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分节练习题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习题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大象B.金丝猴C.黑猩猩D.阿拉伯狒狒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类人猿比人高等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3、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改变B.降雨量的加大C.气温的变化D.身体结构的变化4、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的是时代的古人类:A.“东非人”B.“南非人”C.“露西”D.北京猿人5、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的树栖生活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C.古猿从树栖到地面,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D.产生了语言6、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二、非选择题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它的生活环境是,现在类人猿仍过着的生活。
2、森林古猿在漫长的岁月中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根据你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其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3. 化石,是由我国的地质学家李捷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存北京西部发掘的。
4、、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5、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6、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区?它们的过着生活,吃的是。
7、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人教版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从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直立行走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直立行走有助于()A.更好的从树上摘取果实B.上肢得到解放,更好的制造和使用工具C.迅速奔跑,追击猎物或逃避敌害D.显得更加高大,可以吓退一些猛兽2.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其他动物的入侵B.生活环境发生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D.为了躲避敌害3. 下列各项中只有智人才具有的特征是()A.脑容量超过1000毫升B.会制造工具C.会人工取火D.能直立行走4. 人类学家认为,从猿进化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猿分界的标志是()A.直立行走B.产生语言C.能使用天然工具D.能制造简单的工具5. 下列关于人类进化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现存条件下,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为人类B.学会用火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C.古人类先产生了语言,后学会直立行走D.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最直接证据6. 据科学检测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说明()A.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B.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猩猩C.人类比黑猩猩高等D.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7. 在东非大裂谷地区,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森林大量消失B.地面食物资源丰富C.好奇心的驱使D.森林中出现了大量天敌8. 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中,脑容量最接近现代人的是()A.智人B.直立人C.能人D.南方古猿9. 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和类人猿无亲缘关系B.女娲创造了人类C.人类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D.人是自然产生的10. 下列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马果蝇链孢霉螺旋菌与组成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0 1 12 27 43 45A.螺旋菌B.果蝇C.猕猴D.黑猩猩二、填空题11. 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解析版)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选题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长臂猿B.森林古猿C.北京猿人D.黑猩猩【答案】B【详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2.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A.后肢粗壮B.奔跑飞快C.脑容量增加D.群居生活【答案】C【详解】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
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脑容量增加,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
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
综上所述,最显著变化是脑容量增加。
故选C。
3.在下列人体基本特征中,哪项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A.下肢较长,下肢骨粗壮B.产生了复杂的面部表情C.产生了语言D.手能握物【答案】A【详解】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
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使下肢较长,下肢骨粗壮,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骨盆变短增宽,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森林古猿善攀援生活,上肢较长B.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运用语言C.人类进化过程是人为控制的发展过程D.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变异【答案】A【详解】A.森林古猿树栖生活,善攀援,所以上肢较长,A正确。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练习及答案解析(珍藏版):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第一节习题一、单选题1.存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B.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无关C.人类是由神创造的D.人类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A.猴子B.黑猩猩C.森林古猿D.北京猿人3.通过对黑猩猩的骨骼和人的骨骼的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黑猩猩可以进化成人B.人和黑猩猩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C.人和黑猩猩是一种生物D.人可以进化成黑猩猩4.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特定环境因素不包括( ) A.地壳剧烈运动B.恐龙灭绝C.部分森林变成稀树草原D.气候发生变化5.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生物学家是()A.孟德尔B.林奈C.赫胥黎D.达尔文6.科学研究发现,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出现和最后出现的分别()A.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B.直立行走和产生语言C.制造工具和大脑发达D.使用工具和能够用火7.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猕猴B.金丝猴C.长臂猿D.黑猩猩8.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的区别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9.下列陈述中,属于事实的是()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B.古人类化石“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C.人类起源于类人猿D.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10.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保护环境,减小对环境的依赖C.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D.扩大活动范围,利于生存11.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的方式不同B.脑发育程度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祖先不同12.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由树栖变为地面生活B.由四肢着地变为两足直立行走C.前肢解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D.由采摘野草生活变为狩猎生活13.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人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课时练(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据科学家测定: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黑猩猩和人类具有不同的原始祖先 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低等到高等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D.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2、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是()A.同现代人一样,过着陆栖社会生活B.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C.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寒带丛林生活D.同森林古猿一样,过着以洞居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3、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动物最合适()A.猕猴 B.长臂猿C.恒河猴D.大叶猴4、下面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可能是()A.黑猩猩B.猕猴C.狒狒D.长臂猿5、我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分别属于()A.南方古猿、直立人 B.直立人、智人C.能人、直立人 D.能人、智人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B.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C.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D.人类不同种族体质特征的差异,是在一定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7、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于()A.直立行走 B.语言的产生C.火的使用 D.工具的使用8、人类进化过程中,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的是()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D.智人9、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A.垦荒种地B.烧制陶瓷C.烧制木炭,用于取暖D.烧熟食物,易于消化吸收10、关于人类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类起源于现代类人猿B.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C. 人类是由神创造出来的D. 人类起源于“露西少女”11、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历程中,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演变为地面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 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 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 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12、以下不能作为人类起源证据的是 ( )A.古人类的遗体化石B.古人类的遗物化石C.古人类的遗迹化石D.人类起源的传说13、下列有关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类起源于生理特征与现代人最接近的类人猿B.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起源提供了有利证据C.现代人是由能够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演变而成D.人类不同种族的差异是在不同地域内经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14、对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使用工具的是能人B.最早人工取火的是智人C.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是南方古猿D.直立行走的姿态最先与现代人基本相同的是直立人1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各项最先发展的是()A .使用工具B .两足直立行走C .使用语言D .大脑发达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如图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图中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 、 和 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 ;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 ,再到 ,直到制造并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 ;从 到懂得御寒、遮羞以至今天着装的美化作用,无不体现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 (3)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使用 ,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效率.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的发展.17、根据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知识点 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森林古猿图4-1-1现代类人猿1.如图4-1-1是现代的四种类人猿,请分析回答:(1)试写出图中四种类人猿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现代类人猿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适于________生活。
(3)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3~4题。
3.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长臂猿 B.猩猩C.森林古猿 D.黑猩猩4.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前5个月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类人猿比人高等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知识点 2从猿到人的进化图4-1-2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图4-1-2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1)A的生活方式是以________生活为主转变到________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________的方向发展,________肢得到解放,促进了________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__________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衣着由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生物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作业)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开展●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1.19世纪的科学家进化论的建立者__ __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 _ __。
2.现代类人猿有__ __、__ __、__ __和__ __等,它们生活在__ __丛林中,适于__ __生活,不能直立行走,大脑和智力远逊于人类。
3.森林古猿生活在距今__ __多万年前,广泛分布于__ __、__ __、__ __地区,也过着以__ __为主的生活。
●二从猿到人的进化1.直立行走由于东非大裂谷的森林大量消失,一局部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一代一代地向__ __的方向开展。
“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特点包括髋骨较__ __,下肢骨较__ __,说明她是__ __。
2.使用和制造工具直立行走使古人类的__ __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__ __、防御敌害。
东非人使用过的石器,就充分说明东非人已经学会__ __。
3.产生语言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兴旺,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 __。
●三区分事实与观点__事实__是客观存在的,不掺杂主观的内容;而__观点__是人们对某件事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对于同一个问题,科学家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
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类型一人类的起源1[2015·云南]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云南元谋人C.长臂猿D.森林古猿(古猿)[解析] D此题考查的是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的知识。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它们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方法归纳] 正确理解“人猿同祖〞。
类型二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2[2014·福州] 关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说法中,以下正确的选项是() A.都有共同的祖先B.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C.都过着树栖生活D.都以直立行走为主[解析] A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单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2分)1. 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 黑猩猩B. 猕猴C. 鸭嘴兽D. 长臂猿二、简答题(共5小题;共65分)2. 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3.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4. 在现代人类当中,偶尔会出现身披长毛的毛人或者是长有尾巴的小孩。
尝试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5.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6. 请你查阅资料,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除了化石证据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科学家形成了哪些新的观点?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2分)7. 人类从哪里来?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下图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分别是:A,B,C。
(2)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需经过、从母体获得,同时将废物排出。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
(4)小林第一次遗精时很害怕,爸爸知道后,向他解释了遗精的原因。
请你帮他描述精子的“行踪”:产生精子→附睾→→尿道→体外。
8. 区分事实和观点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
对同一个问题,科学家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
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
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
我们人类源自何方?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作出了种种推断和论证。
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
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200万∼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
2023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练习题

班别:姓名:等级:日期:一、选择。
1. 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上帝制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土捏出来的C.人是天外飞来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3.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 C.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4.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了人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5.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6.森林古猿变成人,与以下哪种因素关系最密切( )A.制造简单工具 B.能够用树枝、石块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C.四肢越来越发达 D.地壳剧烈运动,森林大量消失7.古人类能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因为( )A.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B.火的使用 C.直立行走 D.语言的产生二、综合题。
8. 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各个时期,据图回答问题。
(1)人类起源与发展的历程排序为。
(2)图是人类的祖先。
(3)②具备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和的能力。
(4)④的生活方式是以生活为主转变到的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5)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其他任何生物,因为人类具有发达的,具有丰富的,能够相互学习与交流。
并且能够制造复杂的。
班别:姓名:等级:日期:一、选择。
1. 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人类是由上帝制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土捏出来的C.人是天外飞来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祖先不同 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D.脑发育程度不同3.人类起源于古猿,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 B )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 C.学会用火 D.使用语言4.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 D )A.用火来驱赶猛兽 B.用火来攻击敌人C.用火来御寒 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了人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5.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C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证明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6.森林古猿变成人,与以下哪种因素关系最密切( D )A.制造简单工具 B.能够用树枝、石块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C.四肢越来越发达 D.地壳剧烈运动,森林大量消失7.古人类能够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因为( C )A.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B.火的使用 C.直立行走 D.语言的产生二、综合题。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带答案带电子课本)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带答案带电子课本见下)一.选择题1.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D.大脑发达2.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③产生了语音④四肢行走转为双足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3.人区别于现代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哪项()A.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发达的大脑,语言和意识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4.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类人猿比人高等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5.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从森林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后发展的是()A.使用语言B.直立行走C.学会用火D.制造工具6.“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人类是由黑猩猩经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学会用火B.直立行走C.在地面生活D.使用天然工具8.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身体结构发生变化9.研究人类起源问题需要各种证据,以下不能作为这方面研究证据的是()A.古人类的遗体化石B.古人类的遗迹化石C.古人类的遗物化石D.各种传说10、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为了实验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动物是( ) A.黑猩猩B.狒狒C.猕猴D.金丝猴11、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属于事实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12、下列叙述属于观点的是()A.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B.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C.一个正常人体内的红细胞依次相连的长度,大约可绕地球4圈D.现代智人的绝对脑容量比南方古猿人大3倍左右,体重大2倍左右二.非选择题11.如图是人与黑猩猩的骨骼特征比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代码________所示为人的骨骼,由于直立行走,人的________(上肢、下肢)更发达。
人教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 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题 无答案

第1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共17小题)1.下列各项,不能作为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的是()A.形态结构相似B.生活环境相似C.生理特征相似D.行为方式相似2.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一项是()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C.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D.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3.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下列属于人和类人猿共同祖先的是()A.黑猩猩B.森林古猿C.长臂猿D.狒狒4.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类人猿的特征()A.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丛林中,适于树栖生活B.能下地,能直立行走C.手不如人类的手灵巧D.大脑和智力不如人类发达5.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特征是()A.发达的大脑B.会使用天然工具C.会用复杂的语言交流D.会制造简单的工具6.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B.产生语言C.防御敌害D.制造工具7.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由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最关键的一步是()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C.形成语言D.形成思想8.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重要阶段,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出现语言③直立行走④使用工具⑤用火⑥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A.③④⑤⑥①B.①③④⑤⑥C.④③⑤①⑥D.⑥⑤①③④9.1993 年在南京直立人颅骨化石。
研究发现,南京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形态特征十分相似,都显示了许多蒙古人种的性状。
证据表明直立人是最早能够()A.直立行走B.用火、狩猎C.语言交流D.缝制兽衣10.下列关于人类进化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露西”时代的古人类正处于既会使用工具,又会制造工具的时代B.“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己经掌握了语言C.用火烧烤食物以及复杂精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都能够促进大脑的发达D.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了,可以完全不受自然的制约11.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的问题,有的科学家认为,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人教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学期 第一章第1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练习 含答案

第1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是()A.黑猩猩B.古人类C.猴子D.森林古猿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运动方式不同B.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C.脑发育程度不同D.祖先不同3.有一种新药即将应用于临床,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需要在下面的动物中进行药物实验。
为了实验效果比较接近于人,你认为应该选择的动物是()A.黑猩猩B.狒狒C.猕猴D.金丝猴4.观察距今300万年前“露西”少女的化石,可以看到她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较粗壮,则她的运动方式应是()A.树栖攀援B.直立行走C.地面爬行D.地面跳跃5.观察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东非人”及其遗物,从石块的形状可推测“东非人”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立行走的能力B.大脑较发达,有初步的思维及语言、文字能力C.有捕猎和御敌的能力D.有制造简单工具并使用工具的能力6.引起一部分森林古猿从树栖下到地面上生活的原因是()A.发现了火B.能够利用工具C.下肢骨变得粗壮D.环境发生改变7.从森林古猿向古人类进化的第一步是()A.制造工具B.直立行走C.使用语言D.学会狩猎8.下列关于人类发展的顺序,正确的是()①直立行走②产生语言③学会用火④制造工具⑤使用工具A.①②③④⑤B.①⑤④③②C.①③⑤④②D.②④①③⑤9.下列不属于古人类使用火的意义的是()A.解放前肢B.改善了营养C.有利于脑的发育D.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10.研究发现,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可以说明()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类人猿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11.到目前为止,从人类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断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A.非洲B.欧洲C.亚洲D.美洲二.多选题12.下列有关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到地面上生活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到地面上之前就有了本质的区别D.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13.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非洲发现古人类化石“露西”是事实B.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一种推测C.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D.人的大脑形成时就发达14.下列陈述中哪些属于事实()A.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B.黑猩猩的生理结构和现代人生理结构较相似C.达尔文认为:人是森林古猿进化而来D.在非洲发现了许多早期古人类的化石三.解答题15.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 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讲解与例题新人教版1.人类的起源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通过比较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人类和类人猿是由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例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黑猩猩 B.猴子C.森林古猿 D.以上都不是解析:A ×黑猩猩属于类人猿,和人的亲缘关系较近,但不是人类的祖先。
B ×猴子是现存的一种哺乳动物,不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C √通过研究森林古猿的化石,可以证实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答案:C2.认识、观察现代类人猿(1)四种现代类人猿的分布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的赤道地区;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2)现代类人猿的生活方式它们主要依靠从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像人类那样进行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3)类人猿和人类的区别①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四肢行走;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②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使用自然工具但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③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类人猿脑的容量约为400毫升,无语言能力;人脑的容量约为1 200毫升,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
现代类人猿已经不可能进化成人类。
一方面现代类人猿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与森林古猿不完全相同;另一方面,现在地球上的自然条件与森林古猿进化时的情况不同。
【例2】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祖先不同B .运动方式不同C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 .脑发育程度不同解析: A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都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即森林古猿。
B ×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及脑发育的程度三个方面。
11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2带答案)(1)(1)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大象B.金丝猴C.黑猩猩D.阿拉伯狒狒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类人猿比人高等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C.气温的变化D.身体结构的变化4.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的是时代的古人类:A.“东非人” B.“南非人” C.“露西” D.北京猿人5.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的树栖生活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C.古猿从树栖到地面,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D.产生了语言6.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二、非选择题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它的生活环境是,现在类人猿仍过着的生活。
2.森林古猿在漫长的岁月中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根据你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其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
3. 化石,是由我国的地质学家李捷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在北京西部发掘的。
4.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生活为主转变到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2)由图中可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这样肢得到解放,促进了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衣着上由发展到。
(3)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
(4)A~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六、学习感悟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达尔文森林古猿热带丛林树栖为主2.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产生语言3.北京猿人化石周口店的龙骨山4.(1)树栖下地环境的改变(2)直立行走前肢脑使用和制造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3)天然工具(4)ABCDEFG。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一章第1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第 1 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的由来”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人类起源于古猿B .能否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C .人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D .人类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等阶段 2.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 .脑容量增加B .会使用工具C .产生了语言D .能直立行走3.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 ) A .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B .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C .产生了语言D .四肢行走转为直立行走4.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 C 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氨基酸差别(个) 0 1 11 13 14 21 35 44A .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 .各种生物细胞色素 C 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 5.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 .拉玛古猿B .森林古猿C .南方古猿D .类人猿6.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各阶段的正确排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①③②④D .①④②③7.人类与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
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 ) A .使用工具B .直立行走C .使用语言D .大脑发达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狗鸡 响尾蛇 金枪鱼 小麦 酵母菌①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 转为双足直立行②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③产生了语音 ④四肢行走8.人类的起源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科学家根据各种证据推测,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下列不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A.最早发现的森林古猿的一块右上颌碎片化石具有若干人类的特征B.森林古猿演化来的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并能使用天然工具C.“露西“骨骼化石既有南方古猿特征又是一具人科动物化石D.迄今为止发现的化石表明森林古猿有巨猿、西瓦古猿等几个分支9.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B.长臂猿C.猕猴D.黑猩猩10.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从化石可看出,少女露西可能采用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11.从古猿到人的过渡中,最关键的变化是()A.使用工具的改变B.居住环境的改变C.生活习性的改变D.思维方式的改变12.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人类起源于()A.森林古猿B.黑猩猩C.大猩猩D.古代类人猿13.科学家确定南方古猿化石是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而不是最早的原始类人猿化石,其重要依据是()A.骨骼与现代人相似B.能够两足直立行走C.脑容量比森林古猿发达D.能够使用工具14.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古人类B.森林古猿C.北京古猿D.大猩猩壮,据此特点判断露西一定已能()15.如图为生活在 300 万年前的人类元祖﹣露西的化石,其特点是骨盆宽,下肢比上肢粗壮,据此特点判断露西一定已能()1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填空题 17.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 表示的物种是;(2)从 A 到 B 表示人类开始向着方向发展;从 B 到 C 表示人类开始( 3)从 C 到 G ,除着装发生变化外,使用的工具也越来越复杂,由此推测,这是因为人 类进化过程中 越来越发达. ( 4)人类的祖先在群体生活中还产生了 ,使得人类个体之间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增强了同大自然的斗争能力.1) A 的生活方式是由以 生活为主转变到 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由图中可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这样 得 到解放,促进了 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 的工具越来越A .直立行走B .制造工具C .用火D .语言交流A .长臂猿B .北京猿人C .森林古猿D .类人猿18.如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完成填空。
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的生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双基达标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在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下列属于森林古猿的生存环境的是()A.草原B.陆地C.热带丛林D.高山雪地3.下列动物中与人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的是( )A. 鱼B. 狗C. 大猩猩D.鸽子4.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改变B.降雨量的加大C.气温的变化D.自身形态结构的改变5.“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可以()A.使用火B.制造简单工具 C.使用语言D.制造复杂工具综合提高6.出现较早的古人类化石是()A.“露西”少女B.“东非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7.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为了躲避敌害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8.你能区分事实和观点吗?下列陈述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9.“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具有的能力是()A.制造简单的工具B.制造和使用复杂而精巧的工具C.使用树枝,石块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D. 用火烧烤食物拓展深化10.人区别与类人猿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B.人有喜、怒、哀、乐等表情C.人有发达的大脑,有语言、意识D.人能直立行走,有灵活的双手11.下列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大猩猩B.长臂猿C.黑猩猩D.金丝猴12.下图表示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请回答:A B C D E F G(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生活为主转变到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2)由图可以看出,人类的体形一代一代地向着的方向发展,这样使得到解放,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的工具越来越复杂、精巧,极大地促进了的发育;衣着上由发展到。
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分节练习题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
2、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中和现代类人猿一样过着以________的生活。
3、由于_______大量消失,一部分______不得不下地生活,由于______的改变和______的变化,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_______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_的方向发展,______则解放出来。
4、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古人类制造的_____越来越复杂,并且学会了用_______,使_______的发育越累越完善、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从自然界的______变成了_______,最终能影响到_______的面貌。
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地下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6、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澳洲8、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与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的变化是()A牙齿变小,分工更细B下肢粗壮,脚板变宽C身材高大,体质好D体毛减少,胎生哺乳9、森林古猿下到地面后,逐渐开始用______走路,用_______来获取食物。
就这样通过劳动,人类祖先的_______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________。
10、在距今约______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开始向人类和类人猿这两个不同方向进化,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类人猿仍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习题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 说出人类的起源,并说出其进化过程。 2. 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 具等方面的变化。
课前预习
一、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1. 19世纪,_达__尔__文_____建立了进化论,在仔细比 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后,提出人类和类 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一__类__古__猿___。 2. 现代类人猿主要有__黑__猩__猩__、长臂猿、__大__猩__猩__、 猩猩四种,现代类人猿生活在__热__带___或亚热带丛林 中,适于__树__栖_____生活。 3.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森__林__古__猿___。
人与自热
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 人类科学家研究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理清了人 类进化的大致过程。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 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南方古猿出现在距今420万~150万年前, 1974年出 土的“露西”就属于年轻雌性南方古猿。 “露西”下 肢骨粗壮,可见南方古猿已经能够直立行走。从化石 材料看,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 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却与人类相近。南方古猿已 经能够使用天然工具,但还不能制造工具。 能人出现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平均脑容量为
14. 当人类祖先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时,发生了一些 显著变化,促使古猿逐渐进化成人,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D ) A. 用后肢直立行走,用前肢取食 B. 学会制造工具 C. 脑容量增加 D. 增加了牙齿的数量
15. 下列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 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 活 B. 下到地面上的生活使其身体向直立行走方面发展 C. 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根本的区别 D. 环境选择了森林古猿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练习题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下列叙述属于观点的是()A.直径大于10微米的颗粒通常不会进入人体的肺部B.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约距今50万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C.一个正常人体内的红细胞依次相连的长度,大约可绕地球4圈D.现代智人的绝对脑容量比南方古猿人大3倍左右,体重大2倍左右2.(2014•盐城)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产生的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C.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D.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3.关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说法中,以下正确的是()A.都有共同的祖先B.都通过语言文字交流C.都过着树栖生活D.都以直立行走为主4.(2014•贵州)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森林古猿B.长臂猿C.猕猴D.狒狒5.(2014•成都)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行为或特点最先发展的是()A.使用工具B.两足行走C.大脑发达D.使用语言7.(2014•益阳)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B.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C.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D.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8.(2014•齐齐哈尔)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老虎C.马D.猪9.(2014•天津)科学家对一些生物体内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进行了比较: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大些,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这表明与人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黑猩猩B.马C.果蝇D.向日葵10.(2014•潍坊)以下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差别对比表.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生物名称黑猩猩猕猴狗鸡响尾蛇金枪鱼小麦酵母菌氨基酸差别(个)0 1 11 13 14 21 35 44 A.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依据B.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黑猩猩C.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动物是金枪鱼D.各种生物细胞色素C含量不同,说明他们的原始祖先不同13.(2013•鄂尔多斯)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人类是自然产生的C.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D.人类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15.(2013•黄山)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脑容量增加B.会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能直立行走16.(2013•济南)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重要标志是()A.制造工具B.产生了语言C.用火烤制食物D.直立行走17.(2013•保定)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18.(2012•南京)许多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A.古猿B.长臂猿C.猕猴D.猩猩19.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的最显著变化是()A.后肢粗壮B.奔跑飞快C.脑容量增加D.群居生活20.(2012•济南)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是否直立行走B.能否使用天然工具C.能否制造简单的工具D.是否学会人工取火21.促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在树上活动范围小B.喜欢地面的生活C.天敌增多D.森林大量消失2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先发展的是()A.使用工具B.使用语言C.两足行走D.大脑发达23.关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B.森林的大量消失,下地生活的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逐渐进化为人类C.直立行走,制造工具,产生语言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D.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脆弱,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差24.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由于其他动物入侵B.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为了扩大领地D.由于身体结构发生变化25.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猴D.大猩猩26.科学家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了()A.人是由猿进化来的B.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C.人比猿高等D.现代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27.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29.(2006•德州)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起源于类人猿B.语言是人猿分界的标志C.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D.人类具有动物的特征,所以人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30.(2005•中山)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A.从树上摘取果实B扩大行动范围C.保护环境D.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_________在仔细比较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提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__。
2、森林古猿在热带丛林中和现代类人猿一样过着以________的生活。
3、由于_______大量消失,一部分______不得不下地生活,由于______的改变和______的变化,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_______一代一代地向着_______的方向发展,______则解放出来。
4、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古人类制造的_____越来越复杂,并且学会了用_______,使_______的发育越累越完善、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_______,经过漫长的岁月,人类从自然界的______变成了_______,最终能影响到_______的面貌。
5、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露西”时代的古人类适于地下生活的特点是:上肢_______,下肢___________。
6、人类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但在发展进化的过程中,人类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够不断地改变环境,成为地球的强者,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澳洲8、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与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的变化是()A牙齿变小,分工更细B下肢粗壮,脚板变宽C身材高大,体质好D体毛减少,胎生哺乳9、森林古猿下到地面后,逐渐开始用______走路,用_______来获取食物。
就这样通过劳动,人类祖先的_______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也越来越________。
10、在距今约______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开始向人类和类人猿这两个不同方向进化,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类人猿仍生活在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
11、下列属于森林古猿的生存环境的是()A草原 B陆地C热带雨林 D高山雪地12、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历程红,最关键的过程是()A使用火 B产生语言C制造工具 D使用工具13、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丛林生活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C距今175万年前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用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14、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A化石证明 B胚胎发育的证据C解剖证据 D结构方面的证据15、下列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特征是()A有复杂的语言 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 D大脑发达16、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火的使用 B语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 D直立行走17、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东非人 B森林古猿C长臂猿 D北京人18、下列不属于古人类能够使用火的意义是()A改善了身体的营养B有利于脑的发育C提高制造工具的能力D前肢解放出来19、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是否直立行走B能否使用天然的工具C能否制造简单的工具D是否学会人工取火20、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巴斯德 B孟德尔 C达尔文 D米勒第二节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组成。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组成。
3、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是通过________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4、生殖是指产生_______,繁殖______的过程,这也是________延续的过程。
5、受精卵在经过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进行________,形成_________,最终植入_________。
6、精子很小,长约_______,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镜子的形状类似_______,有________能_________。
7、精子的新成过程完成于( )A阴囊 B输精管 C睾丸 D附睾8、关于卵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女性产生卵细胞的位置是在卵巢中B卵细胞内含有丰富的卵黄,为受精卵的分裂提供营养C卵细胞的运动能力没有精子强D女性终身都能产生卵细胞9、在各器官名称前的括号里填出正确的功能代号:器官名称功能()睾丸 A保护睾丸和附睾()阴茎 B尿液与精液排出时的通道()阴囊 C男性产生精子的器官()尿道 D男性的性器官,也是男性的泌尿系统的器官()输精管 E分泌黏液,便于精子游动()精液 F在睾丸上面,储存精子,是精子成熟的地方()精子 G输送精子的两条小管()附睾 H男性生殖细胞()前列腺 I含有精子和少量营养的乳白色液体10、在人类的生殖过程中,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A卵巢和输精管 B输卵管和睾丸C卵巢和睾丸 D子宫和睾丸11、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A精囊腺 B睾丸 C卵巢 D生长激素12、人体内精子、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场所、胚胎发育的场所依次是()A卵巢、输卵管 B输卵管、子宫C子宫、输卵管 D胚胎、脐带13、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依次经历的场所是()①睾丸②卵巢③输卵管④子宫⑤输精管⑥阴道A①④⑥ B①③④⑥ C①⑤④⑥ D③④⑥14、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有毒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
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A羊水 B卵巢 C胎盘、脐带 D输卵管15、正确排列下面各生理过程的顺序A精子上行到输卵管 B精子经过阴道 C发育成熟,分娩 D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四个……细胞 E形成一个小胚泡 F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胚胎 G植入子宫内膜 H精子通过子宫 I形成受精卵 J初具人形,成为胎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如图是排卵、受精、受精卵发育及怀孕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 ]________,其主要功能是产生[ ]_______和分泌[ ]_________。
(2)精子通过[ ]_______和[ ]_______进入[ ]_______,此处与[3]结合形成[ ]_______,它逐渐分裂发育成________,缓慢地移到[ ]_______中,最后植入[ ]_______,该过程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_________;在此之前,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于________。
(3)新生命的发育开始于[ ]_______初,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
(4)胎儿生活在[6]内半透明的________(液体)中,通过______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17、以下有关人类生殖与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女性的性腺分别是睾丸和卵巢B子宫是女性最重要的性器官C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质交换D受精卵是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18、下列有关人的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B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C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从母体排出D胎儿通过脐带和乳腺从母体获得营养19、受精的过程,众多的精子与卵细胞相遇,与卵细胞结合的精子数量是()A.1亿个B.1个C.2个D.所有精子20、胎盘是指()A胎儿的一部分血管B母体的一部分血管C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D期待的一部分21、从怀孕到胎儿发育成熟大约经过()A.8周B.20周C.38周D.60周22、下列有关人体生殖与发育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男性、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输卵管C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是胚盘D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23、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D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第三节青春期1、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形态和功能发育出现了显著的变化,这是由于()A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B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结果C激素的调节作用D身体外部形态变化的结果2、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A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强B性发育和性成熟C体重显著增加D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增加3、人在青春期,使体重增加的因素是A骨骼的迅速增长B肌肉的迅速增长C其他组织器官的生长D上述三点共同起作用4、人体的第二次生长高峰发生在()A婴儿期 B幼儿期C童年期 D青春期5、人进入青春期的第一信号是()A身高突增B肺活量显著增大C性发育和性成熟D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和出现第二性征6、人体身高的生长主要依赖于()A脊柱的生长 B全身骨骼的生长C下肢骨的增长 D腰椎的生长7、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同学愿意与异性接近,甚至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这种现象属于()A正常的性意识萌动B不正常的非分想法C特别丢人的现象D不务正业,误入歧途8、下列属于青春期不正常心理现象的是()A强烈的独立意识B内心世界逐渐复杂C具有性意识D生活学习处处依赖家长和老师9、男孩子和女孩子青春期声音的变化与什么结构有关()A肺 B大脑 C心脏 D性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