状态,甚至伴随一些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症状。
手机的过度使用,不但会影响使用者工作、学习、生活,而且会出现一系列生理或心理的不适反应;对手机的滥用会产生对手机的依赖,这种依赖会使个体出现强烈的心理体验。
集各家所言,本研究将手机成瘾定义为对手机的过分依赖与渴求,离开手机会出现一系列生理或心理上的戒断症状。
手机成瘾对于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危害越来越突出。
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日趋严重,手机成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手机成瘾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亟待解决。
二、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大量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众多,有社会环境因素,如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生活富足,互联网上新鲜刺激的海量信息和话题,也有个体因素,如内外向性、自尊水平、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社交焦虑等。
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
关键词 : 网络成瘾 ; 青少年 ; 文献研 究 中图分 类号 : G 4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3 — 2 0 1 4 ( 2 0 1 3) 0 1 — 0 1 1 4 — 0 3
近3 0 年来 , 计算机和因特 网的使用越来越普 瘾 , 认 为 网络成 瘾 是 一个 很 广 泛 的范 畴 , 网络成 瘾
一
的使用不同的网络功能 , 从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网络
成瘾行为 , 主要包括 : 网络“ 性” 成瘾 、 网络 关 系 成
瘾、 网络强迫行 为、 信息收集成瘾 、 网络娱乐成瘾 、 网络入 侵 成瘾 、 电子计 算机 成 瘾 一 。 网络 成 瘾 的 个 体可 能 只有一 种 网络成 瘾 行为 , 也 可 能 同时有 多 种 网络 成瘾 行为 ,而后 者在 现实 生 活 中更为 普遍 。 目前 , 在有 关 网络成 瘾 的研究 中 , 对 于 网络 成 瘾 依 旧还没 有一个 完整 而统一 的定义 嘲 。 在 我 国 的现 有青 少 年 网络成 瘾 研究 中 , 对 于青 网络成 瘾 的定义 少年网络关系成瘾和网络娱乐成瘾的研究较多 , 并 网络 成 瘾 的 全称 是 网络 成 瘾 综 合症 或 者 网络 将 网络 成 瘾 与个 人 因素 和社 会 因素 联 系在 一 起 进 成瘾障碍 , 最 早 由戈登 伯 格 提 出 , 后来 许 多学 者 和 行研 究 。 研究 人 员都 对 网络成 瘾 有 自己的理 解 , 目前 网络成 二、 青 少年 网络成 瘾 的研 究模 式 瘾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还未达成统一 , 但是更多 的学 者倾 向于认 为网络成瘾应该是在某种情绪应对的 据 瑞典 互联 网市场 研究 公 司于 2 0 1 2年初 发 布 的研 究报 告 , 全 球 网民 已达 到 2 2 。 7 亿[ 3 1 , 其 中亚洲 网 过 程 中而衍生 的次级疾 病 1 。 民数新增量高居榜首 。 据估计 , 有 网络心理障碍的 不 同的学者对 网络 成瘾有 不 同 的定 义 : Y o u n g认 为 网络 成瘾 是 “ 一 种 没 有麻 醉 过 程 的 网 民占网 民总数 的 6 %左右 ,而 在大 学 生人 群 中此 约为 9 . 8 %一 1 3 %I  ̄ , 青少 年 网络成 瘾 问题 冲动抑制障碍” ; K a n d e l l 认为网络成瘾是 “ 一种对 比例更 高 , 网络 的心理依 赖 , 与依 靠 网络完成什么事 情没有 不容忽 视 。 关系” ; A r ms t r o n g 则 从 更加 全 面 的角 度 定义 网络 成 针对青少年的网络成瘾 的研究对象集 中在 中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面对同样的网络环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善用网络之利,而有些人却反受其害,最终因沉溺其中而导致成瘾呢?许多研究表明,人格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人格特质不仅与网络成瘾显着相关,而且对网络成瘾也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关于感觉寻求、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四种人格特质得到的研究结果最为一致。
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对这些特质如何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却很不够。
本文结合心理学理论和相关文献尝试提出了四个理论(最佳唤醒理论、社交需求补偿理论、情绪宣泄理论和成就动机替代满足理论)来试图弥补此缺陷,并藉此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1?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1.1?感觉寻求感觉寻求特质反映人对刺激的需要程度和寻求方式的差异,它包括四个子因子:刺激-冒险寻求、经验寻求、去抑制和单调耐受性。
一些研究发现,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对网络成瘾最有预测力。
Lin和Tsai 调查了753名台湾高中生,发现网络成瘾者在感觉寻求去抑制因子上的得分显着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去抑制因子的预测回归系数达到0.23。
来自美国的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也发现,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能显着预测网络色情成瘾。
为何去抑制因子最能预测网络成瘾?Lin等用Young的“ACE模型”来解释,即网络环境的匿名性(Anonymity)和对现实的逃避性(Escape)正好满足了部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想要逃离社会规则抑制的愿望。
还有研究发现感觉寻求的另一个子因子——刺激-冒险寻求也可预测网络成瘾。
Shi,Chen和Tian对979名中国大陆成年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刺激-冒险寻求能显着预测网络成瘾,预测的回归系数为0.23。
Shi等对此的解释是,网络为喜欢刺激-冒险寻求的高感觉寻求者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的理想冒险环境。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医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学习内容繁杂,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的泥沼。
而人格特质作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被认为与网络成瘾有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并寻找相关治疗和预防网络成瘾的方法。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呈正向关联。
网络成瘾者往往表现出高度自我中心、缺乏责任心、易冲动和情绪不稳定等人格特质。
而具有这些人格特质的个体更容易沉迷于网络中,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
网络成瘾还会进一步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的个体可能渐渐失去对现实生活的兴趣,缺乏社交能力,从而导致人格特质的改变。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触发和维持关系。
一方面,人格特质可能成为医学生网络成瘾的触发因素。
高度进取和追求完美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感到压力山大,追求短暂的放松和满足感,因而容易陷入网络游戏或社交平台,进而成为网络成瘾的倾向。
网络成瘾也会进一步维持人格特质的发展。
医学生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中,无法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导致学业压力增加、生活质量下降,进而加剧自我中心和冲动等不良的人格特质。
医学生网络成瘾并非天生的,也不是不可逆转的。
根据相关研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和治疗医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他们面对学业压力和网络成瘾诱惑的应对能力。
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医学生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建立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避免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中。
采用心理治疗,帮助医学生改变不良的人格特质,提升他们的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面对同样的网络环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善用网络之利,而有些人却反受其害,最终因沉溺其中而导致成瘾呢?许多研究表明,人格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人格特质不仅与网络成瘾显着相关,而且对网络成瘾也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关于感觉寻求、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四种人格特质得到的研究结果最为一致。
但深入分析发现,当前研究对这些特质如何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却很不够。
本文结合心理学理论和相关文献尝试提出了四个理论(最佳唤醒理论、社交需求补偿理论、情绪宣泄理论和成就动机替代满足理论)来试图弥补此缺陷,并藉此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1?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1.1?感觉寻求感觉寻求特质反映人对刺激的需要程度和寻求方式的差异,它包括四个子因子:刺激-冒险寻求、经验寻求、去抑制和单调耐受性。
一些研究发现,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对网络成瘾最有预测力。
Lin和Tsai调查了753名台湾高中生,发现网络成瘾者在感觉寻求去抑制因子上的得分显着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去抑制因子的预测回归系数达到0.23。
来自美国的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也发现,感觉寻求的去抑制因子能显着预测网络色情成瘾。
为何去抑制因子最能预测网络成瘾?Lin等用Young的“ACE模型”来解释,即网络环境的匿名性(Anonymity)和对现实的逃避性(Escape)正好满足了部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想要逃离社会规则抑制的愿望。
还有研究发现感觉寻求的另一个子因子——刺激-冒险寻求也可预测网络成瘾。
Shi,Chen和Tian对979名中国大陆成年人的调查结果表明,刺激-冒险寻求能显着预测网络成瘾,预测的回归系数为0.23。
Shi等对此的解释是,网络为喜欢刺激-冒险寻求的高感觉寻求者提供了不同于现实的理想冒险环境。
Rahmani?和Lava?sani对179名伊朗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去抑制和刺激-冒险寻求这两个因子上,均是网络成瘾者高于非成瘾者,支持了上述研究的结论。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瘾成为了学校和家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
医学生作为高度智能化的学科,他们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知识积累。
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便利性,很多医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社交网络等网络应用,甚至到了成瘾的地步。
本文将探讨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首先,人格特质是一个人的个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集合,既决定着一个人的特性,也会影响他的行为方式。
网络成瘾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偏向过度控制、压抑等负向类型,他们更容易沉迷于网络行为中以寻求安慰和逃避现实生活的种种不适感。
因此,在人格特质上,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更倾向于神经质、强迫、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表现,也更易感到无所适从和挫败感。
其次,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之间呈现出复杂的相互关系。
从人格特质的角度来看,网络成瘾和开放、外向、宜人等积极人格特质的人相反,可能影响到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格的形成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如果人们沉迷于网络中,可能会对他们的人格特质产生消极影响。
长时间接触网络,可能使得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内向,原本情绪稳定的人变得易怒、敏感,原本勤奋的人变得懒散、缺乏自律,原本有信心的人变得自卑、没自信等。
最后,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应针对网络成瘾者的人格特质进行治疗和干预。
通过心理和行为治疗,培养网络成瘾者相对积极和健康的人格特质,帮助他们克服负向情绪的影响,提升自我意识和管理能力,从而减少或消除网络成瘾的行为。
此外,也应该从社会和家庭层面共同协作,为网络成瘾人群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怀,减少网络成瘾者产生负向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总之,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是紧密关联的。
尽管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了一个公共健康问题,但是,在进行网络成瘾干预时应该更加倾向于从人格特质层面入手,为网络成瘾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网络成瘾行为欲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网络成瘾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内容摘要:从网络出现的那一刻起,人类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天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与人类深度融合。
人们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网络除了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了相当大的便捷性,使得人们与网络的关系变得密不可分。
与此同时,网络也给人类带来一些负面效应,网络成瘾行为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于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伤害,本文从网络成瘾的表现入手,着重介绍了网络成瘾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危害,并且简述了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因素,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得出了青少年的人格特质影响网络成瘾的结论,并分析了网络成瘾与青少年人格的相互关系,进而阐述了青少年人格特质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如何健全培养健全的人格特质来预防网络成瘾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网络成瘾人格关系行为引言“瘾”被定义为一种习惯性的强制,成瘾者尽管明白这么做会给个人身体的、社会的、精神的、心理的和财务的福祉带来灾难性后果,但仍然从事某些行为或使用某些物品。
成瘾者不是去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处理日常的压力,并且/或者面对过去或当前的创伤,而是依赖于虚假的适应不良的应对机制。
典型的瘾癖表现出心理上和生理上这两方面的特征。
当个体的身体对诸如毒品、酒精等物质产生依赖,而停止使用这些物质则会导致戒断症状时,生理依赖就出现了。
尽管上瘾物质最初可以引起瘾君子的愉悦,但是他们继续使用这些物质的动力却更多地来自需要利用这些物质来排除因其缺乏而引起的焦虑,正是这一过程导致个人的强迫性行为。
当瘾君子体验到诸如抑郁、疯狂地渴求、失眠和烦躁之类的戒断症状时,就会表现出严重的心理依赖。
所以,不管是物质成瘾,或者行为成瘾,都是导致人们产生心理依赖的因素。
1网络成瘾的表现及危害1.1网络成瘾的现状在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发现,该群体的网瘾发病率稍高于一般人中的网络使用群体。
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
结果发现( 1 ) 在性别 、 年级 、 是否独生子女这三个变量上大学 生网络 成瘾倾 向都存在 显著差异 。男大 学生相 比女 大 学生有 更
高的 网络成瘾倾向 ; 年级 变量上 大一 学生成瘾倾 向最 高, 大四最低 , 二三 四年级呈逐渐 下降趋势 ; 非独生子 女 网络成瘾要低 于 独生子女。( 2 ) 不 同程度 网络成瘾倾 向大学生在 人格 特质 上存在 显著 差异 , 高神 经质 、 精神 质 的人表 现 出更 高的 网络成 瘾
一
对于网络成瘾倾向之前 的研究人员有着具有细 微差别 的定义。我国台湾的心理学者周倩将网络成 瘾倾向定义为: “ 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 的一种 慢性 或周期 性 的着 迷状 态 , 并产 生 难 以抗 拒 的再 度 使用的欲望 ; 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 与耐受性 、 克制 、 退瘾等现象, 对 于上 网所带来的快
的研 究
目前大多数专家学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状 况进行 了研究。西安财经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李望 舒的《 西安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倾 向状况 与人格特质 的关 系研究》 采用卡特尔 l 6种人格 因素调查 表和 美国匹兹堡大学金伯利 ・ 杨 ( K. S . Y o u n g ) 教授设
收稿 日期 : 2 O l 2 一l 2 —2 l 作者简介 : 张 田利( 1 9 8 7 一) , 女, 河南济源人 ,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 院, 硕 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应用心理学 。
一
、
网络成瘾 倾 向的概 念
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本人把 网络成 瘾倾 向定义为: 重复使用 网络并对其产生一种心理 和生理上的依赖 , 从而影响上 网者的认知功能、 情绪 情 感功 能 以及行 为 活动 , 以致 网络 使 用者 在 思想 和 行为上偏离现实生活, 但仍然沉浸其 中不 能 自拔 的 种行 为 。 二、 人 格特 质的概 念 关于人格特质理论我们经常用到和见到的主要 有奥尔波特( A l l p o r t , G . W. ) 的人格特质理论 , 以及 具有代表性的、 影响比较大的几种人格特质理论 , 如 卡特尔( C a t e l l , R . B . ) 的、 艾森克 ( E y s e n c k ) 的和近 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的大五或五因素模型。人格特质 是指在组成人格的因素 中, 能引发人们行为和主动 引 导人 的行 为 , 并使 个人 面对 不 同 种类 的刺 激 都 能 做 出相 同反 映 的心 理结 构 。 三、 关 于 青 少年 网络成 瘾 倾 向 与 人格 特 质 方面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对
网络活动过度依赖,无法自控,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的行为。
人格特质是个体相对稳
定的心理构造,对个体的行为和反应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外向性与网络成瘾:外向性是指个体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和积极参与程度。
研究发现,外向性较低的个体更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倾向。
这是因为外向性较低的人往往社交能
力欠缺,通过网络找到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从而满足社交需求。
二、神经质与网络成瘾:神经质是指个体情绪反应的稳定性和敏感性。
研究发现,神
经质较高的个体更容易对网络成瘾的诱惑感到敏感,并对网络活动产生较强的依赖性。
这
是因为神经质较高的人更容易感受到负面情绪,网络成瘾可以暂时缓解这些情绪问题。
三、自尊与网络成瘾: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和自我价值感。
研究发现,自尊较
低的个体更容易对网络成瘾产生依赖。
这是因为网络活动提供了一种可以获取虚拟成就感
的方式,可以弥补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尊缺失。
医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状况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个体的外向性、神经质、自尊和
孤独感等人格特质对网络成瘾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医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和干预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体的人格特质,并通过提高外向性、改善自尊和孤独感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帮助医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减少网络成瘾的风险。
青少年网络成瘾综述
青少年网络成瘾综述作者:程文香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第01期摘要:现代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互联网,严重的会成为网络成瘾者,青少年毫无疑问地、首当其冲地受到了这种影响,甚至成为了网络成瘾者。
正因为如此,关于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正是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对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当今社会,网络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更多人受益于互联网的同时,有些人则因沉迷于网络,超出了正常限度而致使身体健康受损,学业中断,甚至导致各种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其间也不乏违法犯罪等行为的出现,给个人、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这就是网络成瘾。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上网形式的多样化等特点,网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可能会更加明显。
因此,对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有关心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关于网络成瘾的概念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统一的界定。
围绕着互联网对人们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也就有了诸多不同的概念。
Goldberg(1995)首先提出的是“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的概念;Young(1996)、Brenner(1997)等使用的是“互联网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简称IA)、“网络成瘾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这一称呼;Anderson(1998)则使用了“互联网依赖”(Internet Dependency); Morahan-Martin 与 Schumacher(2000)、Davis(2001,2002)等人使用的是“问题性互联网使用”、“病理性使用互联网”(Problematic Internet Use,简称PIU)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综述作者:韩盼盼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25期
摘 ;要: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它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因网络使用导致的成瘾现象也日益严重。
作为一种非健康的网络使用模式,网络成瘾对人们心理和社会功能造成了很大危害。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及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网络成瘾;人格特质
在人际交流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尽管网络快捷、无地域限制的优势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它仍然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它引起了网络成瘾。
一、概念的界定
Goldberg最早提出“互联网成瘾症”的概念,这一现象经Young的研究被证实存在。
Armstrong认为,网络成瘾者有大量行为和冲动控制上的问题,归纳出这几种类型: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收集成瘾、电脑成瘾。
后来,Davis针对学者们此概念的置疑,提出了“病理性网络使用”的概念,区分出“一般病理性网络使用”和“特殊病理性网络使用”。
国内外的学者对其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
本文采用的是周荣和周倩(1997)对网络成瘾的定义,他们认为:由于过多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欲望,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
1)网络特征。
Suler 认为网络的特点在于:有限的感知经验、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平等的地位、超越空间界限、时间延伸和浓缩、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等。
正是这些特征给网民带来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使他们沉溺于虚拟网络中。
2)人格特征。
Loytskerhe 和 Aiello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厌倦、孤独、焦虑和内向性等因素都可能与网络成瘾有关。
Young则认为,那些倾向于独处和倦怠社交的人也有可能成为病态网络使用者。
3)家庭特征。
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家庭氛围也是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人研究发现,在好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对现实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较高,而在家庭氛围较差的家庭中,孩子更容易在虚拟世界中寻求情感补偿。
也有其他的研究证明,网络成瘾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显著的相关。
影响网络行为的众多因素中,人格特征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关于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二、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当前针对网瘾所带来的人格特质问题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在对网络成瘾和青少年人格之前的相关关系研究则达成一种默契和共识。
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K.Young 提出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特质,但是没有具体分析存在哪种。
此后 K.Young 与 Rodgers 通过 16PF 人格问卷和网瘾问卷的方式,对人格特质与网瘾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
研究表明,如果青少年存在抑郁及其相关的因素的话,如缺乏信心、低自尊、怕负面评价等,其很可能成为网瘾的高风险的群体。
Petrie 与 Gunn 则通过网络使用与态度问卷、艾森克人格量表与压力问卷对网路上的 450 名英国青少年进行了测试。
通过调查发现,对网络使用行为与态度的分数成绩与外向型的人格之间存在一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后面的压力成绩存在一种正相关。
Davis 则通过调查认为,对于网瘾者来讲,其具有焦虑、忧郁等先天的特质,同时再通过外界带来的生活压力,造成其网瘾。
从国内研究来说,杨文娇(2002)的研究中通过自编量表证明网络成瘾与孤独感、交往焦虑以及感觉寻求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同时发现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与各人格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尽相同。
可能的原因是,不同人格特征的人对不同的网络使用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偏好,从而在各类型的网络成瘾上表现出差异。
周爱保等人通过问卷研究法,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人格特征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其人格特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与神经质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开放性、宜人性、公正性存在负相关,与外倾性零相关。
同时发现社会支持是一个“中介变量”。
有研究发现,网络游戏爱好者与非网络游戏爱好者在怀疑性、世故性和实验性三种人格特质上的差异显著,偏好不同类型网络游戏的大学生网络游戏爱好者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李秀敏等人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的调查和人格测试,发现大学生上网的频度和对互联网内容的偏好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
上网成瘾的大学生比非成瘾的大学生明显表现出孤独、抑郁和焦虑的人格特质。
“社交性”“交流便利”“焦虑量表分数”“开放性”“胜任能力”对大学生陷入网络的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国内外关于网络成瘾问题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证明,网络成瘾现象与人格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
尤其是青少年,由于自己的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在面对网络环境时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因缺乏自我的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导致青少年很容易沉浸在网络虚拟游戏当中,有的青少年对游戏更是越陷越深,以致最后形成“网络成瘾症”,每天将自己大量的时间都耗费在网络中,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三、不足及展望
首先,国内外学者对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仍很薄弱,我们既要注重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要注重实证研究。
其次,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网络成瘾类型以及对网络的不同偏好都与不同的人格特质相关,今后研究应多方面多角度探讨成瘾类型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第三,关于网络成瘾界定及相关方面的量表,国内还比较缺乏,要发展出更能体现成瘾者人格特质的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次,由于网络高速发展,研究对象应从青少年扩大至小学生和社会上的成人。
最后,很多临床症状表明,网络成瘾的人大都有一些特殊的心理障碍或人格特征,应深入研究成瘾者自身的人格特质在网络成瘾中的作用,结合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有关理论、方法,从调适成瘾者心理障碍方面来入手,进而矫正其网络成瘾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吴新辉.“网络成瘾症”大学生人格特征初探[J].社会心理研究,2002,2:6-10.
[2] ;陈侠,黄希庭,白纲.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55-359.
[3] ;杨文娇,周治金.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39-42.
[4] ;Young K S,Rodgers R C. Internet addiction personality traits associated with its development[R].Bostin:Paper Presented at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8.
[5] ;Davis R 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vior,2001,17(2):18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