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_真理与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所论及的统一关系;在没有对这种关系的清楚理解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有充分理解。这种关系的性质是形而上的,因为所诉诸的是人类心灵的那种所谓纯真本性;因此,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与他关于人类心灵的观点是不可分割的。处于这种关系下的行动难以由戴维森依据信念和愿望解释行动的框架得到完全解释,因为这种行动具有早期道家所强调的那种本体论层次上的“自发性”。

专题五:真理与道

十五、中国哲学中的真理与意义问题

和戴维森的语言哲学

〔美〕成中英/文 伊 人/译

在本文中,我首先阐述和解释理解中国语言的基本语义特征和中国哲学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如下:11关于开放性句法和语法的原则;21关于历史参照(历史性)和生活世界的原则;31关于整体性与终极起源的原则;41关于历史创造性的原则;51关于内在实在外在化的原则。这五项原则确定和描述了体现在汉语和中国哲学中的本体宇宙观。人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体现出一种在关于易和道的中国哲学中展现和扩展的本体宇宙观。我将上述5项原则结合在一个关于本体宇宙2人本概念的系统之中。提出一种中国哲学本体宇宙观的目的在于,阐明如何能够通过在一种不同于现代分析语言哲学所预设的那种关于实在的理解的语境下,对真理概念赋予意义的哲学语言,而形成一种新的意义和真理概念。为此,我首先介绍作为一种关于意义和真理概念的逻辑语义理论的戴维森语言哲学;然后,参照中国哲学本体宇宙观中对实在的理解,我对这种基于奎因的外延实在论和内涵唯名论的真值函项路数做出评价和再解释。我试图解释为什么戴维森的路数就可学习性和关于意义与真理的语义推演而论,对于理解汉语和中国哲学是有限的和不适当的。我提出汉语和中国本体宇宙论哲学能够作为扩展戴维森意义和真理概念及其语义理论的一个基础。同时需要承认和加以指出的是:戴维森式语义研究可在严格性、系统性和合理简化方面为理解汉语和中国哲学做出贡献。我还特别强调地说明为什么戴维森诉诸T 约定实际上是用本体论元语言来进行解释的问题(或把一种语言的本体论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翻译问题)。这一点确证了我本人将本体诠释学构造成一种关于理解和解释意义与真理概念的理论这样一种见解和作法。即使戴维森语义理论被狭隘地从关于演绎推理的形式逻辑角度予以理解,戴维森本人的整体哲学目的是非还原的、自然论的和综合一体化的。基于这种理解,我还努力说明他的变异一元论如何能够借助于中国哲学而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从而重新表征为关于道的统一二元实在论((uni 2binary realism of the dao )。通过这种重新表征,我们得以看到,中国哲学中与心理词项相关的部分可以自然化而适合于戴维森语义理论的一种修改形式。这种作法实际上应当对任何一种嵌入某一本体-宇宙理论中得到充分发展的语言都成立。9

3中国哲学中的真理与意义问题和戴维森的语言哲学

04世界哲学2004年第5期

十六、戴维森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的论题

与道家哲学的求道传统

〔留美〕牟 博/文

通过对戴维森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论题的说法与道家哲学的求道传统的一个交锋-交融型的比较分析,我旨在讨论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的一个全面性论题之有效性,该全面性论题包括下述两个子论题:11真理概念作为关于哲学探索目的之解释性规范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21真理概念作为哲学所探索的其它重要事物(例如意义和命题性思想)的解释性基础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出于方便,不妨将1和2分别称为关于真理概念作为解释性规范之中心性的论题,和关于真理概念作为解释性基础之中心性的论题。这两个子论题预设同一核心思想,即我们对真的前理论理解及其反思性真理概念在哲学探索这一共同事业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必不可少的解释性作用。戴维森在其1999年题为《论真理概念中心性》的论文中所提出的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论题的说法强调2但拒斥1;而戴维森对于2的论证又采取不同寻常的路数,即将其与关于符合式语义理解之不可能性的“弹弓式论证”(Slingshot)相联系。另一方面,汉森(Chad Hansen)认为中国古典哲学实践拒斥1和2;但是两人拒斥1是出于不同理由:戴维森出于认识论上的理由以及上述关于符合式语义理解之不可能性的“弹弓式论证”上的考虑,而汉森则在很大程度上把拒斥1作为拒斥2的一个推论。

我的论文分为两部分。在第一部分,我考查和解释两部主要道家经典《道德经》和《庄子》中的相关论点,讨论道家哲学求道传统与西方哲学求真传统的关系问题。在第二部分,我的策略是一箭多雕式的正面回应:通过正面提出一个道家式“厚对象”(thick object)的关于“符合如何可能”的语义解释模型而旨在对下述几个挑战作出正面的建设性回应:11通过道家思想资源和汉语语言资源而对戴维森关于符合式语义理解之不可能性的“弹弓式论证”作出回应;21通过道家思想资源和汉语语言资源所作出的不同于汉森的解释,对汉森关于“中国古典哲学为非语句型哲学”的观点作出回应;31通过1和2而对关于真理概念作为解释性基础之中心性的论题作出一种战略上认同塔斯基2戴维森路数、但在战术上拒斥戴维森“弹弓式论证”的辩护;41通过1、2和3的讨论,也从一定角度对作为哲学探索目的之解释性规范的真理概念如何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是可能的这一问题作出回应,从而深化对哲学上真理问题之性质、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责任编辑:李 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