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
第十五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复习提纲一、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管:物质运输的管道类型血流方向结构特点管壁弹性管腔血流速度动脉从心脏→全身厚大小快静脉从全身→心脏较薄小大(有静脉瓣)慢毛细血管从最小的动脉→最小的静脉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极慢2、血液:物质运输的载体1)血浆成分: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其它养料和废物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2)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名称形态结构数量主要功能红细胞(含血红蛋白)无细胞核,两面凹的圆饼状,较大。
(血红蛋白—红色含铁蛋白质)最多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氧含量高时,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反之,易与氧分离)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最少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最小较多止血、凝血血细胞结构图3、心脏——物质运输的动力1)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心脏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左心房(连通肺静脉)2)结构:四个腔 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主动脉肺肺动脉肺肺静脉心脏结构图3)瓣膜:房室瓣;动脉瓣保证血液朝向一个方向流动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4)生理 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4、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O 2→组织细1)过程 胞,CO 2→血液)→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O 2→血液,CO 2→肺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循环示意图体循环:动脉血 静脉血 2)血液循环中血液性质的变化肺循环:静脉血 动脉血 3)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比较 概念存在的血管 存在于心脏(左动右静) 动脉血 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肺静脉、其他动脉 心脏左侧:左心房、左心室 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肺动脉、其他静脉心脏右侧:右心房、右心室流动脉血流静脉血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 全身毛细组织O 上下腔CO 左心房右心房主动脉血管网细胞2营养物质静脉肺动脉细血管网肺静脉CO 2O 2肺泡2废物左心室右心室血型:ABO 血型系统:A 型、B 型、AB 型和O 型 (5)输血与血型 AB 型:万能的受血者;O 型:万能献血者输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血液凝集为红细胞凝集)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200~300ml 注意:1)贫血(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数值低于正常值 2)发炎或白血病---------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3)血压:血液在血管里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专题1-2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含答案】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讲解专题1-2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考情分析】1.说出细胞主要由C、H、O、N、P、S等元素构成,它们以碳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4.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核心素养分析】1.生命观念: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2.科学思维:水和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作用。
3.社会责任:注重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科学探究: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1.种类(1)含量: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
②微量元素:生物生活必需但需要量却很少的元素:Fe、Mn、Zn、Cu、B、Mo等。
(2)作用:①最基本元素:C。
②基本元素:C、H、O、N。
【归纳总结】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1.从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分析代谢产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都含有C、H、O,故其代谢终产物都有CO2和H2O;蛋白质中还有N,其代谢终产物中还含有尿素。
2.从化合物的元素含量上分析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多少:脂肪的含氢量多于糖类,因此等质量的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O2比糖类多,释放的能量也多于糖类。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种类: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2)含量:①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
②鲜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蛋白质。
③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
【特别提醒】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三个误区1.误区一: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和鲜重。
(1)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2)在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八年级生物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⒉扭开打气球上的螺旋,把气袋中的气体压出,使血压计汞柱位于“0”。
⒊缠缚臂带,气袋中部对着肱动脉 (注意:缠缚得不能过松或过紧,一般以可插入两指为较合适)。 ⒋听诊器探头(圆形)插入臂套内肱动脉上,置于左臂内侧血管位置。
⒌关闭气阀。 ⒍用压气球缓慢打气,使汞柱不超过200mmHg ⒎慢慢放开气阀使汞柱下降速度为4mmHg/秒。 ⒏监听搏动音: 当听到第一搏动音时,汞柱所反映的压力值为收缩压; 当搏动音音调突然变低或消失时,汞柱所反映的压力值为舒张压。 9.记录数值在下列表格中: (为了减少测量误差,每人最好重复测量三次)
思考 : (sīkǎo)
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
内(tǐ nèi)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数一数自己的心率(每
分钟心跳的次数)。
以心率75次为例
计算 : (jì suàn)
1.你体内的全部血液循环一遍需要多长时间? 4000÷(70×75÷60) ≈45(秒)
2.一天(24小时)之内循环多少遍?
他从实验入手,从绑扎人体上 臂血管的实验中发现,动脉和静脉 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并猜 想,动脉与静脉之间一定有种血管, 把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液连通起来。
第三页,共四十六页。
哈维
英国医生、生理学家、解剖学家和
胚胎学家。 他提出了新的血液循环理论,彻底
否定了统治1000多年的盖伦关于心血运动的错误看法(kàn fǎ),为近代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D.心率
10.静脉血与动脉血相比主要不同之处是( A.含营养物质少 B.含氧少
B)
C.含代谢终产物多 D.在静脉中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1.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篇一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功能: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血红蛋白等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③、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H2CO3/HCO3-,HPO42-/H2P04-等。
③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K+/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
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
2.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知识点归纳篇二细胞的分化一、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增殖为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二、细胞全能性1、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_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2、植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
例如:胡萝卜跟根组织的细胞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3、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
无机盐的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一
无机盐的作用高中生物必修一无机盐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有:1、无机盐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3、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正常渗透压,尤其对于植物吸收养分有重要作用;5、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6、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无机盐在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
例如钙和磷绝大部分在骨和牙等硬组织中,铁集中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钡集中在脂肪组织,钴集中在造血器官,锌集中在肌肉组织。
无机盐对组织和细胞的结构很重要,硬组织如骨骼和牙齿,大部分是由钙、磷和镁组成,而软组织含钾较多。
体液中的无机盐离子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控制水分,维持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帮助运输普通元素到全身,参与神经活动和肌肉收缩等。
有些为无机或有机化合物以构成酶的辅基、激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或作为多种酶系统的激活剂,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无机盐即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旧称矿物质,在生物细胞内一般只占鲜重的1%至1.5%,目前人体已经发现20余种,其中大量元素有钙Ca、磷P、钾K、硫S、钠Na、氯Cl、镁Mg,微量元素有铁Fe、锌Zn、硒Se、钼Mo、氟F、铬Cr、钴Co、碘I等。
虽然无机盐在细胞、人体中的含量很低,但是作用非常大,假设注意饮食多样化,少吃动物脂肪,多吃糙米、玉米等粗粮,不要过多食用精制面粉,就能使体内的无机盐坚持正常应有的水平。
举例:1、镁离子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
缺镁会出现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片发黄的现象。
2、缺硼会导致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
3、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缺铁会患缺铁性贫血。
4、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
钙离子含量过少会导致抽搐,含钙过多,会导致肌无力的症状。
5、碘离子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缺碘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幼儿时期缺碘会患呆小症,成年缺碘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维持生物体内稳态的机制
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构成的系统,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 定具有重要作用。
稳态调节方式及意义
调节方式
生物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 身调节等方式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意义
稳态调节能够确保生物体在应对外界 环境变化时,保持内部环境的相对稳 定,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 ,稳态调节也是生物体适应环境、进 化发展的基础。
经消化分解为单糖后,被小肠黏膜吸 收进入血液。
脂肪吸收
经消化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后,被小 肠黏膜吸收进入淋巴系统和血液。
蛋白质吸收
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被小肠黏膜 吸收进入血液。
维生素及矿物质吸收
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经小肠黏膜吸 收进入血液,脂溶性维生素经淋巴系 统进入血液。
消化系统与其他系统间联系
自主神经通路。
效应器
执行中枢神经系统指令的器官 或组织,如肌肉、腺体等。
运动控制
通过运动神经通路控制骨骼肌 的收缩和舒张,实现身体的运 动和姿势维持。
内脏活动调节
通过自主神经通路调节内脏器 官的活动,如心率、呼吸、消
化等。
03
循环系统在稳态维持中作用
心脏泵血功能及血管网络构建
心脏泵血功能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将血液泵入动脉系统,进而输送到全 身各组织和器官。这一功能确保了血液在体内的循环流动, 为细胞提供必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
血管网络构建
生物体内存在复杂的血管网络,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等。这些血管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使得 血液能够在体内循环流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血液成分及其在稳态中作用
01
血浆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其中含有水、电解质、营养物质、激素和抗体
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调节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重要机制之一。
酸碱平衡指的是维持体内液体中的氢离子浓度(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状态。
生物体内的许多生理过程都对于酸碱平衡有着高度依赖性,而酸碱平衡失调将会导致生命活动的异常甚至危及生命。
一、酸碱平衡的重要性酸碱平衡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生物体内的细胞和组织需要在一定的酸碱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
若体内的酸碱平衡受到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以及器官损伤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为了维持酸碱平衡,生物体内具有一套复杂而精确的调节机制,包括呼吸系统、肾脏以及酸碱平衡缓冲系统。
1. 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来维持酸碱平衡。
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氢离子和碳酸盐离子。
因此,增强呼气可以通过减少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酸度水平。
相反,减少呼气则会导致二氧化碳在体内积聚,引起酸碱平衡失调。
2. 肾脏的调节肾脏在酸碱平衡的调节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
当体内酸度增加时,肾脏会排泄更多的氢离子以及相应的酸性物质,这样可以降低体内酸度。
相反,当体内碱度增加时,肾脏会排泄更多的碱性物质来调节酸碱平衡。
3. 酸碱平衡缓冲系统除了呼吸系统和肾脏外,生物体还具有一套酸碱平衡缓冲系统。
这是一种通过阻止或减轻酸碱反应的变化以维持酸碱平衡的机制。
主要包括磷酸盐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以及蛋白质缓冲系统等。
这些缓冲体系能够吸收和释放氢离子,稳定体液的pH值。
三、酸碱平衡失调与疾病酸碱平衡失调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其中包括酸中毒和碱中毒。
1. 酸中毒酸中毒是指体液中酸性成分过多,产生了过度酸化的情况。
常见的原因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部功能不正常引起的,如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代谢性酸中毒则是由于代谢产物积聚、酸性物质过多或肾脏功能异常引起的。
八年级上生物第14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单元测试
第14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一、选择题1.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结构和血流方向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b 为消化道壁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静脉血B .若b 为肾小球,则a 内流动脉血,c 内流静脉血C .若b 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D .若b 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 内流静脉血,c 内流动脉血2.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
药物通过心脏的途径是( )A .Ⅰ→Ⅲ→Ⅱ→ⅣB .Ⅳ→Ⅱ→Ⅲ→ⅠC .Ⅰ→Ⅲ→Ⅳ→ⅡD .Ⅳ→Ⅱ→Ⅰ→Ⅲ3.血液中含水量最多并且与体内的物质运输有关的成分是( )A .红细胞B .白细胞C .血小板D .血浆 4.构成我们人体的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和毛细血管中 的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细胞由此不断的进行着自我更新。
面对这一事实,你认为毛细血管不应该具有的特点是 A.分布极广 B.管壁极薄 C.血流缓慢 D.管径较粗 5.人体内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作用的血细胞是A .血小板B .白细胞C .红细胞6.臀部肌肉注射某种药物,若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 A .右心房 B .右心室 C .左心房 D .左心室7.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8.王晓明患阑尾炎,去医院化验血液后发现( )A .白细胞减少B .红细胞增多C .白细胞增多D .血小板增多9.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
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A.④→⑩→⑨→⑧→① B.③→⑤→⑥→⑦→②C.②→④→⑩→⑨→⑧→①→③D.①→③→⑤→⑥→⑦→②→④ 10.细胞结构中有细胞核的血细胞是 A .神经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成熟的红细胞11.血管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知识要点 苏科版
江苏省灌南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知识要点苏科版【考试内容45】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A级1.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2.人体的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血液的组成: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①血浆成分:大量的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和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②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4.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
①心壁:由心肌组成,最厚的是左心室。
②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③与心脏直接相连的5种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静脉与心房相连,主动脉—左心室,肺动脉—右心室,动脉与心室相连。
④心脏、血管中的血液(动脉血或静脉血):左动右静:左心房和左心室里动脉血,右心房和右心室里静脉血。
主动脉、肺静脉里动脉血,上、下腔静脉、肺动脉里静脉血。
⑤瓣膜:使血液在血管和心脏组成的管道中按一定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有三种类型:房室瓣(使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动脉瓣(使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静脉瓣(在静脉管内)。
【考试内容46】概述血液循环过程。
B级1.血液循环:人体内的血液在血管和心脏组成的管道里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动脉全身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血)(静脉血)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肺循环(动脉血)(静脉血)2.一般动脉管内流动脉血,静脉管内流静脉血;但肺动脉里流静脉血,肺静脉里流动脉血。
3.吃药、打针问题:药物首先通过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
4.灌水问题:注意瓣膜的作用。
房室瓣只能从心房开向心室,动脉瓣只能从心室开向动脉。
两种情况:①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5.一些部位的物质:①营养物质如葡萄糖:饭后,何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升高?(与消化系统综合)②废物如尿素:经过何处尿素含量会减少?(与泌尿系统综合)③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与呼吸系统综合)A.肺部: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
神经内分泌调节了解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
神经内分泌调节了解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神经内分泌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神经系统主要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而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在血液中传播信号。
两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生物体内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其调节机制。
一、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概述神经系统是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的。
它通过神经冲动传递信息,并控制身体的各个部分。
内分泌系统则由内分泌腺体组成,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它们分泌荷尔蒙,通过血液传递到靶细胞,控制身体各个机能。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互联系,通过复杂的信号传递网络来维持人体内平衡。
二、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刺激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如下丘脑释放催产素刺激垂体分泌催产素。
其次,内分泌激素也可以通过反馈机制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如甲状腺素可以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
此外,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还可以通过共同的调节因子相互作用,例如神经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内分泌腺体的发育和分泌。
总之,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和激素的释放来维持体内的平衡。
三、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机制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机制涉及到多个层面。
首先是神经内分泌轴的调节,其中最典型的是下丘脑-垂体-靶器官轴。
下丘脑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进而影响靶器官的功能。
其次是神经递质与激素的相互作用。
许多神经递质可以模拟或抑制内分泌腺体的激素分泌,如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可以影响肾上腺素的释放。
此外,还存在神经递质与激素共同调节靶细胞功能的机制。
例如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分化和增殖。
四、神经内分泌调节的重要性神经内分泌调节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态非常重要。
它可以通过调节代谢、免疫、生殖等多个生理功能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
例如,垂体前叶激素可以调节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新陈代谢和应激反应。
初中生物 第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复习资料初中八年级
14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把人体从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组织细胞,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运走。
2.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血管和心脏血管:3血管的种类: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脉搏指的是动脉血管的跳动。
手臂上的“青筋”属于静脉。
5血管种类功能分布血液速度管壁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分布较深快厚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分布较浅慢较薄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细胞发生物质交换的场所数量多,分布广最慢,只允许血细胞一个个通过最薄,1层上皮细胞构成心脏6 心脏位于胸腔中央偏左下方,心脏壁由心肌构成。
心壁较厚的一侧为左半部分,较薄的一侧为右半部分。
7 心脏分为四个腔,如图①是左心房,②是左心室,③是右心房,④是右心室。
8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一些血管相同。
如图中⑧是上腔静脉,⑨是下腔静脉,⑦是主动脉,⑥是肺静脉,5是肺动脉。
血液9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细胞分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液分层实验取新鲜的猪血,加入抗凝剂,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3层,其中:最上层淡黄色透明的是血浆,中间一层成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层呈红色的饿死红细胞。
血浆: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
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细胞: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10、贫血和发炎:贫血:当某人患有贫血时,血液中红细胞的数目或血红蛋白的数量会低于正常值。
发炎:当某人患有急性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的数目会增多。
11、血液是红色的原因:是由于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是红色的,血液是红色的。
12、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13、输血时应以输同血型为原则,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如血型不合,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阻碍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14、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循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汇合。
生物体内的缓冲系统与稳态维持
生物体内的缓冲系统与稳态维持生物体内的缓冲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确保生物体的正常功能与活动。
缓冲系统的作用类似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缓冲剂,可以有效地抵抗外界环境的变化,使生物体能够在不同的情况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一、生物体内的缓冲系统1.1 酸碱平衡系统酸碱平衡系统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缓冲系统之一。
人体的血液中存在着含有碳酸氢根离子(HCO3-)和碳酸根离子(CO32-)的缓冲液,可以通过调节呼吸和尿液排泄,使血液的酸碱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1.2 蛋白质缓冲系统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其中的天冬氨酸、组氨酸和赖氨酸等氨基酸都具有缓冲作用。
当外界环境酸碱度发生变化时,这些氨基酸可以接受或释放氢离子,调节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维持稳态。
1.3 磷酸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主要通过正、负离子的结合及解离来调节环境的酸碱度。
细胞内的一些磷酸盐离子可以与氢离子结合形成较稳定的酸盐,减少细胞内外环境的酸碱波动,确保细胞正常代谢。
二、缓冲系统的稳态维持2.1 温度稳态维持缓冲系统不仅能够维持酸碱平衡,还可以调节生物体的温度稳态。
在人体中,体温的调节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调控,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这些系统会通过肌肉收缩或血管扩张等方式,使体温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2.2 水分稳态维持缓冲系统也可以帮助生物体维持水分的稳态。
植物体内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来控制水分的流动,防止细胞过度膨胀或收缩。
动物体内的肾脏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尿液的产生和排泄,调节体内水分的含量和浓度。
2.3 营养物质稳态维持缓冲系统还能够维持生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稳态。
不同细胞和组织需要不同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生存和发展的需求,缓冲系统能够调节体内的代谢过程,确保各个细胞和组织获得适当的营养供应,同时排除代谢产物和废物。
三、缓冲系统的重要性缓冲系统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稳态至关重要。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15到21章)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一、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人体的组织细胞需要营养物质和氧,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
他们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
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
1、血管遍布人体全身各处,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
管壁特点管腔血流速度功能血流方向分布小快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远离心脏动脉厚、弹性大大慢把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靠近心脏静脉薄、弹性小极小极慢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由动脉到静脉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大多在身体较深的部位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内血细胞只能一个个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
它会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心壁:主要由心肌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2、心脏结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四个腔心脏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功能:不绝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满身血管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与脉搏同步)。
一般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水3、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血浆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⑴、血液的组成:55%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血液(体重的7%~8%)血细胞45%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⑵、血细胞:白细胞有细胞核结构特征大很小白色少功能具有运输氧、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感化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红细胞无细胞核圆饼状红色多血小板无细胞核不规则红色由于红细胞里含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红细胞呈现红色,血液也呈现红色。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不易看到。
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⑶、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种。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机制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机制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机制是维持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方式。
在细胞内,细胞质和细胞核内都有缓冲体系,包括碳酸氢根离子-二氧化碳和储存蛋白缓冲系统等,能够有效地抵消在细胞内产生的酸碱度变化。
细胞外环境中也存在缓冲体系,包括血液中的碳酸酐酶和血红蛋白等,能够调节血液pH值。
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机制的功能非常重要,因为细胞内外环境的酸碱度变化会影响到细胞的生命活动。
例如,当细胞内酸度过高或碱度过低时,会影响到细胞内酶的活性和蛋白质的结构,从而引起细胞死亡;另外,当血液pH值发生变化时,也会引起身体不适和疾病。
因此,细胞内和细胞外缓冲机制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
在身体内,肾脏和肺部是调节酸碱度的主要器官。
肾脏可以通过调节酸碱平衡器官的分泌和排泄来控制体液中的酸碱度;而肺部则可以通过调节呼吸来影响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影响血液pH值。
- 1 -。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概述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化学平衡系统,能够维持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
它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再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组成的。
作用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可以调节生物体内液体中的pH值,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这个范围通常为7.35-7.45,即略偏向于弱碱性。
当液体中出现过多的氢离子时,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会将其中和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降低液体的pH值;当液体中出现过少的氢离子时,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会将其转化为更多的氢离子,从而提高液体的pH值。
组成1. 碳酸:它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一种无色、无味、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在生物体内,它主要存在于肺泡和血液中。
2. 碳酸氢根离子:它是由碳酸和水反应生成的一种阴离子,化学式为HCO3-。
在生物体内,它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细胞外液中。
3. 氢离子:它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离子,化学式为H+。
在生物体内,它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细胞内液中。
调节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的调节能力主要依赖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肺部会加快呼出速度,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时,则会减缓呼出速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肾脏也可以参与调节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临床意义1. 酸中毒:当体内pH值下降到7.35以下时,就会出现酸中毒症状。
这时需要通过增加碳酸氢根离子或减少氢离子来调节pH值。
2. 碱中毒:当体内pH值升高到7.45以上时,就会出现碱中毒症状。
这时需要通过减少碳酸氢根离子或增加氢离子来调节pH值。
3. 呼吸性酸碱失衡:当呼吸系统功能出现问题时,会影响二氧化碳的排出和吸入,从而导致酸碱失衡。
这时需要通过调节呼吸系统来恢复平衡。
总结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是维持生物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化学平衡系统。
它由碳酸、碳酸氢根离子和氢离子组成,能够调节液体的pH值。
在临床上,如果出现酸中毒、碱中毒或呼吸性酸碱失衡等情况,就需要对该系统进行调节以恢复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细胞
√
X
蛋白质
√
X
葡萄糖
√
√
无机盐
√
√
水
√
√
尿素
√
√
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
对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水 尿素
肾小囊中的液体 (A)
X
√
√
√
√
尿液(B)
X X √ √ √
对比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水 尿素
肾小囊中的液体 (A)
X
√
√
√
√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下午 6时30 分12秒 下午6时 30分18 :30:122 2.3.23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3/23/2
022 6:30:12 PM18:30:122022/3/23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3/23/2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2年 3月23 日星期 三下午6 时30分 12秒18 :30:122 2.3.23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2年3 月下午6 时30分 22.3.23 18:30轨。20 22年3 月23日 星期三6 时30分 12秒18 :30:122 3 March 2022
变的结构是 肾小。管
2、正常情况下原尿中应含有的是( A )
A 葡萄糖和无机盐
B 血细胞和葡萄糖
C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D 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
3、血浆、原尿、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B )
A 二氧化碳、水、尿素 B 水、尿素、无机盐
C 水、无机盐、葡萄糖 D 蛋白质、水、尿素
4、肾脏的结构中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B )
23-Mar-2222.3.23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2.3.2318:30:1223 March 202218:30
第14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第二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排泄和排遗
排泄: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 (形成尿液) 输尿管 (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
皮质 ———
X
X
X
X
√
X
√
√
√
√
√
√
小结:尿液的形成
水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无机盐
尿素 葡萄糖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全部葡萄糖
大 部 分 水
部分无机盐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1.下面是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样品中的主要物质 浓度比较表:
(1)样品_C 是原尿。
(2)样品B、C中蛋白质大大低于样品A,原因是_肾__小__球_的__滤。过作用 (3)如样品B中有血细胞,则发生病变的结构是__肾_小__球_。如有葡萄糖,则发生病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2.3.23 18:30:1 218:30 Mar-22 23-Mar-22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8:30:1 218:30: 1218:3 0Wednesday, March 23, 2022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2.3.23 22.3.23 18:30:1 218:30: 12Mar ch 23, 2022
同学们再见!
九里区庞庄中学 王雪丽 20090609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2.3. 2322.3. 23Wed nesday, March 23, 2022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8:3 0:1218: 30:1218 :303/2 3/2022 6:30:12 PM
A收集管 B 肾小球 C 肾小囊 D 肾小管
5、流进和流出肾小球的血液分别是( B) A.动脉血和静脉血 B.动脉血和动脉血 C.静脉血和动脉血 D.静脉血和静脉血 6、尿里的含氮废物产生于( C) A.肾单位 B.肾小体 C.细胞内 D.血液中
下课啦,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 渡过愉快的45分钟! ^_^
——— 髓质
-------------
肾盂 ———————
输尿管 ———— 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肾单位结构示意图
对比血液和肾小囊的液体成分
成分
血液(A) 肾小囊中的液体(B)
血细胞
√
X
蛋白质
√
X
葡萄糖
√
√
无机盐
√
√
水
√
√
尿素
√
√
对比血液和肾小囊的液体成分
成分
血液(A) 肾小囊中的液体(B)
谢 谢 大 家 022 6:30 PM3/23/2022 6:30 PM22.3.2322.3.23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23-Mar-2223 March 202222.3.23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Wednesday, March 23, 2022
尿液(B)
X X √ √ √
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资料分析 (有的成分打√,没有的打 X。)
成分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水 尿素
血液(A)
√
原尿(B) 尿液(C)
X
X
资料分析 (有的成分打√,没有的打 X。)
成分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水 尿素
血液(A)
√ √ √ √ √ √
原尿(B) 尿液(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