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常见 输液反应及救治课件
• •
,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引起严重缺氧而造成机体死亡; 如进入心脏冠状动脉,可阻塞冠脉循环,引起严重的心功 能障碍,造成机体死亡。
空气栓塞症状表现
输液过程中: 病人突然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
呼吸困难和严重紫绀,听诊心前区,可闻及
响亮地的、持续的“水泡声”。
空气栓塞紧急治疗处置
1、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在
体、
•
换输液器保持通道)积极进行液体复苏:快速输入1~4L等渗液
体
• • . • (3)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保持气道通畅,有气道梗 阻 • 征象的患者需要开放气道; (如生理盐水) (2) 紧急用药:副肾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静注或入壶
急性全身性过敏反应紧急处理 B
或加压输液输血无人在旁看守时,发生的危险并发症。进
入静脉的空气,首先被带到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 气量少,则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 最后进入毛细血管,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5-10毫升以上)随着心脏的跳动,使空气与血液混合成泡沫
状,并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如进入肺动脉,可阻塞其分支
三、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
急性心脏负荷过重)
原因及诊断:
肺水肿是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 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 引起。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气促、咳嗽,泡 沫痰或血性泡沫痰。
急性肺水肿(急性左心衰、急性负荷过重)
症状表现:
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
吸困难、气短、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血痰
急性全身性过敏反应紧急评估
•
• • • •
A、是否有呼吸(气道是否通畅) B、是否有脉搏 : C、是否血压下降: D、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 E、神志是否清醒:
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 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 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 理人员报告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 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 密切观察注射部位,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 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 4. 扩血管药物 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4. 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渗漏轻微时-热敷、严重时按医嘱 处理,可局部封闭,654-2湿敷等(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氢化可的 松湿敷)
5. 化疗药物外渗 只要可疑渗漏,立即停止输注,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 出来,回的血液药物以3-5ml为宜。局部使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 多处皮下注射,范围需大于渗漏区域,同时可冰敷(收缩血管、减少 吸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应)
操作者操作前、后应实行合格的手部清洁,不允许佩戴假 指甲,戴手套前和脱下手套之后也需洗手。
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操作者手上有可见体液、血液或可疑手被污染,应立即用
抗菌或非抗菌皂液和水进行洗手。在没有流动水洗手的情 况下,也可使用手消毒液 消毒剂自然风干后再行穿刺
无菌药液的配制
所有的常规液体的配制都应在空气清洁的环境中完成,最 好在层流净化台和有层流通风设备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 行。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用强),其次,也可采用
0.5%654-2湿敷。 (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还可采用
75%的酒精湿敷。 (3)苏打外渗: 局部用利多卡因+vitC封闭,再用硫酸镁湿敷. 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逐
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 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 4. 扩血管药物 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4. 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渗漏轻微时-热敷、严重时按医嘱 处理,可局部封闭,654-2湿敷等(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氢化可的 松湿敷)
5. 化疗药物外渗 只要可疑渗漏,立即停止输注,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 出来,回的血液药物以3-5ml为宜。局部使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 多处皮下注射,范围需大于渗漏区域,同时可冰敷(收缩血管、减少 吸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应)
操作者操作前、后应实行合格的手部清洁,不允许佩戴假 指甲,戴手套前和脱下手套之后也需洗手。
使用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操作者手上有可见体液、血液或可疑手被污染,应立即用
抗菌或非抗菌皂液和水进行洗手。在没有流动水洗手的情 况下,也可使用手消毒液 消毒剂自然风干后再行穿刺
无菌药液的配制
所有的常规液体的配制都应在空气清洁的环境中完成,最 好在层流净化台和有层流通风设备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进 行。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用强),其次,也可采用
0.5%654-2湿敷。 (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还可采用
75%的酒精湿敷。 (3)苏打外渗: 局部用利多卡因+vitC封闭,再用硫酸镁湿敷. 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逐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课件
• ④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预防:
•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 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 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18
药 物外 渗
• 原因: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 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 4、抗过敏: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 500ml中静脉滴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 5、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
•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 7、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作好病情动态记录,病人未脱离危 险期前不宜搬运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21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用强),其次,也可采
用0.5%654-2湿敷。 (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还
可采用75%的酒精湿敷。 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
后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常部见输出液反血应及处,理 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22
Page 3
热原
热原样
反应
反应
输液反应 类型
细菌污
过敏
染引起
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4
发生的原因
药物
输液器
材及速
度
患者个人 因素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输液环境
预防:
•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内的空气。 • 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 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18
药 物外 渗
• 原因: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 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 4、抗过敏: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mg加入5%或10%葡萄糖液 500ml中静脉滴注;并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
• 5、纠正酸中毒,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
• 6、若心跳骤停,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
• 7、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尿量及其他病情变化,注意保暖,并作好病情动态记录,病人未脱离危 险期前不宜搬运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21
3.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用强),其次,也可采
用0.5%654-2湿敷。 (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还
可采用75%的酒精湿敷。 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
后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常部见输出液反血应及处,理 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22
Page 3
热原
热原样
反应
反应
输液反应 类型
细菌污
过敏
染引起
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4
发生的原因
药物
输液器
材及速
度
患者个人 因素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输液环境
《输液反应及护理》课件
老年人输液护理
老年人输液反应的特点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输液反应的 耐受性较弱,容易出现心悸、呼吸困难
等症状。
老年人输液中的观察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老年人的 生命体征和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应
及时处理。
老年人输液前的准备
在输液前,应了解老年人的病情、用 药史和身体状况,评估老年人的营养 状况和心理状态。
儿童输液前的准备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输液反应 的耐受性较弱,容易出现过敏、发热等症 状。
在输液前,应了解儿童的病情、用药史和 过敏史,确保儿童处于安静状态,避免哭 闹和挣扎。
儿童输液中的观察
儿童输液后的护理
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生命体 征和反应情况,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输液后,应保持儿童安静休息,观察是否 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
预防
询问过敏史,进行过敏试验,备好急 救药品和设备。
空气栓塞
总结词
潜在的致命风险
原因
多由于输液装置连接不紧密或管道破裂导致 空气进入。
详细描述
空气栓塞是由于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的,表现 为呼吸困难、胸痛和发绀等症状。
预防
确保输液装置连接紧密,及时处理管道破裂 和气泡。
03
输液反应的护理措施
发热反应的护理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 的异常反应,确保患 者的安全和舒适。
观察输液过程中患者 的面色、呼吸、脉搏 等生理指标是否正常 。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等因素 ,合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避免输液过快或过量,以免引 起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量,确保 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注意保持输液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PPT
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 急预案及处理
目录
• 应急预案 • 处理措施 • 预防措施 • 培训与教育 • 总结与改进
01
应急预案
立即停止输液
01
当发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 立即停止输液,以避免病情加重 。
02
同时,应将输液管和药液留作后 续检查和诊断的依据。
呼叫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
立即呼叫负责治疗的医生或其他医护 人员,报告患者情况,并请求紧急支 援。
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情况,做好个体 化评估。
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应急预案 立即停止输液,呼叫医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抗过敏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处理流程
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快速识别输液反应症状。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按照处理规范进行救治。
及时上报并记录。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01
02
03
04
与药剂科沟通
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质量 可靠。
与护理部协作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和责任心。
与医务科合作
共同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处 理流程。
与患者沟通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输 液反应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培训与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组织培训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 参加输液反应应急处理的 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应急 预案和处理流程。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医护 人员在面对输液反应时的 应对能力,加强团队协作 和沟通。
目录
• 应急预案 • 处理措施 • 预防措施 • 培训与教育 • 总结与改进
01
应急预案
立即停止输液
01
当发现患者出现输液反应时,应 立即停止输液,以避免病情加重 。
02
同时,应将输液管和药液留作后 续检查和诊断的依据。
呼叫医生或其他医护人员
立即呼叫负责治疗的医生或其他医护 人员,报告患者情况,并请求紧急支 援。
定期对护士进行培训情况,做好个体 化评估。
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应急预案 立即停止输液,呼叫医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抗过敏治疗。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处理流程
完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快速识别输液反应症状。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按照处理规范进行救治。
及时上报并记录。
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和协作,共同提高医疗质量
01
02
03
04
与药剂科沟通
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质量 可靠。
与护理部协作
加强护士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和责任心。
与医务科合作
共同制定和完善应急预案和处 理流程。
与患者沟通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输 液反应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THANKS
感谢观看
04
培训与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组织培训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护人员 参加输液反应应急处理的 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应急 预案和处理流程。
模拟演练
通过模拟演练,提高医护 人员在面对输液反应时的 应对能力,加强团队协作 和沟通。
输液反应及护理ppt课件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ຫໍສະໝຸດ 过重)☆原因△ 输液速度过快,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 患者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 能不全者。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
☆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 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从口鼻涌出。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
☆护理措施:
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症状。 听诊心前区闻及响亮、持续的水泡声;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 △ 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无菌操作
△ 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3)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
(3)遵医嘱给予镇静、平喘、强心、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扩血管药物。 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以查找原因;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红霉素、氢化考的松等,应充分稀释后再用,并防止药物溢出血管外。 发热反应轻者,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并立即通知医生;
给 △予高输流 液量 过氧 程气 未吸 能入 严, 格以无提 菌高 操患 作者(的血4氧)浓度必。 要时进行四肢轮扎,即用止血带压迫 四肢以阻断静脉回流,每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个肢 高热患者应予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遵医嘱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1、发热反应 2、急性肺水肿(循环负荷过
重) 3、静脉炎 4、空气栓塞
1、发热反应
☆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多由于:
△ 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彻底 △ 药液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 △ 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 △ 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无菌操作
1、发热反应
☆临床表现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小时,患者表现 为: 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体温在38℃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可 恢复正常;严重者高热达40-41℃,并伴有 恶心、呕吐、头痛、脉快等全身症状。
输液反应及处理 PPT精品课件
四、输液反应及预防
( 四)空气栓塞
1.原因 2.症状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感,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紫绀 ,心电图可表现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3.防治方法
(1)输液时必须排尽空气。
(2)立即使病人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 (3)氧气吸入。 (4)在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更换水枪时,应在病人呼气时或嘱病人屏气时进行 ,以防空气吸入,保留硅管或换液体时的任何操作环节,均不能让硅管腔与 大气相通。
(1)输液滴速不宜过快。对心脏病人、老年和儿童尤须注意。 (2)当出现肺水肿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
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3)按医嘱给予舒张血管、平喘、强心剂。 (4)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将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酒精湿化后吸入。 (5)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换扎止血带。
3. 热原累加。 4. 微粒累加。
三、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二) 输液器材质量。 (三)输液速度。 (四)输液环境。 (五)患者因素
1. 疾病。 2. 患者年龄。 3. 个体差异。
四、输液反应及预防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2.症状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 热达40-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3.防治方法
1. 热原反应 2. 热原样反应 3. 过敏反应 4. 急性细菌性感染反应
三、输液反应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一)药物 1. 大输液 2. 添加药物:
(1)添加的药物质量不合格。 (2)添加药物剂量过大。 (3)添加药物与输液发生物理变化或分解、聚合等。 (4)致热药物停用后,患者体温即恢复正常。
(5)大容量注射液选择不当。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 1、输入液体与加入药物质量; 2、输液器具灭菌不彻底有致热源; 3、配药加液中的污染;没有认真消毒、加药前没洗 手、操作间尘土飞扬;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4
4、静脉穿刺针头的污染,针头触碰到未消毒 的手、物品; 5、联合用药过多及药物配伍不当; 6、输液速度过快。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循环负荷过重反应也称为急性肺水肿
A.原因:
1.由于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 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
2.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 不全者
B.临床表现:
1. 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 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腔涌出。听诊肺部 布满湿罗音,心率快且节律不齐
镁行湿敷。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 2.停止患肢输液; 3.超短波照射治疗; 4.用中药如意金黄散或消炎止痛软膏外敷; 5.如有合并感染,视病情给抗生素治疗。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14
(四)空气栓塞
原因: 1.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接,有漏气; 2.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
7
B. 处理: 1. 发热反应轻者,应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
并及时通知医生; 2. 发热反应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
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3. 对高热患者,应给与物理降温,严密观察生命体
征的变化,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 治疗。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8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常见输液反应及处理
18
2. 立即给患者吸入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3. 有条件时可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4.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5
15
预防:
+ 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输液用具包装 及灭菌日期、有效
+ 严格无菌操作
处理:
+ 反应轻者,立即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输液, 并及时通知医生
+ 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并保留剩余溶 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科做细菌培养
+ 对Page高16 热者给予物理降温,严格观察生命体征, 16
循环负荷 过重
Page 14
静脉炎
药物外渗Βιβλιοθήκη 14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因输入致热物质引 起。多由于用物清洁灭菌不彻底,输入的溶 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 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 症状 行无菌操作等引起。
主要表现发冷、寒战、发热(轻者发 热常在38℃左右,严重者高热达40- 41℃),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 快、周身不适等症状。
1
+ 地点: + 时间: + 参加人员:
2
输液反应的概述 反应的类型 发生原因 常见反应的症状、原因及护理措施 预防措施 《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重要内容介绍
Page 3
3
+ 输液反应是由于输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总称,属不良反应。 我们常说的输液反应是由热原引起的反应,轻者有发冷、寒战、 发热、出汗,体温常在38.5℃左右,停止输液后数小时体温 恢复正常。严重者体温可达40℃~42℃,头痛、恶心、呕吐、 意识不清、昏迷、低血压休克,有的出现多脏器损害、弥漫 性血管内凝血、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严重输液反应多数非 死即残,预后很差,脑损坏致残成痴呆或植物人。
Page 11
11
+ 一般在夏季气温炎热, 空气湿度偏高时,药 液易被微生物污染而 引发输液反应。气候 寒冷季节,对高龄患 者或者体质较弱者, 也可引发输液反应。 输液时一定要注意环 境温度、湿度。
Page 12
12
(1)疾病 (2)患者年龄 (3)个体差异
Page 13
13
发热反应 空气栓塞
+ 原因:由于长期输注浓度较 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引起 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 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 不严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 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 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 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 发热等全身症状。
Page 19
19
预防:
+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 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 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
原因:
+ 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 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 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
+ 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尤 多见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
症状:病人突然感到胸闷、气 短、咯粉红色泡沫样痰;严 重时痰液可由口鼻腔涌出, 听诊肺部布满湿啰音,心率
Page 17
17
+ 预防: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老年人、儿 童及心肺功能不全患者应减慢滴速。
+ ③拔出较粗的、近胸腔的深静脉导管后, 立即严密封闭穿刺点。
处理:
+ ①如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将患者置于左侧 头低足高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
22
+ 原因:穿刺时刺破血管或输液过程中针头 或留置导管滑出血管外,使液体进入穿刺 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7
+ 4.是液体配伍过杂的问题:
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 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 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有的一组液体中 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炎琥宁、 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这都容易出现输液反应。
8
+ 输液反应的参考诊断标准如下:在输液后 15分钟至1小时内,发生冷感、寒战,发 热38℃以上,于停止输液后数小时内体温 恢复正常,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腰 部及四肢关节剧痛,皮肤苍白、湿冷、血 压下降,休克甚至死亡。
+ 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处理:
+ 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 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 行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 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 中药治疗,将如意金黄散加醋调成糊状,
20
原因:
+ 输液导管内空气未排尽。
+ 导管连接不紧,有漏气。
+ 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 + 输液反应类型:发热反应、静脉炎、空气栓塞、急性心衰、
肺水肿 。
4
发热反 应
细菌污 染引起
Page 5
输液反应 类型
热原样 反应
过敏 反应
5
+ 1.液体与药品质量的问题: 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
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 + 2.是液体配制中的问题:
+ 拔出深静脉导管后,穿刺点封 闭不严密。
+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 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 针。
症状:
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濒死
感Page,21 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
21
预防:
+ ①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器,排尽输液导管 内的空气。
+ 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或 更换输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针。
+ 处理:①出现上述表现,立即停止输液并 迅速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取端坐位, 双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 脏负担。同时安慰患者以减轻其紧张心理 。 ②高流量氧气吸入,一般氧流量为6~ 8L/min,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乙醇 溶液,以减低肺泡内泡沫表面的张力,使 泡沫破裂消散,改善气体交换,减轻缺氧 18
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不履行“三查七对”, 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未做到“一人一管”、 “一液一针”,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 制药液会增加反应的发生几率。
6
+ 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的问题: 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
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 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 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则可能诱发输液反应。
9
+ 大输液质量: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
+ 添加药物:对添加药物的质量,剂量,溶 酶,及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不熟悉
+ 热原累加:进入体内热原质细菌 内毒素达到一定量
+ 微粒累加
Page 10
10
+ 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和输液器
+ 静滴含K + 、Ca 2+ 、Mg 2+ 等离子的 药物时,滴速过快,敏感患者可引起输液 反应,对体质较弱或敏感患者一定要控制 滴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