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直接或间接型FP的时间分辨力通常可满足 血管造影的要求,现可达 7.5-30帧/秒。目 前的主要问题是FP自身性能的完善,比如目前 FP作透视时的DQE尚不如影像增强管(I.I), 照片时则优于后者;更适用于DSA系统的FP的 研制(如尺寸、采集速度);FP的照射剂量目 前会比I.I系统要求高;FP及处理系统的价格 昂贵等。
Baidu Nhomakorabe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六)消除腹部伪影的技术 岛津公司采用了一种RSM-DSA的成像 方式,即对易因活动产生减影影像伪影的 部位,特别是腹部,在曝光中有意使蒙片 模糊,再与血管显影片作减影,实际上是 采用了一种不完全的减影方式,克服减影 影像中 的移动伪影的方法。该方法获得的 影像还可作3D显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七)其他改进 其他的改进还有:1)根据需要 实施2D或3D导向径路图(road map) 显示。(2)对置入的导管作3D定位 显示。(3)下肢血管无缝拼接显示。 (4)以血管自身(而不是导管)作 标准参照的测定定量方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二、平板检测器(flat panel,FP) 型 DSA 各家公司均已研制FP型DSA. FP的空间分辨力会明显 高于影像增强管(I.I)者,且信息的转换更便捷。 使用的FP仍有直接方式与间接方式两种类型者。直接 方式者检测元件已多用无定形硅加薄膜晶体管 (TFT)。因检测器晶体的厚度较薄,转换速度会较 快。但直接方式FP的量子检测效率(DQE)略逊于间 接方式者,应用中需使用较高的电压,从而引起较大 的噪声,但其空间分辨力要优于间接方式者;间接方 式者则采用碘化铯(CSI)或硫氧化钆(GdSO)(+无 定形硅+TFT)。间接方式的FP稳定性较好,但空间分 辨力比直接方式者略差。
• 1929年Dos Santos采用长针经皮腰部穿刺作腹主动 脉造影成功,安全有效,至今仍有人在沿用。同年 Fotsmann从上臂静脉将导尿管插入自己的右心房首 创了心导管造影术,并因此荣膺诺贝尔奖。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30年Bamey Brooka在手术中用肌肉栓塞颈动脉海 绵窦瘘成功。 •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作腹主动脉造 影。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67年,Porstman采用经腹股沟动静脉双途 径插入特制的导管进行栓塞的方法,栓塞未 闭的动脉导管,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同 年, Baum与Nusbaum经导管灌注血管加压素 治疗消化道出血取得成功,接着又开展了血 管栓塞术治疗出血。 • 1968年Newtont用栓塞血管的方法治疗脊柱血 管瘤获得满意效果。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87年以后,Sigwart、Rousseau、 Strecker和Robkin等相继报道了一些新 的内支架。随着内支架材料、形态、投 递技术的研究,其种类不断增多,应用 范围越来越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一、传统类型DSA设备的进展 (一)CCD装置完全替代了摄像管 目前所有厂家生产的大型DSA设备均采 用电荷耦合器件(CCD)替代了传统的摄像 管采集来自影像增强管的光学信号。目前普 遍采用的 CCD至少有100万像素,显示距阵 通常为1024,可具有12bit的分辨力。最高 可达4096的发阶分辨力。设计上也有公司采 用医学专用者代替通用型者。
• 同年,法国的Sicard和Forestier用含碘罂子油作静 脉注射造影也获得成功。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24年美国的Brooks用50%的碘化钠成功地作了第 一例股动脉造影。
• 1927年Moniz:用直接穿刺法作颈动脉造影获得成功。 Nuvoli经前后胸穿刺作胸主动脉造影。Caxtellanos, Robb和Steinberg等先后采用了经前臂注射造影剂作 心脏和大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三)监视器的改进 Philips公司已实现了逐行扫描 方式的监视器图像显示,可以克服传 统的隔行扫描方式中的图像闪烁。此 外,一些公司实施了三(电子)枪扫 描方式,从而在背景亮度较大时仍可 获得高分辨力的图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四)软件功能的改进 除了已经较成熟的旋转采集、三维显示功能外,DSA目前已 可实施血管内窥镜显示,心脏功能分析,冠状动脉分析,血管分 析(含从不同方向显示狭窄血管的真实管腔大小)等功能。 动态数字补偿是通过造影检查中的动态调节使图像始终保持 最佳质量的方式。不同厂家的方式各有不同,如Toshiba公司采 用的是动态数字补偿滤过的方式;Siemens公司采用的是动态密 度优化处理方式,即以兴趣区(ROI)内的影像信息反馈作为调 节各项扫描参数依据的处理方式等。 GE公司提出了一种扩增透视系统(augmented fluoroscopy), 系把3D重建的影像与2D影像融合的透视显示方式,可给观察者以 实时的立体感。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69年Dotter首先提出了血管内支架的设想,并在 犬实验研究中证实了血管内支架能够嵌入血管壁, 保持血管腔通畅达两年半之久。 • 由于20世纪70年代PTA的兴起,使内支架的研究受到 冷落。直到14年后,PTA显示缺陷以后,血管内支架 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 1974年Grunzing发明了双腔带襄导管用以作腔内血 管成术,较之Dotter的同轴导管更先进。3年后他又 用这种导管成功地为一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作了冠状 动脉成形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五)降低剂量措施的改进 各种降低剂量的措施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中:(1)数字脉 冲透视曝光,可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脉冲模式(0.5-5-30脉冲 /秒),据介绍最多可节省达90%的曝光剂量。(2)无辐射 病人定位,即应用冻结的图像作为参照的定位系统。(3)改 进X线滤过,如使用钼滤过,以得到更宜的射线能谱。(4)可 更敏感实施的依照检查部位的自动mA调节系统。(5)自动γ 曲线调节(可在0.3秒内完成)。(6)设计上改变X线管-影像 增强器的位置,从而在检查中可遮蔽部分对操作人员的辐射。 (7)对因活动而不易保证减影影像质量的部分,如腹部,采 用调节图像中的对比,不作减影的直接显示方式,从而节省多 次蒙片曝光的剂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二)普遍实现了三维信息采集 目前所有的大型DSA设备均可采用旋转 曝光方式的三维信息采集以实现三维图像显 示,旋转速度从最初的15°-20°/秒,目 前已可达40°-60°/秒,一次最大旋转角 度可达305°。 快速大角度旋转采集的信息 量大,除可作更为精细的血管结构的三维重 建外,还可扩展到某些非血管结构的三维显 示,如颌骨。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56年,Oedman、Morino、Tillnader使用不同头端 弯度的导管,应用于腹腔内脏动脉的选择性插管造 影术。 • 1964年,Dotter经导管作肢体动脉造影时,意外地 将导管插过了狭窄的动脉,使狭窄的血管得到了扩 张,改善了肢体的血液循环。在这种启示下,他利 用同轴导管开创了经皮血管成形技术。 • 1965年,Sano用导管法成功地栓塞了先天性动-静脉 畸形。
• 1951年,Peizce通过套管作经皮置管术。同年, Biermam用手术暴露颈动脉和肱动脉的方法作选择性 内脏动脉置管造影术,并作为化疗药物推注的途径。 • 1953年Seldinger首创了经皮股动脉穿刺、钢丝引导 插管的动、静脉造影法,由于此法操作简便,容易 掌遏,对病人损伤小,不需结扎修补血管,因而很 快被广泛应用。他本人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谢 谢!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83年,Dotter 和Cragg分别报道了用镍钛合金丝 制成热记忆合金内支架的实验结果,标志着内支架 的系统研究进入了一个新记元。 • 1984年,Mass报道了使用金属不锈钢圈制成的自扩 式双螺旋形内支架。 • 1985年, Wright和 Palmaz分别报道了用不锈钢丝 制成的自扩式Z型内支架和由不锈钢丝编织成的球囊 扩张式网状管形内支架,次年改进为一种超薄壁无 缝钢管式内支架。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史与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进展
宣武医院介入中心 宋庆斌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895年Haschek和Lindenthal首次在截肢手的动脉内 作动脉内注入造影剂造影。 • 1896年Morton开始作尸体动脉造影的研究。 • 1904年Dawbam将凡士林和蜡制成的栓子注入颈外动 脉,进行肿瘤手术切除前栓塞。 • 1910年Franck和Alwens在活狗及活兔的动脉内进行 造影。 • 1923年血管造影始用于人类。德国的Berberich经皮 穿刺将溴化锶水溶液注入人体血管内造影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