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美学基本原理.doc121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学,就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他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美学就是研究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1.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历来的美学家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答:研究对象: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美、美感)以及美的创造。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或者是:

在美学研究对象问题上中国当代美学界的四种主要观点:

1.美学研究对象应当是美比及美的规律。其理中在于:

(1) 有助于划清美学与各门艺术理论的界限

(2) 人类审美活动并不限于艺术,以美为对象不会排斥艺术,但如美学仅仅以艺术学对象则会排斥自然美和社会美

(3) 从方法论上看,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深入研究生活美有助更好理解艺术美。

2.美学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学即艺术哲学。

(1) 以往美学史上,大多数美学家都把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 艺术在质、量和社会作用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实际生活中的美。

(3) 从方法论上看,理解了高级的艺术美有助于理解低级的生活美。

3.美学研究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这种观点试图从美感经验出发综合前面两种观点。

4.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 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自由创造。

(2) 审美关系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建立的一种关系。

不同看法:古代:难以界定;近代:(黑格尔)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中的美与丑等等。

2.中外美学家关于美的本质提出了哪些有代表性的学说?我们应当怎样评价这些学说?

答:西方:美在形式说、美在理念说、美在典型说、美在主观说、美在关系说、美在生活说;

中国:古代:美在自然说(道家美学)、美在礼乐说(儒家美学)、美在心灵说(禅宗美学)现代:①主观派(吕荧:美是意识形态的因而是主观的高尔泰:美是人的主观的认为)②客观派(蔡仪I.美是典型;II. 美是客观的;III. 自然美就在自然属性,人未有时它就存在着) ③主客观统一派(朱光潜I.美以物为基础;II. 美在物乙III. 美离不开美感) ④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实践派:李泽厚(I.美在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II. 自然美在于人化的自然;III. 美是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审美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美与人的本质力量;美与感性显现。

3.为什么说“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1)人的本质力量是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遵循客观规律和主观目的的进行自由创造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生产劳动和整个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人的本质力量不是凝固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它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达到的相对水平。

2)美的本源来自社会实践。美的内涵,代表了人在社会实践中的能动因素,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创造力量,体现了人在创造活动中焕发出来的聪明、才能、智慧、技巧、情感和理想。因此,美的内容就是人的本质力量。

3)美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从形式上讲,美是一种感性存在,但美的感性存在,不是一个纯粹的形式,是在这种统一中表现出来的;美具有令人动情的感染力,但美的感染性,既来自于通过感性形式显示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又来自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的感性形式,即来自于这种统一;美的感性形态是流动的、新颖的,但由于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总带有一定的创造性,人的本质力量又是积极的向上的,因此美必然同人类的社会进步性相联系,是流动的、充满着生气和新颖性的。

4.为什么说美是一种社会价值?

1)事物的价值属性是属于事物本身的客观属性,是一种关系属性。它存在于对象事物(客体)和人(主体)的关系之中。这种价值关系的存在,在人方面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即满足需要的效用。所以,审美属性是一种价值属性。

2)事物的审美属性(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是一种社会价值。人类社会与对象世界之间形成的最主要价值关系,包括真-认识关系、善-功利关系、美-审美关系三大类。这种审美价值同样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它客观地存在于客体事物本身。但是,在没有具体的审美主体出现时,客体的审美价值只能是潜在的。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在具备一定审美能力的主体(人)出现时,才能在客体与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审美关系。

3)审美价值是社会性的,是由人们的社会实践所规定和制约的。审美价值的根源在社会实践,是一种社会现象。只有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以及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在对象世界中的不断展开,妹的价值才能不断的丰富发展起来。美虽然可以离开某个或某些具体的欣赏者的感受而独立存在,但美绝对不能离开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不能离开人类社会。

4)综上所述,审美属性是一种价值属性,审美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是社会性的。因此,美是一种社会价值。

5.真、善、美的关系如何?

1)真、善、美是客观对象对于人和社会的客观价值。

2)它们各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不能互相取代,但三者在实践中却可以而且应该可以得到统一。

3)真实美的基础,善是美的灵魂,如果把这种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善,通过具体而又光辉的形象表现出来,这个形象就是美的了。

4)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艺术实践活动,都是在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5)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可以看成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成果与财富。

6..应当怎样认识美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1)美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时代性、阶级性、民族性等差异上;美的相对性还与其所处的具体环境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