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范文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五篇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五篇篇一这段时间,基本天天在村上种树、拆危土房。
今天是星期天,本打算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又接到村里电话,下午3:00在镇政府小会议室开会。
下午来到会场才知道,原来旗委领导也没有休息,专程到各乡镇安排精准扶贫事宜。
朱家杖子村有14户贫困户,由我们分头包联,20xx年彻底脱贫,同时要求包联队员下周四之前必须入户,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作为一名包联干部,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让包联户早日脱贫。
篇二今天早上不到8点,我与两位同事便来到了村里。
村里的14户贫困户,我负责4户,两位同事各负责3户。
村书记、主任、妇联主任领着我们入户填写基本信息。
我与村主任老安一组,上午走访了3户,两户是因病致贫,一户是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家中缺少劳力,另外还有一户不在家。
如何脱贫,他们也有些自己的想法,一户想养驴,一户想养羊,但是都缺少资金。
下午那一户还是不在家。
晚上7点多,我和老安第四次到他家,把情况跟他说了说,晚上9:30才回到家。
篇三大约8点半左右,我和一名同事来到村里,与书记、村长先碰了一下头,根据14户的具体情况,初步确定6户养羊、3户养驴、2户养牛、2户养猪,另外一户由于情况特殊,只能由民政兜底了。
根据朱家杖子村实际情况,我提出可以在庭院种植中药材。
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先发动几户做示范,如果效益好明年便大面积推广。
种药材的事敲定由村上选5户,其中1户是贫困户,4户是示范户。
我负责联系药材收购企业。
篇四上午9点,与安国药业的刘总见面后,我把朱家杖子村的实际情况做了介绍,并与刘总研究敲定种植地黄,地黄亩产大约在8000斤左右,药厂以每斤0.6元收购,效益可观。
由于种苗星期五才能到货,刘总要求种植户要来基地学习,由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并答应把种苗的费用全免了。
我算了算,朱家杖子村每户的庭院大约都在2亩左右,一项每户年纯收入可达万元。
篇五前几次,我们到塔湾村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不少贫困户,大部分是因病致贫。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导语】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5月6日上午,我一个人来到谢桥村白水洞组****家,此时****正在院坝里修理农具。
于是我上前与他闲聊,他谈到自己现在是一个人在家上了年纪,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从原来的住处搬了出来,就剩下他还在那里面住着,主要是搬出来没有房子住,而且现在就靠自己种地养活生活,家里面无人打工,子女还要读书,还欠下许多债务,自己虽然领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经济来源。
于是,我向他介绍了小额额信用贷款政策,但是他说,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自己又不会做生意,贷了款怕自己还不上。
这次的走访使我感到,村里的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够高,许多群众都是想得到小额贷款不去开拓新的致富门路而是为了生活开支,我们若想从基本上使他们富裕起来,首先要改变他们安于现状的旧思想,同时提供给他们致富知识和市场渠道。
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他们创业和致富的积极性。
篇二昨晚7点左右,亚鱼乡也应节气地出现了雷雨天气。
叮,叮,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干群连心室”内的寂静,我立马接起电话。
来电的是亚鱼村花瓜冲村民组的刘泽双老人,因电线老化引起了火灾,将家里的老木房给烧了起来。
听到这个噩耗,我们驻村工作人员立即与乡政府、村委会联系,第一时间赶到救火前线。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凌晨时分终于将大火扑灭。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伙顾不上疲惫,为刘泽双老人送去了慰问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
慰问金和物品虽然不多,但却温暖了老人的心。
篇三下午5点多,我们驻村工作人员一行3人,跟着亚鱼村副主任姚本祥,监督委员会主任、综治工作站站长舒水保来到潘塘村民组。
近日,潘塘村民组在进行入户道路硬化工程,我们也积极地投入了他们的劳动。
据悉,这条道路是连着该组外面的李丫公路,属于一事一议项目,由财政出资金,村民出劳动力共同完成的。
2021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日记六篇

全文共计7254字
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日记六篇
【篇一】
20xx年3月31日星期二阴
今天是3月31日,20xx年的第一季度马上就结束了。
回顾这一季度,工作忙碌而充实。
但忠孝不能两全,两个多月来坚守在乡村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而疏忽了家人,特别愧对这段时间因重病而离世的岳父大人。
大年初一,接到组织要求所有贫困村驻村队长必须马上回村主持防控工作的通知,离家虽有不舍,但自从当上定点帮扶贫困村的第一书记,我就把自己和**村拴在一起,心系乡亲,**安好,我就安好。
大年初一晚上,在上级党委紧急会议的部署下,**村党总支部书记**马上传达落实,经村两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村防控应急指挥部,并将全村分成四个网格指定具体工作人员进行责任管理。
当天晚上,各片区网格员冒着春寒冷雨,挨家挨户排查湖北返乡人员,并登记签名造册及时上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月10日下午3时半,接到上级紧急布置,全村按户籍760户3692人进行网格化滚动式测体温,入户排查核查。
作为**村党总支部第一
1。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五篇

【导语】“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脱贫标准,异地搬迁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的安居措施,能够让广大贫困户住的安心、能致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我用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庄严。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一这几天扶贫工作到了考核验收的阶段,我带领驻村队员认真总结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对上级来我县督察反馈的问题结合我村的实际进行逐项逐条整改,查漏补缺,完善各项制度和档案。
虽然天寒地冻,但过的充实而又忙碌。
经常性的入户了解调查脱贫情况,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我的手机铃声突然想起,是围子行政村阳坡自然村的贫困户刘小娃。
打来电话询问他低保、煤补、生态补……等一系列的补贴到位情况,说是和他从银行里打出来的对账单不符,要求我过去给看一下。
虽然我知道由于有审批过程,有的款项还没有打到卡上,而且由于村委会工作繁忙,准备在电话里解释,可转念一想,刘小娃已经80多岁了,他长期搭伙的老伴也近80岁,电话里说不清,他们年龄大了又听不清,还是让他们疑虑。
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去老人家里一趟。
所以,先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带上他所有补贴的明细,驱车赶往刘小娃家。
到老人家里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将他们的问题说了一遍,我给他们解释,他们还是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关于他们补贴清册,一项一项给刘小娃老两口解释,他们中间也不时的提问,这样就再解释一遍。
直到他们弄明白才舒展了眉头说,原来是这样!这才缓过神来说“呀!孩子,说了这么多都忘了给你倒口水,抽支烟了。
唉……老了,脑子迟钝了”。
我说:“没事,大爷,我不渴,您弄明白,心里踏实就好”。
“对对对!呵呵呵”我看到他们放心的笑容,虽然确实很渴,但心里感觉他们的笑容要比水解渴的多!出门后关门的一刻隐约的听到刘小娃和老伴说“这两个县里头来的娃娃挺仁义的,都一个一个交代给了,这下知道啦哇”。
那一刻我感觉群众的认可才是的认可!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二今天我们工作队一行人前往贫困户李世清家走访,李世清原来在大西沟自然村居住。
驻村扶贫日记六篇

驻村扶贫日志六篇驻村扶贫日志六篇【篇一】2020 年 4 月 29 日礼拜三晴“吴书记,听闻今日清晨你们的特点农产品礼盒发货,我想直播介绍一下。
”清晨 8 点,上 ** 村的贫穷户,也是 ** 镇的网红主播 ** 来找我。
**近来开始网络直播带货,经过不停的努力,在大埔县已经小出名气。
她提出这个建议时,我立刻想到 ** 镇委丘书记向来说有时机要和银子一同直播,共同销售我们的农产品,让更多的人都能参加到花费扶贫中来。
于是我立刻电话邀请,丘书记十分痛快地答应了。
上个月月尾回广州的时候,朋友让我带一些村民栽种的蔬菜,没想到反应特别好,朋友已经连续几次要求再邮寄些回广州。
上周工作队开例会时,队员黄玉麟建议我们将村庄的特点蔬菜做一个特点农产品礼盒,把贫穷村的优良的农产品组合起来,快递发给珠三角的朋友,既能解决贫穷户农产品销售的问题,也让更多的朋友能品味到我们村庄的美味。
工作队经过几次议论,明确了礼盒包括的农产品种类和数目,决定先销售 30 份试水。
我们此次为花费扶贫特地定制的绿色农产品套餐,包括了上** 的农家走地鸡、黑米、碱水粽、土鸡蛋,还有当季的蔬菜。
前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介绍套餐,没有想到大受欢迎,一时节间就接到了 100 多个订单,并且在村两委的帮助下,短短半天就所有落实所需要的农产品。
今日是我们发货的日子,农产品套餐中的绿色蔬菜昨天夜晚已经向贫穷户预约,并要求今日清晨采摘。
一大早几个贫穷户就带来了我们预约的农产品,有的带来两只农家鸡,有的带来20 个土鸡蛋,还有的带来刚采摘的蔬菜和玉米,我们都一一称重,并按优于地头价的价钱支付给贫穷户。
村里贫穷户的农产品一般都不多,但自己有时也吃不完,攒到墟日(农村的市场)去卖,也常常卖不上好价钱。
此刻农产品从地里摘了拿到村委会就能够换钱,他们心中尽是欢欣。
贫穷户陈丰营的糯玉米这两天成熟了,地头价只有 2.2 元/ 斤,我们依据 2.5 元/ 斤收买,他可高兴了,“吴书记,我立刻翻耕土地,再种上新的玉米,到时候还卖给你。
扶贫工作日记(纪实)6篇 2022驻村日记100篇

扶贫工作日记(纪实)6篇2022驻村日记100篇【篇一】自某某年8月驻某某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职责,扎根基层、扎实工作,以构建和谐村庄和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扶贫帮困和整村推进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帮助某某村及该村群众谋划脱贫致富思路、推进脱贫致富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筑牢“奠基石”某某村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薄弱、村级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差,是典型的软弱涣散村。
面对该村基础差、贫困程度深、干群矛盾大、全村人均年收入不足0等现状,我深感责任重大。
“治病要治根”,只有村两委班子执行力、凝聚力、战斗力强,才能带领全村更好发展。
四年来,我始终把加强该村村级班子建设放在第一位,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
以“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和“五抓一促”活动为抓手,创新方法,采取“联合作战”模式,定期组织区委办党员干部与某某村党员联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动该村党员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结合该村实际,将党员民主生活会与“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党员和群众代表给干部提意见建议,开展相互批评,群众提问,干部回答,不断发现问题、整改问题,查漏补缺强短板。
同时,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商讨,给村级管理定制度、严规矩,完善了村干部管理、村级公开、村信访接待日等制度,让党员群众充分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及时消除群众误解和怨气、化解干群矛盾,提高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认可度。
当好“小郎中”为了准确把握某某村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某某年,我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某某村各个角落、田间地头,查看该村基地设施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走村串户了解群众的家庭收入情况,虚心听取村里老干部、老党员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深入调查和实地摸底,摸清了某某村地理自然条件差、产业发展效率差、公共设施基础差、青壮劳力技能差、村级经济薄弱等主要致贫原因,撰写了《关于某某镇某某村贫困现状及发展对策的调查报告》,形成了某某村精准扶贫规划、户脱贫规划、工作队年度计划等系列工作规划,确定了有机蔬菜、苗木等产业发展思路。
驻村扶贫民情日记(4篇)

驻村扶贫民情日记(4篇)驻村扶贫民情日记一20xx年3月2日星期日天气晴“袁老师你来我们村了,太好了,我们的发展有希望了!”一下车,村支书刘佐军就热情地拉着我的手不停的说。
3个字“太好了”,让我感受到了老百姓对我的信任。
这条路已经在开始硬化,年底可以全部硬化完。
40任在肩。
驻村扶贫民情日记二20xx年3月6日星期二天气晴90%的现实,依托六盘水市20xx年4月10日星期四天气晴“要想富得快,全靠车头带”。
班子建设是驻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村里的班子团结不?奋进不?奉献不?能力怎么样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今天晚上8时,忙碌了一天的我们,又在村活动室组织学习和讨论了。
在会上,我提出要大家把信息公开,大家的照片就用我的相机照,我负责冲洗。
“丑媳妇也要见公婆”,我们还怕群众看吗,还要把电话号码留下。
我和他们说,“电话费超出的部分我来补,怕的是你电话费用不完,老百姓没事找。
”最后确定公开内容:1个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和小学校长8人告知栏,1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5人告知栏,1份包含包村干部、驻村队员、村支两委、村民小组组长、致富带头人的联系方式及我们的公开承诺。
还建议要搞好群众工作室,把一楼的妇检室综合利用好,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负责处理和记录当天的群众事务,能办的当天办,不能办的电话告知我和村支书。
另外,还要负责村活动室卫生,笑脏不笑破,我们的活动室只要为民做事,做实事、清清爽爽就很好了。
我想,好的团队,是工作开展的基础。
驻村扶贫民情日记四20xx年4月22日星期二天气晴今天下午,我请村支两委的同志们在村里吃了顿便饭。
吃完晚饭,大家又都回到活动室,召开村核心土地功能分听后,有点雾头雾脑。
村主任李兴隆第一个发言:“大家就可以去规划区发展呀,不是很好吗?”性住房补贴,这样他们就不会贫困了”来。
”型沼气池的地点落实了。
“每个人不敢想象,可现在充满了想象”截至目前:双贡村规划种植的50植示范基地的建设。
另外,结合““清洁工程”、“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资金。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_日记作文

驻村帮扶脱贫民情日记五篇篇一一大早,我和同单位的驻村队员黄一庭一起来到驻地2公里外的华岩小组,我们没有专门安排走访名单,而是随意走访,看到家里有人就去坐坐;在地头遇到干活的农户就蹲下聊聊。
在闲谈中了解村民的真实意愿。
华岩村小组有41户贫困户在20xx年办理了搬迁手续,得到国家按政策发放的补贴,办理了银行贷款,预计今年6月可以入住新房,这是多让我高兴的事啊。
但是,交流过程中我才知道,大多数人家对搬到镇上顾虑重重,如何生活成为摆在大家面前*大的困难。
镇上没有就业机会,赖以生存的土地本来就是靠天吃饭,要下地趟从新家来回得40多公里,坐车的话绕道东川来回80公里。
要搬得走,还要稳得住,然后才能求发展。
该怎么办?群众还反映,好像说贷款有几年是免息的,可现在房子还没住上,信用社已经开始来催款了,还把拖着不还的几家农户代表告上了法庭……具体的情况还得细细了解,但要是这件事处理得不好,就相当于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更会让下一步搬迁的群众心有余悸,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
篇二一大早,我从包包村出发,踏上前往乌龙镇的山路。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下午要到镇上开会,听说以前大家都是走山路去,现在孩子们到镇里上学也还会走这条路,于是萌生了走路去开会的想法。
和大家干一样的事、走一样的路,才会和大家想到一块,一出门就爬山,很陡的坡路布满了碎石,稍不留神就要摔跟头。
就是这样的路走了一公里多,两边有些坡地,长着花椒树和核桃树,树下种着豌豆之类的农作物。
每天下地干部的路都这样危险,难怪村里那么多人摔断了腿,日子真是很苦。
绕过山崖,顺着窄窄的山梁往上,这里据说叫羊鼻子,不知道是因为外形还是因为说这里很陡。
包包小组的名称原来叫羊鼻子,现在对面汤丹那边村里的人还只知道这村羊鼻子而不是包包(这是过后打听到的)。
用了一个多小时才上到山顶,其实仅仅只走了三公里,就因为太陡。
而这是孩子们每个星期上学的必经之路。
据说从山顶(老村)这里可以搭车到镇上,可接下来几乎看不到什么车,只有偶尔经过的三轮农用摩托。
驻村扶贫日记三篇_日记作文

驻村扶贫日记三篇篇一今天是个好日子,天气晴好、春光融融。
一大早,我叫醒与我一同派驻的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李思维和临沧财校的张元翠,一起搞我们村的大扫除。
正当我们3人干得起劲的时候,只听有人喊“大石四在吗?”我抬头一看,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在问我。
我回答说:“大嫂,你有什么事吗?石副主任到外面办事去了。
”大嫂告诉我,她要找石兴良副主任拿她家的户口册和身份证到信用社办事,我立刻和石副主任联系,并到办公室取出户口册和身份证交给她。
花了整整2小时我们才打扫完毕。
此时,一辆白色越野三菱车驶入村部的院场,他们是玉临高速公路项目部的,来村里找陶先明支书协商项目部选址相关事宜。
我一边招呼他们,一边向陶支书报告了此事。
过了一会,陶支书便及时赶来与他们协商。
14时许,几辆越野车驶入我们驻村的卫平村忙东易地扶贫搬迁点。
这时,陶支书、李思维和我已早早等候在事先准备好的展板前。
区委副书记龚文军招呼考察团成员围拢到展板前,听取了邦东乡主要领导介绍项目点的规划设计方案、易地搬迁工作推进情况和项目点建成将达到的效果,参观结束后我们随同车队返回村委会。
15时30分,龚副书记在卫平村脱贫攻坚大会战办公室召开了临翔区脱贫攻坚推进工作现场考察团会议。
短短的一天,紧张而忙碌,各级领导的关心鼓励使我们驻村队员倍感温馨,工作的有序推进增进了我们与群众的感情,增强了我们参与脱贫攻坚的使命感。
我想,这次派驻到这里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除了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还要珍惜自我锻炼磨砺的机会,更真实地感受农村、了解农业、理解农民。
篇二想起在富有盛名的梨花和浪漫无比的樱花丛中翩翩起舞的日子,我不禁闭上眼睛陷入精彩的回忆……那些花儿,你们在等我吗?对不起,我不来了,今春我去明胜村了! 民胜村,四面环山,是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青胜乡的一个贫困村,从昭通出发到永善县城,拐一个弯经过桧溪大桥,顺着金沙江一直往下行走,转进一条坑凹不平凿在山崖半腰的公路,颠簸着就到了民胜村。
驻村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篇一经过多次深入调研,报社今年的又一个帮扶项目定下来了,将在邑慈碑村委会迤席村一组实施“美丽宜居乡村”项目建设。
通过道路硬化、人畜分离项目、公厕建设、垃圾房建设、村庄绿化美化……迤席村将会变成美丽的彝家山寨。
今年的政策真好,建档立卡户拆危房建新房可以补助5万块钱。
不过这里的危房改造活计可不好干,村里外出务工存下钱的村民,建房意愿普遍不高,而长期留在村里的贫困户因为积蓄不多拿不出钱来建房,一听到剩余的建房资金要自己筹集,有的村民就打退堂鼓了。
第一次动员,一户报名的都没有,我们有些沮丧。
“多去几次,一定能突破的。
”“建房机会难得,5万块钱对于贫困家庭不是小数目。
”“我们语言交流上有障碍,跟村委会的干部一起下去,更好交流。
”回到住处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出主意。
一次、两次、三次……一次又一次地宣传动员,一户、两户、三户……报名的户数多了起来。
今天,终于体会到付出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篇二今天,袁国华家的危房改造主体工程就要竣工了,看着这个实际使用面积比我的住房还要舒适宽敞很多的房子,我特意向当家的女主人打听了一下,到底花了多少钱?国珍姐告诉我,除了自己亲弟弟的工钱没开以外,大概花了6万元。
自己女儿赞助了点,向亲友借了点,只要危房改造政策补贴到位,应该不会差蛮多钱!从言语表情感觉得到,国珍姐眼看到要住上心仪已久的新房,心里美气得很!她给我说的应该是实话,我也一直想在老家给年迈的父母把房子翻修一下,好让父母安度晚年,只是心里没底。
记得去年刚来走访时,国珍姐曾含着眼泪说,自己也想住新房子,这个房子不但年久失修,危在旦夕,而且阴暗潮湿,夏秋季蛇虫出没,每年都要打死10多条蛇,每天都胆战心惊怕蛇咬伤。
只是自己体弱多病,仅靠老公打工赚点钱还不够自己看病住院花费;再说*俩都50多岁了,年龄再大打工也没人要了,儿子袁波坐在轮椅上已经20多年,说不定还会走在自己两口子前面,女儿远嫁到山东,家庭也不富裕,一年顶多回来一次,别说没钱盖房,即使盖起来也没多大用,还不如租个廉租房混日子算啦!说实话,这个想法虽然很现实,很无奈,但也明显有些悲观丧气,心灰意冷。
扶贫驻村工作队日记(精选7篇)

扶贫驻村工作队日记(精选7篇)扶贫驻村工作队日记(精选7篇)作为一名扶贫驻村的干部,我们要学会怎么样书写自己的工作总结。
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扶贫驻村工作队日记,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扶贫驻村工作队日记篇19月23日我和同事们一道进村入户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我们在天星镇双河村与村“三委”班子成员一道学习传达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村支书蒋贵强扶贫工作汇报,研究了部门挂钩扶贫工作。
在谈到村里的困难时,蒋支书对我们说,双河村有17个村民小组,767户2928人。
虽然全村贫困面大,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多方努力,在2019年全面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468户1594人脱贫出列。
村里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群众增收难,居住环境差、生活不宽裕。
公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无户间作业路硬化到家家户户,村组公路晴通雨阻现象突出。
特别是一些边远高寒的地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生存环境条件十分差,房屋破烂、生活简陋,急需异地搬迁转移安置。
听完蒋支书的情况介绍后,我们一行6人从村委会出发,踏着泥泞小道、爬坡上坎,走访扶贫对象72户。
下晚返回到村委会休整,明天还将继续进村走访扶贫对象。
9月24日从早8时开始进村入户,到晚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访问任务,平安返回县城。
一大早,雨下个不停,仿佛为我们洗尘。
心里惦记着住在山一家、水一家的乡亲们,我们继续冒雨进入双河村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
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
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
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
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热门5篇)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热门5篇)1.扶贫驻村工作日记第1篇7月19日:在甲寅村委会,与龙普村委会驻村指导员郭正云一起,到龙普村委会交流学习,并到龙普村委会甘蔗地及山林边,查看是否有适合创建养牛专业合作社的基地,与当地养牛户交流,探讨如何创建养牛专业合作社等问题。
通过了解,要创建养牛专业合作社,并不容易,特别是要求必须有扶贫户参加时,好多村民并不乐意,怕不会成功。
主要原因是,扶贫户要钱没有钱,要人也没有人,要技术没技术,更怕养不好牛而拖后腿,不单赚不了钱还会倒贴,失败在所难免。
在村委会吃饭。
7月25日:在甲寅村委会,与杨副镇长和张主任一起,到洛玛坝、作夫查看养鸭过渡房建设情况。
经过几天的紧张建设,计划养殖10000只的简易过渡房主体已建设完,再需5-6天左右的围边铺地就可以进鸭苗过渡养殖了。
发展稻田养鸭,确实可行,但最大的问题是大量发展后鸭子及鸭蛋的销路问题。
还有“稻鱼鸭”发展模式其实是很矛盾的发展模式。
稻鱼鸭不能同时养,稻鱼可共生,稻鸭基本可共生,但鸭鱼确不能共生,鸭天生就爱吃小鱼、泥鳅、黄鳝、螺蛳等,可说是鱼的天敌。
目前,发展种养殖业,老百姓种养技术基本过得去,不怕养不出来,最怕养出来后卖不出去或卖不了好价钱。
8月4日:在甲寅村委会,与杨副镇长和村委会干部一起查看洛玛坝养鸭过渡房里的鸭苗。
进苗10000只,暂时还行,勉强养得下,养上1个月左右,肯定很拥挤,也容易出问题。
听说,进苗时供鸭苗商没有认真交待清楚如何防疫等问题,特别是刚进苗几天需要冷开水饲喂,要做好防疫措施,否则会引起应急反应,容易发生感冒等疾病而死亡。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就有大量的鸭苗死亡,只少每天死亡200只左右,很不正常,产生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可说是供鸭苗商家不负责任的表现。
8月29日:经甲寅村河谷土地流转的香蕉基地、本那养鸭场,到甲寅村委会。
经过一路实地观看后,见到香蕉长势喜人,说明土地流转很成功,也看到好多良田还荒芜。
土地荒芜的原因是交通不便,又有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只种自家的一小点田也确实划不着,入不敷出。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5篇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5篇扶贫驻村工作的开展能帮助贫困山村走出困境,实现全国小康社会。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扶贫驻村工作日记范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扶贫驻村工作日记篇一2015年11月1日星期四晴11月1日,在真朴村委员会会议室召开了真朴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会议,参会人员为我及乡里的工作组和村支委会代表。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关于“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的要求。
工作组长李俊青出席并发言,一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范围提出了要求。
本次真朴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的范围为我村14个村民小组,调查对象为全村所有农村户籍人口。
要求各工作组组员在本村内全面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真正将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出来。
二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
本次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的目标任务是:科学识别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逐户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档案,完善贫困人口的动态识别机制,为全村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农村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搭建通用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
三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确定了原则。
1、坚持统一标准、全面调查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科学识别原则。
3、坚持分级负责、分类指导原则。
4、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6、坚持质量第一原则。
四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作出了步骤安排。
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前期准备阶段、对象识别阶段、信息采集和落实帮扶措施阶段、总结阶段,并要求务必于11月9号前做好各项工作,争取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最后要求各乡(镇)务必认识这次会议的精神及要求,根据会议的要求,做好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为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通用9篇)

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通用9篇)一天即将完结,一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
快来参考日记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篇1我尊敬的人是叶老师。
她是我三年级时的语文老师。
说起叶老师我就会想起一件事情。
那是我在三年级的一天所发生的事情。
那天放学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来。
而且这雨立刻变成倾盆大雨。
同学们一个一个被自己的父母同回了家。
然而我却不见爸爸,也不见妈妈送伞来同我回家。
我非常伤心,心想一定是他们没有空来给我送伞。
怎么办?天在渐渐变黑,即将变晚。
我越想越伤心,越想越害怕。
于是,我哭了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叶老师站在我的身边,亲切地问我:“姚嘉莉,你为什么哭?”我抹着泪水说:“爸爸妈妈没有来接我回家。
”叶老师知道了,马上脱下自己身上穿的雨衣给我穿上,叫我跟她走出教室,又抱我坐到自行车的后座上面。
然后,她骑上车送我回家。
一会儿工夫,我就看见叶老师的衣服全都湿透了。
我真想把身上的雨衣脱下来给叶老师穿上,但是我没有这么做,因为我知道叶老师的心意。
叶老师一路冒着大雨把我送回了家。
来到我家,叶老师连家门都没有进,就马上反身走了。
这时,我站在门口,望着老师远去的身影,眼睛变得模糊起来。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发现叶老师感冒了。
我马上跑上去问:“叶老师,你怎么了,是不是感冒了?”叶老师淡淡地说:“没事,只是昨天淋雨有一些难受。
你放心吧!”可我心里还是不放心,又问:“那你有没有去医院请医生看过,有没有去药店买些药来吃呢?”叶老师说:“小感冒,不用请医生看,我已经买了些药来吃了。
”我马上说:“不让医生看怎么行呢?你看你的鼻子都擦红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还是抓紧去学习吧!只要你身体好,学习努力,我就高兴!”我动情地说:“知道了,我立刻回去读书。
”你们说我能不敬佩叶老师吗?她不顾淋雨,也要把我送回家。
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随记

2017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一:5月的阿东,咋暖还寒;一早起来,我和兴娥忙活着把面条煮好,收拾好水杯、笔记本;今天,我们要和镇上、村上的同志一起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工作,得早点做好准备;锁好驻地的大门,我们沿着村子的水泥路往村委会去,门口的大爷热情地和我们招呼,小学校里传来孩子们的朗朗书声,牛车、马车缓缓的驶过,那几只最初看起来很凶的大狗散漫的走着,好像很享受这初夏的晨光;到了村委会,大队人马还没到;我们便一路走到村头,透过晨曦的薄雾,俯视着村子的全貌,脑子里不禁遐想联翩;阿东村委会是我们市政协的扶贫帮扶村,属冷凉山区少数民族村委会,全村辖阿西者、阿东、阿支朵、旱谷地、摩龙、请歹、请待岗、岔河、九道沟、偏箐10个自然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59元,远远低于全镇、全乡的水平;贫穷无外乎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因素,提起外部的环境,我不禁想着来阿东这一路的各种岔路、弯道,上个月我们去岔河、九道沟看陈村长他们修的机耕道,一路上,我是深深地被他们驾驶摩托车的技术折服了,想着上不去的地上去了,想着下不来的地也下来了,那些路确实够惊险;而自身的因素呢,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很多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意识淡薄,各种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很普遍;交通不便这一大难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到各村走访时,我们看到政府正在进行通村及村内道路硬化,新建的公路基本已经修到了各村寨,目前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也在进行中,阿东的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大有改观;想到这个地方的农民几乎是以烤烟和油菜籽种植为主,没有其他产业带动;我想阿东虽然气候冷凉,土地不肥,却很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二、三月来的时候,阿东的油菜花开得铺天盖地,加上独有的地势,一圈圈地从山顶铺到山脚,那样的韵律美绝不亚于城里的金鸡峰丛,而且因为气候冷凉,花期更长;四月的阿东杜鹃花开疯了,漫山遍野都是,红的,白的,黄的,也不亚于贵州的百里杜鹃;听说七月的阿东更有味,是野生菌的世界;这样的阿东,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是不是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呢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原来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村委会书记李宪好他们已经集中到村委会了;沿路走下来,经过了两栋快要竣工的楼房,这是新建的村委会和村卫生所,老村委会早已破旧了,整个村委会都没有卫生所,市政协到阿东调研走访后,及时协调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和卫生所,下个月应该就可以用起来了;到时候,村民们商量个事也有个好环境,看个病、拿个药会方便很多;近段时间,市政协正在为阿东的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协调资金;到了村委会,大家都聚集齐了,大概有十来个人,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直接联系阿东村,这次“回头看”的工作由他来牵头;我们围成一圈,商量这次工作的方法步骤;这次任务要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全面核实扶贫对象信息数据,切实落实帮扶责任和措施,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确保挤出水分、补上漏洞、找准对象;我们分三个组三个片区对建档立卡户逐户逐人进行核查,我是家平副镇长这组的,我们负责阿东村、阿支朵和阿西者这个片区;同行的还有镇上的一个女同志,一会功夫就熟了,她叫杨琴,和我差一个字,她们刚从铁山那边做完“回头看”工作,很有经验;我们小组先是来到一家农户,老两口都很和蔼,“子女离你们远吗经常来看看吗你们家新建房快动起来了吗国家补助的4万元能帮上大忙呢,场院的硬化每个平方给一包水泥的补助,最多能给80包”家平和张金泽一边和老人聊天询问,一边宣传扶贫政策;“4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呀,是我们三年的纯收入呀,国家的政策太好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连声说着;经过一家农户时,大家仔细询问后,村上的同志说:“这家房子也建了,还有机动车,要剔除出列,不算贫困户了,后面有两家确实很困难,等下我们去看看,把他们补上去;”这时候正值中午,阳光辣毒,在阿支朵,顺着公路,一片高大的核桃林出现了,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意,我们在走访中边看、边听、边问,对贫困对象逐一核查;一个大妈走过来跟我们说,“我想问问,我老头子身体不好,能不能给我们落个贫困户,政府补助个油啊、米啊,我也可以帮补点;”大家耐心地跟她解释,贫困户需要的条件,贫困户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哪些,她这才明白了,原来政府不是给贫困户送点日用品,是要盖新房,找致富路,脱穷根,而她们家并不想盖房,家里日子也还过得去;来到彝族村寨阿西者,顿时感觉到精准扶贫的热潮扑面而来,年初来时的泥巴路已成记忆,崭新的通村公路让人止不住惊叹道路的修建速度;破烂的木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易地搬迁新建房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盖着烤烟的薄膜一直延伸到远方,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的发着光芒,分外美丽;崭新的电烤房格外引人注目,电烤房建设也是市政协在阿东协调的项目,我欣喜地了解到,阿西者现在已经建好了15座电烤房了;下了坡,往右手边一看,一排排白墙蓝门的临时板房映入眼帘,我们几个进了村长李见高家,李村长是个肤色微黑,高高壮壮的彝族汉子;他和村子里的另一名男子与我们核对贫困户的资料,我跟他说起,前几次来的时候,觉得他们的彝族服装很漂亮,他们的妇女很美丽,他们村子变化得让我认不出了,我还把乡村旅游的想法傻傻地说了;村长他们听了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里屋端了一大盘瓜子放到我面前;正聊着,发现坐在旁边的杨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是呀,精准扶贫要掌握第一手详实的数据,可是辛苦了基层的同志了;出了阿西者,已接近黄昏,我们三组人马全部到阿东汇合,大家互相交流着贫困户的核实、增减情况,看着这一张张亲切又有点陌生的面孔,我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精准扶贫来到这里,我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也不会认识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基层干部吧这真是,为阿东扶贫而来,与阿东今生结缘;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二:今天是田坝乡联合村正式选举村干部的日子;白天,村民们忙着在田间抓春耕生产,我们为方便群众投票,设立了6个投票站,决定在早晨村民还没有出工前每两人一组带着票箱进入投票点组织村民投票;经过投票、计票;最后,王廷天当选为村委会主任,王廷德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当选后,他们表示,将带领全村人早日脱贫致富,尤其是把建档立卡的115户贫困户345人的生活摆在首位,为他们谋产业、做规划,制定到户到人的脱贫帮扶计划;市、县安监局对驻村扶贫工作高度重视,选派3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长期驻守联合村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精准扶贫的计划以及时间表和路线图,建立工作台账,“按图施工”,逐月销账,让各项脱贫措施顺利推进,落到实处;通过前段时间的走访,我们获悉联合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后续发展缺乏支撑等因素,严重制约着联合村脱贫致富的步伐;经研究分析,市、县安监局驻村帮扶工作队决定把促进产业发展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工作队与乡、村工作人员实地踏勘,计划在村委会公路以下几个组试种佛手瓜,截止目前,已落实土地面积102亩,正在同江城一家公司联系,由他们提供树苖和技术人员,在6月上旬发动群众开挖坑基种埴;产品由公司统一按保护价回收;。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篇一5月6日上午,我一個人來到謝橋村白水洞組****家,此時****正在院壩裡修理農具。
於是我上前與他閒聊,他談到自己現在是一個人在家上了年紀,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從原來的住處搬了出來,就剩下他還在那裡面住著,主要是搬出來沒有房子住,而且現在就靠自己種地養活生活,家裡面無人打工,子女還要讀書,還欠下許多債務,自己雖然領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經濟來源。
於是,我向他介紹了小額額信用貸款政策,但是他說,家裡沒有什麼經濟來源,自己又不會做生意,貸了款怕自己還不上。
這次的走訪使我感到,村裡的部分群眾市場經濟意識還不夠高,許多群眾都是想得到小額貸款不去開拓新的致富門路而是為了生活開支,我們若想從基本上使他們富裕起來,首先要改變他們安於現狀的舊思想,同時提供給他們致富知識和市場管道。
通過多種途徑激勵他們創業和致富的積極性。
篇二昨晚7點左右,亞魚鄉也應節氣地出現了雷雨天氣。
叮,叮,叮……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幹群連心室”內的寂靜,我立馬接起電話。
來電的是亞魚村花瓜沖村民組的劉澤雙老人,因電線老化引起了火災,將家裡的老木房給燒了起來。
聽到這個噩耗,我們駐村工作人員立即與鄉政府、村委會聯繫,第一時間趕到救火前線。
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在淩晨時分終於將大火撲滅。
第二天一大早,大傢伙顧不上疲憊,為劉澤雙老人送去了慰問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
慰問金和物品雖然不多,但卻溫暖了老人的心。
篇三下午5點多,我們駐村工作人員一行3人,跟著亞魚村副主任姚本祥,監督委員會主任、綜治工作站站長舒水保來到潘塘村民組。
近日,潘塘村民組在進行入戶道路硬化工程,我們也積極地投入了他們的勞動。
據悉,這條道路是連著該組外面的李丫公路,屬於一事一議專案,由財政出資金,村民出勞動力共同完成的。
大概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完工並投入使用。
入戶道路修好了,極大地方便了村民們的出行。
村民們表示,道路的硬化結束了以往雨天泥,晴天灰的歷史,坐在車上顛簸得不行的情況也將不復存在。
驻村日记(精选11篇)

驻村日记(精选11篇)驻村日记篇13月16日,成凤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召开扶贫攻坚工作协调会,驻村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全体成员参与会议。
会上,工作队与村两委相互交谈近期工作及下步支配准备,双方恳切听取、虚心接受彼此工作上的看法建议,提思路、明目标、定措施,统一思想相识,解决困难问题,主动稳妥有效推动成凤村各项工作。
会议进一步支配落实了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食宿问题,强调驻村工作队的内务管理、职责分工、工作纪律问题,明确了扶贫攻坚下步工作方向。
一是工作队将协同协作村两委,对全村1101户贫困户627名贫困人口再次逐一进行调查摸底,详细摸清建房愿望剧烈、2022年有望脱贫出列的贫困户究竟有多少户多少人,动员他们抓住黄金时期,先行动工建房。
二是早谋划、早支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尽早做好6.6公里村组道路硬化的`一切打算工作,项目一旦落地,马上开工上马,抓紧进行建设。
三是切实驻村扶贫攻坚工作的指导,切实抓好帮扶项目的落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监督实施和推动扶贫攻坚项目的实施,定期召开由挂钩牵头单位组织的联席会议,强化沟通协调,整合资金和项目,全面履行职能职责,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资金、物质、政策方面全力支持、倾斜,协调解决扶贫攻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完成帮扶任务,为扶贫攻坚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四是要加强管理,健全制度,合理分工,注意宣扬,加强学习,在扶贫攻坚工作一线增长才能,熬炼实力,锤炼党性,确保不出事,多干事,干好事,不辜负派出单位的殷切希望和全体村民的热切盼望。
驻村日记篇2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到处洋溢着新春的暖和和希望。
20xx年3月30日,成凤村村委会院坝内人头攒动,喧闹非凡,村民们聚集在一起,问候着、沟通着、倾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话改变、出点子、谋出路,共同描绘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美妙新家园的蓝图。
原来,成凤村脱贫攻坚推动大会在村委会院坝内实行,110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7家挂钩联系单位领导、两碗镇镇政府领导、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全村村民小组长参与会议,会议由村党总支部书记黄悌强主持。
驻村扶贫日记六篇

驻村扶贫日记六篇驻村扶贫日记六篇【篇一】2020年4月29日星期三晴“吴书记,听说今天早上你们的特色农产品礼盒发货,我想直播推荐一下。
”早上8点,上**村的贫困户,也是**镇的网红主播**来找我。
**最近开始网络直播带货,经过不断的努力,在大埔县已经小有名气。
她提出这个建议时,我马上想到**镇委丘书记一直说有机会要和银子一起直播,共同销售我们的农产品,让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消费扶贫中来。
于是我马上电话邀请,丘书记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上个月月底回广州的时候,朋友让我带一些村民种植的蔬菜,没想到反响特别好,朋友已经连续几次要求再邮寄些回广州。
上周工作队开例会时,队员黄玉麟提议我们将村子的特色蔬菜做一个特色农产品礼盒,把贫困村的优质的农产品组合起来,快递发给珠三角的朋友,既能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的问题,也让更多的朋友能品尝到我们村子的美味。
工作队经过几次讨论,明确了礼盒包含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决定先销售30份试水。
我们这次为消费扶贫专门定制的绿色农产品套餐,包含了上**的农家走地鸡、黑米、碱水粽、土鸡蛋,还有当季的蔬菜。
前天我发了一条朋友圈介绍套餐,没有想到大受欢迎,一天时间就接到了100多个订单,而且在村两委的帮助下,短短半天就全部落实所需要的农产品。
今天是我们发货的日子,农产品套餐中的绿色蔬菜昨天晚上已经向贫困户预定,并要求今天早上采摘。
一大早几个贫困户就带来了我们预定的农产品,有的带来两只农家鸡,有的带来20个土鸡蛋,还有的带来刚采摘的蔬菜和玉米,我们都一一称重,并按优于地头价的价格支付给贫困户。
村里贫困户的农产品一般都不多,但自己有时也吃不完,攒到墟日(乡村的市场)去卖,也常常卖不上好价钱。
现在农产品从地里摘了拿到村委会就可以换钱,他们心中满是欢喜。
贫困户陈丰营的糯玉米这两天成熟了,地头价只有 2.2元/斤,我们按照2.5元/斤收购,他可开心了,“吴书记,我马上翻耕土地,再种上新的玉米,到时候还卖给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贫工作队员驻村日记范文2017
5月的阿东,咋暖还寒。
一早起来,我和兴娥忙活着把面条煮好,收拾好水杯、笔记本。
今天,我们要和镇上、村上的同志一起开展精准识别“回头看”的工作,得早点做好准备。
锁好驻地的大门,我们沿着村子的水泥路往村委会去,门口的大爷热情地和我们招呼,小学校里传来孩子们的朗朗书声,牛车、马车缓缓的驶过,那几只最初看起来很凶的大狗散漫的走着,好像很享受这初夏的晨光。
到了村委会,大队人马还没到。
我们便一路走到村头,透过晨曦的薄雾,俯视着村子的全貌,脑子里不禁遐想联翩。
阿东村委会是我们市政协的扶贫帮扶村,属冷凉山区少数民族村委会,全村辖阿西者、阿东、阿支朵、旱谷地、摩龙、请歹、请待岗、岔河、九道沟、偏箐10个自然村。
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9359元,远远低于全镇、全乡的水平。
贫穷无外乎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因素,提起外部的环境,我不禁想着来阿东这一路的各种岔路、弯道,上个月我们去岔河、九道沟看陈村长他们修的机耕道,一路上,我是深深地被他们驾驶摩托车的技术折服了,想着上不去的地上去了,想着下不来的地也下来了,那些路确实够惊险。
而自身的因素呢,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很多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意识淡薄,各种疾病导致家庭贫困的情况很普遍。
交通不便这一大难题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到各村走访时,我们看到政府正在进行通村及村内道路硬化,新建的公路基本已经修到了各村寨,目前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也在进行中,阿东的交通、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会大有改观。
想到这个地方的农民几乎是以烤烟和油菜籽种植为主,没有其他产业带动。
我想阿东虽然气候冷凉,土地不肥,却很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二、三月来的时候,阿东的油菜花开得铺天盖地,加上独有的地势,一圈圈地从山顶铺到山脚,那样的韵律美绝不亚于城里的金鸡峰丛,而且因为气候冷凉,花期更长。
四月的阿东杜鹃花开疯了,漫山遍野都是,红的,白的,黄的,也不亚于贵州的百里杜鹃。
听说七月的阿东更有味,是野生菌的世界。
这样的阿东,随着交通和基础设施改善,是不是可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呢?
正想着,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原来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村委会书记李宪好他们已经集中到村委会了。
沿路走下来,经过了两栋快要竣工的楼房,这是新建的村委会和村卫生所,老村委会早已破旧了,整个村委会都没有卫生所,市政协到阿东调研走访后,及时协调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和卫生所,下个月应该就可以用起来了。
到时候,村民们商量个事也有个好环境,看个病、拿个药会方便很多。
近段时间,市政协正在为阿东的通村桥梁和机耕道、电烤房等工程建设协调资金。
到了村委会,大家都聚集齐了,大概有十来个人,马街镇的李家平副镇长直接联系阿东村,这次“回头看”的工作由他来牵头。
我们围成一圈,商量这次工作的方法步骤。
这次任务要进一步完
善建档立卡,全面核实扶贫对象信息数据,切实落实帮扶责任和措施,夯实精准扶贫工作基础,确保挤出水分、补上漏洞、找准对象。
我们分三个组三个片区对建档立卡户逐户逐人进行核查,我是家平副镇长这组的,我们负责阿东村、阿支朵和阿西者这个片区。
同行的还有镇上的一个女同志,一会功夫就熟了,她叫杨琴,和我差一个字,她们刚从铁山那边做完“回头看”工作,很有经验。
我们小组先是来到一家农户,老两口都很和蔼,“子女离你们远吗?经常来看看吗?你们家新建房快动起来了吗?国家补助的4万元
能帮上大忙呢,场院的硬化每个平方给一包水泥的补助,最多能给80包!”家平和张金泽一边和老人聊天询问,一边宣传扶贫政策。
“4万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呀,是我们三年的纯收入呀,国家的政
策太好了!”旁边的一个中年妇女连声说着。
经过一家农户时,大家仔细询问后,村上的同志说:“这家房子也建了,还有机动车,要剔除出列,不算贫困户了,后面有两家确实很困难,等下我们去看看,把他们补上去。
”
这时候正值中午,阳光辣毒,在阿支朵,顺着公路,一片高大的核桃林出现了,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意,我们在走访中边看、边听、边问,对贫困对象逐一核查。
一个大妈走过来跟我们说,“我想问问,我老头子身体不好,能不能给我们落个贫困户,政府补助个油啊、米啊,我也可以帮补点。
”大家耐心地跟她解释,贫困户需要的条件,贫困户享受的优惠政策是哪些,她这才明白了,原来政府不是给贫困户送点日用品,是要盖新房,找致富路,脱穷根,而她们家并不想盖房,家里日子也还过得去。
来到彝族村寨阿西者,顿时感觉到精准扶贫的热潮扑面而来,年初来时的泥巴路已成记忆,崭新的通村公路让人止不住惊叹道路的修建速度。
破烂的木房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易地搬迁新建房的建设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派繁忙。
盖着烤烟的薄膜一直延伸到远方,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的发着光芒,分外美丽。
崭新的电烤房格外引人注目,电烤房建设也是市政协在阿东协调的项目,我欣喜地了解到,阿西者现在已经建好了15座电烤房了。
下了坡,往右手边一看,一排排白墙蓝门的临时板房映入眼帘,我们几个进了村长李见高家,李村长是个肤色微黑,高高壮壮的彝族汉子。
他和村子里的另一名男子与我们核对贫困户的资料,我跟他说起,前几次来的时候,觉得他们的彝族服装很漂亮,他们的妇女很美丽,他们村子变化得让我认不出了,我还把乡村旅游的想法傻傻地说了。
村长他们听了一边哈哈大笑,一边从里屋端了一大盘瓜子放到我面前。
正聊着,发现坐在旁边的杨琴靠在椅子上睡着了,是呀,精准扶贫要掌握第一手详实的数据,可是辛苦了基层的同志了。
出了阿西者,已接近黄昏,我们三组人马全部到阿东汇合,大家互相交流着贫困户的核实、增减情况,看着这一张张亲切又有点陌生的面孔,我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精准扶贫来到这里,我也许永远都不会了解到这片美丽的土地,永远也不会认识这一群朝气蓬勃的基层干部吧?这真是,为阿
东扶贫而来,与阿东今生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