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物理必修二实验总结和练习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大全
物理高中实验归纳总结大全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观察现象、感受物理规律,从而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物理实验,我对我们进行过的实验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于日后的复习与参考。
一、力学实验1. 弹簧常数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弹簧的弹簧系数。
实验原理:胡克定律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砝码、托盘、测力计、尺子等。
实验步骤:根据给定的实验装置,先将弹簧挂在支架上,然后使用尺子测量弹簧的长度,再向托盘上加质量砝码,记录下测力计上的示数,然后逐渐增加质量砝码,重复测量示数,最后得到不同质量时示数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出弹簧的弹簧系数。
2. 弹簧振子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在不同质量下的振动规律。
实验原理:简谐振动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将一端固定住,然后将质点拴在另一端,对振子进行微扰,记录下振动的周期和振幅,然后分析数据得出振子的频率和周期。
实验结论:振子的频率和周期与质点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二、热学实验1. 比热容实验实验目的:测量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原理:热量守恒定律、比热容的定义实验装置:加热器、容器、温度计等。
实验步骤:将一定质量的物质加热至较高温度,然后放入一容器中,记录下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再将物质与容器放入水中,使其温度达到热平衡,记录下此时水的质量和温度,最后根据热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的比热容。
实验结论: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2. 质量守恒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实验皿、天平等。
实验步骤:将一定质量的物质放入实验皿中,使用天平精确称量。
然后对物质进行燃烧、溶解等实验操作,再使用天平进行称量,记录下不同实验操作前后的质量变化。
实验结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操作前后物质的质量应保持不变。
高一必修二物理实验知识点
高一必修二物理实验知识点实验一:测量天平的灵敏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天平的灵敏度和误差,并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天平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天平上有两个托盘,用来放置待测物体和标准物体。
通过调整天平的调零螺丝,使得天平平衡,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托盘上,将标准物体放在右托盘上。
2. 调整天平的调零螺丝,使得天平平衡。
3. 记录下天平的示数。
如果示数较大,说明待测物体较重;如果示数较小,说明待测物体较轻。
4. 重复实验2-3次,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要轻柔,避免振动影响天平的准确度。
2. 天平的托盘要保持平衡,不得有倾斜。
3. 实验结束后,将天平清洁干净,保持良好状态。
实验二:测量直线运动的速度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直线运动的速度,并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直线运动是物体在直线路径上运动的一种运动方式,可以通过实验来测量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从而得到速度。
实验仪器:定滑轮、质量滑块、计时器、直尺等。
实验步骤:1. 将定滑轮固定在桌子上,将质量滑块挂在绳子上,绳子通过定滑轮。
2. 给质量滑块一个初始速度,使其开始运动。
3. 启动计时器,记录下质量滑块经过固定距离的时间。
4. 根据已知的位移和时间,计算出速度。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时要保持实验环境相对稳定,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2. 测量时间时,要注意准确记录,可以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3.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仪器和归还实验室。
实验三: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弹簧的弹性系数,并掌握弹性系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原理:弹簧是一种经过加工使之具有弹性的零件。
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弹簧的伸长距离和所受外力,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仪器:弹簧、质量滑块、绳子、定滑轮、测力计等。
实验步骤:1. 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下方悬挂一个质量滑块,通过绳子和定滑轮连接。
2. 记录下弹簧的初始长度。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精选范文5篇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精选范文【第一篇】本学期的高一物理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由于第一次教新课程一点经验都没有,可我相信工夫不负有心人。
我勤学,只要有学习的机会都不会放过,这学期我外出听课8节同时作了很多新课程高考和会考题。
这使我对新课程高考和会考方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肩负高一四个班教学任务的我,更觉得责任重大。
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发挥去年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教学。
静心回顾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个人认为有些措施还是有收效的。
一、热爱学生,平等相处,亲密合作。
在过去教学中都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热爱,投入教学热情才会高涨。
就能在教学过程渗入情感教育加强教学师生的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气氛有利学生学习积极性。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现在的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有意识先接受老师,才接受老师所教的知识。
所以,师生互相尊重,平等相处,拉近师生的距离,达到和谐、融洽师生情感,使学生感到老师是生活和学习中的知音,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自己所教科目的学习态度,能在学习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性和知识性融于趣味性教学。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老师。
培养学生有美商的学习习惯,以往教学中不少学生在考试或作业书写不规范,在改考试卷或作业因看不清楚缺乏美感被扣分,教学过程为了不必错误,强调形成美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中还尝试新方法。
1、情境教学在教学中,精心设置情境。
如,学生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时,叫学生用不同的力敲桌子手有什么感觉,为学生猜想提供感性铺垫,在设计题目,我注意把设疑性转化生活有趣的情境,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例子教学将难化易。
2、指导学生归纳小结,使知识系统网络化小结的环节就好像种庄稼收获的过程。
如何对一堂课进行小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课堂小结,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物理实验的实验结论和总结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团队协 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 才能顺利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点回顾
力学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复习了牛顿运动 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等力学知识 点,加深了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
识。
热学实验
通过热学实验,我们了解了热力 学第一定律、热传导等基本概念 ,对热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纸带等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 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打点计时器
使用交流电源,每隔一定时间(如 0.02s)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用于记 录物体的运动情况。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 度为重力加速度g。
实验步骤
1.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接通 电源。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重锤下 落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g非常 接近,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
律。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实 验条件,如保证打点计时器的稳 定性、选择合适的纸带和复写纸
等,以减小实验误差。
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 作能力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加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
2. 释放纸带
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下落。打点计 时器会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重锤在不同时刻的动 能和重力势能,并比较它们的数值关系。如果动 能和重力势能的数值相等或近似相等,则可以验 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数值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允许 范围内,重锤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保持不变,从而验证 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高中物理实验题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题总结高中物理实验题总结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下面将总结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题。
1. 测量光的速度实验:实验仪器:一个长直导线、一个接线板、一个干电池、一个开关、一个计时器、一个直尺。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改变导线的长度,使得光在导线和计时器之间来回传播的时间相等。
根据光传播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可以计算出光速的近似值。
2. 确定光准直的实验:实验仪器:一个光源、一个狭缝、一个白色屏幕。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调节狭缝的宽度,使得出射的光通过狭缝后能够在屏幕上形成明显的光斑。
通过改变狭缝和屏幕的距离,可以观察到光的准直性。
3. 确定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实验仪器:一个凸透镜、一个物体、一个屏幕。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调节凸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使得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物体像。
通过测量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4. 确定薄凸透镜焦距的实验:实验仪器:一个平面镜、一个凸透镜、一个光源、一个屏幕。
实验原理和步骤:在平面镜上放置光源,调节凸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使得在屏幕上观察到平面镜的倒立像。
通过测量凸透镜和屏幕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凸透镜的焦距。
5. 研究力在斜面上的分解实验:实验仪器:一个斜面、一根轻杆、一个绳子、一个滑块。
实验原理和步骤:通过调整斜面的角度,使得滑块在斜面上平衡,然后使用轻杆测量滑块沿斜面方向的力和垂直斜面方向的力,从而研究力在斜面上的分解情况。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实验题涵盖了光学、力学等多个领域,通过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展所学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参与实验是理论学习的重要补充,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观察物理现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因此,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应认真对待,遵守实验操作规范,注重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达到实验的预期目标。
必修二物理实验归纳总结
必修二物理实验归纳总结物理实验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现象。
在必修二的学习中,我们进行了多项物理实验,下面我将对这些实验进行归纳总结。
实验一:测量活塞式恒压热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活塞式恒压热容器,通过改变气体的体积,观察气体压强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在恒定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这与理论预期相符,验证了玻意耳定律。
实验二:用牛顿冷却定律研究物体的冷却过程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温度计和恒温槽,通过记录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物体的冷却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呈指数衰减。
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物体的冷却系数,并验证了牛顿冷却定律。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光箱、凸透镜和直尺等仪器,通过测量光线的折射角和入射角,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表明,光的折射率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成正比。
这个实验验证了斯涅尔定律,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实验四: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万用表和标准电阻,通过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不同负载下电压的变化,计算出电池的内阻。
实验结果表明,电池的电动势是恒定的,内阻随负载电阻的增加而增加。
这个实验加深了我们对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的理解。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弹簧,通过悬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并测量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力的关系,计算出物体的弹性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的弹性系数与应力和应变之比成正比,验证了胡克定律,并加深了我们对物体的弹性性质的理解。
实验六:测量电子的比电荷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带有偏转电压的电磁螺线管和荧光屏,通过调整电压和磁场的大小,观察电子的偏转情况,并计算出电子的比电荷。
实验结果表明,电子的比电荷与电压和磁场的比值成正比。
这个实验验证了荷质比的概念,并加深了我们对电子性质的理解。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锻炼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内容。
二、实验一:杨氏静力学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胡克定律,研究绳线对物体的力学性质。
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盒子,刻度尺,细绳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固定在一个支架上,质量盒子挂在弹簧下方,实验者测量质量盒子位置和拉力的变化,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拉力和质量盒子位置的关系,绘制力与位移的图像。
根据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论:在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拉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并且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
三、实验二:简谐振动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探究简谐振动的特性。
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测量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振子悬挂在一个支架上,拉动振子释放后,实验者测量振子的振动时间和振幅,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振动时间和振幅的关系,绘制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图像。
计算振动频率和角频率。
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振动周期与振幅呈线性关系,而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
四、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装置:光盒,三棱镜,刻度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打开光盒,通过狭缝射出单色光,实验者调整角度使光线经过三棱镜,并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验证折射定律。
计算折射率。
实验结论:光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五、实验四: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装置:导体线圈,磁铁,电流计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者将导体线圈放置在磁铁附近,快速改变磁场强度,观察电流计的指示。
高一物理必修2实验专题复习(附答案)[001]
高一物理必修2实验专题复习实验一: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一、目的:用实验方法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用实验轨迹求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二、实验器材:斜槽,铁架台,木板,白纸,小球,图钉,铅笔,有孔的卡片,刻度尺,重锤线。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装置(1)将平抛运动实验器置于桌面,装好平抛轨道,使轨道的末端处于水平位置.调节调平螺丝,观察重锤线或气泡水准,使面板处于竖直平面内,卡好定位板(2)将描迹记录纸衬垫一张复写纸,紧贴记录面板用压纸板固定在面板上,使横坐标x 轴在水平方向上,纵坐标y轴沿竖直方向向下(若用白纸,可事先用铅笔在纸上画出x、y 坐标轴线),并注意使坐标原点的位置在平抛物体(钢球)的质心(即球心)离开轨道处.2、将定位板定在某一位置固定好。
钢球紧靠定位板释放,球沿轨道向下运动,以一定的初速度由轨道的平直部分水平抛出。
3、下落的钢球打在水平的接球挡板上,同时在面板上留下一个印迹点.4、再将接球挡板向下拉一格,重复上述操作方法,打出第二个印迹点,如此继续下拉接球挡板,直至最低点,即可得到平抛的钢球下落时的一系列迹点5、变更定位板的位置,即可改变钢球平抛的初速度,按上述实验操作方法,便可打出另一系列迹点6、取下记录纸,将各次实验所记录的点分别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即可得到以不同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图线。
四、注意事项:1、应保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钉有坐标纸的木板竖直,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坐标纸但不接触;2、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在斜槽上释放小球的高度应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3、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4、如果是用白纸,则应以小球在糟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为坐标原点,在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先以重锤线方向确定y轴方向,再用直角三角板画出水平线作为x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物理必修二实验报告
物理必修二实验报告物理必修二实验报告引言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物理规律,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次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在物理必修二课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物体的密度、测量物体的弹性模量等。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电子天平来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首先,我们将天平调零,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盘子上,并记录下显示屏上的质量数值。
通过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我们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物体质量。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密度瓶来测量物体的密度。
首先,我们将密度瓶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让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入密度瓶中,观察水面的变化,并记录下水位的变化量。
通过计算水的体积和待测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密度。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弹性模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根弹簧,通过测量其伸长量来计算物体的弹性模量。
首先,我们将弹簧固定在一个支架上,并将一个质量挂在弹簧下方。
然后,记录下弹簧的原始长度和质量的数值。
接下来,我们逐渐增加质量,观察弹簧的伸长量,并记录下相应的质量和伸长量数值。
通过绘制质量和伸长量的图表,并进行线性拟合,我们可以得到物体的弹性模量。
实验四:测量物体的热容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热容器和一个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热容量。
首先,我们将热容器装满热水,并记录下水的初始温度。
然后,将待测物体放入热容器中,并观察水温的变化。
通过测量水温的变化量和待测物体的质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热容量。
实验五:测量物体的电阻率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电阻器和一个电流表来测量物体的电阻率。
首先,我们将电阻器连接到一个电源上,并将待测物体与电阻器相连。
然后,调节电流表的量程,并记录下电流表的读数。
通过改变电源的电压和测量电流表的读数,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电阻率。
结论通过以上一系列实验,我们对物体的质量、密度、弹性模量、热容量和电阻率进行了测量,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值。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全册实验汇总(2022新高考一轮复习)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实验实验一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 1 - 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8 -实验一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1.斜槽安装:实验中必须调整斜槽末端切线水平,将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水平部分,若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斜槽末端的切线就水平了。
2.方木板固定:方木板必须处于竖直平面内,固定时要用铅垂线检查坐标纸竖线是否竖直。
3.小球释放(1)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
(2)小球开始滚下的位置高度要适中,以使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由坐标纸的左上角一直到达右下角为宜。
4.坐标原点:坐标原点不是槽口的端点,而是小球出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投影点。
5.初速度的计算:在轨迹上选取离坐标原点O较远的一些点来计算初速度。
1.安装斜槽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导致小球离开斜槽后不做平抛运动产生误差。
2.建立坐标系时,坐标原点的位置确定不准确,导致轨迹上各点的坐标不准确产生误差。
3.小球每次自由滚下时的起始位置不完全相同,导致轨迹出现误差。
4.确定小球运动的位置时,出现误差。
5.量取轨迹上各点的坐标时,出现误差。
考点1实验思路与实验操作典例(2019·北京高考)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
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硬板上。
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Q点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
由于挡板靠近硬板一侧较低,钢球落在挡板上时,钢球侧面会在白纸上挤压出一个痕迹点。
移动挡板,重新释放钢球,如此重复,白纸上将留下一系列痕迹点。
(1)下列实验条件必须满足的有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7篇)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7篇)篇1: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这个隆重的开幕式,将标志着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拉开了序幕。
这是**大学研究生的一大喜事,因为**余篇学术论文从多个领域和不同侧面反映了我校研究生这支最年轻的科技队伍的科研实力;经专家严格评审后进入决赛的15件“挑战杯”参赛作品充分展现了我校研究生不断提高的科技创新意识。
系列学术活动代表之一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将分七个分会场在我校三个校区同时进行,届时170多位论文与1000多名研究生将展开广泛交流和激烈讨论;首届“挑战杯”**大学研究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将在三个校区轮回展出,参赛将在现场讲解或演示;同时,其他不同形式、精彩纷呈的各种学术活动将在我校举办,校园内将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氛。
如此颇具规模、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全面的研究生学术活动在我校尚属首次。
回顾从本次活动的准备到今天的隆重举行所经历的180多个日日夜夜,感慨万千。
从论文及竞赛参赛作品的征收、评审专家的聘请、论文的编辑排版、参赛作品的展板制作到开幕式的筹备和大会的组织协调等全部工作均由我校研究生干部承担完成,每项工作是如此繁杂,又是如此紧迫。
论文稿件的参差不齐,格式的多种多样致使编辑、排版困难重重;由于展板制作的经验不足,致使“挑战杯”参赛作品展板的制作多次返工。
可是,老师和同学们千百双眼睛的注视和期待让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惟有一个个不眠之夜的仔细修改、十多次的反复检查,一丝不苟的精心雕琢让我们在荆棘密布之中摸索行进。
就在大会临近之时,又是广大研究生干部的不辞辛苦和忙碌奔波,才使大会得以如期举行。
此时此刻,当我站在这儿的时候,已不只是舒一口气的轻松,这只是一个开始,本次学术活动也只是一个探索,前面的路依然很长。
本次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的隆重举行得到了校领导的亲切关怀、研究生部老师们的精心指点和各学院的领导及老师的大力支持;兄弟高校研究生干部出谋划策、深入探讨;广大研究生齐心协力,积极配合。
必修2物理实验汇总
必修2物理重点实验汇总1、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1)除了木板、钢球、坐标纸、铅笔、重锤线、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A. 斜槽B.秒表C. 弹簧秤D.天平(2)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由静止滑下B.斜槽轨道光滑与否对实验没有影响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3)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了如图实所示的物体运动轨迹,a、b、c是轨迹上的三个点,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0=______m/s(g=10 m/s2).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⑴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⑵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如图所示为一种研究物体做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等大的小球,C为与弹性钢片E相连的小平台,D为固定支架,两小球等高。
用小锤击打弹性钢片E,可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
在不同的高度多次做上述实验,发现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样的实验结果( )A.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⑴条B.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⑵条C.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D.不能说明上述两条规律中的任意一条3、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被弹出,第二次、第三次…操作时分别改用2根、3根…同样的橡皮筋将小车弹出.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能够找到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1)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实验中需要平衡阻力 B.需要测量小车的质量C.需要测量每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数值D.每次都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车(2)若用W表示牵引力对小车做的功,v表示小车被弹出后所获得的速度,则两者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A.W∝v B.W∝v2 C.W∝ D.W∝(3)在本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打出的一段纸带如下图所示,则小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合力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如图,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电源(填“交流”或“直流”).(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掉摩擦阻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_A.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3)若木板水平放置,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当小车速度最大时,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 B.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 D.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4)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部分进行测量(根据下面所示的纸带回答).5、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为1Kg的重物拖着纸带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秒,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回答以下为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纸带的(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应接(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实验时应先(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 k= J;(4)在上述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若其原因是由于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测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 N.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实验中(填需要或不需要)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m.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接通电源和松开纸带的顺序应该是先.(2)供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A.质量为100g的木球B.质量为10g的砝码C.质量为200g的砝码D.质量为10g的塑料球(3)使用质量为m的重物和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选定的纸带上依次取计数点如图所示,纸带上所打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设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且O为打下的第一个点.当打点计时器打点“3”时,物体的动能表达式为.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题1、 (1)BD(2)ABD(3)22、B3、 AD (4分); B (4分)1.40 (4分);4、 (1)交流 (2)D (3)B (4)4-6段5、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分析: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根据功能关系得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重力做功的数值.应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放开纸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阻力的大小.解答:解:(1)从纸带上可以看出P点为先打出来的点,重物自由下落,而与重物相连的纸带在下端,应该先打点.所以纸带的左端应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应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放开纸带,如果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有可能会出现小车已经拖动纸带运动一段距离,电源才被接通,那么纸带上只有很小的一段能打上点,大部分纸带没有打上点,纸带的利用率太低.所以应当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用手牵动纸带.(3)重力势能减小量△E p=mgh=1×9.8×0.050J=0.49J.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 B==0.98m/s动能增加量△E k=mv B2=0.48J.(4)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 BC﹣x AB=aT2a==9.6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mg﹣ma=1×9.8﹣1×9.6=0.20N故答案为:(1)左(2)交流,接通电源(3)0.49,0.48,(4)0.20点评:纸带问题的处理是力学实验中常见的问题.在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6、考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实验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了解实验的工作原理,清楚实验的所需仪器和步骤.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求出动能解答:解:(1)因为我们是比较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比较,不需要用天平.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2)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故选C.(3)从图上看出,打点计时器先打出O点,与重物相连的纸带一端在实验时是处于下端,也就是计时器先打点的位置,所以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v3==所以E k3=mv32=故答案为:(1)不需要,接通电源;(2)C;(3).点评:实验问题都是考查物理规律的应用.纸带问题的处理是力学实验中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纸带法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
物理必修二实验报告
物理必修二实验报告《物理必修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探究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定律和规律。
实验一: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物体的下落时间和下落高度,可以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室内选择一个合适的高度,准备一个计时器和一个测量高度的仪器。
2. 让一个物体自由落下,同时启动计时器并记录下落时间。
3. 重复多次实验,取平均值作为下落时间。
4.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的数值约为9.8m/s²,与理论值相符。
实验结论: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上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其数值约为9.8m/s²。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定律。
实验二:测量杨氏模量实验原理: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弹性特性的重要物理量,通过实验测量材料的伸长量和受力面积,可以计算出杨氏模量的数值。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细长的金属丝,测量其长度和直径。
2. 在实验室内用一台拉力机施加不同的拉力,测量相应的伸长量。
3. 根据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杨氏模量的数值。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金属丝的杨氏模量的数值约为2×10^11N/m²,与材料的理论值相符。
实验结论:杨氏模量是描述固体材料弹性特性的物理量,其数值反映了材料的硬度和柔韧性。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物理学中一些基本定律和规律,并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验证了这些定律和规律的正确性。
这些实验不仅增强了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精神。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能够激发更多同学对物理学的兴趣,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物理世界的奥秘。
高一物理下册实验总结
物理实验总结1。
实验目的⑴ 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⑵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平方的正比关系、 2、实验原理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可通过改变力对物体做的功,测出力对物体做不同功时物体的速度。
由于功的测量比较困难,因此实验中不是直截了当测量对小车做功,而是采纳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增加橡皮筋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小车获得的速度能够由纸带和打点计时器测出,也能够用其他方法测出,如此进行若干次测量,就得到若干组功和速度的数据,进而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3、实验器材小车(前面带小钩)、砝码、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称位置钉两个铁钉)、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学生电源及导线(使用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学生电源)、条相同的橡皮筋、刻度尺。
4、实验步骤⑴ 按上图所示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同时平衡摩擦力、⑵ 先用1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将这一组数据记入表格。
⑶ 用两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如此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记入表格。
⑷ 用3条、4条……橡皮筋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与速度,将数据记入表格。
⑸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5、数据处理⑴ 用计算法处理实验数据:在确定了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并测出了小车获得的速度后,假如做出的图线不是一条直线,能够采纳计算的方法,即依照测得的速度分别按、、……算出相应的几组数,逐一与的一组数值对比,由此判断与估计的关系。
⑵ 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我们也可依照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作出图线、图线、图线……假如哪一种图象更接近于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功与速度之间就是哪一种正比关系。
用图象法处理数据,要比计算法更简捷而直观。
6、误差分析⑴ 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
⑵ 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
必修二 实验总结 平抛运动实验处理技巧
O 125x /cmy /cm80 60 10080 45 cba平抛运动实验处理技巧1、实验中的关键点:(1)斜槽________________;(2)小球________________;(3)小球在运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Δx=vT,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Δy=gT 2,【典型例题】如图是某次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方法拍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
如果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l 表示的实际距离和闪光频率f 均为已知量,那么在小球的质量m 、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 0、小球通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v 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 这四个未知量中,利用上述已知量和图中信息A .可以计算出m 、v 0和vB .可以计算出v 、v 0和gC .只能计算出v 0和vD .只能计算出v 0和g〖练习〗1.(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实验误差增大( )A .小球与斜面间有摩擦B .安装斜糟时其末端切线不水平C .建立坐标时,x 轴、y 轴正交,但y 轴不够竖直D .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时,在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 较远(2)某同学做该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象。
点和数据已标出, 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
(2s /m 10g ) 2、(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得到的物体运动轨迹的一部分,O 、a 、b 、c 是运动轨迹上的四点,以O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轨迹和坐标轴上的虚线表示有所省略),a 、b 、c 三点的坐标如图,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 0(g=10m/s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 、b 、c 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1秒B .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是v 0=2m/sC . O 点是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抛出位置D . O 点不是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抛出位置3.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 )A .游标卡尺B .秒表C .坐标纸D .天平E .弹簧秤F .重垂线 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B .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D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E .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A 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图甲中P0P0'、P1P1'、…),槽间距离均为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高一物理必修二实验总结和练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必修二实验复习与相应练习题实验一:研究平抛运动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
1实验步骤①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保持水平;②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铅垂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固定好木板;③确定坐标轴: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再利用铅垂线在纸上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即y轴④确定小球释放点:选择一个小球在斜槽上合适的位置由静止释放,使小球运动轨迹大致经过白纸的右下角;⑤描绘运动轨迹:把笔尖放在小球可能经过的位置上,如果小球运动中碰到笔尖,用铅笔在该位置画上一点,用同样的方法,从同一位置释放小球,在小球运动路线上描下若干点.2注意事项1、应保持斜槽末端的切线水平,钉有坐标纸的木板竖直,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坐标纸但不接触;2、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无初速度滚下,在斜槽上释放小球的高度应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3、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
问题一:已知远点求速度txv t v x g y t gt y =⇒==⇒=002221问题二不知原点求初速度Tx T x v gTy y 210212===-实验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一实验器材:木板、小车、橡皮筋(若干)、打点 计时器、电源、纸带、钉子2枚二实验步骤:1、按图装好实验器材,把木板稍微倾斜,平衡阻力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把橡皮筋拉长到一定的位置,理好纸带,接通电源,释放小车。
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
同样的橡皮筋进行实验,保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长的长度相同。
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小车第一次获得的功记为w,第二次,第三次。
记为2w,3w5对测量数据进行估算,大致判断两个量的可能关系,然后以w为纵坐标,v或v2 (或其它)为横坐标作图三注意问题:测量由于橡皮筋做功而使小车获得的速度v1问题:如何测量小车的速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2 问题:纸带上打出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应该采用那些点来计算小车的速度?取点迹清晰且间距均匀的部分实验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学生电源等。
二实验步骤:1、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2、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然后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3、更换纸带,重复几次。
4、选择合适的纸带,处理数据。
三实验原理: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若物体下落高度h 时的速度为v ,则mgh=1/2mv2 四注意问题: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应选用质量和密度较大的重物,增大重力可可使阻力的影响相对减小,增大密度可以减小体积,可使空气阻力减小。
3、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 的点迹清晰且各点呈一条直线的纸带。
4如何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做匀变速运动的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练习题(一)夹子 打点计时器 纸带重物铁架台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记录了下图所示的一段轨迹ABC.已知物体是由原点O水平抛出的,C点的坐标为(60,45),则平抛物体的初速度为v0=___________m/s,物体经过B点时的速度v B的大小为v B=___________m/s.(取g=10 m/s2)2.一个学生在做平抛运动的实验时只描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任取水平距离Δx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x=0.10 m,又量得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0 m,h2=0.20 m,取g=10 m/s2,利用这些数据可以求出:(1)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__m/s;(2)物体经过点b时的竖直速度为____________m/s.3.某同学做平抛运动实验时,在白纸片上只画出了表示竖直向下方向的y轴和平抛物体运动轨迹的后一部分,而且漏标了抛出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这位同学希望据此图能测出物体的初速度,请你给他出出主意:(1)简要说明据此图测定该物体初速度的方法____________.(2)需要增加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3)用测量出的物理量表示测量的结果:v0=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有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__________(用L、g表示),其值为__________(取g=9.8 m/s2),小球在b点的速度为__________.5.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1)为使小球水平抛出,必须调整斜槽,使其末端的切线成水平方向,检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必须及时记录在白纸上,然后从这一点画水平线和竖直线作为x轴和y轴,竖直线是用___________来确定的.(3)验证实验得到的轨迹是否准确的一般方法是:在水平方向从起点处取两段连续相等的位移与曲线交于两点,作水平线交于y轴,两段y辆位移之比为___________.(4)某同学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他在安装实验装置和其余操作时准确无误,只有一处失误,即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该同学在轨迹上任取一点M,测得坐标为(x,y),则初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___,真实值为___________.验证机械能守恒定理1.如图5-8-6所示,是本实验中选定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图中A为打下的第一点,各相邻点间时间间隔均为T,有关距离标示在图中,当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若以打A点时重物位置为零势能位置,则打C点时,物体的机械能表达式为 .2.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5-8-4.其中O 是起始点,A 、B 、C 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 到A 、B 、C 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⑴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 ,应记作_______cm.⑵该同学用重锤在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9.80m/s 2,他用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 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用m 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另一位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也用重锤在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不过他数了一下:从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 数起,图中的B 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因此他用v B =gt 计算跟B 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这样验证时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用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天平称得重物的质量为0.5m kg =,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某同学通过正确的实验操作得到了一条理想的纸带。
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纸带上的O 点是第一个打印点,A 、B 、C 、D 、E 分别是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记数点,图中数据单位为毫米),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9.8/g m s =。
选择B 点为初始点,D 点为终点,则从打下B 点到打下D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p E ∆=J ;重物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_k E ∆=J 。
(保留3位有效数字)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8m/s 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kg.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用同一装置打出三条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的第1、2两点距离分别为0.18cm 、0.19cm 、0.25cm,可看出其中肯定有一个同学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同学是 ,错误操作是 .若按实验要求正确操作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 、B 、C 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分别为15.55cm 、19.20cm 、23.23cm,当打点计时器打B 点时,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为 J(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答案:2 22••••••OABCDE125.0195.0280.0381.5497.5mm单位:图5-8-4解析:由平抛运动公式可得:v0=gh s 2=1010452106022--⨯⨯⨯ m/s=2 m/sB 点的竖直坐标:yB=21gt2=21×10×(2)1040(22-⨯) m=0.2 mvB=220yv v +=ghv 220+=2.010222⨯⨯+ m/s=22 m/s. 2、答案:1.0 1.5解析:(1)a →b →c,水平距离相等,则对应相等的时间,设a →b,b →c , 平抛运动时间均为T.则由Δx=v0T Δh=h2-h1=gT2得:T=0.1 s ,v0=1.0 m/s.(2)据匀变速直线运动v =v 中时得:vby=T h h 221+=1.0220.010.0⨯+ m/s=1.5 m/s.3、答案:(1)画出三条两两之间等距离(Δx )的与y 轴平行的竖线,分别与轨迹曲线交于A 、B 、C 三点,过这三点各作一条垂直于y 轴的线.测量A 、B 之间的竖直距离y1和A 、C 之间的竖直距离y2,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初速.(如图示)(2)刻度尺(3)Δx122y y g -4、答案:2gL 0.70 m/s 0.875 m/s解析:从图中所点位置特征可知,记录小球位置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设为T ,在竖直方向上,Δs=gT2=L ,在水平方向上,v0=T L2=2gL ,又小球经过b 点的竖直分速度vb ⊥=T L 23=23gL ,小球通过b 点的速度为v=220⊥+b v v =25gL5、答案:(1)看小球在末端是否滚动 (2)重垂线 (3)1∶3(4)坐标原点应建立在水平槽口正上方球心处,而该同学却错误地将坐标原点取在槽口处(5)xy g 2 x )(2r y g+(r 为小球半径)解析:(1)(2)略(3)竖直方向小球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两相邻相等时间内的竖直位移之比为1∶3. (4)略(5)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和第2个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任一点M 的坐标为(x,y ),则y=21gt2,v0t=x,故v0=x y g 2,因真正抛出点应在球心处,故真实值为x )(2r y g+(r 为小球半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理1、(1)位置(2)213)2(21T S S m -(3) 2213)2(21mgS T S S m --2、⑴OC ,15.70 ⑵1.22m ,1.20m ,大于,v 是实际速度,因为有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⑶1.23m ,小于,v 是按照自由落体计算的,对应的下落高度比实际测得的高度要大. 3.0.914;0.9084、先放纸带后通电源,则物体在1、2两点运动不是从静止开始的,不符合实验要求.若00=v ,则经过0.02s 的时间,位移cm m gt h 196.01096.102.08.92121322=⨯=⨯⨯==- 不会超过2.0mm.打B 点时, J mgh E B P 88.1102.198.90.12=⨯⨯⨯==∆-对应B 点速度sm T h h v A C B /92.102.0210)55.1523.23(22=⨯⨯-=-=-动能增量J mv E B K 84.192.10.1212122=⨯⨯==∆【答案】丙 先放纸带后通电源 1.88 1.84练习题(二)1、( D )《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是一个探究性实验,探究的目的是A 、探究力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B 、探究力与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关系C 、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加速度变化的关系D 、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 C )对橡皮筋做的功来说,直接测量是有困难的,我们可以巧妙地避开这个难题而不影响问题的解决,只需要测出每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的多少倍,使用的方法是A 、用同样的力对小车做功,让小车通过的距离依次是s 、2s 、3s ……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力对物体做的功就是W 、2W 、3W ……B 、让小车通过相同的距离,第1次力为F 、第2次力为2F 、第3次力为3F ……实验时,力对小车做的功就是W 、2W 、3W ……C 、选用相同的橡皮筋,在实验中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1次、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物体做的功就是W 、2W 、3W ……D 、利用弹簧秤测量对小车的拉力F ,利用直尺测量小车在力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 ,便可以求出每次实验中力对小车做的功,可控制为W 、2W 、3W ……3、( BC )在本实验中,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作用,这样,在小车沿木板滑行的过程中,除橡皮筋对其做功以外,还有阻力做功,这样便会给实验带来误差,我们在实验中想到的办法是,使木板略微倾斜,对于木板的倾斜程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板只要稍微倾斜一些即可,没有什么严格的要求B 、木板的倾斜程度在理论上应满足下列条件:即重力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分力应等于小车受到的阻力C 、如果小车不受拉力时在滑行的木板上能做匀速运动,这木板的倾斜程度是符合要求的D 、其实木板不倾斜,问题也不大,因为实验总是存在误差的4、( B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W -v 图像,下列哪一个是符合实际的5、( D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B .实验中,橡皮筋第二次的伸长长度是第一次伸长长度的二倍C .实验中长木板表面应该尽量光滑且水平放置D .每次实验都必须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6、某同学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 图(a )所示的实验,将纸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或打点计时器,先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得到的纸带如图(b)所示.O 点为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该 v W O v W O v W O v W O A D AO同学对数据进行了下列处理:取OA=AB=BC,并根据纸带算出了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vA=0.12m/s,vB=0.17m/s,vC=0.21m/s.试根据以上数据大致判断重力所做的功W∝v2.可知:::1:2:3OA OB OCW W W=动能23 117.2102k AE mv m J-==⨯7、( ABD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对于自由下落的重物,下列选择条件中可取的是;A.选用重物时,重的比轻的好B.选用重物时,体积小的比大的好C.选定重物后,为计算其动能、势能的变化量,需要称出它的质量D.重物所受重力应远大于它所受的空气阻力和纸带受到打点计时器的阻力8、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7-10-1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A、B、C、D各点到O的距离分别为62.99 cm、70.18 cm、77.76 cm、85.73cm.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 7.62m 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7.56m J(取三位有效数字).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可认为重物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设重物质量为m)9、在本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各记数点位置对应刻度尺上的读数如图7-10-2所示(图中O点是打点计时器的第一个点,A、B、C、D、正分别是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记数点),试根据纸带求:(1)重锤下落的加速度;(2)若重锤质量为m,求重锤从起始下落至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3)重锤下落到B点时的动能;(4)从(2)、(3)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1)229.38/xa m st∆==(2)21.95()11.88()2Pk BE mgh m JE mv m J∆==∆==23 211.44102k BE mv m J-==⨯22 312.2102k CE mv m 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10、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若以v2/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v2/2—h 图线应是什么形状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线的斜率表示什么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斜率等于当地重力加速度g11、在用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选得纸带如图.其中O 是起始点,A 、B 、C 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则从O 到B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1.22m_____,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1.20m______,(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重锤质量锤质量用m 表示).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大于_____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受到摩擦阻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于.小于.等于)12、(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选取了下述器材:①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 ②纸带和复写纸片 ③带铁夹的重锤 ④铁架台(带铁架) ⑤导线若干 ⑥天平.该同学多选了 天平 ,漏选了 交流电源 和 刻度尺 .(2)质量为1kg 的重锤自由下落,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源, 纸带上O 点为重锤自由下落时纸带打点的起点,选取连续的几个点为计数点A 、B 、C 、D .各计数点与O 点距离如图所示,单位为mm ,重力加速度为9.8m/s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记录B 点时,重锤速度vB= 0.98m/s ,重锤动能的增△EkB= 0.48J ,重锤势能减少△EP= 0.49J .13、( A )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目的是A .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B .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重力加速度C .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时间D .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位移14.( A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