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消渴 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消渴病护理PPT课件

消渴病护理PPT课件

饮食护理 —
西洋参茶
(六)三消型
配方:西洋参10克 枸杞子15克 功效:补肾益气,生津止渴。 制作: 1.把西洋参洗净,切片;枸杞洗净,去杂质。 2.将西洋参、枸杞子放入炖杯内,加清水200毫升。 3.把炖杯放置中火上烧沸,文火煎煮10分钟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饮食护理 —
首乌芝麻粥
(六)三消型
场地平整,避免车流拥挤 最好有其他人一起在运动,让他们知道你是糖尿病病人,若有意外如何处理
早晨锻炼应该避开雾天
雾天使废气不易消散,含有苯、二氧化硫等多种化学物质和较多的病原微生物, 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
运动指导——什么时候锻炼最好?
以早餐或晚餐后1小时开始锻炼较为适宜
餐前锻炼: 未进食而低血糖 或 未服药而高血糖
饮食护理 —
(六)三消型
三消型,具有上、中、下三消之特征,既出 现肺热津伤、胃燥阴伤,又有肾虚精亏之症 状,同时也有阳气虚衰、阴阳两虚的表现。 其主要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 力。严重者每日尿量可达 10000 毫升,小便 混浊如膏,头晕,面色黑,耳轮焦干,腰膝 酸软,阳痿滑精,舌淡,脉细无力,可伴有 呕吐、腹痛、口腔内有苹果味。本病严重患 者,容易伴发肺结核、高血压、动脉硬化、 白内障、皮肤疮疖等。
要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 确定运动量:运动处方
要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运动量多大最
合适、哪种运动更适合、运动中应该注意什么等
运动指导——运动前的准备
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
特别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通气性,既不能进去沙、石子之类的东西,又能保证通 气
选择平整的场地,防止意外
• 3消渴的运动指导
• 4消渴的中医保健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课件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四、健康指导
2.胃肠实热证:宜食清利胃肠实热之品,如芦荟、马齿苋、苦瓜、冬瓜、荞麦、燕 麦片等。食疗方:凉拌马齿苋、冬瓜炒竹笋、苦丁茶等。
3.脾虚胃热证:宜食补脾清胃热之品,如山药、粟米、高粱、菠菜、赤小豆、鱼肉 等。食疗方:山药芡实瘦肉饮等。
4.上热下寒证:宜食清上温下之品。如白萝卜、狗肉、党参、鲜芦根等。食疗方: 白萝卜汁等。
过渡。 2.滴速不宜过快,孕妇及哺乳期慎用,有出血倾向者禁用丹红注射液、苦
碟子注射液。 3.用药过程中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胰岛素治疗者注射方法、部位正确,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三)中药枕:遵医嘱将菊花、决明子、荞麦皮、绿豆皮、葛根碎片、白 术等装成药枕,通过药物的发散作用以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 (四)特色技术 1.中药泡洗:适用于下肢麻、凉、痛者,遵医嘱选用活血通络止痛之剂。 水温以37~40℃为宜,时间20~30分钟,严防烫伤(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根据病情需要选择耳穴(详见附录2)。 3.穴位贴敷:遵医嘱选择手三里、足三里、涌泉等穴位,首次贴敷2小时 左右即可,以后每日一次,每次保留4小时,4周为一疗程(详见附录2)。 4.艾灸:适用于阳虚者,遵医嘱取肺俞、脾俞、大椎、神阙、足三里、关 元等穴位(详见附录2)。 5.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6.中药保留灌肠:适用于消渴病合并肾脏损害者,遵医嘱选用解毒泄浊之 剂(详见附录2)。
(三)脾虚胃热证:心下痞满,胀闷呕恶,呃逆,纳呆,便溏,或 肠鸣下利,或虚烦不眠,或头眩心悸,或痰多,舌淡胖,舌下络脉 瘀阻,苔白腻,脉弦滑无力。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四)上热下寒证:心烦口苦,胃脘灼热,痞满不痛,或干呕呕吐, 肠鸣下利,手足及下肢冷甚,舌红,苔黄根部腐腻,舌下络脉瘀阻, 脉弦滑。

《消渴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消渴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14
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辨证施护
医学PPT
15
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 2.生活起居 3.饮食调护 4.中药汤剂 5.情志护理 6.健康教育
医学PPT
16
辨证施护
1.燥热伤肺
(1)饮食宜清热养阴生津的食物,如苦瓜、菠菜、番 茄、萝卜、鳝鱼等。
(2)口干烦渴,可用鲜芦根。生地、玄参煎汤代茶。 (3)若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为气伤之象,可用山
医学PPT
5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医学PPT
6





诱因




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肝气郁结化火 肾精亏虚
肺燥胃热俱现
口渴多饮 多食而瘦 尿多而甜
医学PPT
7
病机归纳
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阴津亏虚,燥热炽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长期发展可变生多证
医学PPT
8
肝肾精
雀目 耳聋
血不足
中风
热灼
津液
肺痨
肺失 滋润
阴虚燥热
阴竭 阳脱
医学危P症PT
热壅
痈疽
血瘀
疥疮
脾肾 衰败
水肿
9
诊断要点
典型症状: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 多、形体消瘦或有尿有甜味。
年龄相关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医学PPT
10
鉴别诊断
口渴症
口渴饮水的一个临床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过程 中,尤以外感热病为多见。
医学PPT
4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 三焦分证辨治 燥热怫郁之说 寒凉养肾

消渴ppt课件

消渴ppt课件
津液亏损
消渴
劳欲过度
禀赋不足
总病机:阴虚燥热
病位:肺、胃、肾 病机转化(消渴变证或称并发证):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 心痛、中风、四肢麻木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 水肿
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 — 疮疡、痈疽
正气亏虚,感染痨虫 — 肺痨 耳目失养— 视朦、耳聋 肝肾阴亏 虚风内动—眩晕
阴液极亏,虚阳上浮或阴竭阳亡 — 神昏或昏迷、 死亡。
[概述]
1、病名概念 2、源流
3、范围
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体重减少)或尿有甜味 ——
三多一少
1、消渴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素问.奇病论》: “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 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创白虎加人参汤、肾气 丸方剂。
5、消渴并痈疽
[诊断]
1、主症:三多一少。
2、以肺痨、水肿、眩晕、胸痹心痛、中风、 眼疾、疮疡就诊发现。
3、无症状,体检发现。 4、测血糖、糖耐量、空腹胰岛素、胰岛素 释放试验等。
[鉴别诊断] 1、口渴症 2、瘿病 [辨证要点]
1、辨部位 上、中、下三消。肺、胃、肾。 2、辨标本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3、辨并发症
辅查:头颅CT示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空腹血糖20mmol/l ↑
病例3 张XX,男,60岁,某院医生, 某日突然觉双目视物不清,尤以 右眼为甚,遂住院检查。检查发 现双侧视网膜呈糖尿病改变,空 腹血糖12mmol/l。 ↑
病例4 某男,45岁,确诊2型糖尿病6年。 某日开始觉眼睑、双下肢浮肿,逐渐 加重,尿渐少,疲倦,手脚不温,遂 住院。PE:水肿Ⅱ。,辅查:尿分析 白蛋白5g/L ↑,血白蛋白23g/l↓,肝 肾功能正常。

消渴病中医护理完整版课件

消渴病中医护理完整版课件

其他护理方法
饮食调理
根据消渴病的证型和病情,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合理搭配食物,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 果。
情志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疏导和调适,帮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增强治疗信心。
04
消渴病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心血管并发症的中医护理
总结词
调节气血,稳定情绪
详细描述
针对消渴病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中医护理强调调节气血,保持情绪稳定。通过针灸、按摩和中药调 理,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胸闷、心悸等症状。同时,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护理
适量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 ,选择适量的运动方式,如散步 、太极拳等,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促进新陈代谢。
运动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运动,避免空 腹运动,最好在餐后1小时左右开 始运动,以免引起血糖波动。
运动强度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 合理安排运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 和损伤。
案例二: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护理
总结词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调整饮食、中药治疗和护理,可有效延 缓病情进展。
详细描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中医护 理注重饮食调理,根据患者体质和证型制定 个性化食谱,同时结合中药治疗和护理,如 中药汤剂、灌肠等,以改善肾功能,减轻蛋
心理护理
01
02
03
情志调护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通 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 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精神支持
向患者传递积极向上的精 神力量,增强其战胜疾病 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治疗 依从性。
睡眠调护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通 过调整作息时间、改善睡 眠环境等方法,缓解失眠 等问题。

消渴病护理PPT课件

消渴病护理PPT课件
要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
确定运动量:运动处方
▪ 要与医生共同讨论目前的病情是否适合运动、运动量多大最 合适、哪种运动更适合、运动中应该注意什么等
.
27
运动指导——运动前的准备
选择合脚的运动鞋和棉袜
特别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通气性,既不能进去沙、石子之类的东西,又能保证通 气
选择平整的场地,防止意外
3厘米见方的块;姜切片,葱切花。
2.把猪肺放入碗内,加入绍酒、葱花、姜片、盐,
拌匀腌渍30分钟。
3.将猪肺、荸荠放入炖锅内,加水500毫升,先
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猪肺30-50克,随意吃荸荠、
喝汤。
.
16
饮食护理 — (五)上下消型
上下消型,即是有肺热伤津,又兼 肾虚、精亏的证型。其主要症状不 但口渴多饮,而且多尿,小便频数、 量多,尿如脂膏,头晕,腰膝酸软, 口干,舌红等。
滋阴固肾
温阳滋阴固摄
例方
消渴方
玉女煎
六味地黄丸
《金匮》肾气丸
天花粉.川连.生地. 石膏.知母.生地. 山药.萸肉.茯苓.熟地. 附子.肉桂.山萸肉.熟
常用药 藕汁.茅根.麦冬.沙 麦冬.黄连.栀子. 泽泻.丹皮.花粉.玄 地.山药.茯苓.泽泻.丹
参.芦根.地骨皮 牛膝.玄参.石斛 参.麦冬.川连.金樱子 皮.仙灵脾.桑螵蛸
升。
3.把乌鸡上蒸笼,武火大气蒸1小时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食乌鸡30-50克,随意喝汤。
.
18
饮食护理 — (六)三消型
三消型,具有上、中、下三消之特征,既出 现肺热津伤、胃燥阴伤,又有肾虚精亏之症 状,同时也有阳气虚衰、阴阳两虚的表现。 其主要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乏 力。严重者每日尿量可达10000毫升,小便 混浊如膏,头晕,面色黑,耳轮焦干,腰膝 酸软,阳痿滑精,舌淡,脉细无力,可伴有 呕吐、腹痛、口腔内有苹果味。本病严重患 者,容易伴发肺结核、高血压、动脉硬化、 白内障、皮肤疮疖等。

消渴(中医) PPT课件

消渴(中医)  PPT课件

津伤为甚
津伤躁热
5.临床应用 (1)可参考应用消渴方(上消),玉女煎(中消)
消渴方:天花粉、黄连 、生地黄、藕汁 玉女煎:生石膏、知母、生地、麦冬、川牛膝 (2)燥热内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可加黄连、大黄 (3)津伤耗竭,烦渴不止,小便频数,可加生地黄、二冬
津伤躁热
临床辨识: 临床统计证实,该型主要见于糖尿病早期, 病程<5年,年龄常<50岁,合并症最少,血 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增高,血糖增高显著。
气阴两虚,瘀血内阻 — 心痛、中风、四肢麻木
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 水肿 瘀阻络脉,热毒内生或疮毒外袭 — 疮疡、痈疽 正气亏虚,感染痨虫 — 肺痨 肝肾阴亏,耳目失养— 视朦、耳聋
虚风内动—眩晕
阴液极亏,
虚阳上浮或阴竭阳亡 — 神昏或昏 迷、死亡。
禀赋不足
精亏液竭
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倦过度
1.辨证依据
二、阴精亏虚
(1)主症:尿频尿多,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欲 饮,形体消瘦 (2)兼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 膝酸软,乏力,遗精失眠盗汗,口干唇燥, 皮肤干燥瘙痒 (3)舌象:舌红,舌体瘦而干,苔少或薄白 (4)脉象:脉细或细数。
阴精亏虚
2. 辩证分析: 肾精亏损,固摄失权,水谷精微下注——尿频尿 多,浊如脂膏或尿甜; 阴精亏损,肌肤失养——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瘙 痒; 阴精不足——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乏力; 阴虚内热,相火妄动——五心烦热,骨蒸潮热, 遗精失眠盗汗; 阴虚或内热——舌红,脉细或细数。
二、治疗原则
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本病治疗大 法。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滋阴温阳, 健脾益气等治法。 体育疗法
饮食疗法
三、分证论治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ppt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ppt

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摘要本文档针对消渴病的中医护理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阐述了消渴病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

随后,列举了中医护理方案的基本原则,包括中医调理、饮食调理、药膳疗法和日常生活护理。

最后,总结了中医护理方案的疗效和不足,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方向。

1. 引言消渴病,又称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中医认为,消渴病与气血失调、肾脏功能不全等有关。

因此,中医护理方案在消渴病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消渴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消渴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糖原合成等方面的问题。

中医认为,这些问题与气血失调、肾脏功能不全以及脾胃功能障碍有关。

3. 中医护理方案的基本原则中医护理方案的基本原则是: - 中医调理:通过针灸、按摩、艾灸等手段调理患者的气血状况,以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的目的。

- 饮食调理: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遵循中医养生的原则,减少对胰岛素的依赖,并改善肠胃消化功能。

- 药膳疗法:采用中药和食物相结合的方式,制定适合消渴病患者的药膳方案,改善病症。

- 日常生活护理:合理安排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适度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4. 中医护理方案的具体内容4.1 中医调理中医调理包括针灸、按摩和艾灸等方法。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胰岛素分泌和吸收,改善消渴病的症状。

按摩可以通过推拿、揉捏等手法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艾灸使用艾绒熏热经络穴位,以温通经络、行气活血、温补阳气的方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4.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是中医护理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患者应遵循低糖、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适量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此外,还应注意饮食的规律性,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饥饿,错开高糖食物的摄入时间。

7-1消渴 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

7-1消渴  中医临床护理学课件

消渴病因病机示意图
饮 积热湿热 食 不 节 痰热伤阴 禀 赋 阴虚偏盛 不 足 劳 劳神伤阴 欲 过 度 房劳伤精 情 气郁 志 失 调 化火伤阴 阴 虚 燥 热 肾 虚 下 消 胃 热 中 消 燥热 伤阴耗气 病久入络 血脉瘀滞 肺失滋养 肺 燥 上 消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血瘀 营阴被灼 蕴毒成脓 痰瘀阻滞脑络 脾肾阳虚 水湿潴留 瘀滞肢体 肺痨 不能上 承耳目 白内障 雀目 耳聋 疮疖痈疽
火因水竭而烈水因火烈而干阴伤燥热津液直趋下行多尿肺肺不布津口渴多饮燥热所伤灼伤津液口渴多饮胃胃火炽盛消腐水谷多食善饥脾不散精水谷精微下泄尿甜肌肤失养形体消瘦脾胃失养肾阴失润上灼肺阴下耗肾阴中消上消病因病机小结肾阴亏损上炎心肺烦渴多饮肾中灼脾胃多食善饥消瘦下虚火内生固摄失权多尿消精微下注尿甜病因病机小结气阴两虚阴阳俱衰病理阴虚为本日正气不足瘀血内生演变燥热为标久因虚成瘀因瘀致虚脏腑虚损变证百出病因病机小结二病机?消渴病日久百证变出?肺痨肺阴亏虚肺失滋养?内障雀目耳聋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疮疡痈疽燥热内结血络不畅蕴毒成痈?中风阴虚阳亢痰瘀阻络蒙蔽心窍?水肿脾肾阳衰水湿内聚泛溢肌肤病因病机小结消渴病因病机示意图饮食不节饮食不节积热湿热痰热伤阴阴虚燥热禀赋不足禀赋不足阴虚偏盛劳欲过度劳欲过度劳神伤阴房劳伤精情志失调情志失调气郁化火伤阴肺燥肺燥胃热胃热肾虚肾虚上消上消中消中消下消下消燥热伤阴耗气病久入络血脉瘀滞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血瘀肺失滋养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不能上承耳目白内障雀目耳聋营阴被灼蕴毒成脓疮疖痈疽痰瘀阻滞脑络中风眩晕脾肾阳虚水湿潴留水肿胀满瘀滞肢体麻木痿痹诊查要点11
辨证论治
肾阴亏虚
(5)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6)方药:六味地黄丸
【药物组成】
熟地、山萸肉——固肾益精 怀山药——滋补肾阴,固摄精微 茯苓——健脾渗湿 泽泻、丹皮——清热泻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俱虚
久病
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舌淡而 干,苔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 基本原则:

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针对具体病情,配合使用润肺、清胃、 健脾、滋肾及益气、温阳等法
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1、上消 (肺热津伤)
(1)主症: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 (2)舌象:舌边尖红,苔薄黄 (3)脉象:脉洪数 (4)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5)方药 消渴方
上消
口渴,多饮
多食善饥 水谷精微下泄 尿甜 肌肤失养 形体消瘦
脾胃失养,肾阴失润
燥热所伤
胃 胃火炽盛 消腐水谷 脾不散精
灼伤津液
中 消
上灼肺阴,下耗肾阴
病因病机小结
肾阴亏损
肾 虚火内生
上炎心肺 中灼脾胃 固摄失权
烦渴多饮 多食善饥 消瘦 多尿
尿甜
下 消
精微下注
病因病机小结
气阴两虚,阴阳俱衰
病理 演变
部分患者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常以胸痹 心痛、中风、雀目、疮痈、水肿、关格、肺痨为首 发症状; 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呼吸短促,甚 或昏迷厥脱危象。 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参考。
诊 断
3.辅助检查为确诊手段:
1999年WHO最新标准: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既可确诊为糖 尿病 ①糖尿病症状+2次FPG(空腹血糖)≥7.0mmol/L;
诊查要点
(二)鉴别诊断 1.消渴与口渴症
共同症 不同症 常见病证
消渴病 口渴多饮 多伴多食、多尿、尿甜 消渴病 口渴症 口渴多饮 无多食、多尿、尿甜, 多种疾病过程 随其所患病证的不同而 中,尤以外感 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热病为多见
(二)鉴别诊断 2.消渴与瘿病
消渴病 病因 相同症 相异症 阴虚燥热 多食易饥,疲乏消瘦 多饮、多尿或尿甜, 多大便干 瘿病 气郁化火,阴虚火旺 多食易饥,疲乏消瘦 性急易怒、突眼、颈 部一侧或两侧有肿大, 或有心悸
三、讨论范围
糖尿病(diabetes)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ndus)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一)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脏素虚,
阴虚体质者,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内在因素。
《灵枢.五变》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二)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 醇酒厚味 辛辣香燥
辨证施护
皮肤护理
• 皮肤干燥瘙痒
• 皮肤感染
辨证施护
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
2.衣着宽松,棉质,勤换
3.剪指甲,勿搔抓
4.沐浴时间短,温水40℃左右
5.肥皂:使用温和肥皂 6.沐浴后用软毛巾拍干 7.涂抹润肤剂 8.保湿与防晒
辨证施护
2.生活起居
病室环境
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 足部护理 适量运动
辨证论治
肺热津伤
《消渴方》
【功效应用】 • 清热降火,生津止渴。
【方药组成】
• 天花粉、葛根、麦冬、生地、藕汁—— 生津清热,养阴 增液 • 黄连、黄芩、知母——清热泻火
辨证论治
2、中消 (胃热炽盛)
(1)主症:消谷善饥,口渴,尿多,身体渐瘦 (2)兼症:大便秘结,四肢乏力,皮肤干燥 (3)舌象:舌红,苔黄 (4)脉象:脉滑数或弦细或细数 (5)治法 清胃泻火,养阴增液 (6)方药 玉女煎
• 配方:玉米须30g,女贞子30g,菊花6g, 桑叶3g • 功效:清热润肺,止渴
中消型糖尿病食疗方——玉竹沙参焖老鸭
• 配方:鸭500g,北沙参30g,玉竹30g,盐 5g •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润燥 • 制作: 1.将沙参、玉竹洗净 2.鸭去毛、肠脏、脚,洗净 3.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 量,炖盅加盖文火炖三小时,调味即可
中医临床护理学
第七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四节 消渴
Emaciation-thirst Disease
周方圆
目的要求
1、掌握消渴的概念、讨论范围、病因病机、 护治原则及主要护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2、熟悉消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证治分类、 健康教育。
3、了解消渴的历史沿革。
消 渴 Emaciation-thirst Disease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位
主症特点
上消 多饮口渴症状突出
病机特点
肺燥
中消
下消
多食易饥症状突出
多尿症状突出
胃热
肾虚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2.辨标本主次——根据病程、临床表现
病机
燥热为主
病程
初病
临床表现
口干舌燥,烦热,舌红苔黄
阴虚燥热 病程较长 口干舌燥,烦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 并见 阴虚为主 病程较长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四)劳欲过度
房室不节 劳欲过度
肾精亏损
虚火内生 亦可上蒸肺胃
消灼津液
病因病机小结
•病 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阴虚 燥热
火因水竭而烈,水因火烈而干 •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胃、肾, 尤以肾为关键。
病因病机小结
阴伤燥热 肺 肺不布津 口渴,多饮 津液直趋下行 多尿
概 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辨证施护
健康教育
概 述
一、概 二、沿 念 革
三、讨论范围
一、概念
定义
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
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一、概念
消 善消水谷,多食易饥; 消灼津液,津液失养,阴不胜阳, 火热内生; 消耗,消耗气血,致人虚损。 口渴多饮。

二、沿革
1.《内经》对消渴详有论述
消渴之名 首见于《内经》 主要病机:胃肠热结、 耗伤阴津
病因:五脏虚弱, 过食肥甘,情志失调。
分类:消瘅、肺消、 膈消、消中。
2.《金匮要略》
立“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专篇讨论。
重视消渴病“胃热”病机的同时,更论及厥阴 消渴、肾虚消渴。 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创立了白虎加人参汤、 肾气丸等消渴病名方。
3.饮食护理
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膳食治疗基本原则
遵医嘱进食,控制总热量。
禁食糖、烟酒,少食煎炸食物。 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水煮蔬菜类食物。
植物中的天然降糖食物
• 荞麦、银耳、葛根、鳝鱼、玉米须、桑叶
植物中的天然降糖食物
• 荞麦、银耳、葛根、鳝鱼、玉米须、桑叶
上消型糖尿病食疗方——玉贞降糖茶
损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职
积热内蕴,化燥伤津 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三)情志失调 五志过极 气机郁结 郁久化火 火热内燔
上灼肺津
中灼胃津
下耗肾阴
情志因素是糖尿病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近年研究,精神因素可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 (VMH)则兴奋交感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从 而使血糖增高。中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可引起糖 尿病与美国约翰.考尔医学博士提出精神因素是 引起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早2000年。
(3)舌象:舌淡苔白而干
(4)脉象:脉沉细无力
辨证论治
阴阳两虚
(5)治法 :温阳滋阴,补肾固摄 (6)方药:金匮肾气丸
【药物组成】 • 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
消渴证治
证型 上消 中消
多食易饥
下消:肾阴亏虚 下消:阴阳两虚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小便频数,混浊如膏, 膏,或尿甜 甚则饮一溲一
临 面色黎黑,耳轮焦干, 床 兼 尿频量多 形体消瘦,大便干燥 口干唇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形寒畏冷, 表 症 阳萎不举 现 苔 舌边光红,苔 舌淡,苔白,脉沉细 舌红苔黄,脉滑有力 舌红,脉沉细数 脉 薄黄,脉洪数 无力 肺热炽盛,津 胃火炽盛,消谷耗液 肾阴亏虚,肾失固摄 肾阳虚衰,肾失封藏 液耗伤
二、沿革
3《诸病源候论》
并发症:“其病变多发痈疽” 运动治疗:“先行一百二百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
4《外台秘要》
“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蚁聚于尿
二、沿革
5.消渴并发症:
刘河间 “可变为雀目或内障”
张子和“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 “或蒸热虚汗,消渴分类: 渴而多饮为上消(膈消、肺消) 消谷善饥为中消(消中) 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肾消)
肾阴亏损 肝失濡养
中风眩晕
水肿胀满 麻木痿痹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1.三多一少主症为依据:
多尿——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20/d),尿量增加 (3000-10000ml/d),夜尿增多。 多饮——喝水量及次数明显增多。 多食——易饥,食量超出常人,常感疲乏无力。 消瘦——日久,甚至早期。
诊 断
2.并发症为重要线索:
②糖尿病症状+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或OGTT 2h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1.1mmol/L;
③无糖尿病症状,除需要FPG≥7.0mmol/L+OGTT 2h≥11.1mmol/L(或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外, 还需要一次FPG≥7.0mmol/L或OGTT2h≥11.1mmol/L。
辨证论治
胃热炽盛
《玉女煎》
【功效应用】 • 清胃滋阴 【药物组成】
• 生石膏、知母、黄连、栀子——清胃泻火
• 玄参、生地黄、麦冬——滋肺胃之阴 • 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热下行
辨证论治
3、下消 (肾阴亏虚)
(1)主症:尿频量多,浊如脂膏,或尿甜,腰酸无力。 (2)兼症:口干唇燥,口渴引饮,形体虚弱。五心烦 热,骨蒸潮热,头晕耳鸣,遗精失眠盗汗,皮肤 干燥,瘙痒。 (3)舌象:舌红 (4)脉象:脉细数
辨证论治
肾阴亏虚
(5)治法:滋阴补肾,润燥止渴 (6)方药:六味地黄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