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确认GBT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合集下载

方法确认GBT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方法确认GBT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1目的验证本实验室执行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 7475-87〕的检测能力性。

2方法内容2.1范围本报告适用于依照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 7475-8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水质中铜、锌、铅、镉的检测过程。

2.2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2.2.1 1+499硝酸溶液和1+1硝酸2.2.2金属贮备液:1000mg/L2.2.3 中间标准液2.3仪器设备2.3.1 一般实验室仪器2.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4样品的采集和分析2.4.1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4.2分析步骤3方法确认实验数据3.1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日期温度/℃湿度/%分析参数元素波长/nm3.2检出限以空白溶液连续进行吸光度测定〔20次〕,求出其标准偏差。

并依《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2〕第四版增补本〔环境保护总局〕2.1.3 公式计算本试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

D.L.=3标准偏差/灵敏度3.2.1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3.3精密度配制铜锌铅镉浓度分别为1.5mg/L,0.30mg/L,3.00mg/L,0.30mg/L的标准溶液7份,测定其吸光度。

并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

〔应不大于5%〕3.3.1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3.4回收率参照GB/T 7475-87中样品的处理方法。

分取基质溶液适量,添加2种浓度标准溶液进行标准加入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回收率计算。

所得回收率应在90~110%之间。

3.4.1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第11页/共11页4方法确认结果报告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

总铜测定方法

总铜测定方法

总铜铜(Cu)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元素,成人每日的需要量估计为20mg。

水中铜达0.01mg/l时,对水体自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铜对水生生物毒性很大,有人认为铜对鱼类的起始毒性浓度为0.002mg/l,但一般认为水体含铜0.01mg/l对鱼是安全的。

铜墙铁壁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与其在水体中的形磁性有关,游离铜离子的毒性比络合态铜要大得多。

灌溉水中硫酸铜对水稻的临界危害浓度为0.6mg/l。

世界范围内,淡水平均含铜3μg/l,海水平昀含铜矿0.25µg/l。

铜的主要污染源有电镀、冶炼、五金、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等部门排放的废水。

方法的选择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快速、干扰少,适合分析废水和受污染的水。

分析清洁水可选用萃取或离子义换火焰原子吸必分光光度法,也可先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但后一种方法基体干扰比较复杂,要注意干扰的检验和校正。

没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位可选用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光度法、新亚铜灵萃取光度污、阳极溶出伏安法或示波极谱法。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75--87 概述1、方法原理将样品或消解处理好的试样直接吸入火焰,火焰中形成的原子蒸气对光源发射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

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含量。

2、干扰和消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共存离子和化保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

当钙的浓度高于是1000mg/l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 时,信号抑制达成19%。

在弱酸性条件下,样品中六价铬的含量超过30mg/l时,由于生成铬酸铅沉定而使铅的测定结果偏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入1%搞坏血酸将六价铬还原成三价铬。

样品中溶解硅的含量超过20mg/l时干扰锌的吸收。

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分析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

如高浓度钙,因产生非特征吸收,即背景吸收,使铅的测定结困偏高。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之欧阳学文创编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之欧阳学文创编

1 适用范围欧阳歌谷(2021.02.01)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铜铅、镉。

2 定义2.1溶解的金属,未酸化的样品中能通过0.45um滤膜的金属成分。

2.2金属总量:未经过滤的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的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和悬浮的两部分金属浓度的总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GB/T 6682,二级。

3.1 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3.3 硝酸:ρ(HNO3)=1.42 g/mL,分析纯。

3.3高氯酸:ρ(HClO4)=1.67 g/mL,优级纯。

3.4 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 氧化剂:空气,一般由气体压缩机供给,进入燃烧器以前应经过适当过滤,以除去其中的水、油和其他杂质。

3.6硝酸溶液:1+1。

用硝酸(3.2)配制。

3.7 硝酸溶液:1+499。

用硝酸(3.1)配制。

3.8金属储备液:1.000g/L。

称取1.000g光谱纯金属,准确到0.001g,用硝酸(3.1)溶解,必1要时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然后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3.9 中间标准溶液。

用硝酸溶液3.7稀释金属贮备液3.8配制,此溶液中铜、锌、铅、镉的浓度分别为50.00、10.00、100.00、10.00mg/L。

4采样和样品4.1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

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再在硝酸溶液 3.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分析金属总量的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3.1酸化至PH=1~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 样品加2ml硝酸3.1。

4.2试样的制备分析溶解的金属时,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um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再按4.1中的要求酸化。

(最新整理)_T7475-1987_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最新整理)_T7475-1987_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_T7475-1987_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GB_T7475-1987_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GB_T7475-1987_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全部内容。

GB/T 7475-1987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copper, zinc, lead and cadmium―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版
【发布日期】1987/3/14
【实施日期】1987/8/1
【修订日期】1987/3/14
【中国标准分类号】Z1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暂无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暂无
适用范围&文摘
暂无。

方法确认GBT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方法确认GBT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报告编纂人报告参与人试验测试周期报告完成日期报告审核人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1 目的验证本实验室执行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 7475-87)的检测能力性。

2 方法内容2.1 范围本报告适用于依照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 7475-8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水质中铜、锌、铅、镉的检测过程。

2.2 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2.2.1 1+499硝酸溶液和1+1硝酸2.2.2金属贮备液:1000mg/L2.2.3 中间标准液2.3 仪器设备2.3.1 一般实验室仪器2.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4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2.4.1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2.4.2 分析步骤3 方法确认实验数据3.1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3.2 检出限以空白溶液连续进行吸光度测定(20次),求出其标准偏差。

并依《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2)第四版增补本(环境保护总局)2.1.3 公式计算本试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

D.L.=3标准偏差/灵敏度3.2.1 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3.3 精密度配制铜锌铅镉浓度分别为1.5mg/L,0.30mg/L,3.00mg/L,0.30mg/L的标准溶液7份,测定其吸光度。

并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

(应不大于5%)3.3.1 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3.4 回收率参照GB/T 7475-87中样品的处理方法。

分取基质溶液适量,添加2种浓度标准溶液进行标准加入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回收率计算。

所得回收率应在90~110%之间。

3.4.1 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4 方法确认结果报告。

水质铜、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方法确认.doc

水质铜、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方法确认.doc

水质铜、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方法确认1. 目的通过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铜、铅、镉的浓度,分析方法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 适用范围本方适用于对下水和清洁地表水。

3. 原理将样品注入石墨管,用电加热方式使石墨炉升温,样品蒸发离解形原子蒸汽,对来自光源的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

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金属的含量。

4. 仪器工作参数工作参数元素Cd Pb Cu光源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空心阴极灯灯电流(m A)7.5 7.5 7.0波长(nm)228.8 283.3 324.7通带宽度(nm) 1.3 1.3 1.3 干燥80~100℃/5s 80~180℃/5s 80~100℃/5s 灰化450~500℃/5s 700~750℃/5s 450~500℃/5s 原子化2500℃/5s 2500℃/5s 2500℃/5s清除2600℃/3s 2600℃/3s 2600℃/3s Ar 气流量200ml/min 200ml/min 200ml/min进样体积(ul )20 20 20适用浓度范围(ug/ml )0.1 ~2 1~50 1~55. 分析方法5.1 样品预处理取100ml 水样放入200ml 烧杯中,加入硝酸5ml,在电热板上加热消解(不要沸腾)。

蒸至10ml 左右,加入5ml 硝酸和10ml 过氧化氢,继续消解,直至1ml 左右。

如果消解不完全,再加入硝酸5ml 和10ml 过氧化氢,再次蒸至1ml 左右。

取下冷却,加水溶解残渣,在过滤液中加入10ml 硝酸钯溶液,用水定容至100ml。

取0.2%硝酸100ml,按上述相同的程序操作,以此为空白样。

5.2 混合标准使用溶液用0.2%硝酸稀释金属标准贮备溶液配制而成,使配成的混合标准溶液含量为镉10.0ug/ml 、铜10.0ug/ml 、10.0ug/ml5.3 校准曲线的绘制参照下表,在50ml 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稀释混合标准溶液,配置至少 5 个工作标准溶液,其浓度范围应包括试料中铜、铅、镉的浓度。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原了吸收光谱法。

本方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铜、铅、镉。

1.定义1.1 溶解的金属:未酸化的样品中能通过0.45µm滤膜的金属成分。

1.2 金属总量:未经过滤的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的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和悬浮的两部分金属浓度的总量。

2.采样和样品2.1 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

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再在硝酸溶液(5.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分析金属总量的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5.1)酸化至pH=l~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样品加2mL硝酸(5.1)。

2.2 试样的制备分析溶解的金属时,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µm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再按(2.1)中的要求酸化。

第一篇直接法3.适用范围3.1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表1列出一般仪器的测定范围。

表 13.2 地下水和地面水中的共存离子和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但当钙的浓度高于1000mg/L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时,信号抑制达19%。

铁的含量超过100mg/L时,抑制锌的吸收。

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特征谱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

如高浓度的钙,因产生背景吸收,使铅的测定结果偏高。

4.原理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5.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1 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5.2 硝酸(HNO3):ρ= 1.42g/mL,分析纯。

5.3 高氯酸(HClO4):ρ=1.67g/mL,优级纯。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铜铅、镉。

2 定义2.1溶解的金属,未酸化的样品中能通过0.45um滤膜的金属成分。

2.2金属总量:未经过滤的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的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和悬浮的两部分金属浓度的总量。

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GB/T 6682,二级。

3.1 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3.3 硝酸:ρ(HNO3)=1.42 g/mL,分析纯。

3.3 高氯酸:ρ(HClO4)=1.67 g/mL,优级纯。

3.4 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 氧化剂:空气,一般由气体压缩机供给,进入燃烧器以前应经过适当过滤,以除去其中的水、油和其他杂质。

3.6 硝酸溶液:1+1。

用硝酸(3.2)配制。

3.7 硝酸溶液:1+499。

用硝酸(3.1)配制。

3.8 金属储备液:1.000g/L。

称取1.000g光谱纯金属,准确到0.001g,用硝酸(3.1)溶解,必要时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然后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3.9 中间标准溶液。

用硝酸溶液3.7稀释金属贮备液3.8配制,此溶液中铜、锌、铅、镉的浓度分别为50.00、10.00、100.00、10.00mg/L。

4 采样和样品4.1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

一种新的水中铜铅镉检测方法的等效的判定

一种新的水中铜铅镉检测方法的等效的判定

资源·环境-33-一种新的水中铜铅镉检测方法的等效的判定崔文文,王小飞,王明锐,易 甜,张惠贤,姚晶晶(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摘要]根据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不同浓度水中铜、铅、镉进行测定,确定了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低于GB/T 7475-1987,通过加标回收考察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在87%~11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

GB/T 5750.6-2006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GB 7475-1987中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铜、铅、镉元素含量,两个标准方法可视为等效。

[关键词]铅;铜;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原子吸收[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B1 引言铜、铅、镉是主要的重金属元素,如果人体中铜、铅、镉含量过高,就会引起中毒。

NY/T 391-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中,对水质中铜、铅、镉的含量作了明确要求,其中检测方法有两种,农田灌溉水、渔业用水中砷的检测方法是GB/T 7475-1987,畜禽养殖用水、加工用水中铜、铅、镉的检测方法是GB/T 5750.6-2006。

其中GB/T 7475-1987中采用的检测方法是原子吸收法测定相关元素,该方法存在样品量大、步骤繁琐、耗时等缺点,不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测定。

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金属指标》中砷元素测定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离子源,以质谱进行无机元素分析的检测方法。

样品溶液经雾化由载气送入ICP 炬焰中,经蒸发、解离、原子化、离子化等过程,转化为带一价正电荷的砷离子,进入质谱仪根据质荷比进行分离检测。

该方法具有需要样品量少,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分析速度快、分析精度高、基体效应小、谱线简单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样品快速分析测试。

重金属(铜、铅、锌、镉、镍、铁、锰)习题(含答案)

重金属(铜、铅、锌、镉、镍、铁、锰)习题(含答案)

重金属(铜、铅、锌、镉、镍、铁、锰)试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475-87规定测定水质Cu、Pb、Zn、Cd的方法是。

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质Cu、Pb、Zn、Cd,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法,适用于地下水和中的Cu、Pb、Zn、Cd测定。

第二部分分为法,适用345678、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可测定,,中的铁和锰。

答:地面水;地下水;工业废水;9、标准分析方法中测定铁、锰的检测限分别是和。

校准曲线的浓度范围分别为和。

答:0.03mg/L;0.01mg/L;0.1~5mg/L;0.05~3mg/L;10、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质中的铁、锰时,用瓶采集样品,若仅测定铁锰,样品采集后尽快通过过滤,并立即加滤液,使pH为。

答:聚乙烯;可过滤态;0.45μm滤膜;硝酸酸化,1~2。

11、影响铁、锰原子吸收法准确度的主要干扰是,当硅的浓度大于时,对铁的测定产生;当硅的浓度大于时,对锰的测定也出现;这些干扰的程度随着硅的浓度而。

如试样中存在200mg/L 时,上述干扰可以消除。

答:化学干扰;20mg/L;负干扰;50mg/L;负干扰;增加;增加;氯化钙。

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要求铁、锰的标准限值是、。

答: 0.3mg/L;0.1mg/L。

1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其功能主要由以下四个基本部分组成:①、②二、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度法测金属浓度时火焰用燃料气为。

A、甲烷气体;B、乙炔气体;C、丙烯气体;D、丙炔气体答:B2、用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镉、铜、铅时,如样品中存在时可能破坏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萃取前应去除。

A、强氧化剂;B、强还原剂;C、强酸;D、强碱答:A3、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镍时,使用火焰。

A.空气-乙炔贫燃 B.空气-乙炔富燃 C.氧化亚氮-乙炔 D.空气-氩气答案:A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水中镉、铜和铅的最好基体改进剂是。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原了吸收光谱法。

本方法分为两部分。

本方法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直接法,第一部分为直接法,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适用于测定地下水、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铜、铅、镉。

1.定义1.1 溶解的金属:未酸化的样品中能通过0.45µ0.45µm m 滤膜的金属成分。

1.2 金属总量:未经过滤的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的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和悬浮的两部分金属浓度的总量。

2.采样和样品2.1 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

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再在硝酸溶液(5.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分析金属总量的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5.1)酸化至pH=l~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 样品加2mL 硝酸(5.1)。

2.2 试样的制备分析溶解的金属时,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µ0.45µm m 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再按(2.1)中的要求酸化。

第一篇直接法3.适用范围3.1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表1列出一般仪器的测定范围。

表1 元素浓度范围,mg/L 铜0.05~5 锌0.05~1 铅0.2~10 镉0.05~1 3.2 地下水和地面水中的共存离子和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地下水和地面水中的共存离子和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但当钙的但当钙的浓度高于1000mg/L 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 时,信号抑制达19%。

铁的含量超过100mg/L 时,抑制锌的吸收。

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特征谱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

如高浓度的钙,因产生背景吸收,使铅的测定结果偏高。

的测定结果偏高。

4.原理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之欧阳文创编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之欧阳文创编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铜铅、镉。

2 定义2.1溶解的金属,未酸化的样品中能通过0.45um滤膜的金属成分。

2.2金属总量:未经过滤的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的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和悬浮的两部分金属浓度的总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GB/T 6682,二级。

3.1 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3.3 硝酸:ρ(HNO3)=1.42 g/mL,分析纯。

3.3高氯酸:ρ(HClO4)=1.67 g/mL,优级纯。

3.4 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 氧化剂:空气,一般由气体压缩机供给,进入燃烧器以前应经过适当过滤,以除去其中的水、油和其他杂质。

3.6硝酸溶液:1+1。

用硝酸(3.2)配制。

3.7 硝酸溶液:1+499。

用硝酸(3.1)配制。

3.8金属储备液:1.000g/L。

称取1.000g光谱纯金属,准确到0.001g,用硝酸(3.1)溶解,必要时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然后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3.9 中间标准溶液。

用硝酸溶液3.7稀释金属贮备液3.8配制,此溶液中铜、锌、铅、镉的浓度分别为50.00、10.00、100.00、10.00mg/L。

4采样和样品4.1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

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再在硝酸溶液3.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分析金属总量的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3.1酸化至PH=1~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样品加2ml硝酸3.1。

4.2试样的制备分析溶解的金属时,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um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再按4.1中的要求酸化。

5适用范围5.1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

水质铜、锌、铅、镉作业指导书

水质铜、锌、铅、镉作业指导书

水质铜、锌、铅、镉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原子吸收光谱法。

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表1列出一般仪器的测定范围。

表12.方法原理将样品或消解处理过的样品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定元素的浓度。

3.干扰及消除地下水和地面水中的共存离子和化合物在常见浓度下不干扰测定。

但当钙的浓度高于1000mg/L时,抑制镉的吸收,浓度为2000mg/L时,信号抑制达19%。

铁的含量超过100mg/L时,抑制锌的吸收。

当样品中含盐量很高时,特征谱线波长又低于350nm时,可能出现非特征吸收。

如高浓度的钙,因产生背景吸收,使铅的结果偏高。

3.1验证实验验证实验是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基体干扰或背景吸收。

一般通过测定加标回收率判断基体干扰的程度。

通过测定特征谱线附近1nm内的一条非特征吸收谱线处的吸收可判断背景吸收的大小。

根据表2选择与谱线对应的非特征吸收谱线。

表23.2去干扰实验根据验证实验(3.1)的结果,如果存在基体干扰,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并计算结果。

如果存在背景吸收,用自动背景校正装置或邻近非特征吸收谱线法进行校正,后一种方法是从特征谱线处测得的吸收值中扣除邻近非特征吸收谱线处的吸收值,得到被测元素原子的真正吸收。

此外,也可使用螯合萃取法或样品稀释法降低或排除产生基体干扰或背景吸收的组分。

4.试剂和材料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

4.1硝酸(HNO3):ρ=1.42g/ml,优级纯。

4.2硝酸(HNO3):ρ=1.42g/ml,分析纯。

4.3高氯酸(HClO4): ρ=1.67g/ml,分析纯。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之欧阳育创编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之欧阳育创编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铜、锌、铅、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直接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地面水和废水中的铜、锌、铅、镉;第二部分为螯合萃取法,适用于测定地下水和清洁地面水中低浓度的铜铅、镉。

2 定义2.1溶解的金属,未酸化的样品中能通过0.45um滤膜的金属成分。

2.2金属总量:未经过滤的样品经强烈消解后测得的金属浓度,或样品中溶解和悬浮的两部分金属浓度的总量。

3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GB/T 6682,二级。

3.1 硝酸:ρ(HNO3)=1.42 g/mL,优级纯。

3.3 硝酸:ρ(HNO3)=1.42 g/mL,分析纯。

3.3高氯酸:ρ(HClO4)=1.67 g/mL,优级纯。

3.4 燃料:乙炔,用钢瓶气或由乙炔发生器供给,纯度不低于99.6%。

3.5 氧化剂:空气,一般由气体压缩机供给,进入燃烧器以前应经过适当过滤,以除去其中的水、油和其他杂质。

3.6硝酸溶液:1+1。

用硝酸(3.2)配制。

3.7 硝酸溶液:1+499。

用硝酸(3.1)配制。

3.8金属储备液:1.000g/L。

称取1.000g光谱纯金属,准确到0.001g,用硝酸(3.1)溶解,必要时加热,直至溶解完全,然后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3.9 中间标准溶液。

用硝酸溶液3.7稀释金属贮备液3.8配制,此溶液中铜、锌、铅、镉的浓度分别为50.00、10.00、100.00、10.00mg/L。

4采样和样品4.1用聚乙烯塑料瓶采集样品。

采样瓶先用洗涤剂洗净,再在硝酸溶液3.6中浸泡,使用前用水冲洗干净。

分析金属总量的样品,采集后立即加硝酸3.1酸化至PH=1~2,正常情况下,每1000mL样品加2ml硝酸3.1。

4.2试样的制备分析溶解的金属时,样品采集后立即通过0.45um滤膜过滤,得到的滤液再按4.1中的要求酸化。

5适用范围5.1 测定浓度范围与仪器的特性有关。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 599-2006)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 599-2006)2006-03-01发布,2006-03-01实施。

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确保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水质安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结合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境保护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青岛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刚贾洪玉武周虎韦亚男袁佐栋李劢沈浩松本标准于2006年3月1日首次发布。

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69种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汇水区域内所有排污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但因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同时,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以及使用这些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5750-1985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6920水质 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GB/T 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8 水质铵的测定蒸馏和滴定法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86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第1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T 7488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GB/T 7490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GB/T 7494 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8972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9803 水质五氯酚的测定藏红T分光光度法GB/T 11889-1989 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T 11890-1989 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5 水质苯并(α)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11898-1989 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1901 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2 水质硒的测定 2,3-二氨基萘荧光法GB/T 11903 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6 水质锰的测定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GB/T 11907 水质银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 11911-1989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1914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12997-1991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 12998-19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 12999-91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T 13192-1991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3193 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色散红外线吸收法GB/T 13194-1991 水质硝基苯、硝基甲苯、硝基氯苯、二硝基甲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3197 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4204 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5959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GB/T 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9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7130-1997 水质挥发性卤代烃的测定顶空气相色普法GB/T 17131-1997 水质 1,2-二氯苯、1,4-二氯苯、1,2,4-三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72-2001 水质邻苯二甲酸二甲(甲基二丁、二辛)酯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T 73水质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74水质氯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91-2002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污水 wastewater在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中,铜、锌、铅、镉等重金属物质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水质中铜、锌、铅、镉的测定方法及其重要性。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在介绍水质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该方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其中某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通过将待测样品转化为气态原子或原子离子,然后使其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束,测定其吸收能力,从而得出目标元素的含量。

二、水质中铜、锌、铅、镉的测定1. 铜的测定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但过量的铜含量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害。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快速地测定水质中铜的含量,为环境保护和健康管理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 锌的测定和铜一样,锌也是人体和环境中必需的微量元素,但其过量含量同样会危害健康。

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对水质中的锌含量进行精确检测,帮助制定合理的水质控制措施。

3. 铅的测定铅是一种典型的污染物,其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对水质中铅的含量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 镉的测定镉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存在偶然性污染和长期积累的风险。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对水样中镉的微量含量进行精确测定,为及时发现和控制水质污染提供技术手段。

三、重金属测定的重要性水质中重金属元素的测定不仅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更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

铜、锌、铅、镉等重金属物质的测定结果直接关系到饮用水、工业废水、农田灌溉水等多个方面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四、个人观点和总结通过对水质中重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可以及时发现水质污染问题,制定有效治理措施,保障人民的饮水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作为一种成熟、可靠的分析技术,为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工业废水污染监测 镉、铅、铜和锌的测定

工业废水污染监测 镉、铅、铜和锌的测定
镉、铅、铜和锌的测定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2.知识目标
(1)能技术规范完成镉、铅、(1)了解水样重金属污染物及
铜和锌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 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输;
(2)理解AAS法测定镉、铅、铜
(2)能完成AAS法测定工业废 和锌的原理和方法(GB 7475-87)
水镉、铅、铜和锌含量的测定 要点;
采样人员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4.2 实验室质量保证
工业废水的分析应特别重视水中干扰物质对测定的影响,并保证 分取测定水样的均匀性、代表性。
分析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熟悉和掌握有关分析方法,了解废水 特征,发现有共存干扰物质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消除措施。
注意实验室环境,防止交叉干扰;保证水和试剂的纯度要求;各 种计量器具按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检定,加强经常性维护和正确 使用,达到有效测量;需控制温度、湿度条件的实验室应配置相 应的设备;尤其要重视所用标准溶液的准确性。
元素 镉 铅 铜 锌
直接分析法(mg/L) 0.05~1 0.2~10 0.05~5 0.05~1
萃取分析法(μg/L) 1~50
10~200 1~50 ——
3.4 主要仪器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心阴极灯) ➢ 电热板 ➢ 容量瓶、移液管等
3.5 试剂配制
➢ Pb、Cd、Cu和Zn标准贮备液
二类污染物
包括:悬浮物、硫化 物、挥发酚、氰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 铜、锌、氟、硝基苯类、 苯胺类等。
取样位置:工厂废水 总排放口。
教学内容
概述 工业废水污染物分类
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
3.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水和废水 铜、锌、铅和镉的测定方法证实报告

水和废水 铜、锌、铅和镉的测定方法证实报告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方法确认报告一、方法依据GB7475-1987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方法原理将样品或消解处理后的水样直接吸入火焰,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对特征电磁辐射产生吸收,将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和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确定样品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三、.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性能指标应符合GB/T 21191的规定。

元素灯(铜、锌、铅、镉)。

采样容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桶)。

实验室常用器皿:符合国家标准的A级玻璃量器和玻璃器皿。

四、.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级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硝酸(GR)、高氯酸(GR);铜、锌、铅、镉标准溶液各1支(1000μg/mL);高纯乙炔(≥99%)。

五、分析方法步骤1、样品预处理1.1溶解态铜、锌、铅、镉样品`样品采集后尽快用滤纸过滤,弃去初始滤液50mL , 直接测定,用少量滤液清洗采样瓶,收集滤液于采样瓶中。

1.2测定总量样品在电热板上消解后用滤纸过滤直接测定。

2、样品测定标准曲线制定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以所测样品的吸光强度,从标准曲线或回归方程中查得样品溶液中各元素的质量浓度(mg/L) 。

六、讨论1、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废水中直接测定的溶解态和总量的测定。

2、检出限评定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平行测定空白11次,并按下列公式计算标准偏差,同时计算出方法的检出限:S t MDL n ⨯=-)99.0,1(式中:MDL ——方法检出限; n —— 样品的平行测定次数;t ——自由度为n -1,置信度为99%时的t 分布(单侧); S —— n 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

其中,当自由度为n -1=10,置信度为99% 时的t 值为2.764。

3、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3.2准确度(具体数据附检测记录表)3.3加标回收率(具体数据附检测记录表)对加标回收样进行回收试验结果如下:七、结论通过对以上指标的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方法要求,所得检出限低于方法给定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测试均达到标准方法的范围,所以对此方法予以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
方法确认报告
1 目的
验证本实验室执行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 7475-87)的检测能力性。

2 方法内容
2.1 范围
本报告适用于依照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GB 7475-8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水质中铜、锌、铅、镉的检测过程。

2.2 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2.2.1 1+499硝酸溶液和1+1硝酸
2.2.2金属贮备液:1000mg/L
2.2.3 中间标准液
2.3 仪器设备
2.3.1 一般实验室仪器
2.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4 样品的采集和分析
2.4.1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4.2 分析步骤
3 方法确认实验数据
3.1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
3.2 检出限
以空白溶液连续进行吸光度测定(20次),求出其标准偏差。

并依《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2002)第四版增补本(环境保护总局)2.1.3 公式计算本试验条件下方法检出限。

D.L.=3标准偏差/灵敏度
3.2.1 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
3.3 精密度
配制铜锌铅镉浓度分别为1.5mg/L,0.30mg/L,3.00mg/L,0.30mg/L的标准溶液7份,测定其吸光度。

并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

(应不大于5%)
3.3.1 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
3.4 回收率
参照GB/T 7475-87中样品的处理方法。

分取基质溶液适量,添加2种浓度标准溶液进行标准加入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回收率计算。

所得回收率应在90~110%之间。

3.4.1 实验结果记录及数据分析
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第11页/共11页
4 方法确认结果报告
江苏安捷鹿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