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爱岗敬业的小编给家人们分享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篇一教材简介:这是一个有关“春天”的主题活动,我充分利用这次绘画活动展示了师生共同布“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改变小蝌蚪游动的方向,再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在幼儿作画时,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
培养和发展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结束创设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情景活跃气氛和缓解幼儿疲劳。
设计理念:《纲要》对艺术活动提出的“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基于这点要求,我通过让幼儿在听过故事,学过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游动姿态,通过“观察—想象—创作—欣赏”这一过程,进一步丰富幼儿的情感,发展积极性思维及操作能力。
另外,《纲要》还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因此,正确掌握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和幼儿近期发展情况,是每位教师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必要前提。
于是,我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精神,尽可能的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
倾向。
于是,我通过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通过幼儿合作,使之学会谦让和理解,共同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设计思路:现在已经是春天了,阳光明媚、万物复苏。
春天的使者也为我们带来了春的讯息,“青蛙”、“小蝌蚪”作为表现春天的“使者”,也早已被幼儿所熟悉。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16篇)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能够借助拼音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梗概。
特别是有关童话故事,更能吸引学生。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课文中人物角色较多,语言生动趣味性强。
当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一定会受到感染,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一定会体会人物心情,读准相应语气,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二册34课学习目标: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和有关青蛙的知识2、小蝌蚪、鲤鱼、乌龟等头饰。
教学重点: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书写8个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了解青蛙成长的变化,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猜谜激趣引入1、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大大的脑袋黑黝黝,长长的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
”谁呀?(课件出示小蝌蚪的画面)2、揭示课题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书课题)3、生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带着任务听读课文:边看插图,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1、青蛙的妈妈是谁?2、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什么变化?)三、自学课文小朋友,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去读读这个故事, 那就赶快打开书读读吧。
要求: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问一问等方法,与生字交上朋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汇报自学成果生字检查看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非常高兴,看,它们都想与你们交朋友呢。
(课件展示生字)①请小朋友跟它们打声招呼吧!(自己读一读)②开火车读,指名读。
《小蝌蚪找妈妈》拼音版原文及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拼音版原文及教案小xiǎo蝌kē蚪dǒu找zhǎo妈mā妈mā池chí塘tánɡ里lǐ有yǒu一yì群qún小xiǎo蝌kē蚪dǒu,大dà大dà的de脑nǎo袋dài,黑hēi灰huī色sè的de身shēn子zǐ,甩shuǎi着zhe长zhǎnɡ长zhǎnɡ的de尾wěi巴bā,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xiǎo蝌kē蚪dǒu游yóu哇wɑ游yóu,过ɡuò了le几jǐ天tiān,长zhǎnɡ出chū两liǎnɡ条tiáo后hòu腿tuǐ。
他tā们men看kàn见jiàn鲤lǐ鱼yú妈mā妈mā在zài教jiào 小xiǎo鲤lǐ鱼yú捕bǔ食shí,就jiù迎yínɡ上shànɡ去qù,问wèn:“鲤lǐ鱼yú阿ā姨yí,我wǒ们mén的de妈mā妈mā在zài哪nǎ里lǐ?”鲤lǐ鱼yú妈mā妈mā说shuō:“你nǐ们mén的de妈mā妈mā有yǒu四sì条tiáo腿tuǐ,宽kuān嘴zuǐ巴bā。
你nǐ们mén到dào那nà边biān去qù找zhǎo吧bɑ!”小xiǎo蝌kē蚪dǒu游yóu哇wɑ游yóu,过ɡuò了le几jǐ天tiān,长zhǎnɡ出chū两liǎnɡ条tiáo前qián腿tuǐ。
他tā们men看kàn见jiàn一yì只zhǐ乌wū龟ɡuī摆bǎi动dònɡ着zhe四sì条tiáo腿tuǐ在zài水shuǐ里lǐ游yóu,连lián忙mánɡ追zhuī上shànɡ去qù,叫jiào着zhe:“妈mā妈mā,妈mā妈mā!”乌wū龟ɡuī笑xiào着zhe说shuō:“我wǒ不bù是shì你nǐ们mén的de妈mā妈mā。
《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
八、教学反思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甩着长长的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虽说我们这里是农村,但是没有稻田,学生很少机会看到蝌蚪和青蛙,我在教学时结合课文插图和网上视频等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使学生通过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结合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展现蝌蚪和青蛙的演变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完课文后,出示保护蝌蚪和青蛙的视频,增添学生保护蝌蚪和青蛙的欲望,提供保护的方法指导。
【学法】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等形式了解蝌蚪变青蛙的过程,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懂得要自觉保护蝌蚪和青蛙。
六、教学过程
14、从乌龟的回答中,我们又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什么特点?
(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三)、总结课文,深入引导。
导语:鲤鱼阿姨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蚪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到底蝌蚪妈妈长得什么样啊,请你们讨论一下,看看鲤鱼阿姨和乌龟谁说得对?
1、让学生归纳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捉害虫,顶呱呱。)
2、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青蛙)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板书:尾巴变短了。)
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课件),仔细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板书:两条前腿。)
10、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理解“又”的意思。
11、出示第四幅图,请同学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思考一下这回小蝌蚪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什么课文用了“追上去”这样一个词?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5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一课时,我们在引导学生了解青蛙生长的自然科学知识后,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掌握小蝌蚪身上所表现出来人文知识。
一、学习小蝌蚪正确地对待困难和失败1.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主动的而且很有礼貌的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小蝌蚪们不知道妈妈在哪里,它们想找到妈妈,它们就主动而且很有礼貌地去问鲤鱼阿姨,希望得到鲤鱼阿姨的帮助。
2.在失败面前不气馁。
为了寻找到妈妈,小蝌蚪经历了失败,但它们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自己寻找妈妈的信念,继续为寻找妈妈想方设法,最后终于战胜了困难和失败,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二、学习小蝌蚪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为了找到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们从开始到结尾都是团结在一起的(从插图中可以看出,五只小蝌蚪从蝌蚪长成青蛙始终都是在一块的)。
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即使在没找到妈妈时,也没有一个退却,它们一起生活一起想方设法寻找妈妈,直到找到了妈妈,它们都是高高兴兴的在一起。
三、学习小蝌蚪勤于观察、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妈妈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
第一次找妈妈:小蝌蚪逻辑思维发生错误,没能找着妈妈。
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因为:乌龟有四条腿,所以:乌龟就是我们的`妈妈。
结果:判断错误,乌龟不是我们的妈妈。
原因:青蛙妈妈不光有四条腿、宽嘴巴,还有碧绿的衣裳、头顶上还有一对大眼睛、第二次找妈妈:小蝌蚪在找到妈妈失败后,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策略,把鲤鱼阿姨和乌龟说的妈妈的特征进行了综合比较,再结合了自己现在的体态特征,终于找到了妈妈。
“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鲤鱼阿姨说的,“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乌龟说的,荷叶上蹲着的那只大青蛙就和鲤鱼阿姨、乌龟说的差不多,只不过它还有雪白的肚皮呢──小蝌蚪观察到的。
2020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34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段 名字是记住了,那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朋友小蝌蚪吗?(板贴小
蝌蚪,指生说说小蝌蚪的样子)那课文中又是怎样写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的第一 自然段。(自由读,指读,评读,表演读。)
六 、 生 字 书 1、学写“变”“条” 写,完成作业
三言二语
小蝌蚪找妈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第 2 课时
教学环节 及要求
教师活动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的朋友,它都认识了哪些朋
友呢?我们来叫叫他们的名字吧。2、出示词语:鲤鱼、乌龟、黑
灰色、迎接、追赶、头顶、披着、鼓着、蹲着
二、图文结合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许多的朋友,还发生了许 理解内容 多有趣的事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找找吧。 2、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小蝌蚪的身体 发生了哪些变化? 具体学法; 第二自然段 1 读鲤鱼与小蝌蚪的对话。 2 读出小蝌蚪的文明礼貌。 3 鲤鱼阿姨的话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板书: 四条腿,宽嘴巴)
第三自然段: ①小蝌蚪把乌龟当作了妈妈。 小蝌蚪看见了自己的妈妈,会是怎样的心情,读好:高兴,抓住追 上去读好着急的语气。 ②表演朗读 戴上头饰,读好乌龟和小蝌蚪的对话。巡视辅导,指导读好各个角 色的语气(板书:大眼睛、绿衣裳) ③小蝌蚪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为什么会把乌龟当作妈妈呢?鲤 鱼阿姨没有把小蝌蚪妈妈的样子讲清楚。 ④表演读,用上“迎上去和追上去”演一演。自己组织分角色排练 →戴上头饰,自我展示汇报,学生戴头饰表演。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
语⽂的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学科,⼈们交流思想的⼯具。
具有⼯具性与⼈⽂性的统⼀特点。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蝌蚪找妈妈》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蝌蚪找妈妈》知识点 字:腿、披、游、蹦、跟 词:池塘、脑袋、快活、鲤鱼、⾐裳 重点句⼦: 1、池塘⾥有⼀群⼩蝌蚪,⼤⼤的脑袋,⿊灰⾊的⾝⼦,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蝌蚪游哇游,过了⼏天,长出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鲤鱼捕⾷,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蝌蚪游哇游,过了⼏天,长出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4、⼩蝌蚪游哇游,过了⼏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只⼤青蛙,披着碧绿的⾐裳,露着雪⽩的肚⽪,⿎着⼀对⼤眼睛。
5、不知什么时候,⼩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
【篇⼆】⼩学⼀年级语⽂《⼩蝌蚪找妈妈》教案 学习⽬标: 1.能借助拼⾳读准⽣字字⾳,并结合课⽂认识汉字12个。
认识部⾸“⽬”字旁。
描摹和临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能正确朗读课⽂;能以⼩组合作形式,分⾓⾊朗读课⽂;背诵课⽂最后两节。
能根据课⽂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说⼀句完整的话。
3.通过课⽂学习知道青蛙的⽣长过程,增长知识。
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读准⽣字字⾳,并结合课⽂认识汉字12个。
认识部⾸“⽬”字旁。
2.能根据课⽂说说⼩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说⼀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脑袋,⿊⾝⼦,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完整版)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柳树醒了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
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枝哟,软了。
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小柳枝啊,绿了。
春风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小柳絮啊,飞了。
2春雨的色彩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麻雀说:“不对,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也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的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3邓小平爷爷植树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天,万里无云春风拂面。
在天坛公园植树的人群里,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挑选了一棵柏树苗,小心地移人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以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到站在那里。
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小平树”成了天坛一处美丽的风景。
5看电视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爸爸是明明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
不知为啥换成了京剧,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
只有奶奶听得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
奶奶啥时换了频道,球员们正在球场上飞跑。
“好球。
好球,快射门!”我和爸爸了乐得直叫。
奶奶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妈妈从书房走了出来,她在修改最近写的文稿。
看者没一脸的疲劳我们都提议不在看球赛,让妈妈听音乐,看看舞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字:腿、披、游、蹦、跟词:池塘、脑袋、快活、鲤鱼、衣裳重点句子: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4、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5、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材简说】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小蝌蚪找妈妈 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
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蝌蚪,圆圆的头,黑色的身体,带动粗长的尾巴,自由游泳。
蝌蚪游来游去,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我们妈妈长什么样?鸭妈妈说:你妈妈头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又宽又大。
自己去找吧。
就这样,蝌蚪高兴地向前游去。
一条金鱼游过来了。
蝌蚪看到了,上去喊道:妈妈,妈妈!金鱼说:你妈妈有四条腿,白肚子。
去前面找。
听了金鱼妈妈的话后,蝌蚪向前游去。
一条小鳄鱼经过它们,蝌蚪迅速喊道:妈妈!妈妈!鳄鱼说:你妈妈会穿着绿色的衣服叫,你会再往前看。
所以蝌蚪游了几天,他们游到荷花边,听到嘎嘎的叫声,看到一只大青蛙蹲在荷叶上,穿着绿色的衣服,露出白色的肚子,盯着一双大眼睛。
蝌蚪叫道: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说:好孩子,你终于靠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妈妈!
我不知道蝌蚪什么时候变成了小青蛙。
他们每天都跟着青蛙妈妈去抓害虫。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社语文一年级下册第34课]以及2017版二年级上册第1课的课文,作者是方惠珍、盛璐德;由陶岚琴朗读(部编版的课文录音朗读者改为陈亮、梓君、左小群。
曾被改编成同名动画片。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 34.小蝌蚪找妈妈 生字
有 在 什 么 变 条
没有 现在 那么 有关 有劳 为什么 要么 这么 好么 有无 在下 在家 什么 存在 在哪
有时 在乎 多么 一条
还有
怎么 纸条
变成 变动
变化
条件
改变
条例
变质
条理
变形
条约
我会认 还会写
yǒu shí
有
拼音:
有时
hái yǒu
还有
yǒu
xià n zà i
在
拼音:
现在
zài jiā
比一比,再组词。
有( 还有 ) 在(现在 ) 月( 月亮 ) 左(左边) 什(什么) 计( 计划) 条(条件) 杀( 杀人) 么(那么) 幺(老幺) 变(变化) 便(方便)
在家
zà i
shé n me
什
拼音:
什么
wè i shé n me
为 什么
shé n
duō me
么
拼音:
多么
nà me
那么
me
bià n huà
变
拼音:
变 化
bià n dò ng
变 动
bià n
yī tiáo
条
拼音:
一条
zhǐ tiáo
纸条
tiá o
组词
有(还有)( 有时 )( 有的 ) 在(现在)( 在家 )( 在乎 ) 什(什么)( 为什么 ) 么(好么)( 怎么 )( 那么 ) 变(变态)( 变化 )( 变动 ) 条(一条)( 条件 )( 纸条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听课感想评课稿-(一)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听课感想评课稿《小蝌蚪找妈妈》听课评析前几天,听了吕老师的《小蝌蚪找妈妈》一节课,感触很深.《小蝌蚪找妈妈》具有一些童话色彩。
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清晰地讲授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条理清晰。
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让学生表演一下,蝌蚪变青蛙的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
也可采用分角色读课文,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加强对整个故事情节的理解。
真得是“课上一分钟,课下加倍功”,要上出一堂成功的课真得要付出很多。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我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孩子对本课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都喜欢猜谜语,所以我一说要猜谜语,一个个都显得相当兴奋,这一环节进行的还可以。
接下来我再以提问的形式追问“小蝌蚪和青蛙是不是一家人呀?那他们怎么相差那么大?",孩子们被问着了,我就以此引到本课的学习中。
其次,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在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范读然后再让孩子自己读,自己边读边标出生字,不会的可以问问同桌.接着检查生字,我采用找生当小老师读、男生读、女生读、排火车读、齐读的形式学习巩固生字.这一环节问题也不大,有不会读的汉字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解决了。
再次,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让孩子先认识一下这群小蝌蚪并说说他们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
然后引出小蝌蚪找妈妈分别遇到了谁,让孩子仔细观察小蝌蚪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并让他们熟读第二三段。
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把课文的二、三段情景再现,把孩子当成小蝌蚪,来询问孩子跟鲤鱼妈妈、乌龟都说了些什么,同时也训练了孩子的好、说话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蝌蚪找妈妈》评课记录
《小蝌蚪找妈妈》评课记录王丽丽:课堂中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到位,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让孩子们乐学,爱学。
张瑜:在识字教学中,老师紧紧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先让学生读词语,再读带拼音读字,最后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巩固生字,步步扎实进行,设计得很有层次,使第一个教学目标完全落实了。
贺爱宁:课堂中老师运用了许多不同的评价语言如“你读得真不错,让我们觉得这些小蝌蚪真的很快活。
”“读得真不错,如果再稍稍响亮一些,就更完美了。
”---这样的评价语言并不是泛泛地一味表扬,而是表扬中指出不足,提出了希望,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朗读热情,使孩子心理上得到了展示,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谭志广: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
学生通过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
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徐虹:老师在指导学生回答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说说小蝌蚪、青蛙是什么样子的,再让叙述根据图来说一说小蝌蚪的变化。
接着让学生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最后用“先·····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
这样几次的说话训练之后,学生的学语言,用语言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王燕: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老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表演。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就迎上去的“迎”和小蝌蚪看见乌龟以为是妈妈就追上去的“追”,这两个动词小朋友都表演的准确、到位。
可见学生已经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
吕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刘老师在多媒体上课件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演变蝌蚪变青蛙的这一过程,让学生边看图边练习说话;使学生直观明了知道小蝌蚪生长过程,有效突破难点。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导语】《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觅妈妈的进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田鸡,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情势出现了田鸡生上进程的科学知识,包蕴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知识点及教案),期望帮助到您。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原文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乐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
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田鸡,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田鸡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田鸡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田鸡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他们随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知识点字:腿、披、游、蹦、跟词:池塘、脑袋、快乐、鲤鱼、衣裳重点句子: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乐地游来游去。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
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
你们到那边去找吧!”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
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也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
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材插图根据课文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
二、说教学目标:1、认识“塘、脑、袋”等14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做到不懂就问,增强爱动物、爱科学的意识。
4、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三、说学生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
在教学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
这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四、说教法学法本课教学,创建了“多向互动、合作探究”的主体教学模式。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上主要采取自主学习,朗读感悟,个性展示的方法。
让学生借助色彩鲜明的画面和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充分的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展示个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上课时,我用谜语引出蝌蚪,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创设情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整体感知是学好课文内容的重要前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昨天,老师捡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师(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二七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师: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小蝌蚪找妈妈)师:让我们帮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二、播放课件,引入课文。
师:(播放课件,显示课文内容)。
师:这是谁呀?(贴小蝌蚪图片)生:小蝌蚪。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生: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师: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呢?生:小蝌蚪是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小蝌蚪现在在做什么呀?生:快活地游来游去。
师:快活是什么意思?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师: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请齐读第一段。
生:(读)师: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怎么了?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师:(师贴长后腿的画于黑板上)请大家注意看图观察(电脑出示课件),这天,小蝌蚪碰见了谁,又发生了什么事呢?生:小蝌蚪碰见了鲤鱼妈妈,它在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的妈妈呢。
师: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小蝌蚪会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他们的妈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他们也想自己的妈妈了,所以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了!师:你说得真好!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生:(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师: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我们就是这群小蝌蚪,再来读读他们的话。
生:(读蝌蚪的话)师:(出示——鲤鱼)老师现在来当鲤鱼妈妈,谁来当小蝌蚪,向我打听?生:我!我!(抢着答)师:不急,一个一个来!生:(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师:交换一下,你们念鲤鱼妈妈,我念小蝌蚪。
(师生对读,边读边做动作)师:谁愿意上来表演这一段!注意,要把所有的动作都表演进去!生:(表演)师:来,评价一下,他们演得怎么样?动作都到位了吗?生:“迎”还没有做出来。
师:怎么样是“迎”?看看图,图上是怎么画的?谁来试试?生:面对面的走到一起,就是“迎”!师:再请几个小朋友来演一演。
(生演)师:他们这回表演得怎么样?生:很好!师:来,我们一起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师: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生:四条腿,宽嘴巴。
师:(电脑出示第二幅图)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师:为什么说是“又”长出两条前腿。
生:它已经长出两条后腿,后来长出两条前腿,所以称为“又”长出两条腿。
师:(师贴长前腿的画于黑板上):你真会学习。
我们一起来看图,(电脑出示第三幅图)老师再请你们自己学习下面的课文,思考一下这回它们向谁打听妈妈,怎么打听的。
读懂课文再请你自己表演表演,注意,一定要仔细地念。
生:(学习) 。
师:我看,有好多小朋友已经在表演了,老师念,你们表演,边读边演,行吗? (生演)师:为什么课文用了“追上去”这样一个词?生:从图上看,小蝌蚪和乌龟的游动方向相同,表现出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所处的位置后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
师:让我们带着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
师:从乌龟的回答中,我们又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什么特点?生: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三、总结课文,深入引导。
师: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蚪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捉虫还顶呱呱呢?到底蝌蚪妈妈长得什么样啊,请你们讨论一下,看看鲤鱼妈妈和乌龟谁说的对?生:都对!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更好了。
师:那你来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生: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捉起虫来顶呱呱。
师: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生:青蛙。
师:小蝌蚪象我们同学一样聪明,认定了青蛙就是自己的妈妈,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课件),仔细观察,看看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师:小蝌蚪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能来说一说?生:小蝌蚪尾巴变短了。
师:贴出小蝌蚪尾巴变短的图片师: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生:(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师: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朋友读妈妈的话。
生:分角色朗读。
师:青蛙的样子,我们在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那课文上又是怎么描写的呢?生: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师:(师贴出青蛙的图片)你们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生:一只青蛙一年能捉一万五千多条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要好好保护青蛙。
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它还会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师: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
师(微笑地):是吗?另一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
师:也可以说人模仿青蛙的动作。
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会做些什么呢?生:它们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四、朗读全文。
五、简要复述,拓展思维。
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师:老师这里有一道题,认真听讲的同学才会做。
师:(出示课件)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生:说并填空。
师: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积极探索钻研,像帮助小蝌蚪那样解决更多的难题板书小蝌蚪——找————妈妈两条后腿碧绿的两条前腿雪白的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传统课文,因其内容生动、有趣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在课堂中我力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上课被动和机械训练的弊端。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寻人启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某件事所表现出来的喜爱的情绪。
课堂中,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有无,直接影响着课的质量。
上课伊始,老师神秘地告诉学生,刚才在校门口看到了一张寻人启事,想看看吗?在同学们诧异声中,教师用幻灯打出《寻人启事》:大家好!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同学们恍然大悟,不一会儿小脸上个个绽出灿烂的笑容,原来是可爱的小蝌蚪找他们帮忙来了。
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问:“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孩子们一边齐声响亮地喊愿意,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读课文。
没有大费周折的导入语,也没有颇费时间的练习题,学生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进入了角色。
二、读、说、贴、讨论学文,丰富语言的积累1.读——分层朗读,读出感情(1)初读。
教师有趣导入课文以后,随即抛出问题。
a.课件播放全文,学生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b.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从文中找出它妈妈的特征。
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读,使读不再是漫无目的,提高了读的质量。
(2)精读。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
教师精心导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
课文第二、第三两小节,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处理如下:a.读这两小节,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
b.比较句子。
(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捉食,就迎上去。
小蝌蚪一看见乌龟在水里游,就追上去。
c.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
d.分角色朗读并表演。
2.说——以读促说,说中理解(1)说顺序。
要求学生用上先、再、接着、最后,说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通过学生的说来完成填空题。
(2)说内容。
在学生知道青蛙的样子以后,要求他们在寻人启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
把学到的内容及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3.贴——据文贴画,贴中取乐教师准备好五幅画,分别为小蝌蚪、长了两条前腿的蝌蚪、长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变短的青蛙、小青蛙。
通过学生看图引导学生说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教师相机贴出对应的图片。
这样学生掌握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时就轻松自如,毫不吃力。
4.讨论——形式多样,深入引导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任何学校教育活动都会对人的身心产生多方面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所以,每一项学校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课堂教学尤需如此。
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乌龟却说蝌蚪妈妈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什么样呢?他们俩谁说的对呢?问题一抛出,立即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讨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变被动为主动。
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说出蝌蚪妈妈的样子,并加以引申。
通过学生课前资料的寻找以及课上资料的交流,学生知道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并且开动脑筋说出了许多保护的措施。
增强了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
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
通过感悟、联想两个支点,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
[点评]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带表情读、带动作读等),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读的浓厚兴趣,学生通过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培养了语感。
分角色表演课本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语文实践的舞台,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训练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至关重要。
本节课就力求做到“寓教于乐”,课堂上没有威严的老师,也没有恐惧的学生,随处可见的是教师与学生和谐、亲密地相处,正是这种和谐与亲密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零距离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焦作市解放区幸福街小学卢玲让课堂活跃,让学生主动问题是思维的火花。
正确的教学方法应当是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出教材中发散性思维的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不断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