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练习地膜专项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4-1农业生产活动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4-1农业生产活动课后强化作业新人教版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4-1农业生产活动课后增强作业新人教版一、选择题(2013 ·新课标Ⅱ ) 地膜覆盖拥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质量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达成1~3 题。

1.我国大多数地域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A.春天B.夏天C.秋天D.冬天2.以下地域对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明显的是()A.东南沿海地域B.西南地域C.东北地域D.西北地域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挡土壤温度提高③阻挡土壤水肥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1.A 2.D 3.A【分析】第 1 题,主要观察了联系生活本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题干中信息“地膜覆盖拥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剖析,我国大多数地域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温度相对较低、土壤水分相对缺少的春天,故 A 项正确;我国夏秋天节温度较高,热量条件好,降水丰富,地膜覆盖应用较少,故B、 C 项错误;冬天我国温度较低,大多数地域处于休耕期,地膜覆盖应用相对较少,故 D 项错误。

第 2 题,主要观察了地膜覆盖的功能意义。

我国东南沿海地域和西南地域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量丰富,土壤水分充分,所以地膜覆盖应用较少,故 A、 B 项错误;我国西北地域与东北地域对比,天气干旱,土壤缺水现象明显,土壤荒漠化现象明显,所以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水作用更显然,故 D 项正确, C 项错误。

第 3 题,主要观察了地膜残留的危害。

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所以会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现象,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挡土壤水肥运移,①、③正确,故 A 项正确;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增添了土壤温度提高的速度,减慢了表土流失速度,②、④错误,故B、 C、D项错误。

(2013 ·江苏 )2003年我国开始实行鼓舞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惹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以下图是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

2020江苏高考地理二轮课后提升命题主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2020江苏高考地理二轮课后提升命题主题二大气运动规律

课后提升达标检测旃笈学■强技提能- ------------------一、单项选择题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

由于不同颜色的地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

据此回答1〜3题。

地膜类型透光率无色透明地膜90%以上银色地膜60%左右白色地膜40%左右黑色地膜1% 〜3%1.夏季,可以起到明显降低地温、抑制杂草的地膜类型为()A.无色透明地膜B.白色地膜C.黑色地膜D.银色地膜2.秋季,果农在苹果树下铺设银色地膜主要是为了()A.保温、保墙B.除草、防病害C.反光、增色D.抑盐、保苗3.春季,华北平原农田中的白色地膜除保温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特殊作用是()A.保土 B .除草C.增色D.抑盐解析:第1题,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具有降低地温的作用;黑色地膜透光率较低,由于它几乎不透光,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而除草效果显著。

选C。

第2题,银色地膜铺设在树下,可以起到增强反射的作用,利于苹果增色。

选C。

第3题,华北平原春季多盐碱化现象,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表土的含水量高,相对降低了土壤盐分,从而起到抑盐、保苗的作用。

选D。

答案:1.C 2.C 3.D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渐普遍。

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回答4〜6题。

气温(七)4.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 .①C .③5 .此隧道()A . 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C 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6 .该学校最可能位于()A .黑龙江省C .内蒙古自治区 解析:第4题,1月份气温较低,隧道内温度较高,温差较小,故曲线③符合1月隧道内气温变化曲线,因此正确答案为C 。

第5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含纬度位置、天气状况、 日照长短、海拔高低,通过气温变化不能判断太阳辐射量的大小,A 错;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 热量交换,具有保温作用,隧道内温差变化小,且通过材料图示也可以看出,隧道内温差小, B 错;据材料可看出,1月份6时左右隧道内外温差最大,C 排除;7月份②相对①大部分时 间温度较低,说明夏季隧道内较凉爽,1月份③相对④大部分时间温度较高,说明冬季隧道内 气温较高,D 正确。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8产业区位因素微专题8农业覆膜技术教师用书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总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8产业区位因素微专题8农业覆膜技术教师用书

微专题8 农业覆膜技术微点精讲1.农业覆盖技术的原理——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产生的大气逆辐射将地面通过地面辐射方式散失的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农业生产中借助这一原理,采纳覆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水热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农业覆盖技术的主要表现与影响(1)覆膜类(包括地膜、塑料大棚、玻璃温室等)(2)覆草(皮)类(如农作物秸秆、树皮等)(3)覆石类(包括石块、沙土等)微点精练(2024·山东淄博二模)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指在降水较少的旱作农业区田间起大小相间的垄带,并用地膜进行全覆盖,在沟内种植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

甘肃省利用该技术,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但每年作物收获时有大量废旧农膜产生,下图示意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据此完成1~3题。

1.在膜上覆压表土、横压土腰带的作用是( A )A.防大风B.防强光C.防低温D.防暴雨2.为最大限度地削减土壤水分的蒸发,每年起先覆膜的最佳季节为( C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特殊须要留意的是( B )①土壤刚好增施有机长效肥料②加强垄上作物间的杂草清除③垄上覆膜打孔促进雨水下渗④加强废旧农膜有效回收利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第1题,依据题干信息,在膜上压上表土,横压土腰带的作用是防止膜被大风吹走,A正确。

第2题,依据题干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应用于降水较少的旱作农业,甘肃位于我国半潮湿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段,本地区降水较少,多集中于夏季,为最大限度的削减水分蒸发每年起先覆膜时间应当在雨季过后,即秋季就起先覆膜,水分较少蒸发,C正确。

第3题,依据题干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过程中,须要留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①正确;同时该技术在作物收获后会有大量废旧农膜产生,须要刚好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开造成土壤污染,④正确;对于杂草清除和雨水下渗需求并没有那么明显,解除②③。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选择题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散失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解析第1题,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造成的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

第2题,果树下进行地膜覆盖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可使苹果着色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答案 1.A 2.C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

读图回答3~4题。

3.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 )A.①B.②C.③D.④4.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50 ℃左右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大气层距地面的高度可知该大气层是平流层,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 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故选A。

第4题,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图中大气层的温差约为50 ℃。

答案:3.A 4.D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

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6.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关系,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7农田覆盖技术教师用书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微专题7农田覆盖技术教师用书

微专题❼农田覆盖技术【精讲点拨】1.覆膜(1)白色地膜:透明度好、增温、保墒性能强,适用于各类地区、各种覆盖方式、各种栽培作物、各种茬口。

(2)黑色地膜:和白色地膜相比,黑色地膜除了不能增加农作物光效之外,其他白色地膜具备的功能都具备,而且黑色地膜可以除杂草,因为黑色地膜覆盖下的地面缺少光照,杂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可以除杂草。

2.覆草3.覆砂砾【对点精练】考法结合示意图考查覆膜作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黄河三角洲上某盐碱地栽种葡萄,盐碱地的温度升高特别缓慢,而适合的气温和地温是葡萄解除冬眠、开始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条件。

3月份农民将葡萄藤出土上架,灌水后用白色塑料薄膜搭建裙膜,有效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

如图为裙膜覆盖示意图。

(1)说出搭建裙膜前灌水的原因。

(4分)(2)指出搭建裙膜的作用。

(6分)(3)有人提议用黑色塑料薄膜代替白色塑料薄膜,请你说出利弊。

(6分)微专题❼农田覆盖技术『对点精练』解析:本题以黄河三角洲上某盐碱地栽种葡萄的方式为材料背景,解题时需要利用好材料中的文字信息,并结合题目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思维,以及知识点的调动和实际运用等能力。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黄河三角洲上某盐碱地栽种葡萄,盐碱地的温度升高特别缓慢”“3月份农民将葡萄藤出土上架”等进行分析,葡萄主要是种植在某盐碱地上,在搭建裙膜前灌水,浇灌的是淡水,可以降低土壤盐分;3月份华北地区雨季尚未到来,加之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春旱严重,所以灌水还可为葡萄生长提供水分,从而有效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盐碱地的温度升高特别缓慢,而适合的气温和地温是葡萄解除冬眠、开始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条件”可知,搭建裙膜能够提高地温,提早葡萄生长物候期,提早解除冬眠,延长生长期;灌水后用白色塑料薄膜搭建裙膜,可起到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还可抑制土壤返盐,有效促进了春季葡萄生长。

【2020版江苏省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 命题主题二 课后提升达标检测

【2020版江苏省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 命题主题二 课后提升达标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农用地膜是指直接覆盖于栽培畦或近地面的薄型农膜。

由于不同颜色的地膜对光谱的吸收和反射率不同,对农作物生长及杂草、病虫害、地温的影响也不一样。

据此回答1~3题。

地膜类型透光率无色透明地膜90%以上银色地膜60%左右白色地膜40%左右黑色地膜1%~3%1.)A.无色透明地膜B.白色地膜C.黑色地膜D.银色地膜2.秋季,果农在苹果树下铺设银色地膜主要是为了()A.保温、保墒B.除草、防病害C.反光、增色D.抑盐、保苗3.春季,华北平原农田中的白色地膜除保温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特殊作用是() A.保土B.除草C.增色D.抑盐解析:第1题,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本身增温快,但传给土壤的热量较少,具有降低地温的作用;黑色地膜透光率较低,由于它几乎不透光,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而除草效果显著。

选C。

第2题,银色地膜铺设在树下,可以起到增强反射的作用,利于苹果增色。

选C。

第3题,华北平原春季多盐碱化现象,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表土的含水量高,相对降低了土壤盐分,从而起到抑盐、保苗的作用。

选D。

答案:1.C 2.C 3.D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渐普遍。

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回答4~6题。

4.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5.此隧道()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凉特点6.该学校最可能位于()A.黑龙江省B.山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陕西省解析:第4题,1月份气温较低,隧道内温度较高,温差较小,故曲线③符合1月隧道内气温变化曲线,因此正确答案为C。

第5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含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长短、海拔高低,通过气温变化不能判断太阳辐射量的大小,A错;隧道墙壁隔绝内外的热量交换,具有保温作用,隧道内温差变化小,且通过材料图示也可以看出,隧道内温差小,B错;据材料可看出,1月份6时左右隧道内外温差最大,C排除;7月份②相对①大部分时间温度较低,说明夏季隧道内较凉爽,1月份③相对④大部分时间温度较高,说明冬季隧道内气温较高,D正确。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 覆盖技术的应用 练习作业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1 覆盖技术的应用 练习作业

微专题1 覆盖技术的应用练习作业(2020·海南省模拟)在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据此回答1、2题。

1.据图判断“铺膜种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粮食产量,主要充分利用了() A.热量B.降水C.光照D.昼夜温差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影响的是()A.覆膜雨水富集B.地膜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C.覆膜内气温上升D.改善垄沟土壤湿度(2020·广东惠州模拟)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江浙地区。

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

据此完成3~5题。

3.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于江浙地区,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销售平台多样B.种植技术先进C.物流网络发达D.区域政策扶持4.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A.减少水分蒸发B.减轻病虫危害C.增加土壤肥力D.抑制杂草生长5.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A.充分利用光热B.节约土地资源C.增加观赏价值D.利于空气流通(2020·福建福州模拟)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图1)建设占地500亩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该沙地主要采用沙地衬膜(经拉沙造田平整后采取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图2)技术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散养鸭子、螃蟹、泥鳅等。

据此完成6~8题。

6.该试验基地发展沙地衬膜种稻的主要原因是()A.种植技术先进B.劳动力充足C.日照时数长D.土壤腐殖质多7.该试验基地的水稻生产属于()A.混合农业B.生态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8.沙地衬膜种植水稻会()A.加剧盐渍化B.抑制土地沙化C.改善地下水质D.造成生物入侵(2020·福建厦门模拟)苹果为落叶乔木,生长季为4~10月。

苹果园的传统生产方式为定期松土、清除杂草(简称清耕),近年来土壤覆盖技术得以广泛应用。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地膜覆盖与农业生产附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地膜覆盖与农业生产附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高三地理小专题三地膜覆盖与地理【专题知识】大棚覆膜的原理为了改善农业生产,人们采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进行生产,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的原理可以参照下图,其实就相当于地理教材上的大气受热过程图。

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可以大部分穿过透明的塑料和玻璃材质进入。

但对于地面长波辐射来说,塑料大棚和玻璃却是不“透明”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能透过。

这样,温室就可以使得外界的太阳能量源源不断的进入室内,而室内的热量却很少散失出去,这样温度积累后也就起到大棚增温的作用。

地膜覆盖栽培的最大效应是提高土壤温度,春季低温期间采用地膜覆盖白天受阳光照射后,0-10厘米深的土层内可提高温度1-6℃,最高可达8℃以上。

进入高温期,若无遮阴,地膜下土壤表层的温度可达50-60℃,土壤干旱时,地表温度会更高。

但在有作物遮荫时,或地膜表面有土或淤泥覆盖时,土温只比露地高1-5℃,土壤潮湿时土温还会比露地低0.5-1.0℃,最高可低3℃。

夜间由于外界冷空气的影响地膜下的土壤温度只比露地高1-2℃。

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因覆盖时期、覆盖方式、天气条件及地膜种类不同而异。

20世纪中叶,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农用塑料薄膜的出现,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利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进行蔬菜和其它作物的生产均获得良好效果。

日本最早从1948年开始研究利用,1955年首先应用于草莓覆盖生产,并进行推广,1965年正式开展了研究工作。

1977年日本全国120万公顷的旱田作物(包括蔬菜),地面覆盖面积已超过20万公顷,占旱地作物栽培面积的16%。

保护地内地面覆盖的面积占93%。

日本地面覆盖栽培多用在产值高、效益大的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上。

1961年法国开始在其本国的东南部试用薄膜栽培覆盖瓜类作物。

意大利于1965年对蔬菜、草莓、咖啡及烟草等主要作物进行地面覆盖栽培。

美国于60年代末开始用黑色薄膜覆盖栽培棉花。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精练(7)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优点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强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主要是A.减弱地面辐射的损失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强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非洲的纳马夸兰地区盛产宝石,也是地球上最不平常的沙漠之一,这里大部分时间是干燥和荒芜的,直到8月和9月,这个地区又魔术般地变成花的海洋。

这里是野生多肉,,王国”,生长着1000多种肉质植物,大部分为当地特有品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第1页,总16页纳米纳马夸兰区域3.关于纳马夸兰地区的说法不正确是①8、9月受西南风的影响大,降水多②沿岸洋流带来充足水汽,有利于多肉植物的生长③当地开花季节气压带风带偏北④该地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4.大西洋飘来的雾气是多肉植物获取水源的途径之一,该区域多雾的原因是A.沿岸沙漠提供凝结核8.沿岸寒流增温增湿C昼夜温差大,露水较多D.沿岸空气与寒流相遇雪幡是一种特殊的气象学现象,是雪晶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升华、消失,而在云底形成的白色丝缕状悬垂物。

它随云飘荡,形似旗幡,因此得名。

下图为某摄影爱好者于当地时间10时在拉萨(91°£)拍摄到的雪幡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答案第2页,总16页有利于雪晶在下降过程中升华、消失的气象条件是 5. A . 风力强劲 B .空气干燥 C . 温度降低 D .湿度增大 6. 该地发生雪幡时 A . 雪幡附近常有冷空气下沉 B . 飞机接近雪幡时非常安全 C . 雪幡阻碍臭氧吸收紫外线 D . 无风时悬垂物出现弯曲状 下左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右图为上海市郊区 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检测:专题七第1讲课时规范练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检测:专题七第1讲课时规范练 Word版含解析

专题七人类的生产活动第1讲农业生产课时规范练一、选择题(2021·吉林高校附属中学模拟)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供应最优环境。

“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消灭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

读图完成1~2题。

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A.增加土壤肥力B.削减洪涝威逼C.增加耕地面积D.削减干旱影响2.我国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普遍种植的位置及缘由是()A.沟里,土壤肥沃B.垄上,排水防涝C.垄上,光照充分D.沟里,水分充分解析:第1题,“上田弃亩”,作物种在垄沟,利于积蓄水分,削减干旱对作物的影响。

选D正确。

第2题,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降水较多,经济作物种植多在垄上;以防雨季积水成涝。

选B正确。

答案:1.D 2.B(2021·锦州二模)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掩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掩盖技术,甘肃省利用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下图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据此完成3~5题。

3.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A.降水B.热量C.光照D.土壤4.在甘肃省降水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为最大限度地起到削减水分流失的作用,最佳的覆膜时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产产生的有利影响是()A.拦截降水径流B.削减水分蒸发C.防止大风掀膜D.增加昼夜温差解析:第3题,该地膜掩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内,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

地膜掩盖有两种作用:保温存保湿。

由于是在我国西北地区,而且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所以与保温无关。

据材料和图示可知技术接受了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全地面掩盖地膜后,人为增加了集雨面积,可使有限的降水、甚至是5 mm以下的无效降水,通过垄的分水作用、地膜的良好阻渗作用,汇合到种植沟,并沿播种孔入渗到作物根部,变成有效降雨,大大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12地膜覆盖含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项分层特训微考点12地膜覆盖含答案

微考点12地膜覆盖[2022·山东德州二模]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B.减少了大气逆辐射C.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B.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D.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大气的保温作用较弱3.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2022·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覆盖法繁殖山葡萄,即在垄中间用透明塑料薄膜,垄两侧用黑色塑料薄膜,以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

据此完成4~5题。

4.新疆采用黑白(透明)条带地膜以提高葡萄植株成活率和葡萄品质,其中透明膜、黑膜实现其作用的主要原理分别是()A.增强④过程、减弱②过程B.减弱③过程、增强④过程C.减少③的热量损失、减弱②过程D.增强②过程、减弱③过程5.在葡萄垄两侧铺黑色塑料薄膜可以()A.增加土壤温度,降低土壤湿度B.保持水分,抑制杂草滋生C.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膜内温度D.提高温度,促进作物光合作用[2022·河南南阳中学]2022年“五一”假期首日,京广高铁部分线路晚点,起因是大风吹扬地膜致接触网故障,从而使部分列车运行受到影响。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

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呈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6~8题。

人教版二轮复习模块滚动测试卷 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解析)

人教版二轮复习模块滚动测试卷 地球上的大气(Word版+解析)

2、地球上的大气1、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射向膜外的地面辐射B.增强了地膜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2.山东省胶东地区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2、下图为某地理老师拍摄的一组模拟对流运动的演示实验照片。

读图,回答各题。

1.下列照片的排序,能正确说明对流运动先后过程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2.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对流运动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雨雪C.流星D.磁暴3、下图为该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西北风B.东南风C.南风D.西南风2.不考虑地面状况,图中风速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4、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 )A.亚洲高压B.阿留申低压C.夏威夷高压D.印度低压2.此时,北半球陆地上B气压中心的形成,破坏了以下哪一气压带的连续分布(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3.此季节,北京的盛行风向和气候特点是( )A.东南风高温多雨B.东南风寒冷干燥C.偏北风寒冷干燥D.偏北风低温少雨4.半年后, D的盛行风向和主要成因分别是是( )A.西南风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B.东南风海陆的热力性质差异C.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D.东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位移5.若图中C、E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不同B.经度位置不同C.大气环流不同D.下垫面状况不同5、下图是广东省2017年8月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四篇解题技巧提升练题型二非选择题型常用解题技法非选择题专练五对策

统考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四篇解题技巧提升练题型二非选择题型常用解题技法非选择题专练五对策

非选择题专练五对策措施类【解题方法】(1)瞄准问题,分析原因。

对于措施类问题,在解答时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多是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如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短缺;人为原因多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人地关系矛盾,如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导致洪涝威胁加重。

(2)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遵循“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趋利避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要针对不同问题“对症下药”。

如资源问题=开源+节流;灾害防治(环境治理)措施=组织管理措施(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等)。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工业梯田”是将荒山、荒坡建设成台阶式的“梯田”,用于工业生产的新型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近年来,贵州省仁怀市实施了“工业上山”政策,大力发展“工业梯田”,昔日的贫瘠荒山变成了聚宝盆。

下图示意贵州省仁怀市位置。

(1)简述仁怀市发展“工业梯田”的主要意义。

(3分)(2)指出仁怀市在修建“工业梯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分)(3)为了保护仁怀市的生态环境,请你就当地工业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

(2分)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 ℃,年降水量要在1 000 mm以上,喜光耐阴,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火山灰土层深厚,河湖较多,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与种植。

肯尼亚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1 500~3 000米的西南部山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茶叶相比,这里的茶叶品质优良,产量大,是本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中东及美洲地区。

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方式独特,主要采用生产者(茶农)—拍卖行—消费者(食客)的拍卖体系。

肯尼亚90%的茶叶都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售卖的,位于蒙巴萨的茶叶拍卖市场是世界三大茶叶拍卖市场(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斯里兰卡科伦坡拍卖市场、肯尼亚蒙巴萨拍卖市场)之一,为降低茶农销售成本,肯尼亚政府每周都免费为茶农将茶园的茶叶用火车运到蒙巴萨茶叶拍卖市场。

二轮练习地膜专项解析版

二轮练习地膜专项解析版

地膜、大棚、反光膜、鹅卵石在农业中的应用在我们高三测试中,经常会遇到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果树下铺设反光膜等试题,竟然还有在果树下铺沙铺鹅卵石等现象,想不通呀想不通。

二模在海南岛上还搞了大棚,为什么会这样呢,铺这些东东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本专题将会让你彻底明白,请耐心学习哟.一、含义及作用:不同区域的温室大棚和地膜覆盖功能不同,注意区分。

1.温室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

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①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区: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不能进行越冬栽培。

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还可更换成遮阳棚,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

塑料大棚一般室内不加温,靠温室效应积聚热量.②“南沙温室”具有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作用. 2.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 ①在旱沙地、贫瘠土地、重粘质土地上,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因为旱沙地盖膜后土壤在中午时易产生高温,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造成减产.地膜覆盖的方式依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生产季节及栽培习惯不同而异。

②(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其特点:一是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减轻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雨水的集流作用。

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玉米根部,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危害.二、区别与联系1。

专题32: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2: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2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方法指导】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1)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人文因素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技术、交通等因素的改进,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自然要素地形基塘农业、鱼塘—台田农业、梯田农业、打坝淤地气候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气温)土壤改良土壤(盐碱地、红壤)、无土栽培水源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农田水利工程人文要素市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地域扩大交通技术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化肥化4.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变化(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专练 专练六 新情境探究型

精品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高考选择题专练 专练六 新情境探究型

专练六新情境探究型(2018·苏州市高三调研)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膜覆盖是一种简易高效的农业栽培技术,具有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弱土壤侵蚀的作用。

下列四地在春耕春播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综合效果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由图示春耕春播时间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A.甲地的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高于丙地B.乙地水稻的生长周期短于丁地C.丙地与丁地的主要耕地类型不同D.丁地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最多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等。

由图可以看出,甲地纬度较高,春播时气温低,又因为地处内陆地区,干旱缺水,故在春耕春播过程中采用地膜覆盖综合效果最好,A正确。

乙地位于东北平原,虽然气温低,但是土壤蒸发量少,且四月份时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此时气温回升,土壤温度较高;丁地位于海南,温度较高,无须保温保水,B、C、D错误。

故选A。

第2题,由图中可以看出,丙地属于水田,属于精耕细作型,单位面积产量高于甲地,A错误;乙地位于中温带,其生长周期较长,该地农作物大多属于一年一熟,而丁地多属于一年三熟,B错误;丙丁两地都在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C错误;丁地位于海南,为热带,春耕时间最早,纬度最低,故丁地农作物多一年三熟,D正确。

故选D。

(2018·苏北四市高三模拟)城市共享单车主要服务于市民短距离出行和公交换乘。

下图反映北京早、晚高峰时距地铁站不同距离范围内每5分钟借车或还车的次数。

读图回答3~4题。

3.从技术上看,城市共享单车的普及主要得益于( )A.遥感技术的发展B.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C.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D.互联网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4.图中次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此处有( )A.购物中心B.公交车站点C.高级宾馆D.历史博物馆答案 3.D 4.B解析第3题,从技术上看,城市共享单车的普及主要得益于互联网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查寻、定位和管理共享单车,D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材料一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农业已经广泛应用。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危害。
材料二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提出了用甘蔗渣浆、麦秆、芦苇浆做原料生产“再生纤维素共混膜”的研究课题,并获得成功。使用“共混膜”不但能使农作物增产20%,而且其使用寿命一旦终结,其成分的30%可被微生物吃掉,剩余部分会在40多天后自动降解,对土壤无副作用。
6.“北极收割机”温室
A.可以跟随冰山移动B.全年依赖太阳能提供能源
C.能够在全球范围推广D.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7.制约“北极收割机”温室迅速推广的关键因素是
A.劳动力数量B.经济效益C.科技水平D.市场需求
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图回答8--9题。
(1)地膜与大棚垂直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有同学竟然在苹果树上建大棚你觉得合适不?
(2)地膜、大棚、双层膜、鹅卵石对太阳辐射及地面辐射的影响;
(3)农业发展中铺设地膜、大棚、鹅卵石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等。
4知识恶补(见ppt)
有同学还对地膜、大棚、反光膜、铺鹅卵石还不能正确理解,咱们先看一下图片,恶补一下有关知识。先来进行图示判读,分别说出下图依次是什么?
2.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①在旱沙地、贫瘠土地、重粘质土地上,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因为旱沙地盖膜后土壤在中午时易产生高温,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造成减产。地膜覆盖的方式依当地自然条件、作物种类、生产季节及栽培习惯不同而异。②(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了保墒蓄墒、就地入渗和雨水富集的效果。其特点:一是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减轻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雨水的集流作用。田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玉米根部,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危害。
A.福建B.拉萨C.辽宁D.新疆
14.葡萄避雨栽培技术的优势有
①降低栽培园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②提高栽培园中的气温,为葡萄生长提供更多的能量③不利于病菌繁殖,从而减少喷药次数和用药量④改变光照条件和昼夜温差,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5~17题。
地膜、大棚、反光膜、鹅卵石在农业中的应用
在我们高三测试中,经常会遇到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果树下铺设反光膜等试题,竟然还有在果树下铺沙铺鹅卵石等现象,想不通呀想不通。二模在海作用呢?本专题将会让你彻底明白,请耐心学习哟。
一、含义及作用:不同区域的温室大棚和地膜覆盖功能不同,注意区分。
丽江雪桃产自我国云南丽江海拔2400~2800 m的原生态高原地区。丽江雪桃成熟期晚,果实发育期长,国庆节前后成熟上市,外形美观、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当地果农为了使丽江雪桃达到“色彩鲜艳、均匀漂亮”的目的,在地上铺上白色塑料地膜。
试分析这种地膜的作用。
例6.海南某地采用季节性大棚种植蔬菜,大大提高了蔬菜产量与质量。如图3所示,大棚顶部采用半透明薄膜覆盖,肩部以下及两端口采用细密纱网遮挡。据此完成6~8题。
A.充分利用光热B.节约土地资源C.增加观赏价值D.利于空气流通
葡萄避雨栽培,是在葡萄的生长季节,在葡萄顶上搭架覆盖塑料薄膜,下雨时使水顺膜流下再排出园外。该技术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栽培技术。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省区种植葡萄,可能采取这种技术的是
15.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6.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7.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通辽市农科院在科尔沁沙地(见图)建设占地500亩的沙地生态修复试验基地:主要采用沙地村膜(经拉沙造田平整后采取铺设衬膜形成防渗层,如图)技术种植水稻,并利用稻田里丰富的浮游生物和腐殖质散养鸭子、螃蟹、泥鳅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
1.C霜冻的出现主要与地表热量散失过多有关,一般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此时的大气逆辐射相对较弱。
2.A我国北方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减弱地面辐射,从而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的效应。
3.A柑橘穿上“羽绒服”是为了减少地面辐射,与覆盖地膜措施的原理最相似,燃烧烟幕是为了增强大气逆辐射;往桔园里的沟渠灌水是改变下垫面的比热容,使降温速度减慢;往橘树附近空气喷水,是增加大气中水分,增加大气逆辐射。
A.①B.②C.③D.④
2.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②环节B.增强了③环节C.增强了①环节D.增强了④环节
3.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可有效地防止冻害,下列措施中与“羽绒服”防冻原理最相似的是
A.覆盖地膜B.燃烧烟幕C.往桔园里的沟渠灌水D.往橘树附近空气喷水
1.大棚顶部覆盖半透明薄膜的目的是
A.减少太阳辐射进入B.减少棚内水分蒸发
C.减少棚内热量散失D.减轻冬春寒潮侵袭
2.纱网的主要作用有
①保湿②阻沙③防虫④挡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该大棚在当地主要适用于
A.春夏季B.夏秋季C.秋冬季D.冬春季
五、跟踪测试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1--2题。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8.该试验基地发展沙地衬膜种稻的主要原因是
A.种植技术先进B.劳动力充足C.日照时数长D.土壤腐殖质多
19.该试验基地的水稻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B.生态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8.据图判断“铺膜种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粮食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A.热量B.降水C.光照D.土壤
9.下列叙述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的是
A.覆膜雨水富集B.地膜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C.改善垄沟土壤墒情D.覆膜内气温升高
【惠州市高三第三次调研】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于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完成10--12题。
(5)保温差异:地膜覆盖主要是对地温的提高,塑料大棚主要是对气温的提高。
(6)危害:地膜覆盖易破、不易回收,影响土壤结构、土壤水肥运动,大棚危害较小。
三、知识来源及拓展
1.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2.地表覆盖物对地温气温的影响。例如:稻草覆盖、石头覆盖、烟雾、地表积雪、地表土壤对地下土壤、冰层等。
3考点分析
例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枸杞是我国西部特有的多年生多荆棘灌木,主要出产于柴达木盆地。人工种植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面覆土1.5~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分析黑枸杞播种时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
例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A.东南沿海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③阻碍土壤水分运移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北极收割机”温室是一个漂浮的半圆建筑,本质是可循环利用的无土栽培农业基础设施,通过利用营养丰富的冰山淡水资源进行大规模水培农业生产,为当地居民供给新鲜水果和蔬菜,帮助原本贫瘠的冰川国家改善生活。完成6-7题。
1.温室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①塑料大棚在北方地区:主要是起到春提早、秋延后的保温栽培作用,不能进行越冬栽培。在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还可更换成遮阳棚,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塑料大棚一般室内不加温,靠温室效应积聚热量。②“南沙温室”具有防台风、防暴雨、防高温、防腐蚀作用。
四、典例剖析
例1: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等方面。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1--3题。
1.华北平原的早春时节有时会出现霜冻,对越冬农作物造成危害。霜冻的出现与图甲中的哪个箭头密切相关()
二、区别与联系
1.共同点:同是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起到保温作用,用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及上市时间(早熟和晚熟市场),其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