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合集下载

【名医效方:胃炎方】

【名医效方:胃炎方】

【名医效方:胃炎方】萎缩性胃炎方【方源】杨继荪效验方【组成用法】黄芪15g 党参12g 北沙参15g 麦冬12g 制玉竹12g 石斛30g 蒲公英30g佛手柑12g 炙甘草5g 乌梅9g 无花果15g 炒枳壳12g 赤芍12g 白芍12g 丹参30g 延胡索15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益气养阴,和中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阴虚型(阴阳两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症见上腹部隐痛,伴餐后脘胀、嗳气、纳差,或胃中热灼、嘈杂、大便干燥、口干或苦,喜饮水;舌质虽淡,多偏干或苔微黄者。

肥厚性胃炎方【方源】杨继荪效验方【组成用法】黄连5g 黄芩12g 蒲公英30g 厚朴12g 枳壳12g 姜半夏9g 佩兰12g 吴茱萸1g 延胡索30g 娑罗子12g 炒白芍12g 水煎服。

【功效主治】本方有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肥厚性胃炎,症见上腹部胀痛,嗳气、泛酸、热灼,纳食减退,口苦而干;苔黄根腻;脉象弦滑者。

【加减应用】腹胀甚者,加白蔻仁粉6g (冲服),炒莱菔子12g;泛酸者,加白螺壳30g,或海贝散;大便秘结者,加决明子30g,全瓜蒌30g。

化腐复胃汤【方源】李玉奇效验方【组成用法】黄芪40g 重楼10g 甘草20g 苦参20g 皂刺10g 刺猬皮10g 白术20g 山药20g 莪术15g 桃仁15g 浙贝20g 白花蛇舌草40g 射干15g 蚕砂15g 香橼15g 砂仁20g 知母20g 天冬20g 水煎服,3个月为1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有益气养阴,祛腐生新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胃津已亏,阴虚火旺,水火不济的萎缩性胃炎,症见面色灰垢无华,面容憔悴,神疲倦怠,懒言,消瘦,脉多弦实有力。

【加减应用】口吐苦水者,加黄连;口吐清水者,加干姜;多睡而不止者,加益智仁20g,射干10g;口吐酸水者,加红豆蔻、乌贼骨;经久便秘者,加桃仁、杏仁、郁李仁、皂角子、黑芝麻;厌食者,加蓼实子、马蔺子;体重骤减者,加山药40g;伴有低热(结核除外)者,加鳖甲40g;乏酸者,加马齿苋40g,乌梅10g;少寐多梦者,加合欢、莲子心;妇女更年期,身痛浮肿者,加柴胡30g,桑皮40g;呕吐(吐食)者,加薏苡仁40g,当归20g,茴香5g;服药过敏起皮疹者,加白鲜皮、蝉蜕;服药呕吐者,加半夏、干姜;服药立即泄下者,加党参40g,升麻15g,白芍20g,大枣15g。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食管反流1.柴芍六君汤: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加减: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延胡索10;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鸡内金、砂仁各10。

2.和胃汤:疏肝和胃,理气降逆,益气养阴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萸肉、白芍各10。

3.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行气止痛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4.和胃涤痰汤:降逆、行气、化痰配伍: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厚朴10,茯苓15。

加减: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1.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配伍: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加减: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大便不畅:加大黄10;胃痛:加延胡索10。

2.小柴胡汤加减:解郁和中,辟秽去浊配伍: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延胡索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加减:积滞重者:加大黄10;气虚:加党参10。

3,清胃饮:清热燥湿,理气止痛配伍:黄连、黄芩、栀子10,甘草8,石膏50,蒲公英30,延胡索、枳壳、青皮、香附各12。

加减:胃阴虚:加沙参、麦冬;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活通络散:化湿导滞,理气和中配伍:黄芪20,延胡索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一、什么是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消化性溃疡,指发生在胃内壁的溃疡。

胃溃疡与胃炎的本质区别在于对胃壁黏膜损伤的深度不同,胃炎一般只损伤到了胃壁的黏膜层,而胃溃疡则损伤至胃壁的黏膜肌层,甚至更深层次。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胃黏膜局部炎性介质、细胞因子等参与黏膜和黏膜下层的侵袭和防御作用有关。

胃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腹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

如果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可能会出现慢性、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疼痛。

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等,这时可能会有呕血、黑便、血便等症状。

二、胃溃疡的病因胃溃疡的病因比较复杂,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以下是常见病因: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黏膜受损。

2. 饮食因素:长期饮用酒精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容易导致胃溃疡的发生。

此外,饮食不规律、饥饿过度、长时间禁食等也会引起胃溃疡。

3. 心理因素:长期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大的人容易出现胃溃疡,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过多有关。

4. 药物因素: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药物都可能引发胃溃疡。

5.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慢性胃炎、十二指肠-胃反流等也可能引起胃溃疡。

三、中医对胃溃疡的看法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与脾胃功能失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

具体如下:1. 饮食不节饮食不节是胃溃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过度饮酒等都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从而为胃溃疡的发生埋下隐患。

中医认为,饮食不节会使脾胃功能受损,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胃气失和,从而引起胃溃疡。

对于饮食不节引起的胃溃疡,中医治疗的原则是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食管反流1.柴芍六君汤:疏肝理气,与胃降逆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加减: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延胡索10;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鸡内金、砂仁各10。

2.与胃汤:疏肝与胃,理气降逆,益气养阴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萸肉、白芍各10。

3.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行气止痛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4.与胃涤痰汤:降逆、行气、化痰配伍: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 厚朴10, 茯苓15 。

加减: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1.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配伍: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加减: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大便不畅:加大黄10;胃痛:加延胡索10。

2.小柴胡汤加减:解郁与中,辟秽去浊配伍: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延胡索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加减:积滞重者:加大黄10;气虚:加党参10。

3,清胃饮:清热燥湿,理气止痛配伍:黄连、黄芩、栀子10,甘草8,石膏50,蒲公英30,延胡索、枳壳、青皮、香附各12。

加减:胃阴虚:加沙参、麦冬;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活通络散:化湿导滞,理气与中配伍:黄芪20,延胡索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医疗药品)胃炎中药方剂

(医疗药品)胃炎中药方剂

五灵脂8两、香附米8两、二丑2两、枳实2两、山楂2两,一起碾碎后加入1斤陈醋搅拌均匀,晒干成粉末状即可。

舀一汤匙药粉配合姜汤服下,一天服两次,早起和晚上临睡前【辨证】虚寒挟热。

【治法】温中补脾,清热理气。

【方名】胃炎验方。

【组成】太子参10克,吴萸3克,焦栀仁9克,枳壳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每天仙鹤草50克,水煎三次,将药液混在一起,分三次服。

连服3天灵药妙方苑心胃门沉香至珍丸治九种心痛。

一切胃疼,两胁胀满。

真沉香二钱丁香二钱木香二钱青皮(醋炒)五钱黄连五钱陈皮五钱莪术(煨)五钱上为末,面糊为丸,黍米大。

每用十丸,姜汤下。

治胃疼方广木香二钱三分乳香一钱三分雄黄二钱二分明矾四分共为细末。

每服五钱,黄酒送下。

又方用淡豆豉五钱,煎汤半茶盅,服之立愈。

治胃脘大疼方大栀子七个或九个,炒焦。

用水二盅煎八分,加生姜自然汁二、三分,服之立愈。

又方黑枣三枚,去核,填明矾令满,炭火烧枯存性,研末酒下,被盖暖,片时即效。

又方用古铜钱烧红,淬入陈醋中,令微热服之,自效。

治胃气冷疼方用白砂糖五钱熬水,热服,加生姜一片。

治心疼方将饭粒粘白矾为丸,每服三分即愈。

又方真麻油一盅,煎滚,冲入烧酒一小杯,乘热饮之即愈。

男女心疯白矾三钱郁金七钱共为末,面糊丸,桐子大。

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胃气疼沉香木香五灵脂乳香使君子肉陈皮茯苓各等分甘草少许共为细末。

每服一钱,滚酒送下即止。

大小男女一切心气疼马兜铃一个,灯上烧,存性为末,温酒调服立效。

冷气抢心,一发即死,及久患心腹痛绝根蓬莪术二两(醋煮)木香一两(煨)共为末。

每服五分,淡醋汤下,发时服。

胃脘血气疼红花一大撮,水二盅,煎一盅服。

延胡散治冷气心疼及疝气腹痛。

延胡索胡椒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服。

神效散治心疼作酸,又治水停心作声如雷,口眼歪斜,不省人事。

胆矾一分为末,温黄酒送下,以吐尽痰为度。

心如刀刺(口吐清水有虫)生艾杵汁一大碗,先半日勿吃晚饭,次日五鼓先嚼烧肉于口内,切勿吞下,候口中水入肚,虫闻香则头朝上矣。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一、炙黄连胃颗粒【处方】炙黄连30g、洋金花30g、黄芩30g、泽泻15g、苦参15g、南星12g、黄柏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粗末,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制成胃颗粒,每次10g,餐后温开水送服。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生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溃疡的愈合。

二、杜仲大方【处方】杜仲15g、黄芩15g、南星9g、当归9g、丹参12g、白薇12g、山药15g、白术9g、甘草6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ml的药汤,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患者的胃痛、饱胀等症状,并促进胃部溃疡的修复。

三、黄连保肝汤【处方】黄连30g、黄芩30g、泽泻15g、当归18g、白芍15g、茯苓15g、山药2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40分钟,滤去渣留汤备用。

每日3次,每次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养胃的作用,能够舒缓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四、黄芩杏仁饮【处方】黄芩15g、杏仁15g、黄连6g、白芍15g、泽泻9g、白术12g、炒谷芽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细末,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500ml,分早晚饭前后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溃疡患者的胃痛、恶心等症状,并有助于溃疡的修复。

中药治疗胃溃疡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事项:1. 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2. 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

胃痛、溃疡效验方

胃痛、溃疡效验方

胃痛、溃疡效验方
方1:胃痛溃疡散效验方
膍胵、木香、荜苃、良羌各45克,佛手30克,官桂15克,将药六味研为细末,加入重曹一倍半(337.5克)和均,每服三克,日服三次,在饭后两小时,空心服之。

(一切胃口疼痛)
方2:治心口痛验方
五灵脂9克,木香、元胡各3克,共为末黄酒送下,白开水送下亦可。

方3:治冷气心口痛验方
乳香10克,胡椒49粒,研末入羌汁,用热酒调服。

方4:治胃脘痛验方
高良姜9克,五灵脂炒9克,荔枝核9克,制香附9克,共研为末,分作七包,每服一包,痛时服。

其效立杆见影。

方5:治胃脘痛极效验方
九种心胃气痛,寒热气血痰火湿食虫,不拘哪种心胃气痛,百效不效者,用冬虫草2株,好酒30-60克,浸一伏时,顷入细磁酒
--------------------------------------------------------------------------------。

治胃病中药方两则

治胃病中药方两则

龙源期刊网
治胃病中药方两则
作者:文成辑
来源:《老友》2010年第04期
一、治萎缩性胃炎:
处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当归10克,三七粉5克(冲服),丹参15克,砂仁10克,炙升麻10克,陈皮10克。

用法:水煎2次,合2煎,分2次服。

每日1剂,连服30天为1个疗程。

加减:血瘀重者,重用丹参;气虚盛者,重用黄芪;黏膜血管网显著者重用三七;阴虚加黄精、五味子;食滞加鸡内金。

二、治胃溃疡验方
处方:白芨、白芍各20克,乌贼骨、钟乳石各30克,当归、白芷、元胡、甘松、香附各10克,煅瓦楞子、炙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30天为1疗程。

加减:呕血加三七5克,伏龙肝20克(先煎取液,再煎其他药);便血加地榆、炮姜炭各10克;胃塞加高良姜、吴茱萸各6克;有热加黄连6克;体弱加党参、白术各10克。

(文成辑)。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有许多药方被用来治疗胃溃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药方:
1. 保胃汤
- 复方黄连素片:10克
- 木香:6克
- 砂仁:6克
- 生姜:10克
- 玄胡索:10克
- 炙甘草:10克
- 甘草:10克
- 黄连:10克
- 大黄:10克
- 石菖蒲:6克
- 当归:10克
- 白术:10克
- 黄连素:10克
- 枳实:10克
- 牡丹皮:10克- 甘遂:10克
2. 益气养血汤- 熟地黄:15克- 当归:15克- 白芍药:15克- 人参:10克- 大枣:10克- 陈皮:10克- 川芎:10克- 炙甘草:6克
3. 胃苦汤
- 丹参:10克- 白术:10克- 泽泻:10克- 川穹:10克- 茯苓:10克- 白芍药:10克
- 木香:10克
- 制附子:6克
- 法半夏:5克
请注意,在使用这些中药药方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在疗程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如果症状加重或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和剂量应咨询医生或中药师。

治脾胃病方(三)组成:元胡12克,香附12克,丹参30克,檀香6

治脾胃病方(三)组成:元胡12克,香附12克,丹参30克,檀香6

治脾胃病方(三)组成:元胡12克,香附12克,丹参30
克,檀香6
治脾胃病方(三)组成:元胡12克,香附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砂仁6克,灵脂6克,蒲黄6克,佛手10克,百合30克,台乌1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辛平疏肝,理气化瘀。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慢性胃病。

症见胃脘疼痛,或刺痛、锐痛,痛点固定,舌质暗红,或暗紫瘀斑,舌底络脉多青长而粗乱,脉涩滞不畅,胃镜多见腺体萎缩或伴肠腺化生,异型增生。

辨证属肝脾气滞血瘀。

偏气滞者,痛无定处,痞满连及两肋,时聚时散,苔薄白,脉弦;偏血瘀者,痛有定处,呈刺、锐痛,舌质多暗紫或见瘀班,舌底络脉多青长而粗乱,脉涩滞。

加减:偏气滞加柴胡、枳壳、郁金;呃逆噫气加旋复花、赭石;郁而化火加山栀、左金丸;血瘀重加桃仁、三棱、莪术。

若挟郁热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若兼气虚加党参20克、白术12克。

医圣张仲景这个补脾胃的方子,治疗胃寒胃炎、胃溃疡!‖仲圣经方医案合辑

医圣张仲景这个补脾胃的方子,治疗胃寒胃炎、胃溃疡!‖仲圣经方医案合辑

医圣张仲景这个补脾胃的方子,治疗胃寒胃炎、胃溃疡!‖仲圣经方医案合辑桂枝人参汤出自《伤寒论》方歌:人参汤即理中汤,加桂后煎痞利尝,桂草方中皆四两,同行三两术参姜。

相关条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鞕,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方组: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煎服方法: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功效配伍:桂枝人参汤温中止利,兼解表邪。

本方即人参汤加桂枝组成,人参汤亦即理中汤。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干姜辛热,守而不走,温中散寒;白术苦甘性温,健脾燥湿;炙甘草补脾和中。

前四味药相合温中散寒,健脾燥湿止利,以治太阴虚寒,加桂枝辛温发散,以解太阳表邪。

诸药合用,表里同治,但侧重治里。

本方人参汤宜先煎久煮,取温中健脾止泻之功;桂枝后下,不宜久煮,意在取气味辛香走表散邪。

上五味药,先水煮人参汤四味,再入桂枝同煮,取汁温服,昼日服二次,夜晚服一次。

方证论治辨析:桂枝人参汤治太阴脾虚下利,兼太阳表证。

症见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下利不止,心下痞硬。

太阳病,表证未解,法当用汗法解表,而反屡用攻下,则表邪未除,反损伤脾胃阳气,遂协热而利。

太阴脾气虚寒,运化失司,清气下陷则下利不止;湿浊中阻,气机壅塞,则心下痞硬;表邪不去则发热恶寒。

本证既有外感发热恶寒,又有误下之后下利不止,谓之“协热而利”,亦乃表里同病,治宜表里同治,方用桂枝人参汤温中止利,兼解表邪。

桂枝人参汤证和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均为太阳病误下后表证不解,出现里证下利,均谓之“协热利”,治疗皆用表里同治之法,且皆以治里为主。

但二者的病机性质却截然相反,桂枝人参汤证为表里皆寒,葛根黄芩黄连汤证为表里皆热。

用方思路:桂枝人参汤方性偏温补,是以治疗脾胃虚寒下利为主,兼有轻度表寒者。

若表寒甚者,可重用桂枝,加生姜等;脾虚下利甚者,重用人参、白术,加山药等。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

胃溃疡反复发作?中医2个方剂合用,益气健脾,修复胃黏膜用药组成党参,白术,茯苓,黄芪,陈皮,桂枝,木香,玄胡,白芍,干姜,砂仁,甘草,制附子方剂名称:黄芪建中汤合附子理中丸随证加减:胸闷喜叹者,加柴胡、川芎;乏力者,将党参改为人参;反酸恶心者,加海螵蛸和半夏;腹痛畏寒者,加高良姜和荜茇。

适宜人群:胃溃疡,脾胃虚寒之证方剂分析附子理中丸由党参、干姜、制附子、炒白术和炙甘草组成,有益气健脾、温阳祛寒的功效,党参可补中益气;干姜和制附子可扶阳抑阴、温中祛寒;白术可健运中州、燥湿健脾;炙甘草可补脾益气、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治疗脾胃虚寒症疗效显著。

黄芪建中汤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黄芪性味甘,有补益肺脾的功效;陈皮有燥湿化痰之效,利于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茯苓有健脾化湿之功,湿为阴邪,不利于脾胃运化功能的恢复,还可加强党参和白术的健脾功效;玄胡入脾、肝经,有行气、疏肝、止痛的功效;白芍敛肝阴,养血柔肝而止痛之功;砂仁可化湿开胃,有醒脾、促进食欲的作用;桂枝、干姜可温阳散寒;甘草调和诸药,还可助于黄芪发挥补益脾肺的作用。

诸药合用,可达温阳散寒、益气健脾的功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抗菌作用较强,有助于提升愈合吞噬细胞的吞噬和免疫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

胃溃疡胃溃疡为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其病机较复杂,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引发幽门梗阻和消化道大出血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溃疡面积会扩大,导致体内大量出血,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中医学认为,胃溃疡属于“胃脘痛、心痛和吞酸”等范畴,发病原因较多,常见的影响因素为外感六淫、起居失调和饮食劳倦等,发病部位为胃,也可累及肝脾和肾脏。

脾胃虚弱是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主要病因,过度劳倦、先天禀赋不足、情志所伤和饮食不节等因素均可致脾胃损伤;脾主健运,脾胃虚弱可引起湿浊内生,进而引发大便溏薄,若未对症治疗,误用苦寒之品,则会进一步加重病情;脾阳亏虚则会出现寒从中生,进而腹痛隐隐、喜温喜按,所以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应以益气健脾和温阳散寒止痛为治疗之法。

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

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

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肠胃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

中药土方中有许多草药可以有效缓解肠胃炎症的症状,并有助于胃肠道的修复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土方草药组合,供大家参考。

组合一:苍术降火敛症组合苍术,味苦、辛,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肠胃炎症引起的腹痛和腹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降火敛症组合的配方如下:1. 苍术10克2. 干姜5克3. 白芍10克4. 陈皮5克以上药材可视个人需要进行加减,加入适量的水煎服用。

每日3次,每次服用15毫升。

这个草药组合能够改善肠胃道的炎症症状,减轻疼痛,并促进胃肠道的愈合。

组合二:黄连清热解毒组合黄连为中药土方中常用的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细菌感染的作用。

黄连清热解毒组合的配方如下:1. 黄连10克2. 黄柏10克3. 茯苓10克4. 苍术10克以上药材可研碎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服用。

每日3次,每次服用15毫升。

这个草药组合能够抑制炎症的发展,减轻肠胃炎症引起的腹泻和恶心的症状。

组合三:白茅根护胃组合白茅根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护胃、健胃的功效。

该组合适用于慢性肠胃炎症患者。

白茅根护胃组合的配方如下:1. 白茅根20克2. 泽泻10克3. 炙甘草10克4. 干姜5克以上药材可视个人需要进行加减,煮沸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服用。

每日3次,每次服用15毫升。

这个草药组合能够舒缓胃肠黏膜,促进胃肠道的修复。

总结: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有苍术降火敛症组合、黄连清热解毒组合和白茅根护胃组合。

每种组合的配方均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但需量力而行,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老中医:推荐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

老中医:推荐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

三则治胃炎、胃溃疡经验方1.慢性胃炎方李恩复经验方【处方】当归9g,白芍 20g,川芎 9g,茯苓 12g,百合 12g,乌药 9g,石斛 12g,蒲公英 15g,菖蒲 12g,瓜萎 9g,薤白 6g,鸡内金 9g,三七粉 2g(冲服)。

加减:疼痛为主者加香附12g,延胡索12g;胀满为主者加姜黄9g,厚朴12g;嘈杂为主者加栀子6g,淡豆豉6g;痞塞为主者加枳实15g,橘红9g;恶心呕吐者加苏叶6g,黄连6g;背沉、痛者加沙参15g,葛根20g。

【功效】凉润通降。

【用法】水煎服。

3个月为1 疗程。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服药期间忌烟、酒、浓茶、咖啡、辛辣刺激及黏、硬、凉的食品,应食富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如胃酸偏低的患者,牛奶亦应少饮为佳。

2.巧用大柴胡汤治胃溃疡刘渡舟经验【处方】柴胡12g,黄芩9g,半夏9g,大黄6g,白芍9g,枳实6g,生姜12g,大枣4 枚。

【功效】清热散郁。

【用法】水煎服。

【说明】本方适用于治疗胃溃疡,证属火结气郁、腑气不通者。

临床用之,效果较好。

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方刘耀三经验方【处方】白及 120g,丹参 60g,制香附 60g,白术 100g,枳壳 60g,砂仁 30g(去壳),鸡内金30g。

【功效】保胃健脾,理气和中,散瘀止痛。

【用法】上药烘脆,研极细粉末。

每次3g,每日服3 次。

饭前1 小时温开水送下。

【说明】本方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症,用本方治疗,一般都能防止出血,缓和疼痛,渐次取得根治良效。

对其他类型的慢性胃痛,其效亦佳。

本方宜于粉剂进服,如制丸剂,疗效则不佳。

治疗胃病偏方

治疗胃病偏方

治疗胃病偏方治疗胃病偏方1,治疗胃溃疡、胃糜烂、胃炎偏方处方:云南白药胶囊,蜂蜜用法:每天取两粒胶囊,讲里面的药取出,与两小勺蜂蜜混在一起,早饭前,空腹服用,连吃一个星期,胃溃疡、胃糜烂、胃炎即可治愈。

2,滋胃饮处方:乌梅肉6克,炒白芍、北沙参、麦冬、石斛、丹参、生麦芽各10克,炙鸡内金、玫瑰花各5克,炙甘草3克。

用法:诸药加水适量,先浸泡15分钟,然后用武火煎煮至沸后改用文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约300毫升即可。

每日1剂。

主治: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属阳虚胃痛、胃酸缺乏者。

具有滋养胃阴、疏肝柔肝的功效。

3,何香猪肚汤(材料:茴香籽何首乌)茴香籽和何首乌可以调理肝,肾。

猪肚可以补胃,当药引,促时溃疡愈合。

用法:将一个完整的猪肚用细盐洗净,小茴香籽和生首乌一起放入猪肚,用粗棉线缝合,冷水下锅,水开后转小火炖熟(四,五十分钟)喝汤吃猪肚。

何香猪肚汤不能放任何调料。

不能用铁器只能用沙锅。

每星期1次,3—7个星期可根治长期慢性老胃病。

4,千古名方半夏泻心汤治浅表性胃炎处方:黄连3克,黄芩10克,香附10克,川芎10克,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茯苓15克,甘草4克,竹茹12克,炒枳实12克,干姜(捣)6克,党参12克,大枣4枚(撕开)。

5剂。

5,养胃四君子材料:花生米45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粳米淘洗净后,与烫泡去皮捣碎的花生、去皮切片的山药碎屑同入锅中,加水熬煮,时时搅动,以免米、花生及山药黏合在一起。

将熟时放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养胃,健脑益智。

6,枯螵散治疗溃疡性胃炎处方:海螵蛸40克,醋延胡索30克,枯矾25克,甘草25克,乌药25克,白及30克,佛手30克,琥珀20克。

用法:上列诸药共研细粉,每服3克,日3次,服药期间禁食生硬,辛辣刺激性食物。

经服该方3剂7,调胃饮主治:各种胃炎、胃溃疡等病处方:柴胡10克,香附15克,川芎10克,大枣5枚,焦三仙30克,法半夏10克,甘草10克,陈皮10克,黄芩10克,白芍10克,蒲公英15克,黄连3~5克。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

中医各科秘方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秘方16。

鹿茸益胃散石玉书(组成及用法) 炙黄芪20g 茯苓20g 木香15g 槟榔15g 干姜9g 焦白术20g 当归25g 砂仁18g 石斛20g 黄连9g 炙甘草9g 党参20g 炒杜仲15g 紫苏梗15g 青蒿15g 鹿茸9g 山药25g 草果15g 姜黄15g 藿梗15g 研为散剂,每服9g,每天3次,温开水送服。

(主治) 慢性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此类消化性溃疡病程较长,患者体质多虚弱消瘦,夜间疼痛较甚,泛酸嗳气,或吐痰涎,喜温喜按,面色多晦滞或泛青,舌淡或紫,脉沉紧细弦或涩。

本方似乎繁杂,其实寒温相适,升降并调,虚实并理。

方中鹿茸甘咸而温,生精补髓,养血益阳气,凡疮疡久溃不敛、疮肿内陷不起者,用之有内托升陷之功。

胃、十二指肠溃疡所以久溃难敛,乃因气虚血少,肾精匮乏,故肌肉难长,实同阴疽病理。

查古今诸多胃病方剂,皆无鹿茸;本方深研之处,当在此药。

17.三七乌及散袁家玑(组成及用法) 三七、乌贼骨、川贝、白及、甘草、黄连、元胡、佛手、川楝子各30g 广木香、砂仁各15g 生白芍45g 共研极细末,每日早、中、晚饭后各服3g。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

(解析) 本方止血、化瘀、收敛、制酸、散结、消肿、消炎、缓急止痛、行气健胃,诸药合而能柔肝和胃、理气活血,又能制酸止痛。

若欲温中,可加上肉桂、党参、黄芪。

服用本方数日即可取效,然必当坚持服用3个月或半年以上,疗效始能巩固,此与消化性溃疡病的病理特点实有密切关系。

18.消化性溃疡方王聘贤(组成及用法] 马勃30g 玉米黑穗30g 鸡蛋壳60g 三七15g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开水吞服3g,日3服。

(主治] 消化性溃疡。

(解析] 三七止血活血,消肿定痛;余药收敛解毒,祛腐生肌制酸,对消化性溃疡有修复作用。

本方有治病求本之意,然服用量略增以能覆盖溃疡面,用6g上下为宜。

l9.程氏消化性溃疡方程云深(组成及用法) 射干9g 炒白芍9g 黄芩9g 牡丹皮 9g 连翘9g 山栀子9g 全当归9g 制乳香6g 制没药6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1.柴芍六君汤:疏肝理气,与胃降逆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加减: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延胡索10;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鸡内金、砂仁各10。

2.与胃汤:疏肝与胃,理气降逆,益气养阴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萸肉、白芍各10。

3.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行气止痛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4.与胃涤痰汤:降逆、行气、化痰配伍: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厚朴10,茯苓15。

加减: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1.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配伍: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加减: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大便不畅:加大黄10;胃痛:加延胡索10。

2.小柴胡汤加减:解郁与中,辟秽去浊配伍: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延胡索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加减:积滞重者:加大黄10;气虚:加党参10。

3,清胃饮:清热燥湿,理气止痛配伍:黄连、黄芩、栀子10,甘草8,石膏50,蒲公英30,延胡索、枳壳、青皮、香附各12。

加减:胃阴虚:加沙参、麦冬;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活通络散:化湿导滞,理气与中配伍:黄芪20,延胡索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加减:气滞血瘀:加柴胡、木香、香附;胃火盛者:加芦根;胃寒者:加高良姜、吴茱萸肉;湿盛者:加半夏、佩兰、砂仁;气虚血瘀者:加党参、白术、山药;2.养胃清阴汤:疏肝与胃,养阴清热配伍:沙参15,玉竹15,丹皮10,黄连5,青皮10,白芍15,栀子10,柴胡15,蒲公英30,甘草5。

3.胃痛要方:健脾疏肝,行气止痛配伍:炮参30,茯苓20,白术15,柴胡、木香、白芍、青皮、佛手、延胡索、桃仁、防风各10,吴茱萸肉6,黄连3,甘草5。

加减:脾胃虚寒:去黄连,重用吴茱萸肉,加黄芪30,高良姜10;寒湿重:去黄连,加薏苡仁15,白豆蔻6,砂仁6;胃阴虚:去茯苓、白术,加石斛15,玉竹15,山药25;泛酸:加海螵蛸15,瓦楞子30;食滞纳呆:加山楂10,建曲10;便血者:去桃仁,加白及15,地榆炭15,三七5。

4.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养阴配伍:木香、陈皮、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0,砂仁、甘草各6,半夏8,生姜、红枣。

加减:肝胃不与,胃脘胀痛者:去参、术,加柴胡、香附、枳壳、白芍12;气虚甚者:用党参30,加黄芪15。

脾胃湿热者:去砂仁、党参,加黄连、佩兰、白豆蔻各10,木通4;阴虚:加沙参12,麦冬10;胃络瘀血:加丹参15,红花10;阳虚者:加干姜8,桂枝10。

慢性萎缩性胃炎1.胃康:健脾益气,理气与中,化瘀散结,清热解毒配伍:党参12,炒白术10,茯苓10,甘草6,陈皮10,半夏10,枳壳10,延胡索20,莪术5,丹参15,山慈菇15,鸡鸡内金10,白花蛇草30,半枝莲30。

加减:腹胀甚,胃酸:加莱菔子;嘈杂反酸:加黄连、吴茱萸肉;纳差:加木香、砂仁。

2.安胃汤:疏肝益气,养阴活血配伍:党参15,黄芪20,炒白术12,白花蛇草15,蒲公英15,佛手10,柴胡9,莪术12,白术12,甘草9,枳壳9,丹参15,乌梅9,生地黄12。

加减:胃酸少:加木瓜9,生山楂15;胆汁反流:加大黄5,竹茹12,郁金12,川黄连6;不典型增生:加穿山甲15,龙葵10,煅牡蛎20;HP阳性:加红藤20,败酱草15,黄芩12,川黄连6;胃阴亏虚:加石斛、麦冬各12。

3.胃萎复健汤:活血化瘀,疏肝解郁配伍:黄芪30,党参15,白芍15,丹参20,麦冬15,玉竹10,莪术10,白术10,血竭1,当归15,黄芩10,炒薏苡仁20,枳壳10,木香10,山楂15,甘草10。

4.六君子汤:益气养阴,与胃健脾配伍:党参15,白术9,茯苓9,陈皮9,半夏12,山药12,生甘草6。

加减:阴虚:加石斛9,玉竹9,乌梅9;血虚:加当归、白芍;呃逆、嗳气:加青木香6,竹茹9;食欲不振:加谷芽,鸡内金;便结:加瓜蒌、火麻9;腹胀甚:加佛手、枳壳;血瘀:加瓜蒌、红花;胃阴不足:加补骨脂9,肉桂2。

胆汁反流性胃炎1.温胆汤:清胆与胃,疏肝降逆配伍:半夏10,陈皮12,茯苓15,枳壳6,竹茹10,黄连10,吴茱萸肉3,黄芩15,甘草6。

加减:呕吐重:加代赭石15,旋覆花9;胀痛明显:加川楝子10,延胡索12;吐酸多:加瓦楞子20,海螵蛸15;差纳:加焦三仙15;便秘:加熟大黄10;腹泻:加薏苡仁15;2.疏肝化瘀与胃汤: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配伍:柴胡12,枳壳15,香附15,丹参15,川芎12,郁金15,白芍20,陈皮12,木香10,连翘15,半夏10,甘草6。

加减:脾胃虚寒:加党参、白术、干姜;肝胆湿热:加竹茹、龙胆;嗳气:加代赭石、旋覆花;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石斛;夹食滞:加莱菔子、槟榔;灼热泛酸:加黄连、吴茱萸肉、海螵蛸;瘀血明显,胃痛甚:加延胡索,三棱,莪术;便秘:去枳壳,加枳实、大黄。

伴胆囊炎、胆结石:加金钱草,鸡内金。

3.清胆降胃汤:疏肝利胆,降逆止呕配伍:黄连5,蒲公英20,郁金、佩兰、茯苓、枳壳、半夏、陈皮、旋覆花、生大黄各10,吴茱萸3。

加减:纳差:加豆蔻3,神曲10;痛甚:加没药8,延胡索10;腹胀:加厚朴5,大腹皮10;嘈杂泛酸:加煅瓦楞子15嗳气:加煅赭石20;大便秘结:加瓜蒌仁15;黏膜糜烂:加凤凰衣3,马勃10。

4.半夏泻心汤加味:理气与胃,消痞散结配伍:姜半夏、黄连、旋覆花包煎各10,党参、海螵蛸、代赭石各10,干姜6,吴茱萸4,煅瓦楞子20,大枣5个,炙甘草10,三七粉6,冲服。

5.半夏泻必汤加味:治慢性胃炎,温胃降逆,止呕配伍:半夏12,黄连、黄芩、炙甘草、人参各10,干姜15、大枣6。

配伍:胃寒脉迟者:去黄芩,加吴茱萸6,荜拨12,陈皮15;瘀血甚:加郁金15,当归12。

食滞者:加焦三仙各20,枳实、厚朴各12;肝气犯胃者:加柴胡、香附各12。

消化性溃疡1.胃溃疡汤:健脾与胃,活血止痛配伍:黄芪、党参、海螵蛸、延胡索各15,白术、浙贝母、白及各9,三七粉、甘草各6。

加减:气滞型:柴胡、枳壳;郁热型:加蒲公英、黄连;阴虚型:加沙参、石斛;虚寒型:加高良姜、附子。

2.愈溃疡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制酸止痛,化瘀生肌配伍:柴胡10,香附子10,黄芪30,白术15,三七10,贝母10,白芍20,蒲公英15,黄连6,海螵蛸15,白及10,甘草5。

胃痛1.英薏六君子汤:健脾温胃,渗湿理气配伍:蒲公英40,枳壳25,砂仁20,党参30,白术25,金银花15,延胡索15,茯苓10,香附10,陈皮6,甘草6。

加减:痛甚:加川楝子15;气虚:加炙黄芪30;泛吐清水:加草豆蔻15,生姜9,半夏9;干呕呃逆:加旋花10,代赭石15;肠鸣腹泻:加藿香10,诃子10;胃痛引及两肋嗳气:加柴胡9,厚朴9,川芎9;若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热痛减,或过食生冷,寒积中焦:加生姜10,吴茱萸6;若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加附子,肉桂。

2.胃复康汤:理气健脾,与胃止痛配伍:紫苏梗10,香附10,陈皮10,荔枝核10,川楝子12,生白芍15,生甘草10,生麦芽15。

加减:胃脘暴痛,四肢厥冷,舌淡白,脉沉紧:加良姜10;胃寒肢冷,面色白,舌淡白,脉沉弱:加党参30,桂枝10;便溏尿少:加茯芩15,车前子15;嘈杂吞酸,呕恶不食,舌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加神曲10,山楂10,鸡内金10,莱菔子10;胃脘部灼热而痛,面红目赤,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数:加生石膏30,大黄5;胃灼热,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加沙参10,麦冬10,玉竹10,生地15;刺痛不移,日轻夜重,舌边尖有紫黑斑或小点,脉沉涩:加丹参30,蒲黄10,五灵脂10;有溃疡:加乳香10,没药10,三七4。

3.四君子四逆散汤:温补虚寒,调与肝脾配伍:人参15,茯芩12,炒白术10,陈皮10,柴胡10,炒白芍12,枳实12,干姜10,焦三仙各10,甘草6。

加减:伴胸肋痛疼:加川芎、香附;纳差:加莱菔子;胃中灼热:去干姜,加黄芩、黄连;泛酸重:加干姜,增至15,加熟附子6;口苦:加茵陈蒿,川楝子,延胡索;有气郁证:加百合汤;胃溃疡伴出血:加白及,合云南白药2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半夏泻心汤:与胃降逆,开结散痞配伍:半夏10,干姜10,黄连6,炙甘草6,大枣5个,党参15,柴胡10,枳壳10,白术10。

加减:胃痛重:加延胡索20;泛酸:瓦楞子10;腹胀重:加莱菔子10;有呃逆:加旋覆花10,代赭石30;纳差:加焦三仙各10;病程日久:加三七粉4。

备注:1、客户样品中含有大量生物碱类物质,因此客户重点考虑吴茱萸、延胡索与黄连三种药物的添加。

2、上述配方来源于文献与网络,未经证实,客户谨慎添加。

3、上述配方中,有配伍附子的,因其为有毒中药,谨慎添加使用,并注意用量。

4、上述配方中一些中医临床词汇,客户可自行查询或询问相关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