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五个阶段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五个阶段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指导式教学模式逐渐被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所取代。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介绍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非指导性教学。
一、探索阶段探索阶段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展示资源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尽量减少指导和干预,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验和观察。
例如,在教授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正确答案。
二、共享阶段共享阶段是探索阶段之后的自然延伸,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他们的发现和观点与其他同学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的角色是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讨论,帮助他们归纳总结,并给予正面的反馈。
例如,在进行一个文学作品的讨论时,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三、协作阶段协作阶段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核心阶段,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分成小组,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策略。
教师的角色是监督和指导学生的协作过程,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个人潜力,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冲突。
例如,在进行一个社会问题的研究时,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最后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和展示。
四、展示阶段展示阶段是协作阶段之后的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将他们的成果向他人展示和表达。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通过口头报告、书面作品、演示实验等形式,向全班同学或者其他人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教师的角色是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
例如,在一个历史课上,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编写历史小说等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和理解。
五、评估阶段评估阶段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旨在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
简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针对学生个体需求和自主性发展的教学方法,其基本特征是通过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并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交流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和相关理论,探讨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一、学生主导学习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学生主导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根据自身的兴趣、需求和能力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组织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
这种学生主导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探索性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主动探索能力,通过提供开放式的学习任务和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知识、解决问题并获得新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和鼓励,让他们自主选择探索的方向和方法,并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提高学习效果。
三、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倡导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合作研究、协商解决问题和集体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在互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个性化学习非指导性教学注重个性化学习,即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要。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步,提供个别指导,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学习任务和资源,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和自我实现。
五、评价和反馈非指导性教学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鼓励学生反思和总结,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具体的指导。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而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五个阶段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五个阶段教育教学领域中,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视和青睐。
它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在实施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时,教师扮演的角色也由传统的灌输者和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阶段,即诱导阶段、交互阶段、实践阶段、反思阶段和评价阶段。
首先是诱导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情境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和情境,唤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
接下来是交互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交流。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共同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然后是实践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行实践和探究。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接着是反思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和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检查和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找出改进和提高的方法。
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和差距,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后是评价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个别测验、小组展示、作品展示等形式。
评价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查和反馈,更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为下一轮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建议。
在实施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每个阶段的设计和实施都至关重要。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五个阶段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五个阶段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包括问题引入、学生探究、分享交流、知识整理和应用拓展。
第一阶段:问题引入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问题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起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者一幅生动的图片来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太阳在早晨出来时是红色的,而在中午时是黄色的?”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欲望。
第二阶段:学生探究学生探究是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自主进行实验、讨论、观察等活动,以解决问题或者回答老师提出的疑问。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直接给予答案,而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上述物理问题中,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时间段太阳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和观察感受。
第三阶段:分享交流在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后,他们将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这个阶段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合作的环节。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演示等方式,将他们的观察结果、实验数据和思考进行分享,互相倾听和学习彼此的观点。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问、发表评论和提供反馈,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知识交流。
第四阶段:知识整理知识整理是对学生探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将他们通过实验和探究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概念地图、笔记、报告等形式,将他们的学习成果表达出来,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第五阶段:应用拓展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应用拓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思辨能力的环节。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运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拓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题目或者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项目,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3、提出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抱有以下几 种情感态度: 真诚 接受 理解
四、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特点
1、非指导性教学要创造一种接 受的气氛 2、非指导性教学强调指导的间接 性 3、非指导性教学能较好地实现师 生关系的统一
五、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对我们的 启示
1、转变教师角色,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 理论知识,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 教育的任务 2、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 谐课堂 3、重视学生的自身经验
一、“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产生的背 景
1960年,美国著名心理学 家罗杰斯认为:当代世界是 一个加速变化、充满矛盾和 危机四伏的社会,能否适应 变化,解决矛盾,克服危机, 关键不在于掌握知识和经验 的多少,而是在于能够适应 变化,知道如何学习。因此, 他独辟蹊径,在学派林立的 教学理论界推出一种称为 “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
2、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罗杰斯主张,废除教师中心,提倡学生中心;学 生中心的关键,在于使学习具有个人意义。 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 之所以不能这样,是因为受到了学校的束缚。教学 就是要把学生解放出来,推动他(她)个性的充分舒 展,以达到人人自我确定,而充分唤发其创造力的 目的。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由学生自己决 定怎样学。在学习中,教师只是顾问、参与者,就 是以学生为中心。
三、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主要 观点
1、批判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他描绘了传统教学的几种主要特征:教师是知识的 拥心地位;教师和 学生互不信任,学生处于恐怖状态,并随年级剧增; 民主遭到践踏,学生无权选择课程,教师无权选择 领导,因而言行不一;好奇心受限制,甚至受窒息, 其程度随年级剧增。
二、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内涵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产生时间:1960年,他把自己长期在心理治疗上所积累的经验,推广和应用到教学领域。
理论要点:1.“非指导性”教学的特征及原则:(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的自身成长,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
不是直接教授他人,而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开展。
如诱导学生独立思考、澄清问题、帮助组织已被学生认可的经验。
但要节制自己的发言。
(2)情调情感因素,具有真诚、理解、接受的气氛。
不掩饰,坦诚公开。
(3)学生是以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心理来学习的,因此要注意以“同化”来影响学习过程。
(4)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互相接触。
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决定怎样学。
教师已不是指导者,而是顾问。
学习的促进者: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含教师本身,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
2.教学模式:(1)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
(2)开放性探索,学生不受束缚,毫无顾忌地发表观点,教师只应学生要求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看法,不对学生观点作任何评论。
(3)个人或小组鉴别。
教师提供资源,对探索结果进行反思和讨论。
可能没有结论,这并不重要,因为探索的过程已经存在了,学生已经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了。
如果学生希望教师讲授,可针对讨论内容进行讲授,但不作结论和总结性发言。
3.备注(1)气氛--强调学习过程中个体自我实现的心路历程。
良好的心理气氛看作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教学因素,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气氛、培养具有洞察力、创造性、建设性、选择性的人。
气氛要真诚、理解、接受、不掩饰、坦诚公开,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公开,从而促进学生潜能的实现。
(2)开放性探索--不能把教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占有的时间,强加在学生身上。
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形成学习目标。
“希望讨论什么?”或“做什么?”个人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形成全体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目标。
第六讲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9
——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 ——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 ——是批判的学习者,能评价他人所作贡献的人; ——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 ——能灵活、理智的适应新问题情境的人; ——能成为各种活动中有效合作的人; ——不是为他人所赞许,而是按照他们的目标工作 的人;
精选2021版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18
5、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创造一种真诚、接受、理解的教学气 氛; ——提供学习资源; ——鼓励和诱导学生独立思考。
精选2021版课件
19
(三)非指导性教学的特点 1、强调良好的心理气氛之重要性 ——学习气氛是关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 素,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学生在学习 中才会保持其高度的创造性、自主性、独立 性,才会以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学习 中。
精选2021版课件
20
——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里, 在没有等级评分和鼓励自我评价的环境里, 学生就可以消除这些外部威胁,同时也不会 出现因恐惧引起的心理崩溃,从而使自己取 得进展。
精选2021版课件
21
2、促使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所谓意义学习,不是指那种仅仅涉及事
实累积的学习,而是指—种使个体的行为、 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 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 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 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精选2021版课件
22
3、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
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发号施令的上 司,而是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和合作者,学生 情感的反应者。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
精选2021版课件
23
三、对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的评价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是从人的自我实
非指导性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非指导性教学,又称“学生中心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非指导性教学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非指导性教学实践,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二、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原则1. 学生中心:非指导性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尊重个性:非指导性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
3. 创造力培养:非指导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4. 情感支持:非指导性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 自主学习:非指导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非指导性教学实践案例1. 语文课堂:以《草原》为例(1)教学目标:让学生感受草原风光,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教学过程:①导入:展示草原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草原的美在哪里?作者为什么热爱家乡?③分组讨论,各抒己见,分享感受。
④教师总结,强调草原风光的独特魅力。
⑤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关于草原的资料,进行创作。
(3)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2. 数学课堂: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例(1)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明买了两个苹果,小华买了三个苹果,他们一共买了多少个苹果?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小明和小华买的苹果数量?③教师讲解分数的加减法,学生跟随练习。
④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
⑤展示优秀作品,分享解题思路。
(3)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模式”是指“某种事物的标准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式样”。
“教学模式”一词首先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B.Joyce &M.Weil)在其1972 年出版的《教学模式》一书提出的。
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能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 选择教材, 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计划或范型。
”此后,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大量涌现, 对教学模式的界定众说纷纭。
一般而言, 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保持某种教学的相对稳定而制定的具体教学活动的结构。
它既是教学基础理论的具体化, 又是具体经验的概括化, 对于教学研究和实践都有巨大的作用。
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一)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内涵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C.R.Rogers) 把他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和实践运用于教学中,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 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处理学习和生活。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强调个体形成独特自我的历程, 尤其重视情绪生活。
这种模式认为, 教育是要帮助个人发展自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自我的独特看法, 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及提高更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
学习环境应该鼓励学生而不是控制学生, 教学旨在发展个人人格与长期的学习方式, 而不是仅仅只为短期教学目标。
因此, 教学应更注重如何增进学习。
整个教学, 教师要从学生的观点里了解其世界, 要形成移情沟通的气氛, 以培养与发展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导向。
( 二)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 来源于“非指导性”的心理咨询理论。
从哲学观来看, 是一种典型的内因论即“自我论”。
从学习观看, 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传统的“无意义的学习”, 倡导“有意义的学习”, 认为教育的目标、学习的结果应该是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内在自由性的人。
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的意义(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
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辅助者。
通过非指导性教学,学生能够逐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以下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体现: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非指导性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非指导性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非指导性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促进师生关系和谐非指导性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学生的权威,而是他们的朋友和引导者。
以下是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几个方面:1. 建立信任关系。
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真诚地对待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这种信任关系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2. 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非指导性教学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从而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3. 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提高教学效果非指导性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非指导性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已阅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简述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又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强调人人都有学习动力,都能确定自己的学习需要;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帮助学生探索生活、学业的促进者;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不仅对美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了影响,而且包括对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教育发展也起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背景及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美)卡尔.罗杰斯。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其思想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早期代表人物是马斯洛(1908-1970)。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在“人类价值新知识”研讨会上发表了关于人的需要层次说。
60年代初他和一些志同道合者发起成立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
1967年他本人担任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此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言人”就是罗杰斯。
注重情感交往,体现自我实现的价值,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是人本主义学派教学论的思想特征,也是与其他教学论流派区别的分水岭。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要点1.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涵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其“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强调“充分发挥作用的人”有四个显著特征:有洞察力、有创造性、有建设性、有选择性。
这样,人就应按照他个人的兴趣、爱好、经验去塑造自己,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从而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这些观点都反映在罗杰斯的教学观中。
基于对“充分发挥作用的人”的特征的理解,罗杰斯在进行心理咨询时指出。
“非指导性”有四个基本特征:它极大地依赖于个体自身的成长,有助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各种障碍;更多的强调感情因素,而不仅仅依靠理智因素去工作;更多的强调此时此刻的情景,而不是个体的过去;作为自然发展状态而相互接触。
于是,罗杰斯也把心理咨询中的“非指导性”方法移植到课堂教学中。
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非指导性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的特点、实施策略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2. 注重个性化学习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强调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
通过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3. 强调自主学习能力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4. 注重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5. 重视评价与反馈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注重评价与反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二、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的实施策略1. 建立个性化学习平台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需要建立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平台应具备以下特点:(1)资源丰富:涵盖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个性化推荐: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和需求,为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资源。
(3)互动交流:提供在线讨论、问答等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创设自主学习环境非指导性教学实践网需要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措施包括:(1)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如图书馆、自习室等,为学生提供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20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其心理治疗观推广到教育中,形成的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一种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与学生间的非指导性谈话,帮助学生创设一种适宜的学习环境,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
在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一个促进者的角色,他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个人关系,并隐性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这一模式顺利的标志就是学生乐意对他们自己的自学承担责任,且能够充分发挥其自学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因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顺利依赖于师生坦率地共享资源某些观念和相互之间真挚交流思想的意愿。
一、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步骤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可分为五个阶段。
1、确认辅助情境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民主自由抒发自己的思想、情绪。
咨询教师事先要组织好若干话语,以限定学生表达情感的范围,明确交谈中对共同关注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的目标。
这一阶段一般在师生交谈中进行。
2、探索问题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要在鼓励学生表达消极和积极的情感的基础上,澄清和明辨学生的情感。
3、发展学生洞察力阶段。
由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使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发展。
4、规划和决策阶段。
学生对有关问题做出计划和决策。
教师在此阶段必须鼓励学生做出与自己的希望相一致的决策,并鼓励学生已经开始积极主动的行动。
5、整合阶段。
即学生汇报他采取的行动,进一步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规划日益完善的积极的行动。
上述五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全程。
这五个阶段可能发生在一次交谈或一系列的交谈之中。
二、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特点1、非指导性教学以师生间的非指导性攀谈为核心。
非指导性攀谈就是指教师摈弃了传统教师专制者和决策者的角色,而以认同学生情感体验的建议者、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公平地交流,并为学生实行教师的建议提供更多心理协助。
2、体现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小学语文优化教学方法非指导性教学(Non-directive Teach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优化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设置情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比如,通过故事、图片、音乐等多种形式的呈现,营造一个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二、开展问题探究非指导性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讨论、调查等方式来解答问题,并将解答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三、提供资源支持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这包括各种文本材料、参考书籍、互联网资源等。
通过供给相关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展开自主学习并进行自主探究。
四、组织合作学习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借鉴,共同解决问题和提升语文素养。
五、评估和反思在非指导性教学中,评估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能力和成绩进行评价,同时也是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回答、评价学生的合作等方式来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优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置情境、开展问题探究、提供资源支持、组织合作学习以及评估和反思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非指导性教学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持久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基于非指导性教学理念的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经验。
非指导性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指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
这种自我评价使学生更能为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从而更加主动、有效、持久地学习。
1概述简介:“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指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详述:倡导的“非指导性”,其含义应是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而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
“非指导”是罗杰斯用来表示与传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相区别的新概念,不是“不指导”,而是“不明确的指导”,即要讲究指导的艺术。
“非指导性”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
其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达到更大程度的个人的统合、有效性和现实的自我鉴定。
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创造一种学习环境,以利于激发、考核和评价种种新出现的知觉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价值,以便能有效地指导他们自己的教育决策。
2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假设是,学生乐于对他们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
学习的成功取决于师生坦率地共享某些观念和具有相互之间真诚交流思想的愿望。
罗杰斯相信,积极的人际关系能使人成长,所以教学应以人际关系的概念而不是以教材的概念、思想过程或其他理智来源为基础。
详述:“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原则。
首先是要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人际关系。
罗杰斯说:“促进学习的关键乃是教师和学生个人之间关系的某些态度和品质。
”他还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具备三种品质:(1)真实;(2)接受;(3)理解。
”“真实”,是指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要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向学生敞开,这样才会促进师生之间的有益交流。
“接受”是指教师把学生视为具有其自身价值的独立个体而给予充分的、无条件的尊重,消除师生关系间的不安全感。
“理解”主要是指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移情理解。
罗杰斯认为,移情理解与常见的评价理解极不相同,后者所采取的态度是“我理解你错在何处”,而移情理解则是“非判断性的”,指的是教师不对学生的观点、行为作出判断,不做定性评价,而只是表示同情、理解和尊重。
简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简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其
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
并不起主导作用,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生自己探索
和发现知识。
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权,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需求
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非指导性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们在学习过
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
撞和知识分享。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另外,非指导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和分析问题,提
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这种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总的来说,非指导性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批
判性思维发展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起到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
希望未来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多地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指导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非指导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发展的进步,传统的、单一的、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而非指导性教学则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和关注。
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非指导性教学策略呢?一、理解非指导性教学的概念非指导性教学,即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由教师完全指导,而是由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
它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能力的自主式学习。
与传统的指导性教学不同的是,它不是通过教师的知识传授和灌输,而是通过学生自行探究和发现来达到“知学合一”的效果。
二、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为此,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需要营造一个既安全有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个环境中探究与错误都是可以接受的。
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去感受文章中的情感,想象文中的情境,而不是完全限制学生的阅读目的和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提供多元素材和工具非指导性教学理念支持学生依据自己独特的兴趣和需求探索学习,更加在意学生的个性化过程。
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提供多元化的素材和工具,为学生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资源,以期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不同的思考深度、思考难度。
四、鼓励学生表现、分析和交流非指导性教学贯彻了学生自己决策学习的原则。
因此,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通过表达和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策略,与教师沟通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和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进行对话的方式,询问孩子阅读的观点和看法,引导孩子发现问题、启示价值。
五、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在非指导性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现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同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并提供合适的帮助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界罗杰斯(C.R.Rogers)主张的一种教学理论与方式。
由于罗杰斯曾运用这种理论与方式进行成人学习与培训,故也可用于教师的校本学习与培训。
罗杰斯认为,教育不按照预定的程序、利用外部的要求来进行,不能"指导"学生如何去想,如何去做,而必须顺从学生内心的自然规则。
因此,教育必然是"非指导"的。
罗杰斯在非指导教学的理论中,强调经验学习,要求把学生的经验摆在教学活动的核心。
教什么、怎么教不是由教师决定而是由学生来决定。
这样,教师不是指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八个原则:
1.促进者与学生一起学习。
2.促进者提供的是"学习资源"。
3.让学生独自或合作计划自己的学习。
4.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真实、互信的心理氛围。
5.怎样学而不是学到什么是学习的重点。
6.学生自我训练而不是外部指导的训练。
8.学生自己评价自我的学习。
9.更快更深刻的学习。
非指导性教学的步骤很简单。
第一,教师提供学习资料;第二,学习者平等的对学习资料的学习发表意见。
教师在这种讨论中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经验。
罗杰斯的这种非指导性教学,非常像讨论性教学。
不过,这样的培训在校本学习与培训中显得非常困难。
但它体现的思想却是值得注意的。
非指导性教学的五大教学原则
罗杰斯说:“教师应把学生的感情和问题所在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自己的发言要有所节制”。
他举了五个原则:
1、“我们不能直接地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得以容易地展开”。
古谚说“可以牵马河边,但不能按马饮水”。
罗杰斯说,这个道理是谁都懂得的。
尽管如此,他说:“在实践中,教师大抵都是无视这个基本假说”。
就是说,许多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应当教的东西;能够收集哪些基本素材,可以避免哪些重复。
对哪一年级在什么时候施教为宜,这一类问题萦绕心中。
从第一条原则出发,我们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学生在教学中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究竟想学什么?我们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地学习与成长?”
2、“人是抱着维持自己的构造或是强化自己的构造,有所侧重地学习的。
”
罗杰斯说,这是同问题意识、自我主导相联系的。
他举例说,试看听数学讲座或统计学讲座的两种学生。
一种学生是把学习数学或统计学看作是直接地有助于达到自己的专业目标的;另一种是学校规章制度不得不选修这一讲座的。
因此,前者的学习是要如何求得“有效”,后者是要如何求得“过关”。
又如,“课堂上倾听地理课地形的讲授的学生同为地克敌制胜摸清地形而展开学习的步兵连的学习,是完全不同的”。
总之,一种是“要我学”,一种是“我要学”。
而前者,正是罗杰斯所批判的。
3、“如果能够同化,会在自己的体制中带来某种变化”。
涉及到改变自我组织(即改变对自己的看法)的学习是有威胁性的,并往往受到抵制。
据乔以斯说,“发现内部矛盾本身,是痛苦,是威胁”罗杰斯说“教育的新教材,有时可以立即觉察到它是有助于强化自己的东西。
但在绝大多数场合,是威胁自己或者更正确地说,是威胁当前自己正在实现同一化的若干价值的。
”例如,学习有关偏见的客观事实这一件事,是威胁形形色色的偏见的;学习新的数学方法这件事,是在暗示学习者正在同一化的老方法的劣等性罢。
这们,学习者自身威胁着正在同一化的诸价值,在这里矛盾的经验受到抵御。
4、“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与评价负有责任。
这种支持性、非评价性的环境,使来自外部的威胁下降。
”
5、尽量地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在经验场的感知容易被分化的情境。
乔以斯说,这个原则是前四条原则的归结。
在这里,非指导性教学的真髓是以排除威胁的形式来表示的。
关于被分化了的经验场的感知,是学习者自身不受威胁时,方才可能的。
罗杰斯说,“对自己的威胁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的一种障碍。
”但在现今世界上也放有这么一种说法:“学习,不在乎威胁,或者,正是由于有了威胁,才得以进行。
”罗杰斯说:“倘若所期望的训练除了维持现状的自我之外,没有任积极其他目标的话,那么对自身的威是不会妨碍学习的时步摆事实。
然而这在教育中几乎是不适用的。
”他说:“所期望的东西正是成长。
因此,它无论如何需要有自身的变化”。
这样,构成变化障碍的威胁,是必须排除的。
(学习促进者、推动者:
1、关心学生的动机和自我,珍视学生内在的情感和世界。
2、帮助建立一种学习氛围,允许个人自由说出他们想做的事,当努力做到真诚与和谐时,有重要意义的学习就会出现。
3、学习学习过程,不断深化掌握变化过程,促进变化和学习。
)
在未来的社会中我们的人性将是中心,人的开发和利用都是为了达成自我的最大限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