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类传统保健膏药功能与使用方法
膏药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膏药的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膏药的分类1.按照性质和功效的不同,膏药大致可以分为热性膏药和凉性膏药两类。
热性膏药多用于寒痹疼痛、肌肉拉伤、关节炎等患处。
常见的有如藁本膏、透骨风膏等。
凉性膏药多用于热毒疮疡、湿疮、湿疹等患处。
常见的有如黄连膏、六神膏等。
2.按照药物成分的不同,膏药可以分为单味膏药和复方膏药两类。
单味膏药是指只含有一种药物成分的膏药,如逍遥膏、三黄膏等。
复方膏药是指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成分的膏药,如活血化瘀膏、消肿止痛膏等。
3.按照贴敷部位的不同,膏药可以分为全身膏药和局部膏药两类。
全身膏药适用于全身的疼痛和不适,如痛经膏、逍遥膏等。
局部膏药适用于局部部位的疼痛和不适,如透骨风膏、六神膏等。
二、膏药的制作工艺1.选择药材:在制作膏药时,首先要选择用药。
一般选择药性温和、药效持久的药材为主要原料。
根据不同的配方,选择不同的中药材,如藁本、逍遥、黄连等。
2.处理药材:选好的药材要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晒干、研磨等步骤,一般为了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宜用水浸泡,要用干布擦拭,晒干后再研磨成粉末。
3.配方熬煮:将处理好的药材粉末和适量的辅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水中熬煮。
在熬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控制火候,使其煮出糊状。
4.加入辅料:将煮好的膏料加入适量的辅料,如胶、植物油等,再次炼制搅拌,使其达到糊状。
5.制成膏药:将熬制好的膏料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待膏料冷却凝固后,即可成为膏药。
三、膏药的使用方法1.清洁患处:在使用膏药之前,需要清洁患处的皮肤,以确保患处干净,没有泥土或异物。
2.涂抹膏药:将膏药均匀地涂抹在患处的皮肤上,不宜涂抹过厚,以免影响药效。
3.固定膏药:将涂抹好的膏药用胶布或绷带进行固定,以确保膏药不易剥落。
4.持续使用:一般情况下,膏药一般需要持续使用3-7天,根据病情轻重,可以适当延长使用时间。
5.避免接触水:在使用膏药的过程中,要避免患处接触水,以防影响膏药的药效。
6.注意饮食调理:在使用膏药的过程中,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调理,有助于加快患处的康复速度。
养生药材膏药配方大全

养生药材膏药配方大全
在传统中医中,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等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生药材膏药配方,供参考使用。
1. 活血化瘀膏:适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症状。
配方包括红花、川芎、桃仁、没药、乳香等药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用麻油熬煮,冷却后加入蜂蜡制成膏状。
2. 风湿止痛膏: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酸痛等。
配方中常见的药材有独活、秦艽、桂枝、细辛、白芷等,同样需要用麻油熬煮,最后加入蜂蜡凝固。
3. 温经散寒膏:适用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
配方中常用的药材有附子、干姜、肉桂、艾叶等,熬煮方法与前述相似。
4. 清热解毒膏:适用于皮肤炎症、疮疡肿毒等。
配方中常见的药材有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等,熬煮后加入蜂蜡制成。
5. 滋阴补肾膏: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配方中常用的药材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等,熬煮后加入蜂蜡。
6. 益气健脾膏: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
配方中常见的药材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熬煮后加入蜂蜡。
7. 安神助眠膏:适用于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症状。
配方中常用的药材有酸枣仁、远志、龙骨、牡蛎等,熬煮后加入蜂蜡。
8. 养颜美容膏:适用于皮肤干燥、面色无华等症状。
配方中常见的药材有白芍、当归、阿胶、白芷等,熬煮后加入蜂蜡。
每种膏药的制作都需要遵循严格的比例和熬煮时间,以确保药效。
在使用前,应先进行皮肤测试,以避免过敏反应。
此外,膏药的使用应遵循医嘱,不宜自行随意使用。
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老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剂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使用方法和用量的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
因此,本文将介绍老膏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篇1老膏药是一种由中药材熬制而成的外用剂型,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种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
但由于使用方法和用量的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或疗效不佳。
因此,下面将详细介绍老膏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
一、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将患处清洗干净,擦干水分。
2.将老膏药的包装纸撕开,取出适量的老膏药。
3.将老膏药放在手心,用手指轻轻按压至柔软。
4.将老膏药均匀地涂抹在患处,尽量覆盖住整个病变区域。
5.用量应根据患处面积和病情轻重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10-20 克左右即可。
6.使用后不要覆盖保鲜膜或衣物,以免影响药效。
二、用量老膏药的用量应根据患处面积和病情轻重而定。
一般情况下,每次使用 10-20 克左右即可。
如果患处面积较大或病情较重,可以适当增加用量,但最多不应超过 30 克。
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皮肤刺激、过敏等不良反应。
三、注意事项1.老膏药为外用药,严禁内服。
2.使用前应先做过敏试验,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3.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
4.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老膏药并掌握适当的用量,可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篇2膏药是一种中药外用制剂,通常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症状。
以下是老膏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量:1. 使用方法: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膏药。
老膏药通常是一种黑褐色的固体,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黏性。
使用时,需要将膏药加热软化,然后用刮刀或刀片将其刮成薄片,或者将其揉成小球,敷在疼痛的部位上。
中医膏药百科

中医膏药百科摘要中医膏药是一种最直接有效的绿色疗法,几十种名贵药材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取而成,因此可直接作用于关节滑囊部位,使药性直达病灶,达到活血化淤、通经走络、消除肿痛、再生骨膜、祛风散寒和调节微循环的目的。
贴于体表的药物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使受阻的微循环畅通,消除关节液的重吸收障碍,从根本入手治疗滑膜炎产品介绍【产品名称】钟药师滑膜炎疼痛贴【产品成分】穿山龙、当归、牛膝、血丹花、血竭、乳香、没药、生地、川西红花、川芎、赤芍、三七、桃仁、川地龙干、穿山甲、威灵仙、丹参、鹤虱等几十种名贵中药材【功能主治】滑膜炎、膝盖积水【使用方法】直接贴于疼痛处即可、使用温水清洗患处,每帖24小时、5盒一周期、15盒一疗程、夏季每日更换,效果更佳。
一般使用六贴后疼痛便会明显减轻。
【注意事项】1、少数人有皮肤过敏反应,停用即愈,须另作处理。
2、使用部位处有皮肤破溃者禁用,孕妇慎用。
3 置于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4、治疗期间戒除烟酒,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储藏】: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中药成分滑膜炎疼痛贴精选几十种名贵中药材配伍而成,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提取而成,组方合理,用药精细,以中医大组方之力度,保障彻底治愈。
当归、丹参——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当归:活血补血、祛风散寒;用于治疗血淤阻滞的病证,如跌打损伤、淤肿疼痛、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疼痛等,为治滑膜炎之要药。
丹参: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排脓止痛、生肌长肉之功效;主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之症乳香、没药——排毒祛寒,消肿生肌乳香:别名熏陆香,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等功效。
治气血凝滞、痈疮肿毒、跌打损伤、风水毒肿等症,对滑膜炎一疾有良好治疗效果。
没药: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症。
牛膝、元胡——散淤修损,强筋健骨牛膝:能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等功效;多用于治疗腰膝酸痛、下肢痿软、跌打损伤等顽疾,为治疗滑膜炎之要药。
15种中国传统膏药大全,太珍贵了

【功效】解毒消肿。
【主治病证】恶疮,溃破流脓或肿毒坚硬不溃,脚⽣鸡眼。
【⽤法】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说明】每张重量0.3—0.32克。
六、万灵膏【药⽅组成】鹳筋草、透⾻草、紫丁⾹根、当归、⾃然铜、红花、没药、⾎竭各30克,半两钱⼀枚(醉淬),川⽜膝、五加⽪、川芎、⽯菖蒲、茅术各25克,⽊⾹、秦艽、蛇床⼦、⾁桂、附⼦、半夏、⽯斛、萆藓、⿅茸各l0克,虎胫⾻1对,麝⾹6克,⿇油5000克,黄丹25013克。
【药物制作】⾎竭、没药、麝⾹分别研细末另包,余药先⽤⿇油微⽕煨浸3⽇。
然后熬⿊为度,去渣,加⼊黄丹,再熬⾄滴⽔成珠,离⽕,俟少时药温,将⾎竭、没药、麝⾹末放⼊,搅匀取起,去⽕毒,制成膏药。
【功效】散瘀消毒,舒筋⽌痛,祛寒通络。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后期寒湿为患,局部⿇⽊疼痛者。
【⽤法】烘热外贴患处。
【说明】处⽅源于。
七、风伤膏【药⽅组成】⽜膝、归尾各120克,⽣地180克,三棱、红花、莪术、穿⼭龙、五加⽪各90克,羌活、独活、⽣川乌、⽣草乌各60克。
【药物制作】以上12味粗料⽤净茶油1250克,桐油375克同⼈⽕锅内熬炼,滤去药渣,再加上以下9味细料:乳⾹、没药、⾁桂各30克,栀⼦90克,北芥⼦45克,三七、楠⾹、沉⾹各60克,炒黄丹750克,搅匀取起,去⽕毒,制成膏药。
【功效】活⾎定痛,祛风活络。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等。
【⽤法】将膏药摊在布上,温贴患处。
【说明】处⽅源于。
⼋、舒筋活络膏【药⽅组成】当归、松节、稀莶草、蓖⿇仁、双钩藤、海风藤各60克,⽊⽠、蚕沙各30克,穿⼭龙、五加⽪各90克。
【药物制作】以上10味粗料,⽤净茶油750克,桐油250克,同⼊锅内熬炼,滤去药渣,再加⼊以下6味细料:乳⾹、没药、蚯蚓⼲各30克,蛇蜕15克,麝⾹3克,炒黄丹500克,搅匀取起,去⽕毒,制成膏药。
【功效】祛风通络,凉⾎消肿,化瘀⽌痛。
【主治病证】跌打损伤等。
【⽤法】将膏药摊在布上,温贴患处。
【说明】处⽅源于。
膏药究竟该如何使用,这些你该知道!

膏药究竟该如何使用,这些你该知道!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膏药种类繁多,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需把握好适应证,正确使用方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膏药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软膏软膏剂是由药物加基质(如凡士林、羊毛脂、半合成脂肪酸等)调匀后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容易涂布在皮肤、黏膜及创伤面上。
软膏剂多具有杀菌、消炎、防腐、收敛、促进肉芽生长和伤口愈合等作用。
软膏剂多数在用药的局部发挥作用,也有少数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
软膏该如何使用呢?①涂敷药前,洗净双手,将患处皮肤清洗干净;②取适量药膏,用手指将膏体均匀抹开,并持续按摩至膏体完全被皮肤吸收。
有些药物涂敷后可采用封包(即用塑料膜、胶布包裹皮肤),显著提高角质层含水量,增加药物的吸收,并可提高疗效。
皮肤有破损、溃烂、渗出物的部位不要涂敷。
使用后,涂敷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时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
硬膏目前临床使用比较简便的是橡胶硬膏(如风湿止痛膏)、巴布膏(如氟比洛芬巴布膏)、透皮贴剂(如芬太尼透皮贴),使用时取合适体位,暴露贴药部位,将药贴上即可。
中药传统工艺的硬膏是利用植物油提取药材成分,除去药滓,再加入樟丹熬制成黑色固体状,呈长方形或圆形摊涂于布或纸上,起到祛风、散寒、舒筋、活络、化瘀和生肌等作用。
使用传统工艺的铅膏药和松香膏,使用方法有所不同:贴之前需将膏药背面置酒精灯上加热(在家中可点蜡烛代替酒精灯),使之烊化;不可过久烘烤,否则易烫伤皮肤或使膏药泥外漏;贴药前应以手背试温,感觉不烫时,贴于治疗部位,必要时用胶布固定。
使用时应当注意:①避免局部受压、潮湿;活动时注意动作不宜过大,防止膏药脱落。
②破溃的创面应缩短换药间隔。
两次应用之间还应适度清洗患处,清除掉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让皮肤适当休息1~2小时。
如果长时间敷贴膏药,造成局部温度高、湿度大,代谢废物不能排出,就会刺激局部皮肤,产生瘙痒等不适。
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老膏药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具有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其主要成分是由多种草药组成的贴剂,适用于一些皮肤疾病和肌肉关节疼痛的治疗。
下面是老膏药的使用方法和用量的详细介绍。
一、使用方法:1.清洁皮肤:在使用老膏药前,首先应将所涂抹的部位进行清洁,可以用温水清洗或用湿纱布擦拭,以确保皮肤表面无油脂或污垢。
2.干燥皮肤:清洁后,将所涂抹的部位彻底擦干,以确保老膏药能够有效地附着在皮肤上。
3.打开包装:从包装中取出老膏药,注意不要用力拉扯,以免损坏药膏的贴剂。
4.剪成适当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将老膏药剪成适当大小的形状,以便更好地附着在患处。
5.一次使用一个贴剂:一次只使用一个贴剂,并注意不要将其重叠使用,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
6.贴在患处:将贴剂直接贴在患处,用手指轻轻按压以确保贴剂紧密附着在皮肤上。
7.固定贴剂:在贴剂周围用胶布或纱布进行固定,以防止贴剂在活动中脱落。
二、用量:老膏药使用的用量应该根据患处面积、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个体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每天一贴,贴敷时间一般为6-8小时。
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延长贴敷时间,但一般不超过12小时。
具体的用量和贴敷时间可以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三、注意事项:1.避免使用在皮肤潮湿、破损或有炎症的部位。
2.避免直接贴在心脏、脉管、血管丰富的部位和粘膜上。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或吸烟,以免影响药效。
4.使用老膏药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和过度受凉。
6.孕妇、哺乳期妇女、孩童、老人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老膏药。
总结:老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一些皮肤疾病和肌肉关节疼痛的治疗。
使用老膏药时,应先清洁和干燥皮肤,然后将其贴在患处,并固定好。
贴敷时间一般为6-8小时,每天一次。
具体的用量和贴敷时间,可以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进行调整。
在使用老膏药期间,应注意遵循注意事项,以确保使用效果。
中药膏药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

中药膏药的制作及使用方法介绍中药膏药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应用价值。
它通过皮肤渗透,将药物的有效成分输送到体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缓解疼痛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中药膏药的制作及使用方法。
一、中药膏药的制作材料1、中药材根据不同的病症和治疗需求,选择相应的中药材。
常见的有活血化瘀的红花、桃仁;祛风除湿的独活、羌活;止痛的乳香、没药等。
2、基质基质是膏药的主要载体,常用的有植物油(如麻油、豆油)、黄丹、蜂蜡等。
3、辅料可能包括一些增加粘性、改善口感或促进吸收的辅料,如蜂蜜、醋等。
二、中药膏药的制作工具1、炉灶用于加热熬制膏药。
2、锅具一般选用铁锅或铜锅,容量要适中,以便于操作。
3、搅拌棒用于搅拌药物和基质,确保均匀混合。
4、滤网过滤熬制过程中产生的杂质。
5、模具用于成型膏药。
三、中药膏药的制作方法1、药材处理将选用的中药材进行炮制和粉碎,以便更好地释放有效成分。
有些药材需要炒制、蒸煮等处理,然后用粉碎机或研钵将其粉碎成细粉。
2、熬制基质将植物油倒入锅中,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徐徐加入黄丹,不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形成黑色的膏体。
这个过程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搅拌速度,以免油丹分离或熬制过度。
3、加入药材将处理好的药材粉末逐渐加入到熬制好的基质中,继续搅拌均匀。
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加入一些辅料,如蜂蜜、醋等,以调整膏药的粘性和口感。
4、去火毒熬制好的膏药需要放置一段时间,以去除其中的火毒。
通常将膏药浸泡在冷水中数天,每天换水,直至膏药表面不再出现油花。
5、成型将去火毒后的膏药加热融化,倒入模具中,使其自然冷却成型。
四、中药膏药的使用方法1、清洁皮肤使用前,先将患处皮肤清洁干净,去除污垢和油脂,以利于膏药的吸收。
2、加热膏药将膏药放在热水中或用热水袋加热,使其变软,增加粘性。
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3、贴敷膏药将加热后的膏药对准患处,轻轻贴敷,并用手按压平整,确保膏药与皮肤紧密贴合。
如何正确使用膏药

如何正确使用膏药膏药在我国由来已久,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
膏药经皮肤发挥作用贴膏药疗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它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
由于膏药直接敷贴于体表,而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通过渗透入皮肤,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1 外用贴膏药的分类综合古今膏剂,除去内服煎膏,外用贴膏大致分软膏、硬膏、敷膏三大类剂型。
1.1 软膏人们习惯称它为“药膏”或“油膏”,是用植物油、蜂蜡、凡士林或动物脂肪等作为基质,配上中药而制成。
软膏对皮肤具有保护、湿润、润滑作用。
1.2 硬膏使用时需加热软化后摊在干净的厚布、牛皮纸或熟制后的狗皮上,贴于患处或穴位。
此类硬膏药具有局部或全身的治疗作用,根据基质和制作工艺不同,有铅膏药、松香膏、橡皮膏、狗皮膏、巴布膏剂等。
1.3 敷药膏是将配制好的中药粉,用各种液体调成糊状或软膏状,摊在纱布上贴敷患处或一定的部位。
这类剂型制作较简单,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证调配使用。
如今,除了医院(特别是中医院)的药房,大大小小的药店、诊所,甚至地摊上都可见到膏药的身影。
面对眼花缭乱的膏药市场,您若需要,该怎样选择?2 识别优劣膏药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在选购膏药时应该了解的是:合格的膏药外包装应标明生产厂家、药品准字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一般为2年),药品说明书详细明了。
2.1认准国药准字号膏药属于中药的一种剂型,正规合法销售的膏药应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药品准字号。
2.2谨慎购买地摊“祖传膏药”地摊上的“祖传膏药”不能说都是假药,但是良莠不齐,恐怕骗人的不少。
卖药者吹嘘膏药疗效非常好的往往不可信。
由于地摊上的药贩流动性大,上当了只能自认倒霉。
患者还是应该到正规医院或药房购买具有药品准字号的膏药,有些正规医院的自制膏药也可以使用。
膏药小知识

膏药小知识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它是一种贴在皮肤上的药物制剂,含有药物成分和胶质基质。
膏药的使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而现代的膏药则经过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膏药的分类根据膏药的用途和成分,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药物性膏药:含有药物成分,用于治疗特定疾病和症状。
例如,止痛膏药、消炎膏药、跌打损伤膏药等。
2.保健性膏药:含有保健成分,用于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
例如,理疗膏药、贴敷膏药等。
3.美容性膏药:含有美容成分,用于改善皮肤的外观和质地。
例如,美白膏药、祛斑膏药、紧致膏药等。
膏药的制备膏药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药物成分:根据需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成分。
这些药物可以是天然草药,也可以是化学制剂。
2.准备胶质基质:胶质基质是膏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固定药物、促进吸收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常见的胶质基质有凡士林、橡胶、明胶等。
3.混合药物成分和胶质基质:将选择的药物成分和胶质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膏药。
4.膏药的包装:将制好的膏药放入适合的包装中,通常是铝箔袋或塑料盒。
包装要求密封,以保持膏药的药效和质量。
膏药的使用使用膏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洁皮肤:在使用膏药之前,应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洁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剪开包装:将膏药的包装剪开,取出膏药。
3.贴敷膏药:将膏药贴在患处或需要治疗的部位上,轻轻按压使其贴合皮肤。
4.注意使用时间和频率:根据膏药的使用说明,确定使用的时间和频率。
一般情况下,膏药的使用时间为数小时至一整天,使用频率为每天一次或根据需要。
5.注意膏药的保存:膏药应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膏药的作用机制膏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局部刺激:膏药中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皮肤的刺激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
2.渗透吸收:膏药中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进入到皮下组织和血液中,发挥治疗作用。
膏药的原理和应用大全

膏药的原理和应用大全1. 膏药的定义膏药是一种贴敷在皮肤上的药物制剂,它由药物贴剂和粘合剂组成。
膏药通过直接贴敷在皮肤上,利用药物的渗透作用,将药物逐渐释放到皮肤和局部组织中。
膏药的贴敷可以方便、快速,且不需要注射或口服,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和局部疾病的治疗。
2. 膏药的原理膏药的药效主要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实现。
膏药的粘合剂能够与皮肤表面结合,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接触,使药物能够通过皮肤屏障逐渐渗入到皮肤和组织中。
膏药中的药物分子具有一定的溶解度,通过皮肤的渗透压差,药物能够通过皮肤的角质层、表皮层和真皮层,进入到局部组织中,发挥治疗作用。
3. 膏药的应用膏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常见的应用包括:•皮肤病治疗:膏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如湿疹、痤疮、荨麻疹等。
通过贴敷膏药,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到患处,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关节炎和骨骼疾病:膏药可以用于治疗关节炎和骨骼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贴敷膏药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并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
•肌肉劳损:膏药可以用于治疗肌肉劳损和运动损伤。
贴敷膏药可以缓解疼痛、缓解肌肉紧张,并促进肌肉的恢复和修复。
•中风康复:膏药可以用于中风康复治疗。
贴敷膏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4. 膏药的种类根据药物的类型和治疗目标,膏药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常见的膏药种类包括:•消炎止痛膏: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包括消肿止痛膏、止痒消炎膏等。
•温热贴膏药:用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包括温热贴膏药、跌打损伤膏药等。
•清热解毒膏:用于清热解毒,散寒驱风,包括清热解毒膏、驱风散寒膏等。
•补益养生膏药:用于补充体力,养护身体,包括补益神经膏、补肾壮阳膏等。
5. 膏药的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膏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前清洁:使用膏药前,需要将患处清洗干净,以确保药物能够充分接触皮肤。
•粘贴位置:根据具体症状和治疗目标,选择正确的贴敷位置。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建议收藏民间特效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制剂,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它们可以用于缓解痛楚、消肿止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在急救或紧急情况下,膏药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药物,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制作自己的民间特效膏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大全的建议,供大家参考和收藏。
1. 排毒消肿膏药配方:黄柏、五倍子、苦参、凌霄花、大黄、草果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2. 止渴解毒膏药配方:栀子、连翘、金银花、霜降石、黄芩、大青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舌根、咽喉处,每天使用2-3次。
3. 舒筋活络膏药配方:虎骨、何首乌、秦艽、当归、川芎、白芍、三七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4. 解热消炎膏药配方:板蓝根、金银花、连翘、黄芩、桑白皮、竹叶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5. 支气管舒缓膏药配方:川贝母、百部、黄芩、苦杏仁、青皮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胸前、背部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6. 消食化痰膏药配方:陈皮、枳实、山楂、蒲公英、白芥子、苏子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脐部、胃脘等部位,用纱布包裹固定。
每日更换2-3次。
7. 止痛祛湿膏药配方:紫草、苦参、白鲜皮、秦艽、地龙等。
制作方法:将以上草药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植物油,搅拌均匀制成膏状。
使用时,将膏药涂于患处,用纱布包裹固定。
膏药的原理和应用说明书

膏药的原理和应用说明书膏药的原理膏药是一种贴在皮肤上的药物制剂,由药物和贴剂两部分组成。
膏药的原理是通过贴在皮肤上将药物渗透到人体内部,发挥治疗作用。
膏药的贴剂部分通常由黏合剂、基材和扩散控制剂组成。
黏合剂负责将膏药贴在皮肤上,基材则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扩散控制剂则控制药物的渗透速度和深度。
药物部分是膏药的核心,根据不同的疾病或症状,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一般来说,药物可以通过贴剂的渗透作用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传到需要治疗的部位。
膏药的应用膏药具有一系列的应用场景和治疗作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膏药的应用及其作用:1.止痛膏药:适用于关节疼痛、肌肉疼痛、腰腿痛等疼痛症状。
它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减轻疼痛,并促进附近组织的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和肌肉痉挛。
2.舒筋活血膏药:适用于扭伤、扭挫、骨折等外伤后的恢复治疗。
它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减轻肿胀和疼痛。
3.跌打损伤膏药:适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肌肉拉伤等情况。
它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减轻肿胀、消散淤血,并促进伤口愈合。
4.清热解毒膏药:适用于皮肤肿疮、湿疹、痱子等皮肤疾病。
它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舒缓症状,杀菌消炎,促进皮肤恢复健康。
5.消炎止痒膏药:适用于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它可以通过药物的渗透减轻症状,舒缓瘙痒,消炎作用。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些常见的膏药应用,实际上膏药的种类及其应用场景非常丰富。
根据不同的药物成分和治疗目标,膏药可以应用于各种疾病和症状的治疗。
使用说明使用膏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备工作:在使用膏药之前,先清洁和擦干涂抹部位,以确保贴剂能够完全贴合皮肤。
2.贴敷膏药:将膏药取出,撕下贴剂背面的保护膜,然后贴在需要治疗的部位上。
轻轻按压膏药,使其充分贴合皮肤。
注意不要将贴剂折叠或皱起来。
3.注意保护:膏药贴在皮肤上后,需要避免与水接触,以免影响药物的渗透效果。
同时,避免服用其他药物,以防止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膏药使用方法

膏药使用方法膏药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物,它具有贴敷方便、吸收迅速、疗效持久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正确的使用方法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下面将介绍膏药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膏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首先,使用膏药前需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了解膏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使用方法,确保自己没有过敏史和禁忌症,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在使用膏药之前,要先清洁患处皮肤,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油腻和污垢影响药效。
其次,根据疾病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膏药。
市面上有各种类型的膏药,如镇痛膏、消炎膏、跌打损伤膏等,每种膏药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作用。
在使用时要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膏药,不要随意更换或混用不同类型的膏药,以免影响疗效。
然后,正确使用膏药的贴敷方法也非常重要。
在贴敷膏药之前,要先将膏药取出并撕去保护膜,然后轻轻贴敷在患处皮肤上,用手指按摩使其贴合紧密。
贴敷时要注意避免出现皱褶和空隙,以免影响药效。
在贴敷完膏药后,要避免擦洗或强烈按摩患处,以免膏药脱落或影响吸收。
最后,根据膏药的使用说明和医生的建议,掌握好使用的时间和频次。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膏药的次数和使用的时间会有具体的要求,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使用,不要随意增减次数和时间,以免影响疗效。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对于膏药的疗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大家在使用膏药时能够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生的建议进行,做到科学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膏药的功能主治栏目表

膏药的功能主治栏目表一、简介膏药是一种外用贴剂,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和缓解疼痛。
它是由一层药膜、一层粘橡胶和一层附有保护层的基材组成。
膏药常被用于治疗关节炎、扭伤、肌肉疼痛等疾病。
二、常见膏药的功能和主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膏药及其主要功能和主治:1. 温经活血•功能:温经活血的膏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并帮助恢复受损组织。
•主治:适用于关节炎、筋骨炎、腰腿疼痛等疾病。
2. 驱风散寒•功能:驱风散寒的膏药可以温暖经络、舒缓肌肉,消除寒冷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主治:适用于感冒引起的肌肉酸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3. 消肿止痛•功能:消肿止痛的膏药可以减轻组织肿胀、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主治:适用于扭伤、肌肉拉伤、关节肿胀等疾病。
4. 止血生肌•功能:止血生肌的膏药可以促进创口愈合,止血并防止感染。
•主治:适用于擦伤、烧伤、溃烂、疮疡等疾病。
5. 活络舒筋•功能:活络舒筋的膏药可以舒缓筋膜、舒展经络,改善关节活动度。
•主治:适用于筋膜炎、肩周炎、关节僵硬等疾病。
6. 清热解毒•功能:清热解毒的膏药可以抑制炎症、消肿、杀菌,促进伤口愈合。
•主治:适用于湿疹、疱疹、灼伤等疾病。
三、如何正确使用膏药使用膏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清洁患处:在使用膏药前,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洁患处,确保皮肤干净。
2.干燥皮肤:将患处彻底擦干,确保没有水分存在。
3.剪裁膏药:根据患处大小,剪裁膏药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4.贴敷膏药:将膏药贴敷在患处,轻轻按压使其牢固粘贴。
5.去除膏药:膏药使用时间一般为2-3天,如需更换,先用温水将膏药擦拭干净,然后再进行贴敷。
四、注意事项在使用膏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贴敷在有伤口和溃烂皮肤上。
2.如果使用膏药后出现皮肤红肿、过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3.避免长时间使用膏药或过度依赖膏药治疗,以免出现皮肤过敏或其他不良反应。
4.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膏药。
认识中医膏药中医膏药的作用介绍

认识中医膏药中医膏药的作用介绍小的时候在大街小巷常会看到一些中医膏药的推销,感觉特别神奇。
膏药疗法其实是我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
可以说小小的一块药膏却富含了精华,往往也有很大的药效。
那么,什么是中医膏药?中医膏药有何作用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神奇的药膏。
膏药是祖国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五大药物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
膏药疗法更是祖国医学中一种独特的中医外治疗法,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它是利用药物,施于病者体表或患部,借体表对药物的吸收和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活血化淤,生肌止痛,通经走洛,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各种治疗作用目的的一种疗法。
膏药属于中国传统治疗方法之一,系中医丸、散、膏、汤、丹五大剂型之一。
历代医家均崇尚“外治之理即为内治之理”,膏药即是外治法最常见、效果又是最好的一种。
至今已流传几千年,它是全科治疗实行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极佳方法,利用药物直接施于病者外表穴位或患处,借助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的通径走络、行滞去瘀、开窍透骨、舒筋活血、消肿化瘀、驱风散寒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膏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古医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
”膏药之优劣,疗效是根本。
膏药属于外治,从而避免了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再加上疗效确切,受到了群众广泛欢迎。
清代的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活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为有力。
”膏药中的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一方面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可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而传统的注射及口服疗法除损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和肠道反应,使病人不易接受外,这些方法都易使药物通过全身的血液循环及肠道破坏,而真正到达疾病局部的药物少之甚微,所以现在用药量极大,并且疗效极差。
中医膏药说明

中医膏药说明
(实用版)
目录
1.中医膏药的概念与作用
2.中医膏药的种类与适用症状
3.中医膏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4.中医膏药的优势与局限性
5.结语
正文
一、中医膏药的概念与作用
中医膏药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外用贴剂,它通过在病患部位施用膏药,利用人体表面对药物的吸收和经络的通路,发挥药物活血化淤、生肌止痛、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膏药的种类与适用症状
中医膏药的种类繁多,根据药物组成和适用症状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舒筋活络膏:适用于筋血不活、微循环不畅等症,如金创活络膏。
2.痛经贴:属于中药贴剂,适用于痛经等妇科疾病。
3.黑膏药:使用纯正中药传统工艺熬制,适用于多种疾病,如跌打损伤、关节炎等。
三、中医膏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1.使用方法:将膏药背面置于微火之上,保持 15-20 厘米的距离,也可将膏药背面放在热锅盖上,或用微波炉加热。
贴敷时,将膏药敷于患处,贴敷时间为三到五天,贴三次为一个疗程。
2.注意事项:夏季贴膏药时,少数人可能会感到痒痒,如症状严重需揭下膏药缓解后再贴;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现象,如有发生,立即揭下膏药。
贴膏药后次日会有感觉,三天症状改善,三至五次后效果显著。
四、中医膏药的优势与局限性
1.优势:中医膏药具有药物吸收性好、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优点。
2.局限性:中医膏药疗效较慢,对于一些急症和重症患者可能不适用;此外,膏药的质量和疗效受到药材品质和制作工艺的影响,因此需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膏药。
五、结语
中医膏药作为中药外用贴剂的一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膏药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膏药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纠正姿势和保护关节•膏药可以辅助纠正不正确的姿势,帮助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例如,有些膏药设计用于背部支撑,可以纠正脊柱姿势,减轻背部疼痛。
•膏药还可以用于保护关节。
通过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可以减轻对关节的压力和摩擦,防止进一步受伤。
2. 缓解肌肉疼痛和肌肉痉挛•有些膏药含有草药提取物或镇痛剂,可以通过局部应用缓解肌肉疼痛。
这些草药和镇痛剂可以刺激局部神经,分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膏药也可以通过局部刺激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放松和康复。
3. 减轻关节炎和关节炎疼痛•膏药中的草药提取物和活性成分可以减轻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草药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关节受压和摩擦的不适感。
•膏药还可以通过局部温热效应改善血液循环和关节润滑,从而减轻关节炎引起的不适和炎症。
4. 促进伤口愈合•有些膏药含有抗菌和促进细胞再生的成分,可以促进伤口愈合。
这些成分可以防止细菌感染,并刺激皮肤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膏药还可以通过隔离伤口、提供保护和湿润环境来促进伤口愈合。
湿润环境可以加快细胞分裂和组织修复的速度。
5. 缓解头痛和偏头痛•有些膏药含有草药提取物,如薄荷和丁香,可以缓解头痛和偏头痛。
这些草药具有镇痛、祛痰和舒缓肌肉的作用,可以减轻头部疼痛和不适感。
•膏药可以通过局部刺激和草药气味来缓解头痛,提供舒适感和放松状态。
6. 预防运动损伤和提高运动性能•有些膏药设计用于保护运动员和日常运动者免受运动损伤的影响。
这些膏药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减少肌肉和关节受伤的风险。
•膏药可以通过提供局部刺激和温热效应提高血液循环,并增加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从而提高运动性能。
7. 缓解呼吸道疾病•有些膏药含有草药提取物,如薄荷和龙眼,可以缓解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不适。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祛痰和止咳的作用,可以减轻咳嗽、鼻塞和呼吸困难。
•膏药可以通过草药气味和局部刺激改善呼吸道症状,提供舒适感和缓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筋骨风湿风湿寒痛贴
九株筋骨风湿疼痛贴,传统黑膏药新技术配制,配方挖掘民伺七代祖传秘方;制法结合现代生物科技低温萃取工艺精心研制而成。
无铅、无丹、无松香、无毒;无过敏,用时不须烤软,用后无残留,相比传统黑膏药。
载药量更大,疗效更快、更好。
主要成份:虎杖、鸡血藤、威灵仙、续断、防已、青风藤、麻黄、防风、肉桂、羌活、独活,曼陀罗子、辽细辛、生草乌、生川乌、当归、黄芪等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舒筋活血祛风散寒、软坚止痛
适用范围:用于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肌体麻目踢打损伤、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肿胀、麻木。
坐骨神经痛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及软骨组织挫伤
使用方法:使用前先揭去药面上的防粘膜膜,直接贴于洗净、拭干之患处,贴敷后用手按片刻。
一贴可用2-4天,最长不可超过4天,4贴为一疗程,一般贴后15-30分钟即见效。
注意事项:
1.皮肤有创口或局部患有多种皮肤病者禁用,孕妇腹部忌贴。
2.部分特别过敏者贴后会有皮肤发痒或出现红疹,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或皮肤对膏药
有过敏所致,严重者,可揭去膏药,用热毛巾轻轻擦拭干净,均勿用手抓搔。
3.贴后有时患处更加疼痛、更酸麻等现象,此乃邪气盛行正气弱,不能战胜邪气所致,此状况不久即可减轻,请勿惊慌。
4.揭去膏药后,皮肤可能有药膏粘附,可用酒精、汽油或松节油棉球擦拭。
「贮藏」
宜密封放在阴凉环境下贮存,贮藏期通常不要超过两年。
九株化痞散结镇痛贴
九株化痞散结镇痛贴,传统黑膏药新技术配制,配方挖掘民伺七代祖传秘方;制法结合现代生物科技低温萃取工艺精心研制而成。
无铅、无丹、无松香、无毒;无过敏,用时不须烤软,用后无残留,相比传统黑膏药。
载药量更大,疗效更快、更好。
主要成份:重楼、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蜀羊泉、天花粉、蟾酥、威灵仙、三棱、莪术、桃仁、红花、乳香、没药、血竭、三七,马钱子、川草乌、洋金花、细辛、蜈蚣、丁香、乌梢蛇、丁香、细辛、麝香、樟脑、冰片等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华痞消肿止痛。
适用范围:用于癌肿及肿瘤疼痛、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乳腺结核、颈部淋巴结核、附件卵巢囊肿输卵管阻塞等
使用方法:使用前先揭去药面上的防粘膜膜,直接贴于洗净、拭干之患处,贴敷后用手按片刻。
一贴可用2-4天,最长不可超过4天,4贴为一疗程,一般贴后15-30分钟即见效。
注意事项:
1.皮肤有创口或局部患有多种皮肤病者禁用,孕妇腹部忌贴。
2.部分特别过敏者贴后会有皮肤发痒或出现红疹,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或皮肤对膏药
有过敏所致,严重者,可揭去膏药,用热毛巾轻轻擦拭干净,均勿用手抓搔。
3.贴后有时患处更加疼痛、更酸麻等现象,此乃邪气盛行正气弱,不能战胜邪气所致,此状况不久即可减轻,请勿惊慌。
4.揭去膏药后,皮肤可能有药膏粘附,可用酒精、汽油或松节油棉球擦拭。
「贮藏」
宜密封放在阴凉环境下贮存,贮藏期通常不要超过两年。
益气定喘贴
九株益气定喘贴,传统黑膏药新技术配制,配方挖掘民伺七代祖传秘方;制法结合现代生物科技低温萃取工艺精心研制而成。
无铅、无丹、无松香、无毒;无过敏,用时不须烤软,用后无残留,相比传统黑膏药。
载药量更大,疗效更快、更好。
主要成份:止咳定喘膏中半夏、南星、百部、杏仁等具有止痰、化痰、平喘作用,方中白芥子、肉桂、麻黄、地龙具有利气解痉平喘作用,麻黄、细辛、肉桂更具温化寒痰,宣肺平喘作用。
功效:消炎、镇咳祛痰、益肺平喘。
用于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等。
特别对老年人气管炎等阻塞性肺病显著疗效。
适用范围:咳嗽、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小儿老人体弱最易发生,一年四季以春天冬季较为多见,主要是风寒外浸,邪龚肌表,肺气不宜,寒极化热,痰液滋生,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生湿聚痰。
使用方法:使用前先揭去药面上的防粘膜膜,直接贴于洗净、拭干之患处,贴敷后用手按片刻。
一贴成人可用3-5天,小儿贴2-3天。
最长不可超过5天,贴敷穴位:主穴:膻中、肺俞(双)、大杼(双),备用穴:华盖、风门(双),小儿敷贴穴位:膻中、肺俞(双)每一穴位2贴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
1.皮肤有创口或局部患有多种皮肤病者禁用,孕妇腹部忌贴。
2.部分特别过敏者贴后会有皮肤发痒或出现红疹,系药力渗入病灶刺激皮肤或皮肤对膏药
有过敏所致,严重者,可揭去膏药,用热毛巾轻轻擦拭干净,均勿用手抓搔。
3.贴用本膏药,同时服用西药、中药均无防碍,但须忌食猪头肉、带鱼、辣椒,并注意保养,预防感冒。
4.本膏药如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各贴一次,则有预防气管炎冬季发作之效。
「贮藏」
宜密封放在阴凉环境下贮存,贮藏期通常不要超过两年。
化瘀消炎妇科贴
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用于妇科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及妇女子宫炎症、附件卵巢炎症等妇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