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课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二章课件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五 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 (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 人可支配收入(DPI)。 1.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一年)新增加的价值,GDP中扣除资本折旧 (即生产过程中机器或其他资本品磨损的价值), 就得到NDP,即:NDP=GDP-折旧。
CI G CS T
整理得:
I S T G
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从支出角度看,Y C I G X M。 从收入角度看,Y C S T Kr 。 整理可得:
I S T G M X Kr
第五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含义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 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指用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当年全部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③G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即政府购买物品和 劳务的支出,但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④ X M 表示净出口,即进出口的差额,等
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 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2)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 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 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收入法计得的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 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 差。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与“微观经济学”相对而言,宏观经济学研 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异同 (1)二者的相同点 两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 价格和产量。
2024版《西方经济学》全套课件完整版

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02
消费者偏好
指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偏好是主
观的,但它可以用客观的数据加以表示。
03
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偏好的关系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决定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即价格越
低需求量越大。同时,消费者偏好影响需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不同的
完全竞争市场特点及厂商策略性行为
价格接受者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只能是价格 的接受者。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会调整产量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会达到均衡状态,此时市场价格 等于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经济利润为零。
垄断市场特点及厂商策略性行为
研究方法
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方法。 实证分析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而 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 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等。
宏观经济学
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以及政府如 何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来调控经济。
要素供给
个人或家庭拥有生产要素,并在一定价格下愿意提供这些要素。要素供给曲线向右上方 倾斜,表示要素价格与要素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要素市场均衡
在要素市场上,要素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的价格和数量即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此时, 厂商愿意购买的数量恰好等于个人或家庭愿意出售的数量。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工资决定机制
消费者剩余及政策含义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04
生产者行为理论
Chapter
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 生产函数的类型与特点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图形表示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价格变化会使预算线发生旋转,收入变化会使预算线发生平移,这些变化都会影响 消费者均衡点的位置。
需求和价格弹性的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富有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和完全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在厂商定价策略中的应用
预算线
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 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
消费者均衡点,即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的商品组合。
消费者的均衡
消费者均衡条件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 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 消费者行为理论 • 生产者行为理论 • 市场结构理论 • 分配理论 •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01
绪论
Chapter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2
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资源总是显得稀缺。
选择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必须进行选择,即如何 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的欲望。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适合一学期课程使用 第十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货币政策工具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在实际经济运行中,中央银行应该选择哪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既定的货币政 策目标,需要根据具体的经济状况和金融环境来决定
IS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效应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 对于正常IS曲线的既定变动,LM曲线越平缓,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民收 入增加越多,财政政策效应越大;LM曲线越陡峭,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的均衡国 民收入增加越少,财政政策效应越小。
LM曲线的斜率与财政政策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开展为目的的理论。 ➢ 按照功能财政的思想,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率使国
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会减少政府的预算盈余或增加预算赤字。 ➢ 衡量财政政策方向一个方便的测度指标是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或赤字。充分就业
预算盈余衡量的是在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或潜在产出时的预算盈余。
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越小,IS曲线越平坦,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 动的影响越小,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反之,财政政策效应越大。
r
r1 r0
E1
E0
E2
IS1
IS
O
Y0 Y1
Y2 Y
财政政策的效应
© Business school,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24版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教学课件•导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目录•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概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目录•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导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性与选择研究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选择来满足无限的需求。
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探讨社会如何组织生产、分配商品和劳务,以及人们如何进行交换和消费。
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分析不同经济制度下的资源配置效率及经济发展动力。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与宏观的联系0302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0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02个量与总量分析03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需求理论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的变化与需求量的变化供给理论供给函数与供给曲线供给的影响因素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的变动价格机制的作用弹性理论及其应用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弹性理论的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与偏好的关系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评价。
偏好越强,则效用评价越高。
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主观评价。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即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效用增量)呈现递减趋势。
效用论概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定义无差异曲线表示在给定偏好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能获得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组合的点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预算线的定义预算线表示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消费者能够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与价格的关系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其位置受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最新教学课件第15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序号 1
2 3 4 5 6 7
因素及其变化 可得到的劳动供给量增加 (劳动市场相对宽松)
资本增加 自然资源可获得性增加
技术进步 预期价格水平下降 投入品价格下降
名义工资下降
总供给曲线的变化 向右方移动
向右方移动 向右方移动 向右方移动 向右方移动 向右方移动 向右方移动
第五节 模型的结构和应用 一、模型的结构及相关分析
答:(1)收入-支出模型、IS LM模型和AD AS 模型各自的基本特征
简单的凯恩斯支出模型(收入-支出模型)之 所以被称之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因为仅 考虑到产品市场,不涉及到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 在分析中,投资被作为外生变量进行分析,不受 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影响。简单的凯恩斯支出模型 (收入-支出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率不变,用 乘数理论刻画财政政策效果,该模型对总产出决 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
③各自的功能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 型在说明商品价格和数量决定的同时,还可用来 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 的影响,充其量这一模型只解释微观市场的一些 现象和结果。宏观经济学中的 AS AD模型在说明 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 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 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例15.2】请说明微观S D和宏观 AS AD模 型,并比较这二者的异同。[中央财经大学801经 济学2008研]
答:微观S D和宏观 AS AD模型分别是微观 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重要的理论模型。这两者既 有相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
(1)两者的相同点 微观 S D和宏观 AS AD模型二者的相同点主 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在“形式”上有一定 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 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 AS AD 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 决定。②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 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产出)为横坐标的坐标系 中,向右下方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延伸 的为供给曲线。
宏观经济学课件全(共427张PPT)

1. 宏观经济思想的早发展:
a. 古代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b.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c. 重农学派的宏观经济思想
d. 斯密的宏观经济思想 e. 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革命和均衡分析方 法
f. 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分析和理论的贡献
2. 凯恩斯革命——现代宏观经济学的 形成:
流量与存量的含义
GDP 是一国一年当中市场价值量的总和 e. GDP既包括物质产品价值又包括劳务价值:
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中不仅物资生产部门创造 价值,而且非物资生产部门同样也创造价值 f. GDP是在本国领土上提供的价值:
即既包括本国居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又包括外国居 民在本土上提供的价值,但不包括本国居民在外国领土上 提供的价值。
d.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的方法;
总量,即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 总 量既是个量的总和或加总(如总收入、总产出、总 投资、总储蓄等),也是指均量(如价格水平、利 率、人均收入等);总量也分为存量(某一时点发 生的经济量)和流量(某一时期发生的经济量)。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二、宏观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 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见下页图):
收入循环流量模型图:
货币收入流向
要素市场
消费者
商品市场
厂商
(箭头是货币收入流向)
消费者
(居消民费户者)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产品市场
生产者 (厂商)厂 商
居民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全部收入购买产品和劳务,则:总支出 = 总收入 也就是:总需求 = 总供给 或: AD = AS
c. 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即要剔除中间产品的价 值或只计算各道工序的增加值):
西方经济学-图形总结宏观ppt课件.ppt

那么一个一直有效,一定要十分熟悉的公 式就是均衡产出Y=AE=C+I+G。
这个阶段假设不考虑利率、价格问题,因
此是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但是这 个模型却是一切模型的基础。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Y ab T 0 I G 1b(1t)
KG=△Y/ △G =dY/dG=1/[1-b(1-t)]
1
KG
1b(1t)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
图12-12 政府支出乘数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这一章主要是具体的操作,即财政政策和 货币政策都是用什么样的现实方法实现的。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
自动稳定器(automatic stabilizers),是指国家 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 和支出项目,如税收和转移支付。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国民收入的决 定问题。
因为只有国民收入不断增加,国家才富有, 才能够促进劳动者就业。
本章主要是从统计的口径来说明某一时期 内国民收入有多少。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学课件14

•
生产,一定是当年生产出来的。
(macro part)
•
Western Economics
理解GDP的要点:
西
方
经
济
学
(
宏
观
部
分
)
1.2
GDP的衡量
概述:
Western Economics
➢
一般有三种方法:增值法(生产法)、支出法、收入法。
(macro part)
➢
计算原则:
•
凡产出,皆计入。
•
尽量避免重复计算
消费支出(C)
12 268
68
投资(I)
3 018
17
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采购(G)
3 184
18
商品和服务的净出口(NX)
-532
-3
国内生产总值(GDP)
17 938
100
西
方
经
济
学
(
宏
观
部
分
)
GDP的衡量
Western Economics
1.2
支出法:
(macro part)
➢支出法实例
美国2011年的需求构成
•
折旧是未避免的重复计算,因为折旧无法客观测度
西
方
经
济
学
(
宏
观
部
分
)
1.2
GDP的衡量
•
•
(macro part)
•
•
➢在宏观层面,一定有:产出=收入
第一,从微观角度思考,收入来自产出,产出形成收入。所以是“相等的”
第二,从宏观角度思考,产出和收入必然指向同一个对象物。收入表明上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ppt课件

ppt课件
3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GDP的含义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定 时期内在一国(或地区)境内生产的所有最终 产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第一,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 • 第二,GDP衡量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 产品和服务价值不计入GDP。 • 第三,GDP是一国(或地区)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 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 第四,GDP衡量的是一定时间内的产品和服务的价 值。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 指标及其衡量
ppt课件
1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第三节 失业及其衡量
第四节 本章评析
ppt课件
2
第九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一.GDP的含义
二.GDP的衡量
Hale Waihona Puke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四.与GDP相关的其他指标
ppt课件
5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理解人均GDP
2010年 中国GDP为39.5万亿元,(6.5)折合6.077万亿美元。 按13.5亿人口,人均3万元 实际到手的收入约:30000×60%=18000元; 一个四口之家的平均收入为7.2万元左右 2011 中国GDP为47万亿元,折合7.485万亿美元。 按14亿人口,人均3.37万元,5346美元。 实际到手的收入约:33700×60%=20200元; 一个四口之家的平均收入为8万元左右 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
麦当劳店的增值是:1.5-0.5=1(美元)
ppt课件
9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 W=min(UA,UB)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均衡的多样性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1.缺乏公平的效率的提高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2.缺乏效率的公平增进 (1)平等化的直接效率损失
(2)平等化的间接效率损失
第一,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第三,回答“会如何”的问题。 • 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 帕累托标准
第三节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考虑两种既定数量的产 品在两个单个消费者 之间的分配问题。
MRSXAY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 分课件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重要问题
❖研究是否存在一般均衡状态; ❖如果存在,是否具有经济效率;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一般均衡 经济效率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社会福利函数 效率与公平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一、排他性与竞用性 第一,“排他性”:只有对商品支付价格 的人才能够使用该商品; 第二,“竞争性”:如果某人已经使用了 某个商品,则其他人就不能再同时使用该 商品。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二、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二、外部影响和资源配置失当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三、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第一,使用税收和津贴。 第二,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第三,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第二节 外部影响
❖四、科斯定理 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
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 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 的。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重要问题
❖论述市场失灵的几种情况:垄断、外部影 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
❖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垄断 外部影响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与低效率
第一节 垄断
❖二、寻租理论 “寻租”活动: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 而得到垄断利润(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
1.从生产契约曲线到生产可能性曲线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点
Y dY MRTlim
x0X dX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3.生产不可能性区域和生产无效率区域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二、“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
1.效率优先
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2.兼顾公平 (1)减少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 (2)促进机会均等 (3)限制某些行业、某些个人的垄断性收入 (4)实现生存权利和消灭贫穷
第八节 效率与公平
❖三、收入再分配的具体措施 1.税收政策 2.政府支出 3.其他措施
❖四、公共选择理论
1.集体选择的规则 (1)一致同意规则。 (2)多数规则。 (3)加权规则。 (4)否决规则。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2.最优的集体选择规则 (1)成本模型。 (2)概率模型。
3.政府官员制度的效率
第四节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一、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 信息的作用 信息的不完全 信息的不对称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3.公共物品和成本—收益分析 首先,估计一个项目所需花费的成本以及他所可 能带来的收益; 然后,把二者加以比较; 最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三、公共资源 ➢ 即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引起“非效率”的原因
第三节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二、一般均衡的存在性
在一系列假定条件下,一般均衡体系存在 着均衡解,而且,这种均衡可以处于稳定 状态,并同时满足经济效率的要求。
第一节 一般均衡
❖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 “拍卖人”
第二节 经济效率
❖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 实证经济学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一、效用可能性曲线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二、社会福利函数 及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
最大社会福利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三、不可能定理
第七节 社会福利函数
❖四、惯性和均衡的多样性
1.惯性
2.均衡的多样性 (1)加法型社会福利函数
W(x)=UA(x)+UB(x) (2)乘法型社会福利函数
第五节 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三、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最优条件:MRSXY=MRTXY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四、总结
第六节 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1.交换的最有条件
MRSX AYMRSX BY
2.生产的最有条件
MRSXYMRTXY
3.生产和交换的最有条件
M RTSL C KM RTSL D K
第一节 垄断
❖三、对垄断的公共管制 (1)递增成本
第一节 垄断
(2)递减成本
第一节 垄断
❖四、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1890)、克莱顿法(1914)、 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
第二节 外部影响
❖一、外部影响及其分类
1.生产的外部经济 2.消费的外部经济 3.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4.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M
R
S
A XY
=
M
R
S
B XY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同样的,先研究两种既定数量的要素在两个生产 者之间的分配情况。
MRTSLCK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的公式: MRTSLCK = MRTSLDK
第五节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问题和假定
假定:1.整个经济之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 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 2.只存在生产者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 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 3.C生产X,D生产Y; 4.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即无差异曲线族给定不变。 问题:研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