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合集下载

whonet 使用手册 (中文版)说明书

whonet 使用手册 (中文版)说明书

WHONET使用手册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监测系统John Stelling布莱根妇女医院世卫组织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监测合作中心马萨诸塞州波士顿2016年11月缩略语AMR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CLSI 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EUCAST 欧洲药敏试验委员会GLASS 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监测系统ID 识别码MIC 最小抑菌浓度WHO 世界卫生组织目录1.序言 (1)2.安装WHONET (2)3.实验室配置 (3)3.1创建新的实验室配置 (3)3.2复制现有实验室配置 (6)3.3修改实验室配置 (7)4. 用于全球耐药监测系统的WHONET数据输入 (8)4.1 通用 (8)4.2 全球耐药监测系统最低配置下各数据域填写说明 (9)4.3查看数据库 (13)5. 国家层面的数据收集 (13)6. 将WHONET 文件导出为全球耐药监测系统交换格式 (14)6.1 合并WHONET文件 (14)6.2汇总WHONET文件 (15)6.3WHONET在全球耐药监测系统交换格式中排除“重复分离株”的规则 (18)7. 全球耐药监测系统数据检查和反馈报告 (19)8. 将全球耐药监测系统格式的数据文件上传到全球耐药监测系统信息技术平台 (21)附件1 – 修改实验室配置 (22)1.一般实验室信息 (22)2.抗生素 (23)3.抗生素断点 (24)4.地点 (27)5.修改数据域配置 (27)附件2 – BacLink简介 (28)1.序言本手册主要为各国全球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监测系统(GLASS,以下简称“全球耐药监测系统”)数据管理员撰写,也可供为参加该系统的监测点服务的实验室数据管理员使用。

手册描述在为全球耐药监测系统处理数据时如何使用WHONET软件。

WHONET支持将数据输出为全球耐药监测系统交换格式,以便上传到该系统的信息技术平台。

本手册并非描述WHONET全部功能和特征的完整使用手册。

地下水监测报表格式汇总

地下水监测报表格式汇总
地下水监测报表格式汇总
地下水采样记录表
监测井编号
经纬度
采样日期
采样时间
采样方法
采样深度(m)
气温(℃)
天气状况
现场测定记录
样品性状



水位(m)
水温(℃)
氧化还原电位(mV)
溶解氧(mg/L)
pH
电导率(μs/cm)
浑浊度
嗅和味
肉眼可见物
色(描述)
固定剂加入情况
备注
采样人员:记录人员:
样品交接登记表
地下水监测井信息汇总表
监测井编号
监测井名称
所在位置
流域水系
水位(m)
埋深(m)
地下水类型
使用功能
监测单位
开始监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
井柱结构图(需附后)
市(县)
区(乡、镇)
东经
北纬
埋藏条件
含水介质类型


注1:“埋藏条件”按滞水、潜水、承压水填写;“含水介质类型”按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填写。
注2:“开始监测时间”指设监测点(井)后开始监测的年、月。
送样日期
送样时间
监测点(井)名称
样品编号
监测项目
样品数量
样品性状
采样日期
送样人员
监测后样品处理情况
监测站名:
送样人:接样人员:
地下水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表
监测站名:年度: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和标准代号
使用仪器名称及型号
检出限
注1:按本站实际情况填写此表。
注2:“监测项目”栏必测项目在上,选测项目在下。
填表人:复核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汇总表

土壤墒情监测数据汇总表
7.95
36.13
重旱
20-40cm
8.96
40.71
重旱
柏城镇白家岭
夏玉米出苗期
旱地
0-20cm
8.25
37.52
重旱
20-40cm
8.86
40.28
重旱
密水街道枣行村
夏玉米出苗期
旱地
0-20cm
8.82
40.09
重旱
20-40cm
9.22
41.89
重旱
卜庄镇北泊村
播种-出苗
水浇地
0-20cm
17.30
72.74
适宜
20-40cm
18.72
76.17
适宜
饮马镇丰乐屯村
播种-出苗
水浇地
0-20cm
8.35
32.99
重旱
20-40cm
12.74
48.25
重旱
围子街道仓街村
播种-出苗
水浇地
0-20cm
8.27
30.87
重旱
20-40cm
12.56
47.78
重旱
奎聚街道十字路村
播种-出苗
水浇地
0-20cm
14.66
63.69
不足
20-40cm
11.16
48.79
重旱
龙池镇龙北村
播种-出苗
水浇地
0-20cm
10.02
38.72
重旱
20-40cm
12.48
51.53
干旱
田柳镇金投公司
玉米
播种-出苗
水浇地
0-20cm
16.34
66.54
不足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189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189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5]18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计划单列市卫生局:伤害是全球各国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每年约有70~80万人死于各种伤害,占死亡总数的11%,居死因顺位第5位。

由于伤害的高发生率和高致残率消耗着大量的卫生资源,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

为了制定伤害干预措施和预防与控制策略,评价干预效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慢病中心)组织专家制定了《全国伤害监测方案》(见附件),并于2004年在全国11省(市)的70家医疗机构开展了为期一年的伤害监测试点工作。

通过建立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持续、系统地收集、分析、解释和发布伤害相关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伤害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进行详细和全面的描述。

现将《全国伤害监测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按照全国伤害监测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协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及有关部门,做好伤害监测和组织管理工作。

二、慢病中心根据《全国伤害监测方案》负责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开展各级培训,做好现场实施指导和工作督导,并及时汇总、分析监测资料,编制年度报告,上报卫生部。

三、为保障本次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慢病中心将统一安排工作经费,专款专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卫生行政部门也应根据工作需要安排一定的配套经费。

GQJC 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

GQJC 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

编号: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2017年5月目录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基本要求 (1)3.1数学基础 (1)3.2精度要求 (2)3.2.1数据采集平面精度要求 (2)3.2.2拓扑要求 (2)3.2.3地表覆盖分类精度 (2)3.2.4地理国情要素属性精度 (3)3.3数据现势性 (3)3.4数据一致性 (3)3.5数据接边原则 (3)3.6元数据 (4)3.7数据完整性检查要求 (4)4数据分层组织 (4)4.1总体说明 (4)4.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8)4.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8)4.3.1铁路与道路要素 (8)4.3.2水域要素 (9)4.3.3构筑物要素 (10)4.3.4地理单元要素 (11)5属性定义与说明 (16)5.1总体说明 (16)5.1.1通用属性项 (16)5.1.2专有属性项 (17)5.1.3属性缺省值 (18)5.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19)5.2.1地表覆盖数据集(LcrDataset)属性定义 (19)5.2.2专有属性说明 (19)5.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20)5.3.1铁路与道路要素 (20)5.3.2水域要素 (27)5.3.3构筑物要素 (33)5.3.4地理单元要素 (35)6数据采集一般性要求 (52)6.1影像资料使用原则 (52)6.2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52)6.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要求 (54)6.4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要求 (56)6.4.1铁路与道路 (57)6.4.2水域 (58)6.4.3构筑物 (59)6.4.4地理单元 (59)7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0)7.1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 (60)7.2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1)7.2.1地表覆盖变化分类 (61)7.2.2伸缩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7.2.3新生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7.2.4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记录方法 (62)7.3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2)7.3.1地理国情要素变化分类 (62)7.3.2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和记录方法 (62)7.3.3有关要素类型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3)7.4生产元数据记录要求 (64)7.5监测成果数据检查基本要求 (64)7.5.1总体要求 (64)7.5.2变化数据层检查 (64)7.5.3变化数据层与本底数据关联检查 (64)8汇交要求 (65)8.1汇交数据内容 (65)8.2成果汇交前整理 (65)8.2.1省级任务区数据接边与数据组织 (65)8.2.2交通网络弧段数据提取处理 (67)8.2.3水域网络弧段数据提取处理 (67)8.3成果汇交前检查 (67)8.4汇交成果目录组织 (69)附录A (规范性附录)属性项名称及定义 (70)附录B (规范性附录)数据汇交前检查内容与要求 (72)附录C (资料性附录)行政村及以上行政地名变更情况表(示例) (82)前言本文件是全国基础性地理国情的技术规定之一,在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相关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参考现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完成起草,并根据征求意见和试生产反馈的情况修改而成,经过2016年试行和修订完善,形成本版本。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09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09号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正文:----------------------------------------------------------------------------------------------------------------------------------------------------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年报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1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在认真总结分析“十五”期间环境统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部研究并制定了“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自2006年开始执行,现已执行两年。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2008年继续执行“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现印发你们,请抓紧布置开展2008年环境统计工作。

与“十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相比,“十一五”环境统计制度在调查范围、指标体系、调查频次,以及环境统计数据上报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一、调整了环境统计调查范围,完善了统计指标体系根据“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环境管理的要求,“十一五”环境统计指标体系在“十五”环境统计体系的基础上,本着继承和发展的原则,调整了调查范围,删除了一些过时失效的指标,并新增了一些适应现实环境管理需求的统计指标,同时对部分指标解释进行了完善。

(一)为加强对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的监管,将火电行业(含企业自备电厂)从工业行业中单列出来进行调查,增加了火电分机组的装机容量、煤耗量、排污量等指标;增加了医院污染物排放的统计调查;删除了城市垃圾处理场运行情况调查。

(二)环境统计专业年报增加了环保产业、环境宣教等专业报表,删除了绿色工程规划第二期、年度计划完成情况、污染治理投资情况、生态示范区建设主要情况、生态功能保护区名录等专业报表。

二、调增了环境统计调查频次为满足国家经济形势分析的需要,“十一五”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增加了对国控重点源污染物排放情况的季报(自2008年第二季度起增加了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地市季报直报),增加了环境信访工作、突发环境事件等方面的季报。

28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汇总表---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项目专用

28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汇总表---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项目专用

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汇总表
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汇总表(续)
检查结果
检查内容[3] 计分规则
分值
(分)
计分
(分)
权重
(%)
权重分
(分)
5.






□pH
详见土壤环境监测实
验室测试质量监督
检查表
100
40
□有机质100
□阳离子交换量100
□原子吸收法100
□原子荧光法100
□X射线荧光法100
□气相色谱法100
□气相色谱-质谱法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100
6.






□pH 100
20
□有机质100
□阳离子交换量100
□原子吸收法
详见土壤环境监测实
验室测试记录检查表
100
□原子荧光法100
□X射线荧光法100
□气相色谱法100
□气相色谱-质谱法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100
权重总分(分)
合同编号:监测任务名称: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汇总表(续)。

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

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

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统计调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定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7年12月本调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1)二、目录 (2)三、调查表式 (3)(一)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及人员情况(农市(科教环)1表) (3)(一)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及人员情况(续)(农市(科教环)1表) (4)(二)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主要仪器设备情况(农市(科教环)2表) (5)(三)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工作用房情况(农市(科教环)3表) (6)(四)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检测能力情况(农市(科教环)4表) (7)(五)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监测工作情况(农市(科教环)5表) (8)(六)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宣传培训情况(农市(科教环)6表) (9)(七)各地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机构科技成果情况(农市(科教环)7表) (10)(八)各地区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纠纷)发生及处理情况(农市(科教环)8表) (11)(九)各地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情况(农市(科教环)9表) (12)(十)各地区外来入侵生物治理情况(仅限国家名录中52个物种)(农市(科教环)10表) (13)(十一)各地区农业湿地保护情况(农市(科教环)11表) (14)(十二)各地区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点监测情况(农市(科教环)12表) (15)(十三)各地区农膜覆盖及回收利用情况(农市(科教环)13表) (16)(十四)各地区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情况(农市(科教环)14表) (17)(十五)各地区经济作物地膜覆盖情况(农市(科教环)15表) (18)四、主要指标解释 (19)一、总说明(一)目的和意义:为了解全国农业资源环境的基本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制度和农业部门工作实际的需要,制定本调查制度。

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指标汇总表

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指标汇总表
人身保险公司风险监测指标汇总表
风险 类别 指标名称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说明 报送 频率
退保率
1、退保金口径与保险统计科目“退保金(指标代 码a65310001)”口径相同,退保金和准备金均使 退保金/(上期末长期险 用旧会计口径; 责任准备金+本期长期险 2、长期险责任准备金为《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 季度 保费收入) 中寿险责任准备金与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之和; 3、长期险保费收入是指一年期以上的人寿保险、 健康保险、年金等人身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 1、代理人渠道为直接与保险公司签订委托代理合 同的个人代理人,不含机构代理人及其机构代理人 中的个人代理人; 2、“个人业务”指投保人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 务; 3、“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的代理人渠道个人业务 长期险新单”不包含趸交件、犹豫期撤单件、发生 理赔终止件、免缴、注销、迁出、效力中止及转换 终止的保单; 年度 4、宽限期内收到的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一年度生 效的代理人渠道个人业务长期险新单于生效后第13 个月的实收原保险保费”(分子); 5、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的代理人渠道个人业务长 期险保单在前13个月内新增的附加险保费计入“评 估期前一年度生效的代理人渠道个人业务长期险新 单于生效后第13个月的实收原保险保费”(分子) 。 1、银行保险渠道包含邮政渠道; 2、“个人业务”指投保人为个人的人身保险业 务; 3、“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的银行渠道个人业务长 期险新单”不包含趸交件、犹豫期撤单件、发生理 赔终止件、免缴、注销、迁出、效力中止及转换终 止的保单; 4、宽限期内收到的保费计入“评估期前一年度生 年度 效的隐含保险渠道个人业务长期险新单于生效后第 13个月的实收原保险保费”(分子); 5、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的银行保险渠道个人业务 长期险保单在前13个月内新增的附加险保费计入“ 评估期前一年度生效的隐含保险渠道个人业务长期 险新单于生效后第13个月的实收原保险保费”(分 子)。

03(国发平台)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V3.0版操作手册

03(国发平台)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V3.0版操作手册

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操作手册3.0版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操作手册西安交大长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3月操作手册 (I)第一章概述 (1)1.1系统目标 (3)1.2系统功能 (4)1.3功能模块 (5)第二章系统登录 (6)2.1启动登录系统 (6)2.2进入系统 (6)2.3退出系统 (8)第三章页面布局及控件介绍 (9)3.1页面布局 (9)3.2控件介绍 (11)3.3图标介绍 (13)第四章总体预览 (15)4.1数据完整性 (15)4.1.1功能说明 (15)4.1.2操作说明 (15)4.2报警统计 (16)4.2.1功能说明 (16)4.2.2操作说明 (16)4.3数据审核情况 (18)4.3.1功能说明 (18)4.3.2操作说明 (18)4.4设备审核情况 (19)4.4.1功能说明 (19)4.4.2操作说明 (19)4.5设备验收情况 (21)4.5.1功能说明 (21)4.5.2操作说明 (21)4.6污染物超标T OP10 (23)4.6.1功能说明 (23)4.6.2操作说明 (23)4.7重点污染物超标情况 (24)4.7.1功能说明 (24)4.7.2操作说明 (24)4.8通讯服务器连通情况 (25)4.8.1功能说明 (25)4.8.2操作说明 (25)4.9监控数据最新交换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1功能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9.2操作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

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

《全国耕地土壤监测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实施土壤监测过程中监测点的建立、监测的内容、观测记载、分析测试及编写报告的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耕地的土壤监测。

2.术语2.1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指土壤基础地力监测。

是通过土壤调查、化验,植株分析,田间作业及作物生长情况与产量记载等方法,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和生产能力,进行动态监测。

2.2土壤基础地力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2.3监测点为进行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而设置的观测、试验、取样的地块。

3监测点的处理3.1不施肥处理(空白区)旱地小区面积0.1亩以上,用设置保护行、垒区间小埂等方法隔离。

水稻土小区面积0.05-0.1亩,用水泥板或其它材料作隔板,防止肥、水渗透,隔板高0.6-0.8m,厚0.05m.埋深0.3-0.5巾,露出地面0.3m。

该处理连续进行三年后停止。

蔬菜不设置无肥区。

专业技术知识共享3.2常规措施处理面积不小于0.5亩或直接用大田定点观测。

以当地主要种植制度、种植方式为主(见附录B),耕作、栽培等管理方式、施肥能代表当地一般水平。

4土壤监测内容4.1气象调查收集气象台哨或记载监测点所在地常年的几项主要气象要素数据。

按表1的项目调查与记载。

4.2监测点基本情况的调查与记载4.2.1土壤环境与农业生产情况拍摄景观照片。

按表1的项目调查与记载。

4.2.2基础剖面的观察与记载挖掘基础剖面,采集剖面样,拍摄剖面彩色照片。

按表2要求进行剖面形态描述与记载。

4.2.3基础剖面样的采集与化验按剖面发生学层次取样。

建点时取样化验一次。

化验项目见表24.3监测农化样的采集与化验农化样分为五年一次和每年一次采集与化验两种形式,在本年度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立即在监测地块采集土样。

专业技术知识共享WORD格式可编辑4.3.1五年一次农化样采集与化验建点时不分处理区采集土样。

以后每五年一次,在常规施肥区采集土样。

国家测报点年度总结(3篇)

国家测报点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作为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测报点承担着监测、预报、预警和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职责。

在过去的一年里,国家测报点在各级林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2023年度国家测报点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概述1. 工作方针2023年,国家测报点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为指导,积极推进森林健康理念,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2. 工作任务根据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的实施方案,结合“杨树病虫害综合治理工程”及“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试点试验研究”实施方案要求,国家测报点完成了以下工作任务:(1)完善“一站三网”体系建设;(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3)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4)提高测报员业务素质;(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主要工作及成效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人员配备:国家测报点现有工作人员1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3人,技术员7人,专职测报员5人,各乡、镇(场)均配有一名兼职测报员,使全县林木病虫害监测覆盖率达到98%。

(2)办公设施:办公室5间,设有实验室、标本室、微机室、资料档案室;实验室配有显微镜、解剖镜、冰箱、检疫及调查取样工具等仪器设备;微机室配有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并加入国际互联网;办公室绘制有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图、防治图和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固定测报点及临时测报点分布图,档案室对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历年的调查资料和统计资料统一归档。

2.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1)加强监测:国家测报点针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如美国白蛾、斑衣蜡蝉等,开展常态化调查,实时发布预测预报信息,提高了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2)预警体系建设:以林长制为抓手,以精细化监测为导向,强化网格化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制度落实,持续推进可视化监测体系建设。

基于标准样地国家级汇总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点构架研究

基于标准样地国家级汇总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点构架研究

27 等
11
28 等
31
29 等
00
30 等
2
表 3 九省国家级标准样地在国家经济等的分布情况
Table 3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 farmland in economic ratings in the nine provinces of central China /个
由于样点坐标精度存在误差,致使生成的标准样地 分布图与样点的实际位置难以吻合。因此,需要将初步 生成的标准样地分布图与 1︰50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或 1︰50 万省级农用地分等单元图或 1︰50 万农村居民点现 状图相叠加,利用 ArcGIS 中的 select by attribute 功能, 对空间位置有误的样点进行校对与修正,并对相应的属 性进行修改[8]。 2.5 建立关联并生成数据库
将整理好的标准样地属性表,进行 excel 格式与 dbf 格式的转换,在 ArcView 软件中以“X 坐标”和“Y 坐 标”为关键字,将属性数据表格生成 prj 格式的标准样地 分布图,通过 ArcGIS 的文件转换功能,将 prj 格式的标 准样地分布图转化为 shapefile 格式,从而得到初步的标 准样地分布图[6,7]。 2.4 校正核对
1
22000010
13 等
3
4130402014Βιβλιοθήκη 等232612000
15 等
0
00014010
16 等
00022000
17 等
0062010
18 等
041010
19 等
002001
20 等
011000
21 等
010013

长期监测点年度监测报告编写完美版PPT

长期监测点年度监测报告编写完美版PPT
14
有机质(g/kg)
有机质(g / k g )
25.5 25
24.5 24
23.5 23
22.5 22
21.5
2007
2008
2009
耕层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
2010 年度
水田
旱地
园地
40
35
30
25
20
15
10
2007
2008
2009
2010
不同利用方式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
有机质(g / k g )
6
7
8
9
概 述(2)
• 监测点处理设计
④①处20理104年,监测测土结配果–方表施明编肥,化号全肥市+3有耕3机层0肥土区1壤。有8机2质-平0均1含量监为2测5. 点的种植制度为单季稻,处理
为 全市水稻土的平均有机质32g/kg,而红壤是22g/kg。
报告的主要内容
①处理1,长期无肥区(空白区);②处理2,常规施肥区,
碳铵35 kg/亩、过磷酸钙25 水Biblioteka 土平均氮、磷、钾均有亏缺,分别为2.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化基本平稳。
kg/亩、尿素20
kg/亩、
氯化钾 7.5 kg/亩 本市内省级监测点情况,包括数目,分布区域,涉及的主要土壤类型,种植制度等。
监测点土壤类型为水稻土2个和紫色土2个,代表了全市耕;地7③0%处的土理壤类3型,。测土配方施肥纯化肥区,
12
结果与分析(1)
• 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变化趋势
– 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等 – 以有机质为例:
①2010年监测结果表明,全市耕层土壤有机质平 均含量为25.1g/kg,与2009年相比上升0.8g/kg, 耕层土壤有机质在全市范围内变异较大,最低为 6.18g/kg,最高为44.5g/kg。

附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数据指标汇

附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数据指标汇

附1: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数据指标汇总表、各考核指标证明材料、各基础信息材料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指标汇总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财政转移支付使用情况证明材料(填报单位:财政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使用情况报告如下:(盖章)年月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草地指标证明材料(填报单位:畜牧兽医和渔业局、农业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草地相关指标报告如下:与上年相比,本年度草地变化情况(包括变化面积、变化地点、变化前后状况)以及变化原因:(盖章)年月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指标证明材料(填报单位:水务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指标报告如下:说明:城镇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量是指经过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处理量。

(盖章)年月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耕地和建设用地指标证明材料(填报单位:农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环境资源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耕地和建设用地相关指标报告如下: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耕地和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包括变化面积、变化地点、变化前后状况)以及变化原因如下:(盖章)年月日明材料(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环境状况相关指标报告如下:(盖章)年月日料(填报单位:林业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林地相关指标报告如下: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林地变化情况(包括变化面积、变化地点、变化前后状况)以及变化原因如下:(盖章)年月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国土面积指标证明材料(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国土面积指标数据报告如下:(盖章)年月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水域湿地指标证明材料(填报单位:水务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水域湿地相关指标报告如下: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水域湿地变化情况(包括变化面积、变化地点、变化前后状况)以及变化原因如下:(盖章)年月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未利用地指标证明材料(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办法>的通知》(环发[2011]18号)要求的内容,现将2014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市、旗、区)未利用地相关指标报告如下:与上年度相比,本年度未利用地变化情况(包括变化面积、变化地点、变化前后状况)以及变化原因如下:(盖章)年月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填报单位:水务局)环境状况指标变化情况及原因(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考核监测工作经费(填报单位:财政局)垃圾填埋场信息表(填报单位:城市管理局)年度工作计划信息表(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情况表(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生态环境保护创建信息表(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林业局、旅游局、)注:生态环境保护创建指的是获得下列称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市、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或升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信息表(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林业局、农业局)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情况(填报部门:国土环境资源局、发展和改革局、林业局、水务局、农业局、城市管理局)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信息表县域环境监测能力投入情况(填报单位:国土环境资源局、财政局)县域生态建设与保护成效情况说明(填报单位:各成员单位)县域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一(填报单位:统计局、气象局)县域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情况表二(填报单位:统计局、农业局、水务局)转移支付资金使用(填报单位:财政局)自然保护区等受保护区域信息表(填报单位:旅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环境资源局、水务局、林业局)注:类型选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中的一个。

国家示范社管理系统--日常年度数据填报操作手册_1021上网(1)

国家示范社管理系统--日常年度数据填报操作手册_1021上网(1)

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管理系统——年度数据填报系统用户操作手册The first edition of manual目录第一部分系统概述 (3)一、系统目标 (3)二、系统中用户及用户权限 (3)1.部级管理员用户 (3)2.省级管理员用户、市级管理员用户、县级管理员用户 (4)3.国家级示范社用户 (4)三、用户帐号管理 (4)四、示范社级别和类型 (4)五、系统数据 (4)1.统计报表 (4)2.汇总表 (5)3.每个用户可以查看的数据范围是辖区范围 (5)六、示范社填报流程 (6)1.国家示范社用户填写年度信息统计报表 (6)2.县级用户审核并上报辖区国家示范社年度数据、填报辖区非国家示范社年度数据 (6)3.市级审核国家示范社年度数据 (6)4.省级用户审核国家示范社年度数据 (6)七、示范社年度信息统计报表填报时间 (6)第二部分系统登陆与操作页面 (7)一、浏览器 (7)二、系统的登陆 (8)三、工作界面介绍 (10)第三部分国家示范社用户填报说明 (10)一、准备工作 (10)二、数据填报 (11)1.基础信息表 (12)2.行业及经营服务情况表 (15)三、数据修改 (20)四、查看数据状态 (22)1.通过查看基础信息表“主要生产经营项目”确认行业数据是否填写222.通过菜单栏【已填报表】查看数据状态 (22)五、数据的查询和导出 (23)六、历史数据调取 (25)七、数据检查 (26)八、数据上报 (26)第四部分县级用户工作流程 (27)一、县级用户权限 (27)二、国家示范社数据修改、删除、上报等操作 (27)1.国家示范社数据修改、删除、上报的位置 (27)2.国家示范社数据状态与位置 (27)3.国家示范社数据修改、删除、上报 (28)4.国家示范社数据的修改 (28)5.上报不成功的原因 (29)三、非国家示范社数据填报 (30)1.网页录入 (30)2.Excel导入 (31)3.非国家示范社数据的查看、修改、删除 (32)四、汇总表 (34)五、数据报送情况 (34)六、数据查询 (35)1.简单查询及数据导出 (35)2.查询及导出汇总表 (36)3.综合查询 (36)4.查询本辖区的已经取消示范社资格的示范社 (38)5.查询历史数据 (38)第五部分市级省级用户工作流程 (38)一、市级省级用户权限 (38)二、市级省级用户工作界面 (39)三、市级省级用户的【数据审核】 (39)1.数据审核 (39)2.数据退回 (40)3.查看审核通过数据 (40)第一部分系统概述一、系统目标为各级合作社管理机构提供辖区范围内示范社的报表数据、综合查询与统计汇总。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监测数据汇总表监测点代码监测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监测数据汇总表监测点代码监测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监测点代码:监测年度:监测单位:(公章)填报人:审核人:填报日期:注:1.大田期:填写年月日(××××-××-××)。

2.茎叶产量:通过果实茎叶比系数折算或通过果实与茎叶的考种比换算。

3.施肥情况汇总:填写有机肥与化肥肥料投入的N、P2O5、K2O折纯量,单位:kg/亩。

4.质地:即土壤的砂粘程度,采用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填写。

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基本情况记载表监测点代码:建点年度(时间):监测单位(公章):注:1.地形部位:监测田块所处的能影响土壤理化特性的最末一级的地貌单元。

如坡积裙、洪积锥、洪积扇等。

2.障碍因素:指限制产量的主要障碍因素。

包括干旱缺水、潜育(水稻土)、渍涝(旱地)、盐碱、瘠薄、风沙、侵蚀、土壤障碍层等。

没有明显障碍因素时填“无”。

3.潜水埋深:指冬季地下水位的埋深。

只有草甸土、潮土、砂姜黑土、水稻土、盐化(碱化)土填写地下水位。

4.耕地地力水平:指在本省范围内,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本身特性、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填“高”、“中”或“低”。

5.产量水平:注明主要作物名称,并把常年产量用括号标在每种作物的后面。

6.灌溉能力:填写满足、基本满足、无。

7.排水能力:填写强、中、弱。

8.土壤代码:按国家标准《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要求填写。

9.土壤名称:按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的分类系统命名填写。

10.代表面积:指该监测点土壤的生产力水平和特性在本省耕地中的代表面积。

附件3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剖面性状记载表监测点代码:取样时间:检测时间:监测单位(公章):检测单位:注:1.发生层次划分:水稻土发生层次分为耕作层(Aa)、犁底层(Ap)、渗育层(P)、潴育层(W)、脱潜层(Gw)、潜育层(G)、漂洗层(E)、腐泥层(M)等,旱地发生层次分为旱耕层(A11)、亚耕层(A12)、心土层(C1)、底土层(C2)等。

耕地质量监测点相关数据表格(年度数据)

耕地质量监测点相关数据表格(年度数据)

表 1 监测点基本情况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建点年度: 2017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
审核人:填报日期:2017.12
表2 监测点土壤剖面性状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建点年度:2017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
审核人:填报日期: 2017.12
附录2
表3 监测点田间生产情况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监测年度: 2017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填报日期2017-12_________________
附录2
表4 监测点常规区施肥情况记载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监测年度:2017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张明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填报日期:
_____2017.12___________________
附录2
表5 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监测点编号: szyq013 监测年度:__________________
监测单位:永安农技站填报人:___________张明海______________
审核人: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测试项目数据分常规区和不施肥区,分别填表。

附录3
“十三五”耕地质量监测点计划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级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监测点代码:监测年度:
监测单位:(公章)填报人:审核人:填报日期:
注:1.监测年度划分:对于一年两熟、一年三熟或两年三熟制地区,年度划分以冬作前一年的播种整地的时间为始到当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为止。

对于一年一熟制地区,只种一季冬作(冬小麦)
实行夏季休闲或只种一季春作(玉米、谷子、高粱、棉花、中稻)实行冬季休闲的,年度划分以前季作物收获后开始,到该季作物收获为止。

2.大田期:填写年月日(××××-××-××)。

3.茎叶产量:通过果实茎叶比系数折算或通过果实与茎叶的考种比换算。

4.施肥情况汇总:填写有机肥与化肥肥料投入的N、P2O5 、K2O折纯量,单位:kg/亩。

5.质地:即土壤的砂粘程度,采用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级标准填写。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