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作业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国培计划教学设计方案

国培方案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终稿课题姓名学校Lesson12: Danny’s Plant 王琳张家川县木河中学学科年级英语七年级知识目标:掌握本科新单词及植物体各个局部的表达法。
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在自读课文时有目的的获取所需信息,加强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能通过谈及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树立保护植物的思想。
我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以中等生为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根底和方法,但我们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就这一班学生来说本来英语学习根底就差,所以把所学英语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对它们来说就更难了,因此课堂中老师应尽可能多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1. Remember the new words,learn how to describe a plant.教学重难点2. Practice reading prehension.3. Learn main sentences and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Step1.GreetingStep2.RevisionTeacher ask something about last lessonStep3.Learn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angriculture ,seed , pot , sprout , stem , bud ,carefully , yard .at the top of , a flower bud , look after .Step4.Think About It . 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Step5.Read the lesso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 活动、设计意图、技1.What did Danny and his classmates do to learn moreabout plants? 术应用等)2.What happened after Danny watered the seed of his plant?3.Why will Danny put the pot in the yard?4.What does Danny want to send to Li Ming?Step6.learn the textLanguage focus:1.I have a lot to write about this week. 学生情况分析关于这周我有很多的要写。
国培作业教案设计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StepⅠWarming-up
StepⅡ
Lead-in
StepⅢlearn new content
StepⅣPlay a game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英语也是一种语言交流的工具,学生能够运用我们已有的单词、句型进行对话,从同伴处了解到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信息。如:食品或货物的价格以及所需的数量。
学情分析
1.通过前两部分的学习,孩子们已经熟练掌握单词potato chips, rice, fish, biscuits, milk, cooking oil, minced meat等单词和短语a packet of, a bag of ,a tin of, a carton of ,a bottle of以及句型:How much is .....? How many do we need?但是当进入高段后,孩子们变得不太愿意踊跃表现自己,习惯做笔头练习。而本课Shopping for food正是一节语言操练课,要让孩子们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让孩子们在交流中得到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They’re zero point five a kilogram.
How much is a packet of biscuit?
It’s one yuan twenty.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国培作业教学设计

需要看书的同学,把书翻到(60)页,老师给同学们5分钟自己学习交流的时间,开始。
教学活动3
《秒的认识》三年级上教学设计方案
建三江地区七星农场第一中学学校学员姓名刘艳超
课题名称
《秒的认识》
科目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
学习者分析
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时间单位秒。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听说过秒,但很少用到秒,学生从时、分到秒的过渡,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活动与他们的
3.小结:秒针走一圈,即60小格,分针走一小格。
教学活动4
四、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修改学生日记(时间单位不恰当)
教学活动5
五、总结回顾,内化提升
1.现在把你们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看能用多长时间?真棒,只用了4秒钟,相信以后同学们会更加珍惜时间的,对不对?
2.学习了秒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2.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教学重点、点
1.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2.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的程度。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创境设疑初步感受秒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过节吗?咱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猜猜年,这是什么节日呀?(春节)
最新参与国培后的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最新参与国培后的教学设计(模板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最新参与国培后的教学设计(模板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
国培计划作业-优秀教案案例剖析

国培计划作业-优秀教案案例剖析教案名称:《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春》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朗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以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学生回答,自然过渡到《春》这首诗。
2.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语气、节奏、情感的表达。
3.诗歌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春》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句诗又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评、指导。
4.情感体验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类似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学生回答,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5.诗歌写作教师布置作业:以“春”为主题,写一首诗歌,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春》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通过情感体验和诗歌写作,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课后作业1.背诵《春》这首诗。
2.阅读其他春天的诗歌,如《春晓》、《江南春》等,感受诗歌中的春天美景。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理解诗歌内容时,通过对话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意象如何体现了春天的特点。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本次课程中,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学生将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将培养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教学设计的积极性,以提升教学质量。
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2.1 教学主题本章将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2 教学内容包括教学设计的意义、基本步骤、目标设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评价等内容。
2.3 教学资源提供相关的教材、案例、视频等资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
第三章:教学方法设计3.1 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
3.2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口头报告、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以了解学生对教学设计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教学媒体设计4.1 媒体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网络资源等。
4.2 媒体制作学生将学习如何制作和编辑媒体资料,以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
4.3 媒体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将学会如何有效利用媒体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实施与反思设计5.1 教学实施学生将根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5.2 教学反馈学生将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以了解教学效果。
5.3 教学反思学生将根据教学反馈,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改进,以提升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评价设计6.1 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应用、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6.2 评价工具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如测试、问卷、观察表等,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6.3 评价方法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对科学的好奇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分析2.1 教材内容简介:分析教材的结构、章节之间的联系。
提炼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点。
2.2 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兴趣、需求和困惑。
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
2.3 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教学手段。
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引发学生兴趣。
自然导入新课程,明确学习目标。
4.2 教学展开:按照教材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
采用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讲解、讨论、实验等。
4.3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知识点。
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设计5.1 作业设计: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知识。
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5.2 评价设计: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第六章:教学实践与反思6.1 教学实践: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6.2 教学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七章:教学评价与反馈7.1 学生评价: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和情感态度进行评价。
国培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国政府启动了“国家教师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国培计划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国培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教师掌握综合实践教学的定义、特点、原则和方法,了解国内外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教师运用综合实践教学方法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教师对综合实践教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教学的定义、特点、原则和方法(1)定义:综合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和探究活动,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主体性。
(3)原则:学生为本、实践导向、注重体验、合作学习、创新驱动。
(4)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 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施与评价(1)实施策略: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评价方法: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国内外优秀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激发教师对综合实践教学的兴趣,引出本次教学的主题。
2. 讲授(1)讲解综合实践教学的定义、特点、原则和方法。
(2)分析国内外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教师分析案例中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方法,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教学的认知。
4.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教师分组讨论如何将综合实践教学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2)设计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节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国培的教学设计方案

国培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方案观音堂乡地区三间房学校学员姓名陈永恒教学设计方案终稿课题姓名学校Lesson12:Danny’sPlant 王琳张家川县木河中学学科年级英语七年级知识目标:掌握本科新单词及植物体各个部分的表达法教学目标技能目标:在自读课文时有目的的获取所需信息,加强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能通过谈及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树立爱护植物的思想我教学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以中等生为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但我们的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还没有掌握好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就这一班学生来说本来英语学习基础就差,所以把所学英语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对它们来说就更难了,因此课堂中老师应尽可能多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1.Rememberthenewwords,learnhowtodescribeaplant.教学重难点2.Practicereadingcomprehension.3.Learnmainsentences andlanguagepointsbyheart.Teacherasksomethingaboutla stlessonthenewwordsandphrases.angriculture,seed,pot ,sprout,stem,bud,carefully,yard.atthetopof,aflowerb ud,lookafter.AboutIt.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thelessonandanswerthequestions.活动、设计意图、技didDannyandhisclassmatesdotolearnmoreaboutplants?术应用等)happenedafterDannywateredtheseedofhisplant?willD annyputthepotintheyard?doesDannywanttosendtoLiMing? thetextLanguagefocus:havealottowriteaboutthisweek.学生情况分析关于这周我有很多的要写have??todo有??要做2.1.Agricultureisallaboutgrowingplantandraisinganim alsforfood.农业是关于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作为食物的总称raise提高;筹集;养育,种植,饲养3.Tolearnmoreaboutplants,weplantedsomeseeds.为了了解更多的植物,我们种了一些种子tolearn不定式作主语表示目的.1.Igaveitplentyofwater,anditsproutedafewdayslate r.我给了它大量的水,几天后他就发芽了plentyof许多;大量=lotsof/alotof后跟名词复数或者不可数名词跟名词复数时相当于many,跟不可数名词时相当于much.2.Nowsomethingnewisgrowingatthetopofthestem.现在在茎的顶端正长着一种新的东西somethingnew新的东西every,some,any,no与one,body,thing组合起来的词叫不定代词不定代词做主语,谓语动词用第三人称单数当不定代词带有形容词时,形容词放后面,做后置定语6.atthetopof在顶部/顶端,其反义短语是atthebottomof在底部on(the)topof在高处,反义短语是atthefootof在脚下7.I’mgoingtolookaftermyplantcarefully.我将仔细照看我的植物lookafter=takecareof照顾;照看’llcoveritwhentheweatheriscold.当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会把它覆盖起来When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主句用一般将来时态或者包含有情态动词,而从句则用一般现在时态即体现主将从现part2in“Let’sDoIt.”Stthenewwordsandmainsentences.。
国培实践作业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绽、庞、糙”等生字,会写“绚、烂”等生字。
(3)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2)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图片,展示各种花朵,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花朵的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花朵会有这么多的颜色和形状?3. 揭示课题:花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纠正字音,指导朗读节奏。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学习第一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花朵的词语,如“绚烂多彩”、“千姿百态”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朵的特点。
2. 学习第二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如“清晨”、“午后”、“傍晚”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时间的变化。
3. 学习第三自然段:(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花钟的词语,如“花钟”、“时间”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花钟的特点。
(四)巩固练习,提高能力1. 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进行仿写。
2. 课内小练笔: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自己观察到的花朵。
国培个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国培计划作为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方案以国培计划为契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设计一套旨在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的培训方案。
二、教学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教育政策、教育法规的把握能力。
2. 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3.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培养教师团队协作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教学内容1. 教育政策与法规:学习国家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法规,了解教育政策法规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2. 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3. 教学技能培训:包括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技能培训。
4. 教师团队协作: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培养教师间的沟通、协作能力。
5. 教学反思与成长:引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教学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研讨交流、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学过程:(1)导入: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引发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思考。
(2)讲解:由专家或优秀教师讲解教育教学理论、技能等方面的知识。
(3)实践操作: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如模拟课堂、教学设计等。
(4)研讨交流:分组讨论,分享教学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5)总结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保障1. 保障教师学习时间: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确保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培训。
2. 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收集整理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邀请优秀教育专家、优秀教师担任培训讲师,提高培训质量。
4.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增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加法运算定律》国培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课题加法运算定律数学学校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实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简便计算意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3.通过观察算式并归纳抽象运算定律,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
学生情况分析对色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会感受色彩,本节课强调对色彩的使用即对比。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过程(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1.谈话引入,表现问题师: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问:从中你能够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从左往右展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问: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6)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 25+65=________78+64=________(7)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2.加法结合律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能够怎样计算:师: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
师:怎么填?(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能够独立完成国培作业。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国培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介绍国培作业的格式、结构、内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2.2 国培作业的编写方法:讲解如何编写国培作业,包括选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等方面。
2.3 国培作业的修改与完善:介绍如何对国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以提高作业质量。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实际的国培作业案例,引发学生对国培作业的兴趣。
3.2 讲解与演示:讲解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编写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示。
3.3 练习与讨论:学生进行国培作业的编写练习,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3.4 修改与完善:学生对完成的国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作业质量。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完成国培作业的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编写方法。
4.2 学生对国培作业的兴趣和态度:观察学生对国培作业的态度和兴趣,以及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资源5.1 国培作业案例:提供一些实际的国培作业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5.2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用于讲解和演示国培作业的编写方法。
5.3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六、教学方法6.1 讲授法:通过讲解国培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编写方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6.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国培作业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6.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编写国培作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七、教学环境7.2 网络环境:确保学生能够正常使用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7.3 设备环境:准备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方便进行PPT演示和案例分析。
国培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国培计划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2)了解国培计划的组织实施流程;(3)熟悉国培计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能力目标:(1)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2)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3)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教师对国培计划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增强教师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国培计划概述(1)国培计划的基本概念;(2)国培计划的目的和意义;(3)国培计划的组织实施流程。
2. 国培计划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创新;(3)教学评价与反馈。
3. 国培计划案例分析与研讨(1)国内外优秀国培计划案例分享;(2)案例分析与研讨;(3)总结与反思。
三、教学策略1.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国培计划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2)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国培计划的教学内容与方法;(4)实践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国培计划的相关资料和案例;(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分享优秀教学资源;(3)教学实践: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介绍国培计划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2)激发教师对国培计划的兴趣。
2. 讲解与讨论(1)讲解国培计划的组织实施流程;(2)分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3. 案例分析与研讨(1)分享国内外优秀国培计划案例;(2)分组进行案例分析与研讨;(3)总结与反思。
4. 教学实践活动(1)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2)指导教师进行教学设计;(3)评价与反馈。
5. 总结与展望(1)总结本次国培教学设计方案;(2)展望国培计划的发展前景。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教师自评: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自我评价;(2)同行评价:组织教师进行互评,交流心得体会;(3)专家评价:邀请教育专家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国培计划作业1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税率》姓名:刘云工作单位: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一小学学科年级:六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教材第10页例3及做一做,该内容主要是根据国家规定的税率标准,应用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计算应缴纳的税额,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实际教学中适时渗透关于本节内容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明确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纳税”和“税率”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应纳数额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索学习,体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纳税的相关知识,体会依法纳税的光荣和储蓄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认识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适时渗透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纳税”及其相关概念的含义,并能进行运用;难点: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四、学习者特征分析让学生收集有关税率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对本节知识进行预习,准备好练习本。
并试着把做一做的题目解决了。
这样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学习和相应的了解,在新知学习时就能更好的去接收,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0页的主题图。
我们的祖国正在蓬勃发展中,为了让祖国更强大,人民生活更美好,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建设。
你知道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出--税率,板书课题。
二、法制渗透同学们都了解到,我们祖国建设许多的财力都来源于税收,那谁能说说什么叫纳税,为什么要纳税?这是有法律规定的。
(课件出示《中华1、观察、结合自己的了解思考并回答。
(交税、税收、个人所得税......)2、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对1、通过图片的展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明白依法纳税的意义和重要性。
国培计划作业《比尾巴》三备两磨岗位实践作业

课题
比尾巴
姓名
学科
语文
学校
年级
一年级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认识1个笔画“撇折”和2个偏旁“八、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感悟儿歌富有情趣和节奏韵律感的特点。
3、能借助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发现一些动物的尾巴特点。
学生情况分析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1、板书设计及书写。
2、打印课文提到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理解字义。
3、指导书写尽量在黑板上书写,不在白板上写。
4、使用课文的歌曲使学生更容易背诵。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通过不断的磨课,能不断发现课堂中的亮点,进一步发扬,更能找出一节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改进的地方,及众家之所长,不断改进和改善,促使趋于完美的课。
(1)出示生字“短”、“扁”、“最”,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2)重点指导问句的读法:
谁的尾巴短?兔子尾巴短。
(3)其他几句问句学生可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尝试读。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运用词语。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长?什么东西短?“扁”用在什么地方?和“弯”相反的词是什么?
3、利用字族“巴”认识“把”,教师重点指导长句“松鼠的尾巴好象一把伞”的停顿和断句。学生感悟体验着模仿读。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3、指名汇报读,请学生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三、随文识字,感情朗读。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第一章:教学目标设计1.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分析2.1 课程内容概述简要介绍课程的主题、范围和主要知识点。
强调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2.2 学生现状分析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学习兴趣等。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2.3 教学重难点明确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针对重难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和辅导方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和解决问题。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实物等辅助教学。
运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情境、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4.2 知识讲解与实践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举例、演示等方法讲解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3 课堂互动与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促进课堂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4 总结与布置作业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采用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
5.2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6.1 资源的分类与整合分析可用于教学的各种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校内外设施等。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国培作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教学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教学设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介绍教学设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要素。
2. 教学设计的过程: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目标设定、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等。
3. 教学设计案例分析:分析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教学设计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案例和辅助教学。
3. 教学设计模板: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模板。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发言积极性和观点准确性。
2. 教学设计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完成的教学设计作品,包括设计思路、方法选择、评价体系等。
3. 课后调查评价:通过课后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设计的满意度及改进建议。
教学设计与实施:1. 导入新课:介绍教学设计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
3. 分析教学设计过程:讲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步骤的作用和意义。
4. 案例分析:展示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实践操作:提供教学设计模板,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教学设计。
7.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
训练:(出示幻灯3)指出下列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1) ;(2) ;(3) 。
思考:
1、上面三组分式有何内在联系?
2、当分母是多项式时,如何确定其最简公分母?
3、你能将上面第三组分式通分吗?
例2、通分: 。
(学生口答解答过程,师板书)
回授练习:通分(出示幻灯4)
(2)分式 与 的最简公分母是__________。
3、通分:
(1) ;(2) 。
六、布置作业
P30习题A组2
教学设计初稿的修改点
导入的过程由直接讲解改为由异分母分数的最简公分母导入,在每个例题的后面加相应的练习。
磨课活动小结
磨课活动过程分析
在教学设计初稿出来后,仔细推敲每个环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例题及习题实际的难度是否合理
(3)若把上面分数中的3,5用 来代替,即分式 又如何确定公分母呢?
6、思考:
(1)上面三个分式的公分母能否是: 或 或 或……
(2)你为什么确定其公分母是 ?
7.、提问:你能概括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吗?
三、体验琢磨,感悟内涵
1、(出示幻灯2)指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1) ;(2) ;(3) 。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通过磨课活动达到了应材施教的效果。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2、提问:如何确定最简公分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并板书)
四、学会运用,品尝获得知识的乐趣
当你能正确确定最简公分母后就能顺利进行通分了,下面我们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例1、通分 。
启发:1、最简公分母如何确定?是多少?
2、第三个分式中分母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号如何处理?
师生共同解之(略)。
提问:你能归纳分式通分的步骤吗?其关键是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终稿
课题
通分、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姓名
黄双红
学科
数学
学校
新桥中心学校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与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会将几个分母不同的分式通分。
学生情况分析
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确定最简公分母。
难点: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通分。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一、进入情景
1、(出示幻灯1)把下列分式约分成最简分式:
(1) ;(2) ;(3) 。
2、观察:
(1)上面三个分式约分前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式)
(2)约分后所得分式还是同分母分式吗?
3、提问:你能把这些异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分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同酝酿,构建“最简公分母”
1、学生回顾:异分母分数 是如何化成同分母分数的?(通分)
2、提问:什么是分数的通分?其根据和关键是什么?
3、启发:分式的通分与分数的通分类似,那么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呢?其根据又是什么?
4、尝试概括:你能通过类比分数的通分归纳分式通分的定义吗?
5、提问:
(1) 的公分母是如何确定的?
(2)你能确定分数 的公分母吗?
(1) ;(2) ;(3) 。
五、小结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提问: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式的通分,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其关键是什么?
2、如何寻找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3、分式的分母是多项式时如何通分?
训练:(出示幻灯5)
1、判断下列通分是否正确:
通分: 。
解:∵最简公分母是 ,
∴ ; 。
2、填空:
(1)将 通分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