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的观察
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引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对于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行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学习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方法。
一、实验方法1.收集样本:从鲜植物叶片中切取小型组织样本,并将其放入显微片中。
2.准备显微片:在显微片上滴加一滴蒸馏水,然后放置样本在蒸馏水上。
3.制备盖片:将一个玻璃盖片轻轻放置在样本上方。
4.准备显微镜:打开普通光学显微镜,并将显微镜调整到最佳聚焦状态。
5.放置显微片:将显微片放入显微镜的样本托盘中,并将其轻轻固定。
6.观察样本:通过调节目镜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观察样本并记录所见。
7.绘制图表:根据观察结果,绘制细胞形态结构图表。
二、实验结果1.观察细胞膜:通过放大镜镜头观察细胞膜,可以看到细胞膜呈现出一个薄膜状的结构。
细胞膜起着维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2.观察细胞核:通过调整镜头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核在细胞质中的位置。
细胞核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具有较深的染色质和一个明亮的核仁。
3.观察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周围的液体,其中包含着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通过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的亮度,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细胞器。
4.观察细胞壁:在观察植物细胞时,可以通过增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来观察到细胞壁。
细胞壁是细胞外的一个多层结构,可以提供细胞的支持和保护。
三、实验讨论1.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需要适当的样本处理:使用新鲜的样本可以提供更清晰的显微观察结果,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最好收集到新鲜的细胞样本。
2.调整显微镜的焦距和光源亮度是关键:观察细胞结构需要将显微镜调整到最佳的聚焦状态,并调节光源的亮度,以确保能够看到细胞结构的细节。
3.多个角度观察样本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结果:在实验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样本,以获得更全面的细胞形态结构信息。
实验一 细胞的显微结构—光镜下的细胞器
二、实验原理
光学显微镜通常采用两级放大, 光学显微镜通常采用两级放大,分别由物镜和目 镜完成。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 镜完成。被观察物体位于物镜的前方,被物镜作第 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象, 一级放大后成一倒立的实象,然后此实像再被目镜 作第二级放大,成一虚象,人眼看到的就是虚像。 作第二级放大,成一虚象,人眼看到的就是虚像。 而显微镜的总放大倍率就是物镜放大倍率和目镜放 大倍率的乘积。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 大倍率的乘积。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 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三、实验用品和试剂
②1%、1/5000詹姆斯绿B溶液 1%、1/5000詹姆斯绿B 詹姆斯绿 称取50mg詹姆斯绿B溶于5ml Ringer溶液 称取50mg詹姆斯绿B溶于5ml Ringer溶液 50mg詹姆斯绿 稍加微热(30~400C)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 中,稍加微热(30~400C)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 即为1%原液。 1%原液1ml加入 1%原液 原液1ml加入49ml Ringer溶液 溶液, 即为1%原液。取1%原液1ml加入49ml Ringer溶液,即成 1/5000工作液 装入瓶中备用。最好现用现配, 工作液, 1/5000工作液,装入瓶中备用。最好现用现配,以保持 它的充分氧化能力。 它的充分氧化能力。 70%酒精 ③Wright 染液 ④70%酒精 ⑤香柏油 材料:洋葱、石蜡切片、 3.材料:洋葱、石蜡切片、涂片
(示线粒体) 线粒体)
五、实验相关技术
1.石蜡切片制作基本技术 1.石蜡切片制作基本技术 石蜡切片( section) 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 组织学 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石蜡切 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 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 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 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 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 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 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多数是石蜡切片法制备的。 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多数是石蜡切片法制备的。 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 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 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 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 下不易清楚区别出; 下不易清楚区别出;
细胞器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器。
2. 了解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3. 掌握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内含有多种细胞器,它们各自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可以直观地了解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而了解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肝细胞、哺乳动物红细胞等。
2. 仪器:高倍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酒精灯、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洋葱鳞片叶或口腔上皮细胞,制作临时装片。
2.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中心体等。
4. 记录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分布,并分析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1. 观察洋葱鳞片叶细胞,可以看到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2. 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以下细胞器:- 线粒体:呈棒状或圆球状,存在于细胞质中,主要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
- 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呈椭球状,主要参与光合作用。
- 内质网:呈网状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与运输。
- 高尔基体:呈扁平囊状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和脂质的修饰与分泌。
- 溶酶体:呈球形或囊状结构,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分解与消化。
- 液泡:呈球形或椭球状,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细胞的物质储存和调节渗透压。
-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中,呈球状,主要参与细胞分裂。
六、实验分析与讨论1. 通过观察细胞器,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器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例如,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的“能量工厂”,参与光合作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与运输;溶酶体参与细胞内物质的分解与消化;液泡参与细胞的物质储存和调节渗透压;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一、细胞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1.实验结果及分析(1)细胞形态观察图1.1 10X40倍镜下肝细胞图1.2 10X40倍镜下血细胞图1.3 棉花叶横切(栅栏组织细胞)(2)细胞大小测量项目原始数值及数据处理平均值台尺41 35 41 28 20 33 目尺170 145 170 116 83 136.8根据公式计算得:每2.412 2.414 2.412 2.414 2.410 2.412格μm数项目原始数据及数据处理平均值长格数28 28 29 29 31 28 26 23 25 27.44 宽格数 5 4 5 4 6 4 5 5 4 4.67 长μm 67.54 67.54 69.95 69.95 74.77 67.54 62.71 55.48 60.30 66.202.思考题(1)血细胞分为哪几大类?分别描述你看到的不同血细胞的形态,并阐述其功能。
绘图。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
当病菌侵入人体时,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细胞和血小板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有相对稳定的数量。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1.0μm),周缘较厚(2.0μm),故在血涂片标本中呈中央染色较浅、周缘较深。
在扫描电镜下,可清楚地显示红细胞这种形态特点。
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约140μm2),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适应其功能――携O2和CO2。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作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
在血涂片中,血小板常呈多角形,聚集成群。
血小板中央部分有着蓝紫色的颗粒,称颗粒区;周边部呈均质浅蓝色,称透明区(hyalomere)。
电镜下,血小板的膜表面有糖衣,细胞内无核,但有小管系、线粒体、微丝和微管等细胞器,以及血小板颗粒和糖原颗粒等。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引言: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外形和组织结构对细胞的功能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较多种细胞的形态及结构,进一步了解细胞的特点与变异,以期对细胞的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材料与方法:1. 果蠕细胞与原核细胞样本2. 显微镜3. 杀菌棉球4. 生理盐水5. 物化镜片6. 盖片实验步骤:第一步:准备样本首先,我们选择了果蠕细胞和原核细胞作为观察对象。
果蠕细胞是一种常见的真核细胞,可从果蠕的肠道中通过简单的取样获取。
原核细胞则是一种原核生物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人们最早研究的微生物之一。
为了确保细胞样本的洁净和可观察性,我们使用杀菌棉球擦拭显微镜的载玻片和盖片,并在擦拭后用生理盐水清洗。
第二步:制备细胞载片取一滴果蠕细胞悬液滴在载玻片上,并将盖片轻轻压在上面。
确保细胞悬液均匀覆盖片面,并避免气泡的产生。
同样地,我们也制备了原核细胞的载片样本。
第三步:显微镜观察将载片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调整镜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通过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细节结构,并使用调焦装置来调整细胞的焦点。
结果与讨论:果蠕细胞观察结果显示,果蠕细胞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形态。
细胞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细胞膜和细胞核。
细胞核内包含染色质和核仁。
在高倍放大下,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的光滑表面,以及染色质在细胞核中的分布。
而原核细胞观察结果则截然不同。
原核细胞在形态上较为简单,通常为球状或棒状,并且缺乏明显的细胞器结构。
细胞膜在原核细胞中不像果蠕细胞那样清晰可见。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原核细胞内的核糖体,这是原核细胞进行蛋白质合成的关键结构。
通过对两种细胞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
真核细胞通常更为复杂,内含多个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
而原核细胞则更为简单,其内部结构相对较少。
这种差异也源自于细胞的进化和生物功能的不同需求。
实验一细胞形态大小观察
实验一细胞形态大小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测微尺的使用,并测量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大小。
二、实验原理:使用镜台测微尺,目镜测微尺(直线式、网格式)和微调焦轮上的标尺测量细胞的大小。
三、实验用品:2.5% 番红溶液;洋葱上皮细胞;草履虫、洋葱根尖及其它细胞永久切片。
四、实验步骤:(一)目微尺的校对:将目微尺放入目镜、台微尺卡在载物台上,调焦,看清台微尺,台微尺和目微尺左、右各选一重合线。
并根据下面公式计算:载玻片大小的台微尺→ 载物台→→台、目微尺在视野内平行圆的目微尺→目镜筒(10×,40×,100×)→台、目微尺各选一重合线,读取这一范围内的格数→目微尺每格大小→X10、40、100 = a a n :台微尺刻度数m :目微尺刻度数→移去台微a ::台微尺实际值(0.01mm)尺,换上洋葱内表皮标本(二)观察细胞形态,测量细胞大小:1、观察洋葱表皮cell(取其内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加番红染5分钟封片观察)(1)测量细胞横截面面积撕取洋葱内表皮0.3×0.3cm →放于载玻片→番红染液染色5min→加盖玻片(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液体)→ 10×物镜下观察→粗调焦轮找到细胞→微调焦轮调节清晰,看到细胞→旋转目镜将标尺与细胞长边平行,并记录格数a → 旋转目镜将标尺与细胞宽边平行,记录格数b → 细胞截面面积=ax×bx(x实际数值前面已经校对)(2)测量细胞厚度:调节微调焦轮→两细胞之间变成细,黄亮色线,细胞表面柱状杂质(上表皮)→记录微调焦论刻度调节微调焦轮→两细胞之间黄亮线逐渐变粗,变黑,变成黑色细线,细胞表面杂质(下表皮)→记录微调焦轮刻度→两次记录之间焦轮刻度数c →细胞厚度=c×2μm(微调焦轮刻度数2μm/格)(3)测量细胞核体积调节微调焦轮→ 细胞核清晰→ 调节目微尺测量细胞核→ 根据球的体积→计算细胞核的体积Vn2、计算细胞体积,求NPNP= ×100% (NP——核质比)V长方体=a·b·c V椭圆形= 4πab2/3 (a→长半径b→短半径c→细胞高)V球=4πR3/3 V圆柱形=πr2h (r→半径h→高)3、其它细胞永久片的观察。
实验1细胞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糊粉粒:花生 油滴:花生 淀粉粒:马铃薯 钟乳体:橡皮树 针晶:鸭跖草 对材料进行徒手切片,用碘液对淀粉与 蛋白质进行染色; 用苏丹III对脂肪进行染 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 材料
(五)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间期
(染色体复制)
前期
(染色体出现)
中期(染色
体配对,最短)
植物学实验
实验一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各种细胞器的 形态与功能
实验内容
(一)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壁、纹孔和胞间连丝 (三)质体的形态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实验目的
一、利用永久封片和自制临时装片观察 与掌握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以及 细胞器(主要是质体)的特点。 二、学习利用组织化学原理对细胞进行 染色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细胞代谢 产物的类型。 三、 利用永久封片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 四、 学习各种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方法。
末期(逐渐
形成两个细胞)
末期(细胞
板开始出现)
后细胞基本结构图并标注。 制表记录本次实验所用材料和观察的特 征结构。
细胞器:细胞质中被膜包围的具
有一定形态结和功能的结构
质体
细 胞 器
线粒体 内质网 高尔基器 微体
圆球体 核糖体、溶酶体、液泡、微管、微丝等
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 构包括: 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白色体、 有色体等)、细胞核(核仁、核膜)、液 泡、细胞代谢产物。 本次实验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观察细胞基 本结构。
观察难点:液泡的大小与位置、细胞壁结
构、细胞核的位置与形态
实验操作
临时装片法(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水, 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并用刀片刮掉附在表皮 上叶肉组织; 用剪刀剪取较适宜(2m2左右)一块材料置载 玻片水液中; 加碘液染色,细胞核被染为深黄色,细胞质浅 黄色,液泡未被染色; 取盖玻片盖住材料,以不产生气泡为好; 把载玻片置显微镜载物台上,从低倍到高倍进 行观察细胞结构。
细胞及细胞器形态的观察
【实验目的】 【实验用品】 【实验内容】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实验二 细胞器的结构 【实验目的】 1 通过观察、分析电子显微镜图片,掌握几种主要细胞器的
形态结构特点。 2 了解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方法。 3 掌握人类染色体的数目及形态特征 。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基础形态实验》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欢迎同学们来到 “显微形态实验室”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本要求 1.显微镜为精密仪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 2.组织切片为易碎材料,应放置于指定位置,规范使用。 3.显微镜观察室严禁喧哗,有问题需举手示意,然后提问。 4.实验作业(绘图)写在实验报告册上,当堂交给带课老师。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实验二 细胞器的结构 【实验用品】
电镜下细胞器图片。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内容】
动物细胞电镜图片观察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动物细胞电镜图片观察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基本结构 【实验内容】
动物细胞电镜图片观察
河南中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 显微形态实验室
《基础形态实验》 基础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观察及其大小测量一、实验目的1. 观察细胞形态。
2. 掌握细胞大小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形态结构。
由于其极小的体积,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在显微镜下,细胞呈透明圆形或长方形结构,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两部分。
细胞大小的测量是衡量细胞形态大小的一种方法,一般使用显微镜和标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三、实验器材和试剂1. 显微镜:10×、40×、100×梯形物镜、10×和16×目镜。
2. 小片玻片。
3. 缺口玻璃滴管。
4. 普通培养皿。
5. 滴定管。
6. 甲醛:10%浓度。
四、实验步骤1. 取用甲醛液将到手的细胞样本处理,使其纤维化、固定,并保持在透明的状态。
2. 将处理均匀的细胞悬液滴于小片玻片上。
在表面打一个平口,倒入水或细胞培养液。
3. 轻轻地将另一片小片玻片斜放在溶液上,使其尽量靠近悬液表面,并且使两片玻璃片之间尽量少的包含气泡。
4. 用载物架夹住两片玻璃片,置于显微镜镜头下面,用低倍物镜先扫描一遍细胞涂片下方,保证顶点在物镜的中央,并移动至最佳观察位置。
5. 同时调整镜片高低位,目镜内外的距离,使物镜滚轮表面接触到目镜。
6. 在目镜中调整微动盘,让细胞涂片视野平滑,移动目镜板,看到悬浮细胞。
7. 分别使用不同倍数的物镜对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
一般来说,使用10×的物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细胞核和周围细胞质的形态,而使用40×和100×的物镜则可更详细地观察到细胞内部结构和细节部位。
8. 用计数尺、标尺等工具对已观察到的细胞大小进行测量。
9. 完成实验后,将玻片倒掉,用纯净水或极其减量的甲醛显微镜氧化置换去甲醛。
再用纯净水进行冲洗。
五、实验要点1. 操作时要谨慎,避免对显微镜等仪器进行过度推拉等操作。
2. 使用时需注意玻璃片的干净和平整。
3. 需要防止玻璃片之间捏入气泡。
4. 细胞涂片的厚度应适当,过厚则不便进行观察,过薄则会付着小颗粒和杂质,影响观察效果。
医用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5日实验目的:1. 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观察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
3. 了解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实验原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了解细胞的大小、形状、结构以及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
实验器材:1. 显微镜2. 光学切片3. 载玻片4.盖玻片5. 滴管6. 细胞培养液7. 清洁纱布8. 纱布纸9. 实验记录本实验步骤:1. 清洁显微镜:使用清洁纱布擦拭显微镜的镜头和支架。
2. 装载切片:将光学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细胞培养液。
3. 盖玻片:轻轻盖上一块盖玻片,避免气泡产生。
4. 调焦:使用显微镜调节螺旋,使视野清晰。
5. 观察细胞:调整光圈和焦距,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6. 记录观察结果:在实验记录本上详细记录观察到的细胞形态、大小、形状、细胞器等特征。
实验结果:1. 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梭形等。
2. 细胞大小:细胞直径在10-50微米之间。
3. 细胞器:观察到细胞内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4. 细胞结构:细胞膜清晰可见,细胞壁较薄。
实验分析:1.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的生物学特征,为后续的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
2. 细胞器的观察有助于我们了解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3. 细胞形态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实验讨论:1. 影响细胞形态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2. 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功能有何关系?3. 如何利用细胞形态观察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到了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形态的变化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实验心得: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细胞的形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细胞形态的基本特征,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形态是指细胞的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可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外周血白细胞、酵母菌细胞、动物细胞(如小鼠成纤维细胞)等。
2. 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管、显微镜专用擦镜纸、显微镜油、显微镜台测微尺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细胞悬液: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外周血白细胞、酵母菌细胞、动物细胞等分别制成细胞悬液。
2. 涂片:将细胞悬液滴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轻轻覆盖,使细胞均匀分布。
3. 干燥:将涂片放置在空气中自然干燥。
4. 固定:将干燥后的涂片放入固定液中固定5-10分钟。
5. 染色:将固定后的涂片放入染色液中染色,如伊红染色、姬姆萨染色等。
6. 洗涤:将染色后的涂片放入清水中洗涤,去除多余的染料。
7. 晾干:将涂片晾干,备用。
8. 显微镜观察:将晾干的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使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大小等特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呈长方形,具有明显的细胞壁,细胞质中含有的叶绿体呈绿色。
2. 人外周血白细胞: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较大,染色质较粗,细胞质中含有颗粒。
3. 酵母菌细胞:细胞呈球形,细胞壁较厚,细胞质中含有的细胞核较大,呈椭圆形。
4. 动物细胞(如小鼠成纤维细胞):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较小,染色质较细,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线粒体。
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细胞形态的基本特征,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1、通过对原核和真核各种形态细胞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形态及其显微构造;2、学习显微测量的方法,对细胞的大小有向来观认识。
小白鼠肝细胞切片;鸡血红细胞;蚕豆叶片横切片;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
(一)细胞形态观察l、动物细胞的观察〔1〕人肝细胞切片:在显微镜下子细观察肝细胞的形态构造。
〔2〕鸡血细胞涂片的观察:观察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特点。
2、植物细胞的观察〔1〕取蚕豆叶片横切片的观察:注意表皮细胞和叶肉细胞的根本构造。
〔二〕细胞的大小和测量1、卸下目镜的上透镜,将目镜测微尺刻度向下装在目镜的焦平面上,再旋上目镜的上透镜。
2、将镜台测微尺刻度向上放在镜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分度位于视野中央。
调焦至能看清镜台测微尺的分度。
3、小心挪移镜台测微尺和转动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分度含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发展调焦),使两尺左边的向来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次重合的直线。
4、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的格数。
按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等于多少μm:1、目镜校正: 40倍显微镜目镜测微尺每格的微米数2、细胞大小的测量:1、血细胞按含量上下,主要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次之,血小板最小。
红细胞: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
白细胞: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色, 当病菌侵入人体时, 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 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
血小板: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形态见以下图。
2、植物细胞普通比动物细胞大一些。
形态图见下。
3、在不同放大倍数下,测定的细胞大小根本一致,但有一些偏差。
放大倍数越大,在视野中同等实际距离下的两点视野距离更大,而更容易测量准确。
1、熟悉PAS 法原理及操作步骤;2、观察PAS 反响的染色结果,并观察多糖在组织细胞中的分布。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份子缩合脱水而生成的化合物。
一些不溶性的多糖构成植物和动物的 骨架, 如植物的纤维素和动物的甲壳素, 普通称为构造多糖。
2014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内容(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器活体染色、细胞骨架观察)
2014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内容(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器活体染色、细胞骨架观察)第一篇:2014 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内容(细胞形态观察、细胞器活体染色、细胞骨架观察)实验三细胞形态的观察【实验目的】1.认识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的形态结构;2.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材料、器材和试剂】材料:人体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洋葱鳞茎;器材:显微镜、剪刀、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牙签、滤纸;试剂:1%碘液。
【方法和步骤】1.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制片与观察口腔黏膜细胞涂片标本的制备:吸取一滴碘液滴在一张洁净的载玻片中央,用一根事先灭菌的牙签伸入自己的口腔内壁轻轻刮取黏膜上皮细胞,然后,将其放入载玻片上的染液中并来回搅动使细胞散开,染色1 min左右后小心加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液体。
观察:将自制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标本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较分散的、轮廓清晰的黏膜上皮细胞。
由于该细胞体积较小、着色较淡,观察时应稍降低视野亮度以便于较快找到目标(在低倍镜下,用碘液染色的细胞呈黄色,成群或分散分布,形态大小多呈扁平椭圆形)。
选择轮廓清晰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换至高倍镜下观察。
在高倍镜下,可见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外围有一层薄薄的细胞膜,扁圆形的细胞核呈深黄色,细胞质呈浅黄色或浅蓝色,核中央致密的结构为核仁。
2.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的制片与观察表皮细胞装片标本的制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其中央滴一滴碘液,将洋葱鳞茎用小刀分为几块,取一块肉质鳞叶,用剪刀在内表皮划“田”字形小方格,每一小方格边长3-4mm,然后用镊子轻轻撕下一小方格的膜质表皮,置于载玻片的碘液滴中铺平,取一干净的盖玻片,将其一侧先接触标本旁的碘液,再缓缓地盖上盖玻片,尽量避免产生气泡,用滤纸吸去盖玻片周围的液体。
观察:将制备好的装片标本放到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可见许多长柱状、排列整齐、彼此相连的细胞,选择其中一个典型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至高倍镜下仔细观察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和液泡等结构。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细胞形态观察实验报告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可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的形态,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玻璃片、荧光染料等实验材料。
2. 细胞采集:从植物叶片、动物组织中采集细胞样本,并将其放置在载玻片上。
3. 细胞染色:将细胞样本加入适当的染色溶液中,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4. 准备载玻片:将染色后的细胞样本盖上盖玻片,并用显微镜玻璃片压紧,以防止空气进入。
5. 显微镜观察: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调整倍数和焦距,观察细胞的形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
首先,我们观察到了植物细胞的典型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叶绿体等。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
细胞膜则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通道,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其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了遗传物质DNA,负责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其中含有叶绿素,负责光合作用的进行。
除了植物细胞,我们还观察到了动物细胞的形态。
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但具有其他类似的细胞结构。
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比较柔软,可以改变形状。
细胞质中有许多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了动物细胞中的细胞核,其中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我们可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细胞核的形态可以反映细胞的生长状态,染色质的分布可以反映细胞的遗传特征。
另外,细胞质的颜色和密度可以反映细胞的活跃程度和代谢状态。
通过对细胞形态的观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功能。
细胞形态观察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直接观察细胞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在光学显微镜下识别细胞和细胞器的形态结构, 掌握生物绘图的方法。
实验原理
仁归 1 入 /rvA 勹尸``
细胞在形态上是多种多样的, 有球形、椭圆形、扁平形、立方形、梭形、星
形等。虽然细胞的形状各异,但是它们却有共同的基本结构特点.都由细胞膜(动
物)、细胞壁(植物)、 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如线粒体、 高尔基体、中心体、核仁、染色体等, 一般经过一定固定染色处理后, 大多数在
方法与步骤
剪取 一 小块红辣椒, 用小刀小心刮除果肉,留下 一 层极薄的表皮,放在载玻
片上, 滴一滴水, 盖上盖玻片后观的胞间连丝。
实验三 细胞膜的通透性
实验目的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脂溶性大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溶液对细胞膜透性的影 响。
实验原理
细胞膜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稳恒状态,才能生存。细胞膜 允许一些物质通透,又能降低甚至阻挡另 一些物质的通透, 所以细胞膜具有选择 通透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当细胞处千低渗液环境时,水分子大量渗 到细胞内,使细胞膨胀、进而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 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就是溶血现象,溶血现象可作为测量物质 进入红血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6. 在制好的密度梯度上小心地沿离心管壁加入 0.4 mL 上清液。 7. 严格平衡离心管, 份量不足的管内轻轻加入少量上清液。 8. 用水平转头离心 8000r/min, 20 min。 9. 取出离心管, 可见叶绿体在密度梯度液中间形成带, 用滴管轻轻吸出滴千载
玻片上, 盖上盖玻片, 显微镜下观察。 还可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作业 1. 分离的叶绿体是否纯净?试分析原因。 2.匀浆介质为什么选用 0.25mol/L 庶糖?匀浆在低温下快速进行是何道理?
实验一 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的观察
1.2 放大镜:约在四百年前眼镜片工匠们开始磨制 放大镜。当时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有3—5x 1.3 显微镜: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造出类似显 微镜的放大仪器。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 式的高倍显微镜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 古典理论基础。 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 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 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 ,
3.9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 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物镜数值孔径一定的情况下,工作距离短孔 径角则大。 数值孔径大的高倍物镜,其工作距离小。
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方法:
(1)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 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充以n 较大的油,如香柏油n =1.52,不仅使n 增大,而且孔径角 也增大。 (2)用短波长的光照射 如紫外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观察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态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鳞状细胞
植物和动物细胞形态差别
动植物细胞都可以观察到细胞核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形状不规则)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形状较为规则)
洋葱根尖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
根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将有丝分裂人为地划 分为6个时期: 前期(prophase)、前中期(premetaphase)、中期 (metaphase)、后期(anaphase)和末期 (telophase)、胞质分裂。
3 显微镜的几个基本概念
3.1 光源:能发射光波的物体。 可见光频率范围:7.5×1014 - 3.9×1014 Hz。 真空中对应的波长范围:390nm – 760nm 相应光色:紫、蓝、青、绿、黄、橙、红
3.2分辨率(鉴别距离):显微镜能分辨的最小距离,用 D表示。显微镜的鉴别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 D=0.61λ / nsin D:分辨率 λ :光波的波长 N:介质折射率 α :物 镜镜口角 3.3孔径角:由标本上一点发出的进入物镜最边缘光线 L和进入物镜中心光线OA之间的夹角称为孔径角。 3.4数值孔径:N·A = nsin , 叫物镜的数值孔径 。 数值孔径与显微镜的分辨率有密切关系,越短 ,NA越大,分辨率越高。
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练掌握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观察的基本技能。
2.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细胞,加深对细胞形态多样性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复杂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负责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空间,包含细胞器、细胞骨架等;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 动物细胞(小鼠肝细胞)3. 细菌细胞(大肠杆菌)4. 染色剂(苏木精、伊红)仪器:1. 光学显微镜2. 显微镜载物台3. 显微镜目镜和物镜4. 显微镜测微尺5. 玻片夹6. 吸水纸四、实验步骤1. 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小鼠肝细胞和大肠杆菌分别制片,并进行染色处理。
2. 将制片放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调整物镜和目镜,找到合适的倍数。
3.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等。
4. 比较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构差异,如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细菌细胞具有细胞壁和鞭毛等。
5.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细胞的大小,记录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细胞膜:薄而透明,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质:均匀分布,含有细胞器。
- 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含有染色体。
- 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2. 小鼠肝细胞:- 细胞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相似,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质:含有丰富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 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含有染色体。
- 细胞壁:不具有细胞壁。
3. 大肠杆菌:- 细胞膜: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小鼠肝细胞相似,具有选择透过性。
- 细胞质:含有细胞器,如核糖体。
细胞机制实验报告
细胞机制实验报告细胞机制实验报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
细胞机制实验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以及细胞分裂等现象,深入探索了细胞的机制。
实验一:细胞形态观察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显微镜对细胞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选择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进行比较研究。
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而动物细胞只有细胞膜。
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更加坚固的外壳,使其能够支撑起植物的体形,而动物细胞则更加柔软和灵活。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核在细胞中的位置和形态。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其中包含了遗传物质DNA。
我们发现细胞核通常位于细胞的中央,但在某些细胞中,细胞核可能会偏离中央位置。
这可能与细胞的功能有关,例如神经细胞需要传递快速的信号,因此细胞核位于离轴突较近的位置。
实验二:细胞器的分布和功能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功能区域,它们在细胞的正常运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着重观察了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
高尔基体是一种扁平的膜结构,位于细胞的内部。
它参与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过程,并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和包装。
我们在观察中发现,高尔基体通常位于细胞的核附近,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将合成的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膜或其他细胞器。
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它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我们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线粒体通常分布在细胞的质膜附近,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将产生的能量输送到细胞各个部位。
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折叠过程。
我们发现内质网广泛分布在细胞的质膜下,并与高尔基体相连。
这种分布方式有助于蛋白质的传递和修饰,确保细胞的正常运作。
实验三:细胞分裂的观察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过程,通过细胞分裂,细胞能够增殖和更新。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了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细胞分裂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师范大学
实验课要求
1.安全第一。 2.认真听课,随时发问。 3.上课期间不要吃东西,手机调到震动。 4.缺课1/3以上者直接进入重修。 5.成绩包括:实验报告,平时成绩,期末小考。
实验一 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的观察
实验目的 (1)学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重点掌 握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及其细胞器结构,重 点观察有丝分时期的形态结构特征及染色体的变 化规律。
前期 Prophase (1)染色质(chromatin)凝缩成染色体(由两条 染色单体组成); (2)中心体(centrosome)移向两极,分裂极确 立,纺锤体(spindle)开始装配; (3)核仁(nucleonus)消失,核被膜裂解; 前中期 Prometaphase (1)染色体进一步凝集浓缩,变粗变短; (2)纺锤体形成,纺锤丝捕获染色体,并拉动染 色体向纺锤体赤道面移动。
观察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态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鳞状细胞
植物和动物细胞形态差别
动植物细胞都可以观察到细胞核 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形状不规则)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形状较为规则)
洋葱根尖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
根据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将有丝分裂人为地划 分为6个时期: 前期(prophase)、前中期(premetaphase)、中期 (metaphase)、后期(anaphase)和末期 (telophase)、胞质分裂。
3.9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也叫物距,即指物镜前透镜的表面 到被检物体之间的距离。 在物镜数值孔径一定的情况下,工作距离短孔 径角则大。 数值孔径大的高倍物镜,其工作距离小。
提高显微镜分辨率的方法:
(1)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 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充以n 较大的油,如香柏油n =1.52,不仅使n 增大,而且孔径角 也增大。 (2)用短波长的光照射 如紫外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1611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用两片双凸透镜 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使放大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 以后人们将这种光学系统称为开普勒式望远镜。人 们用的折射式望远镜还是这两种形式,天文望远镜 一般是采用开普勒式。
罗伯特· 虎克制造的显微镜(1665)放大倍数:140倍
2 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折射和折射率 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 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 发生折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 不同造成的。
像差
球差
场曲
象散
负畸变
慧差
正畸变
色差
色差校正
3.7焦点深度
在显微镜的光轴上有一段距离范围内物体被看 得清晰。超出这段距离的物体就模糊不清。这段 距离位于显微镜焦点的上下很小的范围之内。这 段距离的上下限叫焦点深度。
焦点深度
3.8视场数
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的一定范围叫视野。 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小的时候所能看到的标 本的范围大,而总放大率愈大所能看到的标本 的局部愈小。所以说视野与显微镜的总放大率 成反比。 在同一总放大率的条件下视野也可有大小 差别。这种差别决定于目镜的某些性能。首先 目镜的视场光栏的直径是最主要的条件。视场 光栏的直径叫目镜的视场数值.
4 显微镜的结构
光学放大系统
目镜 物镜 光源 折光镜
组成
照明系统
聚光镜
滤光片
机械和支架系统
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 1. 照明灯(Lamp) 2. 聚光器(Condenser) 3. 载物台和切片夹 (Mechanical stage and specimen retainer) 4. 推进器(Mechanical stage adjustment knob) 5. 物镜(Objectives) 6. 粗细螺旋(Course and fine focus knob) 7. 目镜(Oculars) 8. 照相机等接口 (Connection to camera, etc.)
聚光镜光栏 所谓光栏,从广义的角度可指一切限制入射光 束截面的框孔都可认为光栏。 聚光镜光栏作用 (1)改变聚光镜的数值孔径以便与物镜的数值 孔径相匹配,可调整图象的分辨率和反差。 (2)辅助调整亮度。
5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实验时要把显微镜放在座前桌面上稍偏左的位置, 镜座应距桌沿 6~7 cm左右。 打开光源开关,调节光强到合适大小。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镜头正对载物台上的通光 孔。 将所要观察的玻片放在载物台上,使玻片中被观察 的部分位于通光孔的正中央。 先用低倍镜观察(4X)。观察之前,先转动粗动调 焦手轮,使载物台上升,物镜逐渐接近玻片。需要 注意,不能使物镜触及玻片,然后,通过目镜观察 ,并转动粗调焦手轮,使载物台慢慢下降,直到看 清物像。
瞳距调节
屈光度调节
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显微镜要轻拿轻放。 严禁将表面有水的载片放到显微镜上。 从低倍转入高倍应能看到图象,否则需转入低倍 另行调节、查找原因。 每次使用完毕后将将光源亮度调至最低。 临时不用显微镜只需将光源亮度调至最低而无需 关闭。忌频繁开关显微镜电源。 镜头脏污只能用专用工具经专门程序清洗。 使用完毕等灯箱冷却后罩上防尘罩或放入箱内, 并存于干燥无尘处。
物镜结构
物镜壳上的标志:
(1)物镜的种类 APO(复消色差物镜) FL(萤石物镜或半复消色差物镜)
PL(平场物镜)
PL.FL(平场萤石物镜)
PL.APO(平场复消色差物镜)
2)放大倍数 用数字表示,如4、10、20、40和100等。 (3)数值孔径(N.A) 如10/0.25,40/0.65和100/1.3 (4)标准机械筒长 160mm、170mm或∞ (5)需用盖片情况 160/0.17 160/0或160/-;∞/0或∞/-
实验用品
普通光学显微镜以及动植物细胞装片。 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茎表皮细胞,洋葱 根尖细胞。
主要内容
显微镜的发展 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显微镜的几个基本概念 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 观察细胞及细胞器的形态-实际操作
几个重要的分辨率
人眼:0.2mm 光学显微镜:0.2um 电子显微镜:0.2nm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显微镜和放大镜起着同样的作用,就是把 近处的微小物体成一放大的像,以供人眼观察 。只是显微镜比放大镜可以具有更高的放大率 而已。 物体位于物镜前方,离开物镜的距离大于 物镜的焦距,但小于两倍物镜焦距。所以,它 经物镜以后,必然形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A'B'。 A'B'靠近F2的位置上。再经目镜放大 为虚像A''B''后供眼睛观察。目镜的作用与放 大镜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眼睛通过目镜所看到 的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物体被物镜所成的已经 放大了一次的像。
3 显微镜的几个基本概念
3.1 光源:能发射光波的物体。 可见光频率范围:7.5×1014 - 3.9×1014 Hz。 真空中对应的波长范围:390nm – 760nm 相应光色:紫、蓝、青、绿、黄、橙、红
3.2分辨率(鉴别距离):显微镜能分辨的最小距离,用 D表示。显微镜的鉴别距离越小,分辨率越高。 D=0.61λ / nsin D:分辨率 λ :光波的波长 N:介质折射率 α :物 镜镜口角 3.3孔径角:由标本上一点发出的进入物镜最边缘光线 L和进入物镜中心光线OA之间的夹角称为孔径角。 3.4数值孔径:N·A = nsin , 叫物镜的数值孔径 。 数值孔径与显微镜的分辨率有密切关系,越短 ,NA越大,分辨率越高。
中期 metaphase (1)所有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equatorial plate); (2)纺锤体呈典型的纺锤样,位于染色体两侧的 动粒微管长度相等,作用力均衡。 后期 anaphase 中期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相互分离,形成子代 ,并分别向两极运动。 (1)后期A anaphase A:动粒微管缩短,拉动染 色单体移向两极; (2)后期B anaphase B:极性微管延长,两极间 距离逐渐增长;
1.显微镜的发展
1.1 人眼:人眼观察物体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的 情况下,在25cm的明视距离内,人眼只能分辨相 距0.1-0.2mm的两个物体。也就是说,当两个物 体相距不到0.1mm的时候,人眼就会把它们看成 是一个物体了。这个极限便称为人眼的分辨本领 。
1.2 放大镜:约在四百年前眼镜片工匠们开始磨制 放大镜。当时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有3—5x 1.3 显微镜: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造出类似显 微镜的放大仪器。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 式的高倍显微镜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 古典理论基础。 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 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 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 ,
4.1物镜
物镜(objective)是光学显微镜成像系统中 决定其分辨率或) 色差校正使可见光中红光和蓝光聚焦于一 点,而黄绿光则聚焦于另一点。能够消除光谱 中红光和蓝光所形成的色差。这种物镜与目镜 配用时可达到消色差物镜所要求的光学性能。 (2)复消色差物镜(apochromat) 是性能最高的物镜。能消除可视光中黄、红 、蓝即包括几乎所有谱线在成像过程中所造成 的色差。
物镜数值孔径
3.6放大率
在显微镜下所看到的物像和实际物体之间的大 小比例叫显微镜的放大率或放大倍数。显微镜 下物像的放大主要由物镜、镜筒长度、目镜所 决定。适合的放大倍数决定于物镜的数值孔径 ,一船应为数值孔径的500――1000倍。
显微镜的总放大率(Mt)应为: Mt=Mob×Me Mob:物镜放大率 Me:目镜放大率
2.2凸透镜的五种成象规律
(1)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时,则在象 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形成缩小的倒立实象; (2)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上时,则在象方 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样大小的倒立实象; (3)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 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 (4)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上时,则象方不能成 象; (5)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焦点以内时,则象方也无 象的形成,而在透镜物方的同侧比物体远的位置形 成放大的直立虚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