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第三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l、m可以确定原子轨道的能量和形状, 故常用这3个量子数作的脚标以区别不同的波函
数。例如100 ,表示n=1、l=0、m=0的波函数。
(4)自旋量子数(ms):表示电子自旋角动 量在外磁场方向的分量。
实验证明,电子除绕核运动外,还有绕自身
的轴旋转的运动,称自旋。
ms=
1和
2
1。其中每一个数值表示电子的一种
副量子数的取值范围: l=0,1,2……(n-1)
的正整数。L 的每一个数值表示一个亚层,也表
示一种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l与光谱学规
定的亚层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副量子数(l) 0 1 2 3 4 5……
亚层符号
s p d f g h……
(3)磁量子数(m) 同一亚层中有时还包含着若干个空间伸展
如把Cl—Cl分子的一半(99 pm)定为Cl原 子的共价半径。
② 金属半径:金属单质的晶体中,两个相 邻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金属原子的 金属半径。
如把金属铜中两个相邻Cu原子核间距的一半 (128 pm)定为Cu原子的半径。
③ 范德华半径:希有气体分子间只能靠较弱 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即分子间力)形成晶 体,晶体中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的一半,称为该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
几率密度。
用小黑点疏密来表示几率密度大小的话,所
得图象叫电子云。以 2作图,即得电子云的近
似图象。
1.2.4 量子数
(1)主量子数(n)—描述各电子层能量的
高低和离核的远近。
原子核外电子按能级的高低分层分布,这种
不同能级的层次习惯上称为电子层。用统计观点
来说,电子层是按电子出现几率较大的区域离核
能量越高。如E1s<E2s<E3s<E4s<E5s<
E6s……
为什么
对同一原子来说,离核越近的电子层内的电 子,受其它电子层电子的屏蔽程度较小,受核场 引力较大,势能较低;而离核远的电子层内的电 子,由于被屏蔽程度大,受核场引力被削弱,势 能较高。
▲ 若n值相同,l值越大的电子,其能量越高。 如E3s<E3p<E3d。
第三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微观粒子:质量和体积极其微小,运动速度 等于或接近光速的微粒。如电子、中子、质子 和光子等。
实物微观粒子(实物粒子):因光子的静止质 量为0,把除光子以外的微观粒子叫做实物微 观粒子。
1.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 波的微粒性
电磁波是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可见光只 不过是电磁波的一种 。
2.2 鲍林近似能级图
Pauling,L.C.(1901-1994)
根据三个原理和鲍林近似能级图, 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也可写作:
21Sc: 1s22s22p63s23p63d14s2 25Mn: 1s22s22p63s23p63d54s2
[Ar] 3d14s2 [Ar] 3d54s2
例如氖(Ne)的范德华半径为160 pm。
原子半径在周期中的变化:
①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随着有效核 电荷Z*的增加,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增强,原子半径 缩小。
② 同一周期的d区过渡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 新增电子填入次外层的(n-1)d轨道上,对外层电 子屏蔽作用增强,Z*增加较少,原子半径只是略有 减小。
1927年,德国的海森堡从理论上证明了:实物 粒子的动量(或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被确定。 其数学表达式:
x
px
h
4
△px:确定x轴方向动量分量时的误差 △x: 确定位置时的误差
不确定关系式意思
如果我们要用经典力学的两个物理量(坐 标和速度)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话,要想对其中 一个物理量测量得越准确,就会使另一个物理 量测得越不准确。即不能同时准确测定一个微 观粒子运动的位置和速度。
ms= -
1 2
m=?0
ms= +
1 2
(4) n=4 l=2
m= +1
mmss=
?1
2
or
mS
1 2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2.1 基态原子中电子排布原理
(1)鲍里(Pauli)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
相同的电子存在。每一个轨道内最多只能容纳 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Ei越小,表示氢原子系统的能量越低,电子被 原子核束缚得越牢。
为求解方便,把直角坐标(x、y、z)变换为
极坐标(r、 、 ), 并令:(r、 、)= R(r)Y( 、 ),即
把含有三个变量的偏微分方程分离成两个较易
求解的方程的乘积。
R(r)称为波函数的径向分布部分,与离核 的远近有关系;
Y( 、)称为波函数的角度分布部分。
1.2.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926年,薛定谔提出了一个描述单个实物粒 子运动的定态(即具有一定能量的运动状态)的 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二阶偏微分方程):
2
x2
2
y2
2
z 2
8 2m
h2
(E
V )
0
x、y、z — 实物粒子在空间的坐标
其物理意义:对于一个质量为m的实物粒子, 在势能为V的势能场中的运动状态,可用服从该 方程的波函数来描述。
这是因为在同一电子亚层中,屏蔽常数的 大小与原子轨道的几何形状有关,其大小次序 为s<p<d<f。
屏蔽效应造成能级分裂,使n相同的轨道 能量不一定相同,只有n与l 的值都相同的轨道 才是等价的。
(2) 钻穿效应
外层电子有机会出现在原子核附近的现象叫钻 穿。由于钻穿而使电子能量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钻穿效应。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未排满
各周期所包含的元素数目=相应能级组内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周期数与能级组的序号完全对应。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3.1 原子半径
① 共价半径:两个相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其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该原子的共价半径。
② 同一副族元素除钪(Sc)分族以外,从上 往下过渡时,原子半径增加较少。尤其是第五周 期和第六周期的同一副族元素之间,原子半径非 常接近。这是镧系收缩的重要效应之一。
2.4 原子的电子层与元素周期表 (1) 周期与能级组
周期
1 2 3 4 5 6 7
能级组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能级组内各轨道电子排布顺序
1s1-2 2s1-2……2p1-6 3s1-2……3p1-6 4s1-2……3d1-10……4p1-6 5s1-2……4d1-10……5p1-6 6s1-2…4f 1-14…5d1-10……6p1-6 7s1-2……5f 1-14……6d1-
即普朗克方程:E = h ν h:普朗克常量 , 6.626×10-34 J·s
(2) 微粒的波动性
● 德布罗依关系式
1924年,德布罗依大 胆预言:电子等实物粒 子与光子一样,也有波 粒二象性。对于质量为 m,运动速度为υ的实 物粒子,其波长
h h p m
1.2 原子结构的波动力学模型
Heisenberg W
2.3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1) 屏蔽效应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电荷(Z)对某个电子的 吸引力,因其它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而被削弱的 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屏蔽作用的大小用屏蔽常数(σ)来表示,可 理解为被抵消了的那一部分核电荷数。
其定义式为:
有效核电荷数(Z*)=核电荷数(Z)-屏蔽常数(σ)
▲ 对于 l 值相同的电子来说,n值越大,
● 同一电子层的电子, 钻穿能力大小:
s>p>d>f 钻穿能力强的电子受原子 核的吸引力较大,因此能量 较低,
故:E3s<E3p<E3d
● 如果能级分裂的程度很大, 就可能导 致与邻近电子层中的亚层能级发生交错。
例如,4s电子云径向分布图上(图11-4)除 主峰外还有3个离核更近的小峰, 其钻穿程度 如此之大, 以致其能级处于3d亚层能级之下, 发生了交错。
的远近来划分的。
主量子数的取值范围:n=1,2,3,4,5,6……(除
零以外的正整数)。在光谱学上另用一套拉丁字
母表示电子层,其对应关系为:
主量子数(n) 1 2 3 4 5 6……
电子层
K L M N O P……
(2)副(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数(l)
某一电子层内还存在着能量差别很小的若
干个亚层,用 l 来描述。
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磁量子数用来描述原子 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磁量子数的取值范围:m=0,±1,±2……±l 的整数。
如:l=1,m=0,±1;表示p亚层有三个分别 以y、z、x轴为对称轴的py、pz、px原子轨道, 三个轨道的伸展方向互相垂直。
在没有外加磁场情况下,同一亚层的原子轨道, 能量是相等的,叫等价(简并)轨道。
Schrodinger E
波动力学模型是迄今最成功的原子结构模型,它是1920年以 海森堡和薛定锷为代表的科学家们通过数学方法处理原子中电子 的波动性而建立起来的。该模型不但能够预言氢的发射光谱(包括 玻尔模型无法解释的谱线),而且也适用于多电子原子, 从而更合 理地说明核外电子的排布方式。
1.2.1 海森堡不确定关系
每一个合理的解 i 及相对应的Ei代表系统中
电子的一种可能的定态(运动状态)。由此可见, 在量子力学中是用波函数和与其对应的能量来描 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
Ei的数值是不连续的,按一定规律呈跳跃式变
化(对即氢量原子子化的)电和子增,加有。EEi的集nR2合叫做能级。
n=1、2、3…… R=21.79 J
方括号部分称原子实
注意 对于等价轨道(同一电子亚层)来说,电 子分布为全充满(p6,d10,f 14)、半充满(p3, d5,f 7)、全空(p0,d0,f 0)时,电子云分 布呈球形,原子结构较为稳定。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24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波函数 (x、y、z)或 (r、 、)的空
间图象可以表示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范围,即原 子轨道;原子轨道的数学表达式就是波函数。
将波函数的角度分布Y 随 、 变化作图,所
得的图象就称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薛定谔 将100多种元素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归纳为4 类,用光谱学的符号可表示为s、p、d、f。
◆ 内部效应: 镧系中相邻元素的半径十分接近, 用普通的化学方法将很难分离。
◆ 外部效应:使第5、6两周期的同族过渡元 素(如Zr-Hf, Nb-Ta等)性质极为相似,往往导 致在自然界共生,而且相互不易分离。
原子半径在族中的变化:
① 主族元素从上往下过渡时,尽管核电荷数增 多,但是电子层数增多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 原子半径是显著增大。
注意
“+”、“-”号不表 示正、负电荷,而是 表示Y是正值还是负 值(即原子轨道角度 分布图的对称关系: 符号相同,表示对称 性相同;符号相反, 表示对称性不同或反 对称)。在讨论到化 学键的形成时有意义 。
1.2.3 电子云
原子内核外某处单位体积的空间中,电子出
现的几率密度( )与该处波函数的绝对值平 方成正比: ∝ ,2 即用 2表示电子出现的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在与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如干涉、衍射等) 中,光主要表现出波动性;在与实物相互作用有 关的现象(如光压、光电效应等)中,光主要表 现出粒子性。
● Plank 公式(描述光的二象性)
1900年, 普朗克 (Plank M) 提 出了表达光的能量(E)与频率(ν)关 系的方程,
到ds区,从ⅠB族元素起,由于次外层的(n-1) d轨道已经全充满,对外层电子屏蔽作用更强,原 子半径反而有所增大。
③ 同一周期的f 区内过渡元素,新增加的电子 填入外数第三层的(n-2)f 轨道上,Z*增加极少, 原子半径收缩更缓。例如镧系元素从镧(La)到 镥(Lu),中间经历了13种元素,原子半径只收 缩了约13 pm左右,这个变化叫做镧系收缩。
(2)能量最低原理 多电子原子处在基态时,核外电子的排布在 不违反鲍里原理的前提下,总是尽可能先占有 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 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就是 所谓能量最低原理。 (3)洪特(Hund)规则 原子中在同一亚层的等价轨道上排布电子 时,将尽可能单独分占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 方向相同(或称自旋平行)。这样排布时,原 子的能量较低,体系较稳定。
2
自旋方向,即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研究表明:同一原子中,各个电子的四个量
子数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
全相同的电子。
由此可知:每一个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
向相反的电子。
例 填入适当的量子数。
(1) nn=?3 l=2
(2) n=2 l=?1 (3) n=3 l=0
m=0
ms= +
1 2
m= -1
数。例如100 ,表示n=1、l=0、m=0的波函数。
(4)自旋量子数(ms):表示电子自旋角动 量在外磁场方向的分量。
实验证明,电子除绕核运动外,还有绕自身
的轴旋转的运动,称自旋。
ms=
1和
2
1。其中每一个数值表示电子的一种
副量子数的取值范围: l=0,1,2……(n-1)
的正整数。L 的每一个数值表示一个亚层,也表
示一种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l与光谱学规
定的亚层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副量子数(l) 0 1 2 3 4 5……
亚层符号
s p d f g h……
(3)磁量子数(m) 同一亚层中有时还包含着若干个空间伸展
如把Cl—Cl分子的一半(99 pm)定为Cl原 子的共价半径。
② 金属半径:金属单质的晶体中,两个相 邻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金属原子的 金属半径。
如把金属铜中两个相邻Cu原子核间距的一半 (128 pm)定为Cu原子的半径。
③ 范德华半径:希有气体分子间只能靠较弱 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即分子间力)形成晶 体,晶体中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的一半,称为该 原子的范德华半径。
几率密度。
用小黑点疏密来表示几率密度大小的话,所
得图象叫电子云。以 2作图,即得电子云的近
似图象。
1.2.4 量子数
(1)主量子数(n)—描述各电子层能量的
高低和离核的远近。
原子核外电子按能级的高低分层分布,这种
不同能级的层次习惯上称为电子层。用统计观点
来说,电子层是按电子出现几率较大的区域离核
能量越高。如E1s<E2s<E3s<E4s<E5s<
E6s……
为什么
对同一原子来说,离核越近的电子层内的电 子,受其它电子层电子的屏蔽程度较小,受核场 引力较大,势能较低;而离核远的电子层内的电 子,由于被屏蔽程度大,受核场引力被削弱,势 能较高。
▲ 若n值相同,l值越大的电子,其能量越高。 如E3s<E3p<E3d。
第三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微观粒子:质量和体积极其微小,运动速度 等于或接近光速的微粒。如电子、中子、质子 和光子等。
实物微观粒子(实物粒子):因光子的静止质 量为0,把除光子以外的微观粒子叫做实物微 观粒子。
1.1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 波的微粒性
电磁波是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可见光只 不过是电磁波的一种 。
2.2 鲍林近似能级图
Pauling,L.C.(1901-1994)
根据三个原理和鲍林近似能级图, 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也可写作:
21Sc: 1s22s22p63s23p63d14s2 25Mn: 1s22s22p63s23p63d54s2
[Ar] 3d14s2 [Ar] 3d54s2
例如氖(Ne)的范德华半径为160 pm。
原子半径在周期中的变化:
①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向右随着有效核 电荷Z*的增加,核对外层电子引力增强,原子半径 缩小。
② 同一周期的d区过渡元素,从左向右过渡时, 新增电子填入次外层的(n-1)d轨道上,对外层电 子屏蔽作用增强,Z*增加较少,原子半径只是略有 减小。
1927年,德国的海森堡从理论上证明了:实物 粒子的动量(或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被确定。 其数学表达式:
x
px
h
4
△px:确定x轴方向动量分量时的误差 △x: 确定位置时的误差
不确定关系式意思
如果我们要用经典力学的两个物理量(坐 标和速度)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话,要想对其中 一个物理量测量得越准确,就会使另一个物理 量测得越不准确。即不能同时准确测定一个微 观粒子运动的位置和速度。
ms= -
1 2
m=?0
ms= +
1 2
(4) n=4 l=2
m= +1
mmss=
?1
2
or
mS
1 2
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2.1 基态原子中电子排布原理
(1)鲍里(Pauli)不相容原理 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
相同的电子存在。每一个轨道内最多只能容纳 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Ei越小,表示氢原子系统的能量越低,电子被 原子核束缚得越牢。
为求解方便,把直角坐标(x、y、z)变换为
极坐标(r、 、 ), 并令:(r、 、)= R(r)Y( 、 ),即
把含有三个变量的偏微分方程分离成两个较易
求解的方程的乘积。
R(r)称为波函数的径向分布部分,与离核 的远近有关系;
Y( 、)称为波函数的角度分布部分。
1.2.2 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1926年,薛定谔提出了一个描述单个实物粒 子运动的定态(即具有一定能量的运动状态)的 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二阶偏微分方程):
2
x2
2
y2
2
z 2
8 2m
h2
(E
V )
0
x、y、z — 实物粒子在空间的坐标
其物理意义:对于一个质量为m的实物粒子, 在势能为V的势能场中的运动状态,可用服从该 方程的波函数来描述。
这是因为在同一电子亚层中,屏蔽常数的 大小与原子轨道的几何形状有关,其大小次序 为s<p<d<f。
屏蔽效应造成能级分裂,使n相同的轨道 能量不一定相同,只有n与l 的值都相同的轨道 才是等价的。
(2) 钻穿效应
外层电子有机会出现在原子核附近的现象叫钻 穿。由于钻穿而使电子能量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钻穿效应。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未排满
各周期所包含的元素数目=相应能级组内轨道所能容纳的电子数。 周期数与能级组的序号完全对应。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3.1 原子半径
① 共价半径:两个相同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其核间距离的一半,称为该原子的共价半径。
② 同一副族元素除钪(Sc)分族以外,从上 往下过渡时,原子半径增加较少。尤其是第五周 期和第六周期的同一副族元素之间,原子半径非 常接近。这是镧系收缩的重要效应之一。
2.4 原子的电子层与元素周期表 (1) 周期与能级组
周期
1 2 3 4 5 6 7
能级组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能级组内各轨道电子排布顺序
1s1-2 2s1-2……2p1-6 3s1-2……3p1-6 4s1-2……3d1-10……4p1-6 5s1-2……4d1-10……5p1-6 6s1-2…4f 1-14…5d1-10……6p1-6 7s1-2……5f 1-14……6d1-
即普朗克方程:E = h ν h:普朗克常量 , 6.626×10-34 J·s
(2) 微粒的波动性
● 德布罗依关系式
1924年,德布罗依大 胆预言:电子等实物粒 子与光子一样,也有波 粒二象性。对于质量为 m,运动速度为υ的实 物粒子,其波长
h h p m
1.2 原子结构的波动力学模型
Heisenberg W
2.3 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1) 屏蔽效应 在多电子原子中,核电荷(Z)对某个电子的 吸引力,因其它电子对该电子的排斥而被削弱的 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屏蔽作用的大小用屏蔽常数(σ)来表示,可 理解为被抵消了的那一部分核电荷数。
其定义式为:
有效核电荷数(Z*)=核电荷数(Z)-屏蔽常数(σ)
▲ 对于 l 值相同的电子来说,n值越大,
● 同一电子层的电子, 钻穿能力大小:
s>p>d>f 钻穿能力强的电子受原子 核的吸引力较大,因此能量 较低,
故:E3s<E3p<E3d
● 如果能级分裂的程度很大, 就可能导 致与邻近电子层中的亚层能级发生交错。
例如,4s电子云径向分布图上(图11-4)除 主峰外还有3个离核更近的小峰, 其钻穿程度 如此之大, 以致其能级处于3d亚层能级之下, 发生了交错。
的远近来划分的。
主量子数的取值范围:n=1,2,3,4,5,6……(除
零以外的正整数)。在光谱学上另用一套拉丁字
母表示电子层,其对应关系为:
主量子数(n) 1 2 3 4 5 6……
电子层
K L M N O P……
(2)副(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子数(l)
某一电子层内还存在着能量差别很小的若
干个亚层,用 l 来描述。
方向不同的原子轨道。磁量子数用来描述原子 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磁量子数的取值范围:m=0,±1,±2……±l 的整数。
如:l=1,m=0,±1;表示p亚层有三个分别 以y、z、x轴为对称轴的py、pz、px原子轨道, 三个轨道的伸展方向互相垂直。
在没有外加磁场情况下,同一亚层的原子轨道, 能量是相等的,叫等价(简并)轨道。
Schrodinger E
波动力学模型是迄今最成功的原子结构模型,它是1920年以 海森堡和薛定锷为代表的科学家们通过数学方法处理原子中电子 的波动性而建立起来的。该模型不但能够预言氢的发射光谱(包括 玻尔模型无法解释的谱线),而且也适用于多电子原子, 从而更合 理地说明核外电子的排布方式。
1.2.1 海森堡不确定关系
每一个合理的解 i 及相对应的Ei代表系统中
电子的一种可能的定态(运动状态)。由此可见, 在量子力学中是用波函数和与其对应的能量来描 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
Ei的数值是不连续的,按一定规律呈跳跃式变
化(对即氢量原子子化的)电和子增,加有。EEi的集nR2合叫做能级。
n=1、2、3…… R=21.79 J
方括号部分称原子实
注意 对于等价轨道(同一电子亚层)来说,电 子分布为全充满(p6,d10,f 14)、半充满(p3, d5,f 7)、全空(p0,d0,f 0)时,电子云分 布呈球形,原子结构较为稳定。 29Cu: 1s22s22p63s23p63d104s1
24Cr: 1s22s22p63s23p63d54s1
波函数 (x、y、z)或 (r、 、)的空
间图象可以表示电子在原子中的运动范围,即原 子轨道;原子轨道的数学表达式就是波函数。
将波函数的角度分布Y 随 、 变化作图,所
得的图象就称为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薛定谔 将100多种元素的原子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归纳为4 类,用光谱学的符号可表示为s、p、d、f。
◆ 内部效应: 镧系中相邻元素的半径十分接近, 用普通的化学方法将很难分离。
◆ 外部效应:使第5、6两周期的同族过渡元 素(如Zr-Hf, Nb-Ta等)性质极为相似,往往导 致在自然界共生,而且相互不易分离。
原子半径在族中的变化:
① 主族元素从上往下过渡时,尽管核电荷数增 多,但是电子层数增多的因素起主导作用,因此 原子半径是显著增大。
注意
“+”、“-”号不表 示正、负电荷,而是 表示Y是正值还是负 值(即原子轨道角度 分布图的对称关系: 符号相同,表示对称 性相同;符号相反, 表示对称性不同或反 对称)。在讨论到化 学键的形成时有意义 。
1.2.3 电子云
原子内核外某处单位体积的空间中,电子出
现的几率密度( )与该处波函数的绝对值平 方成正比: ∝ ,2 即用 2表示电子出现的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在与光的传播有关的现象(如干涉、衍射等) 中,光主要表现出波动性;在与实物相互作用有 关的现象(如光压、光电效应等)中,光主要表 现出粒子性。
● Plank 公式(描述光的二象性)
1900年, 普朗克 (Plank M) 提 出了表达光的能量(E)与频率(ν)关 系的方程,
到ds区,从ⅠB族元素起,由于次外层的(n-1) d轨道已经全充满,对外层电子屏蔽作用更强,原 子半径反而有所增大。
③ 同一周期的f 区内过渡元素,新增加的电子 填入外数第三层的(n-2)f 轨道上,Z*增加极少, 原子半径收缩更缓。例如镧系元素从镧(La)到 镥(Lu),中间经历了13种元素,原子半径只收 缩了约13 pm左右,这个变化叫做镧系收缩。
(2)能量最低原理 多电子原子处在基态时,核外电子的排布在 不违反鲍里原理的前提下,总是尽可能先占有 能量最低的轨道。只有当能量最低的轨道占满 后,电子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这就是 所谓能量最低原理。 (3)洪特(Hund)规则 原子中在同一亚层的等价轨道上排布电子 时,将尽可能单独分占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 方向相同(或称自旋平行)。这样排布时,原 子的能量较低,体系较稳定。
2
自旋方向,即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研究表明:同一原子中,各个电子的四个量
子数不可能完全相同,即不可能有运动状态完
全相同的电子。
由此可知:每一个轨道只能容纳两个自旋方
向相反的电子。
例 填入适当的量子数。
(1) nn=?3 l=2
(2) n=2 l=?1 (3) n=3 l=0
m=0
ms= +
1 2
m=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