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教学设计
大学教学设计步骤
大学教学设计步骤大学教学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大学教学设计的步骤。
1. 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能够明确表达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教师可以根据教育标准和课程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衡量性。
2. 分析学生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背景、兴趣、学习风格、学习水平等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这个分析,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这些需求。
3. 执行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教学方法、学习资源、评估方式等。
教师需要设计具有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策略,教师需要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践、案例分析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活动,并确保这些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5. 准备教学材料: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学活动,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教科书、课件、讲义、实验设备等。
教师需要确保这些材料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相匹配,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资源。
6. 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需要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来检查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评估方法,如考试、作业、小组项目等。
通过教学评估,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教学进行调整。
7. 反思与改进:教学设计的最后一步是反思与改进。
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教师可以考虑自身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材料的有效性等因素,并在下一次的教学中应用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大学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而有挑战性的工作,教师需要全面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教学目标、学生需求、教学策略、教学活动、教学材料、教学评估等。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语音:声母、韵母、声调、声韵调的拼读规则、音变等。
2. 词汇:词汇的分类、词义、词性、词汇的积累与运用等。
3. 语法: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
4. 修辞:修辞手法、修辞效果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现代汉语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本课程的期待和疑问。
(二)新课讲授1. 语音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声母、韵母、声调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跟读、模仿,巩固所学知识。
2. 词汇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词汇的分类、词义、词性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词汇积累练习,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语法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词法、句法、篇章结构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4. 修辞部分:教师通过PPT展示修辞手法、修辞效果等知识,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讲解。
学生进行修辞练习,提高修辞运用能力。
(三)课堂活动1. 语音接龙:学生依次说出一个声母、韵母、声调,要求下一个学生说出与之对应的音素。
2. 词汇接龙:学生依次说出一个词,要求下一个学生说出与之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的词。
3. 语法纠错:教师给出一句含有语法错误的句子,学生进行修改,并说明修改原因。
4. 修辞赏析:学生选取一段含有修辞手法的文章,分析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大学课程教案模板
大学课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2.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4.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程概述。
2. 教学目标和要求。
3. 教学内容安排。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5. 教学评价标准。
三、教学安排。
1. 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介绍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知识体系,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相关技术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项目等。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5. 教学评价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将主要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考核、实践项目评定等多个方面。
通过多角度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四、教学效果评估。
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考核、实践项目评定等多个方面来评估。
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程将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六、教学资源。
本课程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设施、实验设备、教学资料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大学》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大学教学设计导言大学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它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等方面,探讨大学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 学生为中心大学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 目标明确教学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任务,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确保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和导向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提高,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 教学方法多样大学教学设计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更生动、多样化。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引导自主学习大学教学设计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步骤1. 分析教学要求教师需要仔细分析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应对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生的学情以及学科知识的结构和发展规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2. 设计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选择教材、参考书和辅助教学材料,确定教学内容的概念、理论和实践,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3. 安排教学活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大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高等数学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学生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极限、导数、积分等基本概念;(2)了解函数、数列、级数的基本性质;(3)熟悉微积分的基本定理和公式;(4)学会运用微积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1)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3)提高计算机辅助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极限与连续2. 导数与微分3. 微分中值定理4. 积分5. 无穷级数6. 多元函数微分学7. 重积分8. 多元函数积分学9. 微分方程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系统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
2. 讨论法:针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4.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5. 作业与答疑: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进度安排第1-4周:极限与连续第5-8周:导数与微分第9-12周:微分中值定理第13-16周:积分第17-20周:无穷级数第21-24周:多元函数微分学第25-28周:重积分第29-32周:多元函数积分学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30%):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学反思:教师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优秀教案模板
教案名称:《XXX》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XXX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XX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X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XXX基本概念:介绍XXX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 XXX原理:讲解XXX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XXX方法:介绍XXX的主要方法,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5.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实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XXX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分析和见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分析思路、观点阐述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课程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代码:3. 课程类别:-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选修课4. 学分:5. 授课对象:6. 授课时间:7. 授课地点: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系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素质目标:-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教学大纲:- 详细列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章节安排。
2. 教学重点:- 明确指出课程中需要重点讲解的知识点。
3. 教学难点:- 分析课程中难以理解或掌握的部分,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 按照教学大纲系统讲解课程内容。
- 结合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讨论法:- 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案例分析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4. 实验教学法:- 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手段1. 教科书:- 选择合适的教材,确保教材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2. 教学参考书:- 提供一些辅助教材,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3. 多媒体课件:- 制作精美的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六、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 采用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 考察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和讨论积极性。
3. 实践报告:- 通过实验报告或课程设计,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平时作业:- 定期布置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至第四周:- 完成课程导论,介绍课程背景、目的和内容。
大学_》教案
教案:《大学》课程目标:1. 理解《大学》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大学》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3. 能够运用《大学》中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大学》的背景和作者;2. 《大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大学》的核心思想;4. 实践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大学》的背景和作者,例如,《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学者曾子。
2. 引发学生对《大学》的兴趣,例如,提到《大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教育著作,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讲解《大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15分钟)1. 介绍《大学》分为八个章节,每章节都有一个主题和核心思想。
2. 分别讲解每个章节的主题和核心思想,例如,第一章节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和方法。
三、深入探讨《大学》的核心思想(20分钟)1. 探讨《大学》中的核心思想,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正心、格物致知等。
2.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例如,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来治理国家,如何通过诚意正心来处理人际关系等。
四、实践与应用(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大学》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如何在与他人相处中保持诚意正心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案例,结合《大学》中的思想,提出解决方案。
3. 各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大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内容。
2.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大学》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我修养和素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学》的背景和作者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大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大学》的核心思想的领悟程度;4. 学生能够将《大学》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教学资源:1. 《大学》文本;2. 相关研究《大学》的参考书籍;3. 网络资源,如关于《大学》的讲座、文章等。
《大学》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大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大学》这篇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
2. 让学生掌握《大学》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文章背景:《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的一部小宪法”。
2. 文章结构:《大学》分为十个章节,主要论述了大学教育的目标、方法和内容。
3. 文章主旨:《大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大学》的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大学》,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论述。
3. 讲解:对文章的每个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解释重要观点和论述。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对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进行总结,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
6. 拓展:介绍《大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影响,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思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每个章节,解释重要观点和论述。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大学》中的观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测试,评价学生对《大学》的理解程度。
3. 思考与分析:评价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全文及其注释、译文。
2. 参考书籍:有关《大学》的解读和分析书籍。
3. 网络资源:有关《大学》的在线资料和视频讲解。
七、教学时间1. 授课时间:2课时(90分钟)。
2. 自主阅读时间: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大学》。
八、教学建议1. 在讲解《大学》时,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易懂,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
大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案例
大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案例概述:大学教学设计是指对大学课程进行设计和组织的过程,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结果。
在大学教学设计中,有一些优秀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本文将对一种获得大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的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案例背景该案例发生在某大学工程学院的工程制图课程中。
该课程是本科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制图能力和技能。
在过去的几年中,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普遍不高。
二、问题分析1. 教学手段单一:该课程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教师讲授和演示,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2. 内容理论偏重: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和应用环节,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3. 缺乏互动和合作:课堂互动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机会较少,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设计策略1. 引入项目式教学:将课程设计为一个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通过设计实际工程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和演示工程制图的相关知识和实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工程项目的制图设计,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4. 实践操作环节:在课程中增设一些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实施与成效经过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按照新设计的教学策略,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和成效。
1.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通过项目式教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明显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 学生成绩明显提升:通过引入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其在考试和实际操作中的成绩明显提升。
3.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加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和加强。
大学生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XXX》授课教师:XXX授课班级:XXX授课时间:XXX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X》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XXX》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XXX》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XXX》课程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XXX》课程中的复杂问题分析。
2. 《XXX》课程的实践操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XXX》课程相关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二、新课导入1. 介绍《XXX》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结合实例,讲解《XXX》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1. 提出与《XXX》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点评,总结分析过程。
四、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XXX》课程的实践操作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实践成果,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阅读与《XXX》课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2. 组织学生参加与《XXX》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资源:1. 教材:《XXX》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实践操作设备备注: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一、《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主要以线性代数为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和安排:1. 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方面,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向量空间的概念和性质,学会进行向量运算,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向量的定义、向量空间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内积和外积等内容。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例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巧。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采用理论讲解与实例演示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讲解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在实例演示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4. 学习评价在学习评价方面,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个人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方面,要及时总结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份典型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方面,可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和听说训练等几个方面。
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功,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来确定,包括音标、单词、句子、文章等内容。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听力训练、口语练习、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方式。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 学习评价在学习评价方面,可以采用课堂小测验、书面作业、口语测试和综合考试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大学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二、高校英语读写课程教学设计
程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种要求的,满足: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英语读写课程教学设计
前言
教学设计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高校生实际需求以及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等因素的变动,传统的教学设计已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此,高校英语老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通过适合教学方法、策略的应用,提高高校生的英语读写水平。
(3)学习模式设计。在该环节中,设计目的是对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本领、学习技巧等进行有效培养。为了保证上述目的的有效实现,这里将学习模式设计为学生探讨问题、情境模拟、老师点评三个部分。学生在依照小组形式讨论老师所给出题目及解决方法的过程中,由于全部内容都是用英语进行的,因此,学生与该部分知识有关的英语读写本领得到了良好地磨练。该部分可以有效实现学生对英语技能的外化。除此之外,老师点评环节设计的重点应当放在点评态度上。老师的点评态度会对学生的学习乐观性直接产生影响,对此,老师应当尽量运用乐观的态度对学生的模拟进行评价。其评价应当应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得学生明白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乐观进行改正。
(3)加强相关信息资源的应用。为了满足学生对高校英语读写课程的多样化需求,老师需要重视相关信息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例如,老师可以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英文电影等资源。与原来的教学设计相比,学生对这种教学设计更加感兴趣。
2.高校英语读写课程教学设计分析。
大学教案模板一等奖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现代文学史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X授课时间:2023年春季学期授课地点:XX教学楼XX教室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文学流派。
(2)掌握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3)了解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思潮。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学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3)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思潮。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学现象。
(2)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现代文学作品朗诵,激发学生兴趣。
(2)简要介绍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2. 讲授新课(1)按时间顺序介绍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2)分析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思潮。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学现象。
3. 案例分析(1)选取一部现代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
(2)组织学生讨论,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
4.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探讨文学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现代文学作品的读书笔记。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大学教学设计大赛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阅读、鉴赏、写作等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写作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社会、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学作品鉴赏、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与《大学语文》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2. 讲授新课(1)文学作品鉴赏以《红楼梦》为例,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艺术特色等。
(2)写作实践以“我的家乡”为题,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针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
(2)全班讨论: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我的家乡”的理解。
4. 案例分析(1)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分析其优点。
(2)选取一篇较差的作文,找出其不足之处。
5. 总结与作业布置(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阅读《红楼梦》中的一章节,撰写一篇读书笔记。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课后及时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和写作实践方面的能力提升。
3.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评价。
《大学》教案及反思
《大学》教案及反思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
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大学》教案及反思,供你参考。
《大学》教案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2、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 能力目标1、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3、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分析“八目”的基本含义2、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1、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2、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内容、考试、要求由教师讲解,分析内容和手法采取提问和讲授相结合办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大学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
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
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学科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著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著作“四书五经”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
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大学》章节教学设计
《大学》章节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章所述的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2. 了解大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掌握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大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教学难点:了解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三、教学内容:1. 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2. 大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2. 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大学发展历程和现状;3. 讨论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就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展开讨论。
五、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大学教育对个人的意义和社会的作用;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大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并开展讨论,让学生对大学教育有更深入的了解;4.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六、教学资料:1. 教材《大学》相关章节;2. 大学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相关资料;3. 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的相关资料。
第二章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章所述的大学生活的特点和规律;2. 了解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3. 掌握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大学生活的特点和规律,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教学难点:了解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三、教学内容:1. 大学生活的特点和规律;2. 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3. 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四、教学方法:1. 实地参观法:组织学生到大学校园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大学生活的特点和规律;2. 讲授法:教师讲解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3. 讨论法:在课堂上让学生就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展开讨论。
五、教学过程:1. 教师组织学生到大学校园进行实地参观,让学生感受大学生活的特点和规律;2. 教师讲解大学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3. 在课堂上让学生就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展开讨论,让学生对大学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4. 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
《大学教学设计》课件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它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论的观点和 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目标,选择策略,应用反馈,调整活动,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的重要性
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师 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 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
质量。
运用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教室、实验设备 、网络资源等,提高教学效果。
调整教学策略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评价阶段
01
收集教学反馈
通过考试成绩、学生反馈、教师 观察等方式,收集关于教学效果
的信息。
03
总结经验教训
根据评价结果,总结教学设计的 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
跨学科合作
鼓励跨学科合作,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资源,提升教学设计的质量 和效果。
谢谢观看
,教学评价及时、客观,对教学质量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和反馈。
案例二:某大学专业的教学设计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综合性、创新性
该教学设计针对某大学的一个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质和创新精神。教学设计不仅涵盖了专业基础知识,还 融入了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教学方法上,采用了项目式 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与行业企 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增强了其职业竞争力 。
教学设计提供经验和教训。
02
分析评价结果
对收集到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 评估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04
改进教学设计
根据评价结果和经验教训,对教 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大学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课程类型:实践课授课对象:园林专业本科生授课时间:16周,每周2学时授课地点:校园园林实训基地、户外园林景观区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园林植物的基本分类、特征及生态习性。
- 熟悉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管理技术。
- 了解不同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应用范围及园林设计原则。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识别各类园林植物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
-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园林设计素养。
三、教学内容1. 园林植物分类及特征- 园林植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各类园林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态习性2.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管理- 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3. 园林植物观赏价值与应用- 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 不同园林植物的应用范围及园林设计原则4. 实践操作- 园林植物识别实训-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 园林景观设计实训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园林植物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园林植物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
(二)理论教学1. 每周安排2学时的理论课程,讲解园林植物分类、特征、生长发育规律等内容。
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园林植物的应用范围及园林设计原则。
(三)实践操作1. 园林植物识别实训:- 教师带领学生前往校园园林实训基地,实地识别各类园林植物。
- 学生分组进行植物识别比赛,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性。
2. 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实训:- 学生亲手种植园林植物,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管理要点。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浇水、施肥、修剪等操作,提高栽培技能。
3. 园林景观设计实训:- 学生分组进行园林景观设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刘家访 博士 教授
何为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的各个要素的谋划,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的各个要素的谋划,是 教学前对教学的各项工作的基本策划, 教学前对教学的各项工作的基本策划,目的 是使教师教学工作能按照预先计划有条不紊 地进行。 地进行。 教学设计一般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有不同的设 计程序和方式。 计程序和方式。
4、结论的处理
讨论一般应当得到一个结论; 讨论一般应当得到一个结论; 就大学人文社会学科而言, 就大学人文社会学科而言,有时不一定追求 一致的结论,而是让大家收集信息以共享; 一致的结论,而是让大家收集信息以共享; 讨论的结果都应当做总结(教师或学生); 讨论的结果都应当做总结(教师或学生); 讨论的结论有时是延伸性的, 讨论的结论有时是延伸性的,即为学生以后 的研究提供基础。 的研究提供基础。
三、案例分析
所谓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 教学情境故事, 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 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
1、案例的作用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分析,可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通过案例分析, 以使学生形成对某一知识的形象具体的解决方法; 以使学生形成对某一知识的形象具体的解决方法; 案例是学生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 ●案例是学生成长的阶梯。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将 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 听讲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搜集案例、分析案 交互式讨论、 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角度解读的过程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也 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 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上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 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 可以寻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并避 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免纯粹从理论的研究过程中的偏差。
一、教学设计的程序
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这样可以使 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化。 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化。
分析
需求报告Βιβλιοθήκη 设计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产品
评价
评估报告
修订
系统方法的瀑布模式
教学 内容 分析 学习 需要 分析 教学 对象 分析 学习 目标 编写 教学 策略 设计 教学 媒体 选择 教学 媒体 设计 教学评价 (形成性 评价) 评价)
5、讨论的时间和时机
根据教学的情况临时安排的讨论, 根据教学的情况临时安排的讨论,就应当注 意时机,时机选择恰当, 意时机,时机选择恰当,有助于对某一问题 获得学生的支持; 获得学生的支持; 讨论的时间一般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 讨论的时间一般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结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通过讨论实现;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通过讨论实现; 讨论常常花费很多的时间; 讨论常常花费很多的时间; 教师的引导在讨论中非常重要。 教师的引导在讨论中非常重要。
讲授应注意的问题
过短的时间呈现过多的内容或长时间呈现过 多的新知识; 多的新知识; 讲授时内容缺乏组织性和逻辑性; 讲授时内容缺乏组织性和逻辑性; 讲授时不顾学生的原有基础; 讲授时不顾学生的原有基础; 没有注意学生的需要。 没有注意学生的需要。
二、讨论
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的方式, 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的方式, 目的在于通过交流各自的观点形成对某一问 题的理解、评价与判断。 题的理解、评价与判断。
我们认为:
大学教学的课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 几类: 讲授、讨论、案例分析、探究、实 验等。
一、讲授
讲授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呈现、 说明知识,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一 种教学方式(课型)。
特点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讲授具有如下特点 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 讲授具有如下特点: 讲授具有如下特点 1、以教师为主 即主要由教师思考讲什么 怎 即主要由教师思考讲什么,怎 、以教师为主,即主要由教师思考讲什么 样讲等问题。 样讲等问题。 2、讲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 、讲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信息。 3、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 、信息传递具有单向性。
迪克-凯利教学开发模型
总结 性 评价
修 成 性 评 学习评价 价 后勤服务 教学资源
改
形
预测
课题任务 总目标 学生特征 学习需要 教学目的 优先和约束
总 结 学科内容 性
学习目标 教与学的 活动 改
评 价
修
肯普教学系统开发模型
教学分析
教学任务 [目标与任务] 学习者特征 教学环境
策略设计
组织策略 [教学内容、活动] 传递策略 [媒体、交互方式] 管理策略 编写制作 教学资料
讨论的设计
1、讨论话题的选择 、 话题应有价值; 话题应有价值; 话题应可以讨论; 话题应可以讨论; 话题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上; 话题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上; 根据学科的性质,话题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 根据学科的性质,话题可以得到一致的结论,也可 以不用得到一致的结论。 以不用得到一致的结论。 ——如果是一节讨论课,教师必须预先向学生说明 如果是一节讨论课, 如果是一节讨论课 讨论的话题,以便学生做必要的准备。 讨论的话题,以便学生做必要的准备。
讲授则注意如下问题
第一,对于“是什么”的知识, 第一,对于“是什么”的知识,主要是帮助 学生如何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关于“ 学生如何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关于“方法 与应用”的知识,则主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与应用”的知识,则主要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规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规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定量的练习 实现;对于“怎么办” 实现;对于“怎么办”(对于个人的认知活 动的认识与调控)的知识, 动的认识与调控)的知识,则主要提供给学 生必要的策略。 生必要的策略。
2、小组的确立
教学中,一般应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 教学中,一般应以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小 组以5- 人为限 人为限。 组以 -8人为限。 自愿组成小组; 自愿组成小组; 要求学生事先准备; 要求学生事先准备; 限制每人的发言时间; 限制每人的发言时间; 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与指导; 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与指导; 综合报告。 综合报告。
教学评价
设计与实施 形成性评价
评价结果分析
编写教学目标 和测验项目
修改教学
二、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
所谓课型,就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态,一 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 学的类型。对“课型”的最为简单的解 释是:一节课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是 什么,这节课就可以称为是什么课型。
课型的分类
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教学过程某一特定阶段 的教学任务,称单一课,通常有:新授课、 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检测课、考试讲 评课等。在一节课内完成两个以上或全部教 学阶段任务,称综合课。 二是指课的模型,它是在对各种类型的课在 教学观、教学策略、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共 同特征进行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模型、 模式。
3、全班讨论
教师解释讨论的话题; 教师解释讨论的话题; 对于学生之间的争执,教师要给与调解; 对于学生之间的争执,教师要给与调解; 协调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 协调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 鼓励每个学生发言; 鼓励每个学生发言; 当学生讨论出现话题转移时,应及时纠正; 当学生讨论出现话题转移时,应及时纠正; 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线索; 学生出现疑问,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线索; 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特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讨论的形式
讨论按照组织形式可以分为全班讨论和小组 讨论; 讨论; 按照课型特点,可以分为:导向式、自由式、 按照课型特点,可以分为:导向式、自由式、 竞赛式、双向咨询式、随机式; 竞赛式、双向咨询式、随机式; 根据讨论的内容,可以分为一般与专题讨论。 根据讨论的内容,可以分为一般与专题讨论。
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内容常常与学生实际的操作相关联。 实践性内容常常与学生实际的操作相关联。 这一内容的设计,则应注意: 这一内容的设计,则应注意: 交给学生为什么实践? 交给学生为什么实践? 向学生说明实践性内容的本质。 向学生说明实践性内容的本质。 说明实践性内容的操作程序( 说明实践性内容的操作程序(可通过示范和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说明实践性内容教学后的结果。 说明实践性内容教学后的结果。
3、案例的组成部分
●主题与背景 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 每个案例都应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通 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 常应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 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困扰事件,要富有时代性、体现改革精神。
●情境描述
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 案例描述应是一件文学作品或片段,而不是 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 课堂实录,无论主题是多么深刻、故事是多 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 么复杂,它都应该以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 的方式来讲述。 的方式来讲述。 案例描述不能杜撰, 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真实的经验 (情境故事,教学事件 、面对的问题;当然, 情境故事, 情境故事 教学事件)、面对的问题;当然, 具体情节可经适当调整与改编, 具体情节可经适当调整与改编,因为只有这 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出讨论的焦点。 样才能紧紧环绕主题并凸显出讨论的焦点。
(2)呈现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呈现方式。 呈现内容时应考虑:呈现主要内容, 呈现内容时应考虑:呈现主要内容,呈现时 呈现时机。 间,呈现时机。 呈现时伴随教师的讲解。 呈现时伴随教师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