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数理逻辑第4讲
逻辑思维特训营——第4讲:三花聚顶(最新小学数学课件)
大家一阵无语,米德说道:“关键时刻还 是要看我天才米德的,刚才我已经看穿了这个 魔方的还原方法了。大家准备好脱困吧!哈哈 哈哈......”
三花聚顶
完成两次之后,就要开始进行第三 层的还原,第三次的还原关键在于:
次,上逆两次,右顺一次
秘诀三分支二:中上一次,上顺一 次,中下一次,上顺两次,中上一 次,上顺一次,中下一次
出 现时,开始运用秘诀三分
秘诀三分支二:中上一次,上顺一次,中下一次, 上顺两次,中上一次,上顺一次,中下一次
PS:当顶部为中间黄块或者只有四个边 角有黄块的时候,运用秘诀三分之一 是做不出
PS:这几类都是表示已诀三分支一:右逆一次,上逆一
秘诀三是: 次,右顺一次,上逆一次,右逆一
黄色小花的完成。
还原黄色小花需要使用的就是我们的秘诀三:
秘诀三分支一:当顶部没有由黄色组成的
形状时使用。
右逆一次,上逆一次,右顺一次,上逆一次,右逆一次,上 逆两次,右顺一次
PS:当顶部为中间黄块并且四周有的黄块只在四个角的时候, 运用秘诀
三分支一是还原不出
形状的,这时候我们要用分支二来还原。
当 支二。
高级数理逻辑第4讲分析
4一阶谓词逻辑4.1 一阶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4.1.1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命题逻辑中的原子命题是最小的研究单元,不再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命题逻辑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能力是有限的。
1、例如:所有自然数都大于它的素数 A ∀x(A(x)→y∃(P(x,y) ∧Q(y)))A(2100)→y∃(P(2100,y) ∧Q(y))∀x(A(x)→y∃(P(y,x) ∧Q(y)))2100是自然数B A(2100)2100有大于它的素数C y∃(P(y, 2100) ∧Q(y))对于这个现实中的例子,用命题逻辑无法描述。
因为,用命题逻辑来描述,第一个句子是一个原子命题、二三句同样是原子命题。
而这些原子命题之间无法建立关联关系。
因此,每一个前题都是单一的命题,没有联结词。
所以用命题逻辑描述它不能进行推理。
然而上述推理是正确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现象。
2、再例如:所有实数的平方是非负的A-是实数B3-的平方是非负的C34.1.2一阶谓词逻辑1、概述一阶谓词逻辑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对原子命题进行分割和更细致的研究工作。
●个体域: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研究对象,这些对象的集合称为个体域。
个体域即论域包含所描述问题域中的常元和变元。
P(x)●函词:个体上可以进行运算,能够产生新的个体。
这些运算被称为函数,在一阶谓词里被称为的函词(函数)。
F(x,y)=x*y●谓词:我们在研究个体的时候,主要研究个体的性质。
这些有关个体性质的描述称为谓词。
Q(y), P(x,y) ::x<y●量词:关于个体性质,不一定是对全体的个体的都成立。
有的对一个范围内成立,有离散的几个个体成立,有的对全部都成立。
为了描述这种范围特征,一阶谓词引入了量词。
2、谓词和函词●谓词定义:谓词表示个体性质和关系的语言成分。
它附带放置对象的空位,只有空位被填充对象,谓词才有意义。
没有被填充对象的谓词,称为谓词命名式;相反为谓词填式。
谓词后面的空位个数为谓词的元数。
谓词是一个体域上的n元关系。
高三数学逻辑联结词与四种命题PPT教学课件
•
“对所有的x成立”的否定形
式何存为的在2某x8_个不_x_不成__成_存立立_在_”_某__个的_x_成否__立_定;形“式对
任 为
29______________.
•
五、反证法
•
反证法常用于证明唯一性、
以已否知定条形件 式出现、正面考虑较难的
题型.在推证矛盾时,一般有三种表 现 形 式 : 一 是 与 30_________ 产 生
想 系以及判断是非的能力和推理能
力,尤其要重视“等价转化”思
想和“反证法”的应用.
• 一、逻辑联结词与命题
•
1. 逻辑联结词“或为”①__“且__”、②“非”
____、③____.
含有逻辑联结词
•的命题叫2.做复复合合命命题题的定义是④
________________
••若 假_p,_、_2则_.q二_pp一且且_真、_qq_型一为命_:假⑨_若真题_,_p__假、真__则__qp_值_真且. _,表_q则为_p_⑧且_._q_为假__⑦_假;_真若__p_、_;q • 1. 非p型:若p真,则非p为⑤
可通过举反例的方法,另外还可
以根据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的等
价性来判断其真假.
题型2 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的应用
•
2. 已知m∈R,设命题p:函
数f(x)=x2-ax-2与x轴交于
A(x1,0),B(x2,0)两点,且不等式|4x1x2|≤|m2-5m-3|对任意实数a∈[-31,1]
恒成立;命题q:
•
盘点指南:①“或”;
②“且”;③“非”;④含有逻
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
⑤假;⑥真;⑦真;⑧假;⑨假;
⑩真;11真;12假;13若q则p; 14
全版数理逻辑 .ppt
例如
{1,2} {1,2,3}, {1,2} {1,2}, {1,2}和{3,4,5}不相交, {1,2}和{2,3,4}相交。
精选文档
20
9.2.2 特殊集合
空集和全集是两个特殊集合.它们的概念相 简单,但在集合论中的地位却很重要.下面 介绍这两个集合.
AB<=>(x)(xA→xB).
当A不是B的子集合时,即AB不成立时,记作A B(子集合可简称为子 集)。
▪ 注意区分和.例如
{a} {{a},b} 但 {a} {{a},b},
{a,b}{a,b,{a}} 但 {a,b}{a,b,{a}}.
AB表示A是B的一个元素,AB表示A的每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此外, 是集合论的原始符号,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但是是由定义出来的概 念.
▪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A=B<=>(x)(xA←→xB),
A≠B<=>(x)﹁(xA←→xB).
精选文档
14
▪ 这个定义就是集合论中的外延公理,也叫外延原 理.它实质上是说“一个集合是由它的元素完全决 定的”.因此,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外延的或内 涵的),用不同的性质、条件和内涵表示同一个集 合.例如
精选文档
26
9.3.2 广义并和广义交
▪ 广义并和广义交是一元运算,是对一个集合 的集合A进行的运算.它们分别求A中所有元 素的并和交,A中可以有任意多个元素,它们 就可以求任意个元素的并和交.A中若有无限 多个元素,它们就可以求无限多个元素的井 和交.广义并和广义交是并集和交集的推 广.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第三四讲——产生式及一阶谓词
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
专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智能软件,与一般软件 类似,但又有不同的特点。
一般软件处理的对象是数值、文字、图形等信 息,且有固定的算法序列,而专家系统软件处理的 对象是以符号表示的知识,在运行过程中常有回溯 发生,因此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与一般软件的开发 有所不同。
专家系统的创始人费根鲍姆教授把开发专家系 统的技术称之为知识工程,即以知识获取、知识表 示、知识运用(推理)为中心。根据这个思想,可把 专家系统的开发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4
2019/12/15
例:初始状态 Start 目标状态 Goal
R冲1:突if 原P 则a:nd Q then Goal
R2:if选R取最an久d 以S 前t被he触n 发P 的或根本没有被触发的规则
R3:if如W果出an现d R“平t局he”n Q,选取R其4:中if的T第a一nd个U规则then Q
接口,完成信息适的用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的。
内部形式和人可接
间假设和中间结 果
收的形式之间进行
转换。
用
推
理
动态库
用
户
执
知识
户
界
行
获取
机
面
构
知识库
推理机根据动态库的当 前状态,利用知识库中 的知识进行推理。
包括:1与当前问题有关的数据信
解 释 息;2 一般知识和领域知识。规
机构
则、网络和过程等形式表示。
以人类专家知识为基础的专家系统的问题求解,从本质
上都可以看作是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推导变换过程,
因而都可用产生式系统来求解。
2019/12/15
21
2019/12/15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4课时 演绎推理课件 新人教B版选修1-2.pptx
(2)如图,连接 GE. ∵GE∥A1A, ∴GE⊥平面 ABC. ∵DC⊥平面 ABC, ∴GE∥DC.
又∵GE=DC=12a, ∴四边形 GECD 为平行四边形. ∴EC∥GD. 又∵EC⊄平面 AB1D,DG⊂平面 AB1D, ∴EC∥平面 AB1D.
点评
1.用三段论证明命题的步骤 (1)理清楚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 (2)找出每一个结论得出的原因. (3)把每个结论的推出过程用“三段论”表示出来.
(2) y=sinx的增区间为2kπ-π2≤x≤2kπ+2π,k∈Z → 2kπ-π2≤2x+φ≤2kπ+π2,k∈Z → 递增区间 (3) 求y=sin2x+φ的导数 → y=sin2x+φ的切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 验证直线5x-2y+c=0是否与y=sin2x+φ相切
变式训练 2 有一段演绎推理:“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
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b 在平面 α 外,直线 a 在平面 α 内,直
线 b∥平面 α,则直线 b∥直线 a”,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解析:直线平行平面 α,则该直线与平面内的直线平行或异面, 故大前提错误.
点评 将演绎推理写成三段论的方法 (1)用三段论写推理过程时,关键是明确大、小前提. (2)用三段论写推理过程中,有时可省略小前提,有时甚至也可 大前提与小前提都省略.
(3)在寻找大前提时,可找一个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作为大前
提.
变式训练 1 将下列推理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1)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故 0 也有大小和方向. (2)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解析:(1)因为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大前提 0 是向量,小前提 所以 0 也有大小和方向.结论 (2)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大前提 正方形是菱形,小前提 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应用
高级数理逻辑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第五阶段:公理集合论促进了数理逻辑形式 系统的产生 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数 学家罗素在集合论的研究过程中,于1903 年提出了著名的罗素悖论(数学史上的第 三次危机)。罗素悖论动摇了集合论的基 础,促使人们去研究数学中的矛盾性。从 而提出了公理集合论。公理集合论的产生 和发展,促进了形式系统的产生。
10
1.1 基本概念
语义 涉及符号和符号表达式的涵义。 语法 涉及符号表达式的形式结构,不考虑 任何对语言的解释。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1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逻辑学→数理逻辑→形式逻辑→计算逻辑 第一阶段:逻辑学思想的提出 亚里士多德提出建立探索人类推理、 思维原则的学科,从而有了逻辑的概念。
14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第四阶段: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数理逻辑有 了比较大的发展,1884年,德国数学家弗 雷格出版了《数论的基础》和《符号论》, 在书中引入量词的符号,使得数理逻辑的 符号系统更加完备。对建立这门学科做出 贡献的,还有美国人皮尔斯,他也在著作 中引入了逻辑符号。从而使现代数理逻辑 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逐步形成,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16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第六阶段:形式推理自动化的产生 1965年Robinson提出了归结原理 (Principle of Resolution),归结原理提 出了基于形式描述的,利用计算机的推理 方法。从而使机器定理证明和计算机辅助 软件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
数理逻辑简介.ppt课件
14、等价否定等值式 A B A B
15、归谬论 (A B) (A B) A
三、等值演算。
置换定理:如果 A B,则 ( A) (B)。
例2、验证下列等值式。
(1) p (q r) ( p q) r
(2) p (q r) p (q r) q r (3) q (p q) p 1
q (q p)
q (q p)
(q q) p
1 p 1
分配律 矛盾律 同一律 德摩根律 结合律 排中律 零律
考虑问题:能否利用等值式来化简,或判断 公式的类型(重言,矛盾,可满足)。
判断一个公式是否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 式,或者判断两个命题公式是否等值。有两种方 法,即真值表法和等值演算法。
内容:等值关系,24个重要等值式,等值演算。 重点:(1) 掌握两公式等值的定义。
(2) 掌握24个重要等值式,并能利用 其进行等值演算。
一、两命题公式间的等值关系。
1、定义:设 A, B为两命题公式,若等价式 A B 是重言式,则称 A与B是等值的,记作 A B 。
2、判定 。
判断两公式 A, B是否等值,即判断 A B
例2、 p p q r p r
为_5__层公式。
3、真值表。
公式 A 的解释或赋值
赋值
成真赋值 成假赋值
(使A为真的赋值) (使A为假的赋值)
如公式 A ( p q) r ,110( p 1, q 1, r 0 ,
按字典序)为 A 的成假赋值,111,011,010……
等是 A 的成真赋值。
2、结合律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3、分配律 A (B C) (A B) (A C) , A (B C) (A B) (A C)
北邮高级数理逻辑课件
形式系统由{∑, TERM, FORMULA, AXIOM, RULE}等5个部分构成,其中 称为符号表,TERM 为项集;FORUMULA 为公式集;AIXIOM 为公理集;RULE 为推理规则集。
:1、 符号表∑为非空集合,其元素称为符号。
2、 设∑*为∑上全体字的组合构成的集合。
项集TERM 为∑*的子集,其元素称为项;项集TERM 有子集V ARIABLE 称为变量集合,其元素称为变量。
F(X) a, X,3、 设∑*为∑上全体字的组合构成的集合。
公式结FORMULA 为∑*的子集,其元素称为公式;公式集有子集ATOM ,其元素称为原子公式。
A(f(a,x1,y)), A →B4、 公理集AXIOM 是公式集FROMULA 的子集,其元素称为公理。
5、 推理规则集RULE 是公式集FORMULA 上的n 元关系集合,即RULE=)}2(|{n FORMULA r n n n r ⊆∧≥∧∃是正整数,其元素称为形式系统的推理规则。
其中公式集和项集之间没有交叉,即TERM ∩FORMULA =φ,公式和项统称为表达式。
由定义可知,符号表∑、项集TERM 、公式集FORMULA 是形式系统的语言部分。
而公理集AXIOM 、推理规则集RULE 为推理部分形式系统特性1、 符号表∑为非空、可数集合(有穷、无穷都可以)。
2、 项集TERM 、公式集FORMULA 、公理集AXIOM 和推理规则集RULE 是递归集合,即必须存在一个算法能够判定给定符号串是否属于集合(可判定的)。
3、 形式系统中的项是用来描述研究的对象,或者称为客观世界的。
而公式是用来描述这些研究对象的性质的。
这个语言被称为对象语言。
定义公式和项产生方法的规则称为词法。
公理:I))((A B A →→ II))()(())(((C A B A C B A →→→→→→ III ))())()(((A B B A →→⌝→⌝证明:A →A(1)A →(A →A)((A →(B →C))→((A →B)→(A →C))((A →(B →A))→((A →B)→(A →A))((A →((A →A)→A))→((A →(A →A))→(A →A))A →((A →A)→A))(A →(A →A))→(A →A)(A →(A →A))A →ABB A A →, 已知:R 是一个有关公式的性质证明:R 对于所有公式有效I. 对于)(FSPC Atom p ∈,则)(P RII. 假设公式A 和B 都具有RIII. )(FSPC Atom A ∈∀,且)(A R ,则)(A R ⌝IV. B A ,∀是公式,如果)(A R 且)(B R ,则)(B A R →根据:形式系统的联结词只有两个→⌝,,因为在命题逻辑的语义上,其他联结词可以有这两个联结词表示。
逻辑学北大精品课04
2019年9月6日星期五
14
约束变元和自由变元
变元的约束出现:一个变元在公式里的出现是 约束的,当且仅当,这种出现是在采用该变元的 量词的辖域内。
变元的自由出现:一个变元在公式里的出现是 自由的,当且仅当,该变元的出现不是约束的。
2019年9月6日星期五
3
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
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时,把命题当做不可分的逻辑单位有时是不够的。 例如:
(1)张三的朋友都是李四的朋友,王五不是李四的朋友。所以,王五 不是张三的朋友。
这个推理的形式在命题逻辑中表示为:P,¬q├ ¬r
这个推理事实上是有效的。但仅用命题逻辑的理论不能表明它是有效的 推理。
(4)有的大学生是儿童:x(Sx∧Cx) (5)小李没有同任何人吵架。பைடு நூலகம்
a:小李;M:…是人,D:…同…吵架,形式化为:x(Mx→Dax) (6)有些大一学生认识小李。
a:小李;F :…是大一学生,R:…认识…,形式化为: x(Fx∧Rxa)
2019年9月6日星期五
9
命题的形式化
在对以上命题形式化时,没有限制论域,即论域是全 域。我们也可在一定的范围内讨论问题,因些个体变元的 变域往往被限制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
2019年9月6日星期五
7
量词
表示论域D中个体数量的语词
全称量词:指称论域D中个体的全部。 例如:所有,任何,每一个,…。
存在量词:指称论域D中个体至少有一个存在。 例如:存在,有,有些,…。
符号化的量词: 全称量词:所有x,任何x,…,均记为:x。 存在量词:有x,存在x,…,均记为:x。
交大数理逻辑4-2-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PPT课件
→Q(|f (x)-b|, e))
对谓词变元多次量化的分析
设P(x, y)是二元谓词,则两变元的量化形式为: (x)(y)P(x, y)= (x)((y)P(x, y))
对一切的x和一切的y, 都有关系P,量词次序可互换
如(x)(y)P(x, y)在{1, 2}上的解释
对(x)(y)P(x, y)一个解释I如下:
D={1, 2}; 谓词: P(1,1)=T, P(1,2)=F, P(2,1)=F; P(2,2)= T;
(x)(y)P(x, y) (y)P(1, y) (y)P(2, y)
(P(1, 1) P (1, 2)) (P(2, 1) P (2, 2)) =(T F) (F T) =T
自然语句的形式化
在《数学分析》中极限定义为: 任给小正数e ,则存在一个正数d ,使得当
0<|x-a|< d 时有 |f (x)-b|<e。此时即称
limf (x) b
xa
解1: (e)(e>0(d)(x)(d>0 (0<|x-a|<d|f (x)-b|<e))) 解2:设 P(x, y):x>y, Q(x, y):x<y
公式的解释举例
对(x)(P(x)→Q(f (x), a))一个解释I如下:
D={1, 2}; D中特定元素a=1; 函数f (x): f (1)=2, f (2)=1 谓词: P(x): P(1)=F, P(2)=T
Q(x, y): Q(1, 1)=Q(1, 2)=Q(2, 2)= T ,Q(2, 1)= F
数理逻辑_4
定理1 对任意谓词公式A,都存在与其等价的前 束范式 . 证明 通过如下步骤,可将A化为前束范式. (1)使用等价式 A B=(A→B)∧(B→A), A→B=A∨B 去除→与 , (2)使用Morgan律和双重否定律及量词否定型 等价式将 放在原子公式之前. (3)利用量词分配等价式,将所有量词提到公式 前面必要时换名).
• 任取一个解释I及赋值v,设在此解释及赋值 下,xA(x)为1, 即 xA(x)I,v=1,则 xA(x)I,v=0,即有一个a∈D使A(a)I,v=0, 于是 A(a)I,v=1,故 x A(x)I,v=1. • 反之,……。
谓词逻辑中的基本等价式
• 3. 量词分配等价式. • (1) x(A(x)∨B)=xA(x)∨B. x(A(x)∨B)=xA(x)∨B. x(A(x)∧B)=xA(x)∧B. x(A(x)∧B)=xA(x)∧B. • (2) x(A(x)∧B(x))=xA(x)∧xB(x). x(A(x)∨B(x))=xA(x)∨xB(x). xy(A(x)∨B(y))=xA(x)∨xB(x). xy(A(x)∧B(y))=xA(x)∧xB(x).
第二类型Skolem范式
• 生成方法:去掉存在量词 • 例: x y z u v w P(x,y,z,u,v,w) • 定理 2:公式A永假 当且仅当 其Skolem范 式永假。
推理理论
• 定义1 设A,B是两个公式,如果对任意 解释I及赋值v,当A的真值为1时必有B的 真值为1,则称A蕴涵B,记为A B.
谓词逻辑中的基本等价式
• 1.从命题逻辑中移植来的等价式 由P=P 可得 A=A. 由 P→Q=P∨Q 可得 A→B=A∨B.
• 2.量词否定型等价式 xA(x) = x A(x). xA(x) =x A(x).
高等数理逻辑 课程介绍
z
无限集合初步 公理集合论初步 自然数的逻辑理论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z
命题逻辑完备性定理及紧致性 命题逻辑公理的独立性 可满足问题及相关判定算法 谓词逻辑的模型及无限模型 一目谓词逻辑的可判定性 非欧几何简介 实闭域的可判定性 谓词逻辑的完备性 谓词逻辑公理的独立性 可计算性及半可判定性 不完备性定理与非标准模型 直觉主义逻辑 模态逻辑 □
/ Th(< N,0,1,+, $ > ) . 性质: PA U / Goodstein定理. 性质: PA U Gödel 不完备性定理: Hilbert 第 10 问题: 结论: 以下问题是不可判定的:
z z
z
停机问题 初等函数恒等式是否成立. l
更多的逻辑理论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直觉主义逻辑 模态逻辑 时态逻辑 知识点
{
算法存在性: 可判定 半可判定 不可判定
※ □
z
逻辑方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将抽象问题类转换为具体问题, 从而实现问题求解: 自动定理证明 数据挖掘 模式识别 l
{ { { {
□
z
逻辑应用 基于逻辑方法的问题求解过程: 实际问题 D D D 问题类 抽象算法 实际算法 形式描述 判定分析 实际经验 ※ □
命题逻辑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考虑以下例子: 如何为 A,B,C 排名次, 使得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 且以下每种情形中的两个条件正好一个成立:
z
z
z
情形一: A 第一, C 第三 情形二: B 第一, A 第三 情形三: C 第一, A 第二 p 1 : A 第一. p 2 : A 第二. p 3 : A 第三. q 1 : B 第一. r 1 : C 第一. r3 : C 第三.
第五章 高级数理逻辑
26
当涉及归纳定义的集S上的函数f的递归定 义和递归定义原理时,应当要求S中的元有 唯一的生成过程 例 M={0,1},g1是一元函数,且有g1(0)=1, g1(1)=0,故S={0,1}中的0和1可以由M生成, 也可以由g1生成,即生成过程不唯一.
27
例 令h(0)=h1(0)=0和h(1)=h1(1)=1,则按照 递归定义S上的函数f如下:
19
归纳证明
使用如上定理作出的证明,称为归纳证明, 即用归纳法作出的证明。 命题“对于任何n∈N,R(n)”是归纳命题, 其中n是归纳变元,这是说,当证明归纳命 题时,要对n做归纳。
第一步,称为(归纳的)基始,是证明定理中
的(i),即0有性质R。 第二步,称为归纳步骤,是证明其中的(ii),即 后继运算保存R性质。归纳步骤中的假设R(n) 称为归纳假设。
28
f(x)=h(x) 对于任何x∈M f(g1(x))=h1(f(x)) 对于任何x∈S 当0,1 ∈M时,有 f(0)=h(0)=0和f(1)=h(1)=1 但是此外,也有 f(0)= f(g1(1))=h1(f(1)) =h(1)=1 f(1)= f(g1(0))=h1(f(0)) =h(0)=0
22
递归定义原理
在归纳定义的集上定义函数,可以采用递 归定义的方法。 定理2 设g和h是N上的已知函数,则存在唯 一的N上的函数f,使得
f(0)=g(0),
f(n’)=h(f(n))
或 f(n’)=h(n, f(n)) .
对于任何n∈N,f(n)的值能够由上述定义f 的方程通过f(0),f(1),…,f(n-1)计算出来。称 这种定义为递归定义。
高级数理逻辑
集合归纳定义的一般情况
设M为集合,gi为ni元函数,i=1,2,…,k。 两种等价的定义:
(1)M⊆S (2)对于任何x1,x2,…,xni,若x1,x2,…,xni ∈S,则 gi (x1,x2,…,xni ) ∈S (3)只有由(有限次使用)(1)和(2)生成的元素才是S 中元素
集合S是满足以下(1)和(2)的T中的最小集: (1)M⊆T (2)对于任何x1,x2,…,xni,若x1,x2,…,xni ∈T,则 gi (x1,x2,…,xni ) ∈T
课程的主要内容?经典逻辑?命题逻辑?谓词一阶逻辑?非经典逻辑?构造型逻辑?模态逻辑集合论?19世纪下半叶cantor提出朴素集合论?1903年russel提出集合论悖论产生数学的第三次危机?1908年zermelo提出公理化集合论zf体系集合论?集合论是数学的基石?基本概念?集合元素?序偶笛卡尔积?关系?映射?等价关系?相容关系?序关系集合元素?若干事物组成的整体被称为集合集合中的每个事物被称为元素
自然数集的归纳定义
后继 两种等价定义
(1)0∈N (2)对于任何n,若n∈N,则n’ ∈N(n’为n的后继) (3)只有由(有限次使用)(1)和(2)生成的n ∈N
N是满足以下(1)和(2)的S中的最小集: (1)0∈S (2)对于任何n,若n∈S,则n’ ∈S(n’为n的后继)
基于自然数集的归纳证明原理
笛卡尔积
ST { x, y | x S y T}
扩展(n>2)
有序n元组
<a1, a2, …, an>=<< a1, a2, …, an-1 >, an >
n阶笛卡尔积
S1 S2 ...Sn { x1, x2,..., xn | x1 S1 x2 S2 ... xn Sn}
数理逻辑ch4
举例:用核心语言编写n!程序 因为自然n的阶乘n!归纳定义为(由数学知) 0!=1 (n+1)!=(n+1)*n! (4-4) 用核心语言编写为: y=1; z=0; while(z!= x){ z=z+1; y= y*z; } Note:这虽然是一个很简单的程序P,但要验证 它确实能做到,接下来我们就验证它。
34
例2:如计算n的阶乘n:(设程序为fac1) y=1; z=0; while(z!=x) { z= z+1; y= y*z; } 该程序只有x最初为非负时该程序才终止 |=tot (|x≧0|Fac1|Ψ|) 成立 |=tot (| T |Fac1|Ψ|) 不可证 |=par (|x≧0|Fac1|Ψ|) 可证 |=par (| T |Fac1|Ψ|) 可证
25
例如: 对满足 L(x)=-2 L(y)=5 L(z)=-1 的任意状态L,关系
① L╞ ┐(x+y< z)成立, 因为x+y计算为-2+5=3,Z计算为L(z)=-1 而3不是严格小于-1。故成立
26
例如:对满足 L(x)=-2 L(y)=5 L(z)=-1 的任意状态L,关系
②L╞ y- x*z< z不成立 即:5-(-2)*(1-)=3而3不是严格小于-1。故 ②不成立
14
3)命令的形式定义 C ::= x= E∣C;C∣if B{C} else{C} ∣while B{C} x=E: 当前状态下计算整数表达式E的值,然后用该计算 的结果复写储存在x中的当前值 C;C: 命令C1和C2的顺序合成。开始在当前储存状态下 执行C1。若执行终止,则在执行C1的结果后的储 存状态下执行C2,否则C1的执行不终止,运行 C1,C2也不终止。
高级数理逻辑第4讲
4 一阶谓词逻辑4.1 一阶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4.1.1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命题逻辑中的原子命题是最小的研究单元,不再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命题逻辑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能力是有限的。
1、例如:所有自然数都大于它的素数 A - x(A(x) -l y (P(x,y) Q(y)))100 100A(2 ) y (P(2 ,y) Q(y))-x(A(x) y (P(y,x) Q(y)))2100是自然数B A(2100)2100有大于它的素数C y (P(y, 2100) Q(y))对于这个现实中的例子,用命题逻辑无法描述。
因为,用命题逻辑来描述,第一个句子是一个原子命题、二三句同样是原子命题。
而这些原子命题之间无法建立关联关系。
因此,每一个前题都是单一的命题,没有联结词。
所以用命题逻辑描述它不能进行推理。
然而上述推理是正确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现象。
2、再例如:所有实数的平方是非负的A--3是实数B-3的平方是非负的C4.1.2 一阶谓词逻辑1、概述一阶谓词逻辑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对原子命题进行分割和更细致的研究工作。
个体域: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研究对象,这些对象的集合称为个体域。
个体域即论域包含所描述问题域中的常元和变元。
P(x)函词:个体上可以进行运算,能够产生新的个体。
这些运算被称为函数,在一阶谓词里被称为的函词(函数)。
F(x,y)=x*y谓词:我们在研究个体的时候,主要研究个体的性质。
这些有关个体性质的描述称为谓词。
Q(y), P(x,y) ::x<y量词:关于个体性质,不一定是对全体的个体的都成立。
有的对一个范围内成立,有离散的几个个体成立,有的对全部都成立。
为了描述这种范围特征,阶谓词引入了量词。
2、谓词和函词谓词定义:谓词表示个体性质和关系的语言成分。
它附带放置对象的空位,只有空位被填充对象,谓词才有意义。
没有被填充对象的谓词,称为谓词命名式;相反为谓词填式。
谓词后面的空位个数为谓词的元数。
谓词是一个体域上的n通常P(x,y,z)=0,1,表示x,y之间具有关系P(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阶谓词逻辑4.1 一阶谓词逻辑的基本概念4.1.1命题逻辑的局限性命题逻辑中的原子命题是最小的研究单元,不再进行深入研究。
因此,命题逻辑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能力是有限的。
1、例如:所有自然数都大于它的素数 A ∀x(A(x)→y∃(P(x,y) ∧Q(y)))A(2100)→y∃(P(2100,y) ∧Q(y))∀x(A(x)→y∃(P(y,x) ∧Q(y)))2100是自然数B A(2100)2100有大于它的素数C y∃(P(y, 2100) ∧Q(y))对于这个现实中的例子,用命题逻辑无法描述。
因为,用命题逻辑来描述,第一个句子是一个原子命题、二三句同样是原子命题。
而这些原子命题之间无法建立关联关系。
因此,每一个前题都是单一的命题,没有联结词。
所以用命题逻辑描述它不能进行推理。
然而上述推理是正确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现象。
2、再例如:所有实数的平方是非负的A-是实数B3-的平方是非负的C34.1.2一阶谓词逻辑1、概述一阶谓词逻辑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对原子命题进行分割和更细致的研究工作。
●个体域: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研究对象,这些对象的集合称为个体域。
个体域即论域包含所描述问题域中的常元和变元。
P(x)●函词:个体上可以进行运算,能够产生新的个体。
这些运算被称为函数,在一阶谓词里被称为的函词(函数)。
F(x,y)=x*y●谓词:我们在研究个体的时候,主要研究个体的性质。
这些有关个体性质的描述称为谓词。
Q(y), P(x,y) ::x<y●量词:关于个体性质,不一定是对全体的个体的都成立。
有的对一个范围内成立,有离散的几个个体成立,有的对全部都成立。
为了描述这种范围特征,一阶谓词引入了量词。
2、谓词和函词●谓词定义:谓词表示个体性质和关系的语言成分。
它附带放置对象的空位,只有空位被填充对象,谓词才有意义。
没有被填充对象的谓词,称为谓词命名式;相反为谓词填式。
谓词后面的空位个数为谓词的元数。
谓词是一个体域上的n元关系。
通常P(x,y,z)=0,1,表示x,y之间具有关系P(1,2)。
●函词定义:函词是表示某种操作的语言成份。
用于在给定的个体基础上,产生新的个体对象。
与谓词一样,函词具有空位的概念。
函词后面空位的个数为函词的元数。
通常用F(x,y,z)=x+y+z表示。
3、变元和常元●常元:常元表示个体域中的一个确定个体。
如:5,Zhang San 等。
●变元:变元可以用来表示个体域上的任意个体,是不确定的。
例如:(1)z+y=0 P(f(y,z)) 二元谓词表示方程P(f(x,z))==;P(f(-3,2))-3+2=0Z+y=x+y=0(2)对所有z,x,y•x=x•y Q(x*Z,Z*x) 二元谓词表示乘法交换率Q(x,z)=13*2=2*3Q (f(x,y),f(y,x))=Q (f(1,2),f(2,1))=1从这个例子来看,变元是具有不同的性质的。
因此,在一阶谓词逻辑中将变元划分成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
f(x)+x+z=0对于所有的X,Y,P(x,y)<=P(X,Y)●自由变元:自由变元是真正的变元,可以将个体域中的任意个体代入到自由变元中。
类似于数学中的变元。
●约束变元:约束变元并不是实际意义的变元(数学意义上的变元)。
约束变元是为表达某种想的辅助符号。
●自由变元与约束变元的对比:自由变元约束变元可代入不可代入不可改名可改名举例说明:采用上例。
4、量词我们引入了谓词、函词、变元和常元的概念,还不能充分的描述现实中的命题。
例如对于下面的命题:如果P(x)对任意x恒真,则P(x+1)恒真。
我们现在表示,只能用P(x)→P(x+1),来表示。
而这种表示方法没有确定的含义,例如可以认为P(x)是存在一个x 的值是P(x)成立。
为了描述这些谓词的成立范围,一阶谓词逻辑引入了量词的概念。
∀x Q(X2)=~ x ∃~Q(X2)x ∃Q(X,100000)=~∀x ~Q(X,100000) ~∀x Q(X,100000)= x ∃~Q(X,100000)∀z ∀y(Q(z*y,y*z))∀ x P(x) →∀yP(y+1);P 大于0,x 论域是自然数, ∀xP(x)→ ∀yP(y+1)∀x ∀ y(P(x)→P(y+1))∀ x (P(x) →P(x+1)); P 大于0,x 论域是实数● 全称量词:)(x xP ∀中的∀称为全称量词,x ∀中的x 称为∀的指导变元;)(x P 称为量词的辖域。
x ∀(A(x))-->B(x)● 存在量词:)(x xP ∃中的∃称为存在量词,x ∃中的x 称为∃的指导变元;)(x P 称为量词的辖域。
x ∃ (A →B)→C ==x=1,A(1)→B(1) A(1)→B(1) x ∃A →BA(1,…)=1● 指导变元是约束变元。
● 量词等价公式:1. ∀xA(x)╞│)))(((x A x ⌝∃⌝{1,2,3} === ~(~(A(1)^A(2)^A(3)))=1 P(x,y)Y=1, x=1,x=2,x=3, P(x,y)=1===P(1,1),P(2,1), P(3,1)=1X=1, y=1, P(1,1)=1 P(1,2)=0, P(1,3)=0 X=2, y=2 P(2,2)=1, P(2,1)=P(2,3)=0 X=3, y=3, P(3,1)=P(3,2)=0, P(3,3)=1 ; \ ~(~A(1)v~A(2)v~A(3))=~~A(1)&~~A(2)&~~A(3) 2. )(x xP ∃ ╞│))((A x ⌝∀⌝ 3. ))((x xP ∀⌝╞│))((x P x ⌝∃4. )(x xP ⌝∃╞│))((x P x ⌝∀5. yA x ∀∀╞│ xA y ∀∀6. yA x ∃∃╞│xA y ∃∃yA x ∃∀(x,y) f(x) xA y ∀∃(x,y) x ∀(A(x)→A(x+z)) x ∀A(x)→A(x+z)∀xA(x) V ∀xB(x)=∀x(A(x)VB(x);A(1)^A(2)^A(3) B(1)^B(2)^B(3) A(1), B(1); B(2),A(2); A(3), B(3)==== ∀x ∀y(A(x) VB(y))= ∀x(A(x)VB(x))5、 用一阶谓词逻辑描述问题:例如:所有实数的平方是非负的3-是实数 3-的平方是非负的一阶谓词的表示: ))()((2x P x R x →∀)3(-R ))3((2-P4.2 一阶形式系统(FSFC )回顾形式系统的构成,主要有语言部分和推理部分构成。
语言部分是一阶语言。
4.2.1 一阶语言一阶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义:符号表、项集、公式集等三个部分。
1、符号表● 个体变元符号:x,y ……● 个体常元符号:21.....a a ● 函词符号:,,,)1(3)1(2)1(1f f f(一元函词),,,)(3)(2)(1n n n f f f(n 元函词)● 谓词符号:,,,)1(3)1(2)1(1P P P(一元谓词) ,,,)(3)(2)(1n n n P P P(n 元谓词)● 联结词:⌝→, ● 量词:∀ ● 技术符:)(,2、项:谓词所讨论的对象。
项是递归定义的集合,其定义如下:(1)变元和常元交项;(2)对于任意正整数n 和函数)(n f,如果nt t ........1为项那么).......(1n n t t f 为项;(3)除有限次使用(1)(2)得到外,没有任何项。
{a, x, f()}={a, x,fn(a), fn(x)}由定义可知,项集是递归定义的、是可判定的。
3、公式集:公式由以下递归定义:(1)对于任意正整数n ,如果nt t ........1为项,那称).......(1n n t t P 为公式,并为原子公式;(2)如果A ,B 为公式,那么B A A →⌝,,xA ∀公式;(3)公式都是有限次使用(1)(2)得到的,除此之外无其他公式。
4.2.2 一阶语言性质● 闭项:不含自由变元的项),(21a a f ,● 闭公式:不含自由变元的公式P(a,b) ∀y(P(a,y)→B(y)) = ∀x((P(a,x))->B(x))∀y(P(a,y)->B(y))= ∀x(P(a,x)->B(x)) ∀x(P(a,x)->B(y))∀x(P(a,x)->B(x)) A(x)=1,0;;;, ∀x A(x);● 辖域:公式A 称为量词)(x x ∃∀的辖域,如果)(x x ∃∀与A 相邻,且A 的任何真截断不是公式● 约束出现:在公式A 中,变元x 的某个出现叫做约束出现,如果x 为∀(x)的指导变元或在∀x ,∃x 的辖域内。
否则为自由出现)()(1211x P x P x ⌝→∀=VyP(y)→~P2(x1)x 1为约束出现,x 2为自由出现● 可代入性:称项t 是对A 中自由变元x 可代入的;如果A 中项x 的任何自由出现都不在)(y y ∃∀的辖域内,这里y 是t 中的任意自由变元。
∀y ∀x ∀zP(x,z) ∀yP(x,f+1)∀yA(x,y) t=y+1;∀yP(x+1,z)P(5,6)t=y+1 ∀yP(y+1,z) t=(x1+z) A=∀yP(x1+z,z))(),(y q y x xP →∀ )(),(a x q a x x xP +→+∀ )(),(a x q a x z zP +→+∀y=x+a=t 不可代入,y=z+a 为可代入的。
● 代入:将公式A 中变元x 的所有自由出现代换为项t 的过程称为代入,代入后所得公式称A 的实例。
将项x+a 代入到公式)(),(y q y x xP →∀中的y 得到:)(),(a z q a z x xP +→+∀P(x,y,z)→Q(x)(y+1)/x, P(y+1,y,z)→Q(y+1) P(y+1,z+1,z)→Q(y+1)(z+1)/y, P(z+2,z+1,z)→Q(z+2) P(x,z+1,z)→Q(x)P(y+1,z+1,z)→Q(y+!)∀yP(x,z) ∀yP(x,f+1)∀yP(z+1,z):::: ∀yP(y+x+1,y+x) ∀yP(z+1,y+x){(z+1)/x, (y+x)/z}我们用记号n n vv v t t t A ,,,,,2121 表示对A 中变元n v v v ,,21,同时作代入,1v 代换为项1t …n v 代换为项n t 。
这与下面的逐步代入是不同的:n n v t v t v t A )))(((2211∀xP(x,y,z)====Y=z+1, z=y1+1∀xP(x,z+1,y1+1)∀xP(x,z+1,z), ∀xP(x,y1+2,y1+1)Y=y1+2; z=y1+1例:设公式A 为21)2(v v P 可以写为),(21v v P ,那么 v2→v1, v3→v2P(v1,v2)==P(v2,v2)==P(v3,v3) P(v2,v3)),()((3333)2(2312v v P v v P A v v v v ==P(V1,V2)-----P(v2,v2)----P(v3,v3)P(v2,v3)P(v1,v2);P(v2,v2);P(v3,v3) P(v1,v2);P(v2,v3)),(3232)2(,,3122v v P v v P A v v v v ==P(v1,v2)=P(v2,v2)=P(v3,v3) P(v1,v2)=(v2,v3)可代入性保证了代入过程中变项的约束关系不发生改变,即原来约束的代入后仍旧是约束的;原来自由的代入后仍旧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