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文物鉴赏课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以实例分别论述中国古玉器的每种鉴别方法
良渚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晚期的文化,以精美的玉石器享誉海内外,由于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加上当时并没有文字,所以要判定一件器物是否是良渚文化时期的是十分困难的。下面简单介绍几种鉴别方法。
一、从雕工上鉴别
良渚玉器上的神人兽面纹、云雷纹、鸟纹、蚩尤纹等纹饰是依靠钻石刻刀用斜刀刻法断续切刻衔接而成。对良渚古玉纹饰的细“刻”工艺,现在虽能分为刻、划与雕琢三种类别,但仍发现真品与后仿品中的浅浮雕阴线细工,在痕迹中有的几乎没有两样,其实也不足为怪,因为使用同样材质下,在更改工艺、工具与调控转速后,同样工具都会产生同一效果。让人更失望是,现在市场中除了玉琮形制与粗加工被忽略外,对于对钻孔各细节再现上述古代原始工艺易如反掌。从而说明古往今来,凡是人工能够涉及的型制与纹饰问题,即人为制作与仿制技能的体现,就不属于古玉鉴定中的本质问题~为此奉劝同好们,严格把握事物现象与本质上的界限,不能把原始工艺及其迹,当作鉴定中的唯一依据,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鉴。
良渚玉器的工大致分为:1、竹片加沙片状开片、石质和动物皮制工具加沙线状、弧形切割开片;2、竹管上镶石英刀片的管钻、三角形菱形石英钻头锃钻打孔;3、石质工具磨制平凹浮雕;4、石质刻
刀和原始石铊刻磨粗直线阴刻线;5、钻石刻刀刻划细直线阴刻线、弧线纹
饰;6、竹制、骨质管钻刻划人兽眼部环线;7、动物毛皮对孔外部分进行抛光等过程。关于开片、研磨、打孔、抛光等工法大家均无太多疑义,这里就不再累述。着重提一下纹饰刻划的刀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二、从材料上鉴别
良渚玉器的取材多为本地区出产,分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和杂玉两大类。颜色为青绿、湖绿、黄色、黑色等。最主要的是透闪石--阳起石的软玉,一种为未受
沁为半透明的湖绿色受沁后为“鸡骨白”的料,此种玉料多用于制作琮、钺、三叉形饰、冠状饰等玉器;一种为未受沁为不透明的暗绿色,受沁后沁色五彩斑驳,肉眼常可见绢云母状交杂的纤维结构。而仿品主要是产自辽宁的岫玉,颜色有褐色、杂色、黄色、青绿色等。黄色、褐色、杂色的质料硬度较低,不透明。说一千道一万,分辨良渚玉器的质地需要上手几类标准器,揣摩、吃透之后再以质疑的眼光到市场上对仿品挑刺,如此反复历练。三、从沁色上鉴别
古玉入土400年左右受沁,沁色沁入的程度受玉质、土壤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等因素影响,是一种物理改变;沁色则受土壤中微量矿物元素、墓葬陪葬有色物质等因素影响,是一种化学渐变。
良渚文化时期的玉器分布于环太湖流域的广大区域,各地发现的良渚玉器沁色各有不同,形成了较固定的沁色色系。主要有鸡骨白、赭色沁、红良渚等,其中赭色沁表面都会有蜘蛛网纹的白色沁覆盖,
这是风化或钙化形成的现象,这种线状鸡骨白的表像,俗称八脚灰皮。鸡骨白沁大多不透光,表面呈蜡状光泽,感觉凝练、厚重。大部分良渚玉器的沁色都已沁入胎骨,肌理都已发生变化,这是和江南地区地下水系发达,加上部分地区土壤碱酸度较高有关。良渚玉器玉表沁色深重部位有腐蚀孔的,孔应该是外小内大,形成空腔,反之则可能是酸蚀仿制痕迹。玉表带有大理石样纹理的,放大镜下玉表有大量酸蚀纹、裂纹的与真良渚玉表的腐蚀孔、腐蚀斑有明显区别的大多为仿品。四、从盘玩和吐灰上鉴别
一件古玉,先不要急于浸泡、清洗,特别是沁入肌理、风化严重的更不能轻举妄动。养成良好的盘玉习惯,例如,一个藏友收到一块风化严重的良渚象牙黄,迫不及待的马上浸水两小时,拿出来之前看似在水里安然无恙,结果一出水就开始掉渣,手一戳一个洞,成豆腐了。这是因为那块玉的墓葬环境是在山上,墓室存不住水,此玉失水已久,内部晶格已全部裂变、钙化,冒然下水后水份迅速渗透造成环
境突变而导致一块不可多得的好玉直接报毁。下面说说正确的盘玉方法: 1、上手后用本色的白棉布,最好是老粗布包裹; 2、先盘玩几日,待手上的水份缓慢沁入后再清洗;3、清洗时注意不要用含化学添加剂的洗涤用品,清水最好; 4、软毛刷稍微刷洗即可,切忌大力猛搓; 5、洗后直接阴干,不能用吹风机等吹干; 6、经过反复几次的盘玩-清洗-再盘-再清洗后可用温水浸泡一小时左右,使其充分吐灰,为进一步的盘玩做好准备。
接下来讲讲吐灰现象。高古玉基本上都有吐灰现象,行内叫灰
皮。吐灰是个极为缓慢的过程,特别是良渚期的玉器更是如此。水浸入玉理后会占据、填充晶格中的裂隙,随之置换出析出物至玉表。灰皮也是析出物的一种,灰蒙蒙的像一层雾覆盖在玉表,对其呵气则逐渐消失,几秒后又自行恢复。盘去灰皮,直至玉性复苏要经过少则三年,多则十余年的时间,而且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待不再吐灰后,此玉盘成。盘成后的古玉玉表颜色大为改变,有的一洗尘埃、玉性复苏,有的通体熟红,精光内敛。
五、从纹饰上鉴别
材质在原始加工中的成型,这是属于形制上的粗加工;再进一步加工纹饰,即浅雕阴线细刻等就归于细加工。它们所产生的痕迹也要分为两个方面;在外廓加工中,边沿转角处、钻孔打洼与对钻孔等,这都会留下粗工的痕迹;而细工痕迹仅限于如浅雕就是减低平面以突出形象的雕刻,主要用于主纹饰,此与减地雕法为同义,也可简称为浅浮雕。阴线细“刻”工,这是一个模糊词有待区分,因为留在玉表上有些现象还需鉴别,如:l.刻、划,2.雕琢,这都能留下凹陷线条的痕迹,俗称都为阴线细工。
良渚古玉的阴线刻工存世量很有限。仅属于极少有的太阳、新月、盾形、觚形、鸟饰纹等,是用锐器刻划的(而横棱纹另当别论),严格讲锐器还不属于真实意义上的刀具。除后仿的不算其余都为砣线,这可以由遗留下来的痕迹来说明问题。
重视痕迹分析可以得出:锐器刻划时易划不易深,重复痕迹就相对多;刀具刻划时易刻亦宜深,重复痕迹相对少。锋刃的单、双面刀具,又能分别产生爆口不同的痕迹效果,而类此阴线与刀具无关,只能讲是用锐器完成的。至于其他纹饰,如神徽属于较复杂的浅浮雕,如神人、神兽、兽面等属于简单的浅浮雕,都是用砣具及管钻制作的。1.圈眼纹——即神人、神兽的眼圈,也就是小眼面纹饰与大眼面纹中的眼圈,哪怕饰器中最小的眼圈,也是用管钻与解玉砂研磨出来的,故在被琢磨的玉表平面上会有轻重、粗细不一的现象,说明手工维持眼圈纹的水平面,保持在研磨中是有难度的。另,在U底型的平底中,会留下多道研磨的痕迹,所谓是线中有线的效果。2.平行凹线纹,也叫横棱纹或横棱线——这是神人头上表示冠帽或头发的直线条,也是与大、小眼面纹饰的组合之一,(1)线条成U字圆底型,线中也应该有重复,或有多余线条的复盖痕迹。(2)线条的粗细有两种可能, (3)从痕迹学的角度分析,线条的底型应有区别:V、凵底型与U字圆底型的差异,前两者痕迹中无起始,只能说明是锐器或平面研磨痕,属于仿品中的现象。后者痕迹有起始,属于平行直线中的琢磨痕,线条中会有粗细与重复,即多余线条的痕迹,如果把这些混淆了,也就涉嫌具有现代加工的可能性。另,赝品中的眼圈,为V字尖底而且很细,眼圈粗细均等,为金属加工痕迹,圆周沿口易于爆裂,为机械转速过快所致,较关键是看有无研磨的痕迹,但任何技术性加工的问题,均属于可以调整、改进与模仿的范畴,故必须仔细观察与辨别。3.神徽、神兽及兽面阴细工纹:(1)神徽是人、兽组合图,是先用减地雕琢而成的,再辅之以线条组成:(2)兽面纹,是单独以象形的兽面出现,神兽也叫大眼面纹饰,都是用减地法雕琢的。不论是神徽或兽面其中若有细工痕迹的话,只
要使用20倍放大镜,就能观察到这不是阴刻,而是用很小的转砣加解玉砂琢磨出来的,最明显的是转弯处,由许多小短线组合成的。实验表明:刀具、锐器在刻划转折仍能保持单线条,而砣具琢磨在便捷的前题下,其转折却需要多线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