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所需的五种精神

合集下载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精神有哪些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精神有哪些

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精神有哪些职业道德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须把职业道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下面是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精神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敬业精神:热爱教育,志存高远热爱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师把教育作为白己奉献一生的“事业”,不仅将教学工作视为谋生的手段,还融进白己的理想和信念,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在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热爱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精神的起点。

这是因为:首先,热爱教育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其次,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并积极献身,才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只有热爱教育的教师,才能不计较金钱和名利,甘为人梯;才能在讲台上数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才能将白己的知识倾囊相授,照亮别人。

最后,热爱教育是教师对教学工作发挥积极性的源泉和动力。

存高远就是教师树立长期的职业目标,追求远大的职业理想。

当一个教师把教育作为白己的终身事业时,就不会仅仅满足作一个“教书匠”,他会追求白己职业上的成功,事业上的进步。

这里的成功主要包括两个方而:一是成就学生,让学生在知识上和品行上都取得进步,让学生成才;二是成就白己,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成名成家,著书立说。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指人民教师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并在这种感情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教海,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尺度。

(三)勤业精神: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就是说教师应该严格的要求和约束自己,以崇高的人格,精湛的教学艺术、渊博的学识对学生做出表率,成为学生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而的榜样。

以身作则是教师应有的“德行”,是教师职业道德精神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传统的教师道德规范的重要特征。

为什么从古至今都这么强调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教师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首先,教育对象的“向师性”决定了教育者的“师表性”。

新型教师教师应具备的四种精神

新型教师教师应具备的四种精神

新型教师教师应具备的四种精神孙金菊在听课结束后,常听到评课教师说:“你应该再大胆一点,哪个地方应该怎么怎么样。

”而授课教师往往会这样说:“我本来也想那样做,但是怕学生怎么样怎么样。

万一那样做了,出现什么什么后果怎么办?”这是课堂教学改革中经常出现的场景。

而往往就是这种场景延缓了教学改革的进程,甚至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教师缺乏四种精神。

(一)教师应有冒险精神正是因为人类的好奇,产生冒险的冲动,而人类的冒险,点燃了文明的火炬。

毋庸置疑,从当今社会视角来看,冒险,已是人类的进化与活力的象征。

冒险精神,更具有十分积极的崭新的诠释。

近年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着前所未有的突破与深化,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共识:人与动物的区别,不仅仅在于有没有梦,更重要的是创造和自觉,有冒险天性和超越自我的能力!朱永新教授说:“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

”我想他的言下之意是:一个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新的思维、新的理念,应该具有冒险精神,敢于把把理想中的教育付之于实践。

实际上,教师也应该具有冒险精神。

洋思中学不冒险,不会出现闻名全国的“洋思现象”;杜郎口中学不冒险,不会在濒临关闭的境况下昂然挺立。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固守成规死路一条,为什么不能冒险改革,杀出一条血路?有人说教育不能冒险,冒险失败就牺牲了一代学生。

而我们现在不正在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牺牲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吗?正象本文前面所述,我们怕,怕这,怕那,为什么不怕正在被我们陈旧的教学方法牺牲个性的学生?而恰恰正是由于缺乏冒险精神,阻碍了先进教学思想的应用,阻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从另一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冒险精神也是一种奉献精神。

如本文前面所述,我们怕,怕这,怕那,到底怕什么?一方面确实是怕课堂教学改革的失败导致学生前途的影响,更多的应该是怕学生成绩下降影响了自己的前程!确然,作为一名教师,的确应该关心自己的教学成绩。

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

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

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近年来,教育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诸多变革和挑战。

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尤为重要。

他们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引路人。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以期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个主题。

一、教师的职业精神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指教师在从教过程中所坚持和追求的理念、理论、风范和意志境界。

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灵魂。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人师表的榜样力量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

作为教师,要时刻明白自己的行为言传身教的影响力。

一个有职业精神的教师应该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以身作则。

2.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教师的职责是不仅仅是传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一个有职业精神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个体差异考虑在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他们的成长。

3.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职业精神是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个性化、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和认知。

它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在动力,体现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

教师的职业态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职业态度的核心是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使教师对工作充满激情和动力,积极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也能为学生树立正面的榜样。

2.不断学习的心态教师应具备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3.积极与家长合作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积极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提供家校互动的平台,提升教育质量。

个人观点与理解作为一名文章写手,我深感教师的职业精神和态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经提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四种精神 2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经提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四种精神 2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曾经提出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备四种精神: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我非常认同。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年里,我学习着,实践着,思考着,下面我就将本学年的个人学习和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简明汇报。

一、乐于学习,争做学习型教师。

古今中外,众多的事实证明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唯有学习,才能改变自己,成就自我。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训诫:“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习,你将圆梦。

”一年来,我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无论多忙,无论多累都要坚持学习。

阅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早上,我打开办公桌上电脑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浏览一连串的网站:“新浪网”,让我第一时间把握国内外的风云变化;“成长博客”,让我徜徉于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教育故事中;“小语论坛”,让我领略到小语届的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凤凰语文”,让我感受到团体的智慧是多么的强大….每天中午,也许一本“语文教学通讯”,就成了我的午后精神大餐。

晚上临睡前,一本《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也许就是我的催眠曲。

一年来,大量的阅读,拓展了我的视野,开阔了我的胸襟,更新了我的观念,更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让我深深领悟到:教育真是一片大天地,教育真的可以有所作为!二、勤于实践,争做实践型教师。

课堂永远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学永远是教师的看家本领。

为了追求真实、生动、有效的课堂,我在备课环节上,动尽了脑子用足了劲。

准确的把握教材是备好课的先决条件,我除了深入研读教材外,还仔细研读教学参考资料和新课标,并上网搜索优秀教学设计博采众长,紧紧围绕“教什么”“怎样教”这两个本原性的问题设计教学预案。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与我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对话,引导学生静心读书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咬文嚼字”,从字里行间去体悟语言文字的博大和精妙。

教师要具有“五气”:

教师要具有“五气”:

教师要具有“五气”:
一、正气——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守住自己的魂,扎牢自己的根,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正气,压邪气,淳师风,扬师德,依法执教,真正担负起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的重任。

二、才气——教师的“才”,最重要的是展现在课堂上。

做一名良师,做一名让学生终身难忘的老师,应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追求。

三、书卷气——我们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四、神气——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有“精”“气”“神”。

五、锐气——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教师都必须有一股敢于争先、锐意进取的锐气。

学校创名校,需要锐气;教学创佳绩,也需要锐气。

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有争做名师的锐气。

我们要锐气昂扬,跳出樊篱,敢教敢试,永不言败,教出个性,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

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精神今天,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职业精神教书育人,行为世范,潜心治学,淡泊名利,这些教师应有的职业精神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侵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决定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被称作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是因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良好的素质,而其中敬业精神是首要的、最基本的素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生活需求等,都普遍受到市场机制及其利益机制的驱动和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

因此,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树立敬业精神的关键是依靠教师内在的品行修养。

教师是道德的引路人,是品行的示范者,其敬业精神和品质,包括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追求言传身教、行为世范、铸造灵魂的崇高境界。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诚心。

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下都会主动、自主、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都会凭借隐藏在内心的意识活动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树立敬业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有恒心。

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敬重教育事业,就要潜心研究业务,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

既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雄心,也要有孟二冬“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底蕴。

教师敬业精神的养成,还需要社会、学校的不懈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正如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言,“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职业精神

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职业精神

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职业精神毛主席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何谓职业精神?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人乃是一个群体干自己工作的一种状态。

这种状态的表现反差是很大的,从正的方面来说:能够表现出人们不畏艰难,不断进取的高昂斗志与蓬勃向上的工作激情,体现出一种始终不渝地坚韧,敢于挑战任何艰险的气概,反之情绪低落,厌倦生活,无精打采,工作应付等。

道德、责任是职业精神的核心。

那么,教师的职业精神又是什么呢?自然就是教师把自己融入教育教学,用自己的激情与能力育好一代又一代的新人,为教育事业的辉煌奉献自己的一切。

据此,人活着必须要有点精神,更要有为自己的事业献身的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的力量是非常伟大的,它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师德是教师这一职业道德的自觉内化。

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很多美德,而我要说:教师最大的美德莫过于敬业精神。

没有敬业精神,谈不上业务的熟练;没有敬业精神,更谈不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

每一位教师都应深深的懂得,自己肩负着培养和塑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一神圣的使命必须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及长期的教学实践去实现,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都“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

他说:“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

”教师职业的根本任务靠的是什么?一是靠教师的学识,二是靠包括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内的全部人格。

既然“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其职业精神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育力量和教育手段,甚至可以说是教师从事“育人生产”中的“生产资料”,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始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的根本保证。

一、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民族性格的精神支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体现。

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精神

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精神

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精神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更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

这种职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独特品质和态度,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那么,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精神呢?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优秀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精神。

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

只有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教师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会不断追求卓越,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位爱岗敬业的教师,会把教育工作视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份职业。

他们会认真对待每一堂课,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不会轻易放弃,而是始终坚守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爱岗敬业还体现在教师对工作的责任心上。

优秀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负责,他们会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他们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育人的关键在于关爱。

只有关爱学生,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关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优秀的教师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和乐趣。

其次,关爱学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同时,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再者,关爱学生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无论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成绩如何,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关爱。

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或偏见而对学生区别对待。

三、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的专业精神有那些?(1)服务精神。

教师向社会和个人提供教育服务,教师的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性工作。

学生是教师教育对象,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又是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因此,教师的专业道德中特别强调为学生服务的精神。

教育服务的公共性,还要求教师对服务对象一视同仁,不容许教师出于个人的好恶不公平地对待任何学生。

在班级中我从不会因学生来源的差异而施予不同的教育。

(2)奉献精神。

在必要时常常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向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尚的道德修养,在必要时无条件的牺牲个人利益,服从或服务于集体或服务对象。

(3)敬业精神。

教育服务和其他专业服务一样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它为教育专业团体和个人赢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工作不仅是一种生活手段,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

“敬业精神”意味着教师必须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标准,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教学上,我要求自己不断创新,在专业方面我要求自己不断提高。

(4)团队精神或协作精神。

在教育专业领域,由于服务面广,且长期采取集体教育形式,内部职能分工较细,教师个人几乎已难以对学生进行全人生指导,教育服务基本属于团体服务。

因此,教师不但要与同事和睦相处,而且要团结一致,相互协作。

“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是现代教育实践固有的专业特性。

正如我们语文组,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发展。

(5)以身作则。

教育服务有其独特性。

教师运用自己全部的素养特别是道德素养,向学生提供专业服务。

如果说大部分专业服务属于技术性服务的话,那么教育服务归根结底是道德服务,自然会向教师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位教师要不断的加强道德修养意识,提高道德水平。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为人师表”。

论教师的专业精神一、"敬业"与"专业精神"的涵义及特质二、专业精神的表现方式三、专业精神的培养教师工作是否是专门职业,教师是否是专业人员,曾有相当时期争论。

教师的奉献与无私精神

教师的奉献与无私精神

教师的奉献与无私精神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群人,他们承担着培育未来一代的重责大任。

教师的工作艰苦而辛劳,但他们不计回报,无怨无悔地坚守着教育一线。

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无私精神是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激发学生潜能的奉献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他们会认真备课,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法和亲切的教学态度,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他们关心学生的综合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师会组织各种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和组织能力。

教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体现在他们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上。

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他们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问题。

教师会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教师的教育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们愿意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他们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

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得他们乐于承担额外的工作和责任,为了学生的未来尽心尽力。

三、教师的职业精神教师的无私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关怀上,还体现在对整个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上。

教师将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他们深知自己的标杆作用和社会责任。

他们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职业道德,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会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他们热衷于教学研究,参加各种培训和学术讲座。

他们愿意与同行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和经验,共同进步。

教师的职业精神使得他们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探索教育的边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现代教师的职业精神

现代教师的职业精神
• 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哪里来?
• 读书:最重要的源头之一,就是对古今中 外的教育名著、教育大师的理念的领会、 学习与掌握。
• 反思:对教育实践的反思。教育家并不遥 远,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育家, 所以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 育实践特别是教学实践。
• 要保持一份清醒,多一份思考。
一、敬业精神
教育是一种使命
《礼记》: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敬:慎重的对待,不怠慢不苟且 敬重、虔诚、尊敬
朱熹:敬业者,专心致志以其事业也。
• 使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学生
• 要求:忠于教育事业,忠诚从教,爱岗敬业 • 忠诚:真心诚意、尽心尽力、没有二心,诚
• 朱自清先生说得好:
• 我总觉得“为学”与“做人”,应当并重,如 人的两足应当一样长一般。现在一般号称贤明 的教育者,却因为求功利的缘故,太重视学业 这一面了,便忽略了那一面;于是便成了跛的 教育了。跛的教育是不能行远的,正如跛的人 不能行远一样。功利是好的,但是我们总该还 有超乎功利以上的事,这便是要做一个堂堂的 人!学生们入学校,一面固是“求学”,一面 也是学做人。
• 没有教师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也就说 不上学生的人文关怀、人文情怀。当所有 的学校都有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的社会 就有正气,就充满希望。
五、创新精神
• 1பைடு நூலகம்教育理念的创新
• 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 没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教师只是一个教书匠,
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更不会成为一个教育 家
• 爱心:无条件地爱学生。 • 朱自清:先须有温热的心,能够爱人!须能
爱具体的这个那个的人,不是说能爱抽象 的“人”。能爱学生,才能真的注意学生, 才能得学生的信仰;得了学生的信仰,就 是为学生所爱。

教师的优秀品质

教师的优秀品质

教师的优秀品质作为教师,优秀的品质是成为成功的关键。

这些品质包括爱心、耐心、知识、责任感和适应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五种品质以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爱心爱心是成为优秀教师的核心。

优秀的教师必须善于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并准确理解他们的学术能力和兴趣爱好。

只有当教师认真倾听学生并展现出针对他们的关心与体贴时,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

耐心耐心是产生卓越的教学成果的关键。

教师必须耐心地解释和演示复杂的概念以及细致地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并给他们信心和自豪感来应对新的挑战。

知识知识是成为教师的前提条件。

优秀的教师不仅是专业的领域专家,还能通过新知识的学习和认证来持续增进他们的专业技能。

教师应该对最新的发展和趋势保持敏感,以保持领先地位并提供最佳的指导。

责任感责任感是教师必备的素质,助力他们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优秀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专注和关注,及时纠正学生不恰当的行为和错误,以确保学生进步的步伐不受影响。

责任感的体现还包括全方位关注学生的成长,确保学生吸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在未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适应性适应性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关键。

教师必须始终保持开放和适应自己的工作场所、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的变化。

教师需要灵活的思维方式来提供有针对性的课程,确保所教授的知识正常的被学生吸收。

适应性也包括理解当代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帮助教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结论在任何领域,成功都是需要良好的基础。

在教育领域,优秀的教师品质就是建立优秀教育的基础。

这五个品质可以相辅相成,成为优秀的教师的基石。

希望通过本文,读者能够对教师的优秀品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获得了专业、适应性以及高度负责任的方式来对待教育事业。

论教师应该具备的精神

论教师应该具备的精神

论教师应该具备的精神论教师应该具有的精神“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教师工作是直接教育人的特殊职业,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非常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

在中国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发扬中华民族敬业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道德。

发扬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俗话说:“教师不能半桶水”、“在深的水里才能模到最好的鱼”。

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辅导过程中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把握不准,要点讲解不清,那么我们的辅导就是没有效果的。

因此教师在辅导前应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拓宽知识,使学生在每一次研究中都感到大有收获。

因此,基于一种教师的责任感,每一位教师都应注意刻苦钻研业务、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把一些与研究有关的新知识适当地补充于教学之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知识库”。

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精神呢?1、教师具有敬业精神教师的教学是社会的一种工作,更是教师的事业。

如果我们不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或是一种雇佣关系,无论你干的多么好,都是有缺憾的。

因为作为职业它给我们的只是一种压力,或是机械的无聊的重复;而作为事业,它给我们的压力却是动力、是挑战:它给我们的机械的、重复的无聊那是一种量的积累,将促使我们创新,从而引起质的变化。

我们要把教学辅导作为我们的事业,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让我们的后代攀着我们的肩膀向上爬,这样的事业是光荣的,这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那么就能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作得出牺牲。

当你年老时,回首往事。

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

教师要具有四种意识五种能力

教师要具有四种意识五种能力

教师要具有四种意识五种能力
一、四种意识
1.主动意识
工作不分你我,主动承担;
责任不分轻重,主动落实;
矛盾不分大小,主动化解。

2.责任意识
凡是关系到学生成长的事情,我都要关心;
凡是关系到工作落实的事情,我都要尽责;
凡是关系到学校发展的事情,我都要尽心。

3.发展意识
给我工作,就是对我的信任;
给我任务,就是对我的锻炼;
对我批评,就是对我的培养。

4.精品意识
精品就是把常规工作做细做实;
精品就是把工作谋划想早想全;
精品就是把创新工作持之以恒。

二、五种能力
1.执行力
及时落实不拖延,
认真落实不走样,
坚持落实不懈怠,
创新落实不教条。

2.辐射力
用实绩获取信任,
用能力树立威信,
用人格赢得尊敬。

3.战斗力
敢于面对矛盾,
善于突破困难,
乐于迎接挑战。

4.学习力
用学习来弥补不足,用学习来增强素质,用学习来提升修养。

5.创新力
现有工作求完善,常规工作求精致,难点工作求突破。

教师要拥有的五大核心素养

教师要拥有的五大核心素养

教师要拥有的五大核心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而内涵都指向突破自我、互动生长、启智益智、完善自我。

而获得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学习和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自主生长。

自去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以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成为关注点。

我认为其核心素养有五个:爱、谐、能、学、强。

01“爱”指向教师的精神世界教师是“爱”的代言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才会有温暖的成长环境。

爱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全体学生的关爱、对教育同仁的友爱。

教师的爱常常体现在耐心上,要耐得住细碎的事,耐得住学生的不成熟,耐得住学生的不懂事,耐得住工作日复一日的单调,也要耐得住生活的清贫。

不管琐事多少教师都能面对,不讨厌、不逃避,将生活好好地进行下去,做到思想乐观、处世泰然、独立自在,将一间教室当成自己的殿堂,对教育始终充满激情。

教师应珍爱学生,与学生共享生命,用一切力量、自己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去学会爱。

爱学生,是工作的意义,也是教师的必备素养。

02“谐”指向教师与环境的关系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努力能做好的事,那么教育就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事。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雅志趣、高尚情操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敬业精神、处事态度影响同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的家国情怀影响社会。

教师的教育内容应与时代和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教给学生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真实情景和非常规的复杂思维、高阶智商的认知和开发、跨学科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三大核心技能,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拥有与信息时代、朋友、学生甚至包括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关系,做到良性互动,不断吸纳,自主生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成育人目标。

03“能”指向完成任务的技能教师应当有丰富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对学科的深刻理解,更要有娴熟的专业能力。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解决问题的咨询师、学习活动的帮助者。

无私奉献教师师德的无私精神

无私奉献教师师德的无私精神

无私奉献教师师德的无私精神无私奉献——教师师德的核心精神教师,作为社会的智囊,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无私奉献是教师师德的核心精神之一。

无私奉献的教师,不仅具备卓越的专业能力,更以无私的付出和关怀影响着学生成长。

本文将从师德的内涵、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其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师德——道德底线的保障师德是教师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道德、职业操守、教育理念等多个方面。

教师应当具备道德高尚、职业操守良好、教学独特的特征。

其中最核心的品质便是无私奉献。

教师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服务于学生和社会,以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二、教师的无私奉献无私奉献是教师最美丽的品质之一。

无论是教课、辅导还是管理学生,教师都能以无私的精神投身其中。

教师尽职尽责地教学,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积极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愿意为学生的困难和烦恼提供帮助和支持,引导他们走出困境;教师则在塑造学生价值观方面起到榜样的作用,耐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无私奉献旨在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无私奉献的意义1.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无私奉献能够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真诚和关怀,从而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

2. 融洽的教育环境:无私奉献的教师能够促进教育环境的融洽,让学生乐于学习,培养他们对知识的热爱,并激发他们的潜能。

3. 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价值观:无私奉献的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他们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正确的品德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 社会责任的践行:教师的无私奉献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更是为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他们通过无私的教学和关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四、如何培养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1. 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只有具备了优秀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学中,发挥无私奉献的精神。

幼儿园老师的职业精神

幼儿园老师的职业精神

幼儿园老师的职业精神导言幼儿园老师是一份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

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以满足幼儿的教育和成长需求。

在幼儿园老师这个职业中,职业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下面我们将探讨幼儿园老师的职业精神,包括其核心价值观、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1. 幼儿园老师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幼儿园的一位教育者,核心价值观是幼儿园老师职业精神的基石。

以下是幼儿园老师应当具备的核心价值观:1.1 热爱幼儿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阶段,幼儿园老师应该对幼儿怀有深厚的爱心。

他们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并关心他们的情感、身体和认知发展。

1.2 尊重多样性幼儿园老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兴趣爱好。

他们应该提供一个包容和尊重多样性的环境,鼓励幼儿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1.3 培养创新意识幼儿园老师应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他们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鼓励幼儿探索和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1.4 关注终身发展幼儿园老师应该关注幼儿的终身发展,并与家长和其他教育者合作,为幼儿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他们应该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2. 幼儿园老师的专业素养在培养幼儿的过程中,幼儿园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幼儿园老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2.1 知识与技能幼儿园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幼儿教育的原理和方法。

他们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观察力和组织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幼儿和家长沟通交流,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

2.2 教学设计与评估幼儿园老师应该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并能够评估幼儿的学习成果。

他们应该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五个“要有”

教师的五个“要有”

教师的五个“要有”一、教师要有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是教师的重要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实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而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的教总是植根于对学生的爱。

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尽心竭力地教学生,才能科学地教学生。

爱生是新型师爱的集中体现,这种新型的师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真爱,不能假爱;要公正,不能偏爱;要宽严适度,不能溺爱;要情理交融,不能感情用事。

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在于教学生会爱,学生不仅能享受爱,懂得爱、体验爱,而且能自爱爱人,并升华为奉献爱,这种新型的师爱,不是母爱,胜似母爱,高于母爱,贵于母爱,是产生“亲师信道”教学效应的心理基础。

二、教师要有高尚的审美情操教师在教育、教学情境中表现出的审美情感,对学生美感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有强烈的美感。

教师强烈的美感主要表现在:①在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有对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美的环境、美的仪容的自信和追求之情;②对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艺术美有着浓厚的兴趣;③对引导学生鉴赏美、创造美总是持积极的态度;④既有对自己人格美的执着追求,又有对他人人格美的赞赏、钦佩之情。

三、教师要有浓厚的职业兴趣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浓厚兴趣。

是积极地创造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兴趣,对所教学科和教学方法探究的兴趣是教师的中心职业兴趣,这种兴趣,不仅能驱使教师去接近和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自觉寻求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而且能促使教师积极地钻研业务,认真地、满腔热情地从事教育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兴趣,常常会引起学生相应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要主动关心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和学生共同活动、共同体验中,建立自然并富有情感的关系,寻求教育学生的新方法,调整工作的新思路,师生的兴趣也可以得到相互补充,协调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所需的五种精神
---------- 王树林
毋庸置疑,教师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专业化的技能,但更需要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基石。

作为教育主体之一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又应该如何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为,教师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

不可复制的奇迹:生命意识
一个生命就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奇迹。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生命伟大而值得敬畏。

人类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维系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传承,实质上是个体生命依赖教育不断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它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是为了使人有力量改变外来压力和内在冲动。

忽视生命特征和生命规律的教育必将因为对个体生命成长的阻碍乃至戕害而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被否定和抛弃。

我心目中的教育是以生命哲学为基础的精神运动,
我心目中的教师是拥有强烈生命意识并能将之贯彻到教育实践中的教师。

教师的生命意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学生层面——尊重每一个生命,平视每一个生命,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哪怕是有缺陷的生命,让学生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教师层面——关注自我的幸福体验,关注自我的生命质量,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让自我在施行教育的过程中享有完整的、发展的、愉悦的、健康的生命;综合层面——注重互动,注重对话,注重生命轨迹的相交,使教师和学生这两类群体生命在交往过程中互相交融、互相统一、互相印证。

人文精神形成于人类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并规范、指导和约束着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是人类对自我的精神关怀。

它是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精神尺度,在人类整体以及个体的进步中都扮演着“使人成其为人”的重要角色。

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强调生产的人文效益,产品的文化含量等。

人文精神的目标是追求善和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还应该包括对基于生命的人的各种需要的理解、包容和保护等,特别是对人的处境的关注与关怀。

人文精神是历史的积淀,它是中华文明能够几千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更应该是现代中国人自立于现代化世界的根基。

人文精神是一个重要的教育价值尺度,失却了人文精神的教师必不是真正的教师,失却了人文精神照耀的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民族文化的悲哀。

臻于完美的途径:爱与宽容
对于教师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儿童。


爱,是人类情感的最高形式,更应该是教育情感的最高形式,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爱,应该是自然的迸发而不是故作姿态,应该是不求回报的甘心付出,更应该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长久滋养。

爱不仅意味着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不仅意味着小心翼翼地、深思熟虑地、关怀备至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更意味着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去引导学生暂时失当的行为,去唤醒学生暂时迷惘的灵魂。

教育的奇迹很多时候都是由爱与宽容造就的。

朱小蔓教授说:“有了教师的爱,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人格和学生的人格就开始互动、影响和沟通,在潜移默化之中教师的人格转化成了学生的人格,教师也就完成了人格化教育的任务。


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未完善的人,我们不能用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对于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决不能求全责备,否则可能导致精神萎缩。

一颗无爱、无宽容的冷漠之心,必将绞杀学生的智慧和个性。

有一则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位老禅师,一日傍晚在禅院里散步,忽见墙角有一张椅子,他一看就知道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了。

他没有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

少顷,果真有一个小和尚越墙而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现刚才踩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口吻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过程也能充满这样漫溢宽容的细节,这样的细节才真正具有人性的魅力。

教师,请记住泰戈尔的一句话: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充满的行囊:理想与激情
“理想”、“激情”,这两个词语总是让我想到朱永新教授,每次读他的书也总是会想起这两个词语。

朱永新教授说他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

他的言,他的行,总是在严峻的教育现实中给人精神上的鼓舞和振奋。

但我又清醒地知道,中国仅仅有一个朱永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千千万万个同样怀揣着教育理想义无反顾地上路的教师。

只有当理想与激情成为整个教师群体的内在精神指向,教育的现代化才具备真正实现的可能。

教师,千万在上路的时候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看一看里面有没有理想与激情这两种食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斯在经过调查、分析后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应=10%的文字+35%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教育作为一种对话活动,应该充满人情和诗意,而微笑恰好可以让教育呈现出这样的人情和诗意。

对于教师而言,微笑能让冰块融化,微笑能让隔阂消除,更重要的是,微笑能让心灵的荒原萌发生机,能让卑弱和胆怯被人性的光照亮,能让被遮蔽的自我重新沐浴理想的光辉。

失却了微笑能力和微笑精神的教师必是冷漠、猥琐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恐怕只会“生产”机械、冷漠、平面的学生,而不会成就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德莫克利特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所以,教师,请学会微笑着去点燃,点燃兴趣,点燃理想,点燃智慧,点燃人格,点燃对于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独特的“这一个”:个性精神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闻一多着一袭长袍、咬一柄烟斗趁着黄昏夜色开始他的《离骚》讲座,声情并茂的演讲,衣袂翩然的风度,常常让学生辨不清是闻先生在演讲还是屈原在行吟。

潇洒浪漫的诗人徐志摩,对泰戈尔创办那所“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书”、坚持在森林中上课的学校情有独钟,“再别康桥”之后,他一度为在国内办一所类似的大学而奔走,尽管终未如愿,但他经常带着学生走进茂密的森林,靠着梧桐树,一手拿书,一手指着蓝天白云讲授欧洲文学与中国诗学。

他们都是独特而深刻的“这一个”,正因为其独特和深刻,才不可模仿,才成为教师中的师者。

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具有个性精神,成为不可模仿、不可代替的独特存在。

当然,个性的张扬必须以共性为前提,任何个性的张扬要显示其魅力,不能和被无数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了的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不能有悖于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规律。

成为独立而深刻的“这一个”,决不排斥合作精神,相反,“这一个”与群体是一种相对的关系,独立与合作相互印证、彼此交融。

学会合作,才能更好地彰显个体,彰显个性精神,才能进行深入的合作。

直面缺憾:学会反思
完美其实并不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接近完美。

教师是有缺憾的存在,学生是有缺憾的存在,教育也必然是充满缺憾的艺术,关键是我们以何种心态面对缺憾。

直面缺憾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要学会以反思为刀,切入肯綮地剖解自己的不足,剖解教育的不足,剖解学生的不足。

你或许还很稚嫩,反思能让你逐渐成熟起来;你或许还很肤浅,反思能让你逐渐深刻起来。

注重反思,教师的精神生命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要学会在观察中反思,让微小的瑕疵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要学会在读书中反思,让书籍成为你精神生长的支点;要学会在科研中反思,让教学与科研成为生成教育智慧的契合点。

直面缺憾、学会反思还意味着正确面对各种评价尤其是批评性评价,并根据反思重新制订发展目标,促使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并将其转化为促进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创造力。

直面缺憾会使自己更真实,学会反思将使自己更趋完美。

德岭山中学
2009年9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