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氧化法生产顺酐工艺流程

合集下载

苯酐生产工艺

苯酐生产工艺

苯酐生产工艺苯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药品、染料、塑料、橡胶、香料等行业。

以下是苯酐生产的工艺流程。

首先,苯酐的生产通常采用氧化法。

苯酐生产工艺的主要原料是苯和空气。

首先将苯和空气进入反应器,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的主要反应方程式为:2C6H6 + O2→ 2C6H5COOH。

反应生成的苯甲酸进一步反应,产生苯酐。

在氧化反应中,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有钒酸铵、钒酰酸、钼酸等。

其中,钒酸铵催化剂催化剂广泛应用于苯酐工业生产中,它具有高活性和良好的选择性,可满足工业生产的要求。

反应过程中,苯酐的生成速率取决于反应的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用量。

一般情况下,反应温度在140-160℃的范围内,反应压力为0.3-0.6 MPa。

此外,还需要加入适量的溶剂,用于调控反应的浓度和温度。

反应完成后,通过蒸馏技术将产物中的苯酐进行提取和分离。

首先进行粗提,将反应混合物经过蒸馏塔,收集蒸馏液,再进行精提,提纯苯酐。

苯酐的纯度要求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可达到99%以上。

苯酐生产工艺中还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氧化反应过程中,由于反应液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气体,应注意加热和通风,防止反应器过热和压力过高。

此外,工艺中还需要采取防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苯酐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点:一、原料广泛且可获取性强,苯和空气是常见的化工原料,价格相对较低;二、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和控制;三、产物纯度高,适用于各种行业的需求;四、可大规模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总之,苯酐生产工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工艺。

通过氧化反应,将苯氧化生成苯甲酸,再经过苯酐反应得到苯酐。

这一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产物纯度高,广泛应用于药品、染料、塑料等行业。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确保工艺能够安全稳定地进行。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

苯氧化法顺酐生产中的危险危害性与防范措施[摘要]介绍了苯氧化法顺酐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了各工序的设备和操作可能产生的危险与危害,结合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关键词]苯;顺酐;危险危害性分析顺丁烯二酸酐简称顺酐,又称马来酸酐或失水苹果酸酐,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主要应用于塑料、造纸、合成树脂、涂料、农药、医药、有机分析化学等工业,它的发展和生产已成为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类酸酐产品。

目前国内的顺酐生产工艺主要有正丁烷法和苯氧化法,其中以焦化苯为原料的苯氧化法占主导地位。

顺酐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苯)、辅料(二甲苯、酒精、熔盐、钒钼系列催化剂等)、中间产物和产品都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类的物质,具有易燃易爆、高温、高压及强腐蚀等特性。

在我国40多年的顺酐生产和发展史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不胜枚举。

本文对顺酐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1 工艺流程以苯和空气为原料,采用V2O5-Mo2O3系列催化剂,经固定床反应器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顺酐物料混合气,经气体冷却器降温,进入部分冷凝器捕集部分液态粗酐,未冷凝的顺酐气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成顺丁烯二酸水溶液;在精制工序以二甲苯为脱水剂,将顺酸水溶液中的游离水和分子水脱出,形成的二甲苯-粗酐混合物与氧化的液态粗酐一起进行减压蒸馏,二甲苯循环使用,所得液态精酐在包装工序经冷却、刮片、包装制成成品(图1)。

图1 苯氧化法顺酐简要工艺流程上一页 1 234下一页2 主要危险危害物质及特性表1特征苯邻二甲苯顺酐熔盐分子式 C6H6 C8H10 C4H2O3 KNO3 NaNO2分子量 78.11 106.17 98.06 101.10 69.01熔点/℃ 5.5 -25.5 52.8 334 271沸点/℃ 80.1 144.4 202(升华) 320(分解)闪点/℃ -11.1 30 110 无意义无意义自燃点/℃ 560 463 447 无意义无意义爆炸极限/Vol%1.2~8.0 1.0~7.0 1.4~7.1 无意义无意义相对密度(水=1) 0.88 0.88 1.48 2.11 2.17相对密度(空气=1)2.77 3.66 3.38危险中闪点易高闪点易酸性腐氧化氧化类别燃液体燃液体蚀品剂剂禁忌物3 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性分析3.1 储存和输送危险危害性分析苯、二甲苯的原料储罐、中间计量罐、成品储罐、粗酐储罐、稀酸罐(可能有二甲苯)上部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遇明火、静电、高热、雷击等激发源时有发生燃爆的危险。

顺酐的合成工艺设计及优化--毕业设计范文

顺酐的合成工艺设计及优化--毕业设计范文

目录顺酐的合成工艺设计及优化................................................................................... - 1 - 引言......................................................................................................................... - 1 - 1.顺酐的基本简介、来源及其他相应特性............................................................ - 2 -1.1顺酐的基本简介.......................................................................................... - 2 -1.2顺酐的理化性质.......................................................................................... - 3 -1.3顺酐的毒性.................................................................................................. - 3 -1.4使用注意事项.............................................................................................. - 3 -1.4.1危险性概述...................................................................................... - 3 -1.4.2急救措施............................................................................................ - 3 -1.4.3消防措施............................................................................................ - 4 -1.4.4泄漏应急处理.................................................................................... - 4 -1.4.5操作处置与储存................................................................................ - 4 -1.5 顺酐的生产历史....................................................................................... - 4 -2.顺酐的生产工艺的选择........................................................................................ - 5 -2.1顺酐的生产方法.......................................................................................... - 5 -2.1.1 苯氧化法......................................................................................... - 5 -2.1.2 C4烯烃法....................................................................................... - 5 -2.1.3 苯酐副产法..................................................................................... - 6 -2.1.4 正丁烷氧化法................................................................................. - 6 -2.2 生产方法的选择....................................................................................... - 6 -2.3生产原理...................................................................................................... - 6 -2.3.1 苯法................................................................................................. - 6 -2.3.2 丁烷法............................................................................................. - 7 -3.以苯氧化法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及操作条件............................................ - 7 -3.1 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生产工艺流程图....................................................... - 7 -3.2 工艺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8 -3.2.1 动力学分析..................................................................................... - 8 -4. 典型设备的选择.................................................................................................. - 9 -4.1 反应器的结构和材质............................................................................. - 10 -4.1.1 反应器结构类型........................................................................... - 10 -4.1.2 反应材质....................................................................................... - 10 -4.2 顺酐分离器............................................................................................. - 11 -5.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性分析及措施.................................................................. - 11 -5.1 储存和输送危险危害性分析................................................................. - 11 -5.2 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性分析................................................................. - 12 -5.2.1 氧化工序....................................................................................... - 12 -5.2.2 精制工序....................................................................................... - 13 -5.2.3 包装工序....................................................................................... - 13 -5.2.4 其他危险危害性分析................................................................... - 13 -5.3 防范措施................................................................................................. - 13 -5.4 环保技术方案......................................................................................... - 14 -5.5 节能技术方案......................................................................................... - 14 -5.6 分离方案................................................................................................. - 15 -6. 顺酐的应用........................................................................................................ - 15 -6.1 应用领域................................................................................................. - 15 -6.1.1不饱和聚酯树脂(UPR) ................................................................... - 15 -6.1.3 酒石酸........................................................................................... - 15 -6.1.4 BDO、THF等加氯产品.............................................................. - 16 -6.1.5 琥珀酸及其酐............................................................................... - 16 -6.1.6 农用化学品................................................................................... - 16 -6.1.7 润滑油添加剂............................................................................... - 16 -6.1.8 其它方面....................................................................................... - 16 -7.顺酐生产的目前市场概况.................................................................................. - 17 -7.1 顺酐生产现状......................................................................................... - 17 -7.1.1 全球顺酐生产情况....................................................................... - 17 -7.1.2 全球顺酐需求情况....................................................................... - 18 -7.1.3 中国顺酐生产情况....................................................................... - 18 -7.2 顺酐消费现状及预测............................................................................. - 20 -7.2.1 价格趋势....................................................................................... - 21 -7.3 国内外市场分析..................................................................................... - 21 -7.3.1 国内市场......................................................................................... - 21 -7.3.2 国外市场....................................................................................... - 22 -7.4 顺酐生产技术发展动态......................................................................... - 22 -7.4.1 国外顺酐生产技术发展动态....................................................... - 22 -7.4.2 国内顺酐生产技术发展动态....................................................... - 23 -7.5国外具有代表性技术................................................................................ - 24 -7.6国内技术状况............................................................................................ - 25 -7.6.1 兰州石化公司顺酐装置............................................................... - 25 -7.6.2新疆吐哈油田顺酐装置.................................................................. - 25 - 致谢......................................................................................................................... - 27 - 参考文献................................................................................................................. - 28 -顺酐的合成工艺设计及优化摘要:介绍顺酐的合成工艺国内外的现状,分析工艺设计的优缺点,同时介绍各种顺酐合成生产方法,着重介绍苯氧化法合成生产的概况及特点,对制备顺酐的见解和未来的展望。

苯氧化制顺酐反应方程

苯氧化制顺酐反应方程

苯氧化制顺酐反应方程
苯氧化制顺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对苯分子的氧化,生成对环境友好且具有广泛应用的顺酐化合物。

该反应的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C6H6 + O2 → C6H5COOC6H5
在这个反应中,苯通过与氧气反应,并在催化剂的存在下,生成顺酐化合物。

顺酐是一种具有芳香性质的有机酮,它可以用于制造香料、染料和药物等多个领域。

这个反应的机理比较复杂,但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氧气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激活,形成氧自由基。

2. 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氧自由基攫取,生成苯的自由基。

3. 自由基在反应体系中进行扩散,与氧自由基再次反应,形成苯氧自由基。

4. 苯氧自由基与氧气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个间氧化合物。

5. 间氧化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发生分解,生成顺酐化合物。

通过这一系列的反应步骤,苯分子得以氧化为顺酐化合物。

这个反应对环境友好,因为它不会产生有毒废物或污染物。

总结一下,苯氧化制顺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通过对苯分子的氧化,生成顺酐化合物。

这个反应的方程式为C6H6 + O2 → C6H5COOC6H5。

通过合理的催化剂选择和反应条件控制,我们能够高效地制备顺酐化合物,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焦化苯氧化生产顺酐的方法[发明专利]

焦化苯氧化生产顺酐的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733746A[43]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21]申请号200510098657.7[22]申请日2005.09.09[21]申请号200510098657.7[71]申请人太原市侨友化工有限公司地址030025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北关[72]发明人石俊来 [51]Int.CI.C07D 307/60 (2006.01)权利要求书 5 页 说明书 16 页 附图 4 页[54]发明名称焦化苯氧化生产顺酐的方法[57]摘要一种焦化苯氧化生产顺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粗苯精制工艺与苯氧化制顺酐工艺相互组合,以焦化粗苯为原料,经粗苯精制得到焦化苯供苯氧化制顺酐,苯氧化制顺酐副产的高压蒸汽作为热源直接用于粗苯精制蒸馏,实现了资源(苯)和能源(蒸汽)的最佳组合。

所述的苯氧化制顺酐为通用的催化氧化法,所述的粗苯精制为酸洗法或萃取精馏法,特别是萃取精馏工艺与苯氧化制顺酐工艺的组合,不仅实现了资源与能源的最佳组合,而且有极好的环保效益,该组合工艺无酸渣、碱渣和废酸的排放,还可副产高附加值的噻吩。

200510098657.7权 利 要 求 书第1/5页1、一种焦化苯氧化生产顺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粗苯精制工艺与苯氧化制顺酐工艺相互组合,以焦化粗苯为原料,经粗苯精制得到焦化苯供苯氧化生产顺酐,苯氧化制顺酐副产的蒸汽作为热源直接用作粗苯精制蒸馏;所述的苯氧化制顺酐工艺是SD法、VEA法或联合法,所述的粗苯精制工艺是酸洗法、催化加氢法或萃取精馏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顺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氧化制顺酐工艺如下:焦化苯a在蒸发器(1)中蒸发为苯蒸汽,与经空气压缩机(2)增压后的空气b均匀混合后进入氧化器(3)(常为多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器内催化剂常为钒、钼、磷氧化物),在350-400℃,0.05-0.15Mpa及一定空速条件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顺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等;苯氧化为强放热反应,为了维持反应温度,用轴流泵(4)将熔盐u(硝酸钾、硝酸钠与亚硝酸钠的混合物)在氧化器(壳程)(3)、熔盐冷却器(5)之间循环,以取出大量的反应热,熔盐冷却器(5)、气体冷却器(7)和汽包(6)构成余热回收系统,在顺酐生产过程中由汽包(6)副产2.5Mpa的高压蒸汽d,含有顺酐蒸汽的高温反应生成气离开氧化器(3)后进入气体冷却器(7),在此用无离子水c冷却回收热量(产生的蒸汽-水混合物入汽包(6))后进入后冷器(8)、液酐分离器(10),分出的粗液酐(约占生成气中顺酐总量的二分之一)进到精制塔釜(14),并在精制塔(12)中进行精制;分出液酐后的生成气在吸收塔(9)内用工艺水c吸收其中残存的顺酐后,尾气e放空排入大气;吸收塔(9)中被循环工艺水c吸收的顺酐以顺酸的形态进入精制塔(12),也在此塔中用于塔釜(14)加入的共沸剂二甲苯m进行脱水、精制;顺酐f、工艺水c和二甲苯m在精制过程的不同阶段从塔顶冷凝器(11)冷却或冷凝,液体顺酐在成型机(13)固化成形,加工成成品顺酐f,工艺水c和二甲苯m则分别返回吸收塔(9)和精制塔釜(14)。

苯氧化生产顺酐尾气治理方式综述

苯氧化生产顺酐尾气治理方式综述

气有一部分发热量 , 同时又含有一些 有毒 、 难处理 的挥发性 有 机化 合物 ( O s , 时挥发 性有 机化 合 V C )同
物 的含 量相对 较低 。国 内一 些厂 家对 于氧化 尾气 采
质量要求较高 , 原料来源受到限制 , 因此 , 国内大部 分顺 酐生 产厂 家采 用苯 氧化 法技术 路线 。
起始燃烧温度 ,燃烧不受碳氢化合物浓度 的限制 、 基本 上不 会 造 成二 次 污染 , 同时 较低 的燃烧 温度 也 有 效避 免 了燃烧 中 N x 二次 污染 物 的形 成 。 化 O 等 催
燃 烧 治理 苯法顺 酐 尾气 的工 艺流程 见 图 3 。
料都选用陶瓷填料 , 可处理腐蚀性或含有颗粒物的 V C废气 。 O 该工艺换热效率高 , 运行费用低 ; O V C去 除率高 ; 一次性投资较省 ; 自动化程度高; 维护费用
221 .. 吸收 法
吸收法是用 吸收液与待处理废气进 行充分接 触而将其中的可溶于该吸收液的 V C 从废气中分 Os 离 出来 的过程 。吸收工 艺 的主体单 元 通常采 用 喷淋 塔、 填料塔等能提供 良好气液接触 的设备。吸收法
工艺 流程见 图 1 。
分离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21 .. 附法 4吸 吸附法是利用具有微孑 结构 的固体介质 ( L 吸附 剂 ) 目标物质 ( 将 吸附质 ) 吸附在其表面上 以达到从 主体 中将其 分离 的过 程 。 目前 用 以处理 V C最 常用 O 的吸附剂有沸石分子筛 、 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活 性碳纤维较活性炭 比表面积大 , 吸附效率高于普通 活性 炭 。氧 化尾 气 的 苯含 量较 低 , 用 活性 碳 纤 维 选 为吸附剂较为适合。青岛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的 以活 性 碳 纤 维 为 吸 附 剂 , 附苯 , 用 蒸 汽 进 行 吸 再

ASpen模拟大作业-苯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工艺ASpen模拟

ASpen模拟大作业-苯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工艺ASpen模拟

苯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工艺模拟The Simulation of Benzene Oxidation to Maleic anhydride processUsing Aspen一 设计条件苯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的工艺流程及部分工艺参数。

苯在HX1中蒸发,与压缩空气混合后进入加热炉HX2加热,然后送入反应器R1,发生以下反应:主反应:[]1k662423226166C H 4.5O C H O 2CO 2H O25143r 7.710exp C H RT+−−→++-=⨯ 苯 顺酐()副反应:[]2k662227266C H 7.5O 6CO 3H O29850r 6.3110exp C H RT+−−→+-=⨯ 苯()[]3k42322243423C H O 3O 4CO H O21429r 2.3310exp C H O RT+−−→+-=⨯ 顺酐()[]4k66264225466C H 1.5O C H O H O27149r 7.210exp C H RT+−−→+-=⨯ 苯 醌()反应器R1出口物流含有少量未反应的苯、顺丁烯二酸酐、醌和其他产物,经过冷却器HX3冷却后进入吸收塔T1。

在吸收塔T1中,蒸气进料与循环的有机溶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接触,该溶剂吸收顺丁烯二酸酐、醌和未反应的苯。

吸收塔T1塔底产物被送到溶剂回收塔T2,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塔底产物循环回收,并与补充溶剂混合后循环回吸收塔T1。

溶剂回收塔T2塔顶产物送至精制塔T3,精制塔T3塔顶得到含苯废水,塔底得到顺丁烯二酸酐。

精馏塔参数如附表所示,要求吸收塔T1塔底顺丁烯二酸酐回收率不小于0.99,溶剂回收塔T2塔底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摩尔纯度不小于0.999,精制塔T3塔底顺丁烯二酸酐摩尔纯度不小于0.97。

反应动力学参数中活化能单位为kcal/kmol ,浓度为摩尔浓度kmol/m 3,反应相态为气相。

反应器为列管式反应器,反应类型选择Reactor with co-current thermal fluid ,反应热用循环的熔融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混合物)取出,传热系数为300W/(m 2·K),管长3.2m ,管径25mm ,管数22100根,反应温度450~650℃,反应压力235kPa ,压降15kPa 。

顺酐生产工艺

顺酐生产工艺

第二组
任务点02 工艺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温度因素
苯是最稳定的碳氢化合物之一,苯易燃,空气中能完全氧化。因此苯 氧化生产顺酐除了需要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外,还需要比较高的反应温度。 工业生产上一般控制在623~723K。
适宜的空速与催化剂的活性、反应温度、压力及配比有关 实践证明:适应空速 2000-4000h-1
●换热方法的选择:壁式换间热(不允许冷热流体直 接接触 ●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差 较大,壳程介质腐蚀性强、易结垢的情况) ●加热剂:饱和水蒸气加热: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 蒸汽压力,准确的调节温度,蒸汽冷凝时的膜系数 很大,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可以小一点,蒸汽的汽化 潜热很大,加热均匀,在传热量一定时,所需蒸汽 用量小 ●换热介质流体通道的选择 因为是选择饱和水蒸气用于加热流体物质,所以 通道选择走管程从上至下的方法 苯通道选择走壳程
第二组
任务点02 工艺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反应原理: 主反应方程式: C6H6+4.5O2→C4H2O3+2H2O+2CO2+1804KJ/mol
副反应方程:
C6H6+7.5O2→6CO2+3H2O+3264.45KJ/mol C6H6+6O2→3CO2+3CO+3H2O+2416.31KJ/mol C6H6+1.5O2→C6H4O2(苯醌)+H2O+530.86KJ/mol
第二组(物料的贮存) (安全措施)
(三废处理)
第二组
生产工艺的方法
第二组
苯氧化法 苯氧化为顺酐是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常用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均 为钒的氧化物(见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为抑制苯被完全氧化,常加入 钼、磷、钛、钨、银及碱金属等元素的氧化物为添加剂,并采用低比表 面的惰性物质为催化剂载体,如 α-氧化铝、刚玉等。反应在常压下进 行,温度350~400℃。

苯法和正丁烷法顺酐生产路线技术分析

苯法和正丁烷法顺酐生产路线技术分析

顺酐生产现状,对苯法和正丁烷法顺酐生产路线进行了技术分析,重点介绍正T烷法生产顺酐的生产工艺,包括ALMA工艺、BP 工艺、SD工艺及CONSER—pANTOCHIM工艺。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膜酐消费及市场,指出正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关键是催化剂的研制.提出生产顺酐的建议。

关■■顺酐生产需求发展顺酐又名马来酸酐,化学名为顺丁烯二酸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目前,顺酐已成为继苯酐及醋酐之后的第三大酸酐,应用领域日益扩大。

国外80年代以前大部分为苯法固定床生产工艺,但由于成本高、污染较大等,世界各主要厂商已逐渐采用以正丁烷为原料的生产工艺。

美国从70年代开始,顺酐生产由苯法向正丁烷法转化。

苯法基本上被淘汰。

到目前为止,美国已实现100%的转化。

在欧洲,已有70%以上的苯法装置转化为正丁烷法。

国外新建的顺酐生产厂基本上以正丁烷法为主。

自从1988年BP公司建成第一套正丁烷流化床顺酐生产装置以来,由于流化床工艺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正丁烷流化床生产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顺酐生产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我国顺酐的生产目前仍以苯法固定床工艺为主,正丁烷法生产装置全国仅有两套,实际产量不到全国总产量的10%,显然不适应今后顺酐工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轻烃资源的不断开发。

正丁烷法生产顺酐必将在我国得到更快的发展。

1顺酐生产情况1.1国内外顺酐生产能力夏产量截至1998年底,世界顺酐生产能力约为1.246 Mt/a。

主要国家和地区有美国、西欧、亚洲等,生产方法以正丁烷法为主,全球最大的顺酐生产厂家是美国的Huntsman公司.生产能力达到109 kt/a,采用的是正丁烷固定床生产工艺。

历年来世界顺酐生产能力见表1。

从表1看出,亚溯是顺酐生产能力增长最快的地区,1990年其生产能力占世界生产能力的27.1%,1998年则占40%,成为世界最大的顺酐生产基地。

全球顺酐产量见表2。

衰2世界鹿酐产量h从表2可以看出,近10年来,全球顺酐产量收穑日期:200l-05—18。

浅谈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浅谈顺酐生产工艺路线

浅谈顺酐生产工艺路线摘要:顺酐全名顺丁烯二酸酐,是全球酸酐排名第三大酸酐。

随着顺酐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行业,主要包括医药行业、油脂树脂行业以及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等。

基于此,文章就顺酐生产工艺路线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顺酐;生产工艺;路线1.顺酐的生产工艺1.1苯氧化法苯法生产顺酐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使原料苯经过催化剂V–MO–P碳化硅的催化,与空气接触完成氧化反应,生成顺酐气体。

然后顺酐气体经水的吸收,以及恒沸脱水,减压连续精馏后,得到顺酐。

苯法顺酐的生产工艺中,通过对催化剂的装填、反应器压力、反应器进口气温度、空速和熔盐温度的优化来完善整个工艺。

目前,在我国顺酐的生产厂家大部分均采用的是苯法工艺,其装置小部分从国外引进,大部分采用仍国内技术。

例如常州亚邦化工集团采用的就是苯工艺法。

基本原理是采用苯原料依托固定床氧化,使用二甲苯恒沸脱水、加入冷凝器加水吸收的回收工艺、反应热的回收利用等先进工艺。

在苯法生产工艺中,首先原料来源可以得到保障与支持;其次苯法采用的连续精馏可使顺酐质量更加稳定且提高收率降低能耗;另外,近年来采用背压式汽轮机新装置利用余热产生蒸汽使得热平衡得到更大的完善,不仅充分利用热能,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由于原材料等原因,我国基本上采取苯氧化法,但是弊端是对苯的利用率低,污染了环境,其主要污染物为废气、废水、废渣。

1.2顺酐生产工艺正丁烷氧化法C4馏分中成本最低且最易得到原料是正丁烷,与氧气混合氧化产生顺酐是三种方式中成本最低。

正丁烷氧化法由于污染小、成本低的特征,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混合C4馏分为原料固定床氧化工艺发展并成熟,逐渐占据生产工艺中主导地位,正丁烷生产顺酐方式主要有两大优势:第一,正丁烷原料以苯原料价格更为便宜,由于苯原料被各生产行业广泛使用,使得苯价格不断上浮,更是加剧苯与正丁烷单价差异;第二,正丁烷原材料生产中所释放的有毒副产物比苯原材料更少,极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的污染,并且正丁烷氧化生产工艺所需要装置与苯氧化生产工艺装置相同,差别仅在于将催化剂环节更换为正丁烷氧化设备。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顺酐的生产工艺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 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苯氧化法…图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C4 烯烃法…2.1.3苯酐副产法…2.1.4正丁烷氧化法…图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正丁烷在V2O5-P2O3 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固定床工艺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 年Monsanto 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 公司)、BP 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E,压力为125〜130MPa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 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

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图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水吸收法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流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

整个后处理为间歇操作。

水吸收工艺国产化技术已比较成熟,操作简便,占地较少,投资节省,对于规模2万吨的装置具有投资的优势。

苯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苯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冷却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是由冷却构筑物,泵房, 循环水系统是由冷却构筑物,泵房,冷却水处理设施 构成的,它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构成的,它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简而言之它就 是使水反复循环,冷热交换,维持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 是使水反复循环,冷热交换,维持整个系统能正常运行。
为 了使循环冷却水系统正常运行,换热设备长期使用,防 止冷却水在循环使用后所产生的腐蚀、结垢及微生物污垢的危 害,提高热交换设备的冷却效率,就必须对循环冷却水进行水 质稳定化学处理.
熔盐加热系统运行
通过槽内的蒸汽加热伴管或电加热伴管等方式将熔盐加热到 熔点以上,使其粘度达到可以用熔盐循环泵进行循环的值。与此 同时,需对熔盐炉内空管进行预热,以防止熔盐在流经冷盘管时 发生冷凝固化。盘管预热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启熔盐循环泵,将 熔盐送入熔盐炉中加热,加热到特定温度的熔盐被输送到用热设 备供热。 统运行停止时,全部熔盐将流回熔盐槽中。 熔盐加热系统将熔融状态的熔盐通过循环泵输送给加热炉之 前在系统中需对加热管进行预热,以防止熔盐在加热管中固化。 加热管的加热是利用燃烧所生成的热风,此时加热管是空烧,必 须对其管壁温度进行控制。
熔盐产生高压水蒸气的综合利用 水蒸气的综合利用: 中高压:1、作为推动压缩机的动力之源; 中高压 2、余的迪亚可以作为热源,供其它设备只 须。 低 压:可用于发电厂,尤其是中压到 高压适用于常压式发电机。
熔盐槽及其管路配件
熔盐槽必须位于熔盐系统的最低位置 最低位置,其容积是熔盐 最低位置 受热膨胀后的体积与停止运行时高温熔盐排放量的总和。 熔盐槽上设置加热与保温装置 加热与保温装置。在熔盐槽内充装惰性 加热与保温装置 气体,以防止熔盐与空气接触,且处于正压状态,当检修 孔打开时,高温熔盐如和有机物质接触,则能引起着火、 爆炸。熔盐与水接触也容易出现蒸汽爆炸,因此,打开检 修孔时必须十分注意。 熔盐系统的管道必须保持合理的弯曲度和适宜的斜度, 以保证系统停止运行时能将系统内熔盐全部放回到熔盐槽, 不允许有熔盐在管道内滞留。

苯氧化制顺酐生产公用工程方案

苯氧化制顺酐生产公用工程方案

苯氧化制顺酐生产公用工程方案1. 引言苯氧化制顺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用于生产顺酐。

为了确保该过程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需要设计和建设相应的公用工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苯氧化制顺酐生产公用工程方案,以满足生产需要。

2. 工程设计2.1 原料进料系统原料进料系统是将苯氧化所需的原料供应到反应器中的关键系统。

该系统包括储罐、输送管道和泵等设备。

为了确保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设计以下措施:•设置备用储罐,以备发生故障时的紧急情况。

•使用高质量的输送管道,以防止泄漏和污染。

•选择适合工艺需求的泵,确保原料能够稳定地供应到反应器中。

2.2 反应器系统反应器系统是苯氧化制顺酐过程中的核心系统。

该系统包括反应器、加热和冷却设备以及搅拌装置。

为了确保反应器能够高效运行,需要设计以下措施:•选择适当的反应器类型,如连续流动反应器或批处理反应器,根据生产需求来确定。

•配置有效的加热和冷却设备,以控制反应温度,确保反应过程的稳定性。

•设计高效的搅拌系统,以促进反应物的混合和传质,提高反应效率。

2.3 分离与纯化系统分离与纯化系统用于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和提取顺酐。

该系统包括过滤、蒸馏、结晶等设备。

为了确保产品纯度和收率的高效性,需要设计以下措施:•设计合适的分离设备,如滤器、蒸馏塔等,以实现产物的分离。

•优化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流速等,以提高产品纯度和收率。

•设计适当的结晶设备,以实现产品的纯化和晶化。

3. 安全性考虑苯氧化制顺酐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化学过程,需要严格的安全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需要考虑以下因素:•设计合适的通风系统,以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和扩散。

•安装气体泄漏和火灾监测装置,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建立紧急救援计划和培训员工,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4. 环境影响评估苯氧化制顺酐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安装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以达到排放标准。

顺酐

顺酐

• 涂料:顺酐在涂料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醇酸树 脂涂料是18大类涂料中消费量最大的一类,产量和消费量约占涂料总量的三 分之一。醇酸树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光泽度和抗腐蚀等性能,广泛用于建 筑涂装、机械和汽车涂装、家俱以及防腐涂装;氨基树脂涂料也有良好的硬 度、光泽和保光保色性能,广泛用于轻工家电产品的装饰涂装。2003年全国 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的产量估计为75万吨,消耗顺酐约1.14万吨。 预计’十一五’期间,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仍将是涂料行业的主力 品种,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节能低污染型涂料将以较快的 速度发展,但所占比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预计到2009年,涂料市场需求量 将达到约300万吨,其中醇酸树脂涂料和氨基树脂涂料约占87.5万吨,相应顺 酐消耗量约为1.5万吨。 顺酐的用途及国内市场分析155来源:慧聪化工资讯 时间:2006-10-8 收藏 此页 发表评论 酒石酸:酒石酸主要用作食品酸味剂,其盐类用作镜子镀银和金属处理。在 纺织工业中,酒石酸也可用在制革和电讯器材行业。 2003年中国L-型和dl-型酒石酸产能估计约1.1万吨,产量约8500吨,消耗顺 酐约7900吨
(3)苯酐副产法 )
由邻二甲苯生产苯酐时, 由邻二甲苯生产苯酐时,可以副产得到 一定数量的顺酐产品, 一定数量的顺酐产品,其产量约为苯酐 产量的5% 在苯酐生产中, 5%。 产量的5%。在苯酐生产中,反应尾气经 洗涤塔除去有机物后排放到大气中, 洗涤塔除去有机物后排放到大气中,洗 涤液为顺酐和少量的苯甲酸、 涤液为顺酐和少量的苯甲酸、苯二甲酸 等杂质, 等杂质,经浓缩精制和加热脱水后得到 顺酐产品。 顺酐产品。
kta生产厂家情况生产能力备注天津中和化工厂山东东营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染料有限公司上海华亨化工厂江苏丹阳化工厂江苏常州曙光化工厂山东淄博齐峰有机化工厂辽宁盘锦辽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舜都集团公司山西太明化工工业有限公司江苏苏州合成化工厂山西太原侨友化工厂河南开封富顺化工厂浙江富阳化工厂辽宁抚顺石化工程公司顺酐厂江西前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抚顺石油化工总公司化工塑料厂山东新泰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第二石油化工厂河北郑州市实验化工厂河北开封油脂化工厂河北石家庄化工二厂河北石家庄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染化七厂天津天马化工厂安徽省安庆市有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石油化工厂重庆川染化工总厂山东宏信化工有限公司甘肃兰州炼油厂化工总厂三叶精细化工厂河北枣强新中化学工业公司山西省太谷县化工总厂451513121010101017151515引进sd公司1套苯法装置采用lummus正丁烷流化床溶剂吸收生产工艺苯法固定床2条生产线苯法固定床与意大利合作苯法固定床5条生产线苯法固定床2条生产线采用sd公司正丁烷固定床水吸收生产工艺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3条生产线引进郎莎公司苯法技术苯法固定床2条生产线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混合c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苯法固定床任务12顺酐生产工艺中换热装置选择与确定一

苯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共54页

苯氧化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共54页
注意事项:1、管子要斜布置,位差要高(常温下熔盐是固
体)。2、管道法兰处不能带有油脂(熔盐遇油脂易产生火苗)。3、 在使用该设备是要通氮气,以免融槽收缩时吸进苯遇熔盐发生爆炸
供热系统
1、顺酐生产对供热的要求 2、顺酐生产中反应热综合利用方案-熔盐产生
高压水蒸气的综合利用 3、水蒸气供热管道(材质、布置)、管件、仪
工艺流程流程图
概述
苯经蒸发器蒸发后与空气(由500KW空气压缩机压缩至 0.4~0.5MPa)混合,进入热交换器。预热后的原料气进入列管式固定 床反应器,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顺丁烯二酸酐。控制 反应温度623~723K,接触时间0.1~0.2s。借助反应器管间循环熔盐导 出反应热,并利用废热锅炉回收余热,副产高压蒸汽。
2、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及外部配套情况,提出供 水系统
3、说明软水处理系统 4、提出冷却循环水系统方案 5、提出熔盐冷却系统方案
企业所处环境
常州亚邦化学有限公司采用苯氧化法生 产顺酐,公司年生产能力12万吨。常州亚邦 化学有限公司地处长江边常州化工园区。采 用长江水为原始用水、需原水净化。
外部配套情况
原水处理:软水制备工艺
离子交换: 自来水通常都含有钙盐、镁盐,它们是结垢和沉
淀物的主要物质。为了去除或降低水的硬度,必须将 水中的这些物质除去,一般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利用阳 离子交换剂中的阳离子(Na+、H+、NH4+)把水中的 造硬离子(Ca2+、Mg2+)交换出来,从而使水得到 软化。
冷却循环水系统
4.循环冷却水中的菌藻控制指标 5.冷却水处理方案选择
根据工艺对阻垢、缓蚀和菌藻等控制效果的要求,结合下列因素通过技 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BDO生产工艺大全——顺酐法(内附与炔醛法成本对比)

BDO生产工艺大全——顺酐法(内附与炔醛法成本对比)

BDO生产工艺大全——顺酐法(内附与炔醛法成本对比)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副秘书长邓会昌认为,2022年BDO仍将是非常紧张的一年,天风证券的分析师张樨樨也预计未来BDO价格盈利有望维持高位,BDO的投资价值凸显。

日前,江苏盛虹石化宣布新建34万吨顺酐+30万吨BDO+18万吨PBAT项目,就是采用顺酐法制备BDO。

BDO的生产工艺1,4- 丁二醇(简称BDO)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和精细化工原料,它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汽车和日用化工等领域。

可以用于生产四氢呋喃( THF) 、PTME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γ- 丁内脂(GBL)、N甲基吡咯烷酮、可降解塑料(PBAT)和聚氨酯树脂(PU Resin) 、涂料和增塑剂等。

BDO生产工艺截止目前有如下几种:1、以乙炔和甲醛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炔醛法工艺。

2、以丁二烯和醋酸为原料的丁二烯法。

3、以正丁烷/顺酐为原料的顺酐法合成工艺。

4、以环氧丙烷/烯丙醇和合成气为原料的烯丙醇法。

5、生物法新工艺。

此前已经介绍过炔醛法制BDO的工艺路线及优缺点,本文主要介绍顺酐法。

顺酐法制BDO的工艺顺酐,即顺丁烯二酸酐,顺酐可由丁烷或苯来生产。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纯苯和正丁烷氧化制取顺丁二酸酐技术的发展,顺酐(MAH)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自那以后顺酐法工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顺酐法工艺可分为顺酐直接加氢工艺及顺酐酯化加氢工艺。

顺酐直接加氢工艺顺酐直接加氢工艺是20世纪60年代最早由三菱油化以及三菱化成公司联合开发成功的。

该工艺能够同时生产不同比例的THF (四氢呋喃)、GBL (y-丁内酯)和BDO等系列产品,反应条件不同,其产品的相应组成也是不同的。

加氢分为液相和气相两种工艺路线,但多数是采用了液相加氢。

其中三菱的工艺分为两步,首先是在Ni-Re加氢催化剂条件下,顺酐通过液相加氢产生γ-丁内酯和四氢呋喃;第二步是在以Cu-Cr 为主催化剂,K2O为助催化剂的条件下,GBL催化加氢生成BDO。

顺酐的生产工艺

顺酐的生产工艺

顺酐的生产工艺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顺酐的生产工艺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 苯氧化法…图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C4烯烃法…2.1.3 苯酐副产法…2.1.4 正丁烷氧化法…图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正丁烷在V2O5-P2O3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固定床工艺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年Monsanto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公司)、BP、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压力为125~130MPa。

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

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图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水吸收法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左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

我国顺酐的生产工艺2.1 顺酐的生产工艺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法氧化法、C4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因此近年来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的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顺酐生产中占主导地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

2.1.1 苯氧化法…图2.1 苯氧化法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图2.1.2 C4烯烃法…2.1.3 苯酐副产法…2.1.4 正丁烷氧化法…图2.2 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流程图正丁烷在V2O5-P2O3系催化剂上选择氧化生成顺酐,其氧化反应器有固定床和流化床两大类,顺酐回收工艺有水吸收法和溶剂吸收法。

2.1.4.1 固定床工艺丁烷法固定床工艺主要由亨斯迈公司(1993年Monsanto将顺酐业务转让给Huntsman公司)、BP、SD、康斯尔(Conser)公司拥有,与苯氧化法基本相似,但正丁烷氧化转化率和选择性均比苯低,其顺酐的摩尔收率按正丁烷计仅为50~55%,而原料气体中苯和正丁烷的摩尔浓度基本相同。

因此对于同样规模的生产装置,正丁烷法需要较大的反应器和压缩机反应温度400~450℃,压力为125~130MPa。

为了降低正丁烷的单耗,比利时的Pantochi公司采用尾气循环工艺.吸收塔顶出来的尾气约50%经处理后与新鲜空气一并进入反应器。

该工艺可使正丁烷的单耗下降约10%。

2.1.4.2 流化床工艺…图2.3 正丁烷氧化生产顺酐的流化床工艺流程图2.1.4.3 水吸收法在采用丁烷法生产顺酐的初期,主要是一些苯法装置通过更换催化剂实现,就是新建的装置工艺也与苯法基本一致,均为水吸收法回收。

水吸收法是将未冷凝的含50wt%的顺酐气体在吸收塔中用水吸收成43%左右的马来酸,然后将马来酸溶液送至脱水精馏塔,通过二甲苯的恒沸脱水及减压精馏生产出顺酐产品。

顺酐生产工艺

顺酐生产工艺

顺酐生产工艺
顺酐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常用来制造各种医药制剂,经常被用作稳定剂和抗菌剂,因此可以说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

那么,顺酐的生产工艺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将对顺酐的生产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顺酐的生产工艺分为六个步骤:首先,使用质量良好的有机醛和甲醇进行混合,然后加入铵盐或磷酸盐作为催化剂,并加热至固定温度;其次,将离子交换树脂加入矿化液中,进行溶解;然后,将溶解的液体添加到混合液中,再加热不断搅拌,使其反应;第四步,过滤反应液,获得终产物溶液;第五步,使用合适的分离技术,离心或蒸馏,获得最终的顺酐;最后,进行干燥,得到最终的顺酐粉末。

以上就是顺酐生产工艺的完整过程。

要想高效生产高品质的顺酐,在实施这些步骤时,必须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温度、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同时使用高质量的原料,确保最终的产品质量。

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安全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事故,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顺酐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只要遵循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顺酐。

要想达到最佳生产效果,应该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参数,使用优质原料,并加强安全措施,以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总之,要实现高效、安全的顺酐生产,就必须精确掌握顺酐生
产工艺的步骤,并在生产过程中的各道工序注意参数的控制,使用优质原料,加强安全措施,以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