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导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声甘州》导学案

学习目标:1、复习词的有关常识。2、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探究本词风格及表达技巧。

学习重点、难点:探究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词这种文体,并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什么是词?

词,是诗歌的一种,别称有“”(比如辛弃疾的词集名为《》)“”(比如苏轼的词集名为《》)“诗余”“曲”“曲子词”“曲词”“乐章”“歌词”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词的类别。

①.词按字数的多少分类可分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三大类。

②.按词的段落的多少分类有分为:单词(全词只有一段)、双调(有两段)、三叠(有三段)、四叠(有四段)。词的段落叫“”或“”。“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遍。“阕”原是乐终的意思。

(3)、词的风格。

宋代词风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①、婉约派代表人物有:,代表作《雨霖铃》(寒蝉凄切)、,代表作《鹊桥仙》(纤云弄巧)、,代表作《声声慢》(寻寻觅觅)、周邦彦代表作《苏幕遮》(燎沈香)、姜夔,代表作《扬州慢》(淮左名都)等。他们多写情愁别绪、个人遭遇,特别讲究音律格律,风格清丽婉媚。

①、豪放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并称“苏辛”)他们主张“以诗为词”、“无言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不肯损害意思以迁就音律,故为豪放不羁之语,格调高昂、取材广泛。

(4)、词的发展

词产生于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衰微于元明,复兴于清代。

唐代曲子词最早流行于民间。敦煌曲子词的发现,为词体起源于民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晚唐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温庭筠,它为五代西蜀花间词

派所推崇,因而被称为“花间鼻祖”。

南唐词的成就比花间派高,代表作者有冯延巳、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北宋初年,代表词人是晏殊;北宋中叶到南渡,风格婉约、豪放并举,代表词人是苏轼、柳永、秦观、李清照;南宋前期风格可谓是壮怀高唱,代表词人辛弃疾、陆游;南宋后期,风格多哀感低吟,代表词人是姜夔。

2、作者相关

(1)柳永小传

柳永(985?——1057?),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别号柳七,福建省崇安县人,出身官宦书香世家。与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真宗天禧初赴京应试不第,后长期滞留京城,多游狭邪,留连坊曲,以小词声传一时,以至于"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但柳永也为他的浪漫和艳曲盛名付出了沉重代价。大约在真宗时期,他第一次举进士不第后,写了一首《鹤冲天》词,其中有句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此后又一次考试,临轩放榜时,皇帝竟黜落其名,并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从此遂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仁宗景祐元年(1034),柳永大约五十岁时始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定海晓峰盐场监官、太常博士等职,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遇,病殁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二十年后,始得王安礼出资,葬于北固山。

柳永精通音律,倾一生精力作词。其词开一代风气。他借鉴民间的俗曲新腔,大量创制慢词,对题材也有较大拓展。部分词作生动地展现了北宋前、中期都市的繁华富庶、节日盛况和民情风俗,也有一些羁旅行役和狎妓行乐之词,比较典型地体现了落魄士子和市民阶层的思想情趣。艺术上以铺叙见长,语言则通俗而不失雅趣,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其雅词对北宋苏轼、周邦彦影响较大,而俗词则一反潮流,遥接以敦煌词为核心的民间词传统,并下开金元俗曲之先声。著有《乐章集》,存词二百一十二余首(《全宋词》)。

(2)阅读下面资料并查阅其他资料进一步了解作者柳永。

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仁宗留意儒雅,务本理道,深斥浮艳虚薄之文。初,进士柳三变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景祐元年(1034)方及第;后改名永,方得磨勘转官(按:磨勘,唐宋时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②、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词从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调起自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歌舞台榭,竞睹新声。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于是尽收俚俗言语,编入词中使人传唱,一时动听,散布四方,其后少游山谷相

继而作,慢调大盛。

③、宋·祝穆《方舆胜览》:柳永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妓合资葬于南门外。每春日上冢,谓之“吊柳七”,也叫“上风流冢”。

④、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词赠之云“东南形胜”云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时谢处厚诗云:“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余谓此词虽牵动长江之愁,然卒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

⑤、宋·叶梦得《避暑录话》: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⑥、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词有与古诗同妙者:“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姜夔《惜红衣》)即霸岸(王粲《七哀诗》)之兴也。“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即勅勒之歌也。

⑦、清·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写奇丽之情。

(3)柳永词作选

凤栖梧(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

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①、伫:久立。②、消得:值得。

卜算子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

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

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注:①、【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后阕一气专注,联翩而下,清真

最得此妙。②、汀:音听,水中或水边之平地。③、十二峰:即是巫山

十二峰也。

第二课时

二、诵读点评。

八声甘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