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全集
广西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广西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课题: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目标: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自信的演唱《国歌。
初步掌握三连音节奏,并唱准和感受三连音在作品中的表现效果。
二、多方位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教学重点: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教具:手风琴、录音机、影碟、磁带、国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课前播放国旗国旗多美丽1.考考你: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呢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2.教师说说国歌的意义。
对于我们来说,国旗和国歌代表了整个国家的人民,国旗和国歌是我们身份的象征。
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集结了大批市民,他们都是在等待升旗仪式。
当宣布升旗仪式开始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当洪亮的国歌奏起来的时候,人们一面把目光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一面高唱着国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由然而生。
3.唱一唱:让我们一起来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考考你:你对国歌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5.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二、探密活动,引导体验1.唱一唱:下面我们用自己对国歌的理解来唱一唱《国歌》。
2.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国歌》的秘密,是什么力量使这首歌曲成为抗战期间全国人民战斗的号角是什么原因使这首歌曲成为一种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聂耳先生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呢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探秘行动吧! 3.探究《国歌》的秘密行动:学唱并分析《国歌》部分曲调。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优秀教案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优秀教案小学音乐第六册第二课《春天的歌》教案(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1.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过程: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有条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7.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8.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9.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10.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11.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12.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课古风新韵教学目标1.聆听两手古诗词歌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意境。
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句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已经所表达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背唱歌曲《游子吟》,表达自己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花非花》。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5.研究竖笛双吐音和三吐音的吹奏方法,能与同伴合奏竖笛曲《大鹿》。
教学建议1.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在音乐研究上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理解能力,可抓住本课主题“古风新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结合认识古琴的研究,拉近民族音乐文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3.拓展欣赏我国古诗词为创作素材的优秀音乐作品。
第一课时一、聆听古琴曲《关山月》1、导入聆听古琴曲片段,教师可以演奏乐器的音色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典味道。
并提问,听到这首音乐,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意境相配的古诗,举行配乐诗朗诵,体会现代文人的气质与情绪。
二、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1.简单赏析XXX诗歌《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配乐朗诵《水调歌头》,可选用本课古琴曲或歌曲作为配景音乐,朗诵后学生谈谈不同配乐有什么不同感受。
3.聆听歌曲《但愿人持久》,听出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应用特点。
4.对比聆听XXX和XXX演唱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
第二课时一、演唱《游子吟》1.复古诗《咏鹅》《春晓》《静夜诗》等古诗诗歌入手。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配景音乐,请学生朗诵《游子吟》两边。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1)视唱旋律。
(2)跟着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举行方面的不同。
(3)学唱歌词,延长歌曲。
第三课时1、演唱歌曲《花非花》1.从歌曲《西风的话》导入。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三年级第六册音乐教案5.1 课题4.音乐会课时第一课时总节数教学目标知识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情感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重点聆听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难点分析作品的段落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幻灯片学具卡片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复习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三、聆听《游击队歌》、《苗岭的早晨》师弹琴放伴奏曲1.听觉直接导入:(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唱师生问好歌全体学生随音乐齐唱聆听回答问题2.揭示作品的名称设境激趣(作为参加音乐会的入场券)四、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五、聆听《那不勒斯舞曲》《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六、小结歌谱,(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4.聆听《苗岭的早晨》(1)设问: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1.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
要求: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1)初听乐曲。
要求: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2)复听乐曲。
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乐曲可分为几段?速度有没有(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学生看口笛图片即: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
要求: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吹”、“拉”、“弹”属哪一类?聆听并回答问题复听并回答问题早晨》——口笛;出示幻灯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介绍三角琴: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学方案

小学音乐第六册教学方案一、课程背景及目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第六册作为继续推进学生音乐能力和欣赏水平的重要阶段,本教学方案旨在提供一套系统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
二、课程大纲1. 课程名称:小学音乐第六册2.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3. 课时安排:共15课时,每周一节音乐课4. 教材选用:教材《儿童音乐欣赏与鉴赏》第六册5.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表达和创造能力,提升其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音乐形式的基本认识1. 学生通过欣赏古典音乐作品《小星星变奏曲》,了解音乐形式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 引导学生对音乐中的主题、变奏和重复等元素进行分析,培养他们对乐曲结构的感知能力。
第二课:民族音乐的欣赏1. 学生通过欣赏民族音乐作品《茉莉花》,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 引导学生对音乐中的民族乐器和旋律进行观察和分析,培养他们对不同音乐文化的兴趣。
第三课:声乐表演的基本技巧1. 学生通过声乐练习和表演,学习正确的呼吸和发声方法,培养良好的唱歌技巧。
2.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歌曲演唱,提高其对歌曲情感表达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第四课:音乐与舞蹈的结合1. 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动作和音乐的配合,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2. 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和舞蹈形式的感知能力。
第五课:交响乐的鉴赏1. 学生通过欣赏交响乐作品《命运交响曲》,了解交响乐的演奏形式和乐队编制。
2. 引导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感受交响乐的气势和情感表达。
第六课: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1.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的音乐符号和音阶,尝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2.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创作,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逼真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 观摩教学法:通过观摩优秀的音乐演出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单元:人物音乐第一课:《壮乡美》-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壮族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理解《壮乡美》的歌曲内容和表达方式;- 能够正确演唱《壮乡美》的歌曲。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喀秋莎》-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俄罗斯音乐的特点和文化背景;- 理解《喀秋莎》的歌曲内容和表达方式;- 掌握《喀秋莎》的旋律和节奏。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和欲望;- 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的探索精神。
第二单元:交响音乐第一课:经典交响乐赏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结构;- 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研究欣赏并分析经典交响乐作品。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音乐家的敬意和崇拜之情。
第二课:合唱体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 研究合唱的基本技巧和配合方法;- 掌握合唱团的合唱曲目;- 通过合唱体验,培养音乐合作意识。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对音乐合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第三单元:音乐舞蹈第一课:传统舞蹈欣赏-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舞蹈的类型和特点;- 研究传统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形式;- 欣赏并分析传统舞蹈作品。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理解。
第二课:现代舞蹈表演-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现代舞蹈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研究现代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参与现代舞蹈表演的创作和呈现。
-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创意表达和个人表现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代舞蹈的审美体验和理解。
第四单元:音乐剧欣赏第一课:音乐剧入门-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音乐剧的历史和发展;- 研究音乐剧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 欣赏并分析著名音乐剧片段。
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

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第一篇: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小学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欣赏、学唱歌曲,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能以崇敬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能从内心体会对老师的尊敬及爱戴之情2、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歌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激发学生有感情地歌唱,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避免喊唱。
3:难点解决:先跟钢琴用试唱的方式轻轻的演唱,熟练之后再加入歌词三: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一进入教室就对本课内容有大致的了解)情境导入: 1:教师唱自编歌曲加朗诵:“ 啊每当想起你,可爱的孩子们,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赞扬老师,加入这个节奏× ××× ×××××××—3:师生跟着音乐共同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要求声情并茂。
4:教师表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设计意图:音乐艺术应该运用音乐来体验与表达,理解音乐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音乐。
加之,经过一、二年级的长期系统的学习之后,这一学段的学生也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
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循序渐进”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新歌教学1:聆听范唱回答问题: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力度怎样?歌曲可分几部分?2:第二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二部分,可以先试唱歌谱,再唱歌词,注意“啊”的演唱,要唱出对老师的深情3:师生合作:教师演唱第一部分,学生演唱第二部分。
4:第一部分学唱:学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一部分,教师指导音高,节奏,音色,歌唱状态5: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掌握了第一段歌词的演唱之后,接下来的第二段、第三段歌词,完全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根据学生的讨论、演唱,进行及时地引导,最后,教师弹伴奏,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用圆润,饱满的声音来演唱。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案【篇一:2015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2课时完整版)】第一单元爱满人间教学内容:1.唱歌《感恩的心》《爱的人间》2.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欢乐颂》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单元的意义,歌颂爱心,培育爱心。
2.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3.了解?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奉献,并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2.?乐圣?贝多芬及其在世界乐坛的地位和奉献教具准备:电子琴教学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感恩的心》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感恩的心》的学习,激发学生感恩老师的情感2.熟练演唱歌曲《感恩的心》3.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加入手势,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感教学重点:把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学唱歌曲充分的调动起来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过程:一、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话是说的是什么人呢?二、欣赏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注意:听一听这首歌曲里分了几部分?4.有感情的演唱。
反复演唱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歌曲本身就有很多内容,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音的强弱变化,加强歌曲的表现力。
三、学习手语1. 演示动作由老师演示动作2. 分解动作老师讲解动作,学生跟着做动作3. 分组进行练习。
小组之间互相进行练习,帮助纠正错误。
促进提高。
四、全班合唱歌曲,结束课程第二课时 2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感恩的心》2.欣赏歌曲《欢乐颂》教学目标:配合手语进行歌曲演唱,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欣赏歌曲《欢乐颂》,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感受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会一边演唱一遍加手语表演教学难点:赏析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学生表演一边唱歌边作手语。
虽然学生学的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的体验。
通过这种体验来促进同学们进一步学习。
广西版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全集

⼴西版⼩学⾳乐第六册教案全集第⼀单元趣味歌教学内容:⼀、演唱:《唱⾸⼭歌给哪猜》、《什么下⽥尾拖拖》⼆、听赏:《梭着梭着梭着跳》、《⼩三姐和⼩画眉对歌》三、活动:跺跺脚、会变长短的⾳符教学⽬标:⼀、了解歌同的不同情境,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通过听赏,提⾼学⽣的欣赏能⼒,激励学⽣关注⽣活,欣赏⽣活,热爱⽣活。
三、引导学⽣创编歌词。
四、提⾼节奏感、听辨能⼒和感受能⼒,并且了解这些⾳符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唱好歌曲,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法。
⼆、各种⾳符的运⽤和掌握。
教学准备:⼿风琴、录⾳机、磁带本单元安排四课时。
第⼀课时教学过程:⼀、兴趣导⼊:1、出⽰瑶族同胞跳舞的图⽚。
师:你认识这是什么民族吗?⽣:……师:现在让我们⾛进瑶族,去了解瑶族的风⼟⼈情。
2、出⽰练习曲::2 —∣ 2 —∣5 6 2 6 ∣5 5 2 :‖5 5 2 0‖(哎)脚板跺得星满天,星满天。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 X 0 :‖ X X X 0 ‖跺跺脚,跺跺脚,跺跺脚,跺跺脚,(哟哟哟哟)跺跺脚(哟)跺跺脚(塞)。
师指导练习。
(为歌曲教学铺垫)师⽣合作,体验欢快的舞蹈场⾯。
3、引出新课。
我们也来感受⼀下他们愉快的⼼情。
(初听歌曲)师:“⼩朋友,我们⼀块⼉把曲⼦听⼀听,看看谁能发现这⾸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样。
⽣答。
师总结。
学⽣带着愉快的⼼情朗读歌词。
⼆、歌曲教学:1、跟录⾳默唱。
2、跟琴轻声唱。
3、指导第⼆部分:1)、师完整的⽰范,⽣听后指明拍出节拍。
2)、师⽣⼀起拍节奏读。
4、这⼀段表现的是热闹的舞蹈场⾯。
5、全班边唱边跳。
三、⼩结:今天我们⼀块⼉⾛进瑶家,了解了能歌善舞的瑶族⼈民,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拿⼿的本领,等着我们的⼩朋友去发现,去创造。
把我们的民族⽂化发扬光⼤。
第⼆课时教学过程:⼀、听⾳乐进教室(播放《跺跺脚》)⼆、激起导⼊:师:想⼀想,我们学过的彝族歌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六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音乐》第六册教学设计教师:班级:三年级中心学校2018年2月第一单元快乐的do re mi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识记do re mi三个音。
教学目标: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教学难点:认识和演唱音符do re mi。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听唱歌曲《快乐的do re mi》(一)听赏歌曲1.听录音范唱《快乐的do re mi》。
2.请你跟琴唱一唱这三个音。
3.教师演唱《快乐的do re mi》,学生接唱歌曲中的do re mi。
(二)听唱法演唱歌曲1.轻声读歌词第一段。
2.听教师慢速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心里默唱一遍,轻声唱一遍。
3.引导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教师仔细听学生演唱,加以指导。
“演唱”四分休止符时,可用手势动作代替4.学习演唱二、三段歌词。
听录音范唱,跟琴直接演唱。
5.全体演唱全曲二至三遍二、音乐游戏(一)认识五线谱上的do re mi的唱名位置。
(二)跳房子游戏。
三、演唱歌曲(一)再演唱过程中可不断变换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或领唱与齐唱,小组派出代表演唱等形式。
(二)表演唱或小组表演唱、个人表演唱(三)进行歌词创编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目标: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引导学生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难点:用do re mi三个音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我是小小主持人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并和大家一起欣赏。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一)初听歌曲:你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是几拍子的?(二)听歌曲:学生可以跟着小声唱一唱、动一动。
小学第六册音乐教学计划

小学第六册音乐教学计划一、学生状况剖析本年段执教班级为三(1)(2)两个班级,我从归纳课下手,在教育中浸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育,加强教育科研,加速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变革,尽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渐完成全面发展。
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喜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立异才能天然发挥出来。
执教的班级学生音乐水平这学期明显好转,我在视唱练耳、音乐常识、舞蹈等方面全面进步学生的本质,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根底常识欠佳。
总的来说,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我还要重视音乐根底常识操练,进一步稳固、完善教育,为学生打下厚实的根底。
二、教育方针(一)思想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浸透德育,健全德育、美育网络,加强教育科研,加速教育现代化,变革进步,全面进步学生的音乐本质,尽力把教书育人进步到一个新阶段,经过各种体裁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赏识,让学生感触美的艺术和崇高的情趣,培育他们的立异精力、协作精力、环境认识、心思条件等,尽力进步,为我国的明日奋发向上。
(二)音乐常识和技术操练1、辅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态和呼吸办法来演歌唱曲;2、辅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练声办法;3、开始赏识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把握音乐赏识常识,并能培育学生学习音乐的喜好;4、经过音乐常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与喜好5、经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操练,进步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6、经过律动操练培育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7、经过集体舞教育,进步学生的归纳本质。
三、教育内容本学期经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育,为学生的学习打下根底;经过对归纳课、歌唱课、赏识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育培育学生的学习喜好,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融会贯通,进步他们的本质。
本学期,我还加强了赏识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重视音乐常识和技术、技巧操练,培育学生的学习才能,并在教育过程中浸透德育,变革进步,加速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经过归纳操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本质大大进步。
音乐教案《摇船调》

小学音乐第六册《摇船调》教案设计江岸区新村小学翁丽娟教材选自:小学人音版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童趣》教材分析:这是一首流行在台湾的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
歌曲采用了问答对歌的形式。
采用4/4拍,五声宫调式,音域在九度以内,旋律流畅、优美。
歌曲加入了3小节的衬词和1小节重复句,更增强了歌曲浓郁的民歌风格,节奏明快、紧凑,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教学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台湾民谣《摇船调》,初步体会问答式歌曲的特点,感受音乐柔和美好的意境;2、了解反复跳越记号及用法,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3、在创设的情境中分角色表演歌曲,初步尝试两个声部的合唱。
教学重难点:即兴创编谜语,感悟谜语的乐趣。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乐句卡片。
教学思路:本节课是一节以歌唱教学为主的音乐综合课,讲的内容是三年级第六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摇船调》。
教学中围绕着猜谜语、读谜语、唱谜语和编谜语的顺序,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等互动的形式中充分感受谜语在音乐中的乐趣,从而进行有效的音乐活动。
层层深入的学习,使学生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歌词的内容,在多次的聆听中学会歌曲的演唱,在互相学习中准确的把握了歌曲的音乐形象。
最后达到不仅学会演唱歌曲,而且情景表演的演唱中学会并尝试两个声部合唱。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聆听歌曲《吉祥三宝》,感受一问一答的歌曲形式。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一首优美的歌曲,请你们边听边思考,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听到了有谁在唱歌?他们是怎么唱的?(歌曲有很多演唱形式,有独唱、合唱、齐唱,这种属于对唱。
)三、猜谜语1、师按节奏并加响板朗读。
肚儿空空,能呀么能装人,搁在水里,它呀它不沉,不怕风浪大呀,就怕水不深哟,就怕水不深。
2、请学生模仿老师的节奏朗读。
四、感受熟悉音乐旋律1、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做划船的动作。
(慢速)提问:小船划在什么样的水面?为什么?2、在听音乐做划船动作。
(快速)提问:水面起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师小结:大家团结起来,动作一致,不怕风浪,勇往直前。
广西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广西版六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研究并掌握本册音乐教材中的音乐知识与技能;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评价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审美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音乐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2. 音乐欣赏与评价;3. 乐理基础和乐器演奏;4. 声乐和合唱;5. 音乐创作与表演。
三、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与评价能力;2.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资源展示音乐作品,引发学生的音乐兴趣;2. 合作研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研究、创作和表演音乐作品;3. 体验式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乐趣和魅力;4. 演示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奏乐器、唱歌,引导学生模仿和研究。
五、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精彩的音乐片段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2. 知识讲解: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3. 音乐欣赏与评价:选择适当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进行评价;4. 乐器演奏:介绍不同的乐器及其演奏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进行研究和演奏;5. 声乐和合唱:通过唱歌和合唱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6. 音乐创作与表演: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7. 总结与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
六、教学评价1.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进行小组内互评,评价合作过程和成果;2.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表现和作品,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建议;3. 自我评价: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和评价,总结自己的研究收获和不足之处。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2. 音乐教材和乐谱;3. 各种乐器和音乐作品;4. 音乐创作工具和设备。
八、教学反思本教案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VIP专享】桂教版一、六年级下册 音乐教案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观适1、察于程3观阅 六蛔寄.内列察读 、虫生出蚯材 让标容生3根常蚓料 学本教活.了 据见身: 生,师的2、解 问的体巩鸟 总看活形作 用蛔 题线的固类 结雌动态业 手虫 自形练与 本雄学、三: 摸对 学动状习人 节蛔生结4、、收 一人 后物和同类 课虫活构请一蚯集 摸体 回并颜步关 重的动、学、蚓鸟 蚯的 答归色学系 点形教生生让在类 蚓危 问纳。习从 并状学理列学平的害 题线蚯四线人 归、意特出四生面体以形蚓、形类 纳大图点常、五观玻存 表及动的鸟请动文 本小引以见引、察璃现 ,预物身类 3学物明 节有言及的、导巩蚯上状 是防的体之生和历 课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 干感主是所列环史 学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鸟 燥染要否以举节揭 到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类 还的特分分蚯动晓 的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减 是方征节布蚓物起 一,课穴并学蚯课生上少 湿法。?广的教, 些体所居归在生蚓前回运的 润;4泛益学鸟色生纳.靠物完的问答动原 的4蛔,处目类 习和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因 ?了虫以。标就 生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及 触解寄上知同 物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我 摸蚯生适识人 学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国 蚯蚓在于与类 的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的 蚓人飞技有 基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 体生行能着 本特出要几变以动,境?大 节活的1密 方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珍 近习会形理切 法。课生征有以问的小学引什稀 腹性态解的 。2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鸟 面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类 处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等 ,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资 是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料 光居病是寄的们结构,五小物典, 滑生?重生鸟内学构,学、结的型以 还活5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的爱 是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鸟 粗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护 糙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鸟 ?、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8征境小理三页点观的动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理适为方引些2鸟,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识的位学你握日构解2互.。办特生认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趣味歌教学内容:一、演唱:《唱首山歌给哪猜》、《什么下田尾拖拖》二、听赏:《梭着梭着梭着跳》、《小三姐和小画眉对歌》三、活动:跺跺脚、会变长短的音符教学目标:一、了解歌同的不同情境,感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二、通过听赏,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三、引导学生创编歌词。
四、提高节奏感、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并且了解这些音符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一、唱好歌曲,掌握不同歌曲的演唱方法。
二、各种音符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准备: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本单元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1、出示瑶族同胞跳舞的图片。
师:你认识这是什么民族吗?生:……师:现在让我们走进瑶族,去了解瑶族的风土人情。
2、出示练习曲::2 —∣ 2 —∣5 6 2 6 ∣5 5 2 :‖5 5 2 0‖(哎)脚板跺得星满天,星满天。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X ∣XX X 0 :‖ X X X 0 ‖跺跺脚,跺跺脚,跺跺脚,跺跺脚,(哟哟哟哟)跺跺脚(哟)跺跺脚(塞)。
师指导练习。
(为歌曲教学铺垫)师生合作,体验欢快的舞蹈场面。
3、引出新课。
我们也来感受一下他们愉快的心情。
(初听歌曲)师:“小朋友,我们一块儿把曲子听一听,看看谁能发现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生答。
师总结。
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朗读歌词。
二、歌曲教学:1、跟录音默唱。
2、跟琴轻声唱。
3、指导第二部分:1)、师完整的示范,生听后指明拍出节拍。
2)、师生一起拍节奏读。
4、这一段表现的是热闹的舞蹈场面。
5、全班边唱边跳。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块儿走进瑶家,了解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我们国家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等着我们的小朋友去发现,去创造。
把我们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听音乐进教室(播放《跺跺脚》)二、激起导入: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彝族歌曲。
生:……师:(简介彝族)大家听一听,这首歌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唱首山歌给哪猜》。
生:(答)。
师:对,这首歌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想一想,我们听过哪些歌也是一问一答的?(引导学生说出电影《刘三姐》中的歌曲。
)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三、歌曲教学:1、师范唱。
2、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师生问答或分组问答)3、跟琴默唱。
4、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5、随伴奏演唱。
(体会歌曲情绪及速度)6、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评价:师:你还能为歌曲填词吗?自由组合讨论一下。
生讨论,填写歌词。
师检查。
读一读同学填的歌词,学生互评。
师:(总结)少数民族的山歌都是来源于生活,(出示几位同学的作业)象这几个小朋友就写得不错,说明他们平时注意观察,希望大家回去以后,看看我们身边的事或者周围的环境,把歌词再改一改,下节课我们再看看谁写得最棒!五、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1、学生唱一唱自己编写的歌词。
2、师总结。
二、听赏:1、师: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两首民族歌曲,这节课我们继续体验一下其他民族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2、播放歌曲《梭着梭着梭着跳》、《小三姐和小画眉对歌》3、引导学生说对音乐的初步印象。
4、复听。
5、学生对僳僳族较陌生,师简介僳僳族。
6、师:听听歌曲《梭着梭着梭着跳》中从高跳到低,双从低跳到高的音是哪个?7、引导学生回答。
8、再次聆听。
9、想一想,怎样接着《小三姐和小画眉对歌》中的歌词后面唱。
10、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11、随着音乐哼唱。
三、小结,下课。
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了解各音符。
1、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画面上的内容。
2、跟着老师将各音符拍一拍。
3、边拍边听,找出音符长短规律。
二、掌握各符的时值。
1、将音符按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2、边拍边唱各组合的音符。
3、请学生区分前十六分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并读一读。
4、让学生用七个音自由组合,看谁做得快。
5、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各音符间的相互联系。
三、小结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四、下课。
第二单元:时刻准备着教学内容一、听赏:童声合唱《红星歌》、《小主人之歌》二、演唱:歌曲《共产儿童团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三、活动:音乐竹楼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及报效祖国的决心。
2、通过探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通过学习歌曲认识4/4拍及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1、通过多种方式的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够将附点节奏、重音记号准确的演唱出来3、能够将重音记号在歌曲中准确运用。
教学准备: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本单元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一、听赏与跟唱1、导入师:上节课看到同学们的表演,听到你们宣读的誓言,真是个个都很精彩,那你们知道多少有关少先队的历史呢?谁能说一说。
生……2、聆听《红星歌》师:刚才电影中那群孩子的身份是什么?你们知道吗?生……师: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这些小孩被称为共产儿童团。
1949年10月解放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3、再次聆听4、跟唱、表演。
二、活动《唱唱跳跳》。
1、认识乐谱2、分组3、老师弹奏,学生活动。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听赏了歌曲《红星歌》,感受了歌曲雄壮有力的气势。
还进行了唱谱游戏,大家都表现的很好。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儿童团站岗的图片: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师:在那个年代连儿童也自发的组织起来和敌人做斗争。
你们想和儿童团员一样和敌人做斗争吗?生:……(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师:现在就交给你们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愿意接受吗?生:愿意师:红军要开会,为了防止有敌人混进来,邀请儿童团员站岗,每位来开会的红军都有一个暗号,只有拍对暗号的红军才能进去开会。
出示节奏。
×.× ×× ×—× ×.× × ×学生动作:分成两组,一组扮演红军,一组扮演儿童团员。
拍对的红军,儿童团员为他们贴上红星。
二、学习歌曲师:同学们,你们胜利的完成了任务,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儿童团员了。
听!(播放歌曲)生:(初听歌曲)师:让我们一起举起右手宣誓,分四组,每组读一段歌词。
生:(读歌词)[使学生融入课堂,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自主学习、分组演唱师:现在演唱一遍歌曲。
(教师弹旋律,学生分四组唱歌词。
)师:这首歌曲的力度是怎样的?生:(强,很强等)师:是一样的力度,还是某一个音更强一些?生:(唱一遍歌曲体会并回答。
)师: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师:让我们接过烈士手中的枪,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生随音乐全体起立,情绪高涨的演唱《共产儿童团歌》。
三、小结。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1、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老师走到学生中去听,找出学生演唱中的问题。
2、聆听、跟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3、师: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少先队员了,那你们是不是都能完整地唱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呢,我想听你们唱一唱,好吗?4、师:刚才听同学们唱了这首歌曲,我发现有许多同学歌词还是记得不熟,那让我们一起再来把歌词巩固学习一遍,好吗?5、熟悉歌词师:请同学们神气地把歌词齐读一遍。
比较歌词,再进行记忆。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出两段歌词中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说一说。
多媒体播放《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伴奏音乐,学生跟唱(多媒体随着出现歌词)三、综合表现1、师生讲解歌曲的感情处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歌曲,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歌曲怎样处理才能得到更好的表现呢?演唱中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加入一些打击乐器伴奏?生……2、教师归纳3、完整地演唱歌曲,并由个别学生选择队鼓进行伴奏。
师:全体起立,少先队唱队歌,队鼓手伴奏。
四、活动《队旗下的誓言》1、导入师:同学们一定都还记得入队时的情景吧,当我们系上红领巾,每个人都要在队旗下干什么呢?生:宣誓。
师:对那现在呀,教师想再现你们入队的情景,看看你们当时的表现,行吗?2、分组练习3、分小队表演三、总结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老师知道你们和同学都非常团结友爱,说明你们都有一颗爱心,是一个善良的人,不过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没父母的孤儿,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如果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你会怎么去帮助他呢?二、讲授新课听赏歌曲《小主人之歌》。
1、听录音范唱,谈谈听后的感受。
2、学唱歌曲。
3、跟着琴进行模唱1~2遍。
4、解决难点。
5、采用分组,男女声等演唱方式进行练习。
6、老师弹琴,学生朗读歌词。
7、歌表演。
三:音乐活动:认识4/4拍的规律:1、复习4/2拍和4/3拍的强弱规律。
2、出示4/4拍的强弱规律,然后进行比较它们的不同。
3、师讲解。
4、唱一唱。
5、课本习题:进一步掌握4/4拍。
五、小结。
第三单元静静的夜教学内容:1、演唱:《摇篮曲》2、听赏:《摇篮曲》(小提琴独奏)、《梦幻曲》(大提琴独奏)、《小夜曲》(弦乐四重奏)3、学乐器:小乐手教学目标:1、通过听赏舒伯特和莫扎特作曲的《摇篮曲》感受《摇篮曲》平稳、优美、抒情的音乐形象。
2、学生能用安静、恬美的歌声,气息连贯地唱好《摇篮曲》。
3、通过节奏练习,培养学生的乐感。
4、认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声音特点及弦乐四重奏,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重难点:1、唱好歌曲。
2、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本单元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你小时侯妈妈是怎样哄你睡觉的?介绍作曲家舒伯特,简介《摇篮曲》的创作。
二、歌曲教学:欣赏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作曲的《摇篮曲》。
1、播放音乐。
2、学生听完《摇篮曲》后,讲讲歌词内容和歌词的情感。
3、请学生将听到的《摇篮曲》讲出词意,说说听了《摇篮曲》的感受。
4、随音乐哼唱。
师:要用怎样的心境和声音去演唱这首歌。
生答。
两次聆听,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意境。
5、全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略。
三、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介绍什么是小提琴独奏、大提琴独奏。
二、听赏:分别听赏《小提琴独奏》和《梦幻曲》。
比较下它们的音色和旋律,师引导,生回答。
复听,熟悉曲子的旋律。
小组讨论并回答。
再次聆听,并随音乐哼唱,用手势表示音乐的起伏。
三、下课。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谁能说说小提琴与大提琴音色上有什么有同。
生回答。
二、听赏:1、师:我们来听听这首曲子,你听到了哪种乐器?播放弦乐四重奏《小夜曲》,生听。
生回答。
2、师介绍什么是弦乐四重奏:包含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
3、复听,从中听出大提琴和小提琴的音色。
听后对音乐的感受。
4、介绍小夜曲的起源: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中的爱情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