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判断题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多少年以下有期徒刑?- A. 1年以下- B. 3年以下- C. 5年以下- D. 10年以下答案:B2. 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的姓名权受到法律保护,以下哪项不属于侵犯姓名权的行为?- A. 未经本人同意,使用他人姓名发表文章- B. 未经本人同意,将他人姓名用于商业广告- C. 个人在社交网络中使用自己真实姓名- D. 未经本人同意,将他人姓名用于个人作品集答案:C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国有经济- C. 集体经济- D. 个体经济答案:D二、多选题1. 以下哪些行为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 A.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其作品- B.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公开表演其作品- C.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翻译其作品- D.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出租其作品的原件答案:ABC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享有以下哪些权利?- 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 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C. 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权利- D. 选择职业的权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适用死刑。
(对/错)答案:对2.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对/错)答案:对3.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对/错)答案:对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三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李四的肖像印制在了自己的商品包装上,并在市场上销售。
李四发现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张三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问题:张三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如果构成侵权,侵犯了李四的哪些权利?答案:张三的行为构成侵权。
他未经李四的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侵犯了李四的肖像权。
肖像权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的专有使用权,未经本人同意,他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其肖像。
法律知识竞赛答题答案

法律知识竞赛答题答案第一部分:概念题1.什么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的工具。
2.什么是法律主体?法律主体是指具有法律权利和义务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3.什么是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而产生的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4.什么是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国家行使立法权的机构,如国家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第二部分:判断题1.法律适用于每个公民。
(√/×)2.法律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个人可以自行解释法律条文,不必遵守法官的解释。
(×/√)4.法律责任只适用于自然人,不适用于法人和其他组织。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案例一:盗窃案小明在商店中偷走了一部手机,被商店员工发现并报警。
警方对小明进行了盘问,小明如实供认了自己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小明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答案:小明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盗窃数额较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小明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案例二:工伤赔偿案小红在工作中意外受伤,造成伤残。
公司拒绝赔偿,并认为小红应该自行承担治疗费用。
小红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要求工伤赔偿?答案:小红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要求公司承担工伤赔偿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应对员工在工作中因工作原因受伤造成的伤残进行赔偿。
第四部分:综合题1.请列举三种常见的法律主体。
2.分析一下《刑法》中对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3.你认为法律的最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参考答案:1.常见的法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在《刑法》中,故意犯罪是指主观上有意图犯罪的行为,而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轻率等情形,致使犯罪行为的发生。
3.法律的最基本功能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调整社会关系。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使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保证人民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法律小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法律小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制度D. 共产主义制度2. 我国《民法典》规定,公民的财产权受法律保护,以下哪项不属于财产权?A. 土地使用权B. 知识产权C. 人身自由权D. 继承权3. 在我国,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A. 停止侵害B. 赔偿损失C. 恢复名誉D. 行政处罚二、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故意杀人罪的最高刑罚是死刑。
()2. 未成年人犯罪,依法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 我国法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简答题1. 简述我国《劳动法》中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有哪些?2. 请列举至少三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张三在一家公司工作,由于公司未按时支付工资,张三决定辞职。
请问张三在辞职时需要注意哪些法律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D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正确三、简答题1.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和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等。
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非法排放污染物、破坏生态环境、未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等。
四、案例分析题张三在辞职时需要注意以下法律问题:- 根据《劳动法》规定,张三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未按时支付工资等违法行为,张三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 张三应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必要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基础知识判断题

法律基础知识判断题二、判断题(下列命题你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根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
()2、全国人大的常设性委员会是独立行使职权的国家机关。
()3、全国性的法律亦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类似于西方国家的议会,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5、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6、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
()7、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8、行政诉讼中的被告是实施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家公务员。
()9、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属于犯罪的实质概念。
()10、行为人动辄行凶,捅人一刀就走,放任伤亡结果发生,被害人未死亡而构成重伤的,行为人应负间接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
()11、宪法和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法律地位一样,没有高低之分。
()12.行政机关的行为就是行政行为。
()13.凡是中国自然人(公民),都是我国民事主体;凡是民事主体都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14.产品质量法中所说的产品,既可以是动产,也可是不动产。
()15.日常生活和经济交往中,讲究的是感情、义气和信用,签订合同只是一种形式问题,感情是最可靠的,是否签订合同没有关系。
()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是1982 年4 月12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实施的。
()17、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与其他法根本不同,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最高法,是母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18、国家公务员主要特征之一是指依法行使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所以,国家公务员不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中的工勤人员。
()19、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是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法律地位。
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判断题库及答案(共60题)

2023年法律基础知识判断题库及答案(共60题)1、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土地使用权一律由国家无偿收回。
( × )2、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前一律不得提前收回。
( × )3、同一物的所有权人可以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因此,在同一物上可以并存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所有权。
(× )4、非法占有人将非法占有物有偿转让给第三人时,第三人不知道也不能知道其占有物为非法占有,第三人则没有返还该物的义务。
( × )5、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公安委员会决定。
【答案】(×)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儿童乘电梯要有成年人陪同看护,饭店、家庭等场所使用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应来源于经登记的正规渠道。
(√ )7、《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设计开行时速120公里以上列车的铁路实行全封闭管理,旅客在动车组列车上吸烟、或从列车上抛扔杂物、强行登乘或拒绝下车的,将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答案】(×)8、修订后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方法》提出,2014年1月1日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开会不得组织会议代表旅游及与会议无关的参观。
(√ )9、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指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药品生产企业可以接受委托生产药品。
(√ )1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指出,海洋大型拖网、围网作业的捕捞许可证,由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
【答案】(×)11、我国现行法将法人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
【答案】(√)12、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当侵权责任,这里的产品包括初级农产品。
法律基础知识考核的题目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考核的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宪法的制定时间是?A. 1954年B. 1975年C. 1978年D. 1982年答案:D2. 下列哪个机构负责解释法律?A. 最高人民法院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立法机关D. 国务院答案:C3.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A. 严重的社会危害性B. 违反法律规定C. 受刑罚处罚性D. 犯罪主体必须是成年人答案:A4. 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A. 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B. 合同标的的合法性C. 合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D. 以上都是答案:D5. 下列哪项不属于民事责任?A. 停止侵害B. 消除危险C. 罚款D. 赔偿损失答案:C二、判断题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正确)2.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3. 合同成立后,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
(正确)4. 犯罪行为必须是故意或过失实施的。
(正确)5. 民事责任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
(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法律的基本特征。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
- 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点。
答案: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点。
2. 简述合同的成立要件。
- 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合同标的的合法性- 合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答案: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合同标的的合法性和合同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3. 简述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
- 停止侵害- 消除危险- 赔偿损失- 返还财产-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答案:民事责任的主要形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返还财产、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等。
法律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的根本制度是什么?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制度D. 共产主义制度答案:A2.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选举权D. 知识产权答案:C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A. 40小时/周B. 44小时/周C. 48小时/周D. 52小时/周答案:B5.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A.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B.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C. 合同当事人自愿订立D.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自动产生。
()答案:√7.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答案:√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可以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9.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答案:√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原告。
()答案:×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答案: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的人身、财产等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2. 请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
答案: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当事人约定解除条件成就时,可以解除合同;一方当事人严重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情形。
法律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

法律知识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 根据我国《宪法》,下列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 财产权D. 死刑答案:D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哪一年正式施行?A. 2020年B. 2021年C. 2022年D. 2023年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主体B. 犯罪客体C. 犯罪行为D. 犯罪动机答案:D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多少小时?A. 8小时B. 9小时C. 10小时D. 11小时答案:A5.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什么原则?A. 自愿、公平、诚实信用B. 自愿、平等、公正C. 公平、公正、公开D. 诚实信用、公开、透明答案:A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公司股东会的职权不包括以下哪项?A. 选举和更换董事B. 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C. 制定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D. 决定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答案:B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预防为主B. 综合治理C. 污染者负担D. 经济优先答案:D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下列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A. 著作权B. 商标权C. 发明专利权D. 土地使用权答案:D9.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法定年龄是多少?A. 男22岁,女20岁B. 男23岁,女21岁C. 男24岁,女22岁D. 男25岁,女23岁答案:A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下列哪项不是法定继承顺序?A.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B.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C. 第三顺序: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D. 第四顺序: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共15分)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哪些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参加选举和被选举答案:ABC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犯罪?A. 故意杀人B. 盗窃C. 贪污D. 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答案:ABCD1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列哪些属于劳动者的权益?A. 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 休息和休假的权利C.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D. 参加工会的权利答案:ABCD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C.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D.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答案:ABCD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下列哪些属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A. 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B. 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C. 商标、服务标记、商号D. 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题,共10分)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法律知识考试判断题

判断题1.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是人民根本意志的反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 √2.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 )√3.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
( ) √4.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
( )√5.推进科学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唯一途径。
(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 √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
( )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 ) √9.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缺位的时候,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
( ) √10.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 ) √11.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 ) √12.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监察委员会主任、本级人民法院院长和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
( )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 ) √14.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1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 ) √1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的两个月以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完成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如果遇到不能进行选举的非常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全体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可以推迟选举。
( )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可以兼任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 ) ×19.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常识判断法律知识题

常识判断法律知识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
A. 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 是否能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
法律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的需要D。
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我国()。
A. 社会主义法的基础B. 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C. 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基本原则D。
宪法的总的指导思想3。
人民法院是( )。
A. 国家权力机关B. 国家行政机关C. 国家审判机关D。
公安机关4。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
民族区域自治B. 单一制C. 联邦制D。
邦联制5. 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领导体制是( )。
A。
集体负责制B。
双重从属制C。
主席负责制D。
合议制6. 凡属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 )进行解释。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最高人民法院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 各级人民法院7。
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 )。
A. 分散性B. 统一性C。
多样性D.程序性8. 《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通常由()的行政主体管辖.A. 违法行为人住所地B. 违法行为人经常居住地C。
违法行为损害发生地D. 违法行为发生地9。
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 特定的民事纠纷B. 特定的行政纠纷C. 特定的经济纠纷D. 特定的刑事纠纷10。
若发现已生效的行政执法行为违法或不当,则()。
A。
原行政机关无权废止B。
原行政机关或上级行政机关有权撤销C. 只有权力机关有权撤销D。
相对一方当事人有权变更11。
公安机关在紧急的情况下,对罪该逮捕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临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A. 拘役B。
拘留C. 拘传D。
逮捕12. 代理人应为( )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A. 被代理人B。
自己C。
代理人所在机构D. 被告13。
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
A。
占有、利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B。
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C. 使用权利D。
法律知识 判断题(全部正确)

1.补偿的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民事责任。
√2.教师资格一经取得即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的适用效力。
√3.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应向劳动者支付补偿金。
×4.我国现行高中教育阶段的奖励或者处分规则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规章加以规定。
×5.一般程序中,处罚告知后,当事人有权在规定时间内提出质疑和申辩,行政部门可以因此加重处罚。
×6.由于高校仅作为教育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针对高校均只能提起民事诉讼,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7.根据《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要发生人身损害的,直接推定教育机构承担法律责任,除非其能证明自己已经尽到教育、管理的职责。
√8.学校若与学生之间存在诸如拖欠学费等的民事合同纠纷,学校有权以此为由扣留学生的高考准考证,直至学生将学费还清。
×9.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在征得学校同意的情况下,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10.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1.教师聘用合同解除以后,单位和个人应当在3个月内办理人事档案转移手续。
√12.我国侵权责任法确立的一般规则原则是无过错原则。
×13.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可以撤销。
×14.仲裁庭处理人事争议案件,以不公开开庭处理为原则。
×15.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行政诉讼的前提是行政主体作出的是具体行政行为。
√16.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
√17.公示教师招聘结果时,对拟聘人员应在适当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30日。
×18.只要行为人确实损害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且与经营者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构成不正当竞争。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法律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哪项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A. 言论自由B. 宗教信仰自由C.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 财产权答案:D2. 我国刑法规定,以下哪种行为不构成犯罪?A.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B. 盗窃他人财物C. 捡到遗失物不归还D. 未满14周岁的人犯罪答案:D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哪项不属于民事权利?A. 财产权B. 人身权C. 知识产权D. 行政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A. 公开侮辱他人B. 诽谤他人C. 散布不实信息损害他人名誉D.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答案:A、B、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哪些情形属于合同无效?A.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B.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C.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D. 当事人未满18周岁订立的合同答案:A、B、C三、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错误2. 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但不限于: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依法纳税,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
2. 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解除的条件。
答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解除的条件包括: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合同一方严重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法律规定的其他解除合同的情形。
解除合同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张某与李某签订了一份房屋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为一年,租金每月3000元。
合同履行期间,张某因个人原因需要提前解除合同,但李某不同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民主选举产生。
(√)2.行政机关可以法外设定权力。
(×)应为“不可以”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5.单一制国家全国仅有一部宪法。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7.宪法的修改应由到会人大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应为“全体人大代表”8.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9.在我国,任何公民都享有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
(×)应为“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罢工的自由。
(×) 应该没有“罢工”11.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应为“不计入”12.劳动者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13.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14.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人员,按照一定的选聘程序可以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15.最低工资包括加班工资在内。
(×)应为“不包括”16.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
(×)应为“不能”17.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可以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
(×)应为“不得”18.劳动合同应在用人单位用工之前或用工的同时签订。
(√)19.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应为“不得随意”20.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
(√)21.劳动争议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22.发生劳动争议的职工一方在十人以上,并有共同申请理由的,应当推荐代表参加调解活动。
(√)23.连续工作年限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不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应为“包括”24.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5.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26.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两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应为“一年”27.企业对无法以标准工作时间衡量其工作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28.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29.曝光和公开谴责,是工会开展劳动法律监督的一种手段。
(√)30.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属于社会监督,不具有直接的法律效力。
(√)31.用人单位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应为“用人单位须先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终局裁决,法院裁定撤销终局裁决的,用人单位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2.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主体,其法律地位具有强弱性。
(×)应为“平等性”3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双数。
(×)应为“单数”34.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或口头仲裁申请。
(×)应为“提交书面仲裁申请”35.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6.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对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7.根据《社会保障法》第58条的规定,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
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38.根据《社会保险法》第6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
(√)39.退休时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
(×)应为“满十五年”40.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是本人工资。
实际操作中,本人工资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4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不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应为“可以”42.自治州、市总工会的建立要报全国总工会批准。
(×)应为“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批准”。
43.工会主席、副主席须经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报上一级工会组织批准。
(√)44.工会会员所得各种奖金、津贴、稿费收入以及按劳动保险条例或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所领取的各种补助费、救济费、退休金、退职金等,均要交纳会费。
(×)应为“均不交纳会费”。
45.企业无正当理由拖延或者拒不拨缴工会经费,基层工会或者上级工会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46.《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行政法规,是为了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健康。
(×)应为“国务院”47.用人单位违反本规定,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女职工可以依法投诉、举报、申诉,依法向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8.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9.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50.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并有相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
(√)51.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年龄为由歧视妇女。
(×)应为“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52.妇女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非法手段剥夺或者限制妇女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
(√)53.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54.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55.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到原判决法院进行复婚登记。
(×)应为“婚姻登记机关”56.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应为“劳动合同履行地”57.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也可以到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58.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合同终止,企业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59.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
(√)60.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人事部门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应为“工会”61.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6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63.集体合同中的裁员主要包括:裁员的方案、程序和补偿标准。
(×)应为“集体合同中的裁员主要包括:裁员的方案;裁员的程序;裁员的实施办法和补偿标准。
”64.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5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应为“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65.用人单位的薪酬和福利标准要具有外部竞争力就可以,不一定要具有内部公平性。
( ×) 应为“同时要具有内部公平性”66.晚婚年龄是男28周岁,女25周岁,结婚时可以享受晚婚假。
( ×)应为“男25周岁,女23周岁”67.一方婚前贷款购买的不动产,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 ×)68.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唯一的行为准则,成员的一切行为受其约束。
( ×) 应为“不是唯一的行为准则,劳动者在劳动过程的行为受其约束。
”69.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 ×) 应为“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70.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再婚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
(√)71.国际劳工标准中,国际劳工公约一经批准,成员国必须遵守和执行。
(√)7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不低于200%的劳动报酬。
(√)73.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74.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有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的内容,但可以有规定限制女职工生育的内容。
(×)应为“不可以规定”75.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应为“职工不需缴纳。
”76.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分段计算。
(×)应为“累计计算”77. 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
(√)78.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应为“国务院”79.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在二十人以上,并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
(×)应为“十人”8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应当是单数。
(√)81.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 √)82.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应为“本单位负责人”? ? ? ? ? ? ?83.女方按照计划生育要求终止妊娠的,在手术后三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应为“六个月”84.试用期约定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应为“不是”85.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企业委派人事负责人担任。
(×)应为“工会主席”86.工会会同企业开展的职工教育培训、职工疗休养、困难职工补助所需费用在工会经费中开支。
(×)应为“行政支付”87.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
(×)应为“24个月”88.在办理工伤认定过程中,职工与用人单位的主张不一致时,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 389.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90.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