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教学设计课件
合集下载
新中国初期外交说课课件
![新中国初期外交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c2d4146c85ec3a86c2c508.png)
万隆会议(1955)
(1)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
(2)取得了什么成就?
求同存异
什么是“同”、什么是“异”(简要介绍)
同
①共同的经历:都曾 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 略; ②共同的任务:面临 着民族独立、发展经 济的任务; ③共同的愿望:维护世 界和平与发展
异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 生活习惯等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 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2、具体内容是什么?
3、有什么重大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 .
过课本内容、问题回答和教师讲解强调,让学 生了解五项原则的重大作用,以理解本课重点。
2、“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B) A 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 站在苏联一边
3、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下列哪次双边谈判 中 (A) A、中印谈判 C、中苏谈判 4 B、中缅谈判 D、中美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是(A) A、日内瓦会议 B、亚非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等
PART 04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立自主和 平外交方针
一 方针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提出
1个总方针
3个具体政策
二 外交成就
1. 同苏联为首的17个国 家建立外交关系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日内瓦会议、万隆 会议
导入新课
截取纪录片《大国外交》的片头作为导入,教师简单解说 视频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并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
第26课《新中国外交》课件
![第26课《新中国外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0b7eb7dd3383c4bb4cd286.png)
与苏联等17国建交
新 中 国 外 交
建国初期 初战告捷
70年代 重大突破 80年代 全面繁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亚非会议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
练习题
1、1953年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是为了处理 A.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 作用 (2)大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3)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了西华 议方潇 会媒洒中 大体而国 厦描豪代 的述放表 玻为的团 璃:大团 !“笑长 ”震,乔 碎被冠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美国: A、原因 “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地位 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挑战 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2)中国: 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利于改善国际地位 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原因:受到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 国际事务中所起作用越来越大。 (2)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署« 中日联合声 明» 中日建交。
中美、中日建交的历史意义 (1)对中国:
高层会晤频繁 经贸往来密切 合作领域广泛
国家利益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
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台湾问题
影响中日关系的关键问题:
历史问题:如何正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 现实问题:台湾问题、靖国神社问题、 钓鱼岛问题、教科书问题、战争赔偿等 中国态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新中国的外交 PPT课件
![新中国的外交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3a5d5eeec3a87c24128c411.png)
灵活性:
在不同阶段,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外交政策。
①建国初期针对西方的封锁孤立包围,重点发展同苏联社会主义 国家的关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②20世纪60年代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反对两个超级大国争夺 世界霸权,即“两个拳头打人”;
③20世纪70年代苏联对外扩张势头猛烈,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 系,重点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合作,抵制苏联的势力;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1、周恩来是在怎样背景下发表上述讲话的?
2、讲话中指出的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3、用最少的字概括讲话精神。
针对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共同的遭遇(都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共同的愿望和要求
(都面临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有维护和平的愿望)
万隆精神:
“屈辱”与“尊荣”,这可以说晚清外交和新中国外交 的最大不同。据此回答: 1、造成晚清70余年屈辱外交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晚清外交特点:一曰丧权辱国,二曰半殖民地化。请 举出两例有关重大史实说明晚清外交的特点。 3、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我国外交取得了那些重大成就?
1、封建制度的腐朽 2、不平等条约的签定和总理衙门的设立。 3、建国第一年和十七个国家建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提出;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并发挥重大 作用。
用大日一 。国内九
的瓦五 地国四 位际年 参会四
加议月 国。, 际这周 会是恩 议中来 ,国率 并第中 起一国 了次代 积以表 极世团 作界出
五席
1950年2月,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中苏友好同盟 互助条约》,毛泽东主席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出席签字 仪式。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这是 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新中国的外交PPT课件
![新中国的外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38fa79f242336c1eb95e1e.png)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的探索及其成就
在理论上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
在实践上实现了五个重大转折:
在理论上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
1.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党的 中心任务的关系; 2.不断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环节,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 济基础的部分,坚持改革开放; 3.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要量力而行,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规模出发。
在实践上实现了五个重大转折:
①思想路线从“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 ②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一战略决策,解决了我党从1957年以来没有解决好 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 拨乱反正; ③经济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开放,从而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经济体制从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⑤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并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①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向苏联“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 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②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两 只拳头回击”,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③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一条线”、“一 大片”,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广 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 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石。
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进与邻近和新 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③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重新取得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的席位。 ⑥1972年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 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⑦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双方正式建交。 ⑧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中越恢 复正常关系,中俄、中韩建交。
在理论上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
在实践上实现了五个重大转折:
在理论上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
1.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党的 中心任务的关系; 2.不断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环节,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 济基础的部分,坚持改革开放; 3.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要量力而行, 从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规模出发。
在实践上实现了五个重大转折:
①思想路线从“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 ②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这一战略决策,解决了我党从1957年以来没有解决好 的工作重点转移问题,这是党在政治路线上最根本的 拨乱反正; ③经济上,从维护僵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开放,从而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经济体制从高度 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⑤从轻视知识、践踏人才转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并进一步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①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向苏联“一边倒”,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 逐步实行“一大片”政策,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
②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美继续对抗,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行“两 只拳头回击”,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③到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政策主要表现为“一条线”、“一 大片”,既重视发展与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又注重发展与广 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估计, 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石。
新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
①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推进与邻近和新 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③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⑤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重新取得安理会常 任理事国的席位。 ⑥1972年中美签订《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实现正 常化。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⑦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双方正式建交。 ⑧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国际影响越来越大。中越恢 复正常关系,中俄、中韩建交。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dfba9a3968011ca2009192.png)
6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方针制定的背景:
(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7
最突出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1) 资本主义阵营 (削弱)
国 有利 (2) 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际 环
形势 (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境
(4)新中国的成立
不利形势 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 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
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 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 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 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
3
外交无小事 。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 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4
单元结构
新 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 (基础)
中
国 外
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
(突破)
交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调整)
5
课程标准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 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 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 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2)国内形势: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内容: (1)“另起炉灶” ①含义②作用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 (3)“一边倒” ①含义②原因③作用 16
内容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另起炉灶” 交关系,而在新的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方针制定的背景:
(1)国际形势: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7
最突出特点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1) 资本主义阵营 (削弱)
国 有利 (2) 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
际 环
形势 (3)亚非拉大批民族国家独立
境
(4)新中国的成立
不利形势 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美国 对中国的敌视、封锁、包围
1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 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 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 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力量
国内外形势
……
3
外交无小事 。
——周恩来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 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4
单元结构
新 50年代开拓外交新局面 (基础)
中
国 外
70年代外交重大发展
(突破)
交
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调整)
5
课程标准
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 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 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 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2)国内形势: 2、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3、内容: (1)“另起炉灶” ①含义②作用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 (3)“一边倒” ①含义②原因③作用 16
内容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另起炉灶” 交关系,而在新的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共5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共52张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1d643177e21af45b207a814.png)
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
同
的共同遭遇 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
经济的共同任务
团结合作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愿望
异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会议显示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
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友好合作
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讲话
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
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国作用: 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一件,推动会
议达成日内瓦最后宣言,实现了印度 支那停战,缓和亚洲和世界紧张局势
意义: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印度支那:
即法国殖民地在东南 亚的一部分,其组成 包括今越南、老挝和 柬埔寨三国
中国国家总理周恩来乘专机抵达日内瓦
周恩来总理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一系列民族国家获得独立
内容:
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特点: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
的国际会议
成果:《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1955年4月11日,根据原定行程,周恩来应从香港搭乘飞机赴 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国民党当局在港特务买通启德机场清洁 员周梓铭,在周恩来预定搭乘的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 号”的右翼轮舱处,安装了一颗定时炸弹,但周恩来本人却因刚刚 做完阑尾炎手术,临时秘密改变行程,经昆明取道缅甸前首都仰光 赴万隆参加会议。
苏联(1949.10.2)
印度(1950.4.1)
保加利亚(10.4)
——第一个与中国建
社 罗马尼亚(10.5)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会 匈牙利(10.6)
主 义 国 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公开课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c8b02b16fc700aba68fc19.png)
③意义: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
会议。
5.实践: 走出去
走向国际舞台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通过和平谈判结束印度支那战争
(2)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①背景:
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②特点: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材料6:
伊拉克代表: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新殖民主义”。 泰国代表:中国没有宗教自由。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 外交关系
外交政策的制定
1949
(成立之初:三大方针)
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3
(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打破封锁的实践 1949——1950
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与苏联结盟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954 1955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
A.1949年10月2日中苏建交
B.1950年2月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苏结
盟
——先建交后谈判
1949.10—1950.10 (第一次建交高潮)
新中国与17国建交
• 苏联
• 阿尔巴尼亚
• 保加利亚
• 越南
• 罗马尼亚
• 印度
• 匈牙利
• 瑞典
12充..1大分7•••••多个体朝 捷 波 蒙 民数国现主克鲜 兰 古国家“德斯家一国洛为边伐人倒克民”民外主交国原家则发•••• 丹缅瑞芬挥麦甸士兰的作用
教材版本:人民出版社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一年级 册别:必修一 章节: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一课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课新中国的外交精品课件
![第23课新中国的外交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6cb2da84254b35eefd346b.png)
万隆精神:
团结 和平 友谊
图说外交成就
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莫斯科 日内瓦
北 京
新德里
万
隆
建国初期的外交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另起炉灶 第一次 建交高潮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问题探究:
1.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 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求同存异
探究问题
1.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同存异” 的? 对会议起到了什么作用?
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会议;各国间存在矛盾和分歧有可 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2.周恩来求同存异中的“异”指的是什么?“同”又主要 包括哪些内容? 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同:①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 的侵略 ②都要维护民族独立、发展经济 ③都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 3.万隆会议对当时的中国、亚非国家所起到什么作用?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 开拓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年,周恩来首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6月,周恩来 同印、缅两国总理共同倡 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 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期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和 平 共 处
平 等 互 利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互 不 侵 犯
土 互 完 相 整 尊 重 主 权 和 领
中国:为了在斗争中,不致于处于孤立的地位 。
二、建国初期的外交实践与成就
1.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中
国建交,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
3.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
第26课新中国外交课件(岳麓版必修1)
![第26课新中国外交课件(岳麓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0022ea7551810a6f524865f.png)
①
周恩来
1949-1958
②
陈毅
1958-1972
③
姬鹏飞
1972-1974
④
乔冠华 黄华
1974-1976 1976-1982
吴学谦⑤ 钱其⑥琛 唐家⑦璇 李⑧肇星 ⑨杨洁篪
1982-1988 1988-1998
1998-2003 (2003-2007) (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外交部长)
3、中日建交
原因 外交跟随美国,受到极大的冲击
过程 1972.9.田中角荣访华, 签订中日《联合声明》, 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4、意义及影响:
打开外交新局面,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改 经济:加强国际
革 开
交流与合作
放 政治;维护世界
以 来
和平 促进共同
发展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发展同邻国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 理尼赫鲁会谈时,首次提出
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总理兼外长率中国代表 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上图为周总理一行步入会场
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 国地位参加的重要的
国际会议
中国政府代表团在日内瓦会议上
1955年4月,周恩 来总理率中国代表团出 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 行的亚非会议。这是历 史上首次由亚非国家自 主召开、没有西方殖民 国家参加的会议。会议 期间,周总理倡导提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01年,我国在多边经济合作领域 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签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
框架协议》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5《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15《新中国的外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1bba2e0722192e4536f613.png)
美苏两极对峙
美国遏制中国:政治孤立、 经济封锁、军事包围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原则: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导学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时间、内容、意义是什么?
二、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出席万隆会议(1955年4月)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第15课 新中国的外交
体验感 悟……
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
强权外交
炮口下的外交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跪倒在地外交 新中国的外交
新旧中国的外交比较:
“跪倒在地办外交”“炮口下的外交”给中 国带来了什么? 新中国在外交上要“新”在 何处?怎么做?
丧权辱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挺直腰杆办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导学一:
(1)建国之初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2)建国之后,我国的外交方针和基本 原则是什么?
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首 的西方国家拒不承认;1950年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全面禁运; 1954年12月,美国同蒋介石 集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并支持蒋军对大陆和沿海进行 军事骚扰。
美苏两极对峙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多 极化的趋势出现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一、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 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 联合国大会通过 2758号决议, 驱逐了台湾当局的代表,恢 复 华开怀大笑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 席位和一 切合法权利。
70年代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的外交》PPT实用课件8 华东师大版
![《新中国的外交》PPT实用课件8 华东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0632236bd97f192279e94d.png)
课堂小结
新中国的外交
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定方针。 求同存异十原则,增进理解与信任。 26届联大会,恢复中国合法权。 小球转动了大球,三个公报是基础。 1979年元旦,中美关系新阶段。
随堂训练
1.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国领导人
是( B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独立 自主 和平
此前,也就是旧中国时期外交是 怎样的呢?
不 不无 平 独自 等 立主
屈辱外交
弱国无外交
旧中国与列强签定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
主权和领土 完整
共处
干涉内政
侵犯
互不
互不
尊重
互利
平等
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请思考: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由谁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4.意义:不仅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 ,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
材料 一: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 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 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 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思考:新ຫໍສະໝຸດ 国成立初期,奉行什么样 的外交政策呢?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研公开课PPT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研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bb4ba4aef8941ea66e051f.png)
参加万隆会议
二、探究历史:
问题一: 新中国初期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一边倒”的外交
政策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矛盾吗?为什么?
问题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来的?其意义何在?
问题三: 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中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四: 亚非万隆会议上,中国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和影响?
“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
三、感悟历史:
情境一: 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得到哪些历
史认识? (跨越时空的旅行:假如李鸿章从晚清来到了新中国成立 初期,在外交上,他有何感想,请你设置一段情景,把李 鸿章的所感所想写出来。
情境二: 现场模拟采访:谈谈你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感想?
(回到记忆的年代:假如你是周恩来外交代表团的随行记 者,请你用纪实的手法描述一下周恩来某次外交活动的场 景)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了解历史: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内容
含义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 使中国改变了过去半殖民地
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 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建立 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打扫干净屋 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子再请客”
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 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
之,再请客人进来。
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 利成果、捍卫和平、维护独 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 于孤立地位
新中国 建国第一年与17国建交(共有25国承认)
初期的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成 就
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23课 新中国的外交[课件]
![第23课 新中国的外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41e9667e21af45b307a810.png)
一边倒
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
第23课新中国时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在外交上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果,捍卫 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 致处于孤立地位.
一边倒
跟踪训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 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 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 或重订。”体现此规定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不结盟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
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
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
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第23课新中国时期的外交
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 中国的残余势力, 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巩固新中国 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 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然后再考虑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背景
国际 : 二战以后,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 两大阵营 之间 对立和激烈的
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国内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新中国诞生.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第23课新中国时期的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
时间 1949.10— 1950.10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成就 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 立 主 立 和 主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方 针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 要有独立精神, 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 要有独立精神 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 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 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 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 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1949年11月 周恩来
新中国与近代中国外交有什么本质不同? 新中国与近代中国外交有什么本质不同?
新中国 ——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 立 主 立 和 主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方 针 “一边倒” 一边倒”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再请客”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问题探究
1、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问题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 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结合上图,分析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在外交方面作了哪些努力?中国建交高峰的国 内外因素是什么?
参与地区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 扩大同发展中 国际组织 国家的关系 多边经济领域的成就 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
同世界大国 之间的关系
和平与稳定。 和平与稳定。
平与稳定。 平与稳定。
胡锦涛、温家宝的“和平发展”战略: 胡锦涛、温家宝的“和平发展”战略: 十六大后, 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 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 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 的国际战略。 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 的国际战略。 中国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越来越发挥 其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其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假如你是新中 国的一名外交 官,现在有一 个记者招待会, 个记者招待会, 有记者提出问 题:新中国为 什么必须“ 什么必须“一 边倒” 边倒”,而不 能采取中立态 度?
中国建国初期采取这样的策略,目的是什么?
目的: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
家的孤立和封锁, 家的孤立和封锁,与众多的国家建立 外交关系,巩固革命成果, 外交关系,巩固革命成果,保卫人民 政权。 政权。
• 3、( 、(2009福建文综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 福建文综22) 、( 福建文综 年 月 发表演讲,指出: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 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 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 需要谈判的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 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 不是正在对抗 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 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②结束 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 A.①③ B.②④ . . •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D. • 4、( 、(2007山东文综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山东文综16) 年中美上海《 、( 山东文综 年中美上海 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 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出异议 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缓和中美关系, •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 •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缓和中美关系, •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
关系和经济关系。 治关系和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 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 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超越了 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丰富。 丰富。
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发达和 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适用于发达和发展 、 的国家,适用于发达 五项原则是发展的, 的国家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五项原则是发展的,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 。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
田中角荣赋诗称赞周恩来:
“躯如杨柳摇微风, 心似巨岩碎大涛”
第26课 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程标准:
•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 2.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得的重大成就。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得的重大成就。 •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 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 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当堂练习:
•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 •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 •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 •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一边倒” • 2、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 • A.日内瓦会议 . • B.万隆亚非会议 .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届联合国大会 • D.上海APEC会议 .上海 会议
请回答,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 了”?
中美“越顶外交” 中美“越顶外交”下的中日关 系 1972年 1972年2月,一直以反华著称的尼
克松在事先没有知会日本的情况 下突访中国,中美之间的坚冰由 下突访中国, 此打破。 此打破。这令一向积极追随美国 推行反华政策的日本大跌眼镜, 推行反华政策的日本大跌眼镜, 完全出乎日本的预判, 完全出乎日本的预判,极大震动 了正在激辩要不要和中国修好的 日本。日本称美国的这一外交举 日本。 动为“越顶外交” 1972年 动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 中日之间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中日之间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被称作中日关系的第一个春天。 被称作中日关系的第一个春天。 请回答这次握手的意义? 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两国 关系新的一页。
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 开展以联合国 同发展”的四原则, 同发展”的四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 为中心的 国际交流和合作。 国际交流和合作。 多边外交 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一批新国家建立。 一批新国家建立。 反恐外交, 反恐外交,共 同维护世界和 维护世界和平, 改善和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致力于促进地区的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关系,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 打扫干净 先消除帝国主义 屋子再请客”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屋子再请客”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 一边倒”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周恩来在万隆会 议上说: 议上说:“中国 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而不是来吵架 的”,“中国代 表团是来求同而 不是来求异的” 不是来求异的”, “我们的会议应 该求同而存异” 该求同而存异”。
请回答: 请回答: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提出了什 1、社会制度不同 共同的遭遇 么方针。 么方针。 2、意识形态不同 任务和要求
“求同存异”的方针 求同存异” 请回答: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何意义? 请回答: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何意义? 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 解和信任, 解和信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建立 了外交关系。 了外交关系。
恢复? 恢复
1971年在26届联大上, 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 外交部长乔冠华仰头大笑。 当时拍的这幅照片被命名 为“乔的笑”。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中国)
面对这样的形势,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 面对这样的形势,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 结合《共同纲领》内容分析回答。 结合《共同纲领》内容分析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为保障本国独立、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 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 的友好合作, 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和战争政策。 和战争政策。
基础回顾自测
பைடு நூலகம்
1、B 、
2、D 3、B 、 、
结合图片和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结合图片和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 立 主 立 和 主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方 针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 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 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 要有独立精神, 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 要有独立精神 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 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 有信心。所以,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 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 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1949年11月8日)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1949年11月 周恩来
新中国与近代中国外交有什么本质不同? 新中国与近代中国外交有什么本质不同?
新中国 —— 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 实行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独 立 主 立 和 主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方 针 “一边倒” 一边倒”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再请客”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问题探究
1、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影响?
问题探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 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结合上图,分析改革开放 以来,中国在外交方面作了哪些努力?中国建交高峰的国 内外因素是什么?
参与地区性 国际交流与合作 扩大同发展中 国际组织 国家的关系 多边经济领域的成就 外交活动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
同世界大国 之间的关系
和平与稳定。 和平与稳定。
平与稳定。 平与稳定。
胡锦涛、温家宝的“和平发展”战略: 胡锦涛、温家宝的“和平发展”战略: 十六大后, 十六大后,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 等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 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 的国际战略。 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 的国际战略。 中国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做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越来越发挥 其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其在国际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假如你是新中 国的一名外交 官,现在有一 个记者招待会, 个记者招待会, 有记者提出问 题:新中国为 什么必须“ 什么必须“一 边倒” 边倒”,而不 能采取中立态 度?
中国建国初期采取这样的策略,目的是什么?
目的: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
家的孤立和封锁, 家的孤立和封锁,与众多的国家建立 外交关系,巩固革命成果, 外交关系,巩固革命成果,保卫人民 政权。 政权。
• 3、( 、(2009福建文综 )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 福建文综22) 、( 福建文综 年 月 发表演讲,指出: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 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 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 需要谈判的时代 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 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 不是正在对抗 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 包括 • ①组建上海合作组织 结束19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②结束 年开始的越南战争 • ③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④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 A.①③ B.②④ . . •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D. • 4、( 、(2007山东文综 )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山东文综16) 年中美上海《 、( 山东文综 年中美上海 联合公报》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 出异议……”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出异议 美国发表这一声明意在 •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缓和中美关系, •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 •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缓和中美关系, •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
关系和经济关系。 治关系和经济关系。 经济关系 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 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超越了 意义: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丰富。 丰富。
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发达和 内容: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适用于发达和发展 、 的国家,适用于发达 五项原则是发展的, 的国家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五项原则是发展的,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国家,适用于国家间的政 。 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
田中角荣赋诗称赞周恩来:
“躯如杨柳摇微风, 心似巨岩碎大涛”
第26课 课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课程标准:
•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 2.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得的重大成就。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得的重大成就。 •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 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 .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 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 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当堂练习:
•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 • 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 . •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 •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 一边倒” • 2、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 • A.日内瓦会议 . • B.万隆亚非会议 . •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届联合国大会 • D.上海APEC会议 .上海 会议
请回答,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 有哪些?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 了”?
中美“越顶外交” 中美“越顶外交”下的中日关 系 1972年 1972年2月,一直以反华著称的尼
克松在事先没有知会日本的情况 下突访中国,中美之间的坚冰由 下突访中国, 此打破。 此打破。这令一向积极追随美国 推行反华政策的日本大跌眼镜, 推行反华政策的日本大跌眼镜, 完全出乎日本的预判, 完全出乎日本的预判,极大震动 了正在激辩要不要和中国修好的 日本。日本称美国的这一外交举 日本。 动为“越顶外交” 1972年 动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 中日之间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中日之间实现了历史性的握手, 被称作中日关系的第一个春天。 被称作中日关系的第一个春天。 请回答这次握手的意义? 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中日两国 关系新的一页。
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 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按照“平等互利、形式多样、讲求实效、共 开展以联合国 同发展”的四原则, 同发展”的四原则,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 为中心的 国际交流和合作。 国际交流和合作。 多边外交 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和东欧部分国家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一批新国家建立。 一批新国家建立。 反恐外交, 反恐外交,共 同维护世界和 维护世界和平, 改善和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致力于促进地区的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内容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另起炉灶
含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 关系, 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 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 打扫干净 先消除帝国主义 屋子再请客”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屋子再请客” 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一边倒” 一边倒”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周恩来在万隆会 议上说: 议上说:“中国 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而不是来吵架 的”,“中国代 表团是来求同而 不是来求异的” 不是来求异的”, “我们的会议应 该求同而存异” 该求同而存异”。
请回答: 请回答: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提出了什 1、社会制度不同 共同的遭遇 么方针。 么方针。 2、意识形态不同 任务和要求
“求同存异”的方针 求同存异” 请回答: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何意义? 请回答: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何意义? 万隆会议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理 解和信任, 解和信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建立 了外交关系。 了外交关系。
恢复? 恢复
1971年在26届联大上, 中国外交取得了重大突破, 外交部长乔冠华仰头大笑。 当时拍的这幅照片被命名 为“乔的笑”。
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独立 (中国)
面对这样的形势,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 面对这样的形势,新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 结合《共同纲领》内容分析回答。 结合《共同纲领》内容分析回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 为保障本国独立、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 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 的友好合作, 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和战争政策。 和战争政策。
基础回顾自测
பைடு நூலகம்
1、B 、
2、D 3、B 、 、
结合图片和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 结合图片和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