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管理
GIS数据的输入、编辑、显示与查询详解
63
表的新建
在Project窗口中,点击Tables的图标 ,点击New按钮, 根据New Table对话框,选择建立表状数据文件(dbf)的 路径,输入文件名(File Name)为ld_far.dbf。
64
添加字段 选择菜单Edit/Add Field…,在出现的字段自
程序,完成上述四种类型以外的功能.
93
2.GIS显示与查询
24
25
激活Landuse.dwg专题,选择菜单 Theme/Conver to Shape file…,,并将生成的 Shapefile Name命名为“Landshp”。
26
27
激活专题Landshp,打开该专题的属性表,查 看属性表。
28
d.用MAPGIS进行扫描矢量化输入与编辑(专题) 该部分内容已经在前面相关专题完成。
70
b.独立表的加载
独立表加载、打开的过程: (1)在Project窗口中,单击Tables Document的
图标,再单击窗口中的Add按钮,弹出Add Table 对话框; (2)在Add Table对话框左下侧的数据类型中 (List Files of Type:),选择dBASE(*.dbf)、 INFO或Delimited Text(*.txt);
82
字段设定为不可见后,对操作所起的变化: (1)查询时不再显示; (2)不能用于专题地图分类显示控制; (3)不作为地图注记; (4)不参与条件组合查询; (5)不用于热连接.
83
使用字段假名(Alias) 在Table Propertie对话框中,可以修改或添加每一
个字段名的假名,以便让用户直观易懂。
a.在ArcView中看USGS数字高程模型数据 启动系统,加载栅格空间分析模块。
mapgis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数据输入前的准备
数据清洗
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格式转换、数据筛选、缺失值处 理等。
地图制作
根据项目需求,制作相应的地图底图,为属性数据的输入提 供参考。
数据输入方法与步骤
手动输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键盘输入属性数据,适用 于少量数据的输入。
批量导入
利用软件提供的批量导入功能 ,将数据从外部文件导入到 MapGIS中。
MapGIS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目 录
• MapGIS属性数据概述 • 属性数据的输入 • 属性数据的编辑 • 属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 • 属性数据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MapGIS属性数据概述
属性数据的概念
属性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与地理实 体相关联的非空间数据,用于描述地 理实体的特征、属性和关系。
关联导入
将属性数据与地图要素关联, 实现数据的自动赋值。
检查与校验
对输入的属性数据进行检查和 校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03 属性数据的编辑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互关联,共同 构成完整的地理信息数据库。
属性数据的重要性
属性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空间数据的分析、查询和应用提供 了重要支撑。
属性数据能够提供对地理实体更深入、更具体的描述,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地理 现象和过程。
MapGIS属性数据的特点
1
MapGIS属性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 行管理,具有高效的数据存储、查询和更新能力。
2
MapGIS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编码方式,方便与 其他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
3
MapGIS提供了丰富的属性数据编辑和管理工具, 方便用户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和更新。
4 属性数据管理
占地面积 现住人数
(平方米) (人)
140
200
90
120
50
60
50
70
属性数据
5.2 属性数据编辑
属性数据信息输入
包括对单要素或多要素属性进行添加、删除、修改、复制或粘贴等 多种编辑操作。通常有两种方式:
1、右击图层,选择属性编辑属性信息。2、打开属性表编辑属性信息。
5.2 属性数据编辑
两种链接表格方式
合并:用两个表格的一个共同关键字或者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把 两个表格连在一起。
关联:只是临时性地把两个表格连接在一起,而各表格保持独立。
谢谢!
4、属性数据管理
陈永刚 博士
5.1 GIS中的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
存储在表格中。属性表由行和列 组成,每一行代表着一个空间要素,
街
每一列代表空间要素的一个特征, 道 列与行相交显示特定要素的特征值。 行又称为记录,列又称为字段。
1号楼
2号楼
3
4
号号Leabharlann 楼楼±空间数据楼房ID
1 2 3 4
楼层数 (层)
属性数据查询、筛选与导出
通过对地图属性数据的操作而获取所需要的数据,并对筛选出的属 性数据导成dbf表格,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
查询方法: 1、查找和替换 2、SQL查询 3、查询表达式
5.2 属性数据编辑
导出
5.3 属性数据的计算
属性字段的添加与删除
1、字段添加。
5.3 属性数据的计算
属性字段的添加与删除
2、字段删除。
5.3 属性数据的计算
字段计算器的运用
通过现有属性数据的计算也可以生成新的属性数据。 两步:1、定义一个新的字段;
4.GIS的组成
包括从事GIS系 统开发的专业人 员,也包括使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S完成工作的 提供存储、显示、 用户 分析地理数据的 人 功能。主要包括 员 数据输入与编辑、 数 数据管理、数据 软 GIS 据 操作以及数据显 件 示和输出等 硬 件 GIS硬件组成:计算 机主机、数据输入 设备、数据输出设 备、数据传输设备、 存储设备
模 型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 学模型,如人口扩 散模型、商业选址 模型、路径分析模 型等
GIS数据分为基础数据 (如地质、地貌、地 形数据等)和专题数 据(如规划、房地产、 交通、环保、公共事 业数据等)
gis中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管理
或比率数据。
标称数据或有序数据便于使用,易于理解, 但有时不够精确,不能用于较高级的算术 运算。
比率数据或间隔数据比较精确,种模型
平面文件(flat file) 层次型(hierarchical) 网络型(network) 关系型(relational)
是一个表格的集合(也称为关系表), 他们之间通过关键字联系
属性数据输入
(1)字段定义 • 数据宽度:为每一字段预留的位数,应满
足数据中最大的数目或最长的字符串(包括 负号和小数点) • 类型:GIS软件允许的字段类型 • 小数位数:实数数据类型中小数的位数
(2)数据输入方法
——键盘输入 (关联输入)
(1)平面文件(FLAT FILE)
平面文件是在一张大表中包括了所有数 据,是一张电子数据表格(spreadsheet)
(2)层次型(HIERARCHICAL)
层次数据库分层次组织数据,在不同层 之间仅使用“一对多”关联。
(3)网络型(NETWORK)
网络数据库是在表格之间建立联系
(4)关系型(RELATIONAL)
第二,可以编写计算机程序来检查数据准确 性。例如按数据类型、数据长度、数据值 域和关键数据字段
由现有数据生成新的属性数据 1、属性数据分类 根据属性值或属性把数据集减至较少类目。 好处:减少了或简化了数据集,使得新的数
据集更易于用于GIS分析或建模
2、生成新数据的方法
(1)用现有数据做计算 (2)通过在计算中结合专业知识生成解释 数据
右边的属性数据 通过地图要素
的标识ID码与 空间数据关联
由于属性数据存放在单一表格中需要许
多重复的输入,极耗费时间和精力且占用 计算机内存,所以,我们用分开的表格来 管理属性数据,并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DBMS是用于管理综合和共享 的数据库的一套计算机程序。
mapgis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界线属性、地层A描述、地层B描述
gps点属性标注 gps点属性标注
根据gps点属性连线填图 根据gps点属性连线填图
矢量化系统常用功能键
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F5键 放大屏幕) 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F6键 移动屏幕) 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F7键 缩小屏幕) F8键(加点) :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 F8键 加点) 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 F9键 退点) 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F11键 改向) 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 的操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的操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F12键 抓线头) F12键(抓线头):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 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CTRL+右键 CTRL+右键:自动封闭线。 右键: +SHIFT键 +SHIFT键:自动靠近线。
问 题 2
怎样把野外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怎样把野外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
记录本的数据 输入到Excel中,然后导入MapGIS软件。 输入到Excel中,然后导入MapGIS软件。 地质界限与地层 1)根据地质观察点和野外草图,在 MapGIS中勾绘地质界线;2 MapGIS中勾绘地质界线;2)根据界限造 区,填充颜色。 各种地质体所包含的属性数据的组织与管 理
应 用
空间分析、DTM分析等。 空间分析、DTM分析等。 例如:自动切地质剖面、地形线、建立矿山 三维模型等。
实验5 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管理(1)
• 2)使Project视窗处于激活状态。点击Table和Add来打开 Add Table对话框,将wpdata.dbf与wpact.dbf加进来。
• 3)首先用两表中的Id作为关联项,将wpdata.dbf(源表)关联 到wp.shp(目标表)主题表。点击wpdata.dbf中的Id和wp.shp 中的Id,然后从Table下拉菜单中选择Link。重复同样步骤, 把wpact.dbf(源表)关联到wp.shp主题表。
• 3)输入lucode 的值。点击Edit工具 ,然后点 击lucode下的第一个单元格,依照下表键入 lucode的值,依次输入其余的所有值。
LANDAT-ID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LUCODE 400 200 400 200 200 300 200 300 300 200
LANDAT-ID LUCODE 69 300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200 300 300 300 300 200 300 300
• 4)保存结果。所有值输完并确定没有错误, 从Table下拉菜单选择Stop Editing,并保存结果。
• 5)显示lucode的值。激活视窗,双击landat.shp目录,打 开图例编辑器。选择Unique Value作为图例类型,lucode 作为赋值字段。点击Apply。结果如下图。 • 结果交:输入lucode字段值后的,名为landat.shp的所有文 件。
实习6: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管理 习作1 属性数据的输入
• 一、目的与要求:
学会如何在ArcView中输入dsat.shp,土地利用类型图层。
三、内容和步骤
• (一)在ArcView中输入属性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
地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题1、地理信息的概念及特点:定义:指与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
它表⽰地理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图、⽂、声、像等的总称。
A、地域性:(是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标志)。
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位置的识别与数据相联系,它的这种定位特征是通过公共的地理基础来体现的B、多维结构:指在同⼀位置上可有多种专题的信息结构。
如某⼀位置上的地理信息包括C、时序特征:时空的动态变化引起地理信息的属性数据或空间数据的变化2、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概念: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来⽀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组成:⽤户(GIS服务的对象,分为⼀般⽤户和从事建⽴、维护、管理和更新的⾼级⽤户软件(⽀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回答⽤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硬件(各种设备-物质基础)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基础)4、GIS的输⼊和输出设备有哪些输⼊:数字化、解析测图仪、扫描仪遥感处理设备等输出:打印机绘图仪显⽰终端5、GIS的功能和应⽤(论述题)GIS的功能:、数据采集与输⼊、数据编辑与更新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显⽰与输出应⽤:GIS最初就是起源于资源调查,是GIS的最基本的职能,⽬前趋于成熟的主要应⽤领域。
资源调查包括⼟地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调查、管理、⼟地利⽤规划,野⽣动物的保护等。
GIS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来源的数据和信息有机地汇集在⼀起,并通过统计,叠量分析等功能,按多种边界和属性条件,提供区域多种条件组合形式的资源统计和资源现状分析,从⽽为资源的合理开发、利⽤提供依据。
在进⾏区域和城镇规划的过程中,要处理许多不同性质和不同特点的问题,涉及多⽅⾯要素,如资源、环境、⼈⼝、交通、经济、教育、⽂化和⾦融等,GIS将这些数据信息归算到城市的统⼀系统之中,最后进⾏城市和区域多⽬标的开发和规划,包括城镇总体规划,城市建设⽤地适宜性评价,城市环境选质量评价,道路交通规划,公共设施配置及城市环境动态监测等,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GIS的⼀些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加以保证的,如GIS的空间搜索⽅法,多信息叠加处理和⼀系列的分析软件,回归分析,投⼊产出计算,模糊加权评价等。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一、引言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属性数据是描述地理现象的非空间特征的数据,例如地名、人口数量、土地用途等。
空间数据则是描述地理现象的位置和形态的数据,例如地图、卫星影像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在GIS中的应用。
二、属性数据1. 定义属性数据是描述地理现象的非空间特征的数据。
它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每一行代表一个地理对象,每一列代表一个属性。
属性数据可以包括定量数据(如人口数量、面积)和定性数据(如土地用途、地物类型)。
2. 特点(1)属性数据是离散的,可以进行统计和分析。
(2)属性数据可以进行分类、排序和筛选,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查询。
(3)属性数据可以与其他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连接,形成更复杂的数据模型。
(4)属性数据可以用图表、统计分析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3. 应用属性数据在GIS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分析:通过对属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揭示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空间查询:通过对属性数据的筛选和排序,可以快速定位和查询特定条件下的地理对象,提高工作效率。
(3)数据管理:属性数据作为GIS中的基础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录入、编辑、更新和校验等工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可视化展示:通过对属性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可以直观地呈现地理现象的特征和变化,增强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
三、空间数据1. 定义空间数据是描述地理现象的位置和形态的数据。
它可以以矢量或栅格的形式存储,矢量数据以点、线、面等几何要素表示,栅格数据以像素矩阵表示。
2. 特点(1)空间数据是连续的,可以进行空间分析和模型建立。
(2)空间数据可以进行空间查询和空间关系分析,例如判断两个地理对象之间的距离和相交关系。
(3)空间数据可以进行空间插值和空间推理,例如通过已知点的观测值推测未知点的值。
《地理信息技术构成与功能》 讲义
《地理信息技术构成与功能》讲义一、引言地理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融合了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为我们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数据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地理信息技术在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理信息技术的构成1、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能够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地图、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视化表达,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
GIS 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作和输出等。
2、全球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和定位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位置信息。
GPS 系统由卫星星座、地面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用户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可以实时获取自己的位置、速度、时间等信息。
GPS 在交通导航、测绘、农业、地质勘探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3、遥感技术(RS)遥感技术是指通过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解译的技术。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面积的地理信息,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等。
根据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和工作方式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4、数字摄影测量与计算机视觉数字摄影测量是利用数字影像进行测量和制图的技术,它将摄影测量的原理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实现了从影像获取到地图生产的自动化过程。
计算机视觉则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从图像或视频中获取信息和理解场景的学科,它在地理信息领域的应用包括目标识别、三维重建等。
三、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1、数据采集与输入地理信息技术能够通过各种手段采集地理空间数据,如使用 GPS 设备获取位置数据,通过遥感卫星获取大面积的影像数据,或者通过实地测量获取地形、地物等数据。
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简介详解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随着国土大面积调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城镇地籍管理工作得以日趋细化,各种野外调查数据,不同比例尺图件资料急剧增加。
特别是城市建设的空前发展以及土地有偿使用法规的实施,使得地籍变更日益频繁、地籍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对城镇地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如此数量巨大、来源多样、变更频繁的信息,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土地管理的需要。
此外,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各级国土部门为国家提供准确的数量、质量和土地利用现状等信息。
因此,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土地规划、整治、开发利用、税收等提供有关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势在必行。
从本质上来讲,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就是用现代化的技术来获取、分析、处理、管理和利用土地信息,就是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科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学、计算机科学(包括互联网技术……)等对土地信息进行管理。
其中,土地管理的许多业务工作,如,动态监测、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地价评估都必须建立在地籍、土地详查系统的基础之上,或者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土地信息系统的核心问题是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土地详查系统,这是土地管理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必须先行。
土地管理的特色是对土地空间特性的管理。
土地空间特性,包括土地的地理位置、相邻关系,图层的划分及与土地相关的各种空间属性和人文属性。
土地的这种空间特性,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GIS最初的应用领域,就是建立与土地管理、土地规划相关(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数据库等有关系统的管理和规划等)的土地信息系统(LIS)。
因此,GIS是进行土地管理,建立土地信息系统的最佳平台。
一、系统目标建立地、市、县级的土地信息系统,开发以土地登记为核心的地籍信息系统,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核心的土地资源信息系统,为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地、市、县级数字国土信息系统奠定基础,从而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化,实现土地管理信息的共享;提高土地管理的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好地为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快速的土地信息查询服务、为土地使用者提供快捷的、全面的服务,为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Arcgis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ArcGIS是一款集成了地图制作、空间分析、数据管理等多种功能的GIS软件。
其中,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属性编辑是ArcGIS常见的功能之一,可以用来存储、管理和编辑空间数据的属性信息。
下面,我们将介绍ArcGIS实验二中有关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的具体内容。
一、实验目的1. 了解ArcGIS中的空间数据库管理和属性编辑功能;2. 掌握ArcGIS中的要素类和要素集的概念及其属性编辑方法;4. 了解ArcGIS中的地理数据库和文件数据库的区别及其管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 要素集的创建和属性编辑要素集是ArcGIS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存储和管理一组相关的要素类。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从要素集创建、要素类添加和属性编辑三个角度来介绍要素集的使用方法。
2. 属性表设计与查询属性表是存储要素类属性信息的表格,对于空间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如何设计属性表,并学习查询属性表中的数据。
3. 地理数据库管理地理数据库是一种用来存储地理数据的关系数据库,与传统的文件数据库相比,具有更好的数据结构和查询效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介绍地理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方法。
三、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新的要素集要素集创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ArcCatalog的工具栏,在空间数据库中新建要素集并设置相关属性;另一种是在ArcMap中使用“创建要素集”工具创建。
(2)添加要素类要素类是指一组具有相同要素结构和属性类型的要素,可以是点、线、面、多点等类型。
要素类的创建方式和要素集类似,也可以使用ArcCatalog或ArcMap中的“创建要素类”工具,创建完成后再将其添加到要素集中。
(3)属性编辑要素属性是描述空间要素特征的信息,例如点的名称、线的长度、面的面积等。
属性编辑可以在ArcMap的属性表中直接进行,也可以在ArcCatalog中进行。
excel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excel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第一部分:基础操作1. Excel的基本介绍a. Excel的定义b. Excel的历史c. Excel的应用领域2. Excel的界面介绍与功能a. 元素介绍b. 常用功能介绍c. 功能操作示例第二部分:数据管理1. 数据输入与编辑a. 数据输入方法b. 数据的编辑与删除c. 数据的复制与粘贴2. 数据格式化a. 单元格格式化b. 数字格式化c. 日期格式化3. 数据排序与筛选a. 数据的排序方式b. 数据的筛选方法c. 高级筛选功能第三部分:公式与函数1. 公式的基础知识a. 公式的基本结构b. 公式的使用方法c. 错误值处理2. 常用函数a. 文本函数b. 逻辑函数c. 统计函数d. 查找与引用函数e. 工程与科学函数3. 自定义函数a. 函数的定义与使用b. 函数的常见应用第四部分:图表制作1. 图表的基础知识a. 图表的类型b. 图表的构成要素c. 图表的创建方法2. 图表的编辑与格式化a. 图表的基本编辑b. 图表的格式化c. 图表的高级操作3. 图表的数据分析a. 数据的呈现与分析b. 图表的数据标签c. 图表的趋势线第五部分:数据分析1. 条件格式化a. 条件格式的基本介绍b. 条件格式的使用方法c. 条件格式的高级应用2. 数据透视表a. 数据透视表的概念b. 数据透视表的创建c. 数据透视表的应用3. 高级筛选功能a. 高级筛选的基本介绍b. 高级筛选的使用方法c. 高级筛选的常见应用第六部分:数据连接与处理1. 多表联合a. 数据的关联方式b. 多表联合的常见操作c. 多表联合的应用场景2. 数据清洗a. 数据的清洗方式b. 数据的去重与重复处理c. 数据的异常值处理3. 数据导入与导出a. 数据的导入方式b. 数据的导出方式第七部分:高级操作1. 宏的应用a. 宏的基本介绍b. 宏的录制与编辑c. 宏的应用场景2. 数据验证a. 数据验证的基本介绍b. 数据验证的常见设置c. 数据验证的高级功能3. 工作表保护与共享a. 工作表的保护方式b. 工作表的共享设置c. 工作表的权限管理第八部分:实例应用1. 个人财务管理a. 收入与支出表的制作b. 财务报表的分析c. 财务计划的制定2. 项目管理a. 项目进度表的制作b. 项目资源分配表的制定c. 项目成本控制表的制作3. 数据分析a. 数据图表的制作与分析c. 数据模型的创建与分析结语通过本次总结,我们对Excel的基础操作、数据管理、公式与函数、图表制作、数据分析、数据连接与处理、高级操作以及实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梳理。
简述excel的功能。
简述excel的功能。
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数据处理、图表制作等方面。
下面将对Excel的主要功能进行简述。
1. 数据输入与编辑:Excel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输入与编辑功能,可以通过手动输入、复制粘贴、导入外部数据等方式将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并且可以对数据进行格式化、排序、筛选、查找替换等操作,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整理和修改。
2. 数据分析与计算:Excel内置了各种常用的数学、统计和逻辑函数,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函数进行数值计算、统计分析、逻辑判断等操作。
同时,Excel还支持数据透视表、条件格式化、数据验证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和计算。
3. 图表制作与可视化:Excel提供了丰富的图表类型和样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生成漂亮的图表。
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使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4. 数据管理与筛选:Excel提供了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用户可以使用筛选、排序、自动筛选、高级筛选等功能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筛选,以快速找到所需的数据。
同时,Excel还支持数据分组、数据透视表等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5. 数据保护与安全:Excel提供了多种数据保护和安全措施,用户可以设置密码保护工作簿、工作表或特定单元格,以防止他人对数据的非法访问和修改。
同时,Excel还支持修订和追踪更改功能,可以方便地查看和比较不同版本的工作表。
6. 数据导入与导出:Excel可以导入和导出多种数据格式,包括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XML文件等。
用户可以通过导入外部数据的方式将数据导入到Excel中进行分析和处理,也可以将Excel中的数据导出到其他应用程序中使用。
7. 宏编程与自动化:Excel提供了强大的宏编程功能,用户可以使用VBA编写宏程序,实现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和操作。
通过宏编程,用户可以将繁琐的操作过程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ArcGIS主要功能简介
ArcGIS 主要功能简介通过在课堂上以及在课外的研究课题中对GIS的学习探究和应用,我对GIS 的主体功能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我认为ArcGIS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的输入和转换信息的输入和转换是将从外部各种渠道收集所得的原始数据输入到 GIS系统内部并转换为系统便于处理的内部格式的过程。
1、信息的输入包括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这两类数据的输入,其中输入点、线、面这类带有空间位置和几何特性的要素为空间数据输入,而文字、表格和其他非几何数据的输入为属性数据输入。
2、信息的转换包括将我们常用的其他软件文件转换到GIS中,通过多个软件之间的联动获取比单纯用GIS输入来得更丰富的外界信息,例如将DWG格式文件转换输入到GIS中;除此之外还有通过ArcToolbox这一强大的工具集进行的GIS内部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之间的转换。
二、数据的编辑数据的编辑是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更新以及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主要包括拓扑关系的建立、数据的投影变换、扭曲拉伸、裁剪、拼接和提取、以及坐标校正等。
其中我们可以借助拓扑关系来编辑要素和检验数据质量。
三、数据的储存与管理GIS的这项功能提供空间与属性数据的储存和灵活调用的能力。
如今随着数据容量和复杂度不断增大、对数据储存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GIS的储存功能也在不断发展,于是出现了网络GIS数据储存、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储存器等新功能、新产品。
四、数据的查询数据的查询包括两个方面功能:通过空间位置查属性和通过属性查空间位置,即“某个特定位置有什么”和“某个特定要素在哪里”。
五、数据的分析空间数据的分析是GIS的核心功能,它能够通过对基础数据的分析并叠加其影响来量化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空间相关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很广阔,其中包括栅格、矢量数据分析,三维分析和网络分析。
1、栅格数据分析:包括生成高程栅格、坡度栅格(可以通过高程栅格转换)、距离栅格、密度栅格,重分类、栅格计算等具体功能。
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3-1、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 利用ArcCatalog 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 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 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 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 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
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
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 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 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
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 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 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 或SQL Server 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属性数据管理
26
图8.11 SSURGO 数据库中“多对一”关系的例子:把在 cotreestomng 中 的三种树种与在 component 的相同土壤组分关联起来。
27
图8.12 SSURGO 数据库中“一对多”关系的例子:把在 mapunit 中的土壤 的地图单元与在 component 中的两种土壤组分关联起来。
属性表由行和列组成; 属性表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代表着一个空间要素,每一 列代表空间要素的一个特征,列与行相交显示特定要素的 特征值。 属性数据的存储在矢量数据模型与栅格数据模型之间存在 不同,在地理相关模型与与基于对象模型之间也存在不同。
5
图8.2 地理关系数据模型举例:土壤 coverage 用 Soil-ID 把空间数据和属性 数据连接起来。
23
关系类型
关系数据库的表格之间(cardinalities)(更精
确的说是表格中的记录之间)通常包括四种关系类 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 对多”。
24
图8.9 关系数据库表格之间的四 种数据关系类型:一对一、一对 多、多对一和多对多。
25
图8.10 由共同关键字提供右边的表格与左边的要素属性表的链接。
第 8章
属性数据管理
8.1 GIS中的属性数据 8.1.1 属性表的类型 8.1.2 数据库管理
注释栏 8.1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8.1.3 属性数据的类型
注释栏8.2 数值数据类型的选择 注释栏8.3 什么是BLOB?
8.2 关系数据库模型 8.2.1 SSURGO:一个关系数据库实例 8.2.2 规范化 8.2.3 关系类型 8.3 连接、关联和关系类 8.3.1 连接 (Joins) 8.3.2 关联(relates) 8.3.3 关系类(Relationship Classes) 8.4 属性数据输入 8.4.1 字段定义 8.4.2 数据输入方法 8.4.3 属性数据校核
MAPGIS地理信息数据输入及数据采集
MAPGIS地理信息数据输入及数据采集摘要:入库地理信息数据经过数据收集、数据数字化、数据校正与转换、数据编辑、数据接边、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修改等,最终进入GIS数据库中进行保存、管理和维护。
GIS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经过标准化、规范化以后的数据,具有统一的数学基础(地理坐标系、投影类型、比例尺等),供GIS用户查询、分析、决策等使用。
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与输入是GIS应用的基础与前提,MAPGIS提供了多种方法的数据输入与采集手段,对输入结果可进行编辑、校正、转换、质量控制,最终建立GIS数据库,供用户查询、分析使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质量控制引言:MAPGIS作为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在数据的输入采集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和强大的数据编辑与管理能力,为GIS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软件基础。
1.地理信息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把要处理的数据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映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从计算机的角度称空间位置数据,也常称地图数据、图形数据;第二类是与事物的地理位置有关,反映事物其它特征的信息,可称为专题属性信息或专题属性数据,也称文字数据、非图形数据。
为了进行有效的查询、分析和管理等,必须将这两类信息都输入到计算机GIS数据库中。
常见的输入过程如图1所示。
图1获取信息是建立数据库的最初步骤,非数字信息必须转换成数字形式才能被计算机接受。
空间信息的获取途径通常为:野外测量、遥感、现场调查、已有资料等;属性信息的获取途径通常为:遥感、现场调查、社会调查、已有资料等。
获取的数据经过分类、编码、转换等,输入到GIS数据库中,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数据。
2.空间数据的采集由于空间数据的来源不同,采集的仪器和方法也不同。
目前有如下几种方法:2.1野外数据采集(1)GPS数据采集。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GPS定位方法精度高,方便灵活。
GPS 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和普及,是测绘科技的一个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在当今时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地理信息系统(GIS)便是其中之一。
GIS 作为一种强大的空间分析工具,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决策依据,在环境监测、生态评估、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
通过将地理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相结合,GIS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地理相关的问题。
GIS 的核心功能包括数据输入与编辑、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图制图和输出等。
在数据输入方面,它可以接受多种来源的数据,如卫星影像、地形图、实地测量数据等。
数据管理功能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便于查询和更新。
空间分析是GIS 的重要特色,通过各种分析工具,如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等,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规律。
地图制图和输出功能则将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地图形式展示出来,便于决策者和公众理解。
二、GIS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GIS 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在空气质量监测中,通过在地图上标注监测站点的位置,并结合气象数据和污染源分布信息,GIS 可以分析污染物的扩散趋势和影响范围。
对于水污染监测,利用 GIS 可以将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质数据与地理空间信息相结合,直观地展示水质的变化情况,帮助确定污染的源头和传播路径。
此外,GIS 还可以用于监测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空间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污染热点区域,为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三、GIS 在生态评估中的应用生态评估是了解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GIS 在其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
利用 GIS 可以对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分布等进行调查和分析,建立生态系统数据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数据的层次单位
3.文件
文件是一个给定类型逻辑记录的全部具
体值的集合。文件用文件名称标识。在简单
文件中,每个逻辑记录包含相同数目的数据
项;在复杂文件中,由于重复组的存在,每
个记录包含不同数目的数据项。 。
一、数据的层次单位
4.数据库
它是比文件更大的数据组织,是具
有特定联系的多种类型记录的集合。数据
一、建立拓扑关系
2、拓扑关系的建立。
手工建立与自动建立拓扑关系的方法各有其优势和缺点:
手工建立拓扑关系方法 操作复杂,工作量大 对原始数据要求不严 修改时不必重复计算
自动建立拓扑关系方法 生成速度快 原始数据要求严 要求弧段结点匹配好
三、空间数据的压缩处理
数据压缩的途径
曲线矢量数据的压缩
面域栅格数据的压缩
库内部构造是文件的集合,这些文件之间
存在某种联系,不能孤立存在。
二、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1.一对一的联系(1:1)
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联系方式,是指在集合A中存
在一个元素αi,则在集合B中就有一个且仅有一个bj与 之联系。在1:1的联系中,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标识
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例如,地理名称与对应的空间 位置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一对一的联系。
4 11 P1 15 6 P2 20
P1
4
6 15 11
P2
6
P1 + P2
4
20 21 11 15 20 21
+
21
二、建立拓扑关系 2、拓扑关系的建立。
手工建立:手工建立是人机交互操作的方式,用户通过操 作输入设备(鼠标或键盘),在屏幕上依次指出构成一个 区域的各个弧段、一个区域包含了另外哪几个区域、组成 一条线路的各个线段等等。 自动建立:则是利用系统提供的拓扑关系自动建立功能,对 获取的矢量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可以建立多边形、弧 段、结点之间的拓扑关系。
+2 +3
+1 +3
+6
+2
+2
+1 +3 +6 +8
+2
+4
+8
+8
+4
一、图幅拼接
4、相同属性多边形公共边界的删除
多边形公共边界线的删除,可以通过构成每一面域的线 段坐标链,删除其中共同的线段,然后重新建立合并多 边形的线段链表,如图所示。对于多边形的属性表,除 多边形的面积和周长需要重新计算外,其余属性保留其 中之一图斑的属性即可。
空间数据压缩的途径
压缩软件:原数据信息基本不丢失而且可以大大 节省存贮空间,缺点是压缩后的文件必须在解 压缩后才能使用 数据消冗处理:原数据信息不会丢失,得到的文 件可以直接使用,缺点是技术要求高,工作量 大,对冗余度不大的数据集合效用小 筛选取点法:在规定的精度范围内,从原数据集合 中抽取一个子集,缺点以信息损失为代价,换 取空间数据容量的缩小
第二节
空间数据库
一、数据库的概念
数据库是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通俗 的讲,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贮在一起的互相有关联的数
据的集合。但这种数据集合不是数据的简单相加,而是对数据信
息进行重新组织,最大限度的减少数据冗余,增强数据间关系的 描述,使数据资源能以多种方式为尽可能多的用户提供服务,实
属性数据输入与编辑、GIS数据管理
第一部分 属性数据输入与编辑
图幅拼接 建立拓扑关系 空间数据的压缩处理 属性数据输入与编辑 数据层次与文件组织 数据管理设计
第二部分 GIS数据管理
一、图幅拼接
在相邻图幅的边缘部分,由于原图本身的 误差或数字化输入的误差,使同一实体的线段
或弧段的坐标数据不能互相衔接。因此必须进
匹配衔接时是以一条弧或线段作为处理的单元, 因此,当边界点位于两个结点之间时,必须分别取出 相关的两个结点,然后按照结点之间线段方向一致性 的原则进行数据的记录和存储。
一、图幅拼接
3、相邻图幅边界点坐标数据的匹配
一、图幅拼接
4、相同属性多边形公共边界的删除
当图幅内图形数据完全拼接后,相邻图斑会有相同属 性。此时,应将相同属性的两个或多个相邻图斑组合 成一个图斑,即消除公共边界,并对共同属性进行合 并。
用户A1
用户A1
用户B1
用户B1
四 数 据 库 的 系 统 结 构
外部模型A
外部模型B
外部模式 外部/概念映射A
外部模式 外部/概念映射B
数据库 管理系统
概念模式 概念模型
概念/内部映射
物理数据库
内模式
四、数据库的系统结构 数据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用户级、 概念级和物理级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用户级 用户使用的数据库对应于外部模式,它是用户 与数据库的接口,也就是用户能够看到的那部分数据库,它是 数据库的一个子集。 (2)概念级 概念数据库对应于概念模式,简称模式,是对 整个数据库的逻辑描述,也就是数据库管理员看到的数据库。 (3)物理级 物理数据库对应于内模式,又称为存贮模式, 内模式是数据在存贮介质上的物理配置与组织,是存放数据的 实体,也是系统程序员才能看到的数据库。
第二部分、 空间数据管理
数据层次与文件组织 空间数据库 传统数据库模型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数据管理设计
第一节 数据层次与文件组织
数据层次(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数据间的逻辑联系(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常用数据文件(顺序、直接、索引、到排文件)
一、数据的层次单位
• A• •
A
• •B •
B
1:1
二、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2.一对多的联系(1:N)
现实生活中以一对多的联系比较常见。如图所示,这种联系 可以表达为:在集合A中存在一个αi,则在集合B中存在一个子集 B’=(bj1,bj2,...,bjn)与之联系。通常,B’是B的一个子集。行政 区划就具有一对多的联系,一个省对应多个市,一个市对应多个 县,一个县又有多个乡。
• •• A •
A
• •• • •B •
B
M:N
三、常用数据文件
它是物 理顺序 与逻辑 顺序一 致的文 件
顺 序 文 件
随 机 文 件
索 引 文 件
倒 排 文 件
三、常用数据文件
顺 序 文 件
随 机 文 件
文件中的贮存是根 索 据记录关键字的值, 引 通过某种转换方法 文 得到一个物理存贮 件 位置,然后把记录 存贮在该位置上。
五、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处理数据库 存取和各种管理控制的软件,应用 程序对数据库的操作全部通过 DBMS进行。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数 据 库 定 义
数 数 数 提供书写各种模式 据 据 据 管 库的语言及其支撑软件, 库 理 的并把各种定义信息也存 维 装 护 入贮于系统之中。它勾画 出数据库的框架。
• A• •
A 1:N
••• • •B •
B
二、数据间的逻辑关系
3.多对多的联系(M:N)
这是现实中最复杂的联系 ,即对于集合A中的一个元素αi, 在集合B中就存在一个子集B’=(bj1,bj2,...,bjn)与之相联系。反 过来,对于B集合中的一个元素Bj在集合A中就有一个集合 A’=(αi1,αi2,αi3,...αim)与之相联系,即M:N的联系。地理实体中 的多对多联系是很多的,例如土壤类型与种植的作物之间有多对 多联系,同一种土壤类型可以种不同的作物,同一种作物又可种 植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
数 据 库 通 讯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数 据 库 定 义
数 据 库 的 装 入
数 数 数 据 据 据 应用数据装入数据库 库 管 库 通 理 a)键盘输入; 维 讯 护 b)接受另一个系 统 的数据文件
1.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
数 据 库 定 义
数 据 库 的 装 入
数 据 管 理
数 数 运行控制 据 据 库 库 数据存取、更新 通 维 讯 数据完整性、有效性 护 数据 共享
级。
拟定分类代码系统。
设定代码及其格式。
建立代码和编码对象的对照表。
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编辑
4 属性数据编码的方法
层次分类编码法 1 11 12 耕 13 地 14
旱地
6 61
铁路
交通用地 62
公路
63
64
灌溉水 望天田 水浇地 田
农村道 民用机 路 场
多源分类编码法
1
1
1
2
3
4
长年河 平原河 通航 支流 长3-5千米 宽30-60米
数据 存储 原始信息 数据库
数 据 库
数据 管理 程序库 (数据库软件)
二、数据库的特点
与文件管理相比,空间数据库有如下特点:
1.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 2.减小了数据冗余 3.数据的独立性 4.复杂的数据模型 5.数据保护特性
三、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
1.事务管理数据库 数据描述的是人、事、物一类的社会信息,由此类数据建成的数据 库反映的是事物属性之间的抽象逻辑关系,它们的记录方式主要是文本 和数表文件,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较强的通用性,所以也把这种侧重于事 务管理的数据库称为通用数据库。 2.空间数据库 它描述的是地理要素的属性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在空间数据库中 ,数据之间除了抽象的逻辑关系外,还建立了严谨的空间几何关系。 总之,事务管理数据库是通用性较强的数据库,可以把它看作数据库 技术入门的基础;空间数据库是具有空间定位特点的数据库,是地理信 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