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练习地膜专项解析版

地膜、大棚、反光膜、鹅卵石在农业中的应用

在我们高三测试中,经常会遇到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果树下铺设反光膜等试题,竟然还有在果树下铺沙铺鹅卵石等现象,想不通呀想不通。二模在海南岛上还搞了大棚,为什么会这样呢,铺这些东东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本专题将会让你彻底明白,请耐心学习哟。

一、含义及作用:不同区域的温室大棚和地膜覆盖功能不同,注意区分。

1.温室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①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区: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不能进行越冬栽培。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还可更换成遮阳棚,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塑料大棚一般室内不加温,靠温室效应积聚热量。②“南沙温室”具有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作用。2.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①在旱沙地、贫瘠土地、重粘质土地上,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因为旱沙地盖膜后土壤在中午时易产生高温,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造成减产。地膜覆盖的方式依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生产季节及栽培习惯不同而异。②(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其特点:一是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减轻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雨水的集流作用。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玉米根部,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危害。

二、区别与联系

1.共同点:同是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起到保温作用,用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及上市时间(早熟和晚熟市场),其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

2.不同点

(1)应用地域:在我国地膜覆盖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塑料大棚南方北方均可应用。

(2)应用时间:地膜覆盖一般应用于春季,塑料大棚一般在北方应用于春秋,南方应用于夏冬。

(3)所起作用:a.地膜覆盖:春季一般起增温、保土、保水作用;夏季果园里一般起增加光效的作用;夏季田地里也可以起到减少土壤水分,固根、增产的作用。b.塑料大棚:冬春季节主要起到保温作用兼有保水作用;夏秋季节(黑色)一般起到保水作用防雨、防风、防雹。

(4)农作物品种:个人觉得大棚中的农作物附加值更加高,且集约化水平更高。

(5)保温差异:地膜覆盖主要是对地温的提高,塑料大棚主要是对气温的提高。

(6)危害:地膜覆盖易破、不易回收,影响土壤结构、土壤水肥运动,大棚危害较小。

三、知识来源及拓展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2.地表覆盖物对地温气温的影响。例如:稻草覆盖、石头覆盖、烟雾、地表积雪、地表土壤对地下土壤、冰层等。

3考点分析

(1)地膜与大棚垂直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有同学竟然在苹果树上建大棚你觉得合适不?

(2)地膜、大棚、双层膜、鹅卵石对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影响;

(3)农业发展中铺设地膜、大棚、鹅卵石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等。

4知识恶补(见ppt)

有同学还对地膜、大棚、反光膜、铺鹅卵石还不能正确理解,咱们先看一下图片,恶补一下有关知识。先来进行图示判读,分别说出下图依次是什么?

四、典例剖析

例1: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1--3题。

1.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危害。霜冻的出现与图甲中的哪个箭头密切相关()

A.①

B.②

C.③

D.④

2.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②环节

B.增强了③环节

C.增强了①环节

D.增强了④环节

3.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可有效地防止冻害,下列措施中与“羽绒服”防冻原理最相似的是

A.覆盖地膜

B.燃烧烟幕

C.往桔园里的沟渠灌水

D.往橘树附近空气喷水

【解析】

1.C 霜冻的出现主要与地表热量散失过多有关,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此时的大气逆辐射相对较弱。

2.A 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

3.A 柑橘穿上“羽绒服”是为了减少地面辐射,与覆盖地膜措施的原理最相似,燃烧烟幕是为了增强大气逆辐射;往桔园里的沟渠灌水是改变下垫面的比热容,使降温速度减慢;往橘树附近空气喷水,是增加大气中水分,增加大气逆辐射。

例2.下图为某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冷锋天气系统引发的大风扬沙气象灾害实

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此季节丙地农民在播种时,常常采用地膜覆盖措施,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的作用。

【解析】此时华北地区是春季,降水少,晴天日数多,昼夜温差大,且有寒潮,气温低,地膜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农作物免受冻害影响,春季降水少,但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地膜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例3.材料一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农业已经广泛应用。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危害。

材料二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用甘蔗渣浆、麦秆、芦苇浆做原料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并获得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会在40多天后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指出普通地膜会造成什么危害,并分析使用“共混膜”的好处。

好处:充分利用了麦秆、蔗渣等农作物废弃物,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又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共混膜”可自行降解,不产生“白色污染”。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普通地膜的危害,结合材料中“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分析其对土壤、水分及作物的不良影响;

共混膜的好处,结合材料可知,该材料使用的是废弃物制造,可以自动降解,有利于环境保护等。

例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枸杞是我国西部特有的多年生多荆棘灌木,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人工种植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面覆土1.5~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分析黑枸杞播种时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

例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丽江雪桃产自我国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 m的原生态高原地区。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

试分析这种地膜的作用。

例6.海南某地采用季节性大棚种植蔬菜,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与质量。如图3所示,大棚顶部采用半透明薄膜覆盖,肩部以下及两端口采用细密纱网遮挡。据此完成6~8题。

1.大棚顶部覆盖半透明薄膜的目的是

A.减少太阳辐射进入B.减少棚内水分蒸发

C.减少棚内热量散失D.减轻冬春寒潮侵袭

2.纱网的主要作用有

①保湿②阻沙③防虫④挡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该大棚在当地主要适用于

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

五、跟踪测试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分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善生活。完成6-7题。

6.“北极收割机”温室

A.可以跟随冰山移动

B.全年依赖太阳能提供能源

C.能够在全球范围推广

D.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7.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

B.经济效益

C.科技水平

D.市场需求

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图回答8--9题。

8.据图判断“铺膜种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粮食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土壤

9.下列叙述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的是

A.覆膜雨水富集

B.地膜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C.改善垄沟土壤墒情

D.覆膜内气温升高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完成10--12题。

10.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A.销售平台多样

B.种植技术先进

C.物流网络发达

D.区域政策扶持

11.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

12.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A.充分利用光热

B.节约土地资源

C.增加观赏价值

D.利于空气流通

葡萄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省区种植葡萄,可能采取这种技术的是

A.福建B.拉萨C.辽宁D.新疆

14.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优势有

①降低栽培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②提高栽培园中的气温,为葡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③不利于病菌繁殖,从而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④改变光照条件和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

化。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6.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7.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图)建设占地500亩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主要采用沙地村膜(经拉沙造田平整后采取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图)技术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散养鸭子、螃蟹、泥鳅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该试验基地发展沙地衬膜种稻的主要原因是

A. 种植技术先进

B. 劳动力充足

C. 日照时数长

D. 土壤腐殖质多

19.该试验基地的水稻生产属于

A. 混合农业

B. 生态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0.沙地衬膜种植水稻会

A. 加剧盐渍化

B. 抑制土地沙化

C. 改善地下水质

D. 造成生物人侵

21.(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祁连山北侧冲积扇分布示意图(图1)。

材料二:自上世纪80年代甘肃省开始推广使用农用塑料地膜(图2),全膜覆盖技术近年来得到大面积推广。2019年该省地膜使用总量达13万吨。在同等覆盖面积下,地膜越薄,使用成本越低,但超薄地膜老化快、易破碎,人工捡拾清理或机械捡拾困难。

(1)简述祁连山北侧冲积扇的形成过程。(6分)

(2)说明农用地膜对农作物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6分)

(3)推行超薄地膜覆盖会造成环境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2)减少水分蒸发,保水(2分);保护土壤,保持肥力(2分);增加热量,保持温度。(2分)

(3)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政府农业补贴;发展科技,研发新型地膜材料;加大地膜的回收力度。(任写三项,每项2分)

22.(10分)[地理——选修5环境保护]

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地膜覆盖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2019年甘肃省平凉崆峒区地膜用量就达到2240吨。地膜使用过程中受日照、风化、耕作等因素影响容易破碎,大多废弃于田间。

试分析地膜对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环境带来的影响。

23.(17分)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红枣大体分为两大产区,一是西北地区(新疆、甘肃等),二是中东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等)。有关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的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2900万亩,在盛果期全国13亿的总人口每人每年要平均分吃到35公斤的红枣,约占人均主食用量的七分之一。新疆红枣的种植面积600万亩,产量是17万吨,主要以干枣销售为主,预计今年产量能增加40%,约24万吨。但据不完全统计,从事红枣加工的企业却只有20多家,加工能力顶多在10%至20%之间,在2019年出现了严重的红枣滞销现象。材料二:图左为新疆某地枣树下银灰色薄膜覆盖图;右图为该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1)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思考枣树底下用银灰色薄膜进行树盘覆盖的作用。(3分)

(2)结合材料试分析新疆红枣2019年出现大规模滞销的原因。(8分)

(3)分析新疆销往国内外的红枣以干枣为主的原因。(6分)

(2)①:种植的盲目性,种植面积过大,产量过大②远离市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较高③产品加工能力不足。④红枣人均消耗量有限,红枣市场过饱和⑤受到中东部红枣的价格的冲击和影响⑥政府引导不够,农民对市场信息通达度较差(任意答4点得8分)

(3)①鲜枣不易保存,不适合长距离运输;②本地市场狭小,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③干枣附加值高,可以增加当地就业机会;④西北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自然晾干制作成本低。(任意答3点得6分)24.(2019年全国卷)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堆积的原因。(8分)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暖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3)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火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照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二轮练习地膜专项解析版

(1)分析南沙岛礁种植蔬菜的限制性自然因素。

(2)官兵把从大陆捎来的泥土堆砌在水泥地板上尝试种植蔬菜,但往往失败。试分析其原因。

(3)“南沙温室”与一般温室的功能有很大差异,推测其应具备的功能。

(4)针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指出在“南沙温室”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2)由于地处热带,太阳高度大,太阳光照强烈,气温高,因而泥土水分蒸发旺盛,土壤容易硬化、板结;水泥板不利于下渗,土壤矿物质和盐分难以淋溶,因而泥土容易盐渍化,不利于蔬菜生长。

(3)一般温室主要建设在较为寒冷的地区,主要起保温、保湿作用。“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太阳光照强烈,高温、高湿,因而“南沙温室”不侧重保温、保湿作用,而侧重调节过强的太阳光照和过高的气温以及过高的空气湿度。所以,“南沙温室”具有调节太阳光照的强度、气温和大气湿度的功能。此外,由于缺少淡水,淡水主要来源于雨水,因而“南沙温室”通过特殊的顶部设计,还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

(4)“南沙温室”地处热带海洋环境,在建设温室过程中,应针对台风、风暴潮、波浪等海洋灾害,以及高温、高湿、高盐等容易腐蚀物质的大气环境,注意抗风、抗波浪、抗暴雨、抗腐蚀的问题。

26.材料一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功效。此外,地

膜覆盖还有其他的作用,如正常情况下苹果因一面接受阳光照射、另一面没有接受阳光照射而着色不均,

地膜覆盖能使苹果着色相对均匀。

材料二塑料属于高分子材料,极难降解,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其降解周期一般为200~

300年。我国生产的地膜薄,不易清除,加上农民对土地的保护意识不强,国家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导致

残膜回收率非常低。

材料三下图是年降水量250~500 mm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玉米种植地膜覆盖示意图。

(1)简述地膜覆盖能使苹果着色相对均匀的原理。

(2)分析材料三中地膜覆盖对玉米生长气候条件的改善作用。

(3)指出防治地膜污染土壤的措施。

(2)覆盖的地膜通过反射太阳辐射,增加了玉米下层生长所需的光照;垄上降水从地膜流过,流入作物生长的集流沟,增加了玉米根部的水分;覆盖地膜增强了土壤的温度,改善了作物根部的热量条件;减少了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减少蒸发,抑制盐碱化。

(3)增加地膜厚度和韧性,使地膜更易回收;研究开发新材料,寻找地膜替代品(增加地膜的自然降解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拟订有关回收残膜的方案,促进地膜的回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膜覆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和防治地膜污染土壤的措施。第(1)题,要使苹果着色均匀,就必须使苹果的不同部位都尽可能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而地膜覆盖可增加地面对阳光的反射作用,使苹果着色相对均匀。第(2)题,材料三图示地膜覆盖模式适合降水较少的地区,结合材料三的示意图,从光、热、水、土等方面分析地膜覆盖对气候的改善作用。第(3)题,地膜对土壤的污染主要是其使用后的残留物没有及时清除导致的,所以防治措施主要通过减少其残留来实现,可以从生产企业、使用者(农民)、政府部门三个方面思考防治措施。

六、专题小结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四_第1讲_俄国十月革命含解析

板块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中期 第1 讲 俄国十月革命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题号二月革命后面临的问题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更迭频繁的原因2《四月提纲》的内容 3十月革命的影响 4《土地法令》制定的目的和影响 5俄国十月革命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对苏联史学界评价十月革命的影响 6综合7 一、选择题 1.(2017·广东梅州一模)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解析:B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 项正确。2.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时间(俄历)机构(政府) 3月2日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党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解析:C 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替频繁,说明临时政府不能满 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得不到苏维埃的支持,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C项正确,A项错误。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主张和平夺权,B项错误。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下台的原因是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广泛支持,没有十月革命,照样会下台,D 项错误。 3.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 A.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 B.《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解析:B 材料反映了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任务要求的转变,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及“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B项正确。 4.(2017·安徽名校联盟调研)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 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 A.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彻底改变了社会落后面貌 解析:C 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伟 大的革命”,是因为俄国通过这些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并巩固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模式,C项正确;A、B两项仅反映了其中一个方面,排除。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D项错误。 5.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 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 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措施( ) 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解析:B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开展的,A项错误;《土地法令》规定:“立刻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推动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 任务,B项正确;苏俄(联)工业化从1928年开始,C项错误;材料中“一律交给乡 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说明土地制度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度,D 项错误。

高考预测押题卷(一)(解析版)

2020届全国高考生物冲刺600分分层高考预测押题卷(一)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蛔虫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是分泌细胞 C.衰老细胞内染色体固缩不影响DNA的复制 D.性激素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答案:A 解析:蛔虫生活在动物的肠道中,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普遍具有的细胞器,并不是每个细胞都具有分泌功能,如肌肉细胞、植物叶肉细胞等,B 错误;衰老细胞内染色体固缩,导致其不能解旋,进而影响了DNA分子的复制,C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而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D错误。 2.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用健那绿给活细胞染色时会杀死活细胞 B.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偏窄而类胡萝卜素色带无变化 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 D.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健那绿是一种活细胞染色剂,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错误;提取绿叶中光合色素时未加SiO2,导致绿叶研磨不够充分,滤纸条上叶绿素色带和类胡萝卜素色带均变窄,B错误;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取,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对比实验法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 3.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下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

历史冲刺试题俄国十月革命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表整理自《试析十月革命胜利的社会历史条件》一文,反映的是俄、德、美三国在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 A 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 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答案 C 解析材料表明俄国的工人阶级更加集中,更易发挥战斗力,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反映不出,均排除。 2.[2018·四川宜宾模拟]有人说,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短短8天内,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这里的“自由”是指俄国( ) A.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政权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 C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的理解。题干材料“俄国变成了一个‘自由’的国家”说明了二月革命的民主革命性质,其含义是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两项是十月革命的结果,不符合题意,排除。

3.[2018·东北育才学校模拟]“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 A.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答案 D 解析由题干内容分析可知,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想以自己的退位,换取沙皇制度的维持,故答案为D项。俄国二月革命后虽然掌权者发生了变化,但俄国社会性质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排除A项;英国的“光荣革命”是通过一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赶跑了当时的国王,而俄国二月革命则是工人、士兵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排除B项;由材料“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可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之后,俄国沙皇专制体制将变为君主立宪政体,排除C项。 4.[2018·江苏泰州期末]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了他主张( ) A.推翻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B.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并结合《四月提纲》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可知,列宁主张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

黄金押题第一卷(解析版)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2019黄金押题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代文字记载的时代。商朝人有 较为丰富的神话观念,世界来源及人神关系已进入他们的思考范围,并成为商代历史文化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把太阳看作宇宙万物的来源和主宰,太阳崇拜是远古时代普遍的宗教信仰。商朝人在其先祖与太 阳之间建构了虚拟的血缘关系,王室贵族自称是太阳的子孙。商朝人心目中的始祖神帝俊被视为日月之父。 湖南省长沙市出土了目前最早的古代帛书。帛书的《四时》篇把宇宙创世神称为“黄熊包戏”。“黄 熊,亦即黄龙,是太阳神的动物化身,“包戏”或指伏羲,乃是太阳神在后世的人格化代表之一。《尚书·洪范》云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这就是秩序的构建,而其构建者正是帝俊。继帝俊规范日月之行后,共工氏制定十干、闰月,制定了更为准确的历法,并把一天分为霄、朝、 昼、夕。由该帛书的记载可知,从伏羲到帝俊再到共工,他们作为太阳神的人格化身,主要工作是完成对四时、时间和历法的安排,即对宇宙时空秩序的划分。因此,有学者认为,《四时》篇神话是一则以“岁时形成”为主题的创世神话,由时间的创立为标志而对宇宙和时空秩序做出安排。 《山海经·大荒经》也载有帝俊创生日月的神话。在《山海经·大荒东经》的记载中,作为黑暗之乡 的司幽国和作为光明国度的白民国皆是帝俊的后代,他们的家族传承之所以都围绕光明与黑暗的更替而延续,即因为帝俊是时间神。可以说,这些神话讲述了世界时空的来源。 作为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源头,太阳和月亮的诞生在任何民族的创世神话中都是核心内容之一,因而具 有特殊意义。我们可以推测,在“俊生日月”这一神话片段的背后,应该掩藏着一个已经湮没了的商朝人完整的创世神话,日月之父帝俊则是该神话中一位关键人物。在《山海经》 中,作为神话想象中的天神和祖先神,帝俊的人格化身份已经非常明显,他不仅是日月始祖神,更是早期诸多部族和国家的祖先,是人类社会众多发明创造的源头。 商代处于由神话时代向人文理性时代过渡的时期,其创世纪的神话表现形式还有“十日神话”。“十 日神话”与“俊生日月”类似,应是同一神话的不同版本。作为商朝人的创世纪和创世故事,“十日神话”的特点在于它是商朝人对时空秩序的一次安排,赋予自然现象以秩序。在卜辞和商朝人生活中,“十日神

光的折射练习题,解析版

【小节训练】光的折射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A .B . C . D . 2.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 B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 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 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 3.如图中,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 C . D .

4.光从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射出,经过空气后射入另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若不考虑玻璃水缸壁对光的折射影响,则图中正确反映光路的是() A .B . C . D . 5.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 A .B . C . D . 6.飞机在赤道上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确的是() A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 B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C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D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 7.图中光线由玻璃进入水中时,折射线只可能通过()

天津高考数学试题文解析版

天津高考数学试题文解 析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数 学(文史类) 第I 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3,2,1{=A ,},12|{A x x y y B ∈-==,则A B =( ) (A )}3,1{ (B )}2,1{ (C )}3,2{ (D )}3,2,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1,3,5},{1,3}B A B ==,选A. 考点:集合运算 (2)甲、乙两人下棋,两人下成和棋的概率是2 1,甲获胜的概率是3 1,则甲不输的概率为( ) (A )6 5 (B )5 2 (C )6 1 (D )3 1 【答案】A 考点:概率

(3)将一个长方形沿相邻三个面的对角线截去一个棱锥,得到的几何体的正视图与 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侧(左)视图为( )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得截去的是长方体前右上方顶点,故选B 考点:三视图 (4)已知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焦距为52,且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 02=+y x 垂直,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

(A )1422=-y x (B )1422 =-y x (C ) 15320322=-y x (D )1203532 2=-y x 【答案】A 考点:双曲线渐近线 (5)设0>x ,R y ∈,则“y x >”是“||y x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34,3|4|>-<-,所以充分性不成立;||x y y x y >≥?>,必要性成立,故选C 考点:充要关系 (6)已知)(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若实数a 满足 )2()2(|1|->-f f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十月革命试题及答案

十月革命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流行语反映着时代思潮和热点。如果置身于l917年底的俄国,你将感受到的流行语是() A. “苏联新宪法” B. “农业集体化” C. “新经济政策” D. “十月革命” 2.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 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C.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3.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 美苏冷战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拿破仑对外战争 D. 第二次世界大战 4.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是( ) A. 十月革命 B. 二月革命 C. 保卫苏维埃的斗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5. 俄国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的首要不同点是 A. 是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 B. 是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C. 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革命 D. 建立新的政治制度的革命 6. 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与“列宁”“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二月革命 B.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苏联成立 D. 五月流血周 7. 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 取得争霸战争胜利 B. 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C.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 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8.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是() A. 斯大林模式 B. 罗斯福新政 C. 俄国十月革故命 D. 日本明治维新 二、读图说史题 9. 观察下图,完成问题:

细胞工程练习题(解析版)

细胞工程练习题 1.在下列过程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②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③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④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⑤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①错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②正确;利用基因工程培养抗棉铃虫的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③正确;利用细胞工程培养“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④正确;无子西瓜的大量繁殖,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⑤正确。所以②③④⑤正确。2.科学家培育克隆羊时,使用了三种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分别将这些细胞核移入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中,形成重组细胞,发育成重组胚胎,这些重组胚胎的发育情况如下。 细胞核的供体细胞类型妊娠数/受体母羊数 乳腺上皮细胞1/13 胚胎成纤维细胞4/10 早期胚胎细胞14/27 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早期胚胎细胞作为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妊娠成功率最高 B.克隆羊的遗传信息与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完全相同 C.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D.重组细胞发育与去核卵母细胞的细胞质有关 答案B 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早期胚胎细胞作为细胞核的供体细胞妊娠成功率最高,A正确;克隆羊的培育用到了核移植、胚胎移植技术,克隆羊的细胞核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的供体,细胞质的遗传信息来自卵细胞,B错误;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C正确;核移植中做受体细胞的都是去核卵母细胞,可见重组细胞发育与去核卵细胞的细胞质有关,D正确。

年全国高考1卷数学文Word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卷 文科数学 本试卷共5页,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2x x <,B ={}|320x x ->,则 A .A B =3|2x x ?? 得32x < ,所以33 {|2}{|}{|}22 A B x x x x x x ?=

A . 1 4 ???B. π 8 ? ?C. 1 2 D. π 4 【答案】B 5.已知F是双曲线C:x2- 2 3 y =1的右焦点,P是C上一点,且PF与x轴垂直,点A的坐标是(1,3).则△APF的面积为 A. 1 3 ????B. 1 2 ???C. 2 3 ??D. 3 2 【答案】D 【解析】由2224 c a b =+=得2 c=,所以(2,0) F,将2 x=代入 2 21 3 y x-=,得3 y=±,所以3 PF=,又A的坐标是(1,3),故APF的面积为 13 3(21) 22 ??-=,选D. 6.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 个正方体中,直接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答案】A 【解析】由B,AB∥MQ,则直线AB∥平面MNQ;由C,AB∥MQ,则直线AB∥平面MNQ;由D,AB∥NQ,则直线AB∥平面MNQ.故A不满足,选A. 7.设x,y满足约束条件 33, 1, 0, x y x y y +≤ ? ? -≥ ? ?≥ ? 则z=x+y的最大值为 A.0??B.1 ??C.2 ?D.3 【答案】D

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五年高考真题

专题十四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 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 1.(2014·四川文综,12)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③④ 解析观察图表可看出两个特征:一是调查内容实际有正面认识、负面认识

和难以回答三部分;二是正面认识比重不断增加。据此排除②;④图表没有体现;21世纪初期的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正面认识不断增加反映了对当时建立的强大国家的怀念,故③正确。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 2.(2013·江苏单科,19)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 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首先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干革命的要求。A项革命后建立的政府不是由被压迫的群众建立的苏维埃组织。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彼得格勒起义,即十月革命。因此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 3.(2012·大纲全国,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 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押题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人教版数学小升初模拟测试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希望小学绘画兴趣小组同学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6岁,最少从中挑选()名学生,就一定能找到两个学生年龄相等. A.8B.10C.13D.17 2.正方形的边长是素数,它的周长和面积一定是() A.奇数B.合数C.素数D.无法确定 3.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2,底面积的比是2:3,高的比是()A.1:1B.9:4C.3:4D.3:1 4.下面几杯糖水中,最甜的是()(单位:g) A.B.C.D. 5.如下面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3格,则顶点B平移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3,4)B.(1,4)C.(0,1)D.(3,3) 6.看线段图列式,正确的是()

A.180÷÷B.180××C.180×÷D.180÷× 7.一个两位小数保留整数是6,这个数最大是() A.6.49B.6.59C.5.99 8.将一个底面直径是6厘米,高8厘米的圆锥体木块,分成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木块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厘米. A.16B.48C.96D.56.52 9.在3:2中,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6B.乘以6C.乘以3 10.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6:2:1,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 11.商场搞促销活动,原价80元的商品,现在八折出售,可以便宜()元. A.100B.64C.16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那么它的周长和面积一定是合数..(判断对错) 13.圆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判断对错) 14.72%与的读法完全相同,意义也相同.(判断对错) 15.36只鸽子飞进5个鸽笼,总有一个笼子至少飞进了8只鸽子.(判断对错) 16.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2倍..(判断对错)三.填空题(共10小题) 17.在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达到788200000.”横线上的数读作,其中“2”在单位,表示,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亿” 后面的尾数约是.“今年新增网民三千五百零九万人”,横线上的数写作. 18.□﹣〇=12 □=〇+〇 □= 〇= 19.甲数的相当于乙数,乙数是15,甲数是. 20.将135分解质因数. 21.有红、黄、蓝、绿四个不同颜色的小球,把它们放在三个盒子中,不管怎么放,至少有一个盒子中有

1.2 细节理解类 专项练习题(解析版)

第二讲细节理解类 【分类真题】 (2019年课表全国卷二,C) Marian Bechtel sits at West Palm Beach’s Bar Louie counter by herself, quietly reading her e-book as she waits for her salad. What is she reading? None of your business! Lunch is Bechtel’s "me" time. And like more American s, she’s not alone. A new report found 46 percent of meals are eaten alone in America. More than half(53 percent)have breakfast alone and nearly half(46 percent)have lunch by themselves. Only at dinnertime are we eating together anymore, 74 perce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from the report. "I prefer to go out and be out. Alone, but together, you know?" Bechtel said, looking up from her book. Bechtel, who works in downtown West Palm Beach, has lunch with coworkers sometimes, but like many of us, too often works through lunch at her desk. A lunchtime escape allows her to keep a boss from tapping her on the shoulder. She returns to work feeling energized. "Today, I just wanted some time to myself," she said. Just two seats over, Andrew Mazoleny, a local videographer, is finishing his lunch at the bar. He likes that he can sit and check his phone in peace or chat up the barkeeper with whom he's on a first-name basis if he wants to have a little interaction(交流). "I reflect on how my day's gone and think about the rest of the week," he said. "It's a chance for self-reflection, You return to work recharged and with a plan." That freedom to choose is one reason more people like to eat alone. There was a time when people may have felt awkward about asking for a table for one, but those days are over. Now, we have our smartphones to keep us company at the table. "It doesn't feel as alone as it may have before all the advances in technology," said Laurie Demeritt, whose company provided the statistics for the report. 28. What are the statistics in paragraph 2 about? A. Food variety. B. Eating habits. C. Table manners. D.Restaurant service. 【答案】B 【解析】细节理解题。本题题干意为:第二段中的数据是关于什么的?根据第二段A new report found 46 percent of meals are eaten alone in America. More than half(53 percent) have breakfast alone and nearly half(46 percent)have lunch by themselves.Only at dinnertime are we eating together anymore, 74 perce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from the re-port.可知,本段中出现的数据都体现了人们吃饭的习惯,所以选择B 项。A:食物的多样性;C:餐桌礼仪;D:餐厅服务。

(新课标卷)数学文解析版(2012高考)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息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问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且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同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x |x 2 -x -2<0},B={x |-1>的左、右焦点,P 为直线32 a x = 上一点, 12PF F ?是底角为30 的等腰三角形,则E 的离心率为( )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 中考数学押题卷 (解析版)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中考数学押题卷 0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2019 -的相反数是( ) A. 1 2019 - B. 1 2019 C. 2019 - D. 2019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即可得. 【详解】由相反数的定义得:2019 -的相反数是201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熟记定义是解题关键.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x+3y=5xy B. x2·x3=x6 C. x3÷x=x2 D. (2x2)3=6x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积的乘方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A.2x+3y,无法合并,故原选项错误; B.x2·x3=x5,故原选项错误; C.x3÷x=x2,故原选项正确; D.(2x2)3=8x6,故原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同底数幂的乘除法、积的乘方,掌握同底数幂的乘除法、积的乘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从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是( )

A. 圆柱 B. 圆锥 C. 棱锥 D. 球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主视图和左视图可得此几何体为柱体,根据俯视图是圆可判断出此几何体为圆柱. 【详解】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是长方形, ∴此几何体为柱体, ∵俯视图是一个圆, ∴此几何体为圆柱.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三视图里有两个相同可确定该几何体是柱体,锥体还是球体,由另一个视图确定其具体形状. 4.2019年1~9月,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87亿元,同比增长8.8%,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3位,数据1587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 ? D. 12 1.58710 1.58710 ? 1.58710 1.58710 ? B. 8 ? C. 11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解:1587亿=831 81 ?=??=?. 158710 1.5871010 1.58710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狼》精选习题(解析版)

《狼》精选练习 基础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词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积薪.(xīn) 屠大窘.(jiǒng) 狼亦黠.矣(xié) B.假寐.(mèi) 目似瞑.(míng) 缀.行甚远(chuò) C.少.时(shǎo) 意暇.甚(xiá) 眈.眈相向(dān) D.苫.蔽(zhān) 露尻.尾(kāo) 意将隧.入(suì) 【答案】C 【解析】A项“黠”应读xiá,B项“缀”应读zhuì,D项“苫”应读shà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 (5)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仅,只。(2) 连接、紧跟。(3)处境困迫,为难。 (4)大腿。 (5)覆盖、遮盖。 (6) 突然。(7)从容、悠闲。 (8)狡猾。 【解析】平时注意积累文言词语。 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 B.眈眈 .. ..相向虎视眈眈 C.目似瞑.,意暇甚死不瞑.目 D.场主积薪.其中杯水车薪. 【答案】A 【解析】A项两个“顾”分别是“看,视”“拜访”的意思;B项两个“眈眈”都是“凶狠注视的样子”

2011高考试题——数学文(全国卷)解析版

2011高考试题——数学文(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题全国卷II 数学试题·文科全解析 题目及解析 (1)设集合{}1,2,3,4U =,{}1,2,3,M ={}2,3,4,N =则U =?(M N ) (A ){}12, (B ){}23, (C ){}2,4 (D ){}1,4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集合交并补的计算方法,易求{2,3}M N =, 进而求出其补集为{}1,4. 【精讲精析】选D. {2,3},(){1,4}U M N M N =∴=.

(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 )22a b > (D )33 a b > 【思路点拨】本题要把充要条件的概念搞清,注意寻找的是通过选项能推出a>b ,而由a>b 推不出选项的选项. 【精讲精析】选A .即寻找命题P 使P ,a b a b ?>>推不出P ,逐项验证可选A 。 (6)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d =,224k k S S +-=,则k = (A )8 (B )7 (C )6 (D )5 【思路点拨】思路一:直接利用前n 项和公式建立关于k 的方程解之即可。思路二: 利用221k k k k S S a a +++-=+直接利用通项公式即可求

解,运算稍简。 【精讲精析】选D . 22112(21)2(21)224 5.k k k k S S a a a k d k k +++-=+=++=++?=?= (7)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3 (B )3 (C )6 (D )9 【思路点拨】此题理解好三角函数周期的概念至关重要,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说明了3 π是此函数周期的整数倍。 【精讲精析】选C . 由题2()3k k Z ππω =?∈,解得6k ω=,令1k =,即得min 6ω=. (8) 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α,AC l ⊥,C 为垂足,点B ∈β,BD l ⊥,D 为垂足.若AB =2,AC =BD =1,则CD = (A ) 2 (B )3 (C )2 (D )1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此二面角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权威版

【2018年高考模拟文综历史专项汇编】俄国十月革命-解析权威版 俄国十月革命 一、选择题,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2小题,) 1.列宁说:“俄国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俄国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 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这表明() A. 俄国二月革命后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B. 俄国农奴制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根源 C.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 沙皇专制和帝国主义战争激发二月革命 D 从材料“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战争的磨难和痛苦”可知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所以A错误;俄国农奴制在1861年就废除了, B项错误;材料只是揭示十月革命发生的具体原因而没有说明十月革命是顺应时势,C 项不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重点是把握十月革命的背景. 要区分农奴制改革、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也要掌握十月革命的背景. 2.“(某一事件)从它给予世界发展的影响来说,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 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众福利国家和社会,也就是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了。” 这一事件() A. 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B.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C ”它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变革的规模、深度和质量上,以及在给予周围世界以长久影响方面,几乎是史无前例的“”现代人道主义资本主义的形成乃是西方针对社会主义革命给它带来的威胁做出的反应“指的是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故C正确; 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 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十月革命是经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维埃 俄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为1918年-1920年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1 /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