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
黄什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修改)
盘县珠东乡黄什煤矿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编制:黄什煤矿技术室日期:2015年元月1日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一、煤层地质情况1、煤层赋存情况本煤矿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组,据邻区以往地质资料及本次地质勘查情况,龙潭组地层含煤层20~40层,一般28层,煤层总厚度22~45米,平均34米。
含可采煤层5~8层,可采煤层总厚度13~36米,平均22米。
编号煤层为29、28、26、24、22、l9、17、12、11、1 O、9、7、6、5、3及1号共16层。
其中本煤矿内17、1 2、5及3号煤层发育良好,全部可采或基本全部可采。
12号煤层厚度变化小,层位稳定,可作对比标志。
现将可采煤层分述如下:3号煤层属中厚煤层,全层厚度0.80~3.50米,一般1.40米。
含夹石0~2层,结构简单,距龙潭组顶界一般10米左右,对比可靠。
5号煤层属薄煤层,厚度0.90~3.00米,一般为1.20米,含夹石0~1层,结构简单,对比可靠。
距3号煤层20米左右。
12号煤层属薄煤层,厚度0.30~2.30米,一般为1.20米,局部可采,夹石O~2层结构简单,对比可靠,层位稳定,距龙潭组顶界100米左右,下距17号煤层35米左右,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含植物化石,底板为一整套泥质粉砂岩与粉砂岩互层。
17号煤层属中厚煤层,厚度O.80~4.00米,一般为2.10米。
含夹石O~4层,结构较简单,对比可靠,为黄什煤矿的主采煤层。
煤层特征表2、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3号煤层顶板岩性为细砂岩和粉砂岩,坚固、稳定、不易垮落。
底板岩性为泥岩或粉砂岩,无膨胀、底鼓现象。
5号煤层顶板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较坚固、较稳定。
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无膨胀、底鼓现象。
12号煤层项板岩性为粉砂岩、泥质粉砂岩,较坚固、较稳定。
底板岩性为粉砂质泥岩,无膨胀、底鼓现象。
17号煤层顶板岩性为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较坚固,不稳定、易垮落。
底板岩性泥岩或泥质粉砂岩,无膨胀、底鼓现象。
3、煤质特征井田内3、5、12、17号煤层煤类焦煤、瘦煤、贫瘦煤、贫煤均有,具强玻璃光泽。
第一章 矿井概况.(DOC)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初步设计简介一、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自然地理条件孟村矿井及选煤厂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西北部,彬长矿区中北部,地处咸阳市彬县与长武县交界地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管辖。
井田东西长10.5km,南北宽6.5km,总体规划井田面积61.2km2。
可采面积约58.77km2。
井田公路交通便利,312国道由东南向西北从中部穿过。
以冉店为中心,东南距西安178km,距咸阳153km,距彬县28km,西北距长武县12km。
井田内有县级公路与县乡相通,福银高速(G70)从井田东侧通过,正在建设中的西(安)~平(凉)铁路,通过井田东侧,便利的交通为煤炭外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彬长矿区属陕北黄土高原与陇东黄土高原结合部的塬梁沟壑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泾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中部,将全区分割成东北、西南两塬加川道的地貌格局。
孟村井田处于长武北塬,基本地貌有河谷平川、黄土塬梁和沟壑三种。
总的地势特征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塬面最高海拔高程+1183.1m(西坳),河谷最低海拔高程+846.4m(亭北),相对高差150~230m。
本区地处中纬带高原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长而冷,夏短而凉。
3~5月份为西北季风期,最大风速12.7m/s。
据长武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9.1℃,年均最高气温14.9℃,年均最低气温4.1℃,本区极端最高气温36.9℃(1966年6月19日),极端最低气温-24.9℃(1975年12月13日)。
冰冻期一般为10月至来年3月。
年均冻土层厚度35cm,冻土层最大厚度68cm。
全区年平均降雨量587.8mm,雨热同季,年蒸发量为1552.4mm。
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地壳运动缓慢而稳定,属弱震区。
据历史记载,区内无破坏性地震记录。
据2001年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抗震设防裂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为0.05g。
第1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目录一、概况.................................................................................................. - 2 -二、矿井通风........................................................................................... - 2 -1、现矿井各采区风量计算.............................................................. - 2 -2、现有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 3 -2.2采掘工作面及硐室通风 ........................................................ - 3 -2.3井下通风设施及构筑物布置................................................ - 3 -2.4安全逃生途径 ......................................................................... - 3 -2.5通风设备及反风 ..................................................................... - 5 -2.6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 - 6 -三、结束语 ............................................................................................... - 6 -四、致谢词 ............................................................................................... - 7 -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一、概况平岗煤矿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煤 层 特 征 表表1-2-1
煤层号
埋深
(m)
赋煤标高(m)
煤层厚度
煤层间距
对比可靠程度
煤层稳定性
Ⅳ—2煤层:本井田内全部可采,煤层自然厚度0.18~4.57m,平均2.66m,可采纯煤厚度0.88~4.57m,平均2.77m,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或含1层夹矸,夹矸岩性为灰黑色泥岩。顶板岩性为细粒砂岩、砂质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与下部Ⅴ—1煤层间距37.60~87.00m,平均47.00m。
(2)井田构造
大地精煤矿位于东胜煤田准格尔召—新庙详查区南部,其基本构造形态与东胜煤田一致,为一向西南倾斜的、平缓的单斜构造,倾向210°,倾角1~3°,不发育断层、褶皱等构造,亦无岩浆岩侵入体。矿区地质构造简单。
2.地层
本井田与东胜煤田区域地层划分基本一致,揭露的地层自下而上为:三叠系上统延长组(J3Y),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J1-2Y),侏罗系中统(J2),第三系(N2),第四系全新统(Q4),现分述如下:
(4)元素分析
稀散元素
各煤层原煤中镓(Ga)含量低,平均值均低5PPm;锗(Ge)含量值在1.8~3.3PPm之间;钒(V)含量在3.1~15.9PPm之间,铀(U)含量在5.1~31.3PPm之间,均未达到工业品位的要求,各层煤含量见表1—2—4;各煤层稀散元素含量一览表。
可采情况
煤层在原报告算量情况
自然厚度
储量厚度
Ⅱ-3
6.33~52.33
1297.75~1256.00
矿井通风核定能力报告样本(审定:唐开永)
目录前言 (2)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 (4)1.1企业简况 (4)1.4矿井通风现状 (5)1.5矿井灾害情况 (6)第二章矿井通风能力核定 (8)2.1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参照依据 (8)2.2矿井通风网络能力核定 (8)2.3矿井通风设备能力核定 (17)第三章矿井通风合理性分析 (20)3.1主通风机运行可靠性分析 (20)3.2矿井通风网络的合理性分析 (22)3.3矿井通风有效程度分析 (22)3.4矿井通风难易指标分析 (24)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25)4.1通风能力核定结论 (25)4.2建议 (26)前言矿井通风是矿山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先决条件,矿井要维持安全、正常的生产,就必须进行通风,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并排除井下有毒、有害气体,创造适宜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10条规定:“矿井应当采取机械通风,其风质、风量、风速应当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开采与煤伴生、共生的金属与非金属矿床的通风条件,应当符合煤矿开采有关安全规程要求”。
2005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煤矿通风能力核定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煤矿企业必须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工作,并根据核定的矿井通风能力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按照《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10条的要求,开采与煤伴生、共生的金属非金属矿床的矿山应参照执行。
矿井通风系统是向矿井各作业地点供给新鲜空气,排出有毒、有害气体的通风网络、通风动力和控风设施的总称。
主通风机是矿井通风系统的动力提供者,通风动力与通风网络的合理匹配,是主通风机运行合理、可靠性的反映,这一特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
矿井通风能力包括主通风机能力和通风网络能力两部份,它是矿井安全生产能力的重要构成,即矿井通风能力必须大于(或等于)矿井安全生产能力或矿井实际最大生产能力。
钱家营矿业公司有关情况1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钱家营矿是开滦集团煤业分公司下属的大型骨干生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
矿井1978年开工建设,1988年12月份建成投产,1999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428万t),1999年12月份改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2002年10月份通过专业化重组,形成了煤业、多经、经贸和社区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格局,2007年产煤549万t。
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家营镇,京山铁路在井田西北经过,工业广场至京山铁路线唐山南站和古冶站,直线距离分别为14.5km和16km,有钱吕铁路与矿区支线古、吕、范铁路接通,生产的煤炭经古冶站外运,区内公路便利,有唐钱、唐吕及津唐、唐港高速公路通过。
井田东北部和北部分别与范各庄井田和吕家坨井田相邻。
采矿登记矿井边界深部至各煤层的-1200米底板等高线,浅部为各煤层潜伏露头线,西部至27号勘探线,东部边界为钱范、钱吕矿井边界,矿井走向长16.9Km,倾斜宽4.7-8.8Km,井田总面积88.3201 Km2。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º14′12″~118º24′43″北纬:39º30′13″~39º38′32″2000~2006年主要生产指标曾获得的荣誉:现代化矿井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文明煤矿省级标兵企业全国“双十佳”煤矿煤炭企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二、矿井地质概况1地质特征、煤层、煤质1.2.1煤层井田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7层,即煤5、煤7、煤8、煤9、煤11、煤12-1、煤12-2。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煤7、煤9、煤12-1,均属复结构的中厚—厚煤层。
回采煤层集中于煤5、煤7、煤9、煤12-1。
煤8仅局部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灰分较高,伪顶发育。
煤11绝大部分不可采,属极不稳定煤层。
对井田煤层稳定性结合一水平采掘情况和精查勘探结论评价如下:井田内煤7为稳定煤层,煤9、煤12为较稳定煤层,煤5、煤8为不稳定煤层,煤11属极不稳-1定煤层。
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
20130101版屯兰矿矿井基本情况第一章矿井概况一、地理位置,企业性质,隶属关系,地形地貌,交通情况屯兰矿是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一座特大型国有重点煤矿,位于山西省古交市西南6km,距太原市60km,井田位于吕梁山东翼,属中低山区,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以山地地形为主,仅在大河谷中分布有宽约200-600米的冲积-洪积平原。
全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标高970-1400m,相对高差150-250m。
区内有四条公路与外相通:太原-陕西佳县公路由井田北缘通过;文水开栅-古交线沿原平川通过;清徐-古交线沿大川河通过;岔口-古交线沿屯兰川通过。
国铁太-古-岚铁路沿井田北缘通过,屯马铁路支线由本井田中部工业广场通过,交通便利。
二、井田位置,边界范围,拐点坐标,井田面积,相邻矿井边界关系地理位置为:东经112º02′52″~112º09′47″,北纬37º50′42″~37º56′38″。
井田东以大川河西岸最高洪水位线为界与东曲矿相望;南至王芝茂断层(F17)及以经过451号钻孔的纬线;西和西南以425、454、448、446、T38、451号钻孔连线为界与马兰矿相邻;北西至后风坪断层(F110),与镇城底矿毗邻;北以汾河南岸最高洪水位线为界,与西曲矿隔河相望;全井田东西宽约11km,南北长约12km,面积73.3426km2。
矿井范围拐点坐标、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三、井田地质情况,地层,含煤地层,构造本区仅出露有山西组顶部及以上地层,据钻孔揭露,其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第三系上新统保德阶(N2b),第四系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及全新统。
矿井基本情况
山西高平科兴龙顶山煤业矿井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山西高平科兴龙顶山煤业有限公司,井田面积8.2045平方公里,批准开采3#、9#、15#煤层,生产能力90万吨/年,保有资源储量5778万吨,现采15#煤层,属瓦斯矿井。
公司现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安全管理人员129人,中专以上职工580人,本科46人,硕士1人。
公司现设有职能科室21个,生产连队8个。
现六证齐全、合法有效,“六长”配备到位,符合年产90万吨综合机械化矿井的标准和要求。
在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去年我公司又向上级部门申请了国家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二、生产系统基本情况(一)矿井开拓与采煤系统1、井硐开拓情况:矿井现采用主斜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设有三个井筒:主斜井、副立井、回风立井。
主斜井和回风立井为安全出口。
主斜井:倾角15°,净宽4.8m,净断面14.2m2,落底15号煤+852m 水平,井筒长560m。
装备1.0m带式输送机和现铺设22kg/m检修轨,设臵行人台阶,承担全矿井原煤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和安全出口。
副立井:井筒净直径4.0m,垂深134m,担负全矿井人员上下助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
回风立井:净直径4.0m,井深186m,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内设封闭梯子间,作为安全出口。
2、井下开采情况:井下平行布臵两条东西大巷,即: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
现有一个综采工作面15108综采工作面,(一次性采全高采煤法,顶板管理:采用超前预爆破强制放顶法)两个掘进工作面(15111运输、回风掘进工作面)现切眼已贯通准备搬家。
(二)供电系统1、矿井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电压等级均为10KV。
两回路分别是引自高平110KV变电站530米山工业线路和王庄35KV变电站849龙矿线路。
地面建有10KV高压配电室和660/380V低压配电室。
2、井下供电:沿主斜井敷设两趟10KV线路至中央变电所。
综采设备采用1140V供电,其它动力设备采用660V供电,照明信号电压为127V。
2303首采工作面开采设计方案( 三)
首采工作面开采设计方案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一、开拓方式矿井斜井开拓,主斜井斜长274m,倾角16°50′29″,净断面9.6m2,装备PVG1250型整芯阻燃胶带提煤,同时担负辅助进风任务;副斜井斜长150m,倾角24°41′46″,净断面10.3m2,装备JK-2×1.5E单滚筒绞车,担负矿井辅助提升和主进风任务。
斜风井斜长157.3m,倾角24°46′47″,净断面9.5m2,担负矿井回风任务。
副斜井落底标高为+730m,故矿井水平标高为+730m。
二、采区划分矿井划分三个采区,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和三采区,其中一采区及首采区开采23号煤层,服务年限1.9年,二采区开采23-25号煤层,服务年限8.7年,三采区开采26号煤层,服务年限18.0年。
三、提升系统1、主斜井:斜长274m,倾角16°50′29″,净断面9.6m2,装备PVG1250型整芯阻燃胶带。
2、副斜井:斜长150m,倾角24°41′46″,净断面10.3m2,装备JK-2×1.5E单滚筒绞车。
四、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副斜井进风,主斜井辅助进风,斜风井回风。
斜风井装备FBCDZ№24型对旋轴流式风机2台,功率2×90KW。
五、排水系统矿井井下采用集中式排水,在一采区下部+680m水平建主排水泵房,矿井水经敷设在轨道下山、采区轨道运输石门及副斜井中的排水管排至地面。
主排水泵房选用了MD155-30 5型多级离心泵3台,正常涌水时1台工作,1台备用,1台检修,最大涌水时2台工作;配套电机YB315S—4电动机,功率110kW,电压660V,转速1480r/min。
六、矿井供电系统潘津矿井为双回路供电,主供电源引自35kV皮里青变电站,线路全长约8km,电压等级为35kV,导线型号为LGJ-95。
矿井备用电源引自35kV 达达木图变电站,线路全长约8km,电压等级为35kV,导线型号为LGJ-95。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doc
第一章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矿(井)田概况1.1.1交通位置小纪汗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北区)的东北部,地处榆林市城西12km,行政区划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芹河乡和岔河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5′25.72″~109°41′35.47″北纬38°22′17.99″~38°30′06.15″本井田交通便利。
神(木)~延(安)铁路、210国道及榆(林)~神(木)~府(谷)二级公路均从井田东侧通过,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从井田东南侧通过,榆(林)~乌(审旗)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各大村镇之间均有简易公路通连,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向东南距榆林市约20km,榆林城区距各大城市或火车站距离为:延安市350km,西安市680km,包头385km,银川466km,介休340km,乌审旗220km,神木铁路北站140km。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1.1.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为沙漠滩地区,沙漠覆盖率在80%以上,其中新月形沙丘和链状沙丘遍布,滩地较少。
井田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第18勘查线),高程+1257.4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东上刀子湾村榆溪河道内,高程+1108.90m,最大相对高差148.5m。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本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春季风沙频繁,夏季酷热,秋季多雨,冬季长而严寒。
根据榆林气象站1984~2002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8℃,最高气温36.7℃(7月),最低气温-29.7℃(12月),日温差达15~20℃。
每年10月降雪,次年3月解冻,无霜期约150~180天。
四季多风,尤以冬季至春末夏初更甚,风向多为东南,最大风速18.7m/s,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279~541mm,较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的30%,年平均蒸发量1720~2085mm。
煤矿通风设计和供风标准
煤矿2011年度矿井通风设计和供风标准富源县补木戛煤矿一号井通风科2011年8月矿长(签字):总工(签字):编制人(签字):卜大勇编制日期: 2011 年 8 月 20日上级审批意见: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第一节矿井开采情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布臵有4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副井、2号风井、3号风井。
主斜井担负进风、运输、行人,副井担负回风、避灾;2号风井主要为进风,3号风井主要用于回风。
矿井现有一水平,+1727m水平为生产水平,布臵有一个生产采区,布臵有5掘进工作面(三水平运输巷、210912进风巷、21091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采用风镐掘进,三水平运输巷锚喷支护、21912进风巷、210912回风巷、13煤四平巷、13煤五平巷使用木支护。
第二节矿井通风概况矿井采用混合式通风,机械全风压抽出式通风方法,。
主斜井、2号风井进风井,副井、3号风井为进风井。
掘进工作面、水泵硐室采用独立通风。
矿井现装备4台轴流式抽风机,2台工作,2 台备用,副井型号为FBC NO10型,功率为22KW;风量范围:575~950 m3/min,风压范围:350~1500pa;3号风井型号为FBC NO16功率75KWX2;风量范围1698~3768 m3/min,风压范围为702~2650 pa;矿井总进风3168 m3/min,总回风3351 m3/min。
采煤面采用全负压通风,掘进采用压入式;第三节瓦斯、煤尘、自燃发火倾向2010年瓦斯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相对涌出量为46.72立方米/吨,绝对瓦斯涌出量12.94立方米/分;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为一类,即容易自燃;煤尘无爆炸性.第二章矿井风量计算(一).采面工作面风量计算∑Q采=∑Q采i+∑Q备i = m3/min式中Q采i采煤工作实际需风量,单位m3/min式中Q备i备用采煤工作实际需风量,单位m3/min (1).按最多人数计算:Q=4NK=4×17×1.35=91.8 m3/minN-工作面最多人数17人K-风量备用系数,取1.35(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K=60 ×0.8×7.2×1=345.6 m3/minV-采面适宜风速,查表取0.8S-采面平均断面积=7.2 m3K-工作面长度风量调整系数,查表取1.0(3) .按炸药使用量计算Q=25A回采煤工艺中不采用爆破落煤。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doc
第一章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矿(井)田概况1.1.1交通位置小纪汗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北区)的东北部,地处榆林市城西12km,行政区划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芹河乡和岔河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5′25.72″~109°41′35.47″北纬38°22′17.99″~38°30′06.15″本井田交通便利。
神(木)~延(安)铁路、210国道及榆(林)~神(木)~府(谷)二级公路均从井田东侧通过,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从井田东南侧通过,榆(林)~乌(审旗)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各大村镇之间均有简易公路通连,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向东南距榆林市约20km,榆林城区距各大城市或火车站距离为:延安市350km,西安市680km,包头385km,银川466km,介休340km,乌审旗220km,神木铁路北站140km。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1.1.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为沙漠滩地区,沙漠覆盖率在80%以上,其中新月形沙丘和链状沙丘遍布,滩地较少。
井田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第18勘查线),高程+1257.4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东上刀子湾村榆溪河道内,高程+1108.90m,最大相对高差148.5m。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本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春季风沙频繁,夏季酷热,秋季多雨,冬季长而严寒。
根据榆林气象站1984~2002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8℃,最高气温36.7℃(7月),最低气温-29.7℃(12月),日温差达15~20℃。
每年10月降雪,次年3月解冻,无霜期约150~180天。
四季多风,尤以冬季至春末夏初更甚,风向多为东南,最大风速18.7m/s,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279~541mm,较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的30%,年平均蒸发量1720~2085mm。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
高县腾龙磨盘田煤矿二○一四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高县腾龙磨盘田煤矿二○一四年九月二十日高县腾龙磨盘田煤矿二○一四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2.67m3/min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69 m3/min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未计算矿井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未计算矿井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技术负责人:张洪均单位负责人:胡树洪高县腾龙磨盘田煤矿二○一四年九月二十日瓦斯等级鉴定人员签字表目录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1.1 矿井交通位置1.2 矿井生产能力1.3 矿井开采煤层1.4 矿井开拓开采第二章矿井通风瓦斯情况2.1 矿井通风现状2.2 矿井瓦斯基本情况2.3 矿井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2.4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情况2.5 矿井开采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情况2.6 矿井瓦斯抽采情况第三章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的依据3.1 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3.2 企业文件资料第四章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方法4.1 鉴定前的准备工作4.2 鉴定时间4.3 鉴定范围和测点布置4.4 鉴定仪器仪表4.5 鉴定数据的采集4.6 鉴定月生产情况第五章瓦斯等级鉴定计算及鉴定结果5.1 瓦斯等级鉴定的计算公式和方法5.2 瓦斯等级鉴定标准5.3 鉴定结果5.4 鉴定结果分析第六章瓦斯来源分析及处理对策措施6.1 矿井瓦斯来源分析6.2 矿井主要通风瓦斯隐患6.3 主要处理对策措施附件目录:1、煤矿基本情况表(附表一)2、瓦斯等级鉴定基础表(附表二)3、瓦斯等级鉴定计算表(附表三)4、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报告表(附表四)5、矿井瓦斯来源分析表(附表五)6、矿井通风系统级测点布置平面示意图7、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和煤尘爆炸危险性检测报告8、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结果批复8、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10、矿井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1.1矿井交通位置磨盘田煤矿位于高县(文江镇)北东41°方向,直距10.2km 处的高县腾龙乡白果村境内,行政区划属高县腾龙乡白果村。
矿井概况文档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运裕煤矿位于昔阳县中部,距昔阳县城约8km,行政区划属昔阳县大寨镇管辖。
阳(泉)—长(治)干线公路207国道从井田东部外5km处通过,阳(泉)—涉(县)铁路从井田西部通过,矿井主工业广场距阳涉线上的北亩集运站约2.5km,坪上集运站约10km,距昔阳铁路发煤站12km。
沿铁路北上65km可达阳泉,与石太铁路接轨,向南可至河北涉县,再转向东至邯郸与京广铁路相连,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第二节地质情况本井田总体上为一向斜构造(北亩向斜),北亩向斜轴部位于井田西南部,两翼对称,地层倾角3°~8°,井田内发现7条正断层,除F5正断层落差为15m外,其余断层落差均不大,为5~6m, 井田中西北部陷落柱较发育,特别是随着煤层采空,顶板跨落形成塌陷裂隙,会导致上部含水层的水沿裂隙下渗。
由于煤层之上没有强含水层,所以断层、陷落柱对矿井充水因素影响不大。
第二章矿井开拓第一节井田开拓根据井田开拓部署,全井田只布置一个采区,走向长平均1500m,倾斜宽平均2500m,面积3.32km2。
采区设计储量22366kt,设计可采储量13976kt,服务年限11a。
在主提升斜井以东以18°倾角、344°26′40″方位角布置采区,落底于15号煤层底板。
布置轨道上山和回风下山,在对面布置采煤工作面。
新建回风立井落底至+722m,通过回风石门与回风巷贯通。
形成生产系统。
现井田为一个采区,采区走向长为1020m,倾斜长为1700m。
开拓大巷即为采区的准备巷,在大巷两侧直接布置回采巷道。
轨道大巷、胶带大巷、回风大巷、瓦斯尾巷均沿15号煤层顶板布置;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沿15号煤层底板布置(在煤柱内沿顶板布置,距停采线10m范围内由沿顶布置过渡到沿底板布置);。
运输顺槽直接与运输大巷相接;回风顺槽直接与回风大巷相接,并与运输大巷相连,回风顺槽与运输大巷之间设有风门,形成采区完善的通风、运输、供电、排水系统。
第一章 矿井基本情况
第一章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矿(井)田概况1.1.1交通位置小纪汗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北区)的东北部,地处榆林市城西12km,行政区划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芹河乡和岔河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5′25.72″~109°41′35.47″北纬38°22′17.99″~38°30′06.15″本井田交通便利。
神(木)~延(安)铁路、210国道及榆(林)~神(木)~府(谷)二级公路均从井田东侧通过,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从井田东南侧通过,榆(林)~乌(审旗)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各大村镇之间均有简易公路通连,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向东南距榆林市约20km,榆林城区距各大城市或火车站距离为:延安市350km,西安市680km,包头385km,银川466km,介休340km,乌审旗220km,神木铁路北站140km。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1.1.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为沙漠滩地区,沙漠覆盖率在80%以上,其中新月形沙丘和链状沙丘遍布,滩地较少。
井田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第18勘查线),高程+1257.4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东上刀子湾村榆溪河道内,高程+1108.90m,最大相对高差148.5m。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本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春季风沙频繁,夏季酷热,秋季多雨,冬季长而严寒。
根据榆林气象站1984~2002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8℃,最高气温36.7℃(7月),最低气温-29.7℃(12月),日温差达15~20℃。
每年10月降雪,次年3月解冻,无霜期约150~180天。
四季多风,尤以冬季至春末夏初更甚,风向多为东南,最大风速18.7m/s,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279~541mm,较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的30%,年平均蒸发量1720~2085mm。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矿井概况一、交通位置照金煤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46km处的照金镇寺坪村。
东北行政区划隶属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管辖,西部属旬邑县石门乡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08°32′58″~108°39′16″,北纬35°03′36″~35°05′58″。
目前,矿井的外部运输条件为公路运输,旬邑县~柳林~耀县二级公路从本区穿过,与西同高速公路相连。
梅家坪~前河(焦坪)铁路运煤专线柳林站,距本矿约23km,可谓交通方便(见图1-1)。
二、地形地貌本区地貌特征为中~低山区,属子午岭的南延部分。
山峦起伏,沟谷纵横。
地势北高南低,最大落差600米。
最高点为北部石门关山梁,海拔1827.60m,最低点为寺坪河谷,海拔1200m,一般高差100~400m之间。
三、河流区内河流以寺坪河和秀房沟河为最大,均为常年流水;另有寨子沟、老君庵沟、南沟等,其水均流入寺坪河。
寺坪河和秀房沟河在井田东南边界处汇合东流。
根据1984年测量河水流量:秀房沟河13881.97m3/d,寺坪河1119.6m3/d,南沟180m3/d,寨子沟293.76m3/d,老君庵沟157.25m3/d。
四、气象及地震1、气象本地区为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
据耀县气象站历年统计,年平均降水量586mm,蒸发量1492mm。
年平均气温13.6℃左右,最低气温-16℃(元月),最高气温38.3℃(七月)。
霜冻期为10月下旬至翠年2月中旬。
最大冻结深度约0.23m左右。
2、地震据耀县县志记载,自1555年至1783年,耀县地区曾发生多次地震,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示,该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五、矿区经济概况本区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效益差。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果等,粮食可以自给。
钱家营矿业公司有关情况1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钱家营矿是开滦集团煤业分公司下属的大型骨干生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
矿井1978年开工建设,1988年12月份建成投产,1999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428万t),1999年12月份改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2002年10月份通过专业化重组,形成了煤业、多经、经贸和社区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格局,2007年产煤549万t。
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家营镇,京山铁路在井田西北经过,工业广场至京山铁路线唐山南站和古冶站,直线距离分别为14.5km和16km,有钱吕铁路与矿区支线古、吕、范铁路接通,生产的煤炭经古冶站外运,区内公路便利,有唐钱、唐吕及津唐、唐港高速公路通过。
井田东北部和北部分别与范各庄井田和吕家坨井田相邻。
采矿登记矿井边界深部至各煤层的-1200米底板等高线,浅部为各煤层潜伏露头线,西部至27号勘探线,东部边界为钱范、钱吕矿井边界,矿井走向长16.9Km,倾斜宽4.7-8.8Km,井田总面积88.3201 Km2。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º14′12″~118º24′43″北纬:39º30′13″~39º38′32″2000~2006年主要生产指标曾获得的荣誉:现代化矿井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文明煤矿省级标兵企业全国“双十佳”煤矿煤炭企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二、矿井地质概况1地质特征、煤层、煤质1.2.1煤层井田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7层,即煤5、煤7、煤8、煤9、煤11、煤12-1、煤12-2。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煤7、煤9、煤12-1,均属复结构的中厚—厚煤层。
回采煤层集中于煤5、煤7、煤9、煤12-1。
煤8仅局部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灰分较高,伪顶发育。
煤11绝大部分不可采,属极不稳定煤层。
对井田煤层稳定性结合一水平采掘情况和精查勘探结论评价如下:井田内煤7为稳定煤层,煤9、煤12-1为较稳定煤层,煤5、煤8为不稳定煤层,煤11属极不稳定煤层。
煤矿某采区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恒达煤矿矿井由原煤炭部兖州煤矿设计研究院设计,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0万t,2002年省煤炭局核定年生产能力为240万t,系一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矿井。
矿井为立井开拓方式,设计两个水平开拓,第一水平(即目前开采水平)标高为-320m,第二水平标高为-450m。
矿井一水平原设计共划分11个采区,其中北翼6个,分别为:北二、北四、北六、北八、北十、北十二采区;南翼5个,分别为:南一、南三、南五、南七、南九采区。
后来由于井田边界和采区重新划分,北四采区划归北八采区开采,北六采区大部分划给柴里井田,只保留小部分。
另外,北十、北十二采区3煤因其埋藏较深,利用一水平开拓很不经济,在进行二水平开拓延深方案设计时,将其划归二水平开采,这样一水平现在只剩8个采区。
一水平主采3上、3下煤层,均为近水平中厚及厚煤层,可采总厚度7m 左右,采用单一长壁全部垮落采煤法,有综采和高档普采两种采煤工艺。
矿井于1988年9月28日移交生产管理并试生产,1989年6月24日正式投产,先后动用了南一、北二、南三、北八、南七共5个采区,其中2004年内有南一、北二、南三3个采区开采结束,北八、南七成为矿井的主采区。
两个主采区中,南七采区由于实际揭露的地质情况要远远复杂于采区设计时提交的地质报告,采区的可采储量大为减少,也影响了正规综采工作面的布置,降低了采区的生产能力,对矿井的生产能力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现正在开拓其接替采区—南九采区;而北八采区现已开采5年,正规工作面已不多,大部分储量为柴里村和大屯村下压煤,为保证矿井的稳产高产和南北翼的均衡生产,北翼应尽早为北八采区开拓新的接续采区,为此我们拟设计北六采区。
第二章采区概况一、采区位置1、地面位置:2、井下位置:北六采区位于-320m水平北大巷的西侧,北二和北八采区的西部,南三采区的北部,为矿井西部边缘采区。
二、采区边界及面积北六采区南部与南三采区相接,东部和北部以王庄断层与北二采区和北八采区为界,西部以高庙断层与柴里井田相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矿(井)田概况1.1.1交通位置小纪汗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北区)的东北部,地处榆林市城西12km,行政区划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芹河乡和岔河乡管辖。
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5′25.72″~109°41′35.47″北纬38°22′17.99″~38°30′06.15″本井田交通便利。
神(木)~延(安)铁路、210国道及榆(林)~神(木)~府(谷)二级公路均从井田东侧通过,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从井田东南侧通过,榆(林)~乌(审旗)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各大村镇之间均有简易公路通连,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向东南距榆林市约20km,榆林城区距各大城市或火车站距离为:延安市350km,西安市680km,包头385km,银川466km,介休340km,乌审旗220km,神木铁路北站140km。
井田交通位置详见图1-1-1。
1.1.2地形地貌井田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陕北黄土高原接壤地带,为沙漠滩地区,沙漠覆盖率在80%以上,其中新月形沙丘和链状沙丘遍布,滩地较少。
井田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第18勘查线),高程+1257.4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东上刀子湾村榆溪河道内,高程+1108.90m,最大相对高差148.5m。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本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春季风沙频繁,夏季酷热,秋季多雨,冬季长而严寒。
根据榆林气象站1984~2002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8℃,最高气温36.7℃(7月),最低气温-29.7℃(12月),日温差达15~20℃。
每年10月降雪,次年3月解冻,无霜期约150~180天。
四季多风,尤以冬季至春末夏初更甚,风向多为东南,最大风速18.7m/s,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
年平均降水量279~541mm,较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的30%,年平均蒸发量1720~2085mm。
井田内水系不发育,除东部的榆溪河外,仅东北角有自西北向东南流向的白河。
由于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日降水量最高65.5mm),河水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常猛涨成灾。
图1-1-1 井田交通位置图1.1.4 矿区概况据省地震局资料记载,榆林地区在1448年9月30日和1472年8月发生过两次5级地震,此后近200年再未发生过较强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榆林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1、地区经济简况榆横矿区地处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榆阳区和横山县境内,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该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相对落后。
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能源基地西移、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本区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榆林市目前已发现八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20多种已探明储量,其中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t,探明储量1460亿t,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m3,探明储量3184亿m3;石油预测储量5~6亿t,探明储量1.9亿t;湖盐预测储量9000万t,探明储量3292万t;岩盐探明储量854.55亿t,远景储量6万亿t,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60%以上。
此外,还有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
榆林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为草、羊、果、薯,盛产小米、薯类、杂豆、油料、红枣、羊绒等,榆林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
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为煤炭、油气、电力、化工,地方传统工业名优产品有毛线、毛毯、地毯、皮革、羊毛防寒服。
2006年,榆林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99.84亿元,增长24.1%;第三产业增加值92.73亿元,增长10.6%。
人均生产总值已接近万元,超过一千美元大关。
财政收入完成67.02亿元,比上年增长6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4%。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16亿元,增长33.98%。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较上年增加387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03元,较上年增加151元,增长9.14%。
榆林市辖一区及11县,222个乡镇,5625个行政村,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总人口3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5万人,占15%,农业人口286.5万,占85%。
全市总土地面积43578km2,人均国土面积19.4亩。
全市共有25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24个少数民族,共1984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有1189人。
榆林是历史上九边重镇之一,境内的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长约850km,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为明成化十年,延绥镇巡抚都御史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历时3月筑成,墙身都用夯土和城砖砌成,内填灰浆、泥土、石块。
榆林境内的明长城全线断续相连,墩台寨城连缀其上,地面残存墙体高1~5m,墩台、烽火台一般高4~14m,墩台、障城、寨城等大部分保存较好,遭受人为破坏相对较少。
该长城主要分布在井田南部,本井田内无长城。
2、环境状况小纪汗井田附近人口稀少,工业不发达,地下水遭受污染程度较小,水环境质量较好(Ⅲ类);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污染主要来自风沙扬尘的影响;声学环境良好。
但区内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抗人类活动干扰能力差。
本井田主要环境问题为土地沙漠化,沙尘暴等。
将来采煤后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地面变形、煤矸石堆放污染、水资源枯竭、新增沙漠化。
本井田无滑坡、崩塌及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发生,对煤矿的生产建设及交通运输无大的影响。
煤和矸石含有害元素低微,不会严重污染环境。
水环境质量良好。
但井田内生态环境脆弱,最大的环境地质问题为土地沙漠化,虽经长期的封沙育林,沙漠逐渐被植被固定。
故本井田环境类型应为Ⅱ类,即属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
3、矿区开发简史1. 矿区或井田勘探程度榆横矿区(北区)位于陕北侏罗纪煤田的中部,地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和横山县境内。
榆横矿区(北区)面积3200km2,2005年总体规划编制时,矿区内勘探(精查)面积12km2,占矿区总面积的0.04%;详查面积575km2,占矿区总面积的18%;普查面积900km2,占矿区总面积的28.13%;尚有1700多km2区域处在远景调查阶段,约占矿区总面积的53.83%。
2003~2004年,西安地勘院在榆林市小纪汉勘查区进行了详查工作,在472.56km2范围内施工钻孔33个。
2005年6月,《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榆林市小纪汉勘查区详查报告》通过了省投资公司和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审查,(文号为陕地地发[2005]16号)。
详查阶段在本井田内施工钻孔22个,总工作量12152.67m。
为配合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促进陕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以来,榆横矿区先后有波罗、西红墩,小纪汗井田完成了勘探(精查)工作,其中波罗矿井已于2008年开工建设。
为满足小纪汗矿井开发建设需要,陕西华电榆横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对榆林市小纪汉井田进行了煤炭资源勘探,2009年2月陕西省地矿局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进行编制完成了《陕西省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小纪汗井田勘探报告》送审稿,目前该报告正在审查备案过程中。
2. 矿区总体规划及开发现状榆横矿区(北区)规划范围:北以38°30′纬线为界,西以陕蒙省界为界,东以榆溪河及煤层可采边界为界,南至无定河,矿区南北长65km,东西宽50km,面积约3200km2,其中含煤面积约2700km2,地质储量27064.05Mt。
全区共规划有10个井田,其中1个改扩建红石峡井田,新建波罗井田、西红墩井田、红石桥井田、小纪汉井田、十六台井田,预留大海则、可可盖、巴拉素和乌苏海则四个勘查区。
规划矿区初期建设规模33.0Mt/a。
初期新建波罗井田(10.00Mt/a)、西红墩井田(10.00Mt/a)、小纪汉井田(10.00Mt/a),改扩建红石峡井田(3.00Mt/a)。
榆横矿区(北区)是一个煤炭新区,尚未大规模开发建设。
矿区内目前有四个生产煤矿,分别为矿区东北部的榆阳煤矿以及矿区东南部的长城、山东、二石磕煤矿。
榆阳煤矿为大型矿井,位于规划的红石峡井田内,设计生产能力为1.20Mt/a,目前正在进行3.0Mt/a扩建。
长城、山东、二石磕煤矿为地方小煤矿,生产能力在0.06~0.15Mt/a之间,另外,波罗矿井已经开工建设。
1.2 矿(井)田地质特征1.2.1地层(一) 区域地层小纪汗井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次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中部,区域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区鄂尔多斯盆地分区东胜—环县小区,区域地层主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新生界盖层,其中侏罗系延安组为主要的含煤地层,构成了巨大的陕北侏罗纪煤田,各时代地层主要特征见表1-3-1。
表1-3-1 区域地层系统表地层系统代号岩性特征厚度(m)界系统组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2eolQ4al+p1主要为冲积砂砾石层及风成沙0~30上更新统马兰组Q32m岩性为浅黄色粉砂质亚粘土,疏松0~40萨拉乌苏组Q31s岩性为浅灰黄色、土黄色粉砂质亚砂土、亚粘土0~90 中更新统离石组Q2l岩性为浅褐—土黄色砂质粘土夹棕色薄层状亚粘土,含钙质结核0~220新近系上新统静乐组N2j岩性为紫红色至棕红色砂质亚粘土,夹钙质结核层,呈似层状展布,底部有时见紫色砾岩层0~100中生界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岩性为砖红色,棕红色粗粒砂岩,砂砾岩0~210 侏罗系上统安定组J2a岩性为紫红色泥岩与细砂岩的韵律层为主,夹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钙质泥岩,局部有粗砾岩及炭质泥岩0~185 直罗组J2z岩性以灰、灰绿色中粗粒砂岩为主,夹浅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细砾岩,底部有灰色粗粒粒砂岩。
0~250 延安组J2y岩性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砂岩、细砂岩、深灰色、灰色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夹有炭质泥岩,煤层4~104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3w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砂岩、粉砂岩、泥岩、黑色页岩夹煤线或煤层0~228 永坪组T3y岩性为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细粒砂岩夹薄层状泥岩,具大型楔形交错层理95~200(二) 井田地层井田内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风成沙及黄土所覆盖,局部或零星出露的还有上更新统萨拉乌苏组、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和侏罗系下统安定组。
依据地质填图及钻孔揭露资料,井田内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3y)和瓦窑堡组(T3w)、侏罗系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洛河组(K1l)、中更新统离石组(Q2l)、全新统冲积层(Q41al+pl、Q42al+pl)及风积砂层(Q42e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